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师用书(上册).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255363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DOC 页数:219 大小: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教师用书(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9页
一年级数学教师用书(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9页
一年级数学教师用书(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第25页)(一)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二)教材说明教材说明1这部分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使学生通过数这些数,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2教科书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校园”图。这是一个富裕的乡中心小学,校园内有飘扬的国旗、高大的教学楼,还有和蔼的老师、活泼的学生,还有小小气象站等;校园外有高耸的大楼、飞翔的鸽子,路边有葱郁的树木,美丽的农舍等。图中每种数量的事物不止一种(如数量是1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还有一座教学楼等),为的是给数数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通过让学生数同一种数量的各种事物,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各种人和物的具体数量见下表。数量人和物数量人和物1国旗,楼房,老师6花坛里的花,校园周围的大树2农舍,单杠,跳绳的学生,讨论问题的学生向校园走来的学生7鸽子,锻炼身体的学生3石凳,踢足球的学生8校园外绿地上的树,戴红领巾的学生4垃圾筒,小气象站里的学生9所有女同学5校园外的楼房,国旗上的五角星10所有男同学教科书第45页各集合圈中的人或物都是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每个集合圈的旁边都标上了相应的数,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使教师了解一下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生认和读这些数。3本单元只是让教师初步了解一下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还不是正式教学,所以没有安排专门的习题。教学建议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如教学“数一数”时,教师出示插图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任务,分散他们观察的兴趣,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教师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东西的数量。2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教师提供的“美丽的校园”图,每种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教材只抽取了一种作为每种数量的代表。数数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3应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观察、数数的活动,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数,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4应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不仅要了解学生是否会口头数数,还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来。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以便做到全面的了解。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以帮助,但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在以后教学中,还可以继续给以帮助。5应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本单元蕴涵的思想品德的因素很多,教师可以适时地加以渗透。如当学生观察到图中有一个小小气象站时,教师可以及时引导:我们应该像这些小朋友一样热爱科学。1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2开始教师可以用几分的时间,仿照书前“编者的话”,选择学生能够听懂的事例,言简意明地讲一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3利用“美丽的校园”数数,提供以下几点意见供参考。(1)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第23页的插图。也可将插图制成多媒体课件,课件中先出示一位老师,再逐一出示一组一组的人和物。通过看图,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教师可这样表述: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2)让学生先自己观察,再指名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逐一数出数量是110的人和数。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数,先数数目比较小的(如国旗、单扛、石凳等),再数数目比较大的(如垃圾筒、楼房、花等)。学生每数完一类物体,教师可以仿照教科书第34页,将这类物体加上集合圈,并写出相应的数。同一数量的物体可以集中排列。如,学生说“1面国旗、1位老师”,教师可用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出示1面国旗、1位老师的图,并告诉学生,1面国旗、1位老师,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的左面出示“1”。10个数都出示后,让学生读一读,了解有多少学生认识这十个数。为了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学生,还可以一个人接一个人地说读。如果读错了,可让学生数一数相应的集合圈里的物体。如果有时间还可以跳着读这10个数。4数过主题图中的人或物后,还可以数学生身边的一些实物(如教室的门窗、铅笔盒里的铅笔、一行课桌等)。引导学生数实物时,可以有意识地使用上、下、左、右等方位词。如,教室黑板的上面有什么?(1面国旗)左面有什么?