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目录第一单元 歌唱祖国第一课时:彩色的中国第二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第三课时:学唱爱我中华、欣赏走向复兴第二单元 缤纷舞曲第一课时:青年友谊圆舞曲第二课时:溜冰圆舞曲第三课时:雷鸣电闪波尔卡第四课时:蓝色的探戈第五课时:彝族舞曲第三单元 草原牧歌第一课时:银杯 第二课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牧歌第三课时:天边、万马奔腾第四单元 欧洲风情第一课时:桑塔露琪亚第二课时:友谊地久天长第三课时:伏尔加船夫曲第四课时:我的太阳云雀爱的罗曼斯第五单元 劳动的歌第一课时:军民大生产第二课时:船工号子第一课时 彩色的中国教材第一单元 彩色的中国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彩色的中国及欣赏分析三拍子的歌曲,重点从歌曲的旋律节奏上做比较,使学生认识不同风格的三拍子歌曲的风格和特点,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视野。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类型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体验其不同的音乐风格。教学难点一、正确地表现彩色的中国的音乐情绪。二、正确感受、体验不同类型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及风格。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钢琴,PPT课件等班级学情分析同学们对歌唱发声、节奏、律动、乐器演奏、音高听辨、节奏与旋律的排列有了初步的理解,但是对音乐的乐理知识缺乏正确的认识,学习乐理知识的积极性不高。 教学过程课后修改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复习器乐合奏曲哆来咪导入新课介绍歌唱的基本要求及歌唱的基本姿势介绍演唱形式独唱、齐唱、轮唱、合唱及领唱聆听歌曲彩色的中国引导学生按照三拍子指挥图示随音乐进行划拍,用声断气不断的歌唱方法唱好友休止符的乐句,并体会休止符的表现作用。聆听歌曲标出歌曲的节拍重音及装饰音的名称。分组学唱歌曲的简谱。轻声、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学唱歌曲,齐唱全曲。分组练习副歌部分的二声部。完整的合唱全曲。教 学 设 计第一、二周六、 学习基本指挥图示七、 音乐练习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 重点练习歌曲中容易唱错的三连音、附点音符、和休止符。2 抄写歌曲的后11小节,讨论它们与前奏的关系,并从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方面说说这段音乐在整首歌曲中的作用。八、 拓展活动聆听歌曲,标出歌曲的节拍重音及装饰音的名称,随音响边划拍边唱开始部分。九、 课堂小结反思:歌唱祖国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歌词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 2、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感情地演唱彩色的中国,唱出三拍子的韵律感。3、通过学唱彩色的中国,欣赏多情的土地,以及PPT展示我国的大好河山,以此来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正确地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2、了解两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三、教材分析彩色的中国和多情的土地寻选自2012年新版七年级音乐教材上册第一单元。彩色的中国表达了对祖国山河与中华文化的热爱。曲调生动流畅地表达了对祖国未来发展的关注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追求,让演唱者真正感受到“神州处处好”,祖国处处好。多情的土地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的作品。歌曲通篇采用e小调,旋律抒情流畅、优美感人,情感真挚、耐人寻味。上下两大段旋律相同,结构为AB、AB,每一段落的前三句都配以语言化的旋律,演唱时如同对亲人轻声地诉说。第四句旋律连续上行,并采用三连音以增加急切与激动不舍、焦灼与真切思念的情绪。歌曲在B乐段开始发出深切的感叹,感叹助词“啊”的两句旋律前部相同,只在高音处略作后句高于前句但弱于前句的处理,给人以荡气回肠的感觉。“我拥抱”和“我捧起”两句更是耐人寻味、真挚动人,其旋律的流畅如思念的河流奔涌流淌。结束句在钢琴伴奏与人声交替互补、渐行渐弱、渐行渐远中结束。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两首歌曲,让学生听一听,他的旋律、歌词主要表现了什么?是什么歌曲?)(1)我的中国心 (2)在希望的田野上学生回答听完后的感受。教师总结:主要表现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在祖国幸福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那么今天我们要去学习的是另外一首表现热爱祖国的歌曲彩色的中国。新课讲授2、教师找学生朗读歌词,让学生想象一下歌词描绘的场景。3、教师通过PPT来展示碧绿的平原、金黄的沙漠、长长的长江、弯弯的黄河、宝岛台湾,让学生对歌词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了解。4、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聆听欣赏,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5、教师教唱歌曲。提醒学生注意:(1)休止符,后半拍出来。(2)向学生讲解反复记号和跳跃记号。6、学生自行演唱,提醒学生有感情的演唱。(视情况跟随伴奏)。当然,表现祖国美好,热爱家乡的歌曲还有很多很多,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十分深情的歌曲。彩色的中国比较欢快、愉悦,而这首多情的土地就比较抒情,优美感人,表现了对家乡、对生育养育自己地方的无限眷恋和怀念之情。7、教师简介作者:施光南8、欣赏多情的土地。