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宏观经济学绪论.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2926683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宏观经济学绪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高级宏观经济学绪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高级宏观经济学绪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版权所有,1997(c)DaleCarnegie&Associates,Inc.,宏观经济学经济学是一门使人一生幸福的艺术萧伯纳,一、经济学的产生每一门科学的产生都有其客观必然性。例如,天文学产于游牧确定季节的需要,几何学产生于农业中丈量土地的需要。经济学产生于什么需要呢?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产生于客观存在的稀缺性(scarcity)及由此所引起的选择(choice)的需要。,西方经济学家把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分为“自由取用物品”(freegoods)与“经济物品”(economicgoods)。前者是无限的,后者是有限的,而且在人类生活中后者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但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就是稀缺性。这里所说的稀缺性,不是指物品或资源的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指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来说,再多的物品与资源也是不足的。从这种:意义上看,稀缺性是相对的。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稀缺性存在于一切时代和一切社会,,同一种物品或资源都有不同的用途,人类的欲望也有轻重缓急之分,因此,在用有限的物品与资源满足人类的不同欲望时就必须作出选择。所谓选择就是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来更好地满足人类的欲望。,具体来说,选择就是要解决这样三个问题:第一、生产什么物品和各生产多少,第二、如何生产这些物品,第三,为谁而生产这些物品。这三个问题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共有的基本经济问题,经济学正是为了确定解决这些问题的原则而产生的。所以说,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引起了经济学的产生。,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PA萨缪尔森(Samuelson)给经济学下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美国经济学家里普赛(RichardGLipsey)与斯泰纳(PeterOSteiner)在他们所编的经济学中就认为经济学应该研究的问题是:第一,生产什么产品与劳务和生产多少?第二,用什么方法生产这些产品与劳务?第三,产品的供给如何在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以上三个问题属于微观经济学。,第四,一国的资源是充分利用了,还是有一些被闲置,从而造成了浪费?第五,货币和储蓄的购买力是不变呢,还是由于通货膨胀而下降了呢?第六,一个社会生产物品的能力是一直在增长呢,还是仍然没变呢?以上三个问题属于宏观经济学。,二、经济学的发展,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17-19世纪,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期,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极力倡导自由主义思想。,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第一次创立了系统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其理论的核心是“看不见的手”的学说。斯密认为:“每个人在努力地运用其资本以实现产出的价值最大化时,通常,他既非旨在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在何种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关心的仅仅是他自己的安全和得利。然而,此时他受到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促成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结局。通过追求他自己的利益,他往往比他在真正地有意于这么做时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斯密的意见显而易见,人们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会在客观上促进公共利益。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机制下,生产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能够把握市场价格信号,引导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流向收入最多的部门,经过竞争,使各个部门之间的利害趋于均等,从而达到平衡状态,无需人为的指导或政府的干预。,因此,经济自由主义可以说是斯密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思想。他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他认为,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完全自由,一切听其自由放任,任其自由发展。其自由放任原则的主要内容就是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与此相适应,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古典经济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经济学家萨伊。萨伊的市场均衡理论,即“供给能够自动创造其本身的需求”观点,也被称为“萨伊定律”,是对斯密关于资本主义“自动调节”观点的继承和发展。与斯密一样,萨伊确信供给和需求终将均衡,并把它上升为市场规律。,供给者一方面总是通过劳动创造效用及产品价值,另一方面他同时要作为需求者从市场上得到与供给价值相等的效用。