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江西语文大纲解读及复习备考建议.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1822569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PPT 页数:128 大小:4.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江西语文大纲解读及复习备考建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2013江西语文大纲解读及复习备考建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2013江西语文大纲解读及复习备考建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回归导向丰富守正2013年江西高考语文大纲解读及复习备考建议,江西省临川一中饶礼喜,2,自2005年以来,江西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理念和命题特色就是坚持科学的语文观,坚持“三个有利于”,坚持以纲(教纲和考纲)为纲、以本(教材即课本)为本的操作依据,“回归教材,回归语文能力本位,导向读书,丰富人文积淀”。,3,2011年和2012年,为适应自主命制语文新课标试卷的需要,在坚持江西语文高考命题的理念和特色、历经数年酝酿和准备的基础上,试卷的内容和形式较之大纲卷作了很大的调整和更新。与2005年以来江西自主命制的6份试卷相比,课标卷的命题内容和命题形式变动之多之大,让人感觉面目一新;但其内在的“成色”(命题理念和命题特色)非但未变,反而更为彰显,更加厚重。“面目”上的变化主要有:,4,1诗歌鉴赏题的赋分由6分增至8分,且于2012年首次考查宋词。2启用选择题(3分)考查文学名著阅读(包括语录体散文集论语)的情况。3文言文除保留实词、虚词两道常规题外,先后设置断句题和文意筛选题,并将翻译题的赋分由10分增至12分,以集中考查对文言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情况。4现代文大阅读文本连续两年采用外国小说(素材的陌生有利于考试的公平),且设置探究题型(论述题)。5第六大题的语言运用题原设23小题,考查单项的语言表达技能,2011年、2012年调整为一道“语言综合表达”题。因为有中心、结构和多种语言表达技能的要求,被坊间称之为“小作文”。6写作题赋分50分,较比往年减少10分。,5,研究高考试题,我们还发现这么一个特点:2012年的阅读赏析和写作表达注意到了文体上的综合平衡,力求尽可能更多地覆盖日常教学常见常用的文体,这样既利于真实地检测考生对不同文体的运用(阅读与表达)能力,也为平时的教学提供了应当更加重视文体意识的培养和文体能力训练的信号。这里将2012年各板块覆盖到的不同层级的文体情况列举如下,以备参考:小阅读为一般科技文,实即科普类说明文(现在不少省市都将其归入“实用类文体”);文言文,选取的是正宗的史传散文,过去语文教学一般视之为记叙文;古诗词赏析,选取的是宋词,一改多年以唐宋诗为对象的情况;大阅读,和2011年一样是文学类中的短篇小说;语言综合运用(小作文),是文学类中的抒情散文(短章);大作文,只能写议论文。不难看出,高中阶段学习过的主要文体,大体涵盖其中。,6,由于2012年试题的内容与形式未作多大的变动,所设7个大题21道小题仍可消纳各个考点,加之试题整体难度有所下调,全省考生语文平均分首次超过90分及格线,语文高考贡献率得以提高,这份试卷保持了较高的测评效度、信度和区分度,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同时也延续和彰显了自主命题以来高考试卷对我省语文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导向作用,实现了“守住”命题理念和命题特色的预期目标。为此,2013年江西高考语文大纲的考点要求及试卷格局也未作调整。2013年江西高考语文全卷还是语言知识及运用、现代文阅读理解与鉴赏、古诗文记诵、阅读理解与鉴赏、写作和名著阅读这五个板块,对应考纲的5个一级考点、15个二级考点及41个三级考点(2012年考了其中37个);全卷总分和客观题、主观题的分值及考查题型(选择题、填空题、文言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也不予变动。命题也将坚持2011年调整和更新后的思路与举措,并相应守住既定的理念和特色,守住整体上的质量和水平。,7,不过,追求稳定“守正”不图变化“出新”,并不是说试题完全不出新,起码选材要更新,个别考点或题型要轮替(如词语运用题不能总考成语,还可换成近义词选词填空形式;标点连续考查了两年,也许会暂时淡出,而语言连贯题则应高调上场;等等)。2012年的某些试题就体现了这一特点。比如写作题,2011年我省命题(孟子“三乐”)的素材直接采自选修教材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的“思考与练习”,发出了写作考试也可以回归教材、以本为本的信号;2012年则依据必修教材“表达交流”模块中“学习辩证分析”一节的相关知识与训练要求拟制作文题目,显示我省在高考写作命题中紧扣教材、读写结合以及由课堂向考场迁移的尝试更趋自觉,力度更大。,8,这里有两点需要明确:一是这种紧扣教材的写作命题作为尝试,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与考试实践中继续接受检验,毕竟写作能力是长期训练出来的极为复杂的综合性能力,联系教材予以考查,既可以正面而直接,也可以侧面而间接。(这种形式即便是间或不被采用,也并不意味着对写作命题也应回归教材、以本为本这一守正原则的否定。)二是在考纲规定的范围内,考点和材料的轮替、更新与守正出新不是同一概念。比如,2012年的文言试题恢复了2011年轮空的文意筛选题,2013年也许再设置文言断句或新设句式题;小阅读材料2012年是一般科技类的,2013年也可能又恢复一般社科类的,或保持科技类不变,等等。这些都只是对既定考试内容的随机选择,不是考查形式上的推陈出新。,9,2012年江西高考语文分数统计(95.53),10,根据以上对于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及2013年考试大纲的分析,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三教学实践,拟就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关注教材,夯实基础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继续关注教材,夯实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梳理课文中的重要字词(主要是现代规范汉字的拼音)。以近两年高考语文拼音题中的词语为例,可见其“回归教材”的特色:,11,【2011年】蹑ni足行hng伍(必修3过秦论);彳ch亍(必修1雨巷第6页有注释与读音);着zho装(这是干扰项,试题注音错,应读zhu。