(4扇窗户)等。逐步使学生分清方位,这对于以后教学中布置学生看书、做作业,都有好处。教学片断:数一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教学过程:一、口头数数教师:同学们,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同桌同学互相唱数。然后先请几位会数的同学数给大家听,再请不会数的试着跟大家数几次。二、看图数数1激发观察兴趣。多媒体课件显示: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先出示一位老师,再出示两位学生(生:老师好。同时鞠躬、敬礼。师:同学们好),接着陆续出示一组一组的学生,最后从天边飞来7只鸽子(伴有鸽子的哨音)。教师:这是什么地方?(学校。)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桌同学互相说说,然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学生每说完一种,教师要反复提问:还有什么?2数图中的数量。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1)数数量是1的事物。教师: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一面国旗图并加上圈。教师:有几位老师?在国旗的下面出示老师图加上圈。教师:一面国旗、一位老师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课件同时在两幅图的左边出示数字“1”。教师领着学生读一读,学生自己再小声读一读。教师:看一看,图中还有哪些东西的数量是1?(一栋教学楼)此时不再单独出示教学楼的图。(2)数其他数量的事物。仿照(1)进行。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教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对不对。(3)认读110各数。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再让学生读一读这些数。如果读错了,可以让学生数一数圈里的人或物,然后纠正读错了的数。如果有时间,还可以不按顺序指数让学生说数。3数教室里的实物。教师: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每扇窗上有几块玻璃?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三、小结教师: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1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作用。本单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长短、比高矮”。这些内容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同时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低年级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提供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创造了观察、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已有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充分体验“同样多”、“多”、“少”以及“长”、“短”、“高”、“矮”的含义,并通过合作交流,体会互相学习的乐趣。教学建议1本单元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操作、探索来进行的。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要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理解知识。如,在比长短的活动中,可能有比跳远的,比高矮的甚至还会有比厚薄的,虽然“远近”、“高矮”、“厚薄”都不是“长短”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但这些内容本质上都是比长度的,都有助于学生理解“长短”的含义。因此,教师应给这些同学以鼓励,并让他们说说是怎么比的。2应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为探究学习需要充分全面的观察问题或事物,找出其本质特征,摒弃其非本质特征。但学生年龄小,观察能力有限,通过小组合作,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问题得到比较清晰全面的认识。本单元的内容都可让学生自己探索。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好习惯。比多少(第67页)教材说明“同样多”、“多”、“少”儿童一般在入学前对它们都有初步认识,但是并不一定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而往往是凭直觉,或者用数一数的办法来比较多少。通过本小节的教学,应使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有下面一些特点。1设置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引出学习内容。教科书第67页,设计了一个“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一方面为教学知识提供背景,同时还渗透了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故事讲的是,在一条蜿蜒的小河边,有一所快要盖好的小房子,一群小动物正忙着盖房子,这是小猪在帮小兔盖房子。他们有的搬着砖,有的扛着木头。河里的小鱼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了,禁不住蹦出水面,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热情的小兔在房前的桌子上准备了一些招待客人的水果。教材通过比较小兔和砖(一只小兔对一块砖,4只小兔正好对着4块砖)、小猪和木头(把猪和木头一个一个地对起来,木头多余1根),引出“同样多”和“多”、“少”的概念,使学生直观地看到:一只小兔搬一块砖,砖没有剩余,小兔和砖就是“同样多”;一只小猪搬一根木头,还多余一根,就是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2提供充分的教学资源。教材在引出“同样多”、“多”、“少”的概念后,提出“图中还可以比什么?”提醒教师在比较时,除了进行小兔和砖,小猪和木头的比较外,还可以进行动物之间的比较,也可以将桌上的水果与猪和兔进行比较。总之,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进行比较,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和“少”。3关于练习一中一些习题的教材说明。第14题是比多少的习题。第1题,左右两幅图都是按一一对应的方式排列,左图多的在上面,右图少的在上面。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理解“多”、“少”,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势。