因此他得出结论: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从而萨伊主张,政府不应干涉市场的自发运动,不要限制价格和限制资本的流向;要发展对外贸易,不要对外封锁。,新古典经济学的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开始从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在这一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深,市场经济体制的缺陷也日益明显,其中主要是垄断现象的出现以及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加剧。垄断限制了竞争,市场无法自动最优地配置社会资源,造成资源浪费,市场效益低下,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看不见的手”失灵了。此时,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诞生了。,新古典学派的观点,他们直接继承了亚当斯密的市场经济观点,提出了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他们认为,在财产私有的基础上,市场的参与者具有充分的理性,他们各自按照生产者追求理论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经济活动,实现市场的均衡。在这样一个均衡的市场上,政府只需要作为看护者,而无须对经济运行施加任何形式的干预。,亚当斯密的思想统治西方经济达200多年,以亚当斯密和马歇尔为代表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在西方经济学理论和经济管理实践中占据了长期的统治地位,直到1929-1933年震撼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制度濒临崩溃的绝境。,经济学的第一次危机,以萨伊定律为基调的新古典学派的经济理论已无法解释这场灾难性的资本主义危机,无法解释何以大量的资源被弃而不用,也提不出有效的对策来动员这些资本重新投入生产。“市场万能”的神话彻底破灭,英国经济学家J罗宾逊称之为“经济学的第一次危机”。这一危机宣告新、旧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彻底破产。,凯恩斯主义的诞生,1936年,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其著名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阐述了对市场经济中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的原因分析以及怎样才能实现充分就业的理论和政策。这就是凯恩斯主义的诞生。,凯恩斯主义观点,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凯恩斯对新、旧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市场万能”、“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观点进行了批判,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单纯依靠市场供求力量,不能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达到均衡,而且必然会产生失业现象,并使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以增加社会需求,制止失业现象的产生,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凯恩斯主义观点,凯恩斯强调,只有实行国家的调节,才能使现行的经济形态免于全面毁灭,才能使个人的动力得以有效地发挥作用。而国家调节的重心在于“有效需求”的管理。因此,凯恩斯的理论又被称为需求管理理论。,凯恩斯主义观点,具体主张为:财政应当服从维护经济稳定,尤其应服从实现充分就业的需要,资本主义的经济问题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所以必须放弃财政收支平衡的旧信条,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凯恩斯的追随者们后来又总结出整套的宏观需求管理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些政策都是逆经济风向而行的。,凯恩斯主义观点,其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应扩大政府开支和实行减税,甚至可以实行赤字财政,以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经济高涨时,政府则应紧缩政府开支,增加税收,减少总需求,以达到紧缩经济的目的。,凯恩斯对经济危机的诊断,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需求不足2、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投资需求不足3、流动陷阱的存在利率杠杆无法发挥作用凯恩斯三大心理定律,凯恩斯的危机处方,1.扩张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实行赤字财政2、扩张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调整贴现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3、扩张的对外贸易政策,凯恩斯的思想带来30年的繁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和政策主张被西方许多国家所接受,从而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经济学的第二次危机,但是,到了70年代,由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滞涨”局面,使人们对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产生了怀疑。,供给学派的产生,于是以阿瑟拉弗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重新搬出萨伊的“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理论,批判凯恩斯的所谓“需求自动创造供给”的理论,并主张政府应通过实行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放松对企业的管制等措施,以刺激供给水平的提高。这就是所谓的供给学派的理论。,总结,总之,不管西方经济学家们对宏观经济管理持何种观点,作为国家行政权利机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事实上在市场经济产生之时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干预的层次和内容不同罢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告诉我们,在市场的形成过程中,政府是作为市场组织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而出现的;在市场的成熟时期,政府干预市场的层次更加深入,是作为市场势力的调节者和市场规模的控制者而出现的。