五、延伸拓展现在,同学们都生活在幸福美好的生活之下,我们当然应该感谢我们的祖国,感谢为今天美好生活作出贡献的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当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最后的时间,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刘德华的中国人歌唱祖国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歌舞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2、了解不同类型的演唱形式。3、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热情的情绪演唱爱我中华。4、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绪,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理解“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培养他们民族团结的思想。5、通过学唱爱我中华,欣赏走向复兴,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的团结是国家昌盛的前提,激发学生奋发向睥精神风貌。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学习歌曲来提升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2、爱我中华音域跨度大,准确把握大跳时的音准,以及演唱时的精神气氛。三、教材分析爱我中华是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是90年代初乔羽和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这首歌曲同学们都比较熟悉,歌曲为二段体结构,采用广西壮族民间音调并进行了发展。前12个小节为第一乐段,后11个小节为第二乐段。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旋律清新流畅;第二段具有强烈的号召性和使命感,情绪激昂,充满活力,表现了中华儿女爱中华的深厚感情。但第二部分音域跨度较大,速度快,学生很不容易掌握音准,可放慢速度,对比、模仿来解决。走向复兴是一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的歌曲。该歌曲的曲作者为印青;词作者为李维福。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几幅身着少数民族服装人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分别是哪个民族?(采用抢答方式)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你知道有哪些呢?(学生回答,教师通过PPT总结有哪些民族?)这五十六个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区环境等的不同,因此他们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不同。但是相同的是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中国人。因此我们要团结起来,我们是兄弟姐妹,我们是一家人,我们热爱自己的国家。千言万语汇聚在一首歌曲里,今天,就让我们去学习这首爱我中华。2、教师播放爱我中华视频片段,让学生在后面跟唱一下。3、教师介绍歌曲作者词作者:乔羽(1927.11.16) 山东济宁人。中共党员。1946年初入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学习,开始在报刊发表诗歌和小说,还写过秧歌剧。1948年毕业于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艺术学院。1948年华北联大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调入华大三部创作室,开始专业创作。2010年4月9日,担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名誉院长。是中国音乐创作界不折不扣的词坛泰斗。著名歌曲歌词: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难忘今宵、夕阳红等。曲作者:徐沛东(1954),著名词曲作者,是大陆流行音乐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1970年考入福州军区歌舞团任首席大提琴。197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杜鸣心教授。1979年毕业,同年回福州军区歌舞团任作曲及指挥。1985年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任作曲、指挥。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创作室主任、副院长等职。国家一级作曲,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他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包括美声、民族、通俗歌曲及文艺晚会主题曲近千首,出版了100多盘个人作品专辑。包括雍正王朝主题曲得民心者得天下、亚洲雄风、辣妹子、爱我中华等。爱我中华是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是90年代初乔羽和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作曲家在创作时考虑到民运会是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一次盛会,既然是在广西举办,最好要有广西风格,但也不能全是广西风格。所以在音调上尽可能像广西的而又不全是广西的,曲调上推陈出新。比如,“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的旋律以及后面的衬词“咳罗咳罗咳罗咳”则具有一种明显的云南风格,整首歌曲发展显得很大气。朴实的语言,简洁的音调,深刻地反映出我国各民族的亲密团结和爱国爱家的深厚情感,极大地激发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爱国热情,所以很快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盛传。爱我中华这首歌先后由韦唯和宋祖英演唱,传遍大江南北。它的深刻寓意,成为一首歌颂民族团结、少数民族聚会的必唱曲目。4、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学唱。音乐大部分学生很熟悉,基本会唱,因此教师只对个别音域跨度比较大的地方做一个提醒和教唱。