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素养评价语文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347352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素养评价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素养评价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素养评价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素养评价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地奔流着。 解说:“思想感情奔流”是这个句子的主干。B高雅的人,看背影就知道;奋进的人,听脚步就知道;和善的人,看笑容就知道。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C笔墨纸砚说学逗唱阴晴圆缺亭台轩榭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完全相同。D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解说: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2 . 阅读下面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摘自十九大报告)A“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一句中“美好”和“奋斗”都是形容词。B“不忘初心”和“方得始终”都是动宾结构的短语。C“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句话的宾语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D“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这句中的两句是并列关系。3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仲裁(zhng)溃退(ku)要塞(s)一丝不苟(u)B气氛(fn)慷慨(ki)镌刻(jun)屏息敛声(png)C由衷(zhng)翘首(qio)悄然(qio)殚精竭虑(dn)D桅杆(wi)咆哮(po)默契(q)锐不可当(dng)4 .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括号内词语替换后意思有改变的的一句是( )A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自命不凡)B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铭肌镂骨)C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求全责备)D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声嘶力竭)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我准备好了”*本报讯,(记者赵莹莹)国庆70周年阅兵分列式上,为彰显我军深厚的历史荣誉传承,战旗方队首次出现在天安门广场上,乘车接受检阅。25辆猛士车载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荣誉功勋部队的100面战旗,行驶在最前面。“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的血性胆气写在了鲜红的旗帜上;“刘老庄八十二烈士”血战到底的豪迈气概写在了鲜红的旗帜上;“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的赫赫威名写在了鲜红的旗帜上这其中,就有娄明瑞所在的“英雄营”的一面战旗。“站在车.上受阅,擎旗一定要稳,做到纹丝不动。”娄明瑞告诉记者,这对战旗手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要熟练掌握用身体支撑住旗杆力量的诀窍。手持着战旗,一丝不苟地以最标准的军姿迎着太阳站立,即便队长下令“稍息,放松点”,身体还是绷得笔直,眼神亦无丝毫游移。“作为英雄营的战旗手,我不能给方队丢人。”娄明瑞说这番话时音调不高,但语气坚定。“英雄营”,是共和国军史上一支战功卓著、声名显赫的队伍。1958年12月26.日,空军地空导弹兵第二营在北京大兴宣告成立。随后的10年国土防空,他们六进西北、五下江南,机动行程18万公里,先后共击落5架敌机,并且三度击落最先进的U-2侦察机,开创了世界防空史上首次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先例,被国防部授子“英雄营”荣誉称号。别看今年只有29岁,这已经是娄明瑞第二次参加阅兵,两年前的7月,他以装备方队队员的身份,参加了朱日和阅兵。相比于那次,他觉得能参加70周年阅兵,荣誉更高,责任更重。“我是代表英雄营的集体而来,拿着英雄营的战旗,绝不能给咱方队丢脸。小”娄明瑞告诉记者,当初,听说今年装备方队中将组建战旗方队,他便主动报了名,经过三轮的筛选,从百名队员中脱颖而出。从身姿、面部表情到眼神,29岁的山东小伙儿严抠细训,以最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其他方面都还行,就是对自己的眼神还不太满意。”接受采访时娄明瑞轻声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对强光刺激比较敏感,对着太阳拔军姿时,时间稍久点就会流眼泪。尽管通过不断训练,他已经克服了敏感性,可自己总觉得眼神还不够坚毅,“还剩下最后几天了,我得再练练。”长时间的强光刺激,让娄明瑞的视力明显下降,可他从没有喊苦喊累或者有丝毫抱怨,时时刻刻想着的都是如何以最完美的状态参加10月1日的70周年阅兵,展现出军人的军威和士气,不留下任何一丝遗憾。“历史上, 英雄营官兵到过大漠戈壁,到过渤海之滨,战过严寒,也斗过酷暑,岂是一点儿困难就要退缩的。”战旗飘飘红似火,一面面战旗的背后,是一段又一段的有关革命与忠诚的故事。无论时光如何变迁,官兵们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诚本色从未改变。“我准备好了!”阳光下,娄明瑞的眼神坚定有力。