必修2故都的秋有“着zhu着很厚的青布单衣”);少不更(gng)事(必修3祝福);造诣y(必修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校xio对(这是干扰项,试题注音错,应读jio。虽未出现于课本,但2007年字音题却考了这个词语);珐(f)琅(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动人的北平);茕qing茕子立(必修5陈情表);蟊mo贼(必修4哈姆莱特);弹劾h(必修4第64页苏武传注释4,内有“劾”的注音);勖x勉(必修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内有“相勖”的注释及注音);鲜xin有所闻(这是干扰项,试题注音错,应读xin。必修5陈情表有“终鲜xin兄弟”);圭臬ni(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都江堰);肖xio像(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特利尔的幽灵);迤y逦(必修5第3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注释7,另有注音);咄du咄逼人(必修4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12,【2012年】熟稔rn(归去来兮辞“犹望一稔”);青荇xng(必修一再别康桥);锱z铢必较(必修五咬文嚼字);优渥w(必修五陈情表);尺牍d(必修五陈情表);监jin生(必修二祝福);执拗ni(必修四窦娥冤);孑ji然一身(必修五陈情表“茕茕孑立”)。,13,2、梳理文言文字词,包括必修的文言文,以及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等选修教材里的重要实词、虚词。原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里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已经远不够应对高考需要,这就要扩大积累面,熟悉100个常考文言实词(网上可搜到),同时掌握“猜读九法”(笔者这一研究成果见高中生之友总第2期)。虚词则要掌握考纲规定的18个常见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的基本意义和用法,特别是那些易混用法(如“乃”字何时译作“才”,“与”字解作“和,跟,同”时怎么区别介词和连词的用法,“以”字解作“因为”时到底是介词还是连词,等等)和特殊用法(如“予所否者”句中“所”字表起誓时可译作“如果”,“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句中“之”字解作第一人称代词“我”,等等)。另外,要特别注意词类活用现象。,14,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1、判断句2、被动句3、宾语前置4、成分省略5、词类活用,15,文言词类活用示意图,16,名,动,形,使动,意动,籍(登记)吏民,封府库,舍(让.住宿)相如广成传舍,吾从而师(把.当做老师)之,臣活(使.活)之,素善(与.交好)留侯张良,春风又绿(使.变绿)江南岸,渔人甚异(认为.奇怪)之,披坚(坚固的铠甲)执锐(锋利的武器),数,六王毕,四海一(统一),用心一(专一、专注)也,固知一(把.看做一样)死生为虚诞,状语,为动,能面(当面)刺寡人之过者,盖其又深,则其至(到达的人)又加少矣,即泣(为.哭泣)之三日,17,3、进一步复习巩固教材中名句名篇的背诵内容(见考纲附录二)。可采用背诵、默写、抢答等形式加以落实。,必修1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终已不顾)战国策必修2氓诗经3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4短歌行曹操5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6兰亭集序王羲之7赤壁赋苏轼8游褒禅山记(于是余有叹焉此余之所得也)王安石,18,必修9蜀道难李白10.秋兴八首(其一)杜甫11.咏怀古迹(其三)杜甫12.登高杜甫13.琵琶行(不包括“序”)白居易14.寡人之于国也孟子15.劝学荀子16.过秦论(及至始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必修17.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8.定风波苏轼19.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20.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21.醉花阴李清照22.声声慢李清照23.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为刎颈之交)司马迁,19,必修24.归去来兮辞(不包括“序”)陶渊明25.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王勃26.陈情表李密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7.湘夫人屈原28.拟行路难(其四)鲍照29.蜀相杜甫30.夜归鹿门歌孟浩然3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32.登岳阳楼杜甫33.菩萨蛮韦庄34.阁夜杜甫,20,35.李凭箜篌引李贺36.虞美人李煜37.苏幕遮周邦彦38.阿房宫赋杜牧39.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先秦诸子选读40论语选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第一、第三、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二则41论语选读“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第三、第四、第七则42论语选读“有教无类”第五、第七则43孟子选读“思考与练习”中要求背诵的部分,21,考纲解读,“默写古代诗文”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和熏陶,提高人文素养。所考内容在朝代上侧重于先秦和唐宋,在文体上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在内容上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具体见下面“知识清单”中江西省普通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规定的“古代诗文默写篇目”。此考点能力层级为识记A。