那么这首歌告诉了我们五十六个民族要团结起来,热爱自己的国家。而接下来的一首歌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去振兴我们的国家,让我们中国走向富强。它就是走向复兴。教师简介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走向复兴是一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的歌曲。被选入新中国第三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成为将演出推向高潮的压轴曲目。在举世瞩目的庆祝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中,歌曲走向复兴也成为联合军乐团演奏曲目之一,并且由北京各大中院校学生2500人组成的群众游行合唱方阵对其进行了完整演唱。6、教师播放走向复兴MV,让学生通过聆听和欣赏,感受其进行曲式的风格,充满自豪、刚劲、威武雄壮的感情和气势。五、延伸拓展 总结这一单元学唱和欣赏过的歌曲,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演唱形式,并通过举例让学生加深印象。第二单元 缤纷舞曲 第一课时青年友谊圆舞曲教学方案设计课题名称青年友谊圆舞曲 科目音乐年级七年级 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 学习者分析青年友谊圆舞曲是一道洋溢青春活力的圆舞曲,旋律热情、优美,全曲共有六个乐句,前面四句节奏完全一样,五、六两句有小的变化,学生容易掌握。但旋律比较活跃,大跳较多,旋律线起落幅度较大。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习了解音乐知识圆舞曲。2. 学会唱歌曲青春友谊圆舞曲,学生体会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3. 教育学生珍惜友谊。 二、过程与方法1.先欣赏,学生感受音乐流畅优美、热情,对音乐旋律有所感知。2. 然后学唱歌曲,学会之后尝试加进身体律动和打击乐。 三、知识与技能1. 学习三拍子的击拍图式。2. 用三解铁、木鱼、沙锤、铃鼓、响指为青年友谊圆舞曲伴奏,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并参与音乐表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 感受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2.表演唱中身体动作的表现及加入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教学资源1 多媒体音乐室2 VCD圆舞曲舞蹈片段3 打击乐器:三解铁、木鱼、沙锤、铃鼓、响指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一、组织教学:学生排队入室就坐(播放音乐),检查人数,师生问好。教学活动2二、发声练习(断音和连音练习) 1= D 3/4 3 2 1 3 2 1 mi mi mi ma 教学活动3 三、听音练习:(老师在琴上弹出不同高度的音,学生用la模唱。) 1=C 5 1 3 6 1 5 4 1 5 3 教学活动4四、欣赏青年友谊圆舞曲,学习音乐知识圆舞曲。 1.学生听青年友谊圆舞曲,听辩出是几拍子,有何特点?2、圆舞曲知识简介:又称“华尔兹”,它是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额一种三拍子的舞蹈。分快步与慢步两种,舞时两人成对旋转。其特点为:节奏明确、轻快,旋律流畅、热情,节拍感鲜明,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 3、复习三拍子击拍图式,学习新图式,用右手为青年友谊圆舞曲击拍,感受圆舞曲的特点。 教学活动5五、学唱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1、学唱谱:(1)学生击3/4拍子视唱二次,教师辅以琴声。(2)结构:共六个乐句,前四句节奏一样,五、六两句有小的变化。(3)提出要求进行随琴视唱:注意断和连。 2、学唱词:(1)朗读理解词义,教育学生珍惜友谊。(2)学生进行填词演唱。教师辅以琴声伴奏。 3、表演唱:(1)加身体动作表现三拍子强弱弱规律进行延长。(2)加打击乐进行演唱。 教学活动6六、小结:学生畅谈学习感受。第二课时溜冰圆舞曲教案教学目标:1.体验作曲家如何描绘冬季,以及冬季给人带来的欢乐。2.能够背唱第一圆舞曲的A、B主题教学重点、难点: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特点,并充分发挥想像力,体会该圆舞曲所表现的溜冰时的情景。教具准备:多媒体、碰铃、红纸、黄纸教学过程:一、 导入教师:同学们请坐端正,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播放吕薇表演唱溜冰圆舞曲)教师:这是青年歌唱家吕薇一边唱歌一边在(生答溜冰),很特别的表演。刚才我们看到这首歌曲叫(生答溜冰圆舞曲)。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圆舞曲吗?我们看屏幕。(师读,圆舞曲又叫“华尔兹”,是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蹈。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舞蹈时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这种华尔兹的圆舞曲一般是几拍子的?(生答,三拍子)。重音在哪一拍上?(生答,第一拍)我们知道在溜冰时脚一蹬就能向前滑行,再一蹬又能向前滑行。(教师做动作,数1、2、3、1、2、3)在1882年,法国作曲家瓦尔德退费尔在他的管弦乐作品溜冰圆舞曲中将溜冰和圆舞曲巧妙地结合了起来。刚才听到的吕薇这首歌的旋律就来自于这首乐曲,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走进溜冰圆舞曲(多媒体出示题目、作曲家、国家、年份)二、新授教师:溜由序奏、四个小圆舞曲和结尾组成。首先来看它的第一小圆舞曲。教师:请同学们听下面的这段旋律,说说它的情绪?(播放第一小圆舞曲主题A)(优美、宽广、缓慢的)教师:像溜冰刚拉开序幕,也可以把它想像成溜冰者轻松的姿态。教师:这是这段旋律的的简谱,我把它弹奏一下,同学们看谱(出示简谱)(加两小节前奏)教师:我们跟着钢琴唱一唱,前面有两小节前奏(教师说1、2、3、1、2、齐,齐字后开始唱、稍慢)(教师指出每四小节换气、3音归到后面乐句)(指出后稍加速再唱)教师:唱得不错!下面我跟着旋律画圈,请同学们观察在每小节的哪拍上我开始画圈?(播放第一小圆舞曲主题A,师画圈)教师:哪一拍上?(生答,第一拍)教师:真不错!第一拍,每一小节画一个圈。拿出右手,一起来画一画。手拿高一点、握球状、逆时针画。第一句预备起(师唱一起画)教师:跟着音乐来画(播放主题A)教师:同学们听一听这段旋律可以怎样画?