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理科会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2953567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理科会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理科会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理科会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高中历史必修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标: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1分封制 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古帝王后代。 诸侯的权利和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扩大统治区域。诸侯享有相当大独立权,易导致分裂割据。2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标:知道皇帝制度的创立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的创立: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核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皇位世袭 (2)三公九卿制: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下达诏令、监察百官)、太尉(全国军务)(3)郡县制的推行: 郡: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命。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第3课 从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标:了解从汉到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演变和选官制度变化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君主专制加强: 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 尚书省(执行政令,下设六部)。三省的长官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宋朝: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相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职权与唐朝的尚书省和宋朝的中书门下相同)选官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隋炀帝时期形成,唐朝武则天首创弄举和殿试。作用是打破特权垄断、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课标: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废丞相,权归六部(明太祖时期),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达到新高度。(2)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成了内阁的下属机构。清朝设置军机处: (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军国机要;康熙时设南书房形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局面。(2)雍正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最初目的:办理西北军务。 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2)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 (3)明清之际,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高峰,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课标: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与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生,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多山、多港、多岛雅典民主政治: (1)城邦特点: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公民条件:祖籍本邦;拥有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成年男子。(2)梭伦改革 内容:按财产划分居民为四等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可入选;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务奴隶制。 (3)克里斯提尼改革 内容:划定10个地区部落;设立五百人议事会;成立十将军委员会;陶片放逐法。 (4)伯利克里改革(古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代):官职向男性公民开放;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为公民担任公职和参政发工资,发观剧津贴(5)实质: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有民主权利;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当家作主(少数人的民主)。课标: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罗马法主要内容: (1)罗马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五世纪中期)审判量刑有法可依,平民利益得到一定保护;保留一些野蛮习惯法,本质上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2)公民法:在罗马共和国时期,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的法律。 万民法:(公元3世纪时,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区别不复存在),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所有自由民的法律(国际法)。罗马法作用: 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缓和社会矛盾,维系帝国的统治。 为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奠定基础,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武器。地位:欧洲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课标: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权利法案: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实施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权力;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世纪20年代,第一任首相是沃尔波尔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但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的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课标: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自治权。意义是既能维护国家统一,又能发挥地方积极性。实行三权分立:国会(参议院众议院)掌握立法权;总统(元首、军、政首脑)掌握行政权,选民间接选举产生,4年一届;联邦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2/3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总统有权提名最高法院大法官,但须参议院批准。比较项目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国家元首国王总统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世袭民选(任期四年,可连任两届)国家元首任期终身制任期制国家元首有无实权无有政府首脑内阁首相总统政府产生方式首相组阁总统任命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总统行政权内阁首相总统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由内阁协调首相与议会的关系总统与议会互相制约立法机构议会国会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内容:立法权属于参、众两院组成的国会,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议案;总统由参、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掌握行政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总统命令须经部长副署。 (2)从法律上正式确立共和政体;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基础。4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宪法) (1)内容: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解散议会;宰相主持内阁,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各邦代表组成)和帝国议会(民选产生)组成;实行联邦制。 (2)评价: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专制主义色彩浓厚;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第四单元 中国近代反侵略求民主潮流课标:列举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概述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等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史实:战争时间侵略国结果主要事件鸦片战争1840-1842英国签订 南京条约 林则徐、海龄等民族英雄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俄美英法天津条约英法北京条约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日本马关条约黄海海战与邓世昌殉国、威海卫战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英美俄日法德意奥1901年辛丑条约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义和团运动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赔款2100万银元, 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打开了中国沿海门户;协定关税。1843年在南京条约附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租地居留等特权。影响: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关条约: 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免收内地税。影响:反映帝国主义时代瓜分世界、资本输出的侵略特点;加重人民负担、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内地;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加深。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赔款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位居六部之上。影响:使馆界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与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广西桂平金田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1856年上半年经北伐西征后进入全盛时期;1856年秋天京事变由盛转衰;1864年天京陷落运动失败。运动后期提拔领导人有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阻滞了中国半民地化的进程。 太平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太平天国革命也是当时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一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震动了欧洲大陆。 局限性: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是小私有者,具有自私狭隘特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说明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时代局限性:当时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没有形成,先进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还未产生,因此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而失败第13课辛亥革命课标: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主要过程: 1894年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成立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覆灭;1912年3月袁世凯窃权。