要求考生记忆准确,书写规范,特别要注意难写字(如“祚”“剡”“轲”“徵”)及易混字、易错字的字形(如“厨”与“橱”、“掇”与“缀”、“凋”与“雕”、“涯”与“崖”、“度”与“渡”等)。,22,命题规律,1考查内容:选材范围不超出考纲规定的必背篇目。从内容上看,含有难写字、易混字的句子倍受命题人青睐。近几年该题的选料更加均衡:2011年,覆盖了魏、隋、唐、宋作家的诗、词、文,分布在必修教材的二、三、四、五册,还着意从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选取了材料;2012年,覆盖了先秦、南朝、唐、宋作家的诗、词、文,分布在必修教材的第一、三、四册和选修教材的先秦诸子选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23,2考查形式:2011年实行新课标高考以来,名句默写形式一以贯之,都是填空题型。要求5选4,分值为8分。给出上下句,要求考生默写相应的句子。3考查目的:指向完整背诵。只要在考试说明规定的背诵篇目中,不拘名篇,不拘名句,随机抽测,旨在杜绝教学中选背、挑背的投机行为。指向认真诵读。试题中要求填写的句子中都有一些难写的字,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诵读乃至“抄读”,着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提倡手口并用,杜绝有口无心。,24,1热点预测:2014年名句名篇仍将是必考内容,选材依然出自规定必背篇目,分布会更加均衡。但以必修教材三、四册为主,兼顾先秦诸子选读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背诵篇目。2趋势分析:必修教材注意近三年没有考查过的名句,选修教材注意论语孟子的经典名句。3复习建议:关于名句名篇,既要背诵那些千古流传的名句(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也要记忆名句的上下文(如“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2011年以来江西实行新课标高考,还要熟悉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的名句(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重拾国学精华。,命题趋势与复习建议,25,附录一名著阅读篇目,1论语2大卫科波菲尔3家4巴黎圣母院5红楼梦6高老头7三国演义8堂吉诃德,2011年:巴黎圣母院家红楼梦三国演义2012年:论语家三国演义高老头,26,至于名著导读,由于高三学生学习紧张,时间紧迫,大量阅读文学名著已不现实。笔者提出以下复习建议:,1考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现有的资料,阅读文学名著的导读材料,对某一文学名著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理出头绪和线索,进行有效的记忆和掌握,可以避免时间紧迫的窘况,收到较好的复习效果。比如家这部名著,通过阅读、分析、归纳,我们可以理出几条重要线索:关于几个人物悲剧的情节,如“鸣凤之死”、“瑞珏之死”“觉新和钱梅芬的爱情悲剧”等;关于几个人物的抗争和性格特点,如“觉民的抗婚”、“觉慧走上反抗道路”等;关于高家的几个场面,如“高家吃年饭”、“高家看龙灯”、“高家捉鬼”等。通过这样分析归纳,我们可以理出头绪,抓住重点,记忆掌握,强化复习,把各篇名著全部掌握,既复习了文学名著,又不会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突击做些模拟练习,并对常见错误进行归类分析。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各班利用多媒体播放名著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帮助大家快速了解故事情节。像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三国演义以及电影大卫科波菲尔等等。,27,二、关注考纲,查缺补漏比如考纲中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总体要求是“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它涉及两个能力层级(识记A、表达应用E)和9个考点。其中涉及“正确”的有: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涉及“熟练、有效”的有: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而我们在一轮复习中可能忽视近义词语辨析、语言连贯、“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及“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等。这些都要在二轮复习时加以强化,至少要结合“小作文”训练加以关注。,28,三、关注生活,加强积累读书看报,加强积累,有利于增广见闻、净化语言、提高素养。“大语文观”认为,世界有多广阔,语文的天地就有多广阔。高考试题的命题素材除了来自教材外,更多的采自现实生活。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依然要关注现实,注重积累。笔者建议要求考生设立积累本,积累好素材,积累好思想,积累好语言,积累好标题。比如积累100个常见别字、2006-2012年“中国语文十大差错”以及历年的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及颁奖词,等等。由于高考作文更加关注青年励志和社会“正能量”问题,我们就要有意识搜集这方面的写作素材,如谁在支撑我们的心灵成长把埋在土里的梦想“挖”出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忙文化”点燃转型社会的“道德之光”雷锋的快乐从哪里来这类文章及标题就很值得我们记诵和借鉴。,29,四、研究考题,实战演练在二轮复习期间,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近两年的高考试题,把握命题趋势,了解试题特点,归纳答题方法,做到“知己知彼”。同时,还要在进一步强化语基训练(天天练)和指导现代文阅读(主攻小说,兼顾散文)以及点拨写作技巧(如“三例三析”)的基础上,进行一定量的限时综合训练(每周一练),以期在效度和速度两方面获取较大提升。教师则要及时批改和讲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努力消除盲点、兼顾冷点、巩固热点、落实重点、解决难点。特别是写作训练,从高考实际出发,建议“主攻议论文,跨进大学门”。尤其在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上加强指导。