第2题,有两行排列均匀的动物,第一行的第一只鸡与第二行的第一只鸭是上下对齐的,第一行的最后一只鸡和第二行的最后一只鸭也是上下对齐的,但第一行有6只鸡,第二行有7只鸭。让学生通过观察,看到两行中的动物虽然排得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排的密一些的比稀一些的多,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判断能力。第3题,比较蛋糕的多少,这里没有按上下排列一一对应的方式摆放,而是把蛋糕装在大小相同的两个盒子里。盒子有两格,每格可以放5块蛋糕。左边一盒有一格已经摆满了,另外一格放了2块,右边一盒没放满的一格只有1块,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地判断出多少。第4题,有一串珠子,1颗黄珠1颗红珠相间地排列着,一共有4颗红珠,5颗黄珠,让学生判断哪种珠子多。这道题,可以用配对的方法进行比较,1颗黄珠和1颗红珠是1对,到最后剩下1颗黄珠,说明黄珠多。也可以用其他方法进行比较,教材不加限制。这样的练习形式比较新颖,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建议1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教学教科书第68页的内容,完成练习一的习题。2教学“多”、“少”。(1)让学生准备好图片学具:小兔、砖、小猪、木头、苹果、萝卜等。(2)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教科书第67页的主题图或多媒体课件,同桌互相说说图意。然后教师提问:“图中有几只小兔?”让学生用学具摆出来,课件同时将图中的4只小兔复制下来放在图的下面。再问:“每只小兔搬几块砖?”随着学生的回答,逐一将图中的4块砖复制下来与小兔一一对应上,每复制1块砖,都用小圆点把小兔和砖连起来,表示一只小兔搬一块砖。同时让学生照此方法摆放砖,向学生说明:1只小兔搬1块砖,正好都对上,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并出示文字“同样多”。随后仿此方法教学“多”、“少”,在说到“多”、“少”的含义时,可以这样说明:1只小猪对1根木头,小猪没有多余,而木头有多余,就是木头多,小猪少;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3)提问:“图中有几个苹果?用学具摆出来。”“1只小猪吃1个苹果,够不够?1只小兔吃1个萝卜够不够?你能用学具摆一摆吗?”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解决。最后让学生看看图中还有什么,用学具摆出来,并随意地进行比较:可以是动物之间直接比较,也可以是动物与水果或其他物品的比较。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同时体会学数学的乐趣。(4)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的第1题,是“同样多”的操作活动。操作的学具不一定非得是书上出示的,可以是其他学具,只要比较的两种东西是同样多就行。学生比较完后,应说说比较的结果。如“梨和苹果同样多”等等。“做一做”的第2题,是“比多少”的操作活动。这里教材不限制比较的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比较方法:可以是一一对应,也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还可以凭直觉等等。3关于练习一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第2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判断两行动物是不是同样多,然后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可能有的学生用数的方法,有的用连线的方法 ,不管哪种方法只要是对的,教师就应加以鼓励。第4题,学生比较的方法可能不止一种,教师不要加以限制。(第913页)教材说明长短、高矮都属于比物体长度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置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高矮。因此教材把它们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1“长短”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长”、“短”的概念,二是比长短的方法。教科书第9页的主题图是一个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纸条、铅笔和其他物品的活动中,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引出“长”、“短”的概念,并通过比较这些物品,探索比长短的方法,如有的学生是把纸条平放在桌上一端对齐进行比较,有的是把铅笔戳在桌上进行比较,有的还可能是看出来的。接着教材通过“做一做”的各种活动,如比手掌、比两臂伸平后的长度、比绳子等,启发学生自由选取物体进行比较,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进一步体验比较的各种方法。2教科书第10页教学“高矮”。主题图是一个比身高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探讨比高矮的不同方法。如直接比的方法,作记号比身高的方法等。主题图下面的“做一做”是一个排队活动。通过排队,看谁最高,让学生体会比身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用数学的乐趣。3练习一中一些习题的教学说明。第59题,是配合“长短”、“高矮”的习题。第5题,要比较的几种东西下面衬着方格,它们有的是一端对齐的,为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提供条件。第6题,是蛇和鳄鱼比长短。通过看图,学生很容易直观判断出谁长谁短。这道题,在判断时,运用了简单的推理:因为蛇和鳄鱼的头尾是对齐的,蛇的身子是卷曲的,如果蛇把身子伸直肯定比鳄鱼长,也就是鳄鱼比蛇短。第7题,是一道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题。学生一般都喜欢动物,对一些常见的动物的高矮都有一些常识,通过判断图中的三种动物的高矮,可以巩固这些常识。第8题,是比高矮的活动。左图是看谁摸得高的游戏;右图是摆木块的比赛,看谁摆得高。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丰富“高矮”的感性认识:高矮不止限于身高,也可以是物体的高度等,同时感觉到学数学是很有意思的事。第9题,安排了三组活动。第一组是比高矮的,通过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高”、“矮”的认识,而且还可以了解比高矮的正确方法。第二组是间接比较物体长度的活动。现实生活许多东西的长度不能直接进行比较或直接比较有困难,这时就需要间接的进行比较。教材在这里设计了一个借助纸条比课桌和讲桌长短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第三组是一个有趣的猜长短的游戏。