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单元测试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49673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单元测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兰州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单元测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兰州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单元测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州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单元测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把一台电动机接入电压为220 V的电路中,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5 A,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2 ,1 min通过线圈的电流产生的热量为( )A1 100 JB3 000 JC66 000 JD50 J2 . 人们常把物质的一些属性作为选择材料的依据,下列应用与材料的属性对应正确的是A用橡胶制作自行车轮胎良好的弹性B用胶木制作热水壶的手柄良好的导热性C用钨制作白炽灯的灯丝较低的熔点D用特殊合金制作飞机的机翼较大的密度3 . 如图所示的物理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力的单位的是A牛顿B帕斯卡C伽利略D霍金4 . 关于分子,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墨水滴在水中后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吸盘能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放在桌面上静止的物体,其分子不运动D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5 . 物理学研究中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转换法等科学方法在下列研究实例中,运用了“等效替代法的是A将电流与水流相比较来分析电流的形成B根据同一灯泡的亮度大小来判断电流的大小C用总电阻产生的效果来代替所有分电阻产生的总效果D保持电阻大小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大小关系6 . 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最早记述这一现象的人是( )A沈括B牛顿C奥斯特D法拉第7 . 下列实验中,正确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是A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使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不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B研究不司物质的吸热能力,使质量不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C研究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将长度、粗细相同的铜丝和铁丝分别接入同一电路D研究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将长度不同,粗细相同的铜丝和铁丝分别接入同一电路8 . 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发生、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是A图和B图和C图和D图和9 . 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用相同热源分别同时加热,液体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相同的时间,乙吸收的热量小于甲B甲的比热容小于乙C吸收相同的热量,甲升高的温度小于乙D升高相同的温度,甲吸收的热量大于乙10 . 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某段金属导体,对于其电阻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B当导体被均匀拉长至原来的二倍时,它的电阻减小为原来的一半C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压和电流无关二、多选题11 . 在科学实践课上,同学们在土豆上分别插入铜片和锌片,制成了土豆电池,将土豆电池与LED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LED立即发光当LED的长引脚与铜片相连时,LED发光;当LED的短引脚与铜片相连时,LED不发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LED具有单向导电性B铜片相当于电池的负极CLED的正极应与锌片相连D土豆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2 .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同,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可以选择甲、丙两图B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可以选择乙、丙两图C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可以选择乙、丙两图D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可以选择甲、乙两图13 .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四个装有适量水和盐水的同样的烧杯,对浸在液体中的圆柱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实验装置和每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0.6NB比较图甲、丙、戊说明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C比较图甲、丁、戊说明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种类有关D根据图中数据可计算出圆柱体的密度是1.5103kg/m314 . 如图所示,均匀木棒AB长为,水平放置在、两个支点上。已知、的长均为;若把B端竖直向上稍微抬起,至少要用的力大小为F。则A木棒自重为B木棒自重为C若将A端竖直向下压一段距离,需至少用力为FD若将A端竖直向下压一段距离,需至少用力为15 . 在紧急救治时,医务人员工作时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和用到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注射时针筒能抽取到药液,是因为药液受到针筒的吸引力作用B喷洒消毒液后,过一会儿病房里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C夹取消毒棉擦伤口的镊子是省力杠杆D手术刀刃很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三、填空题16 . 1841年,英国物理学家_最先精确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为了纪念他,物理学中常常用他的名字作为_的单位17 . 面对神奇的物理现象,人们在迷茫、好奇、敬畏的同时,不断地努力探索如图所示是在物理学的发展中作出过巨大贡献的科学巨匠,你能根据介绍说出他们的名字吗?(1)如图甲所示,他是著名的天文学家、自然科学的先驱他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托勒密地心说,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他是_(2)如图乙所示,他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他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他是_(3)如图丙所示,他被人们誉为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体系他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有某些相似之处,从而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运动三大定律他是_(4)如图丁所示,他被誉为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他认为: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人们所熟悉的空间和时间等概念都会发生变化他是_18 . 物理学发展过程中三位里程碑式的科学家分别是_、_、_其中,_告诉我们,_和_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_告诉我们,_是物理学的“语言”;_告诉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理性思考也是十分重要的四、实验题19 . 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物理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连接好如图甲所示的电路,A瓶中装的是水,B瓶中装的是煤油,两瓶中用的是电阻均为5的电热丝(1)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水和煤油的_和初温必须相等闭合开关后,经过一段时间发现_(选填“A”或“B”)瓶中的温度计的示数升高快物质的这种特性我们用物理量_来描述(2)实验时,小明和小红发现电热丝热得很快,而连接的导线却不怎么热小红猜想:发热不同是因为电热丝和导线的电流不同小明猜想:发热不同是因为电热丝和导线的电阻不同小组的其他同学立刻判断小红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是_(3)接着兴趣小组进行探究“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和电阻的关系”,他们又准备了如下的器材:足量的水和煤油、天平、10的电热丝两根、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秒表等器材要完成实验,他们应该在原来的装置上调整的器材及要求是:将A瓶中的水换成与B等质量的煤油;_(4)最后,小明和小红又利用此装置探究了“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和电流的关系”,根据记录数据大致画出了产生的热量Q和电流I2关系的图像如图乙,其中正确的是_20 .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当在两根橡皮筋上都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_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_cm 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则用橡皮筋_(A/B)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_(A/B)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小刚同学做“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的探究实验,记录数据如下:(3)经分析数据得出结论:_。(4)如果用这根弹簧做成弹簧测力计,那么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21 . 小明与小芳在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两人在进行如下实验:(1)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外分别包裹大小、厚度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2)在烧瓶中同时注入质量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水,应注意保证水的_相同(3)把烧瓶放于相同的环境下,利用_和_(选填实验仪器名称)测出不同时间的水温,得到如下表格(4)小明分析实验数据,水的初始温度是_;从计时开始40分钟,泡沫塑料组的水温降低了_,棉絮组的水温降低了_,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是:_(5)小芳认为小明通过一次实验得出实验结论,说服力还不够要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还应该怎么做?_22 . 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通过观察_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为_。(2)当研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应该选用质量_的两个小球从斜面上_高度由静止滚下。(均选填“相同”或“不同”)(3)某同学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它将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自由滑下,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该同学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得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无关,你认为实验结论与物理事实是否相符?_(选填“相符”或“不相符”)。你认为出现此实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