,30,下面着重谈谈作文问题。这两年对于作文减分的安排,主要是针对该题由于测评效度与信度的不确定性而造成的对真实写作能力难以准确鉴别与区分的痼疾。虽说这也许只是一种消极的退守之举,然而,鉴于统考作文评分误差控制这一世界性难题尚未真正破解,“一篇作文写得出水平,一篇作文改不出水平”的困窘长期无从突破;鉴于套押宿构之作屡禁难止,一篇作文的水平无法保证到底是“写”出来的,还是“套”、“袭”出来的纠结与无奈,相较于随意提高赋分的盲动,此举对于有效提高作文测评的质量(效度、信度与区分度),无疑是慎重而积极的。,31,加上新增的“语言综合表达”题赋有15分,所以总体上对写作表达能力考查的权重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关键并不在赋分(量)的多少,而在赋分与其表征的测评内含和测评质量(质)是否相称。联系新增的“语言综合表达”题的两个元素,即既与大作文有明显的文体分工,又借助多项具体的表达要求为评卷的误差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操作依据,该题因而可望达到较好的区分度。与大作文的减分之举综合起来,命题者一致看好近两年来作文测评质量的明显改善,看好“量”与“质”较大程度上的相称性。特别是2012年,全省小作文平均10.02分(比2011年略高点),大作文平均33.96分(与2011年基本持平)。,32,新课程必修课本写作要求第一册: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记叙要选好角度,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事要有点波澜。第二册:写景要抓住特征,学会描写、抒情、虚构。第三册:学会选取立论的角度,选择和使用论据,学会论证。第四册:学会横向议论、纵向议论、辩证分析和反驳。第五册:学会写得深刻、充实、有文采和新颖,33,高考说明:语言文字运用2、表达应用(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34,高考说明写作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1、基础等级(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2、发展等级(1)深刻,通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意境深远。(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35,语言综合运用(小作文),36,与“语言综合表达”有关部分,2012年与2011年“高考说明”基本相同,只是“题型示例”由“借鉴囚绿记写景状物等写法,描述中秋圆月”换成2011年高考题“对鲁迅的肖像描写”。2013年考试说明中则换成2012年江西高考语文卷第20题为例。(见下页),37,38,39,【答案示例】“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飞翔在辽阔的天空,拥有超越不凡的力量”每次听到这高亢深情的歌曲,我总不免热血澎湃。是的,我要如苍鹰般搏击长空,如游鱼般飞跃龙门,如高山般直指苍穹。我不甘于庸庸碌碌、毫无思想地任由命运的摆布,我渴望超越平凡,实现生命的怒放,在那生命的雪山之巅,我看见无瑕的雪莲花在阳光下闪烁的圣洁的光芒,我看见绚丽的生命之桥横贯天空,绽放七彩的光芒。我知道,生命有限,但希望热情无限。古今多少伟人,我愿追逐他们的脚步,前路坎坷吗?迷茫吗?我不惧怕!【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主要包括描写、抒情和议论的能力,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句式选择、变换能力,以及语言简明、连贯、准确、生动的能力。因此,要求多,给分细,难操作。审题时应先明确材料中“它”的指代内容,应该是由我们熟悉的旋律或歌词引发的心理感受、联想共鸣等。这是考生答题的触发点。另外,由于是语言综合表达题,评分时应着重于结构相对完整以及语言简明、准确、生动这些方面。当然,议论、排比、疑问句式这些都是得分点,缺一不可。,40,阅卷现场,41,参考示例“幻化成西天星光是你轮回的终点,寂灭到永生沙漏流转了多少时间,多少离别才能点燃梧桐枝的火焰”听着这首凤凰劫,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凤凰浴火重生的情景:火红的羽翼在火焰中闪亮,那浴火的身躯承受着火焰的侵噬,随后展开翅膀,在灿烂中永生!她的熠熠烈焰中的美丽,她的坚忍不拔的勇毅,她的浴火重生的神奇,试问还有谁不会被她的强大所折服?我们此时难道不正像那烈火中的凤凰?如果我们奋力拼搏,那迎接我们的将是万丈阳光;否则,就只能在熊熊火焰中留下一堆无用的骨灰。,42,2011年江西高考题回顾20参照下面鲁迅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15分)要求: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少于200字。,43,“参照下面鲁迅先生的画像”,限制了描写对象;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体现“回归教材、回归语文能力本位、导向读书、丰富人文积淀”的命题指导思想“使用第二人称”便于情感倾诉,拉近考生与鲁迅的心灵距离“侧重肖像描写”考查描写能力,从表达方式限制“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从语言表达限制“结构相对完整”考查布局谋篇能力“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考查思维严密、连贯,44,【试题立意】这一小题考查的是语言的综合表达应用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全新的题型语言综合表达题。这一题的命题原则是“紧扣教材,读写结合”。题目依据必修教材的“写人要凸显个性”,必修教材中的“学习描写”以及选修教材文章写作与修改的有关教学内容和训练要求设题。题目还要求刻画心目中的鲁迅形象要“结合自己对鲁迅的了解”。而中学生对鲁迅的印象,大都是在教材的学习阅读中建立起来的,这就指向了从小学到高中学过的所有鲁迅的作品,涵盖的教材比较广。题目侧重考查语言的表达技能,设置了六项表达上的具体要求,分别为:人称上要求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的要求;修辞手法的要求,要求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结构上要求相对完整;语言上要求简明、连贯、得体;字数要求不少于200字。【难度系数】0.61,45,【答案示例】看到您的画像,我自然想起您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觉得这诗句正是您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您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呢。