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930284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4一、单项选择题1不属于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包括( )。A责任感B道德感C理智感D美感2( )是人的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组织者。A感觉B知觉C情绪D气质3幼儿基本情绪表现不包括( )。A爱B笑C哭D恐惧4下列关于情感与语言的叙述中,( )项不正确。A儿童最初的话语大多带有情感和愿望的色彩B情绪激动对儿童学习任何一类词语都不利C情绪激动法可以促进儿童掌握某些难以掌握的词D有美感情调色彩的词比有恶感的词更利于儿童记忆5情绪是婴幼儿交往的主要工具,这是因为情绪具有( )。A唤起功能B信号作用C调节功能D分化过程6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具有( )。A系统性 B传递功能 C信号作用 D感染性7关于情绪的叙述,下列( )项不正确。A情绪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日趋稳定B大约5岁后情绪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C儿童情绪态度的形成受成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D情绪在每一个人身上阈限相同、表现不同,是因为后天教育的影响8儿童原始的情绪反应具有的特点是( )。A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B是出生后适应新环境需要的产物C情绪天生具有系统化、社会性的特点D新生儿的情绪和间接动机相联系9行为主义者( )通过观察研究,提出天生的情绪反应有三种。A冯特B华生C柯勒D马斯洛10我国心理学家( )提出了新生婴儿具有两种可以分辨的情绪反应。A林传鼎B朱智贤C皮连生D孟昭兰11幼小儿童和年长儿童不同的突出特点是,( )对行为有特别作用。A情绪B动机C意识D注意12恐惧可以说是( )。A本能的反应B社会性的表现C情绪分化的表现D自我调节的表现13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 )。A环境的影响和培养 B是否符合道德标准C社会化程度的高低D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意识的发展14婴幼儿喜欢成人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儿童的( )。A生理需要 B情绪表达性需要C自我调节需要D社会性需要15受到别人嘲笑而感到不愉快,对活动的成败感到恐惧、自豪、焦虑、害羞或惭愧,这种情感主要是与( )的联系。A思维活动B自我意识C想像D感知16婴幼儿的情绪发展和形成主要依靠( )。A感知觉的发展B语言的发展C自我意识的发展D情绪气氛的熏陶17婴儿最初社会性发生的标志是( )。A诱发性微笑的出现B不出声的笑C出声的笑D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18在幼小的儿童身上常常见到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 )。A幼儿的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着B幼儿的意志力差C幼儿的自我意识还未形成D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19情绪的表达方式不包括( )。A肢体语言B思维活动C面部表情D言语表情20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的出现开始于婴儿( )。A3个月左右B4个月左右C5个月左右D6个月左右二、填空题1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这种反应是以_为中介的。2生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在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中,对幼儿影响最大的是_和_。3幼儿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二、_、_。4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是_。5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_,是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6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称之为_。7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_和_。8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_、_、_和_。9原始情绪反应的特点是_。10幼儿情绪的不稳定性与_有关,也与_有关。三、名词解释1情绪丰富化 2情绪的深刻化 3道德感 4美感 5理智感四、简答题1简述儿童情绪社会化趋势的表现。2根据情绪与认知过程的关系,划分情绪的水平。3简要说明情绪的自我调节化。4简述如何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5简述情感与情绪的关系。6简述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7简要回答保持幼儿健康的情绪应该注意的问题。8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和情绪?五、论述题1试述情绪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2试述情绪对幼儿交往发展的作用。3请说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4论述情绪、情感与幼儿活动的关系。六、案例分析3岁的小明上床睡觉前非要吃糖不可。妈妈一个劲儿地向他解释睡觉前不能吃糖的道理,小明就是不听,还用高八度的嗓门哭起来。妈妈生气地说:“再哭,我打你。”小明不但没有停止哭叫,反而情绪更加激动,干脆在床上打起滚来。请你分析一下引导儿童控制情绪的方法。参考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A责任感是道德感的一种,不是基本的高级情感。2C这四个选项里只有情绪具有组织作用。3A幼儿基本情绪表现只包括笑、哭和恐惧。4B情绪激动对学习与之相匹配的词汇有利。