(播放第一小圆舞曲主题B)教师:(根椐学生的手势教师概括,为什么可以这样画?(生答,速度上快了)教师:刚才那段是长音(教师画圈唱)而这段看它的简谱,用了短促的八分音符。它的音写得也很有规律,第一行5161的反复,第二行5262的反复,第一小节只有两拍,其它是三拍,这个小节叫不完全小节。跟着钢琴来唱一唱。齐字以后开始(教师数123齐)提速也唱一遍。教师:同学们看看这段旋律我画三角形行不行?(播放主题B师画)教师:行不行?(生答,行)而且第一拍要画重一点。(师演示123、123)圆舞曲的特点是不是重音落在第一拍上。一起来画一画(播放主题B)教师:刚才的两段旋律是第一小圆舞曲的两个主题,我们完整地把第一小圆舞曲来听一遍。(播放第一小圆舞曲)(一起做动作)教师:(听后问)旋律有反复吗?(生答,有)如果两个主题分别用AB表示,那这部分的结构是?(生答ABA)教师:请同学们听第二小圆舞曲,思考:第二小圆舞曲和第一小圆舞曲相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生答,更欢快、活泼)(教师:力度上更强了)我都用了这个动作,来看它的谱,音从中音区到高音区到两个点的高音区又到低音区,跨度很大,表现的是溜冰者什么动作?(旋转、腾空、跳跃)教师:一起来做做这个动作(播放音乐)教师:第二小圆舞曲的第二主题是描绘溜冰者身上挂着的铃铛发出的声音(师唱,哒,一起来做)教师:两小节后开始,总共六小节)再来一次教师:再完整的来听第二小圆舞曲教师:它的结构是怎样的?(生答,ABA)教师:也是ABA的结构。那第三和第四小圆舞曲也会不会是这样的结构呢?(听了以后才能下结论)请同学们轻轻地拿出你凳子下的卡纸。当音乐出现时用右手举起红纸,第二个主题出现时仍然用右手举起黄纸,如果有反复再举起第二张红纸,你的右手上应该是三张纸,没有反复就是红黄两张。先听第三小圆舞曲(播放第三小圆舞曲)教师:(师做动作)手上都拿了两张,它的结构是(AB)教师:好,继续听第四小圆舞曲(播放第四小圆舞曲)教师:它的结构是(ABA)太简单了!请同学们把卡纸放回凳子下。教师:我们来回顾一下,四个小圆舞曲哪个结构是AB?(生答,第三)其它都是ABA的结构。(点击图标)其实在四个小圆舞曲前还有一段由圆号演奏、节奏自由、描绘美丽冬景的序奏。来听序奏,请同学们分辩,序奏的旋律跟哪个主题很像?(播放序奏)教师:(生答,第一小圆舞曲第一主题)完整的来欣赏这首乐曲。如果你能听出第一小圆舞曲,举起一个手指,第二小圆舞曲两个,第三三个、第四四个。举起后可以把手放下,专注地听音乐。(再现一小、三小、结尾时提醒)教师:我发觉同学们在第一小圆舞曲出现时都能准确判断了,它是怎样唱的?(师生同唱)拓展教师:不错!请同学们看屏幕,括号里的字应该填什么?找找规律(多媒体出示:( )游芳草地,( )咏荷花池,( )饮菊花茶,( )吟白雪诗)教师:(春夏秋冬)今天我们欣赏的溜冰圆舞曲是冬天的圆舞曲,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听听春夏秋的圆舞曲分别是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皇帝圆舞曲(屏幕出示)教师:今天这节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教师鞠躬)下课! 第三课时课 题:雷鸣电闪波尔卡、蓝色的探戈课 型:音乐赏析课课 时: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讲解、分析、学习,使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波尔卡和探戈的概念和特点,体验力度、速度的变化在作品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让学生在讨论、探究、合作的愉悦过程中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和风格特点,认识二种舞曲体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蓝色的探戈,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并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欣赏活动,对舞曲音乐和相关文化感兴趣。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讲解,使学生熟悉作曲家及作品的音乐体裁。教学难点:感受、体验、理解乐曲的内涵。教学用具:计算机、教学光盘、钢琴、竖笛、小军鼓课前分析:对于波尔卡和探戈二种音乐体裁、和音乐家安德森学生们不熟悉,所以教师要根据作品的模式,制作电脑课件,以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体验、理解有趣的内涵及其文化背景。在欣赏作品时,可以先初听、然后再逐段赏析,在复听作品时,要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教学过程:导言,同学们,请你们展示课前所搜集的有关音乐家施特劳斯、安德森的生平和主要代表作品。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舞蹈的世界,来感受舞曲给我们带来的欢乐。知识讲解:波尔卡,19世纪30年代,起源于捷克波西米亚的一种乡村舞蹈。19世纪40年代,在欧洲广为流传。只一种快速适中的二拍子舞曲。探戈,19世纪末,发源于阿根廷的一种民间舞蹈。20世纪初,发展为一种社交舞蹈。其舞蹈音乐逐步形成为一种音乐体裁。它既受到了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影响,也受到了欧洲、非洲音乐文化的影响。探戈的旋律多为二拍子或四拍子,中速,强调切分节奏,音乐情绪多为惆怅、哀伤的。这可能与大批欧洲移民强烈的思乡情绪密切相关。音乐家简介: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有“圆舞曲”之王的美育,168首圆舞曲,200首其他舞曲,40部进行曲,16部轻歌剧。代表作品:兰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艺术家的生活。安德森:美国作曲家,擅长写作较严肃的轻音乐乐曲,被人们称为“半古典音乐作曲家”。代表作品:打字机、兰色的探戈、拨奏爵士乐。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作者意在表现:在一个另人高兴的节日里,人们聚集在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厅里。这时外面狂风大作、雷鸣电闪、暴雨倾盆,而厅里的人们却舞兴正浓。带着以下问题完整聆听作品。1、乐曲留给你的总印象是怎样的?它属于哪种音乐题材?从大的范围看,它属于管弦乐;从具体的音乐说它属于波尔卡。采用复三部曲式写成。2、乐曲可分为几个部分?其中有没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部分?每部分的音乐情绪如何?分段聆听乐曲。