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编 现代文阅读篇 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一)记叙文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57019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编 现代文阅读篇 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一)记叙文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编 现代文阅读篇 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一)记叙文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编 现代文阅读篇 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一)记叙文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一)记叙文1.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件发生、发展的脉络,继而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2记叙文的分类(1)写人类记叙文,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和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作品的主题。(如“俗世奇人”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表现了小人物,大本领。)(2)叙事类记叙文,以叙述事件为主,着重描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通过事件描述来表现作品的主题。(如“伟大的悲剧”一文。)(3)写景类记叙文,以描写景物为主,通过描绘景物,寄托感情,表现主题。(老舍的济南的冬天)(4)状物类记叙文,以写物为主,通过写物抒发感情,寄托作者的志向。(如安塞腰鼓通过对安塞腰鼓表演场面的记述,抒发了作者对生命和力量的赞美之情。)3记叙文的顺序写人记事,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就是记叙文的顺序。常见的有四种类型:(1)顺叙按照事情发生、经过和结果的时间顺序来写。一般可分为三种:一是完全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二是按空间顺序来叙述事件;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顺序来叙述事件。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插叙2011已考叙事时中断叙述,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内容,突出中心。(如河北2011年中考现代文别动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第段插叙的内容,交代了珍妮芙太太劝说医生改变手术方案的经过和遭遇不幸的情况。这样写使文章内容丰富,情节起伏,突出了主题思想,增强了感染力。)(3)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这样写更能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作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如地下森林断想一文)(4)补叙是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作用:起补充交代作用,行文严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中心更突出。4记叙文的人称(1)第一人称2011已考以“我”的口吻角度展开记叙。(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河北2010年中考现代文最美的善举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给人以真实可信之感。)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和渗透作者的主观意识,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2)第二人称作者用“你”“你们”来叙述。作用:缩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3)第三人称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作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形式比较灵活自由。5记叙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是指串起事件发生及发展过程的物品、事件或情感。记叙文的线索,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种:(1)以时空转换为线索。人物活动、事情发展、景物变化等,都是随着时间、地点的推进而展开。(如藤野先生就是以“我”的活动地点为线索安排情节,围绕东京、仙台、北京层层展开。)(2)以人为线索,把全篇各部分内容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就是线索人物,全文是以“我”的见闻和感受来安排材料的。)(3)以物为线索,串联事件内容。(如李森祥的台阶。)(4)以事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如季羡林我的童年就是以事为线索。)(5)以思想感情为线索,推进情节发展。(如都德的最后一课就是以我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此外,还有一些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往往存在明线和暗线。(如智取生辰纲中明线为“杨智失陷生辰纲”,暗线为“吴用智取生辰纲”,两条线索在黄泥冈合为一条。)6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一般地说,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的形象性;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的气势。(1)常见修辞手法名称举例说明比喻明喻1.共产党像太阳。2.我们共产党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格式:甲像乙;常用比喻词:“像”、“好比”、“仿佛”等。暗喻长征是播种机。格式:甲是乙;常用比喻词:“是”、“变成”、“成了”等。借喻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格式:甲代表乙;不用比喻词。借代部分代整体千帆竞发,(代船)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代一切)具体代抽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代武装斗争)人的外部特征代人卖豆浆的聋子也回去了。(代人)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应具有相关性。借代与借喻不同:借喻通常可以加上“像”之类的比喻词,改成明喻,借代则不能。比拟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物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比拟要符合事物的特点;比拟要符合人物的心情;拟物往往用于讽刺,所以要注意对象。夸张夸大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缩小这间房间小得很,就像豆腐块那么大。夸张要明显地脱离事实,使人一看就明白,并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对比1.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的主要特征是意义上的对比,如新与旧,生与死,好与坏,爱与恨等。对偶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对偶以结构显示特征,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而对比以意义显示特征,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同。排比1.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死它,干旱吓不坏它。2.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排比与对偶的区别:排比,是连串的语言,必须是几项以上;对偶,是相对的语言,只限两项。排比的各项,可以重复出现相同的词语。反复1.前进!前进!前进!2.哪里有困难就在哪里突击,哪里有危险就在哪里战斗。