您目光犀利明亮,眉头紧锁,面堂消瘦,留着一撇浓黑的胡须,表情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清苦、刚直、坦然。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约两寸长,粗而且硬,当真一个怒发冲冠的样子。您是新文学的伟大旗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独抒新见,入木三分。您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是飞镖,直刺向黑暗社会,使反动统治者胆战心惊。【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语言表达题,俗称小作文。根据题意可知,它既考查修辞手法,也考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还考查肖像描写,可谓“一箭多雕”。在这鲁迅日渐远离人们视野的时代,用鲁迅的一幅肖像画来勾起人们对鲁迅先生的点滴记忆,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考生如能想起鲁迅研究专家唐弢的回忆性散文琐忆,对鲁迅的肖像就能获得清晰的印象。具体写作时注意:参照鲁迅的画像,以肖像描写为主;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用第二人称(由于鲁迅先生是令人尊敬的伟大作家,建议最好用“您”字);结构相对完整。,46,语言综合表达,“语言综合表达题”分值15分,题型可以是改写、扩写、缩写、续写、仿写、读后感、小评论、细节描写、场景描写等,并提出一项或几项语言表达或写作方面的具体要求,比如修辞(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句式、人称、角度等。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语言综合表达主要是为了检测考生的综合性语言表达能力,在内容、表达等方面大多有严格的限制和要求。字数大多在200字左右。,47,“语言综合表达题”特点1、属于一种片段写作形式,在审题、立意、内容、结构和语言表达上,必须符合写作的一般要求。2、综合“高考说明”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两方面要求。3、写作要求具体、严苛。,48,纵观历年高考题目,参考各地模拟试卷,笔者以为开放性小作文大致可以分为七种表达形式:1想象描述性开放性小作文(2011江西卷模式)2002年(春)上海语文高考第4题的题干如下:请对附图(漫画“老鼠娶亲”)作一简要描述。要求生动传神,不超过80字。思考此题,考生必须做到“生动、形象、欢畅”这六字原则,因为它主要是检测考生们的想象思维是否会情合理、传神传情,透过画面运用流利自然、轻松愉悦的笔调描绘出来。2鉴赏评价性开放小作文2005年(秋)上海语文高考第16题的题干如下: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思考此题,必须切实做到二点:其一,对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徐凝的庐山瀑布这“同朝同题异人”七绝作精细比较品味;其二,对苏轼作出的点评文字要全面深邃的理解。要坚持言简意赅、凝炼显突。,49,3介绍说明性开放小作文2003年(春)上海语文高考第15题的题于如下:根据文意,对阿炳作一简介。(50字左右)思考此题,考生必须根据全文中第5和7两个自然段与试题下的这两部分具体内容,从“阿炳身份、生活时代、主要作品、演奏风格”这四个方面去进行“提炼、浓缩、概括、撰文”,给人们一个完整清晰、简洁明了的了解。4实际应用性开放小作文2004年(秋)上海语文高考第6题的题干如下:在你常读的报纸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报纸名称)?请从两方面作简要介绍。,50,5人物形象性开放小作文2002年(秋)上海语文高考第(四)大题,是对宋元易代的词人蒋捷虞美人听雨的阅读鉴赏。假如其中的第18题改为“从人物形象的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刻划文字”的话,那又该如何进行写作呢?首先,应该抓住三个时段,即“少年、壮年、而近(老年)的不同心态;其次,要体现强烈的性格对比反差,即“欢乐失意麻木”三种情愫;第三,要抓住作者“在战乱年中颠沛流离,饱经忧患的一生”这一核心来刻划人物形象。这样,撰写出来的赏析文字才合乎此类小作文的要求。6文学比较性开放小作文2005年(春)上海语文高考第27题的题干如下:简评文中“人”和“笠翁”的不同观点。思考此题,考生必须紧扣“人谓茅容所重者大伦也”和“笠翁谓孟敏则全出天机,始不失为人伦之鉴”。也就是说一般人与李笠翁对“茅容与孟敏”的人性评价是截然相反的,因此要通过哲理比较,鉴别出两者不同观点的根源,说出本质道理来。抓住理念差异进行比较鉴别,这是写好此类小作文的关键。7联想感悟性开放小作文(2012年江西卷模式)2003年(秋)上海语文高考第16期的题干如下:本文意蕴丰富。请由“桥”展开联想,谈谈你对“桥”的感悟。思考此题,考生必须读透深解全文,并突出一点感悟而去进行发散性的开拓联想。当然,考生们必须严格分清“联想”与“想象”的根本差异。联想现实、感悟一点,文通字顺,予以表达,是写好此类小作文的诀窍!,51,一轮反思经过第一轮的复习,已对小作文的类型(改写、扩写类,续写、仿写类,细节、场景描写类,读后感、评论类,图文转换类,应用、说明类)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与把握。但实践写作中常常存在以下问题:1对表达方式的运用无法做到有机融合或有侧重地表达。2修辞手法与表达方式无法有机融合起来。3无法比较鲜明准确地在200字的文段中展现其他三项要求,特别是表现手法的运用。,技法点拨,52,二轮点睛综合性语言表达的技法具体体现为对表达方式、修辞、句式、人称、表现手法等的运用。只有灵活掌握并熟练运用,才能做到准确答题。下面逐条梳理表达方式、修辞、人称、表现手法的形式与运用技法。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用一个例子来诠释一下前四种最常考的表达方式。记叙:又叫叙述,是最基本的语言表达方式,旨在向读者介绍清楚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例:我看到春雨,很喜欢。(直接明了地交代事件:看到春雨并喜欢),53,描写:指用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的语言刻画,使文章具有感染力量,打动读者。如果是景物描写,涉及调动各种感官与选择描写顺序;如果是人物描写,涉及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细节等描写手法。在具体写作时常表现为在记叙的基础上添加修饰描绘语或修辞手法。接上例:我看到春雨,很喜欢。