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64298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2下列“物态变化”与其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吸热B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要吸热C寒冷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要吸热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3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哪些仪器在工作时应用到紫外线()A雅安地震中用到的生命探测仪B电视机的遥控器C百货超市前台的验钞机D步枪的夜视仪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手影B笔在水面处“折断”C水面上景物的“倒影”D透过放大镜看邮票5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A反射角是60B反射光线与镜面夹角是60C入射角是3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6如图所示,将一支铅笔放入水中,看起来铅笔发生了弯折这是因为()A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镜面反射B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漫反射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变D光从水射入空气中,传播方向改变7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26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ABCD8小琳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她先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在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物体等大的像;若现将物体移至透镜前5cm处时,则光屏上()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光屏上接收不到像9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A5cmB10cmC20cmD30cm10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ABCD11如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字到透镜的距离大于此透镜的焦距B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C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D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1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B上课铃声的长度约2min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D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0m/s13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B2.357cmC2.35cmD2.4cm14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A小张速度最大B小王速度最大C小李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15通过放大镜观看周围的物体时发现,近处的物体是正立、放大的,而稍远处的物体是倒立放大的,更远处的窗户则是倒立、缩小的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经过讨论形成了下面四个问题你认为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A物体通过凸透镜所形成的像都有哪些种类B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C凸透镜在什么情况下能成什么样的像D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物、镜间的距离有何关系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6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如图1所示是温度计的一段截面图,读数是,如图2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由此判断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17如图甲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cm如图乙,秒表的读数为s18生活中常用的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图甲中的方法是;图乙中的方法是19人骑自行车的速度大约是4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某同学以此速度从家骑车至学校所用的时间是20min,则他家距学校m某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速度为90km/h合m/s20一个晴朗周末的午后,小明陪同妈妈在西溪河边散步,只见水中的鱼儿在“云”里欢畅的游动实际上小明看到的鱼儿是光形成的虚像,而水中的“云”则是光形成的虚像21小芳站在穿衣镜前2m处,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m;若小芳向镜面前进1m,则她成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不变”)22牙科医生在诊断牙齿病情时,常常借助如图所示的一块小平面镜来帮助诊断,使用时常在火焰上先烤一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使用小平面镜的作用是,使用时在火上将小平面镜先烤一下目的是23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折射角等于,空气在界面的侧(选填“左”或“右”)24如图所示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有,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有(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25小玉同学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发现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的特点是:(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的实像,(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就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个特点制成的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形成一个清晰的像26现在很多学校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摄像头镜头相当于,摄像头工作原理和类似(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通过监控摄像头所成的像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是10cm,为了成清晰的像,人到摄像头的距离应cm27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当u=12cm时,所成像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选填“变大”或“变小”)三、解答题:(共42分)28在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所成的像29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与空气的界面时将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及法线已画出请画出这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30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图31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什么?,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多长时间?32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选填“高”或“低”)(2)图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3)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泡上升的两种情况如图丙a、b所示,图中(选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4)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丁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试分析C组加热至沸腾时间较长的可能原因(5)实验完毕,小云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33如图,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1)实验中不能用平面镜替代玻璃板,原因是(2)实验中取两只相同蜡烛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用的研究方法是(3)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4)如果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再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5)当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A的像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4小宇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20202404036060(1)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B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2)