熟悉个部分的音乐主题,深入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及其表现的生活内容,思考乐曲所反映的文化内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敢于想象,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复听全曲,展开想象,结合乐曲思考并讨论:结合图片创作音乐,表现音乐。可以以打击乐器,自制乐器和自然音响为主。蓝色的探戈是一首著名的轻音乐舞曲。人们称之为布鲁斯,布鲁斯的内容主要是表达黑人被贩卖到欧洲后的痛苦、忧郁、哀伤的心情的。结合探戈舞的表演录象,在欣赏时,引导学生分辨乐曲有几个主题,有没有风格相近的内容,它们各重复了几变。要感受、体验、理解、判断乐曲不同部分的音乐风格及美感。教学回顾:第四课时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赏析教学方法 倾听、自学、探究、讨论、表演、创造等.教学目的 感受琵琶魅力,领略彝族风情,热爱民族音乐.讲授人太原幼师 刘智勇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小丫和我们一道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音乐欣赏开心辞典.为了加强大家的合作与竞争性,分四个小组小丫组、小鸡组、小猫组、小狗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主持人,一名记录员,一名发言人.好,准备,开始,请听题: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中所描写的乐器是:A 古筝 B古琴 C琵琶 D扬琴.正确答案:琵琶.2、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一个片段,请问白居易是我国那里人?A杭州,B太原,C长安,D济南.正确答案:太原.3、琵琶最早流行于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我国已有:A3000年,B2000年,C1000年.正确答案:1000年.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欣赏一首琵琶曲.二、 初听(官能欣赏)请同学们全身放松,安静倾听(播放音乐)这首乐曲民族风味浓郁,它属于:A西洋,B汉族,C瑶族,D彝族.正确答案:彝族.彝族文化悠久而发达,文学艺术丰富多彩,有著名长诗阿诗玛、舞蹈阿细跳月、民歌彝族山歌等.民歌简练朴实,比喻形象,曲调辽阔明快,缠绵悠长.请问彝族在我国最大的居住地是:A四川,B广东,C云南,D贵州.正确答案:四川.琵琶的音色如何、技巧有那些?高音区明亮,低音区厚重,技巧有抡指、泛音、滑音、琶音、扫弦等.琵琶曲的性质有两种,此曲为:A武曲,B文曲.正确答案:文曲.复听(情感欣赏)请同学们安静欣赏(播放音乐)以小组为单位畅谈听后感情绪、情感、情景、情节教师小结:同学们谈的都很好,有相同的感受,也有不同的感受.作者:王惠然(1936)柳琴、琵琶演奏家、作曲家.上海市人.曾任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演奏家、教员.主要作品有春到沂河、幸福渠、月下欢舞、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彝族舞曲等.作品是作者1956年随彝族、苗族马帮一起爬山涉水,头顶蓝天,脚踩白云,包揽了巍峨雄姿的山川和风景如画的山寨美景,在明月皎洁的夜晚,山寨的青年男女谈情说爱载歌载舞的各种场景有感而发请为该曲起名字.该曲的曲名是:A芦笙恋歌,B月下欢歌,C彝族舞曲,D瑶族舞曲.正确答案C.再听(理智欣赏)该作品的调式是:A大调式,B小调式,C宫调式,D羽调式.正确答案:D2 、该作品的曲式是A回旋曲式,B复三部曲式,C变奏曲式,D奏鸣曲式.正确答案B.音乐欣赏三字经多听(反复听)、多唱(主题)、多看(有关欣赏资料).作品主题视唱(见教材)听音乐做律动、作文、作画.课堂小结.先请学生小结教师小结:音乐不象文字那么具体明了,它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因此需要用文字给予提示,又不能完全依赖文字.对于无标题音乐往往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语言尽,音乐始用文字和语言是难以表述音乐的.毛泽东和贝多芬就不愿人们对其作品有过多诠释.因此,我们欣赏音乐作品时,要展开想象的翅膀,不要有太大的顾虑,你认为是什么,那就是什么.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银杯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2、学唱蒙古族祝酒歌银杯,有情感的演唱。3、体验蒙古族的歌曲风格,学习蒙古民歌的长调和短调。教学重难点:1、准确地演唱银杯旋律。2、在歌曲中体验蒙古族的热情豪爽,并能在演唱情绪上表达。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歌声问好。二、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它辽阔富饶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其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民族音乐,由此产生了中国特有的民歌,(看书:学习什么是“中国民歌”?并能理解。)今天老师将同大家一起走进蒙古族,让我们随音乐体会那里的别样风情。(播放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三、新课内容:1、师:这是一首由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演唱的歌曲,歌曲描绘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生:回答。2、师:(小结)歌曲用诗的语言勾勒了一幅草原美景,蒙古人民过着自由,舒畅,美好的生活,那么对于这样美丽的蒙古族你有哪些了解呢?生:小组讨论,(教师用课件提示)同学回答。(课件从蒙古族的居住,运动,饮食,音乐,舞蹈,语言,服装,礼节,等方面收集的图片。)3、师:(小结,)给予评价。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歌曲一定很有特点,今天我们共同学唱一首蒙古民歌银杯,听一听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情?聆听(播放歌曲视频)生:回答。4、师:歌曲描绘了什么场面?表达什么内容?你感受到什么样的情绪?生:回答,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情绪来学唱这首歌吧!聆听(教学光盘)5、视唱旋律。6、随琴单旋律演唱。讲解:(1)“X . X”、“ X X X ”节奏。