本题的三组活动只是为教师组织长度比较的活动提供一个线索,教师教学时不必拘泥于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新颖、有趣、操作性强的活动。教学建议1这部分内容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教学教科书第913页的内容,完成练习一的第59题。2教学长短。(1)本节课可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2)教师给每组提供一种物品,可以是几根纸条、几根绳、几枝铅笔,也可以是几把尺子等。每种物品最好是长短不一的。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看能发现什么,把观察到的情况在组内交流,再在全班汇报,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从而引出长短的概念。在观察时学生可能会发现有的物品的颜色不同,有的物品的大小不同,对于这些发现教师都应予以肯定,以保护学生观察的兴趣。但不要作为观察重点。(3)接着通过让学生想想怎么知道这些物品有长有短的,再通过操作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些不同的方法:看出来的。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上一头对齐或竖着戳在桌上(或手上)比出来的。把两根绳(红、绿色)拉直,发现红的两头都比绿的两头短,判断出绿的长不管学生用哪种方法,只要有道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4)最后做一个比长短的游戏,体验比长短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长短概念的认识。游戏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比的物品可以自由选择,可以是书上提供的几种,也可以比一比每步多长,谁跳得远等等。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活动,对有创新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肯定。3教学高矮。(1)先找出几个身高相差比较大的同学,进行两两比较,让学生说说谁高谁矮,初步感知人有高有矮。然后,请两位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前面分开站着,让学生判断高矮。这时不能一眼看出谁高谁矮,就应让学生探究比较的方法。可以分小组进行,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都有哪些不同的方法,为在全班交流做准备。(2)第10页的排队游戏,可以先以三个同学为一组进行,然后再逐渐增加小组人数。每次排好队后,可以说说谁最高谁最矮。4关于练习一中第59题的教学建议。第5题,不限制学生比的方法,只要有道理,都应予以肯定。第6题,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说判断的理由,也可以将题里的图做成多媒体课件,演示蛇伸直后与鳄鱼比较的情况,来验证蛇比鳄鱼长。第7题,除了比书上的三种动物外,教师还可让学生进行其他动物的比较。第8题,摸高活动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既可以站在地上摸,也可以跳起来摸。站着摸时,注意不要踮起脚尖。摆高活动的用具应因地制宜,可以用积木,也可以用易拉罐等。第9题,这三组活动的内容都可再丰富一些。如第一组,比高矮,还可以让学生先站在不同的水平线上进行比较,再正确比较;也可以用一块布挡着比身高的两个同学的脚让其他学生判断身高。第二组,利用纸条间接比长短,可以比课桌和讲台,也可以比腰围,头围等等。课题:长短教案设计:蔡宁 吴成林 陈长胜教学内容:教科书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的第5、6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一般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具、学具准备: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2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教学过程: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1引导观察。教师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2交流、汇报。(1)教师问:你发现了什么?(2)小组交流。(3)学生汇报。学生可能说出:三枝铅笔,一枝是红色,一枝是白色,一枝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板书:长短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3小组汇报。学生可能说出:(1)看出来的。(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3)两头儿都不对齐。如图: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三、反馈练习1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2学生活动。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四、巩固练习1投影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2投影出示练习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五、整理学具教师提出要求: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六、全课小结(略)(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教材说明1本单元教材内容和作用。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如下页图)。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2本单元教材编排特点。(1)15各数的认识相对集中编排。5以内各数,在整数集合中是最为简单的几个。由于数小,抽象程度较低,儿童理解也比较容易。大部分儿童在入学前对5以内各数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根据15各数的特点和儿童的生活经验,所以把15的认识集中起来学习,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使教学时间大大缩短。(2)认数与加、减计算穿插进行,适当结合。认数与加、减计算穿插进行、适当结合是本册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一特点在本单元已经明显体现。本单元的纵线结构是:15的认识15的加减法0的认识的加减法。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掌握数的概念、分散写数字的难点,使学生在认数字的时候,有比较多的时间练习写数字,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字的写法。