一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5 . “根据这篇通讯的内容判断,下列选项作为副标题最合适的一项是:A鲜红战旗在天安门广场高高飘扬B战旗方队首次出现在天安门广场C英雄营共和国军史上的卓著战功D战旗手娄明瑞国庆阅兵式训练记6 . “本文与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都写到人物的眼睛,二者的写作内容和写作目的有何不同?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力切开了玻璃。一列夫托尔斯泰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点燃一个冬天游睿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瘟天,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煤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用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女人说。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篓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用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踏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的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喂喂的应着,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一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来烤烤,别冻着了。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远处渐渐的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孙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早点回。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孩子们点头。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篓。背篓里是满满的一背姜干柴。“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家了呀。”孙老师说。“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可我们放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女人愤愤地说。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捆干柴。“看到啥了?”女人问。孙老师放下柴火,说:“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们几句,放学是得早点回家。”女人说:“你看你。唉。”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哗哗破破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说:“听见没有,下雪了。”孙老师说:“听见了,下就下吧。”“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那点干柴能维持多久?”孙老师翻了翻身:“能维持多久就多久。睡觉,睡觉,明天还有课。”“你”女人已经听见孙老师的呼噜声了。第二天一大早,大地上到处插满了白旗,空气里仅有的一点暖气算是彻底投降了。寒气四掠,厚厚的积雪很刺眼。孙老师和女人还蒙在被子里,就听见了有人踩着积雪扑哧扑哧的声音。接着有人走进学校。孙老师一个骨碌爬起来,难道是学生们来了?这么早?女人跟着起了床。女人看见孙老师打开门,站在那里不动了。“咋了,咋了?”女人赶紧跑过去。门口,齐刷刷地站着孙老师的学生们。他们手中都提着一袋木炭,正一个接一个地把木炭往孙老师的门口放。门口已经堆了好大一堆木炭。“老师。”孙老师还没来得及说话,已经有人说话了。“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放学后烧的,这种木炭特别耐烧。”原来这时学生们又说:“老师,够你们烧了吗?不够我们继续烧,我们能烧。”孙老师的眼里已经有了泪水,他回头看了看女人。女人的脸红扑扑的。女人眼里也闪着东西,她嘴里冒着热气,一个劲儿地说:“够了够了。都可以点燃一个冬天了。”7 . 概括情节。请按时间顺序将小说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早上: _下午放学后:孙老师夫妇以为学生贪玩,放学不及时回家。晚上: _第二天清早:学生送来自己烧的木炭,孙老师夫妇深受感动。8 . 感知人物。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孙老师和他的女人各是怎样的人呢?9 . 品析语言。(1)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一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从修辞的角度)(2)大地上到处插满了白旗,空气里仅有的一点暖气算是彻底投降了。寒气四掠,厚厚的积雪很刺眼。(从描写的角度)10 . 深入探究。请写出本文题目“点燃一个冬天”的两层含义。表层含义: _深层含义: _三、句子默写11 .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1)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2)白头搔更短,_。(杜甫春望)(3) _,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4)东风不与周郎便,_。(杜牧赤壁)(5)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6)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_。(孟子富贵不能淫)(8)寒暑易节,_。(列子愚公移山)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王维的两首诗,完成以下小题。