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意义:推翻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标:了解五四运动的原因和过程,认识其在中国民主革命史的地位与作用;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中共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五四运动: (1)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2)过程: 6月5日以后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是工人(工人阶级由此登上政治舞台)。 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3)评价: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 (1)条件: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共产国际帮助。 (2)时间地点:1921年7月23日、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3)主要内容: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党成立后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 第17课 解放战争课标:概述国民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红军长征、人民解放战争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 意义: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 (1)原因: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过程:1934年10月从瑞金出发;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3) 遵义会议(1935年1月):纠正博古等人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结束百年屈辱史;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士气。国民革命:内战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春起,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战略决战:1948年秋到1949年初,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渡江战役:1949年4月北平和谈破裂,发动渡江战役;4月23日,占领南京,标志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第16课 抗日战争课标:了解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淞沪会战、百团大战等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过程: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1937年8月起淞沪会战;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百团大战;1942年与1945年初两次远征缅甸;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结束。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1)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胜利根本原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 马克思主义诞生课标: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共产党宣言: 1848年2月 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内容:社会发展规律;阶级斗争作用;无产阶级历史使命。 意义: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课标: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巴黎公社(1871.3.185.28 ): 措施: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摧毁旧国家机器,建立新国家机构(普选);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罢免;公职人员薪金不超过熟练工人工资;没收逃亡资本加工厂归工人合作社管理;八小时工作日。评价:局限:未接管法兰西银行、未同外省革命者联系、未发动民众。 性质:世界无产阶级建立政权实行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意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宝贵经验教训。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课标:了解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过程:1917年3月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1917年“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任务;1917年11月彼得格勒起义。 历史意义: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性质);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将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开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21课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1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1949年9月北平),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初步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的性质):规定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3)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后,中国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职能。 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1982年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根本政治制度即政体): 共同纲领已初步规定了人大制度;1954年宪法(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纲领明确规定,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 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4民主法制建设:(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2)1982年宪法制定,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3)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使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5基层民主: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及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构想。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香港、澳门的回归:(1)1984年12月签署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2)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台湾问题: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方针。(2)1979年元旦,停止炮击金门,两岸真正停火。(3)1987年台当局允许赴大陆探亲,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4)1990年台湾成立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协会。1992年两会达成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5)2005年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大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时隔60年后首次握手。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 新中国初期外交课标:了解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知道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的基本史实,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的旧外交关系,而在新基础上建立新的平等外交。使得中国改变半殖民地地位。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取缔列强在华特权,现与西方建立外交关系。 (3)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打破美国等的外交孤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2)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步入国际舞台:(1)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这是新中国首次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2)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4月),周恩来提出“ 求同存异”的方针。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课标: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原因:2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中国的国际地位如一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恢复:1971年联合国26届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两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课标: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面临苏联威胁以及台湾问题的解决;美国霸主地位动摇,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2)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一个中国原则。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3)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中日关系的改善: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课标: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主要活动:(1)2001年在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形成上海共识;(2)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在上海成立。六个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 两极世界形成课标: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背景:雅尔塔体系奠定两极格局框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实力增强,美苏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矛盾加剧。 美苏冷战(1)1947.3杜鲁门主义提出(政治),标志冷战开始。 (2)实施马歇尔计划(经济)扶持和控制欧洲。 苏联成立经互会相对抗。 (3)1949年成立北约组织(军事);1955年苏联成立“华约”组织从此,在欧洲出现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影响:美苏争夺,世界不得安宁;但二者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第26课 世界多极化出现课标:了解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欧洲联合: 1951年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使法德矛盾化解;1957年罗马条约签订,1958年正式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三者合并为“欧洲共同体”。日本迅速崛起为经济大国: 原因:战后民主改革,铲除军国主义,消除封建落后因素;美国减免战争赔偿、提供资金物资、采购军火给养;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重视科技与教育。 