5B在交往中,情绪起信号作用。6D感染性是信息交流工具中情绪的特点。7D情绪主要是生理因素的作用。8A原始的情绪与生理需要有密切关系。9B华生提出了天生的情绪反应有三种:怕、怒、爱。10A这一观点是林传鼎提出来的。11A幼儿的情绪和情感的作用很重要。12A恐惧与生俱有,与本能有关。13A理智感是环境的影响,是成人的培养,是后天的影响。14D喜欢成人的接触等反映了儿童的社会性需要。15B自豪感、焦虑、惭愧等主要与自我意识有关。16D婴幼儿的情绪发展和形成主要依靠情绪气氛的影响。17D有差别的微笑出现标志着婴儿最初的社会性发生。18D幼儿情绪的不稳定性是这一现象的原因。19B思维活动一般不是对外显示的,不能表达情绪。20B这一现象出现在4个月左右。二、填空题1客观事物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2班内教师与幼儿本人的关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关系3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4有感染性5有差别的微笑6道德感7环境的影响成人的培养8动机作用组织作用信号作用感染作用9它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关联着10易受情境的影响情绪易受感染与暗示三、名词解释1情绪丰富化:包括两种含义。其一,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情绪的分化主要发生在两岁之前,但在幼儿期也继续出现一些高级情感,如尊敬、怜惜等。其二,是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有些先前不引起儿童情绪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引起了情绪体验。2情绪的深刻化:它指向事物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内在的特点。例如,被成人抱起来,婴儿和较小的幼儿感到亲切之情,较大的幼儿则会感到不好意思;年幼儿童对父母的依恋,主要由于父母是满足他的基本生活需要的来源,年长儿童则已包括对父母劳动的尊重和爱戴等内容。3道德感: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形成道德情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4美感: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儿童对美的体验也有一个社会化过程。婴儿从小喜好鲜艳悦目的东西以及整齐清洁的环境。5理智感:是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由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儿童理智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适时地给幼儿提供恰当的知识、注意发展他们的智力、鼓励和引导他们提问等教育手段,有利于促进儿童理智感的发展。四、简答题1儿童情绪社会化趋势表现在: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情绪表达的社会化。2根据情绪与认知过程的关系,情绪的发展可分为若干种水平:与感知觉相联系的情绪。与生理性刺激相联系的情绪多属此类。与记忆相联系的情绪。儿童的许多恐惧情绪都是后天学来的。与联想相联系的情绪。同情感也和记忆与想像有关。与思维相联系的情绪。幽默感是一种与思维发展相联系的情绪体验,这是作为高级情感和理智的萌芽。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情绪。与意识相联系的情感体验,是典型的社会性情绪,是人际关系性质的情感体验。3从情绪的进行过程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支配。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越来越强。这种发展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情绪从外露到内隐。4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应注意:成人要善于发现与辨别孩子的情绪;从幼儿的情绪表现来分析幼儿的内心情感世界;要注意幼儿的个别差异,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注意对孩子积极情感的引导,让积极情感成为幼儿情感的主旋律,减少消极情感的产生。5一般说来,人们将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主要划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当机体的某种生物需要得到满足时,会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绪体验;反之,则产生消极的、否定的情绪体验。情感则是同人的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产生的情绪体验。第二,情绪发生较早,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而情感体验则是人类特有的,是个体发展到一定年龄才产生的。第三,情感比情绪更稳定、持久。情绪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情感则较稳固、长期。然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是相对的,实际上两者是密切联系的,情感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并对情绪产生巨大的影响。情绪、情感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客观事物中,有些事物能引起人的情绪反应,但有些事物则不能引起人的情绪反应。这是因为事物能否引起人的情绪反应,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其次,即使是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需要下,也可以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当客观事物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时,就会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绪体验;当客观事物不符合人的需要或违背人的愿望、观点时,就会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绪体验。