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4课《诗听蜀僧浚弹琴》课件1 北师大版.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1901492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4课《诗听蜀僧浚弹琴》课件1 北师大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4课《诗听蜀僧浚弹琴》课件1 北师大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4课《诗听蜀僧浚弹琴》课件1 北师大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听蜀僧濬弹琴,唐李白,蜀僧抱绿绮q,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附近)。少居蜀中,读书学道。二十五岁出川远游,客居鲁郡。游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至天宝初,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不久便被谗出京,漫游各地。安史乱起,入永王李璘军幕;及永王为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身陷囹圄,流放夜郎。遇赦东归,客死当涂令李阳冰所。唐朝另一诗人白居易诗“但是诗人最薄命,就中沦落莫如君”,正是他寂寞悲凉身世的写照。但他以富于浪漫主义的诗歌反映现实,描画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千古的伟大诗人。,【注释】,绿绮:琴名,指名琴。挥手:指拨动琴弦。流水:相传春秋时钟子期能听出伯牙琴中的曲意,时而是高山,时而是流水,此处意为,听了“流水”的曲意,尘心也为之一洗。霜钟:钟声。,绿绮,“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首联用“绿绮”一典写出了蜀僧非凡的来历,并以此来衬托蜀僧技艺的超群:有道是“宝剑名马配英雄”,怀抱“绿绮”琴,可见艺非俗类。再加“西下峨眉峰”的来历,就更让人钦慕这位世外高人了。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挥手:弹琴的动作。嵇康琴赋:“伯牙挥手,钟期听声。”,颔联用“挥手”一典给人丰富的联想,首先是蜀僧弹琴时潇洒的动作和气定神闲的从容姿态,其次是与此相似的“伯牙弹琴”“子期听声”的场景。诗人内心的感动和知遇之情也曲折地显露出来。这两句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写出了音乐声音的宏伟、浩荡和锵锵悦耳。,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颈联用“流水”一典,从字面上理解,是蜀僧的琴声使自己的心像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和愉悦;而字句的后面隐含着的是伯牙和子期故事,是“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蛾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的那种心领神会的默契。诗人借助这个典故含蓄、委婉、自然、恰切地表达了通过音乐建立起来的知己之感,这是心灵相通的深层感动。“余响”这个典故写出了音乐的旋律优美、回环不绝、久久萦绕在人耳畔的感觉,突出了琴声的魅力。“霜钟”点明了时令,与末句的“秋云”照应;时间过得真快啊!,流水: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蛾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余响:余响:列子汤问:“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霜钟:语出山海经中山经:“指钟或钟声。语本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译文:,四川僧人抱弹名琴绿绮,他飘然而下峨嵋峰。他为我挥手弹奏了名曲,好像听到万壑松涛雄风。高山流水音调一洗情怀,袅袅余音融入秋色霜钟。不知不觉青山已披暮色,秋云也似乎暗淡了几重!,诗歌引用古书中现成的故事或词句,称为“用典”。典故用得巧,便了无痕迹,不仅可以起到“寓万于一”“以少胜多”“言简意丰”的效果,而且可以使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更为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李白听蜀僧浚弹琴便是用典恰切自然的典范,读来清新扑面,给人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享受。全诗共用了“绿绮”“挥手”“流水”“余响”“霜钟”五个典故。,赏析,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尾联用自己着迷而不知时间飞逝来侧面烘托琴声的感染力。弹者高超的技艺和杰出的音乐才能都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给读者带来无穷的想象和回味。另一方面,我们也真切地感到,诗人内心的赞许、钦佩、感激、知遇之情正像这绕梁的“余响”那样流动不止。,(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答:“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表现出他技艺的高超。“万壑松”是用松声来比喻琴声,写出了琴声铿锵有力的特点。(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答: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这一联以景作结,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蜀僧高超技艺的赞美之情,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艺术手法小结:1、比喻2、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结合3、用典4、联想和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