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63680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市龙池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A物理课本的厚度B一根粉笔的长度C黑板的长度D饮水杯的高度2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铁轨B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C车窗D路边的树3家住三楼的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C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4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A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C寒冬季节,堆在户外的“雪人”变小D树枝上形成“雾凇”5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弯折了B水中山的倒影C屏幕上的手影D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7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后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则它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A等于4米/秒B小于5米/秒而大于3米/秒C等于5米/秒D大于5米/秒8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BCD二、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9如图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B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C要使底板的像变大,只把镜头前伸就可以D要在底板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2倍焦距10缺水地区的冬季,当地有些居民靠取冰雪来获得生活用水如图,是将一定质量的冰雪,从20加热到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不考虑水中有杂质产生的影响),下列对图象分析正确的是()A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B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吸热且温度升高C图象中的BC段,物质只是以液态方式存在D当地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二、填空题11如图物体A的长度是 cm12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优美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产生的我们能很容易辨别出二重唱的男声和女声,是因为他们的不同在医院的走廊和病房通常悬挂“肃静”的警示牌,这种让人们保持肃静的做法属于在处减弱噪声13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电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页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14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成像15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平时说的“B超”也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孕妇做常规检查,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三、作图题16如图所示,OB是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到水面后的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17请在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18(10分)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2)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3)实验过程中,当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 的实像(4)为了做进一步的探究,让凸透镜和烛焰的位置保持不变,将光屏远离凸透镜2cm,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烛焰像变模糊了,接着将一个近视眼镜放在透镜与烛焰之间并做适当调整,结果光屏上烛焰的像再次变清晰,此过程探究的是近视眼的矫正方法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它对光线有 作用19(8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A在玻璃板内的像重合,蜡烛B好像被点燃了,在此实验中:(1)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关系(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3)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20(10分)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1)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图(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有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热量,温度(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五、计算题(21题8分、22题8分,共16分)21(8分)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22(8分)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汽车行驶的速度2015-2016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龙池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A物理课本的厚度B一根粉笔的长度C黑板的长度D饮水杯的高度【考点】长度的估测【分析】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值,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用日常知识积累解答此题【解答】解:172.5mm=17.25cm;A、物理课本的厚度应该在0.5c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一根粉笔的长度约为10c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黑板的长度约为5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饮水杯的高度在17cm左右,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的认识,估测的题目,要求学生对相关物理量的数据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多注意日常积累,培养自己的估测能力2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铁轨B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C车窗D路边的树【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之前,必须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人是静止的,说明人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可以选择车窗为参照物,因为人和车窗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人运动状态的判断能力,需要根据参照物来进行解释才可以3家住三楼的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C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频率(即振动的快慢)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大小,由声源的振幅(即振动的幅度)决定;(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4)防止噪声的措施【解答】解:A、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响度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C、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声现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正确区分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4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A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C寒冬季节,堆在户外的“雪人”变小D树枝上形成“雾凇”【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A、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蒸发吸热所以感到冷,蒸发是汽化的一种;B、“白气”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液滴,它是烧开水时产生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雪人”变小就是变为了水蒸气,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D、“雾凇”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解答】解:A、游泳的人刚从水中出来,身上沾有水,水分蒸发时要吸热,所以感到冷,蒸发是汽化的一种;B、水烧开时,水吸热沸腾,沸腾是一中剧烈的汽化现象,汽化形成的水蒸气上升到空气中遇冷液化,形成“白气”;C、“雪人”是固态的,变小是变为了水蒸气消散在空气中,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D、“雾凇”是固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含义,然后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5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解答】解:由题干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中招的热点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弯折了B水中山的倒影C屏幕上的手影D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初中学过的光现象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本题要逐一对四个选项中的现象进行分析,看是属于光现象中的哪种【解答】解:A、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弯折了,这是铅笔的光进入人眼时发生了折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山的光在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水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是光的反射原理,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手影是光被手遮挡住,从而在屏幕上出现手的影子,这是因为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此项符合题意D、看到镜子中的瓶子,这是瓶子的光经镜子反射后进入人眼,是光的反射原理,故此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列举了四个常见的光现象,要求判断哪个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7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后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则它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A等于4米/秒B小于5米/秒而大于3米/秒C等于5米/秒D大于5米/秒【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物体的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平均速度,然后做出选择【解答】解:v=,物体的路程s1=v1t1=3m/s2s=6m,s2=v2t2=5m/s3s=15m,s=s1+s2=6m+15m=21m,物体的平均速度=4.2m/s;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求物体的平均速度,熟练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8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BCD【考点】蒸发及其现象【分析】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能使温度下降;但酒精蒸发后,受周围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解答】解: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物体温度下降,低于25随着酒精迅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相同时,不再上升即温度计的示数会从25下降,然后又上升到25故A、B、C不合题意,D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通过图象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考查了蒸发特点和现象,要注意分析;大部分学生知道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计温度降低,没有考虑酒精蒸发完毕后温度的回升,从而错选了B,因此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再做题二、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9如图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B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C要使底板的像变大,只把镜头前伸就可以D要在底板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2倍焦距【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解决该题需要掌握以下内容: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判断出A是否符合题意根据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利用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制成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对四个选项逐一进行分析和判断【解答】解: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A说法错误B、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制成的,所以B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要使底板的像变大,像距变大,即镜头前伸,同时物距应变小,即照相机应靠近被拍照的物体,所以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要在底板上成缩小的像,此时物距应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故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在照相机实际拍照时经常出现,也体现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一定要掌握10缺水地区的冬季,当地有些居民靠取冰雪来获得生活用水如图,是将一定质量的冰雪,从20加热到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不考虑水中有杂质产生的影响),下列对图象分析正确的是()A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B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吸热且温度升高C图象中的BC段,物质只是以液态方式存在D当地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1)熔点和沸点与大气压有关,要指明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和水的沸点(2)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3)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时都要继续吸热(4)晶体处于熔点时有三种存在状态,可能是固态、液态和固液共存状态【解答】解:A、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才是0,水的沸点才是100故A不合题意B、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时都要继续吸热,且温度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C、BC段所对应的温度是0,晶体处于熔点时,可能是固态、液态和固液共存状态故C不合题意D、BC段所对应温度值为0,DE段所对应的温度值为98,因此当地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该题把晶体的熔化和沸腾图象放到一个坐标系中,考查了学生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考查的很全面二、填空题11如图物体A的长度是3.10 