看,那蔚蓝的天空霎时变了颜色,要下雨了。一会儿,那蒙蒙细雨便织满了整个世界。像牛毛,像花针,轻轻地打在身上、脸上。(首句用记叙,点明事件与态度,接着描写,写了春雨的颜色、形态,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显得生动形象),54,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直接表白或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或作者抚今追昔,展望未来,常和议论结合在一起。间接抒情常表现为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在具体写作时常表现为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某物(景),或用带感情色彩的字眼去修饰某物(景)议论:对某一人物、某一事件或某一问题进行分析或评论。它的作用是“画龙点睛”。写作时,把简短的议论文字穿插到形象的描写叙述中,为记叙、描写作恰当的情感补充。把一些看似平凡普通的零散琐事,用议论连缀起来,使中心得到升华。,55,再接上例:我看到春雨,很喜欢。(记叙)看,那蔚蓝的天空霎时变了颜色,要下雨了。一会儿,那蒙蒙细雨便织满了整个世界。像牛毛,像花针,轻轻地打在身上、脸上。(具体描写)轻轻柔柔,如少女般的温柔和细腻;舒舒爽爽,像孩子一样的调皮与可爱,在脸上跳着舞蹈。(把物当人写,间接抒情)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爽与舒坦!(直接抒情)正是因为有了这春雨,大自然才充满了生命气息,大地万物才有了依靠,广大劳动人民才有了希望(议论,揭示春雨作用,画龙点睛),56,叙议结合:常表现为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和夹叙夹议。“叙”,是对事例的叙述。此处的“叙”不要求完整地记述事件发展的过程和人物活动,只需概括性,有所侧重地把事件说清楚即可。“议”是核心、灵魂,是事例叙述的意义之所在。最常见的议论形式是对叙述的事例加以分析,揭示事例的内涵,阐释事例的意义,透析事例的实质,使读者能够悟道明理。既可以在叙述事例之后表达作者的感想和领悟,也可以由事例引发联想,由此及彼,联想到过去、现实、未来,联想到包含着类似道理的事例,从而表达出作者的态度与感悟等。,57,2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是考查对修辞本身的掌握,也是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下面讲一讲运用常见修辞时要注意的问题:(1)比喻:一般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比喻的事物必须是常见的、浅显易懂的,本体与喻体之间必须具有某种极其相似之处。,58,例:“这是一个男孩子,头发有两寸来长,乱蓬蓬的,活像一个喜鹊窠;浓浓的眉毛下边长着一对大眼睛,乌黑的眼珠,像算盘珠似的滴溜溜地乱转。”这段话把小男孩乱蓬蓬的头发比作喜鹊窠,把他大眼睛中乌黑的眼珠比作算盘珠,具体形象,贴切生动。又如:“困难像棉花,我不怕它。”困难和棉花之间没有相似的地方,困难既不像棉花洁白,又不像棉花蓬松,也不像棉花柔软。因此,这个比喻就不成立!同时,要注意褒贬,体现正确的感情色彩。,59,例:“妈妈的一双眼睛又大又亮,像两个大灯泡。”“同学们整齐地站在操场上,好像一排排粗壮的大葱栽在菜园里。”这些既属于滥用比喻,也属于褒贬不当,弄巧成拙。(2)比拟:分为拟人与拟物。拟人是把物当人来写,使它们具有人的思想情感、行为举止、言语表现。例:“溪水远远地从山谷中奔来,时而直脱脱的驰骋,汩汩潺潺;时而舔着崖壁静静地淌,羞羞涩涩。”用“奔来”“舔着”“羞羞涩涩”这些词,赋予溪水生命活力,生动形象,欢喜之情溢于字里行间。,60,运用拟人的关键在于所写的事物与人之间,在性格、情态、动作等方面有相似之处,让其既具有物的特质,又拥有人的属性,同时要合乎情理。例:“财主们一听不对头,一个个只好夹着尾巴,灰溜溜地走了。”人有狗的动作,生动地写出财主们被奚落的情形。例:“同学们都入睡了,宿舍里静悄悄的,只有三两只蟋蟀在窗外大喊大叫。”用写人的词语描述蟋蟀,说它“在窗外大喊大叫”,不合事理。说蟋蟀“叽叽喳喳”还勉强可以。拟物是把人当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61,(3)借代:不直接说出某事物的名称,而是用与之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它,也就是改换事物的名称。它可以使人一听到名称,就联想到该事物的特点,获得鲜明的印象,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活泼。例:“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夏衍包身工)用“芦柴棒”指称那个十五六岁、瘦骨嶙峋的纺织女工,属于用事物特征代替本体事物。例:“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用“口舌”指代辩说、口才,属于用具体事物代替抽象事物。,62,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樯”是船的桅杆,“橹”是划船的用具。用“樯橹”指代战船,属于用事物的一部分代替事物的整体。(4)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看起来似乎不符合客观事实,实际上却能说出事物的本质,令人感到非常真实,这就叫夸张。例:“这个人发起脾气来,说的话能冲倒墙。”一个人无论发多大的脾气,说的话都是不能“冲倒墙”的。这种夸张的描写,却真实地表现了这个人脾气的暴烈。,63,使用夸张时,不能前后矛盾。比如前面提到的那句话改成:“这个人脾气很小,说的话却能冲倒墙。”这种前后矛盾的语言,就使夸张不存在了。另外还要注意,必须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夸张,不能似真似假,含糊不清。例:“这间卧室真宽敞,简直可以摆下四张床。”能摆下四张床的卧室并不稀奇,这就构不成夸张。(5)对偶与排比对偶就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意义密切相连的两个词组成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64,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排比就是把三个(或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紧密关联而又各有独立意义的词组或句子接连说出来。例:“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对偶和排比的区别在于:第一,排比一般是三个(或以上),对偶只有两个;第二,排比句子可以不必那么工整,字数也可以不必完全相等,而对偶却必须字数相等。