,政府调节经济的最初目的是克服市场缺陷。以后,随着矛盾的增多,政府调节市场的目的又发展到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和抑制通货膨胀、控制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但是,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出发点始终是明确的,即他们不是要取消和代替市场的作用,而是要保证市场机制的更好运转。,三、企业管理者为什么要学习宏观经济学?,案例1巨人集团的兴衰,巨人集团是个民营企业,它的总裁史玉柱是安徽怀远县人。先在浙江大学数学系读本科,后在深圳大学读软科学管理的研究生。1989年初毕业后回到安徽。同年7月,他辞去安徽省统计局的工作,南下深圳去经商。这时他只有4000元钱和他耗费9个月心血研制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一个月后,他用仅有的4000元钱承包下天津大学科工贸公司电脑部。他用全部的4000元做了一个8400元的广告“M6401历史性的突破”。2个月后,4000元的广告投入换来10万元的回报。他又将其全部投入广告,4个月后,M6401为他赚回100万元。,巨人的创业,1991年他创办了珠海巨人科技公司,并邀来全国各地200多名电脑销售商,组织全国电脑汉卡连锁销售会。他为了这次会议把能动的几十万元全用了进去,最后得到的是一个全国性的电脑连锁销售网络。史玉柱的发迹可谓一帆风顺,他以广告开路,一次次成功于促销,走出一条捷径。一年成为百万富翁,两年成为千万富翁,三年成为亿万富翁,五年成为5亿元富翁。并成为“中国改革十大风云人物”之一,成为珠海市重奖的知识分子。,1993年是中国电脑业的灾难年,伴随电脑业步入低谷,巨人集团迫切需要寻找新的产业支柱。史玉柱提出了第二次创业的目标:跳出电脑行业,走产业多元化的扩张之路。史玉柱第二次创业规模太宏大了:在房地产方面,投资12亿兴建巨人大厦;投资4.8亿在黄山兴建绿谷旅游工程;投资5400万购买装修巨人集团大楼;在上海浦东买下3万平方米土地,准备兴建上海巨人集团总部;在保健品方面,准备投资5个亿,在一年内推出上百个产品,产值总目标:1995年达到10亿,1996年达到50亿,1997年达到100亿。然而,当时的史玉柱的资产规模仅有3个亿。,1995年初,史玉柱用打“三大战役”的方法进行促销电脑、保健品和药品。一次性推出三大系列的30个产品,广告铺天盖地。不到半年时间,巨人集团的子公司从38个发展到228个,人员从200人发展到2000人。如此大规模的闪电战术,确实创造出了奇迹:30个产品上市后的15天内,定货单就突破3亿元。新闻媒体对巨人集团形成了一次大聚焦,上百家新闻单位在一个月的笔锋全部集中在巨人身上。,史玉柱的第二次创业却回避了最关键的问题企业内部的产权改造和机制重塑。原有干部队伍因动力不足、惰性严重。新的骨干队伍难以补充,管理失控。集团出现各类违规、违纪、违法案件。总公司对子公司不同程度失控,巨人集团面对内部管理混乱出现的问题已焦头烂额。到1996年下半年,巨人大厦急需资金,他做出决定,抽调生物工程的流动资金,去支撑大厦的建设资金。,巨人大厦是史玉柱有生以来的第一个重大投资决策失误,他根本没有实力盖一座全国最高的大厦。更让人惊讶的是,大厦从1994年2月动工到1996年7月,史玉柱竟未申请过一分钱银行贷款,全凭自有资金和卖楼花的钱支持。史玉柱就那么点资金,又要在两条路线作战,怎能不顾此失彼。到1996年下半年,他感到需要外援时,因宏观调控紧缩政策影响至深,各处资金都吃紧,他只有竭泽而鱼,把生产和广告促销的资金全部投入到大厦,结果使得生物工程停产。1997年初,巨人集团总危机彻底爆发了,债主蜂拥而至,他已无钱可还,银行将之拒之门外。昔日的辉煌已黯然失色,显赫的名声也无济于事。当大难临头之际,没人能帮史玉柱。巨人集团从兴盛走向衰亡。,史玉柱是一个民营企业家,他个人的学历和素质不可谓不高,他身上的企业家精神不可谓不足,他办企业的决心和毅力不可谓不大,他创办的巨人集团曾显赫一时,但为什么失败了呢?,问题:分析巨人集团失败的原因,并以此分析企业管理者为什么要学习宏观经济学?,案例2利率杠杆为何失灵?,我国从1996年下半年至今已连续八次下调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利率,2000年的存款利率尚不及1996年的2/3,其目的是刺激投资,鼓励消费,把银行里的存款取出来,购买商品,激活市场,救活企业.然而,利率的变化并没有起到相应的调节作用.,首先,在消费方面,在连续29个月的物价持续走低甚至负增长情况下,消费增长却十分缓慢.1996年前经济高涨时期,我国消费总额占GDP的58%,而1998年至今平均每年还达不到45%.1987年至1997年,平均每年存款余额增长32.8%,而同期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增长16.29%,增长率只有储蓄的一半.1996年,居民边际储蓄倾向为0.39,1997年为0.47,1998年为0.6.相应地,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三年分别为0.61、0.53、0.4.钱更多地进入了银行,截止2001年底,银行储蓄存款余额己达7万亿.,其次,从投资方面看.进入90年代后期,需求空间的缩小,引起了投资空间的萎缩.由于此前持续十几年的投资膨胀浪潮,不断增加基础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造成了90年代后期的全面过剩.由于最终需求的衰竭,投资者再也难以找到好的投资项目,难以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除了政府放手拿公款搞公共性、福利性的基础建设投资外,企业、个人决不会不顾回报地乱花钱.政府可以搞无效投资,目的是拉动对投资品的需求,增加就业,刺激经济增长,从宏观上说这是政府应做的必要牺牲,而企业、个人的每一分钱都要成为有效投资,在市场需求衰退之时,投资十分谨慎.虽然政府希望通过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只有大规模的民间投资才能启动中国经济),但设想一下,真有一大批好项目,民间资本不会投入吗?有钱赚的好事不去做,还等国家来抛砖引玉吗?,回想80年代,国家一再告戒我们,要锁紧笼子,防止老虎(银行存款)出笼伤人(抢购商品、冲击市场),拼命提高利率鼓励存款,孰不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早已把笼子们大大打开,然而老虎却无动于衷,任随人们诱它、赶它,就是不出笼。80年代消费膨胀,“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光景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老百姓在“下岗再就业”的新名词影响下一个个捂紧了钱袋子。“别看现在消费欢,小心将来拉清单”。7万亿的银行存款成为一座大山压在中国经济的头上。利率这一有效调节投资、储蓄与消费的杠杆在今天中国的经济中失灵了。撼山易,撼7万亿难!,问题:,为什么会造成有效需求不足?中央银行第八次降息你认为会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