高中语文 第9单元 9《日知录》三则讲义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88824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9单元 9《日知录》三则讲义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第9单元 9《日知录》三则讲义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第9单元 9《日知录》三则讲义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日知录三则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无稽(j)谀佞(y)舛漏(chun) 菑畲(z sh)潢潦 (hung lo) 襟裾(jn j)摭拾(zh)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通(2)易(3)识(4)故(5)间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朝满夕已除(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2)人不通古今(名词作动词,为人,做人)(3)马牛而襟裾(名词作动词,穿衣服)(4)摭我华而不实我实(名词作动词,汲取)(5)谓文章止于润身(使动用法,使受益)(6)乐道人之善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7)然则以文人名于世,焉足重哉(名,名词作动词,出名;重,形容词作动词,称道,推重)(8)一号为文人(数词作副词,一旦)(9)无足观矣(动词作名词,可观之处)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一号为文人古义:两个词,“一”为“一旦”,“号”为“称,称为”。今义:表示次序第一或等级第一位。(2)空同大以为不平矣古义:不以为然。今义:由不公平的事引起的愤怒和不满。(3)欧阳永叔与学者言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第5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此子书之一变也。(判断句)译文:这书虽名仍为子但已经历了变化。(2)此扬子云所谓“摭我华而不实我实”者也。(判断句)译文:这就是扬雄说的“拾取了我的华丽形式,却没有汲取我的内在实质”。(3)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状语后置句)译文:对国家有益处,对将来有益处。(4)有损于己,无益于人。(状语后置句)译文:对自己有害处,对别人无好处。常识速览清学开山之祖顾炎武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因家乡有一亭林湖,故学者尊称其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他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开清代朴学之风气,给予后世学者以极为有益的影响,被梁启超称为“清学开山之祖”。经世致用的文学经典日知录日知录书名取之于论语子张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顾氏于初刻本卷首对此有说明,以示其笃学之志。日知录是寄托作者经世致用思想的一部书,内容大体分为三类:经术、治道、博闻。而核心则是“治道”。 日知录中的经世致用的思想是丰富的。顾氏提出社会风气的好坏决定社会兴衰的观点,他认为“风俗衰”是乱之源,并列举大量事例,说明奢靡浮华的社会风气是导致国家衰亡的重要原因。他还强调法制,主张严惩败坏世风的贪官奸臣,说:“法不立,诛不必,而欲为吏者之勿贪,不可得也。” 顾炎武看到了“势”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张进行社会变革,提出要顺势而行,“物来而顺应”的变革思想,表现出初步的民主思想。 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整体感知本课所选的日知录三则分别从文史的功用、著书的难易、文人的名与义等方面进行论述,阐明了学以致用的务实思想,表明了作者“以实为宗”的学术主张,体现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关心民族兴亡的精神品质。文本层析一、阅读第一则,回答问题。1在文须有益于天下中,作者认为“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的理由有哪些?这些理由各自强调什么内容?_【答案】四个理由,即宣传事理、记政治得失、察民间隐情、彰美德善行。这四个方面,可谓层次分明:“明道”是阐明为政理论,“纪政事”是记录为政事迹,“察民隐”是体察民心,“乐道人之善”是体悟人情。执笔为文,若能有以上功用,才称得上“有益于天下”,这样的文章,才可以多多益善。2顾炎武提出“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说明了什么道理?_【答案】他不是为帝王立论,而为天下后世立论。他说,“怪力乱神”的事,没有根据的传闻,剽窃别人的东西,以及拍马屁的文章,这四类文章于人无益,于己有害,越少越好。而宣扬观点的文章,记录政治事件的史料,反映民间不得上达的隐情的资料,以及引导人向上、而不是引导人堕落的文章,都是不可断绝的。表达了作者经世致用、资政育人的思想。这在作者生活的时代中,是最开明的。直到今天仍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二、阅读第二则,回答问题。3“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庶乎其传也与?”这句话有什么内涵?_【答案】这句话实际上是顾炎武回答了什么样的著作才有永久性价值的问题。那就是过去的人不曾说过、不曾涉及,而将来的人又不可缺少的内容,发前人所未发,想前人所未想,对后世有极大的意义的文章,才可以流传下来。而顾炎武本人毕生著书,正是严格地遵守了这一原则。4顾炎武的“著书之难”的含义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著书”这个问题?_【答案】顾炎武所说的“著书之难”是指“要著作永久流传很困难”不是说“写书很图难”。顾炎武指出要写出传世之作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适应时代要求,言他人所未言,写“后世之所不可无”的有深刻思想的书;二是要求作家用一生精力去写就著作,精益求精,力求避免有“舛漏”,否则“愈速而愈不传”。当今社会,出书为求成名,急功近利之人不在少数,而此类人不久即湮没无闻。学者文人应该学顾炎武皓首穷经,苦钻博览,方成传世不朽之著作的精神。三、阅读第三则,回答问题。5文章引用韩愈符读书城南一诗,有何用意?_【答案】引用韩愈之诗首先有力佐证了作者“士当以器识为先”,要重实轻虚的观点;其次能拓展文章内容,深化作者的表达主旨,增加文章的文采,吸引读者。