另外,把加、减计算与认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既有利于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又有利于熟练掌握5以内的加、减法。(3)加强数概念的教学。数概念教学的基本结构是:数的基数、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组成。教材以儿童的生活区域为背景递次展开,同时以醒目的标题摆放在可爱的“毛毛虫”身上呈现给师生。如第15页让学生经历数物体的过程抽象出15各数;第16页从教学2的认识起,都强调在前一个数上添上1,就得到下一个数:1添上1是2,2添上1是34添上1是5;在第17页以“比大小”为标题、第18页以“第几”为标题、第19页以“几和几”为标题,将一个个知识点单列出来,以突出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数的序数含义和数的组成的教学。(4)适当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数数、比较数的大小都离不开集合、对应、统计等理论,但这些内容又不宜对小学生诠释。因此,教材中采取适当渗透的办法,通过图形和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一些感性认识。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例如,在数数时,实质是先要对实物进行分类,把每一类看作一个集合,然后依次指着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分别同自然数中的一、二、三一一对应(进行数数),指到最后一个元素,同它对应的自然数就是这个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也就是物体的总数。又如,在第17页引入“比大小”时,通过将小猴与3种水果的对应排列,以儿童能接受的图画象形图渗透统计初步知识。(5)注意将数和图形适当联系。一方面,结合认数和加、减计算出现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作为实物教具;另一方面,也尽可能直观地反映出某些图形的特征。例如,认3和4时,让学生用小棒摆三角形和正方形,使学生初步看到三角形有三条边,正方形有4条边。(6)素材的选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为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材每引入一个概念都精心设计了与之相适应的儿童生活情境,便于儿童在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初步体会数学的价值。如学习15各数的认识时,教材呈现一幅野生动物园图,让学生通过数喜爱的各种动物,抽象出15各数。又如,通过让学生看第18页的排队购票图和“全家福”照片,理解序数的意义。(7)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学生之间对数的大小的感知、数与数之间关系的发现,计算方法的选择等都存在着差异。承认学生间的这种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体现算法多样化,是本册教材编排的一个重要特点。本单元的加、减法教学中,就充分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特点。例如,计算4+1=?时,教材呈现了三位小朋友的3种不同算法:有一位是用“点数”的方法算出得数的(1,2,3,4,5);还有一位是从一个加数“4”开始数,添上1个一得5的;另一位体现了较高一个层次的思维水平,根据数的组成(4和1组成5)算出得数,三种算法体现了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也体现了三种不同的思维水平,都得到认可。又如,计算5-2=?时,教材也呈现了三位小朋友的3种不同算法。不管哪种算法,教师都给予肯定。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教学建议1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初入学的儿童对数字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有的学生往往把上、下、左、右位置搞错(如3写成)。另外,手指也不灵活,写5、2、0等数字时,拐弯不圆滑,要写得整齐匀称就更难一些。因此,教学生写数字要作为一个重点。为了让学生写好05各数,教材中作了示范,要求学生从一开始就按照一定规格写数字,养成书写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会用数字、符号或图形进行表示和交流,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本教材从学习15开始,就注重了对学生良好的数感、符号感的培养。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15各数来表示一些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数。例如,教材在第16页设计的一个实践活动,就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用不同的物体或数字卡片)来表示数“3”;在第17页通过富有趣味的图画让学生理解关系符号“”、“”、“=”两边的数的大小。类似这样的实践活动,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2在教学加、减法计算时,一方面尊重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较高学习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如前面提及的4+1=5的算法中,用数的组成来计算4+1=5,是较高水平的算法,应积极引导学生将低水平的点数方式上升到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方法上来。减法的计算也是如此。3向学生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时,教师只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对这些内容有一些感性认识就可以了,不要给学生讲“集合”、“对应”、“统计”等名称。15的认识(第1422页)教材说明这部分教材包括15的基数含义、认读写、数的顺序、比大小,第几(序数含义)和几和几(数的组成)六个部分。这是认数教学的基本结构。115各数的基数含义及认、读。教科书第1415页,通过让学生看野生动物园图,数图中的人和物,抽象出15各数,同时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环保教育。各个数的得出都是在数几个具体的人或物的基础上。如数“1”,是在数1头大象和1个太阳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数“2”是在数2头犀牛和2棵大树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每抽象出1个数以后,都以正方形为背景显示其印刷体的字形,让学生认、读。接着,将抽象出的各个数让学生物化为相应的小棒根数,并摆成自己经验中的几何图形。