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E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上表所示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同组的小聪认为应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的结论正确,理由是(3)如果让光线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向平面镜,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4)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5)实验中可转折的白屏的作用是:、35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如图甲所示,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cm(2)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中心、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3)如图乙所示,想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需将蜡烛向(填“左”或“右”)移动,此时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光屏上的像会向(选填“上”或“下”)移(4)把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2cm刻度线处,小明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下来他应该(填字母代号)A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 B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C取走光屏,直接从透镜左侧观察 D取走光屏,直接从透镜右侧通过透镜观察36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上课前,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让太阳光照射到凸透镜上,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小强却说,这个距离不是凸透镜的焦距,其理由是(2)实验过程中,在图示位置,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将蜡烛向移,光屏向移(以上两空选填“左”或“右”)(3)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小明把他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在不改变凸透镜和蜡烛位置的情况下,若想在光屏上再一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应该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分析】(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不在这个范围内的声音是人耳听不到;(2)声音的特性有:音调、响度和音色;(3)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的过程中;3在人耳处减弱(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A、物体振动能够产生声音,但是产生的声音不一定被人听到,只有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的声音才能被人耳听到,故A错误;B、“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响度小,故B错误;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故C错误;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声,故D正确故选D2下列“物态变化”与其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吸热B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要吸热C寒冷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要吸热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物态变化的名称,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液体变为气态称为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解答】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此选项错误;B、冰化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此过程吸收热量此选项正确;C、“白气”是口中呼出的气流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放出热量此选项错误;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干冰极易由固态直接升华成为气态,同时吸收大量的热此选项错误故选B3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哪些仪器在工作时应用到紫外线()A雅安地震中用到的生命探测仪B电视机的遥控器C百货超市前台的验钞机D步枪的夜视仪【考点】紫外线【分析】紫外线具有化学作用强、生理作用强、荧光效应强的特点,根据这样的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来判断此题【解答】解:A、雅安地震中,救援人员使用的红外生命探测仪和音频生命探测仪,与紫外线无关,不符合题意;B、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来工作的,与紫外线无关,不符合题意;C、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工作的,符合题意;D、步枪的夜视仪利用了红外线,与紫外线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手影B笔在水面处“折断”C水面上景物的“倒影”D透过放大镜看邮票【考点】光的反射【分析】(1)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2)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3)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手影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B、从水中笔上反射的光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不符合题意;C、平静水面上景物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D、用放大镜看邮票时,邮票变大,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5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A反射角是60B反射光线与镜面夹角是60C入射角是3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在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AC、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反射角也为60故A正确,C错误;B、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所以反射光线与镜面夹角是30故B错误;D、当入射角增大5,变为60+5=65,所以反射角也变为65,即反射角也增大5故D错误;故选A6如图所示,将一支铅笔放入水中,看起来铅笔发生了弯折这是因为()A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镜面反射B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漫反射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变D光从水射入空气中,传播方向改变【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A、B、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镜面反射,但不是铅笔看起来发生了弯折的原因,故A、B错误;C、D、插入水中的铅笔,由于铅笔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看到铅笔在水中的部分是向上弯折此时看到的像是铅笔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7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26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ABCD【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倒立的像,物像上下颠倒【解答】解: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6cm处,符合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A、图中是正立、放大的像,故A错误B、图中是倒立、放大的像故B正确C、图中是正立、缩小的像,故C错误;D、图中是倒立、缩小的像故D错误故选B8小琳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她先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在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物体等大的像;若现将物体移至透镜前5cm处时,则光屏上()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光屏上接收不到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及物距与像距的关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可以承接到实像,不能承接虚像【解答】解:距离凸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v=20cm=2f,则f=10cm若现将物体移至透镜前5cm处时,此时物距u=5cm,则物距应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接收不到故选:D9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A5cmB10cmC20cmD30cm【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当u2f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解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像,则u2f,即50cm2f,解得f25cm,则选项ABC都符合,只有D选项是不可能的故选:D10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ABCD【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解答】解:图中光线在视网膜前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表示的是近视眼;图中光线在视网膜后方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后方,因此表示的是远视眼;图中凸透镜表示远视眼的矫正;图凹透镜表示近视眼的矫正因此,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正确的分别是故选C11如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字到透镜的距离大于此透镜的焦距B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C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D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1)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Uf 