6顾炎武写道:“黄鲁直言:数十年来,先生君子但用文章提奖后生,故华而不实。本朝嘉靖以来,亦有此风。”他想说明什么问题?_【答案】华而不实指只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而内容空虚。古人有“翠纶桂饵,反而失鱼”的说法。传说古代鲁国有一个特别喜欢钓鱼的人,他用桂花做鱼饵,用黄金做鱼钩,用白银做鱼漂和坠子,用翡翠鸟的羽毛做钓线,十分奢华,可是拿到水里去钓鱼,一天也钓不上一条鱼。黄庭坚说:“几十年来,先生君子只根据文章来提拔奖励后生,所以只是外表好看,内容空虚(所选拔的人才徒有其表,而无其实)。”顾炎武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追求华而不实的弊端进行了讥讽。文须有益于天下著书之难 文人之多课内素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崇祯十年,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灭亡了,三十岁的顾炎武却浴火重生了,从此,他的人生历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顾炎武忠于明朝,不愿投降清廷。明亡之后,他参加抗清义军,然而在当时纷纭变换的大势之下,他一个人的力量难免微弱,遍布全国的抗清活动在清廷的武装高压之下走向低潮,顾炎武也因政治牵连而被迫四处漂泊。坎坷的遭遇,也没有使顾炎武的耿耿孤忠有所销蚀。他决计北游,以结纳各地抗清志士,考察山川民情,研究政治得失,力图复明大业。顾炎武涉猎广泛,著述颇多,作为一个学者,顾炎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跋涉山川,实地考证,结识名士,成就辉煌。作为一个思想家,顾炎武着眼现实,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创造了“经世致用,学以致用”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不朽的影响。【应用角度】“忠诚”“坚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热点素材国民的良心该怎样银幕上的一九四二,正在还原19421943年中原地区发生过的特大饥荒,再现着那个时代老百姓的苦难与辛酸。然而,当银幕上一次次出现形如枯槁的灾民为了活命卖儿卖女的场面时,观众席上却传来了阵阵笑声。当影片中的乡村牧师为冻饿而亡、死不瞑目的人祈祷时,当从饿死的母亲怀中滑落出一个嗷嗷待哺的新生婴儿时,当日本飞机把无辜的灾民炸得血肉横飞时,当一幕幕令人窒息、令人流泪的惨烈场景反复出现时,观众席接着飘出窃笑声!【媒评文摘】鲁迅先生早年也有过类似的悲愤。就是这种笑声,让鲁迅警醒:中国人的精神正在得病,医生可以治愈身体的病,却治不了中国人灵魂的病痛与精神上的麻木。于是,他弃医从文,把手中笔变为一把解剖民族劣根性的锋利的精神手术刀。中国青年报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而其中小有舛漏舛:差错B多一篇之损矣 损:损失C士当以器识为先 器:器量D先生君子但用文章提奖后生 奖:奖励【解析】B项,损,危害。【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而宋刘挚之训子孙A故取诸子之言B乐道人之善也C无稽之言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解析】D项与例句中的“之”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B、C三项中的“之”是助词“的”。【答案】D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欧阳永叔与学者言B空同大以为不平矣C一号为文人,无足观矣D政事可以及物【解析】A项,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项,不平:古义,不以为然;今义,不公平或者由不公平的事引起的愤怒和不满。C项,一号:古义,一旦称为;今义,表示次序第一或等级第一位。【答案】D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摭我华而不实我实A然则以文人名于世B一号为文人,无足观矣C泣孤舟之嫠妇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解析】A项与例句中的加点词语为名词作动词。B项,“观”为动词作名词。C项,“泣”为动词的使动用法。D项,“上”为名词作状语。【答案】A5下列各句中,句式为被动句的一项是()A有损于己,无益于人B庶乎其传也与C行身陷不义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解析】A项,介宾结构后置句;B项,“庶乎与”固定句式;C项,省略句。【答案】D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会试录 乡试录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职也。凡书亦犹是矣。且如国初时,府州县志书成,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不则官于其府州县者也。请者必当其人,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官于是者,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不让于乡矣。 乡之先生,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官不敢作矣。义取于独断,则有自为之而不让于乡与官矣。凡此者,所谓职也。故其序止一篇。或别有发明,则为后序【注】。亦有但纪岁月而无序者。今则有两序矣,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两序,非体也。不当其人,非职也。世之君子不学而好多言也。凡书有所发明,序可也。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人之患在好为人序。 唐杜牧答庄充书曰:“自古序其文者,皆后世宗师其人而为之。今吾与足下并生今世,欲序足下未已之文,固不可也。”读此言,今之好为人序者可以止矣。娄坚重刻元氏长庆集序曰:“序者,叙所以作之指也,盖始于子夏之序诗。其后刘向以校书为职,每一编成,即有序,最为雅驯矣。左思赋三都成,自以名不甚著,求序于皇甫谧。 自是缀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传者,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至于其传既久,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有缮写而重刻之,则人复序之,是宜叙所以刻之意可也。而今之述者,非追论昔贤,妄为优劣之辨,即过称好事,多设游扬之辞,皆我所不取也。”