通过以上由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回到具体的认知过程,使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并会认、会读这5个数。215的排列顺序。教科书第16页,分两个层次编排15的排列顺序。先利用计数器,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5个珠子。拨的方法是:从2开始,在原有一颗珠的基础上,再拨上一颗,就得到下一个数。通过操作让学生直观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面一个数添上1以后得到的。接着出现以长方形为背景的点子图。让学生通过摆点子图,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同时也对长方形有一个感性认识。315的写法。教材第16页,用形象的虚线加箭头勾勒出15的书写方法,使学生一看就知道从哪里起笔,怎么拐弯,在何处收笔。同时教材提供了让学生模仿写数字的练习格,使学生在学写数字之初,把握每个数字笔顺的方向和在方格中的布局,一方面为独立写好这些数字打基础,另一方面进行美育教育,让学生知道一个数字如何布局,如何书写才美观、漂亮。4比大小。教材的编排分为两个层次。在第17页,首先让学生观察“猴吃水果图”,数出猴的只数和3种水果的个数,然后按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这种排列的形式实质上就是条形统计图的雏形,我们称它为象形统计图。根据象形统计图,抽出以小猴和其中的一种水果为内容的两列进行数量上的比较,引入关系符号“=”、“”、“”,让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使学生初次感知符号在数学中的功能和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5第几(序数含义)。教科书第18页,通过一幅贴近儿童生活的购票图,让学生在数购票人次序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另外一个含义序数的含义。6几和几(数的组成)。教科书在第19、20页分两个层次编排25各数的组成。在第19页以“4”的组成为例进行教学。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摆红花的活动让学生得出4的组成:同时告诉学生怎么读。在第20页,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索5的组成规律。通过这两个层次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基本掌握25各数的组成,为后面学习用5以内数的加、减计算做准备。教学建议1这部分内容可用3课时进行教学。教学15各数的基数含义及认、读、写,15的顺序,比大小,第几(序数含义),几和几(数的组成),完成练习二中的习题。2对教科书第1415页15各数的基数含义及认、读的教学,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参考。(1)引导学生看教科书第1415上的插图。也可以制成电脑课件:先显示一位教师带4位小朋友来到野生动物园,再逐一出现1头大象、2头犀牛、3只羚羊、3只长颈鹿、4只小鸟以及天空中浮来4朵白云等。通过让学生看图(或看课件),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图中有哪些人和物,并逐一数出数量是15的人或物。引导学生有序地数,先数数目小的,再数数目大的。在小组数的基础上,让学生推出代表在全班说出数量是15的人或物。学生每说一个,即在主题画的下面显示相应数量的物体。如,学生说:“1头大象,1个太阳”后,即在主题图下面出1头大象、1个太阳的图,并告诉学生,一头大象、一个太阳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并在大象、太阳图的下面贴上“ 1”;又如学生说“2头犀牛、2棵树”,即在主题图下面出2只犀牛、2棵树的图,并在图下贴上“2”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数是从数物体的活动中抽象出来的。教学生认数字15时,先教印刷体,再教书写体。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记住字形,可让学生说一说每个数字像生活中的什么东西。如:1像小棒、2像小鸭、3像耳朵、4像小旗、5像秤钩。可通过电脑课件将这些数字与相应的图形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字形的记忆,同时提高学习的兴趣。(3)在初步了解15的含义并认识这5个数字以后,要组织学生进行从抽象回到具体的操作练习。可以提问:“谁能举出数量是1的小棒?”“请拿出数量是2、3、4、5的小棒,并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得好的同学可在投影平台上展示。(4)教科书第16页上的“做一做”,是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示数的基数含义。活动时,教师出示3个苹果,要求学生出示和苹果一样多的其他物体,或者用数字卡片3表示苹果的数量。教师还可以变换苹果的个数,让学生表示出等量的物体。还可以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的周围有哪些是数量为1、2、3、4、5的物体。3教学15的数序。教学15的数序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计数器上拨珠。着重说明:先拨1个珠,再添上1个珠,就得到2;在2的基础上再拨1个珠,就得到3还可以用学具卡片进行类似的操作(如摆花,先摆1朵,再添上1朵,就得到2朵;再添上1朵,就得到3朵),使学生从实际操作中逐步认识到,后面一个数是由前面一个数添上1得到的。然后让学生摆 点子图。通过摆5张点子图,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摆好后可以提问:“1的后面一个数是几?”“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同桌的两个同学或同组的同学间可以互问互答。4教学15的书写。15的书写可分两段进行,先教学1、2、3的书写,再教学4、5的书写。教学生写数字时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1)教师先示范每个数字的写法。可制成电脑课件,把从哪里起笔,在哪里拐弯,在哪里停笔演示清楚。并说明每个数字在写字格中的布局。(2)接着让学生按每个字的笔顺进行书空练习,或在桌子上比划。(3)最后让学生在书上的练习格里描和写。学生开始练习写数时,老师要注意巡视,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导,15这5个数字在一节课内大约要2530分的练习时间,以后还要注意经常穿插一些写数字的练习。5教学“比大小”。(1)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在前面学过的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使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操作用的图片学具:3只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2)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同桌的互相说说图的意思。