反复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两种。反复,着眼于句子字面的重复,而排比,对结构和字数有一定要求。反语1.好个国民党的政府“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2.宛如小姑娘的发簪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反语多用于讽刺,所以注意分清对象,注意敌我之间的区别。用反语要明确,不能似是而非,使人费解。引用1.宋朝的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着,中国的石油将“大兴于世界”。(明引)2.无数事实说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暗引)引用原话要用引号。如果是暗引或概述大意就可以不用引号。设问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无疑而问。目的是引起注意,加强效果。反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设问,自问自答。反问是明知故问,不需回答。(2)修辞句的赏析:比喻、拟人: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具体形象地表现了。夸张: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对比:这个句子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把与进行对比,突出了的特点。反语:这个句子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显得幽默风趣,讽刺了,流露了作者的感情。排比: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整齐优美,富有气势;抒发了的强烈感情或使观点更鲜明。对偶:这个句子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引用:这个句子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引经据典,含蓄典雅,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3)句式工整句的赏析:这个句子句式工整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4)叠词句的赏析:这个句子中使用叠词,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形象生动,有节奏感,读起来有韵律美。(5)过渡段落的赏析:总结上文,总领下文,使上下文衔接自然、流畅。7常见表达方式及作用记叙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1)记叙:是指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述和交代。(2)描写:是指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特征作具体、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对描写的对象获得真切、具体的感受和印象。其包括: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五种。环境描写: A自然景物描写,包括时序节令、自然气候、山川湖海、动物、植物等。(如2011年河北第19题)B.社会环境描写:包括两类:一是某种社会生活情景的展示;二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陈设、格局、气氛、色调等所作的描写。(如契诃夫变色龙一文中的社会环境描写,揭示了沙俄统治下的萧条。)(3)议论:在记叙文中,议论不是主要的表达方式,它只是在叙述或说明的过程中,直接表达作者的某种感受和评价,或者借以抒发胸臆,突出中心,有画龙点睛的作用。(4)抒情:是作者在文章中抒发感受,表露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着重于感情的抒发。抒情的方法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5)说明:直接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8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1)对比2014已考:通过比较,与某事物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如鲁迅故乡中将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对比,鲜明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2)象征: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白杨礼赞由白杨赞颂边区的抗日军民。)(3)伏笔: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文章开头反复渲染“我们一家人”盼望叔叔归来的气氛和心情,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4)铺垫: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作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如鲁迅孔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做了铺垫。)(5)抑扬2010已考:包括欲扬先抑及欲抑先扬。作者的本意是,而先,令读者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使所表现的对象更丰满,更鲜明。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描写对象,增强表现力。(如列夫托尔斯泰由他的外貌丑来衬托其眼睛美,心灵高尚。)(6)直抒胸臆:不依托任何事物,通过朴实无华的手段,把内心活动和情感直接抒发出来的一种抒情方法。(如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7)借景(物)抒情: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如朱自清春景物描写细腻而富有情致,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8)托物言志: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出自己的志向和意愿,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如紫藤萝瀑布借紫藤萝的生生不息来表现人类生命的顽强。)(9)以小见大:从平常小事中体现出崇高的思想境界,或从平常小事中表现出美好的精神品质,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如台阶一文,台阶虽小,却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人生追求。)(10)设置悬念:设置疑团,不做解答,以唤起读者“穷根究底”的欲望和急切阅读的心理,其作用是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发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父亲总是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这句话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设置了悬念。)(11)卒章显志:层层铺叙,直到最后才突然揭开谜底,令人恍然大悟,然后又转入深深的思考当中。(如2010年河北中考现代文最美的善举层层铺叙后,在结尾处揭开谜底,让人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12)前后照应:在开头和结尾的内容上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是对同一情况做出解释、说明、交代,使文章浑然一体,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如朱自清背影中的一句话“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与最后一段中的一句话“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二者前后照应。)9人物形象的刻画人物描写的方法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等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从登场人物的口中、眼中或感受中写出未登场人物的性格;细节描写是对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所作的描写。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还少不了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指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