读此言,今之好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选自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九【注】后序:写在书后面的序文,类似于后记。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序:序文B请者必当其人 当:适合,得当C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 累:堆砌,累积 D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 漫漶:模糊不清【解析】序:作序,名词作动词。【答案】A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A项,第一个是连词,译为“而且,并且”;第二个也是连词,译为“况且”。B项,两个都是介词,在。C项,两个都是语助词,用于句中提顿语气,不译。D项,两个均为连词,却。【答案】A8下列各句全都体现作者观点的一组是()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两序,非体也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自是缀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传者读此言,今之好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ABC D 【解析】分别叙述了两个事实,不是作者的观点。【答案】C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书前有序文,书后也可以有序文。B作者提出了对作序的看法,并运用引证法使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C给古人文集作序时,介绍一下刊刻情况是可以的,但不应妄加褒贬。D杜牧认为给别人作序的人能够成为后世的宗师。 【解析】可为后世宗师之人才可为书作序,D项因果颠倒。【答案】D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译文:_(2)今吾与足下并生今世。译文:_(3)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译文:_【答案】(1)那个人也一定要考虑(或审视)自己没有可以推让的人然后再作序。(2)现在我和您共同生活在当今时代。(3)都急切地追求名声,而唯恐人们不知道我。【参考译文】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在它的前面作序,副考试官在它的后面作序,这是他们的职分。大凡书也像是这样。而且如同国家刚建立时,州府县的地方志写成,一定推选他们乡里年长受尊崇的有才学的先生为书写序,如果没有这样的人,就选在州府县做官的。请的人一定是适合这件事的,那个人也一定要考虑(或审视)自己没有可以推让的人然后再作序。在这里做官的人,他的文章好,他对这本书有功劳,于是就不在乡里推让了。 乡里的先生,他的文章好,他对这本书有功劳,那么官员就不敢写序了。义在独自决断中取得,就由自己做这事,不推让给乡里和官员了。大凡这样的,就是所谓的职分啊。所以,序文只写一篇,有人另外有所创造,这就有了后序。也有只记年月而没有序文的。现在却有了有两篇序文的,有累积三四篇序也不止的。两篇序,不合乎文体。不是适合的人写,就不合乎职分。当世的君子不学习却喜欢多说话啊。在书上有所发明,(再)写一篇序就可以了。 无所发明,只记写成书的年月就可以了。人的毛病在于喜欢替人作序。唐朝杜牧在答庄充书中说:“自古为别人作序的人,都是可为后世宗师的人。现在我和您共同生活在当今时代,要给你没写完的文章作序,当然不可以。”读了这番话,当今那些喜欢替人作序的人就可以停止了吧。娄坚在重刻元氏长庆集序中说:“序,是叙述写作的目的, 大概从子夏写诗序开始的。这之后刘向把校对书籍作为职业,每校对完一编,就有一篇序文,很是规范。左思写成三都赋,自认为名声不显扬,请求皇甫谧为他作序。从此,写文章的人多有请托他人作序而流传于世的,都急切地追求名声,而唯恐人们不知道我。至于那些流传已经很久,刻本已被收存或者模糊不清不能阅读的,又抄写并重新刻板,于是后人又为它作序,这应当只记叙重刻的原因就可以了。可是,现在记述的人,不去追随先前的圣贤,却胡乱地去分辨好坏,过分地称颂好事,太多设置一些浮夸的言辞,都不是我所选取的。”读了这番话,当今喜欢替古人文集作序的人可以停止了吧。11请将下列语句排序,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那么这句话就是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论是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严重时刻有这样一句话,它充满着强烈的爱国情感都激发了或激励着华夏儿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_【解析】本题属于排序题,排列时注意逻辑顺序,结合关联词语,基本的思路是:一、亮出话题,阐释,揭示话题;二、阐释部分依据关联词语,“无论还是都”。【答案】12阅读下面的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代际公平”的三项基本原则。(不超过30字)“代际公平”指当代人和后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谋求生存与发展上权利均等,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每一代人应该为后代人保存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多样性,避免限制后代人的权利,使后代人有和前代人相似的可供选择的多样性。每一代人都应该保证地球的质量,在交给下一代时,不比自己从前一代人手里接过来时更差,也就是说,地球没有在这一代人手里受到破坏。每代人应该对其成员提供平行接触和使用前代人的遗产的权利,并且为后代人保存这项接触和使用权,使下一代人也能接触到隔代遗留下来的东西。_【解析】解答时应首先根据文段中的标点符号(句号或分号)划分层次,再根据题干的要求,分别做概括即可。【答案】(1)保存选择多样性原则;(2)保存质量原则;(3)保存接触权与使用权原则。13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_【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既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手法。本题例句写了三个拟人句,另选话题时,也要使用同类修辞、句式,可就近联想,话题自选。【答案】(示例)大树敞开宽广的臂膀,向你送去夏日的清爽;花朵露出灿烂的笑脸,向你昭示世界的祥和;山岚秀出曼妙的身姿,向你讲述历史的永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