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第9课 日出(节选)导学案 (新版)语文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68364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第9课 日出(节选)导学案 (新版)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第9课 日出(节选)导学案 (新版)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第9课 日出(节选)导学案 (新版)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9课日出(节选)【导学目标】1通过剧本排演,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2掌握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和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课时计划】2课时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深悟文本”中的思考题。(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精彩导入激发兴趣曹禺先生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在中国,还没有哪一位剧作家的剧作能像曹禺先生的话剧这样久演不衰。从诞生于30年代的雷雨起,曹禺的一系列剧作轰动了京津沪等地,日出曾多次被搬上舞台,搬上荧幕。那么,曹禺先生的作品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生命力呢?它的魅力到底在哪里?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课文中撩开它那神秘的面纱。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萧条(xio)凄楚(q)嗫嚅(ni)(r)亲戚(q) 狞笑(nng) 喃喃(nn)半晌(shng) 庶务(sh) 愤慨(ki)存蓄(x) 瞅(chu) 咳嗽(su)(2)词义萧条:冷落而没有生气。周济:接济;给予贫困者财物支援。世故:文中指世俗人情,处世经验。安分守己:安守自己的本分,不惹事生非。庶务:旧时指办理杂项事务的人。嗫嚅:口动,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呆若木鸡: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为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2作者名片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现代剧作家。1926年发表了没有引起注意的处女作今宵酒醒何处(中篇小说)。主要著作有剧本:雷雨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等。3背景资料本文选自曹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一卷。1935年,曹禺开始构思写作日出。曹禺自幼生长在天津,1934年,他第一次去上海,当时这个城市正经受着帝国主义转嫁经济危机的折磨,民族工业、商业、金融业大批倒闭,失业的下级职员和工人挣扎在死亡线上。农村则因遭受着连续不断的内战蹂躏,无以为生的农民大量流入城市,加入到失业大军中,妻女沦为娼妓。然而帝国主义的代理人、暴发户、“高级流氓”和“高级恶棍”却在吮吸着人血,滋养着他们荒淫无度的生活。年轻的曹禺在这里看到了许多“梦魇一般恐怖的人事”,于是以此为素材创作了惊世之作日出。学法指导学习话剧的技巧1体会矛盾冲突中反映的问题。2品味戏剧的语言美。3结合写作背景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批判社会黑暗还是反映什么问题的。4学会写作技巧。比如作者在哪里埋了伏笔、哪里设了悬念,作者又是如何转换场景、时间等,怎样用细节描写刻画和表现了人物的内心的挣扎之类的。4文体知识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戏剧的种类很多,根据表演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根据剧情的繁简和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喜剧、悲剧和正剧。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有:由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组成;有尖锐的戏剧冲突;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高度集中。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学生快速浏览剧本,画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生字词,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老师订正。2自由放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故事梗概。【交流点拨】课文是日出第二幕的节选。写大丰银行的小职员黄省三哀求银行经理助理李石清能让他再回来工作,被李石清冷嘲热讽一番并被经理潘月亭打昏在地。3再读课文,复述、梳理故事情节。【交流点拨】发生:黄省三被银行开除,向李石清求情。 发展:李石清给走投无路的黄省三指出“三条出路”。高潮:潘月亭出场,黄省三慷慨控诉。