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部制度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423763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部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产管理部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产管理部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资料生产管理部 (一)生产计划的编制管理 1、生产计划是生产管理活动的基本依据,各厂应科学、认真地分析本单位的生产技术条件、作业环境以及设备完好等因素,结合公司下达的年度生产经营计划,责任目标,切实地编制出本单位的季、月作业计划,确立好各度时期的奋斗目标。 2、生产计划编制的内容包括数量和质量两大指标。数量指产品的品种、产量、产值。各种原材燃料的消耗量等;质量指产品的品级、合格率、废品率、实物劳动生产率,产品单位成本等。 3、在确定指标值时,应按综合分析的方法,注重设计指标与实际指标的结合,力求计划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保证计划实现率达100以上。 4、各单位确定的作业计划,应具体细分到车间、工段、班组(或个人)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责任体系。 5、为协调好各厂的生产平衡关系,保证各厂具有良好的生产作业条件,各单位编制的作业计划必须形成文件,报送公司领导及有关部门,使之更有利于协调和服务生产。 (二)生产作业过程的控制管理 1、认真检查落实生产前的作业准备情况,包括技术、设备、安全、物资、劳动力、运输、卫生等。 2、随时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必须及时发现问题,迅速采取措施解决,消除隐患,保证生产活动继续进行。 3、检查了解设备的运行和保养情况,认真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工序能力。 4、根据需要调配好劳动组织和劳动力,掌握好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出勤动态,处理好各方面的工作关系。 5、定期进行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记录及统计分析工作,及时向公司领导和生产技术部报告生产进度和存在的问题。 6、每月应对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编发简报。其内容包括产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大体系,并以计划和上年同期相比,准确反映计划的实现情况,同时还要求分析判断计划实现好否的原因,找出对策措施。 7、定期召开生产调度会,强化现场调度指挥,提高调度工作质量,保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得以及时协调解决。 8、为使生产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各单位应加强统计管理工作,保证各作业过程活动成效的准确可靠。 (三)、生产调度管理 1、建立高效的调度指挥系统:公司以生产技术部为中心,对各生产单位进行指挥、协调和服务,每月召开一次生产调度会,对生产进行分析和总结评比。各单位可根据其生产特点,成立以厂长为首的生产、技术、安全、设备、财务、计划、统计等管理人员 为主要成员的生产指挥系统,协调处理生产活动过程的各种矛盾。调度员是调度指挥的执行者,代表整修指挥中心进行工作协调。生产统计员是征税指挥系统的集中信息员,要以科学、求实的态度认真分析生产活动过程的因果关系,并及时把结果向指挥系统负责人报告。 2、强化调度指挥职能,提高调度工作质量,保证生产过程协调、稳定的进行。要求调度员应加强学习,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其工作职责是: 认真检查生产准备情况,帮助和督促部门及时做好各项生产准备工作。 合理组织和调配劳动力,保证各生产环节,各道工序协调工作。 随时检查生产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利用情况,督促各车间、工段、班组合理利用生产设备,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检查和调节生产过程的物资供应情况,掌握原材料、备品备件的储备数量,确保生产不脱节。 准确掌握生产和工序的工序能力和工序质量,杜绝不合格品(或废品)进入下道工序,确保最终产品质量。 及时将调度成果报告单位及公司,为领导掌握生产动态,协调工作服务。 3、调度的方法一般实行生产调度会,班前和班后会,现场调度三种。要求厂级、车间级必须定时召开生产调度会,分析生产情况,制定对策措施,并每月编报生产调度简报;工段、班组应坚持班前、班后会,认真安排好本班的工作,标准工艺纪律,强化工艺操作质量;现场调度是一种面对实际问题进行组织指挥的较为灵活的方法,即调度员到现场和基层领导、工人、技术人员一起研究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各厂负责人、生产管理人员要身先士卒,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经常到一线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关系,合理组织好各项生产要素。 4、每月的调度情况,各厂应按制度的目标责任逐项逐条进行考核,并建立奖惩制度,刺激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5、各厂每月编制的调度简报,不能马虎行事,要认真对待,要涉及指标的完成情况,设备的使用和完好情况,安全环保工作情况,成本情况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分析判断影响生产成果的原因和具体的对策措施。 6、在分析生产成果条件时,对产量、质量、成本一定要按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影响生产成果的主要矛盾方面,以便促进各工序加强工序管理,严格工艺纪律,提高工序质量。(四)、现场管理:按照企业现场管理的有关标准,各单位应认真组织学习和实施,使现场管理达到以下要求: 1、环境整洁:厂区环境整洁,根据自身特点种植花草,涵养绿地,美化环境。办公室,工作场所干净;明亮、物品放置有序,要害部分(化验室、配电室、仪表室)一尘不染,无烟头,无纸屑,无粉尘。车辆停放整齐,拉运货物符合规定,垃圾定点存放,定期拉运。生产现场达到无积水(液),无积尘(土),无跑漏(风、水、电、气、油),无废旧物资,无烟头纸屑,无坑洼,无死角。 2、物流有序:设备、物资要定置管理,做好定置设计,使之操作方便、安全、工作效率高。定置图、牌,对应设备、图物相符,位置端正醒目。