使用排比时,要注意因忽视了“各有独立意义”而导致内容混乱。,65,例:“解放前,劳动人民尽管拼命劳动,到头来还是缺这少那,缺吃少穿,缺住少用。”“这”与“那”与后面的“吃”“穿”“住”“用”有种属关系,并不独立,不能排比一起。(6)反复: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例:“沉默呵,沉默呵!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66,(7)设问与反问: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和思考,先问再答,或无需答。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确定的意思,问而不答,常用“难道吗?”“不是吗?”等句式。3人称运用(又叫叙述视角)第一人称:用“我”或“我们”作为叙述视角,使叙述显得真实可感,便于抒情。例:我一清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鲁迅祝福),67,第二人称:用“你”作为叙述视角,使叙述显得亲切,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运用时要“虚拟”出一种如临其境的现场感,仿佛是作者与读者,或作者与特定人物进行感情的倾诉。例:“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不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文中的“你”是读者。“可怜你为了伯父,伯父却抛弃了你。你成了寡妇,你却舍不得这家老人,老人也舍不得你这媳妇,你就一直在咱家过下来。”(贾平凹哭婶娘)文中的“你”是作品中的人物婶娘。,68,第三人称:用“他(她)”或“他(她)们”或直接用人名作为叙述视角,显得客观。4表现手法主要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含“侧面烘托”、点面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含“以景衬情”与“借景抒情”)、对比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正面描写表现为直接描写人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或者直接描写景(物的颜色、形态、变化等);侧面描写表现为通过写其他的人物表现(或反应)与评价来揭示所描写人物的特点,或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特点。,69,例1:巧云十五岁,长成了一朵花。瓜子脸,一边有个很深的酒窝。眉毛黑如鸦翅,长入鬓角。眼角有点吊,是一双凤眼;睫毛很长,眼睁得大大的,带点吃惊而专注的神情,好像听到远处有人叫她似的。(正面描写其貌美)她在门外的两棵树杈之间结网,总有一些小伙子装着有事的样子来来去去。她上街买东西,同样的钱,她买回来,分量都比别人多,东西都比别人的好。泰山庙唱戏,人家都自己扛了板凳去。巧云散着手就去了。一去了,总有人给她找一个得看的好座。台上的戏唱得正热闹,但是没有多少人叫好。因为好些人不是在看戏,是看她。(小伙子不忍离去侧面表现其美,小商小贩的殷勤侧面表现其美,看戏的看她不看戏,也是侧面描写其美),70,例2:天空是那样阴,云是那样暗,学校门前车水马龙,到处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可我无法被感染。一阵冷风袭来,我拉了拉高衣领,看着有些苍凉的景色,我心里充满悲哀。高考在即,学生的家长无不为自己的孩子加油鼓劲,可我的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以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理)点面结合:主要运用于场面与景物描写中。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71,例:同学们摆好了姿势,成“工”部式,用脚顶着脚,勾住脚;身子住后倾,双手像只铁钳似的,用力抓住大麻绳。(“面”的概括性描写,也叫整体描写)随着老师的一声哨声,比赛开始了。绳中间的红绸带左右移动。(“点”的描写)我方队员一个个红了眼,有的人脸憋得通红,有的人龇着牙、咧着嘴在较劲。(“点”的描写)双方拉拉队的队员们,也齐声呐喊,不停地为自己队擂鼓助威。(“面”的描写)我的手都拽红了,脖子憋得通红,两只手像刀割一样疼,可绳子还是不动一下,双方进入僵持状态。最后我们队使出了绝招:队长一声“狮吼”,我们齐使劲,赢了!(“点”的描写)此次活动再一次让我们领悟了齐心协力的真谛!(议论抒情),72,动静结合:主要运用于场面描写与景物描写中。把动的事物化为静物,使动的事物显出一种厚重、庄严;或者把静的事物写活,以动来衬托静,使静物显出生命活力。具体写作时常用拟人或比喻,化静为动,使景物更有生气。例: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旁,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静态描写,显得宁静安详)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在滴水,,73,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动态描写,通过滴水声、流水声的描写,使宁静中的周庄充满了灵动与生机,两者相得益彰)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选自周庄水韵)虚实结合:又叫联想与想象,“实”即眼前之景(物),“虚”即想象之景(物),“实”是基础与铺垫,“虚”是提升与升华。,74,例:仲秋之日,最适宜的莫过于细赏残荷。冷清的水面、凋败的荷叶、单调的雨声,这些肃杀残缺的元素和在一起,却演绎出自然的大美。(实写眼前的残荷之景,描写与抒情)残荷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禅者。她自知属于她的灿烂年华已逝去,尽管还有着独特的韵致,但她还是默默地让出了道路,把秋光让给了金桂白菊,而自己却退居一隅。她虽然平凡但是从容而淡然。这一“让”是如此大气!(由残荷之景引发的联想与思考、议论与抒情)情景交融:指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紧密结合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具体的写作中,表现为用带有浓郁个人情感的词语修饰环境描写。,75,例:深秋之时,夜凉如水。长空里,纤尘不染。圆圆的月亮洁净得仿佛清水刚刚洗过一样。河面波光粼粼,如涌动着一河月亮。同学们在教室里安静地上晚自习。女同学的头发从耳边垂下,遮住了半边脸,认真地思索着;男同学的小眉头微皱,咬着笔头陷于沉思。那天真、幼稚、纯朴的神情很是悦目。月光照在窗台上,窗子大开,夜风浑浑然潜入教室,能感触到额际的发丝被风拂动着,多么美妙的一个夜晚呀!