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A左侧与4.00cm对齐,右侧与7.10cm对齐,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L=7.10cm4.00cm=3.10cm故答案为:3.10【点评】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12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优美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我们能很容易辨别出二重唱的男声和女声,是因为他们的音调不同在医院的走廊和病房通常悬挂“肃静”的警示牌,这种让人们保持肃静的做法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考点】声音的产生;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男女生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音调不同(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解答】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琴弦由于振动会发出优美的琴声;(2)们能很容易辨别出二重唱的男声和女声,是因为他们的音调不同男生的音调底,女生的音调高;(3)“肃静”是不让说话,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振动;音调;声源【点评】解决此类问题可结合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色音色,以及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13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电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80;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页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向右(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1)根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概念可确定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当液面发生变化时,由于入射角的大小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作图可知光点S的移动方向【解答】解:(1)由“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可得入射角为9050=40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4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80(2)当液面发生变化,下降时,由于入射角的大小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反射光斑将向右移到A的位置,如图所示:故答案为:80;向右【点评】本题考查利用镜面反射来解释分析液面微变监视器的原理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会根据掌握的知识采用多种方法作图14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上不能(填:“能”或“不能”)成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分析】(1)光屏上能承接到的像是实像,光屏上承接不到的是虚像(2)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成像的性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1)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蜡烛距离凸透镜15cm,2fuf,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蜡烛靠近凸透镜7cm,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答案为:放大;不能【点评】本题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成像的性质,然后根据实像和虚像是否能用光屏承接进行判断15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平时说的“B超”也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孕妇做常规检查,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考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根据具体实例,对声音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解: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比如:利用超声波的破碎能力除去人体结石,这就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检查人体疾病就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答案为:传递能量,传递信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与信息,以及声音与能量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本题需要学生掌握声音的两个特点,并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解释三、作图题16如图所示,OB是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到水面后的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既要发生反射,又要发生折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答】解:先过折射点O垂直水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入射光线,方向指向入射点,然后再根据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水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17请在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分析】在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点评】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四、实验探究题18(10分)(2015秋潍坊校级月考)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2)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实验过程中,当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放大 的实像(4)为了做进一步的探究,让凸透镜和烛焰的位置保持不变,将光屏远离凸透镜2cm,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烛焰像变模糊了,接着将一个近视眼镜放在透镜与烛焰之间并做适当调整,结果光屏上烛焰的像再次变清晰,此过程探究的是近视眼的矫正方法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 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 作用【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根据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的定义进行判断(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3)根据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的成像性质进行判断(4)近视眼镜实际上一个凹透镜,而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2)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可使实验中的实像基本能成在光屏中心(3)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会使所成的像向后,那必须使光屏向后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答案为:(1)10;(2)大致在同一高度;(3)放大;(4)凹;发散【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测量焦距,实验注意事项以及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近视眼镜的原理19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A在玻璃板内的像重合,蜡烛B好像被点燃了,在此实验中:(1)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离镜面距离的关系(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3)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在做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先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在这对蜡烛的同侧观察另一侧的蜡烛,直到另一侧的蜡烛与观察者一侧的蜡烛完全重合时,停止移动,记下蜡烛的位置,即得到相应的蜡烛的位置,这是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确定虚像位置的方法,用刻度尺测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便可得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移去玻璃后的蜡烛时,换用白纸时,在白纸一侧看到到白纸上没有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解答】解:(1)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离镜面距离的关系(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 大小关系(3)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虚像故本题答案为:离镜面距离;大小;不能;虚【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注意要使平面镜与桌面垂直,这样才能使确定出像的位置20(10分)(2013秋江陵县期末)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1)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A图(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有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98(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沸腾时和沸腾前的现象: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到水面消失(2)(3)掌握水沸腾时的特点: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解答】解:(1)从图中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当时的温度为96A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2)从图象可以看出水在沸腾过程中保持98不变,所以沸点为98(3)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4)白气是高温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答案为:(1)A;(2)98;(3)吸收;不变;(4)液化【点评】此题考查了沸腾时和沸腾前的现象,从现象上看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而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同时考查了水沸腾过程中的特点及水沸腾时的特点五、计算题(21题8分、22题8分,共16分)21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根据速度公式v=就会求出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山路上与公路上的总路程除以山路上与公路上总时间即为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由速度公式v=得:s1=v1tl=8m/s500s=4000m,(2)s2=v2t2=20m/s100s=2000m,则s=s1+s2=4000m+2000m=6000m;t=tl+t2=500s+100s=600s,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v=10m/s答:(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为4000m(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0m/s【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属于常见的考题22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汽车行驶的速度【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速度的计算【分析】先求出声音传播的距离,再根据公式V=求出声音传播的时间,声音传播的时间与汽车行驶40m所用时间相同,最后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汽车行驶速度【解答】解:声音传播的距离S=700m+700m40m=1360m,声音传播的时间,所以汽车行驶速度为答:汽车行驶速度为10m/s【点评】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关键是考查利用回声测距离,本题的难点是计算声音通过的距离,隐含的条件是声音传播的时间与汽车行驶的时间是相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