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学案3(湘教版必修1)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11513731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学案3(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学案3(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学案3(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学案【学习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说明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尝试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表分析归纳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给出多种地理图表和地理实例,让学生学会解决各种地理问题。3情态目标: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建立内力和外力辨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新课标重难点】重点: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难点: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学习过程】(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与岩石的关系。2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相互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过程。3通过运用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图,提高学生图解分析能力。4学会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方法并对常见岩石进行分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常见矿物(如石英、方解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2通过去野外收集各种不同的岩石,了解岩石的成因及类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比能力。3通过绘制简单的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想象能力。4在介绍岩石的形成和转化时,联系人类对岩石的开发和利用状况。通过了解地壳的物质循环的漫长周期(有的要经过几亿年),从而知晓相对于人类历史来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所以人类要大力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矿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探究关于地壳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2通过“岩石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的学习,培养学生关于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3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精神。4通过野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从热爱自然美,上升到探究科学的美。【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有关地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硅铝层,下层是硅镁层B硅铝层是不连续的,硅镁层是连续的C地壳就是整个的岩石圈D硅铝层在山区高原较厚,在平原盆地较薄2一般认为岩浆的发源地在( )A地壳上部的硅铝层 B地壳下部的硅镁层 C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 D岩石圈中部3下列各地,地壳最厚处在(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塔里木盆地4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B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不能改变地表形态C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只进行物质交换不进行能量传输D变质岩不能转化成沉积岩5右图为某地地层示意图。从p点向下钻井,当钻头位于、“层” 时,可能分别探测到( )A天然气 水 石油 B水 石油 天然气C石油 天然气 水 D天然气 石油 水6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原有结构和成分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是下列中的( )A石灰岩、玄武岩 B页岩、石灰岩 C板岩、大理岩 D花岗岩、页岩7地球内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8由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形成的机理是( )A沉积作用 B变质作用 C重熔再生作用 D冷却凝固9敦煌壁画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风化和风蚀 C冰川侵蚀 D水的溶侵10“沧海桑田”之说是指( )A地质作用 B内力作用 C地壳运动 D地质构造二、综合题11读“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1)A代表的地貌形态是_,它是由_作用而形成的,在我国多分布于_地区。(2)C、D、E三种岩石由新到老排列顺序是_。(3)若图中F处有流动沙丘,请用箭头标出风向。12地壳中主要元素含量可以用谐音 “养闺女贴给哪家美” 来记忆,据此回答问题。(1)地壳中的主要元素有_,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_。(2)构成地壳的硅铝层和硅镁层中相同的元素有_,含量差异较大的元素,前者为_后者为_。甲丙丁乙ABACCCDB13试在下面图框内填上恰当事物的名称,使之成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简单图式。(1)甲_, 乙_, 丙_, 丁_。(2)图中对应地质作用分别是: A_,B_,C_,D_。(3)图中箭头B、D包含的意义分别是:B_,D_。14.读某地储油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按褶皱的基本形态划分,该储油构造属于_,该地质构造在外力侵蚀严重的地区常形成_ (山峰、山谷)地形。(2)在储集层,由于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三者比重差异而产生的分异规律是:层是 _, _,_。(3)图中的储油构造经过一段时间开采,出油量会逐渐减少,这时采用向油井中注水的办法,原因是_。(4)岩层a形成时期的地质环境是( )A沉积作用为主 B火山爆发 C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D风化作用为主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C 2.C 3.B 4.A 5.D 6.C 7.D 8.A 9.B 10.A二、综合题11(1)风蚀蘑菇 风力侵蚀 西北 (2)E D C (3)风向:自右向左12(1)氧硅铝铁钙纳钾镁 铝 氧 (2)氧硅铝 纳钾 镁铁钙13(1)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 (2)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作用 岩浆活动 (3)已生成的岩石再一定温度、压力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 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14.(1)背斜,山谷 (2)天然气,石油,地下水 (3)水的密度比油轻,向地下注水既可以富集石油,又可以提升石油在地下的位置 (4)A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