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开始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目标。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原因:摆脱美苏控制的需要;维护民族独立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961年 在南斯拉夫、埃及、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倡议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宗旨:非集团、不结盟政策。将正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行动纲领。高中历史必修复习纲要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课标:知道我国古代铁农具的应用、牛耕的发展,知道都江堰等著名水利灌溉工程,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 (4)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使用并推广。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表明我国耕犁相当完善。 (6)春秋战国时垄作法;西汉赵过代田法;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江南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特点: 一、农业技术的主流是精耕细作;二、以种植业为中心、农牧结合、综合经营的广大农区与以游牧为主的广大牧区同时并存和相互补充;三、各地区各民族农业发展的不平衡。四。小农经济是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第2课 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课标:列举我国古代冶金、纺织,制瓷等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官营手工业特点: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生产;不计成本;素称发达;领先世界。私营手工业发展历程:春秋战国兴起;两宋以后,日常用具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明中叶以后,开始居主导地位。 冶金业: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繁荣;西周有铁器;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制瓷业:东汉青瓷;南北朝白瓷;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秘色瓷;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元朝在青花瓷;明朝彩瓷;清代珐琅彩。纺织业:西周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唐朝吸收波斯织法与图案风格;明清江南官办织造局技术高。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标: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简述古代“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认识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历程:(1)商朝人善于经商;春秋战国时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战国起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隋唐农村集贸市场发展;(2)唐朝出现为商业服务的邸店(兼营旅店货栈)、柜坊(储存金银财物,类似银行)、飞钱(也叫便换,将货款委托给专门机构,领取半联票券,合券可取钱,不用长途携带钱币);(3)两宋空前繁荣,环境宽松,出现世界最早纸币“交子”,商税成政府重要财源;(4)明清时,城镇商业繁荣,农副产品商品化;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出现商帮(徽商与晋商);商业市镇兴起。“市”的形成和发展:(1)唐朝及以前:坊(住宅区)市(商业区)分离;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2)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草市更普遍;出现早市、夜市,不再受政府直接监管;四大商业名镇(汉口、佛山、景德、朱仙镇)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我国商业兴起较早。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第4课 古代经济政策课标: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重农抑商: (1)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其目的是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2)历程:战国起;西汉、明清执行严厉;唐、宋相对宽松。 (3)手段:专卖制度;物价管理;重征商税;贱商措施。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 (1)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最初主要是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2)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只开放广州一地,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3)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因素: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封建剥削与人身束缚,人民贫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第二单元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课 开辟新航路课标: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新航路的开辟:时间航海家支持的王室开辟的航路意义1487年迪亚士葡萄牙王室欧洲到非洲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开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1492年哥伦布西班牙王室欧洲到美洲发现美洲新大陆意义:(1)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碰撞汇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了一片整体。(2)贸易范围空前扩大,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或初步形成)。(3)引发“商业革命”,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4)、葡萄牙、西班牙首先开始了殖民扩张。(5)引发“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标:了解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海上马车夫荷兰:17世纪上半期强盛。主要是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建立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英国:战争结果备注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失败,失去海上霸主地位;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17世纪,三次英荷战争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由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引起18世纪中期,英法七年战争英国夺取了大片法国的殖民地,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也给亚、非、拉美等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第7课工业革命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标: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1)工业革命的开始哈格里夫斯珍妮机的问世(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 (2)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3)19世纪40年代机器制造业兴起,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标志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向欧美扩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成为主要组织形式;农业比重减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2)工业革命还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的变革,产生了两个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3)列强加紧扩张,自由主义盛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4)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使世界面貌发生了变化 (5)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时间: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1)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19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电动机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19世纪80年代发明汽车和20世纪初发明飞机。 (3)化工技术的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钢材取代木材和铁。影响:(1)诞生一批新兴工业(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工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重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主导)。 (2)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3)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课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课标: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认识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产生的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 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曲折发展:初步发展:(1)原因: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2)表现在由沿海向内地扩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短暂春天(1915-1921) (1)原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实业救国思潮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 (3)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曲折发展(1)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第二个黄金时代)(2)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日益萎缩。陷入绝境(解放战争期间或19451949)原因: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官僚资本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不断膨胀。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1952年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合理调整工商业,促进民族工业发展)2一五计划(19531957年):优先发展重工业;鞍钢、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与飞机制造厂;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3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1953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4中共八大(1)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成功探索。 (2)主要内容: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当前的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和超越历史发展阶段。 造成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6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文化大革命中,1971-1973年间周恩来调整恢复经济;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回升。