(甲)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乙)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注这是王维青年时期的诗作。细柳营,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的地方。12 . 对下面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B(甲)诗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C(乙)诗首句写在劲吹的寒风中,以兽角装饰的硬弓声响处,一支飞剑呼啸而出,有力地射向猎物。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把紧张的气氛渲染得很足,人物射猎的雄姿和不凡的技艺已跃然纸上。D(乙)诗作者借首联的射猎场面,颔联的“疾”“轻”的细节,颈联的周亚夫之典(暗寓将军有周亚夫的名将风度),尾联的“射雕”暗典(暗含称颂将军武勇过人的意思),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意气风发、气度不凡、骑技高超、剑术精湛的将军形象。13 . 请简要赏析乙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的微妙传神。14 . 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五、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洪佛子洪皓,字光弼,番易人。少有奇节,慷慨有经略四方志。宣和中,为秀州司录。大水,民多失业,皓白郡守以拯荒自任,发廪损直以粜。民坌集,皓恐其纷竞,乃别以青白帜,涅其手以识之,令严而惠遍。浙东纲米过城下,皓白守邀留之,守不可,皓曰:“愿以一身易十万人命。”人感之切骨,号“洪佛子”。(节选自宋史洪皓传)注释:洪皓:宋代著名的爱国重臣。经略:规划治理。廪(ln):官仓。损直:减价。粜(tio):卖出粮食。坌(bn):聚集。涅:在手上涂墨。纲米:贡米。15 . 解释文中加点词。(1)皓恐其纷竞_。 (2)愿以一身易十万人命_。16 . 对“涅其手以识之,令严而惠遍。”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在他们手上涂墨来记住他们是否已买过米,严格要求,使百姓普遍受惠。B在他们手上涂墨来记住他们是否已买过米,县令严格,使百姓普遍受惠。C在他们手上涂墨来做标记他们是否已买过米,县令严格,使百姓普遍受惠。D在他们手上涂墨来做标记他们是否已买过米,严格要求,使百姓普遍受惠。17 . 选文中,洪皓是一个_的人。六、名著阅读18 . 名著阅读(A)最后,我要说,虽然我的眼前是一片黑暗,但因为老师带给我的爱心与希望,使我踏入了思想的光明世界。我的四周也许是一堵堵厚厚的墙,隔绝了我与外界沟通的道路,但在围墙内的世界却种满了美丽的花草树木,我仍然能够欣赏到大自然的神妙。我的住屋虽小,也没有窗户,但同样可以在夜晚欣赏满天闪烁的繁星。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我的心是自由的。且让我的心超脱我的躯体走向人群,沉浸在喜悦中,追求美好的人生吧!(B)她笑的时候,黑色的眼珠亮亮的,闪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愉快,她牙齿雪白,面孔虽然有点黑,可依旧显得年青。她脸上最煞风景的大概就是那个软塌塌的大鼻子、红鼻子头了。她一下子从黑暗中把我领了出来,走进了光明,还为我周围的东西带来了美丽的光环!她是我永远的朋友,是我最了解的人,我与她最知心!她无私的爱引导了我,让我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都绝不丧失生的勇气!1A段文字选自,文中的“我”指,B段文字选自,文中的“她”指2AB段都提到了引领“我”走出黑暗的人,说说这两个给“我”带来光明的人物在性格上有什么相似点?她们分别用什么方式来影响“我”的成长?3结合原著情节,分别概述AB两段中的“我”在童年时历经的磨难;这些磨难铸就了他们什么样的优秀品质?七、综合性学习19 . 综合性学习。 前进中学学生会拟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漫校园”的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材料一:关于读书,鲁迅认为,要多读书,但不能读死书,否则真成了“自己脑里给作者跑马”,并且“踏得一塌糊涂”了。钱穆认为,读书要“活”,懂得一书中所蕴涵的一种活的精神;要读全书,不可割裂破碎、只注意某一方面。材料二:读、重读、反复读,那些可以把自己钉牢的书,有助于理解事物,在大脑中形成自己意义的框架;有助于理解人类社会与历史,及其背后的细节、逻辑。至于哪些书能把自己“钉牢”,值得自己一读再读反复读,除了流传的经典之外,恐怕还需要自己在茫茫书海中摸爬滚打一番,细细体悟,才能找到真爱。材料三:在“传统文化热”走向公众时,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传统的理解与尊重,避免庸俗化的,唯利是图的扭曲传统;需要坚持对传统的现代理解和当代转化。把传统文化中那些符合现代生活与现代价值的内容有机地融入生活。(1)(补计划)下面是前进中学“传统文化漫校园”活动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图,请在这个框架图的空缺处补上相应内容。(2)(究观点)请从以上三则材料中,任选一则加以概括。(不超过15字) (3)(受采访)(要求:记者提问任选一问作答,语言简明,表达得体,不超过100字。) 记者:同学,你好!据说你们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漫校园”实践活动,特别注重经典的诵读。你最喜欢哪本经典著作或哪首经典诗词?请说出理由。记者:家风依靠家规家训传承发扬,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请晒出你的家规或家训,并说出对你成长的影响。八、作文20 . 选择发生在你生活中的热点事件,写一则消息,注意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不少于500字。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诗歌鉴赏1、五、课外阅读1、六、名著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