现场供材按材质、品种区分隔存,工序间转运定线、定量 ,不出现流洒,丢失。 3、设备完好:设备及附件结构完整,外观整洁,无松动,无泄漏,无油污,无积尘。重点设备实行重点检验制,保证设备良好的工作状态。管网无跑、冒、滴、漏,设备维护良好,设备隐患有记录,有整改措施,重大隐患及时处理,设备事故“三不放过”。电器设备使用符合相关规定。 4、信息准确:原始记录准确、工整、齐全、传递及时,台账清楚,账物相符,计量设备完好,记录数据不得擅自涂改,计量人员求实负责,态度端正。 5、员工形象:语言文明,行为礼貌,服装整洁,穿戴规范。要遵章守纪,不发生迟到、早退及任何违反劳动纪律行为,坚守岗位,精心操作,工作时间内不做与岗位要求无关的活动,上下工序密切配合,下工序监督上工序,以合格的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 6、安全生产: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群防群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进行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和特殊工种安全培训,安全制度齐全,标志醒目,责任明确,安全隐患排除及时。 7、均衡生产:生产指挥系统健全,调度及时、合理。要合理编制生产计划,按计划组织生产,生产条件准备充分,各岗位责任明确,流程畅通无堵塞,各工序各环节作业连续,劳动力组织使用合理。 (五)、技术管理:生产技术管理是企业的一项永恒的工作,提高经济技术指标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 1、工艺技术管理:科学合理的制定每一工序(岗位)的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严肃工艺纪律,消除操作的随意性,稳定生产技术指标,防止设备事故。 2、坚持持证上岗:坚持持证上岗,培训上岗,不准盲目上岗, 严禁顶岗代岗,严肃劳动纪律,搞好职工技术和上岗前培训工作,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和工作质量。 3、健全技术管理体系:以公司生产技术部门为核心,各单位要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对新投产系统,要严格编制生产操作规程,经技术论证审批后实施。各厂在生产实践中对原规定的重大技术方案需变更的须报经公司集体讨论批准后方可实施。 4、认真执行工艺纪律:生产技术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工序(岗位)技术规程执行情况作检查,确保各项制度的实施,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要从严查处,情节严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5、开展技术研究工作:经常性开展生产工艺的追踪研究工作,对长期指标不合格的工序,要定专题,定时间搞清,对相关的产业和延伸产品的工艺技术要进行超前的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技术水平,拓宽生产领域,公司每年有计划的安排科研费用,以确保科研工作的开展。 6、加强技术改造: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技术改造项目,克服工作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鼓励小改小革,集思广益,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和技术人员的创新精神,对在改革和改造过程中的有功人员要进行奖励。 7、重视科技人员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发挥科技人员的专业优势。加强技术的交流与合作,走出去,请进来,通过学习参观,考察等方式,学习同类企业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合理移植,变他长为我长。聘请有优势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努力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形成尊重科学,尊重技术,求实创新的良好企业风尚。 (六)、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狠抓质量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基础,质量包括狭义的产品质量和广义的工作质量,各厂组织生产时一定要按国家规定的质量指标,质量等级进行。 1、各单位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的观念,正确处理质量与成本、产量与质量的关系。 2、质量管理的裨就是以较高的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有较大的占有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为了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应建立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职责,有效地开展工作。 4、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质量教育计划,把岗位培训和各项专业技术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质量意识。 5、在加强工艺管理工作的同时,完善产品技术标准,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规范工艺纪律,使各项工作标准化,制度化,确保各工序工艺技术指标达到要求。 6、为使质量管理工作有可行的信息基础,各单位应加强计量管理工作,建立生产工艺控制和检验等计量网络体系,计量器具配备齐全,并按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定,保证计量准确。 7、强化测试,检验等方面的工作,建立互检,自检,专检制度,保证量、质及时、准确的传递。 8、各厂应分车间或工序成立小组,并积极开展工作。 9、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事故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事故分析,及时整改。对事故责任人要从严教育和处罚,并将事故的分析处理结果报告公司。 10、制定相关的质量管理规则,强化职工质量意识,杜绝质量事故。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修改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