结局:黄省三昏到在地被拖下去。合作探究深悟文本步骤三分析冲突把握形象1剧本主要通过戏剧冲突推动情节发展,课文写了哪几次矛盾冲突?黄省三在这几次矛盾冲突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交流点拨】矛盾冲突:黄省三向李石清求情遭拒;李石清给黄三指出“三条出路”;潘月亭拒绝黄省三的请求。前两次冲突中,黄省三对李石清等人还有一点期盼,到第三次冲突后,黄省三由绝望变得愤怒,一改唯唯诺诺、谨小慎微的性格,变得慷慨激昂,对潘、李二人进行了愤怒的控诉,表现出了一定的反抗精神。2黄省三悲剧产生的原因有哪些?【交流点拨】原因有三:首先是自身的原因,他在银行里没有后台,再加上他体弱多病,年纪大了;其次是银行方面的原因,黄省三被银行榨干了油水,已没有利用的价值了,且资本家的本性就是对工人无情地压榨和残酷地抛弃;最后是社会方面的原因,在那样一个黑暗的旧社会里,下层劳动人民根本没有人权可言,他们在剥削者残酷的压迫下,过着非人的生活。在那样一个人吃人的社会里,黄省三作为弱者,只有被吃掉的份了。3从戏剧的冲突和人物的语言中可以看出黄省三、李石清、潘月亭各自怎样的性格?(学生分组讨论,推代表发言,小组成员互相补充。)【交流点拨】黄省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小职员形象。他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经历了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他老实善良,体弱胆小,安分守己,谨小慎微,只知干事,对资本家先前抱有幻想,最后发展为反抗斥责。李石清:虽然他并不是资本家,只是银行的职员,但是他的思想和性格,完全属于卑劣、冷酷、无情的市侩类型。补充:阴险狡猾的势利小人李石清,他也难逃厄运,儿子病死,自己最后也被潘月亭辞退了,成了又一个黄省三,他与黄省三的命运,其实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关系。这也是当时那个社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罪恶写照。潘月亭:银行家,唯利是图,阴险狠毒,压迫剥削银行职员,辞退黄省三便是事实。一“推”、一“拉”、一“滚”足以表现他的性格。步骤四赏析语言把握特色1品味下列句子。(1)“好啦:(泪汪汪的,低下头)李先生,真对不起您老人家。(苦笑)一趟一趟地来麻烦你,我走啦。”【交流点拨】这句简单的话语反映出黄省三懦弱无能,一味退让的性格特征。当自己的命运遭到不公平的待遇时,黄省三不是奋力反击,而是忍气吞声,一味忍让。这里反映出下层劳动人民社会地位的低下以及他们对生活对社会不公的无奈。(2)“哼,你这个傻子,这时候你还在讲良心!怪不得你现在这么可怜了。”【交流点拨】这句语言描写所刻画的人物个性十分鲜明,既从侧面体现了黄省三的正直诚实,也直接体现了李石清的冷酷无情。人的良心在李石清眼里并不重要,为了自己可以不讲良心。但憨厚老实的黄省三即使沦落到了贫困交加的地步,也把良心放在第一位。简单的一句话,就把两个反差很大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2理解这篇戏剧的语言特色。(1)剧中人物语言不仅要表达人物的意图和思想感情,而且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所处的特定环境。重点朗读黄省三控诉潘、李二人的台词,体会黄省三的内心感受。【交流点拨】再读课文黄省三的台词,可以看出黄省三性格的发展,他原本胆小、懦弱、万般无奈、畏畏缩缩、苦苦哀求。他走投无路,哀号、下跪、拉住李石清的手,疯狂地发出悲声“我不能死”,他求了李石清再求潘月亭,哀求不得时终于开口痛骂,被潘月亭当胸一拳打昏在地。从这件事中可看出,黄省三从逆来顺受到无力的抗争、绝望的抗争,从未看透李、潘二人,存有希望之心,希望他们发善心,到认清“你们是贼,是强盗,是鬼呀!你们的心简直比禽兽还不如”,自发的反抗意识开始萌发,但他看不到出路而完全绝望,这是他以后走上自尽之路的原因。(2)剧本中人物有一些话没有说完,但可以通过人物的表现猜到没有说完的话的含义,试从文中找出并补上破折号所省略的话,说说剧本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交流点拨】文中有三处破折号用得特别好:那你可以到街上要(饭)李石清故意不把话说完,想试探一下黄省三,看他有什么反应,他看到黄省三脸红不安的样子,似乎有些幸灾乐祸。您说,要我去(偷)对黄省三这样一个胆小怕事的读书人来说,他不敢说出,也羞于说出这个“偷”字来,他没有这个胆量。我太冤了,我非要杀了(你)黄省三被逼急了,发出绝望的吼叫“我非要杀了你”。但是面对潘月亭的怒喝“什么!”被吓住了不敢说出“你”。对黄省三的怯弱李石清早已看透:“他说他要杀了他自己”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一)总结课文课文以20世纪3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穷困潦倒的大丰银行小职员黄省三和代表封建资本家的襄理李石清和经理潘月亭的种种纠葛以及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的痛苦挣扎的生活现实,揭露了以李石清、潘月亭为代表的封建资本家腐朽、伪善、凶残的阶级本性,鞭挞了黑暗的旧社会,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理想的追求。(二)拓展延伸你认为潘、李之流在当今社会能否存活?现在也有许多下岗职工,他们的命运是否像黄省三一样?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旧社会与新社会本质上的不同。)【附:板书设计】日出(节选)开端黄被开除后无法生活,找李求情发展李毫不同情,将黄逼上绝路高潮潘、李冷酷无情,黄因绝望而愤怒结局潘将黄打晕,黄被拖下不公平的社会现实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不足之处在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