第12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课标: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1)内容: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2)意义: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是新中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课标: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改变土地所有权,农民有使用权;克服分配中平均主义弊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国有企业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加企业活力。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所有制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课标: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南方谈话与十四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标志。 (2)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确立。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标: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1)经济特区的设立:1980年,深圳(第一个经济特区)、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岛。(2)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3)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 (4)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 (5)1990年开发上海浦东,带动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经济,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15、16课 物质习俗变迁课标:了解近代以来人们服饰、饮食、居室建筑等物质生活和婚姻等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社会因素近代社会生活:(1)鸦片战争前多沿袭传统,鸦片战争后中西混合。出现中西合璧的服饰(中山装)和住宅。 (2)戊戌变法时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发具有反清革命色彩;辛亥革命后大城市的旧习俗逐渐被废除,在农村传统习俗仍旧沿袭。课标:了解中国近代以来铁路、公路、航运交通的发展以及电讯事业的进步,认识它们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铁路: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辛亥革命前夕,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 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公路: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汽车与油料几乎全赖进口。水运与航空: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在中国水运业垄断局面,推动中国水运近代化进程;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电讯业务: (1)成就:18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1882年上海招商局开通第一部电话;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到2003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2)意义:信息传递更快捷和简便,深刻改变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课标:了解我国近现代史上报刊、影视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变迁,认识他们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大众传媒:报刊影视互联网概况1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2此后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如戊戌变法时期的事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五四时期的新青年等。舆论宣传、娱乐、传播信息等功能1. 1905年定军山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2.1931年,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3. 1935年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渔光曲是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影片。4.1958年北京电视台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1报纸、广播、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称为“第四媒介”。2.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3.互联网的四大优势: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费用低廉;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课标: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贫富差距扩大;股票投机活动;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烘托市场虚假繁荣;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特点:来势猛;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影响:(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美国、法国社会动乱;德国法西斯上台)。(2)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深;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第18课 罗斯福新政课标: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爆发后,胡佛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经济危机更加恶化;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1933年上任后实行新政。主要内容:(1)整顿银行与金融体系:恢复银行;美元贬值;管制证券业。(2)复兴工业:公平竞争规则;规定工资标准、工作日时数;调整企业关系与劳资关系。(3)调整农业政策:补贴农民;调整农产品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4)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与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意义:使美国经济走出低谷;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第19课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1)凯恩斯主义盛行;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资本主义黄金时代。(2)70年代初经济滞胀,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出将政府干预和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2建立福利国家 (1)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社会服务。(维护资本主义制度)(2)特点:法律制度化;覆盖面广;日渐完备。 (3)评价:穷人受惠多,稳定社会秩序;加重政府财政负担,降低劳动者积极性。 (4)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涨”,80年代后,减少政府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规模。3第三产业兴起与新经济出现 (1)第三产业:原因是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公众生活水平提高与消费需求多样化;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部门;意义:提高经济竞争力;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周期性波动,经济产生质的变化。(2)新经济(20世纪90年代首先在美国出现) 内涵: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出现原因: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革命推动。 第七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课标: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内容:余粮收集制;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普遍义务劳动制。 新经济政策: (1)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 (2)内容: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允许私人办小企业,政府无力开发矿藏以租让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配给制。 (3)意义:提高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恢复;稳定政治形势,找到一条正确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4)特点: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课标: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斯大林模式: 表现:优先发展重工业;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农业集体化。成果:1937年实现农业集体化;1937年实现工业化,工业生产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评价 积极:开辟了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推动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弊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轻工业落后,人民生活提高缓慢;打击农民生产积极性,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影响国民经济平衡和持续发展;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课标: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赫鲁晓夫改革(19541964年): 改革重点放在农业上(1)内容: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发展家庭副业,扩大农庄农场自主权;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 工业上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地方,给企业部分权利,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2)结果: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一定成果;无法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以失败告终。勃列日涅夫(19641982): 改革重点放在工业上(1)内容: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集中领导;扩大国企经营自主权;以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管理;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相关工业。(2)结果:军事实力迅速增长;1975年后经济进入停滞时期。戈尔巴乔夫改革: (1)内容: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调整所有制结构,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优先发展重工业。 (2)结果:经济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标: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背景:西欧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膨胀;英磅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难以维系,美国要掌握世界经济霸权;重建战后世界秩序需要。(2)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成员国货币与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