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6)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14168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6)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6)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6)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曲阜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1、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 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B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C因孔子受到历代推崇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2、“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该材料说明()A春秋时期周王对地方具有绝对控制权B战国时期七国仍不敢称王C秦朝以前的历史记载是不可信的D战国时期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被破坏3、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B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C所谓“天”就是天理D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4、有学者在评价中国古代史的等级制度时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下列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西周实行宗法制 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董仲舒提出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思想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ABCD5、史官记史重视“言”与“事”。下列人物“言”、“事”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人物 言论 事件 A 秦始皇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B 魏孝文帝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 迁都洛阳 C 唐太宗 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 开创三省六部制 D 明太祖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 建立内阁制度 6、据中国史纲,春秋时人主的最高尊号是王,天神的最高尊号是帝。战国中期后,诸侯称王,人主的尊号只好为帝,原为光大之义的“皇”字称天神。到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他自称为“始皇帝”。人主尊号的这些变化反映了()A借助于天加强统治B人主权力不断加强C地方势力左右人主尊号D人主尊号的变化与社会转型相适应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8、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C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9、班固认为汉初分封以“成太宗(汉文帝)之业”,武帝推恩而致“藩国自析”。西汉末年“中外殚微,本末俱弱”,故王莽“生其奸心”。据此推断班固认为()A汉武帝有削藩过度之嫌B分封有利于巩固大一统C太宗时期实现安平四方D外戚专权导致朝野叛乱10、五代时有一士族出身的官员将自家家谱卖与庶族同姓,大理寺判其有罪,并昭告天下:“五十年来,通谱之俗遍于天下,自非明物察伦之主,亟为澄别,则滔滔之势将不可反矣。自今以后,如有此弊,传者、受者并当极法。”家谱变卖现象大量出现的原因可能是()A商品经济发达B宗法制的崩溃C科举制的实行D士庶之分严格11、德国汉学家指出“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根本的社会变化”在政治上体现为()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B二府三司取代了前朝的三公九卿C官僚政治取代了过去的贵族政治D文官政治取代了前朝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12、唐中宗不经中书省、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用“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踪决策具有民主性质C唐中宗时皇权有所弱化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13、明万历朝,内阁首辅赵志高曾说:“同一阁臣也,往日势重而权有所归,则相率附之以谋进。今日势轻而权有所分,则相率击之以博名。”材料所述现象()A表明内阁大臣有职无权B是皇权专制加强的结果C说明内阁内部矛盾尖锐D表明内阁大臣相互制约14、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ABCD15、阅读下表,与史实完全相符的一项是() 选项 时间 事件或条约 影响 A 1842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清政府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附庸 B 1895年 马关条约 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中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C 1900年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空前激烈 D 1942年 中国派远征军入缅 1945年击败侵缅日军,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16、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A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17、 “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粱启超曾对甲午中日战争评论道:“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A启迪了民众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B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C促进了挽救民族危亡运动的高涨D导致了戊戌政变的发生18、这“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促发了民族的猛醒和震荡,“士”的心灵受到了空前的冲击,少数先知先觉者开始新的探索,中国人的现代“启蒙”于此开始,到清末民初渐成气候,新潮不可阻挡。近代中国的这些变化()A是辛亥革命推动的结果B是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C说明宗法观念渐趋淡薄D是外来侵略影响的结果19、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禁烟运动B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文化大革命20、结合下列信息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荣誉军人陈彪的伤因是() 荣誉军人姓名:陈彪。籍贯:云南弥渡。部队:60军184师。 职务:上士。受伤日期:1938年5月4日。 受伤部位:左上膊枪伤。残疾状况:左上膊上1/3切断。 残疾等级:一等残。负伤地点:山东。 A在南京保卫战中被冲锋的日军步兵所击伤B在追剿红军中突破林彪部防守阵地时受伤C在台儿庄战役中拼死守卫阵地被日军击伤D为掩护淮海战役的国民党军主力撤退受伤21、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 (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A甲午战争爆发B中华民国建立C抗日战争爆发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2、 “虽训练尤未充足,装备犹未齐备,外人以为不能支持一周的阵地,竟能抵抗十周。不只军队甘于牺牲,视死如归,一般老幼男女,无不争为军队服务。