然后教师提问:“几只小猴吃几个梨、几个桃、几根香蕉?用学具摆出来。”“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1只猴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引导学生利用前面所学的一一对应的方法摆出如教科书第17页的象形图。教师也可制作电脑课件,让主题画中的猴、梨、桃和香蕉从画面中跳下来,摆成如第17页的象形图,并标上数字。(3)提问:“有几只猴和几个桃?每只猴能吃到一个桃吗?”让学生用学具摆出表示每只猴能吃到一个桃的图案。引入教科书第17页中的“3只猴对3个桃”的图。通过操作和思考,学生明白:“有3只猴和3个桃,猴的只数和桃的个数同样多,每只猴能吃到一个桃。”这时,教师在两个3之间写上“=”,并带着学生读:“3等于3”。(4)对于答号“”、“”的教学,可参考上面的建议进行。为了防止学生对“”、“”号的混淆,教师应引入形象的比喻说明“”、“”号的含义。在得到32、34的结论后,可引导学生思考:“不看图,能确定3、34吗?”引导学生回顾15的点子图的排列情况,想15的排列顺序,3在2的后面,所以32,3又在4的前面,所以34。(5)教科书第17上的思考题是一道比多少的问题。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有的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连线、用学具操作)看出兔子多,萝卜少,所以有一只兔子吃不上萝卜;也有的学生数出兔子的只数是5,萝卜的个数是4,根据15的排列顺序得出45,所以每只兔子吃一个萝卜是不够的。(6)教科书第18页上的“做一做”第1题,是配合比大小内容的。这是首次使用关系符号“”、“”的练习。不要求学生写“”、“”号,只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两个关系符号的含义,能根据题中的图意在“”、“”号两边的括号里正确填上相应的数字。6教学“第几”。自然数有两方面的含义,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时,称为基数;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时,称为序数。本节教学自然数的另一个含义:序数含义。在学生了解了15的基数含义的基础上,教材通过一幅常见的排队购票图,引入序数含义的教学。(1)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看图,说出谁排第二,小朋友后面的叔叔排第几,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并在方框中填上数,通过说图意和填数,使学生初次感知,自己填的数是表示“第几”。教师可将这幅图制成电脑课件,扩大这幅图的使用功能。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买好票走了(动画退出),后面的人依次上前,这时,教师提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第一?小朋友排第几?小朋友后面两位叔叔呢?”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对自然数的两层含义在直观的感知中加以区分。自觉排队购物,是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在教学“第几”的过程中应适时向学生进行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教育。(2)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序数的含义,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身边的事情,如学生的学号、操场上的跑道等,举例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第几”的含义。(3)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中的第2题,是配合本节内容的练习。让学生看一张“全家福”照片,说出小朋友和她妈妈在照片中的序号。还可利用这张照片,提出有关基数和序数含义的其它问题。如:“照片中一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各排第几?”等。7教学“几和几”。数的组成知识是学习加减法的基础,要注重这方面的教学。在这段教学中,教材以“4、5”的组成为例,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的了解5以内数的组成。(1)教科书第19页上的主题图,教学“4”的组成。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摆红花(也可以用其它的学具代替),“把4朵红花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学生摆好后,向同桌或小组的其他同学说一说,怎么分的,把4分成了几和几。(2)教师把学生分的过程和结果归纳总结:4朵红花,先往右边移1朵,说明3和1组成4;接着再往右边移1朵,说明2和2组成4;最后再往右边移1朵,说明1和3组成4。写出分析式:然后,引导学生对比:让学生理解这两种分法是一样的。千万不要死记硬背。以上过程,教师可制成电脑课件,动画演示分的过程和结果。(3)教科书第19页上的“做一做”,是一个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猜数游戏中掌握2、3、4的组成。这个活动在课堂上进行,游戏过程中,把猜数的结果填在书上。游戏可以在同桌的两个学生间进行,也可以教师和全体学生共同进行。(4)教科书第20页的主题图,教学“5”组成。教学时,让每个学生准备5根小棒,教师提问:把它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这时不用教师引导,让学生联系4的组成的操作过程,以小组为单位人人动手操作,互相启发、帮助,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出把5分成两堆的几种不同分法,并把这几种分法填在书上。教师可将以上过程制成电脑课件,通过动画展示把5根小棒分成两堆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5的组成的鲜明表象,使之理解的记忆5的组成。(5)引导学生将进行整理,使学生明白和、和是一样的,只要知道4和1组成5,就想到1和4也组成5。同样,只要知道2和3组成5,那么3和2也组成5。(6)主题图下面的“做一做”是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表示5的组成。活动时,教师出示标有“5”的卡片,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几和几组成5。如,有的学生出示3个黄圆片和2个红圆片;有的学生则出示数字卡3和2。不管学生出示的是实物还是数字卡片,都正确表示出了5的组成,都得到肯定。在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5的组成的连线练习。先将能组成5的两堆图片用线连起来,再将能组成5的两张数字卡片连起来。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掌握5的组成规律,是一次用实物操作逐步过渡到数的抽象过程。通过这个活动,加深对5的组成的理解和记忆。8关于练习二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1)第1、2、3题是关于基数含义的练习题。