(2)倚音:在记谱时比主音小(跳度大),倚附在闰音前面,起到装饰作用。在演唱时不能占主音太多时间,越短越好。 7、自由读词。师问:“赛勒日外咚赛”是什么意思?8、填词,有感情地演唱。找出歌曲哪一乐句表现热情豪爽?找学生表演。9、学习长调、短调。(播放课件)师:比较银杯是长调,还是短调?生:回答。10、师:通过对蒙古民歌长调、短调的学习和理解,让我们对蒙古族民歌在情绪、情感上有了更多了解。让我们再用优美、抒情的歌声体验民族风情吧!学生齐唱。四、小结师:蒙古草原辽阔美丽,蒙古人们畅快豪爽,蒙古歌声悠扬、婉转。一首银杯仿佛把我们带进了蒙古包,一同体会蒙古人们的快乐。希望我们能记住和更加走近美丽多彩的民族蒙古族。 第二课时 课题: 1.唱歌教学牧歌(民歌)2.欣赏教学无伴奏合唱牧歌、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 课时:一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准备:音响、CD唱片、影碟;钢琴、打击乐器(木鱼、铃鼓、双响筒、三角铁等) 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所选的歌曲和乐曲,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加深对音乐地域文化的印象。 难点:音乐材料比较多,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1.学会唱牧歌。 2.通过欣赏,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马头琴音色。 3.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体验。 教学过程: (一) 唱歌 1. 请学生从课本的谱例上找出描绘颜色的字词,提示学生讨论这些美好的视觉形象是如何通过音乐来展示的。 2. 请学生从谱例上找出相近的旋律片段。(比如:1、2小节,于5、6小节,9、10小节在节奏上相同;最后四小姐基本上是5-8小节的低五度变化形式。) 3. 采用跟随录音(CD唱片)哼唱、教师范唱、随琴教唱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唱牧歌。 4. 组织学生演唱。可以采用全班齐唱、小组唱、上下巨结肠等方式进行。 5. 跟随录音或钢琴伴奏放声高歌。 (二) 欣赏 1.牧歌 (1) 向学生介绍:牧歌已经被概念为多种舞台表演形式,如大提琴独奏、小提琴独奏,无伴奏合唱等。下面我们听听由作曲家瞿希贤改变的无伴奏合唱牧歌。 (2) 播放录音。 (3) 提出问题:无伴奏合唱牧歌与原民族的表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4) 根据学生回答,介绍无伴奏合唱的有关常识:无伴奏合唱曾经被认为是合唱的最高艺术形式之一。顾名思义,他没有伴奏乐器,但有人生不同音色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同样具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力。 (5) 请学生结合教科书中的画面(教师也可另外提供一些图片)和蒙古族民歌的介绍文字,谈谈欣赏这首作品时的感受。 2.万马奔腾 (1) 向学生介绍:马头琴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因为琴头上雕有马头装饰,故称之为马头琴,马头琴的音色比较独特。马头琴的演奏也比较有特点,虽然它与二胡一样是两根弦,但演奏时琴弓像大提琴。 (2) 播放录音 (3) 参看教科书第33页的两幅图,用语言描述你听这首乐曲的感受。 (三) 小结第四单元欧洲风情桑塔.露琪亚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能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二、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背唱其中一段歌并能初步认识船歌这种音乐体裁。三、能够感受、体验桑塔.露琪亚的音乐情绪及风格,分辨男高音的音色特点。四、 能够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重 点:了解意大利的文化、艺术,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难 点:歌曲演唱情绪的把握。教 具:钢 琴、多媒体平台教材分析:1.歌曲桑塔.露琪亚是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一首著名船歌。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劳按威尼斯船歌的风格创而成的。桑塔.露琪亚两段歌词将夏夜的美丽展示在人们面前,它使人陶醉,令人忘怀。歌曲为C大调3/8拍,中速稍快,由两个乐段构成。歌曲旋律优美而流畅,钢琴伴奏模仿吉他的风格,再加上词曲间有机的结合,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2.船歌这种歌曲特点是多采用3/8拍、6/8拍或12/8拍,给人以摇晃感觉。其情绪色彩多是开朗、豪放、热情洋溢的。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 入1.导语2.展示欧洲、意大利版图三、观赏意大利的名城,了解其文化艺术1、了解意大利的风土人情2、回答有关问题四、欣赏意大利的音乐艺术1、 欣赏世界著名歌唱家演唱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2、 辨别三位歌唱家演唱的声音特点五、练声:4/4 1 2 3 3 4 5 | 5 6 5 4 3 2 1 |li la li la li la li la六、学习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1、听范唱录音:注意歌曲的结构,明确歌曲的调号与拍号2、学唱歌曲桑塔露琪亚:学唱歌曲,体会歌曲的内容和风格3、讨论:分析歌曲的表现内容及歌曲的演唱情绪4、观看相关信息,引导学生获取有关问题的答案5.学生对歌曲桑塔露琪亚表演的再创造(1) 练习划船动作与3拍子节奏配合(2) 处理歌曲的表现(3) 设计演唱形式6.按设计方案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七、在创设的情境中表演桑塔露琪亚1、学生用形体创设意大利古建筑景区2.、在创设的情境中表演桑塔露琪亚八、小结与布置作业1、背唱歌曲桑塔露琪亚2、查阅资料,了解俄罗斯文化第四单元欧洲风情友谊地久天长教案(第二课时)课题:友谊地久天长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掌握2/4拍的节奏、节拍特点,强弱规律。2)通过相关主题歌曲的欣赏培养学生能够感受歌曲的情感、情绪。3)在学生聆听和观看图片时,能够更进一步分析歌曲的情感延伸意义。