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2)凹透镜成正立的缩小的虚像凹透镜是矫正近视眼的眼镜【解答】解:A、图中看到字是正立的,放大的像应用了凸透镜成像时Uf 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因此字与透镜的距离小于透镜的焦距,故A错误;B、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虚像,也可以成缩小、等大的实像,故B错误;C、此透镜是凸透镜,凹透镜是矫正近视眼的眼镜故C错误;D、此透镜是凸透镜,U2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此原理,因此可以用来做照相机的镜头,故D正确故选D1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B上课铃声的长度约2min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D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0m/s【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时间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教室课桌的高度在1m(即100cm)以内;与80cm接近;故A正确;B、上课铃声的长度在半分钟(30s)以内,达不到2min;故B错误;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在25左右,而37与人的体温接近;故C错误;D、人步行的速度一般在1.1m/s左右,不会达到10m/s;故D错误;故选A13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B2.357cmC2.35cmD2.4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题目中测量了物体的长度三次,计算出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解答】解:物体的长度为L=2.36cm故选A14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A小张速度最大B小王速度最大C小李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考点】速度的计算;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运动快慢的比较【分析】计算出小李的速度后,全部统一单位,比较就行【解答】解:小王速度10m/s=36Km/h小李速度小张速度36km/h所以三人速度相等故选D15通过放大镜观看周围的物体时发现,近处的物体是正立、放大的,而稍远处的物体是倒立放大的,更远处的窗户则是倒立、缩小的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经过讨论形成了下面四个问题你认为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A物体通过凸透镜所形成的像都有哪些种类B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C凸透镜在什么情况下能成什么样的像D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物、镜间的距离有何关系【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分析】凸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倒立放大的实像、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成像的不同特点制成了不同的光学器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种类比较容易;而凸透镜在何种情况下成这种像,并了解了成像情况与物距、像距的关系后,便于对其进行应用【解答】解:几个选项都很容易进行探究,A只是了解了成像的特点,BCD中主要是探究了成像的原因,特别是D选项,探究了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物、镜间的距离有何关系,明确了规律更容易在生活中进行应用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6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如图1所示是温度计的一段截面图,读数是3,如图2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由此判断该物质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分析】(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温度计的读数:首先确定零上还是零下,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读向大数字;(2)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解答】解:(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由图知:零刻度在液柱的上方,所以是零下,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示数是3;(2)读图可知,在熔化图象中物质的温度升高到48时,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故答案为:热胀冷缩;3;晶体17如图甲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B(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3.45cm如图乙,秒表的读数为337.5s【考点】刻度尺的使用;时间的测量;长度的测量【分析】(1)刻度尺的使用要注意其量程和分度值,起始端从0刻度线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读数时视线要与物体末端所对刻度相垂直,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1)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尺的刻线相垂直,所以B方法是正确的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4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3.45cm(2)由图可知,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3min和4min之间,靠近4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5s,而大盘指针在37.5s,因此秒表读数为3min37.5s=337.5s故答案为:B;3.45;337.518生活中常用的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图甲中的方法是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图乙中的方法是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分析】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少运动快;二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长运动快【解答】解:由图甲可知,三人运动的时间相同,而三人通过的距离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由图乙可知,三人通过的路程相同,但三人运动的时间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故答案为: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19人骑自行车的速度大约是4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秒通过的路程为4m:某同学以此速度从家骑车至学校所用的时间是20min,则他家距学校4800m某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速度为90km/h合25m/s【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1)速度值的含义:每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m(2)已知速度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路程;(3)1m/s=3.6km/h【解答】解:骑自行车的速度大约是5m/s,表示人骑自行车在1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4m根据v=可得,他家距学校:s=vt=4m/s2060s=4800m;90km/h=90m/s=25m/s故答案为:每秒通过的路程为4m;4800;2520一个晴朗周末的午后,小明陪同妈妈在西溪河边散步,只见水中的鱼儿在“云”里欢畅的游动实际上小明看到的鱼儿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而水中的“云”则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分析】根据光的折射现象和平面镜成像原理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从鱼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所以小明看到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水中的“云”则是光通过水面成虚像,故答案为:折射;反射21小芳站在穿衣镜前2m处,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4m;若小芳向镜面前进1m,则她成像的大小不变(填