3道题练习的方式不一样。第1题是在数出物体个数的基础上填数;第2题用连线的方式把物体个数与相应的数量连起来;第3题用涂色的方式表示数量的多少。练习时,先要引导学生读懂图意,再按要求作业。(2)第4题是关于数序的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数的顺序(顺数或倒数)数出小旗上应填的数,然后把这个数写出来。(3)第5、6题是关于比大小的练习题。做第5题时,让学生先看图,数出图中物体的个数,再在()里填上数,然后根据“”、“”号的含义在不等号两边的方框里填数。第6题让学生根据给出的两个数来比大小,在“”、“=”、“”号两边的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4)第7题是关于序数含义的活动题。同桌的两同学可用学具卡片进行练习。(5)第8题是数的组成的练习题。学生完成后,教师可提问:“由4可以分成2和1,还能想到什么?”“由5可以分成3和2,还能想到什么?”(6)第9、10题是综合练习题。第9题让学生通过圈一圈、涂涂色等活动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第10题是将数数和比大小这两个知识点综合起来练习。由于刚入学的儿童识字不多,所以以上练习题的出示均以图为主。学生练习时,一定要引导他们认真看图、读懂图意,然后再写得数。对于看不懂图意的学生,教师应加以引导。(第2328页)教材说明这部分教材包括加、减法的初步认识和15的加减法两部分。1教科书第23页是加法的初步认识。主题图是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折纸鹤的活动中理解加法的含义。把一个小朋友折的蓝纸鹤和两个小朋友折的红纸鹤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看成把参与折纸鹤的1个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人,也是用加法计算,算式是1+2=3。这里还教学生认加号和等号及加法算式的读法。教材还通过一个小朋友把左手的一个蓝气球和右手的3个红气球合并在一起的活动过程,说明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接着让学生自己摆学具,如摆1个圆片,再摆1个,一共是几个?摆2个圆片,再摆2个,一共是几个?让学生在操作中逐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说出加法算式。2教科书第24页是15的加法。教材根据儿童的不同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突出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通过3位小朋友计算4+1=?的思考过程,体现不同思维特征的小朋友在计算上存在的明显差异,承认学生间的这种差异,肯定学生的3种不同思考方法(也许在实际教学中更多),是尊重学生的想法、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体现。接着教材安排了“做一做”练习。通过学生自己看图计算3+2=5和2+3=5,3+1=4和1+3=4这两组算式,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道理。3教科书第25页是减法的初步认识。教材的编排与加法的初步认识类似,教学情境是加法的继续。一位小朋友拿走了一只纸鹤,说明从3只中去掉一只,求剩下多少,用减法算。还可以看成有3个小朋友,走了一个,求剩下几个,用减法算,算式是3-1=2。接着让学生认识减号以及减法算式的读法。整个过程仍是在学生的活动中完成的。教材还通过一个小朋友把手中的4个气球放飞2个的活动过程说明,求剩下几个,要用减法计算。教材中的“做一做”是一个边操作边计算的活动,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逐步理解减法的含义。4教科书第26页是15的减法。编排的方法与15的加法类似。通过3位小朋友计算5-2=?的思考过程,体现尊重学生的思考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做一做”的练习,通过让学生看图计算5-1=4和5-4=1,4-1=3和4-3=1这两组算式,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教学建议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5课时进行教学。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和15的加法,减法的初步认识和15的减法,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和综合练习,完成练习三中的习题。2加法的引入,计算虽然很简单,但是它在本单元中起着较重要的作用。要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用正确的方法计算15的加法。因此,必须重视这段内容的教学。(1)教学时,教师可将第23页上的主题图制成电脑课件,动画展示把两组物体(或两组人)合并在一起的过程。如:先走来一位小朋友,手中举着一只红纸鹤,又走来两位小朋友,手中各举一只蓝纸鹤,求一共有多少只纸鹤。就是把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合并在一起(放在桌上),也就是把1和2这两个数合起来。还可以以小朋友为素材,让学生观察,先走来一位小朋友,又走来两位小朋友,求一共有多少小朋友,就要把1和2合起来。算式是1+2=3。然后教学生认识加号、等号,告诉学生加法算式的读法:1加2等于3,或1加2得3。(2)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教材还通过一位小朋友将右手中的3个红气球和左手中的1个蓝气球合并在一起的活动,教学3+1=4。这个活动应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素材可以换成小棒、几何图片、铅笔等实物。如让每一位小朋友右手拿3枝铅笔,左手拿1枝,求一共有几枝铅笔,就是把两手中的铅笔合并在一起,也就是把3和1加起来,写成算式是3+1=4。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合并”的活动,使学生对加法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3)第23页中的“做一做”要让学生操作后再说算式。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当小老师。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边摆边说算式后,派代表上台演示,说算式。尽可能创设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参与的活动方式。3教材以4+1=5的计算过程为例教学15的加法。(1)教学时,教师先出示一个动画情境:有4只小鸟,又飞来一只。让学生观察后提问:“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许很多,在都加以肯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求一共有多少只,怎样算?”学生回答后,老师写出算式4+1=5。再问:“得数5是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