2、过程与方法:1)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进行歌曲节奏、节拍的感受和练习。2)通过观看图片,能够感受理解歌曲的情感情绪。3)在小组讨论中能够体会到歌曲的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2通过相关歌曲内容的图片,让画面与音乐有机的融合,学生能够产生对音乐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最终达到启发学生学会珍惜生命,热爱友谊的情感价值观。教学重点:1、歌曲旋律的准确训练。2、2/4拍的强弱规律3、歌曲情感的体验。教学难点:1、在歌曲中找强拍。2、2/4拍在歌曲中的运用体验。3、歌曲情感的延伸体会。教学策略1)以问题解决歌曲情感体验。2)任务驱动策略:小组讨论探究完成音乐节奏、节拍体验。3)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体会歌曲内涵。4)情境迁移策略:通过设置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问题情境,完成知识情感拓展。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师资源:电子琴、PPT(多媒体课件中包括音乐资源、图片资源、视频资源)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教师播放动画片断,启发引导学生所学的内容就是有关友谊的主题。二、讲授新课:(一)歌曲简介:友谊地久天长又名过去好时光;它是一首苏格兰民歌。20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影片魂断蓝桥将这首歌曲作为主题歌曲(二)歌曲聆听: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一是通过简谱,一个是通过MTV让学生对歌曲用旋律的概念。(三)学唱歌曲:学生通过听,记住旋律,用电子琴纠正学生对难点的歌唱问题。(四)歌曲节奏节拍1、节奏节拍:2/4: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找出歌曲中每一小节的第一拍。2、节拍强弱关系:强 弱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用强拍的记号将强拍标出来“”。2、歌曲练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活动1:请你们用手击打出强拍。(提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击拍)边听歌曲边进行。小组展示。(带上手鼓来唱歌)活动2:表现歌曲的强弱旋律线:1、手臂来表示。(个人完成)2、用波浪来表示。(合作完成)任务提示:每一个体用手臂表示时,手臂保持水平强拍做提手腕动作,弱拍回到原位,双手交换完成。用波浪表示需要横排同学的共同合作,先想想,怎样将你们的手臂连起来形成完整的音乐线条?(五)活动评价(六)歌曲情感体验1、问题:说一说:歌曲友谊地久天长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2、视频播放短篇,启发学生想象,充分讨论回答。3、看短篇启发思考。三、相关主题歌曲感受与欣赏相关歌曲欣赏:(FLASH)朋友(周华键)朋友,别哭四、课后任务:请你们找一首最喜欢的歌曲,送给你最知心的朋友。请你找一首和今天同主题的歌曲,下节课展示,告诉我们,你喜欢这首歌曲的原因。 请你再找出你所选择的歌曲的强拍第五单元劳动的歌军民大生产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军民大生产。2、聆听杵歌。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军民大生产2、通过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和聆听杵歌,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特点。3、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歌曲。4、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编创活动。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体验、表现劳动歌曲中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难点:歌曲中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和切分音组成的节奏。教学用具:电子琴、教学光盘、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两首曲子,听的时候注意一下歌曲的风格和特点。(1)用多媒体播放摇篮曲。问:这是在干什么的时候唱的呢?(曲调柔和、舒缓)(2)用多媒体播放一首劳动号子。问:这是在干什么的时候唱的呢?(旋律豪迈、亢奋、铿锵有力)二、教授新课1、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劳动时唱的歌曲军民大生产,(请同学们把书翻到44页,)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歌,并找出你认为歌曲中最有特点的地方。(歌曲的衬词)2、介绍作品这首歌曲创作于1945年,当时在陕甘宁边区广泛流传,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简介作曲家、戏剧家张寒晖,代表作品有:松花江上、去当兵军民大生产等。他创作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朴素、洗炼,形象鲜明,语言生动。3、再一次感受歌曲。(多媒体播放军民大生产的视频)跟着音乐,自己想象劳动的形式,一起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中。4、教唱歌曲(1)师:请同学们带着劳动时积极的情绪,一起来朗读歌曲中的衬词,老师读“领”的部分(注意:按节奏读歌词)。(读1、2段歌词)(2)师:请同学们按节奏朗读35段歌词。(3)师:刚刚我们一起学习了歌词,下面,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的歌谱吧!(跟琴唱谱)(4)师:请同学们跟着琴来唱唱第一、二两段歌词。(5)师:唱得真不错!下面,我们跟着歌曲录音,自己来学唱35段。(6)歌曲处理:师:这首歌曲是陕甘宁边区军民踊跃投入开荒大生产的热烈场面,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和声音表现当时人们激动的积极地心情?(洪亮、有弹性,乐观、高兴的心情)(7)师:我们跟着音乐再来唱唱,自己想象劳动的形式,让我们一起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中去吧!