“变大”、“变小”、“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像是虚像【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2m处,则人像离镜子也是2m远,像与人相距2m+2m=4m;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当人逐渐靠近平面镜时,视觉上感觉像在变大,但实际上像的大小并没有变所以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4;不变22牙科医生在诊断牙齿病情时,常常借助如图所示的一块小平面镜来帮助诊断,使用时常在火焰上先烤一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使用小平面镜的作用是利用平面镜成像,便于看清牙齿的背面,使用时在火上将小平面镜先烤一下目的是防止口中的水蒸气液化使镜面模糊【考点】平面镜的应用;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牙医诊断病情时要看清楚牙的具体情况,由于牙的特殊位置,平面镜的作用就是帮助牙医看清楚牙的状况从口腔内外的温度查差较大以及口腔内空气的湿度大这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得到产生的现象,即可得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法【解答】解:牙齿在口腔的内部,牙医无法直接看清楚牙齿,特别是牙齿背面的具体情况,为了观察牙齿背面的具体情况,用小平面镜进入口腔内,通过观察牙齿在平面镜中的像来观察牙齿一般情况下,口腔内的温度高于室温,即高于平面镜的温度,当温度较低的平面镜进入到口腔内时,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面会液化成小水滴而吸附在平面镜上,这样就不会看清楚牙的情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将小平面镜先用火烤一下故答案为:利用平面镜成像,便于看清牙齿的背面; 防止口中的水蒸气液化使镜面模糊23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折射角等于60,空气在界面的右侧(选填“左”或“右”)【考点】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光的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的概念: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解答】解:由图知:光线从左侧射向右侧,所以左侧光线是入射光线,右侧光线是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图中所示折射角是9030=60,入射角为9050=40;如图所示;图中可以看出,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这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过程,即右侧是空气,左侧是玻璃故答案为:60;右24如图所示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有ACD,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有BEF(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分析】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定义进行判断: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解答】解:如图,ACD透镜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EF透镜中间比边缘薄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故答案为:ACD; BEF25小玉同学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发现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的特点是:倒立放大(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投影仪(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就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个特点制成的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能(选填“能”或“不能”)形成一个清晰的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1)光屏上能接到像是实像(2)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能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物距等于像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一般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解答】解: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如图,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因为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光屏上能接到像是实像故答案为:倒立放大; 投影仪;能26现在很多学校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摄像头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摄像头工作原理和照相机类似(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通过监控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是10cm,为了成清晰的像,人到摄像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之一,当u2f时,成倒立缩小实像,应用于照相机【解答】解: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位于其二倍焦距以外时,物体在凸透镜中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其成像情况与照相机相似若风挡镜头的焦距是10cm时,为了成清晰的像,人到摄像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故答案为:凸透镜;照相机;倒立;大于2027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8cm,当u=12cm时,所成像是放大(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选填“变大”或“变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的原理做出解答【解答】解:由图象可以看出,当物体在16cm处时,像距也是16cm,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u=16cm=2f,所以其焦距f=8cm;当u=12cm时,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物体远离透镜,那么像就会靠近透镜,且像逐渐变小故答案为:8;放大;变小三、解答题:(共42分)28在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所成的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先作出端点A、B的像点,连接连接两个像点即为物体AB的像【解答】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29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与空气的界面时将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及法线已画出请画出这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解答】解:图中已经过入射点O作出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折射光线要比原来远离法线如图所示30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图【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分析】在作凸透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31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什么?,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多长时间?【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根据对常见交通标志牌含义的了解答题;(2)由交通标志牌找出汽车的速度、车距北京的距离,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t=可以求出汽车的行驶时间【解答】解:(1)标志牌上的“40”表示此处汽车限速40km/h;(2)由交通标志牌知车的最大速度,即限速v=40km/h,此处到北京的距离s=60km,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时间t=1.5h;答: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此处汽车限速40km/h;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1.5h32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高(选填“高”或“低”)(2)图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92(3)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泡上升的两种情况如图丙a、b所示,图中a(选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小水滴(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4)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丁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98;试分析C组加热至沸腾时间较长的可能原因水的质量较大(5)实验完毕,小云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仍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分析】(1)在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水中,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否则温度计的示数会受烧杯底部的影响;(2)