分析:清凉柔和、纯洁温馨的月色描写与和谐融洽、自然愉悦的情景交融的学习场景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学习图画。,76,答题建模1答题要领回答此题关键在于“卡”到要点,即在200字以上的篇幅中鲜明准确地体现题目的要求。因为此题的阅卷原则有二:首先,看是否达到要求,按减分的原则进行批阅,即如果没有达到某个要求就扣除相应的要点分;其次,如果达到要求,再看语言的优美度、思想的深刻度等进行加分。2答题步骤(1)弄清题目要求的要点,按要求进行构思。(2)注意语言的可读性与精神面貌是否积极向上。(3)进行检查,看200字的文段中题目的要求体现得是否鲜明准确,并注意书写端正。,77,1.下面的诗句节选自戴望舒的雨巷,阅读后合理想象,根据要求描写一个画面。(15分)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新题精练,78,要求:(1)写出“她”的神态,“我”的心理;(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3)语言优美,富有意境;(4)不少于200字。答:_写作指导具体联想时,一方面要设想当时的场景,有对雨、小巷等的环境描写,营造烟雨迷蒙的意境,在描写中融入修辞手法;另一方面在环境描写的背景之下对姑娘的神态进行描写,根据原诗,可刻画姑娘的容颜、眼神,甚至雨伞衣袖等,这也是“我”之所见;最后,写“我”的心理。这样才层次分别,富于意境。,79,参考示例迷蒙的春雨轻轻地亲吻着大地,迷茫的青烟温柔地拥抱着小镇,小巷任由青石板安静地向两头弯曲地延伸。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像梦一样,梦一样的从我身边飘过,洒下丁香一样淡淡的幽香。她的眉头就像大雨中紧闭的丁香那样的紧蹙,她的双眼就像雨打后微张的丁香那样的哀婉,那写在脸上的忧伤就像丁香花的开落。她为什么这么愁怨,这么凄楚?她从哪里来,她要到哪里去?我期待着在这悠长悠长的雨巷里,丁香花儿再一次开放;我期待着在这悠长悠长的雨巷里,她那细碎的脚步声在青石板上再一次敲响。,80,2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逢年过节,或庆典之时,总要放一通焰火,美丽的焰火总能引起无限的遐想。请你写一段有关焰火的文字。(15分)要求:(1)侧重在描写中抒情或议论;(2)采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3)使用拟人修辞;(4)不少于200字。答:_写作指导此题涉及人称的转变:描写烟花时应用第一人称,方便叙述与描写,在描写中要融入拟人修辞手法;在抒情或议论时可使用第二人称,与焰火“对话”。,81,参考示例只听见“瞿”的一声,一朵“花儿”在夜空中绽开了笑脸,仿佛在向我们拜年;又来一声“吱”的声音,一朵礼花在空中敞开了胸怀,变成了无数颗流星,忽慢忽快,忽亮忽暗;当我们还沉迷于那朵礼花时,“轰”的一声,另外一朵礼花也跳上了这个美丽的夜空,分散成了许多个小礼花,把整个天空装扮得五彩缤纷。美丽的小精灵啊!为了那一瞬间的美丽,你把自己的灵肉碾作尘土,把自己的激情浓缩成火药,将自己的力量封存,只留了一个出口给自己作为绽放的途径。刹那间,你将人生的绚丽演绎到了极致!,82,3大千世界,气象万千。一瓣花、一叶草、一缕阳光、一声鸟鸣常常可以引发我们对生活的某种感悟,请你细心观察自然,用细腻的笔触写出来。(15分)要求:(1)侧重在描写中抒情,并结合使用议论;(2)运用比喻与排比修辞;(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不少于200字。答:_,83,写作指导构思时,关键要完成物(或景)的选择与感悟的形成,二者应水到渠成。如从莺歌燕舞中感受生命的激情,从雾霭流岚中体悟挫折后的释怀,从小草的生长中看到生命力的顽强,从花开花谢中感悟生命的成熟过程总之,我们要在品读自然中思考生活的真谛,感悟生命的内涵。,84,参考示例五月槐花香,香溢四野。萦香的花瓣是那么柔嫩,那么娇艳,那么惹人怜,好似画卷上美人娇柔的脸,美而不俗,媚而不艳。摘下一捧来,仿佛掬着满手的月光。天气渐热,花香慢慢淡去。当槐花散尽了它的最后一丝气息时,生命走向了衰落。香消玉损,最终化为了尘与土。然而,花虽飘落,花魂未逝。槐花完美的一生恰若君子的品质:生,就让自己高雅的气质与美好的品行熏染着人们;死,就让人们的心灵回归于安宁。面对一地白花,我们那浮躁的心总会安静并思考生命的意义。也许,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的延续。花魂在,槐花长开不败。,85,4有一句歌词叫“江西是个好地方”,江西的山水与人文总在我们的教材中显现。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江西人,你对江西或自己的家乡有什么感触呢?请你用细腻而充满情感的字眼表述出来。(15分)要求:(1)叙述、描写、抒情相结合;(2)运用比喻、引用修辞和设问句;(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不少于200字。答:_,86,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试题,不仅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情怀。要写好这篇小作文,关键在于两个方面:首先确定主旨,即家乡或江西的特点和情感基调,如美丽、神奇、秀丽,英雄之地、革命圣地等等;其次,围绕主旨准确鲜明地把各项要求在文段中体现出来。,87,参考示例江西美哪里?美在山,秀在水,杰在人。庐山像一位立于江边浣纱的少女,“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神来之笔,让她染上了历史的神韵与世人的惊叹;鄱阳湖像一块碧玉,镶嵌在赣鄱大地,汩汩长河水,缕缕稻花香。英雄城南昌,像一位粗犷的汉子,为了新中国,他勇毅地打响革命的第一枪。井冈山更像一个冲破漫漫黑夜的火把,它的星星之火照亮了天宇。滕王阁处天边的“落霞与孤鹜”依然用绚丽与孤傲高扬着王勃的才情,郁孤台下的清江水正激荡着辛弃疾的爱国之情。江西,美哉,你的山水!壮哉,你的儿女!,88,5仔细观察下图,请你发挥联想与想象,对杜甫之像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文字。(15分)要求:(1)侧重在描写中议论,描写顺序恰当;(2)运用第二人称;(3)使用排比修辞与设问句;(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答:_,89,写作指导首先要注意描写的顺序,可从上而下,也可从整体到局部;其次,运用第二人称可设计成向杜甫倾诉的形式;最后,要围绕杜甫的神态特点与精神气质进行议论。,90,参考示例风急天高,残阳西下,淡云渐染。杜甫,你端坐于兀石之上,却为何如此的孤独、忧郁?我知道,是为身世的飘零,国事的渐衰。你愁眉紧锁,如一抹挥之不去的浓云久久地笼罩在你那沧桑的额头。你的目光幽然,若有所思;你的两鬓霜染,面容憔悴;那稀疏的胡须在秋风中瑟瑟抖动。你注视着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