(分大组轮唱)5、介绍劳动号子师:其实,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体裁是劳动号子,那么,哪位同学知道什么是劳动号子?生:师:号子是一种随劳动而歌唱的、带有呼号的歌曲,是我国民歌主要体裁之一。主要形式是一人领唱众人应和。音乐和劳动动作的特点紧密联系,歌词多即兴创作。师:谁知道号子的特点和作用呢?号子的特点:劳动中产生,为劳动服务,节奏规整,强弱鲜明。号子的作用:协调节奏,鼓舞干劲,调节精神。四、总结1、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2、师:这堂课我们一起学会了军民大生产,从而知道了什么是劳动号子以及劳动号子的特点并在这堂课中同学们积极参加,并创编了很多优秀的、朗朗上口的劳动号子,同学们非常的了不起!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多观察,将平时所看到劳动场景编入到乐曲中,做一个有心人。点评:这节课涉及的内容较多,不但明白了劳动号子的含义,还明白了这首歌曲的历史背景,从思想上明确了要从小要热爱劳动,珍惜现在美好生活。第五单元劳动的歌船工号子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船工号子,能够认识劳动号子的特点。2、通过欣赏,体验船工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3、通过学习劳动号子,使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之情。重点: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难点:船工号子的各段体验和感受,辨别各段的不同音乐特点。一、导入劳动号子1、学生活动:四人抬一重物。先请4位学生抬一重物,这时候学生搬起来不一致。师:谁有办法能让他们抬起重物?这时候学生就会提出,让一个学生喊口令。师接着喊:“一、二”学生一起叫“加油”搬。请同学说说感受。通过有口令和没口令两种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口令的作用2、学生感受劳动号子:赛龙舟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做划船姿势,师当领队喊口令,同学们划桨赛龙舟。(通过这样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号子的特点)3、讨论交流劳动号子的特点。(这种讨论是基于刚才的实践体验基础上的)师:刚才老师和同学们喊得就是号子。通过刚才我们的活动劳动号子有什么特点呢?过渡语不知道怎么连?A、在集体活动中 B、一领众和 C、节奏与动作的节奏一致4、列举生活中,哪些活动还需要号子?在打夯、伐木、采石等劳动中使用的工程号子;在装卸、挑担、推车等劳动中使用的搬运号子;在打麦、舂米、车水等劳动中使用的农事号子;在水运、打渔、船务等劳动中使用的船渔号子二、欣赏船工号子1、出示图片,介绍船工背景。(作为背景音乐第一次为学生播放完整的船工号子)来,我们一起看一组图片,你知道这些人是做什么的吗?(船工)。这些船工世代生活在我国四川省川江岸边。在这段航道上布满了艰险,密布着险滩、暗礁、石林等,水流湍急。千百年来,在这航道上柏木船就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而木船的动力可不是机械的,你们猜木船靠什么动力前行的?江上木船的动力来自我们船工的身体。川江船工顺水推桡,逆水拉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川江上闯荡。2、你对船工劳动时的哪个姿势印象最深刻。你能模仿吗?3、初听a请同学们竖起耳朵来聆听这惊天动地的船工号子,请你说说你的听后感。b介绍歌曲的劳动块景:平水、见滩、上滩、险滩、下滩(出示视频或图片)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在这段航道上布满了艰险,密布着险滩、暗礁、石林等,水流湍急。船只在运行当中往往会出现平水、见滩、上滩、险滩、下滩等劳动过程。船上的号工是一船之主,船行船停,闯滩斗水,该快该慢,众船工都听专门的号工。号工根据江河的水势水性不同,明滩暗礁对行船存在的危险性,根据劳动节奏,编创出一些不同节奏、不同音调、不同情绪的号子。就是流行于这一带的一种船工劳动号子,有“平水号子”、 “见滩号子”、“ 上滩号子”、“ 拚命号子”、“下滩号子 ”联缀而成。4、听“平水号子”。师:老师这有段音乐,听听看这段音乐是这些劳动号子中哪一段?师:为什么你会这么觉得?5、聆听“见滩号子”,完成表格。师:接下来听听见滩号子的音乐,看看平水号子与见滩号子在速度、情绪上有什么不一样。音乐片段速度 情绪平水号子见滩号子6、欣赏“上滩号子”,说说船工们是怎么样上滩的?然后模仿。师:前面就是明滩暗礁,惊涛骇浪,船工们却不畏惧,做好准备迎刃而上,我们来听听船工是怎样上滩的?7、听两段音乐,哪段是拼命号子?哪段是下滩号子?过渡语缺少音乐片段节奏 情绪 音乐情景拼命号子下滩号子8、哼唱“下滩”时的旋律。师:船工们刚刚经历了一场顽强的搏斗,又唱起了悠扬的歌声。让我们也随着船工们一起唱一起航行吧。9、介绍船工号子:船工号子这首歌是常苏民和陶嘉舟两位音乐家在吸收了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的音乐素材和结构特点为影片旋涡里的歌而创作的插曲。歌曲通过平水、见滩、上滩、拼命、下滩再现了闯滩夺险的劳动场景。这是第一次在银幕上展现了川江号子的音乐特点。因此我们欣赏的和真正在川江边上的号子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10、推荐网站:同学们可以上网查找:土豆网优酷网 酷6网搜索关键词:船工号子、川江船夫号子11、完整的欣赏船工号子。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片段?12、小结昔日里川江上那几人、几十人划船,十几人乃至上百人合力拉纤,号子声震撼河谷的场面已经看不见了,甚至连昔日的号工也余下无几。但是“川江号子”作为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已经深深地融进了川江流域广袤的大地中,让我们爱护它、保护它如同珍惜中华民族的每一项文化遗产。哈腰挂哈腰挂是流行于我国东北林区的一种抬木号子。又称吆号子,流传较广,遍及整个东北林区。属于搬运号子类。1956年著名号子歌手赵希孟根据林区号子改编成男声合唱森林号子联唱,哈腰挂是其中一首,曾在全国音乐周上演出,得到好评。搬运木头时,木头两侧各站4个人,歌唱形式为一领众和,当领唱者唱出哈腰挂呀时(预备开始的号令),大家一起弯腰(哈腰)把挂钩挂在被抬的木头上,当挺起腰来开始起步时,左侧4人迈右脚,右侧4人迈左脚,形成相对的脚步,边走边唱,随着歌声的节奏齐步向前迈进。哈腰挂歌唱简便,气势雄浑,歌曲采用D宫调式。节拍采用两拍子与一拍子混合形式,其节拍规律是强、弱、强。曲调的基本结构是单乐句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