6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动机作用、组织作用、信号作用和感染作用。(1)动机作用。情绪、情感是伴随人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它对人的行为具有推动或抑制作用。对于幼儿来说,情绪的动机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直接影响幼儿的各种行为。幼儿的行为目的性和受理智支配的程度很低,不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因此,他们比成人更多地受情绪支配。(2)组织作用。情绪是心理活动中的监控者,它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作用。积极情绪起协调、组织的作用;消极情绪起破坏、瓦解的作用。(3)信号作用。情绪和情感是人向他人表达、传递自身需要及其状态(如愉快、愤怒等)的信号。这种信号功能主要通过情绪情感的外显形式_表情及言语来实现。(4)感染作用。情感的感染作用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影响别人,使之产生同样的情感。此种以情动情的现象,称为情感的感染作用。7情绪与人的身心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互相制约,互相影响。情绪对健康有非常大的影响,健康又反过来影响人的情绪。人的健康可以分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幼儿期也存在着情绪健康的问题。父母和教师要注意发现幼儿的消极情绪,尽量保持幼儿健康的情绪。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使幼儿经常处于愉快的情绪状态;不要给孩子造成过重的压力;让幼儿充分活动,与小伙伴交往;允许幼儿适当的宣泄;让幼儿学会认识自己和他人。8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和情绪应注意:(1)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婴幼儿情绪发展主要依靠周围情绪气氛的熏陶。因此,要保持和谐的情绪气氛;建立良好的亲子情和师生情。(2)成人的情绪自控。对孩子的爱,是孩子情绪发展的必要营养,成人要给孩子以愉快的、稳定的情绪示范和感染。家长要避免喜怒无常,不过分溺爱和吝惜爱;教师应把忧伤留在教室外,情绪饱满地进课堂,理智对待每个幼儿的情绪和态度。(3)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以肯定为主,多鼓励进步;耐心倾听孩子说话;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4)帮助孩子控制情绪可以使用转移法、冷却法和消退法。(5)教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可以使用反思法、自我说服法和想像法。五、论述题1情绪和认知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幼儿心理过程中也有明显的表现。儿童的情绪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分化和发展;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迟作用。幼儿认知过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无意性为主,而无意性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受自身情绪所左右。(1)情绪对儿童认知和智力发展的作用:情绪状态对婴幼儿智力操作有不同的影响。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婴幼儿情绪可以在兴趣和惧怕之间浮动。这种不稳定状态,游离到兴趣一端时,激发探究活动;游离到惧怕一端时,则引起逃避反应。愉快强度与操作效果之间的相关为“U”字形关系,即适中的愉快情绪才使智力操作达到最优,这时起核心作用的是兴趣。惧怕和痛苦的程度与操作效果之间为直线关系,即惧怕和痛苦越大,操作效果越差。强烈的激情状态或淡漠无情,都不利于儿童的智力探究活动。兴趣和愉快的交替,是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惧怕和痛苦对儿童智力发展不利。(2)对记忆的作用。有美感、情调色彩的词识记和保持效果优于有恶感色彩的词。(3)对语言发展的作用。儿童最初的话语大多是表示情感和愿望的,此时,言语的情感功能和指物功能不分;用情绪激动法可以促进儿童掌握某些难以掌握的词。2情绪对人类适应环境有重要作用,在人类进化史上,情绪曾起过这种作用。婴儿最初的情绪表现,有帮助他适应生存的作用。婴儿生存靠成人,天生的情绪反应能帮助他呼唤和影响成人,使其得到照顾。儿童对环境的适应主要通过交往。儿童的情绪在出生后日益社会化。直到幼儿期,情绪仍然是适应环境的工具,即交往的工具。成人对新生儿的了解,几乎完全依靠他的表情动作。儿童在掌握语言之前,主要以表情作为交往的工具。在幼儿期,表情仍然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其作用不下于语言。幼儿常常用表情代替语言回答成人的问题或用表情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述。情绪表达的再现早于语言表达,婴幼儿主要通过面部表情及肢体活动,即身体和四肢的动作和活动,来表达情绪。在言语发生后,则通过言语活动和表情动作一起来表达情绪。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是有感染性。在婴儿期,情绪的感染作用尤为突出。对婴幼儿的情绪感染,往往比语言的作用要大。情绪能成为交往工具是因为情绪有信号作用,能够向别人提供信息交流。情绪往往不是单向的表达,而大多数是有沟通对象的。3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各种情绪体验逐渐丰富和深刻,情感越来越占主导地位。(1)情绪的易冲动性。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往往身心都受到不可遏制的威力所支配。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的发展,幼儿逐渐学会接受成人的语言指导,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56岁幼儿情绪的冲动性逐渐降低,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逐渐加强。