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读数;(3)水沸腾前和沸腾时都会从水底冒出气泡,但一种缓慢、一种剧烈,且在温度和形态变化上也有不同;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4)根据液体沸腾的特点找到沸点: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从给水开始加热到水沸腾需要的时间长短不同,根据Q=cmt知,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可能是水的初温不同(5)根据水沸腾的条件进行分析:达到沸点并要继续吸热【解答】解:(1)由图甲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受容器底部温度的影响,测量值将偏高;(2)由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示数为92(3)水在沸腾前,水温较低,底部少部分水汽化为水蒸气冒出时,又同时有一部分水蒸气会马上液化成水,所以气泡少,且会在上升过程中变小,因此图(b)是沸腾前的情形;水在沸腾时,水温都达到沸点,水在各个部位同时汽化,因此大量气泡会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得到补充,加之越往水面液体的压强越小,因此气泡会越变越大,形成图(a)的情形烧杯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滴;(4)由图丁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8;如丁图,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象,两个小组水初温相同,开始沸腾的时间不同,根据Q=cmt知,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即C组水的质量较大;另外也有可能是C组调节的酒精灯火焰较小,相同时间放出的热量少(5)撤去酒精灯后,由于石棉网有余温,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仍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水未立即停止沸腾故答案为:(1)高;(2)92;(3)a;小水滴;(4)98;(5)水的质量较大(或酒精灯火焰较小);(5)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仍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33如图,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1)实验中不能用平面镜替代玻璃板,原因是使用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实验中取两只相同蜡烛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用的研究方法是等效替代法(3)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4)如果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再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5)当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A的像大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1)根据平面镜不能透光,只能反射光,不能确定出像的位置,而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这一特点分析(2)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3)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像会偏上或偏下,使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蜡烛的像不能完全重合(4)虚像光屏接收不到,实像光屏能接收到(5)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解答】解:(1)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即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2)实验中取两只相同蜡烛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用的研究方法是等效替代法;(3)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像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像会偏上或偏下,所以如果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则原因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4)光屏能接收到实像,但接收不到虚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5)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当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A的像大小不变故答案为:(1)使用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等效替代法;(3)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4)不能;(5)不变34小宇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20202404036060(1)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B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E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上表所示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同组的小聪认为应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小聪的结论正确,理由是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3)如果让光线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向平面镜,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4)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5)实验中可转折的白屏的作用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1)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2)根据入射角和反射角出现的先后判断谁的结论正确(3)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4)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5)从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和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解:(1)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当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纸板B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2)因为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即先有入射光线,才有反射光线),所以小聪的说法是正确的(3)用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0(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说明光路具有可逆性(4)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当将纸板倾斜,纸板B上就不能看到反射光线(5)我们不便于直接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即光线,但光线能显示在光屏上,我们可以借助光屏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将光屏的左半部分向前后翻折,就不会看到反射光线,只有当整个光屏为一平面时,才能够看到反射光线,因此借助光屏可以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故答案为:(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小聪;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3)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4)不能;(5)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35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如图甲所示,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2)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中心、烛焰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像成在光屏的中心(3)如图乙所示,想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需将蜡烛向左(填“左”或“右”)移动,此时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缩小(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完整的像(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光屏上的像会向上(选填“上”或“下”)移(4)把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2cm刻度线处,小明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下来他应该D(填字母代号)A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 B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C取走光屏,直接从透镜左侧观察 D取走光屏,直接从透镜右侧通过透镜观察【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折射作用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然后可知其焦距;(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