但是苦战之后,实力丧失十之六七,无法遏制日军前进,预设的长江至苏州、嘉兴及江阴至无锡国防线不守。”材料较为客观地反映出()A国民党消极抗战导致丧师失地B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作战情况C抗战相持阶段日军的疯狂进攻D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要战场23、洪仁玕在资政新篇提出“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这些主张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这主要说明了()A洪仁玕的主张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 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C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农民思想的变化24、剑桥中国晚清史载:“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材料中的“太平军的社会革命” ()A顺应了当时中国小农经济国情B是绝对平均主义的体现C强调国家对百姓财产权的尊重D是战争环境的必然选择25、朱维铮在重读近代史中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直到民国,苏南农村说到长毛,仍然鲜有好话。”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26、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镇压太平天国的李鸿章、曾国藩等发起了洋务运动。这种殊途同归的历史现象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B向西方学习以摆脱危机的发展趋势C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D两个政权都推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27、1907年,浙江巡抚张曾敭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张声名狼藉,后虽调离浙江仍难平民愤。张忧惧成疾,辞官回籍。材料说明()A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B清末舆论界支持革命C巡抚张曾敭徇私枉法D西方国家同情革命党28、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A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C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29、剪辫子是辛亥革命时期人们与清朝统治者决裂、赞同革命的标志,但很多农民却竭力保存这条顺民象征的辫子。江苏兴化一带农民为藏住辫子,纷纷购买尖顶帽,“一时皆大欢喜,中少年人纷纷购置,贫穷的人情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须购买一顶。”这一现象主要说明()A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B封建伦理道德是国家主流思想C兴化农民怀念清政府统治D戴西洋新潮帽成为农村的时尚30、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A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B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C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D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31、(19分)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二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摘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6分) (2)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理由。(5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6分)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2分)32、(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洪秀全原道醒世训 材料二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于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此其残忍惨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憾者也。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曾国藩讨粤匪檄 材料三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大清帝国国歌,是我国第一首正式的国歌,国歌名为巩金瓯。由近代著名思想家严复作词,皇室成员溥侗作曲。歌词是: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注:金瓯在中国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今译曰:保牢疆土,靠老天庇佑,百姓欢欣鼓舞,庆幸生于清平盛世,真是幸福吉祥,心情舒畅,大清帝国有上苍保佑,像天不会坍下,像海不会枯干。) 材料四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曾作诗说:“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材料五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作曲的中华民国国歌。歌词是:“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请回答:(1)材料一中洪秀全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观念?(1分)(2)材料二的作者是怎样否定太平天国的?(2分)他为什么对太平天国运动持否定态度?(2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是否为“清平盛世”?(2分)清政府国歌表达了怎样的愿望?(2分)结合史实说明其意图是否实现了?(2分)(4)据材料四,该诗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4分)(5)歌词中“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是什么意思?(2分)中华民国国歌表达了怎样的愿望?(2分)结合史实说明其意图是否实现了?(2分)高二历史月考试题答案1-5 BDDCB 6-10 ACDAC 11-15 DDBCD16-20 BCDBC 21-25 CBBBA 26-30 BAAAC31、【答案】(1)内容: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命;郡县官员分工负责;郡县官吏须服从中央统一调动;定期实行分级考核。(6分) (2)制度:郡国并行制。(1分) 理由: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直属中央。(4分) (3)原因: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中央寄部分权力于行省,借行省集权中央;部分地方由中书省直接管理。(6分) (4)认识: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变革;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需要妥善处理。(2分)32、答案(1)原始的平等、平均观念(天下大同思想)。(2)否定:烧杀掳掠;抛弃儒家传统文化。理由:站在清朝统治阶级的立场上。(3)不是“清平盛世”,当时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愿望:为腐朽没落的清王朝歌功颂德,祈祷它疆土永保。其意图没有实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4)辛丑条约的签订、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和清政府被推翻。(5)推翻君主专制,学习欧美资本主义制度。愿望:表达了向西方学习,建立民主共和国,祈祷世界和平的心愿。结果被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未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