(2)情绪的不稳定性。婴幼儿期的情绪是非常不稳定的,容易变化,表现为两种对立的情绪在短时间内互相转换。幼儿晚期,孩子情感的稳定性会逐渐增强,但仍受家长和教师的感染,所以,家长和教师在幼儿面前必须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3)情绪的外露性。婴儿期的孩子,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他们的情绪完全表露在外。幼儿晚期,儿童调节自己情绪表现的能力已有一定的发展。在正确的教育下,随着幼儿对是非观念的掌握,幼儿对情绪的调节能力会很快发展起来。(4)高级情感的发展。道德感。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形成道德情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随着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意识的发展,幼儿的自豪感、羞愧感、委屈感、友谊感和同情感以及妒忌的情感等,也都发展起来。美感。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儿童对美的体验也有一个社会化过程。婴儿从小喜好鲜艳悦目的东西以及整齐清洁的环境。理智感。也是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这是由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这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适时地给幼儿提供恰当的知识,注意发展他们的智力,鼓励和引导他们提问等教育手段,有利于促进儿童理智感的发展。4幼儿的情绪、情感与幼儿的活动的关系如下:(1)生活环境与幼儿的情绪、情感。生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宽敞的活动空间、优美的环境布置、整洁的活动场地和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对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幼儿如整天生活在活动空间狭小的环境中,就会情绪暴躁,经常出现烦躁不安的现象,可见生活的整体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好的环境能使幼儿处于轻松、愉快的积极情绪状态,而差的环境则容易导致幼儿的消极情绪。幼儿良好的情绪也依赖于幼儿园中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因为单调的刺激容易使人产生厌烦等消极情绪,而环境的变化与多样则能激发人的探索兴趣。物质环境对幼儿情绪的影响固然很大,但精神环境更不容忽视。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指幼儿周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及幼儿之间的关系。而在这些关系中,对幼儿影响最大的是班内教师与幼儿本人的关系及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关系。情绪具有易感性的特点,和谐、优美、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无疑会使幼儿从中受到感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愉快的情绪会成为一种情绪背景,影响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2)游戏活动与幼儿的情绪、情感。幼儿期的基本活动是游戏,游戏对幼儿情绪的作用十分大。这是因为游戏不仅使幼儿直接从活动本身获得快乐,还可以满足幼儿的许多需要。游戏和幼儿情绪、情感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主动感是幼儿期的重要需要形式,游戏给幼儿提供了主动活动的机会。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利用自己能利用的实物,做自己能做的动作,行使其改变环境的主动权。这种主动感的满足是在任何其他活动中都无法获得的。在游戏中,幼儿还可以不受压抑地自由表达自己的愿望,使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态度自然地流露出来,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感到愉快、自信、心情舒畅。第二,幼儿期旺盛的求知欲可以在游戏中得到满足。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由摆弄、操作、直接感知和“实验”,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又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进行适合自己特点的动作,自由变换方式,使好动的要求得到满足。第三,参加成人活动是每个幼儿的梦想,游戏可以使梦想成真,给幼儿带来巨大快乐。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利用玩具或代替物模仿成人的活动,从而达到参与成人活动的目的,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并获得快乐。(3)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成人要善于发现与辨别孩子的情绪;从幼儿的情绪表现来分析幼儿的内心情感世界;要注意幼儿的个别差异,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注意孩子积极情感的引导,让积极情感成为幼儿情感的主旋律,减少消极情感的产牛。六、案例分析(答案要点)引导儿童控制情绪的方法有多种。(1)转移法。对于小明睡觉前想吃糖的不合理要求,可以使用转移他的注意力的方法,儿童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转移的。(2)冷却法。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可以采取暂时不理睬的方法,孩子自己慢慢地会停止哭叫。(3)消退法。对孩子的消极情绪可以采用条件反射消退法。小明妈妈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无异于火上加油,使孩子的情绪更加激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职业技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