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总结 资料】铜矿类型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11141648 上传时间:2020-04-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床学总结 资料】铜矿类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矿床学总结 资料】铜矿类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铜矿类型铜主要工业类型中最重要的包括斑岩型铜矿床、砂页岩型铜矿床、铜镍硫化物矿床以及矽卡岩型铜矿床、黄铁矿型铜矿。1.斑岩型铜矿分布及其特征斑岩型铜矿是一种储量大、品位低、可用大规模机械化露采的铜矿床。其地质特征包括:在时空关系及成因上矿床均与斑状结构的中酸性浅成或超浅成的小侵入体有关、如花岗闪长斑岩等;矿床受区域断裂-构造控制,呈带状分布;成矿受围岩的岩性影响,若围岩裂隙不发育,且岩石致密,则矿液不易流通,使得矿液在岩体内部成矿;矿床的围岩蚀变很发育,蚀变范围可达几百米到几千米。常具明显的、有规律的水平和垂直的分带现象,常见分带从岩体中心向外为钾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泥化带、青磐岩化带;矿体形态主要受各种复杂地质条件控制。矿床中金属矿物有黄铜矿、辉钼矿、斑铜矿、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铁矿、辉钼矿、金、银等矿物,常见有黄铁矿。非金属矿物多为石英、重晶石等。2.砂页岩型铜矿分布及其特征砂页岩型铜矿是泛指不同时代沉积岩中的层控铜矿。矿床产在一套沉积岩或沉积变质岩中。容矿沉积岩可以包括砂砾岩、砂岩、页岩、泥岩、泥灰岩、白云岩等。砂页岩型矿床分为海相砂页岩型铜矿床和陆相砂页岩型铜矿。海相砂页岩型铜矿床主要分布在各时代造山区,陆相砂页岩型铜矿主要分布在地台区。构造位置:陆内裂谷、被动大陆边缘及边缘坳陷、陆内断陷盆地。成矿环境含矿岩系可分为海相和陆相两类。前者形成于裂谷发育的早期陆缘浅海盆地、泻湖及萨布哈环境,由红色陆源碎屑沉积向碳酸盐岩沉积环境转变;后者形成于气候由潮湿向干旱转变时期的陆内断陷盆地。海相砂页岩型铜矿床一般品位高、规模大 ,其成矿时代主要是元古宙和晚古生代。陆相砂页岩型铜矿往往规模小,品位低到较高,这类矿床主要形成于中新生代内陆碎屑盆地的红色沉积岩系中。砂页岩型铜矿床主要特征包括:矿床主要分布于低纬度干旱、半干旱环境内沉积的陆相或浅海相砂质岩中,地层中有蒸发岩产出;容矿与含矿岩石为碳质粘土岩、粉砂岩、砂岩、泥质岩、白云岩等,往往夹互红层和蒸发岩;含矿层段可为一层或数层,矿体多为透镜状、似层状、脉状等;常见矿物包括黄铜矿、辉铜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银矿、伴有白云石化、重晶石化、硅化、粘土化等;矿石具微层条带状、浸染状、细脉状构造,可见硫化物呈显微球粒结构;矿石中硫同位素值为负值,与生物硫有关;矿床形成与成因认为,与地层、岩相、古地理关系密切,特别与蒸发岩层有一定成因联系。砂页岩型铜矿床大多在近海盆地或内陆盆地中形成成矿金属应该是最初在容矿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带入其中的,但沉积以后成岩作用以及更晚的区域构造变形和变质作用又对含矿沉积物中金属的重新分布与再富集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砂页岩型铜矿床成矿物质一般都来源于剥蚀区。铜可能以悬浮物和易溶盐两种形式被搬运,然后再沉积盆地边缘地带堆积下来。古剥蚀区的岩石相对富铜是形成该类铜矿的一个有利条件。多数学者认为矿床为同生成因。证据1.矿化的均匀性,由较富或较贫的薄层组成的矿体沿倾向和走向可以追索数百米,铜含量稳定;2.金属硫化物分带只能在停滞水体中,有限硫化氢对金属发生选择性沉淀来解释,而且这种分带现象宽度达几百米,并随着海侵海退发生超覆或退复现象;3含矿层内生物岩礁不含框,表明它们突出在缺氧层之上,而硫化物沉淀仅发生在缺氧层内;4矿体上下盘有突变的接触边界,说明矿体形成后没有含铜溶液迁移的迹象;5碎屑状硫化物聚集在交错层理中,也分布在滑动角砾岩中;6.有的矿体进到几厘米或更厚的金属硫化物岩石在含矿层中。3.铜镍硫化物型铜矿分布及其特征矿床主要特征:矿床主要与由辉长岩-苏长岩组成的镁铁质杂岩有关,部分和橄榄岩-辉长岩等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有关,少数和辉橄岩、二辉橄榄岩等超镁铁质岩有关;含矿岩体常呈岩床、岩盘状,少数岩体呈岩墙状,岩体分异愈好,岩相分带愈明显,矿化愈为富集,具工业价值的铜镍硫化物矿床大都是以底部矿体为主;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矿石成分复杂,主要有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和铂、钯的硫、砷化物和铂、钯的金属互化物等;矿石常具有海绵陨铁结构,浸染状构造为主,有少量块状构造;矿床中除铜、镍外,还有Co、Pt、Pd、Ru、Au、Ag、Sc、Te等元素伴生。铜镍硫化物矿床中除铜和镍外,还可回收许多金属,如铂族金属(铂钯)、钴、金、银、硒、碲、硫和铁等。原苏联诺里尔斯克硫化铜镍矿床能回收14种元素,加拿大萨德贝里矿床能回收15种元素。4.黄铁矿型铜矿分布及其特征黄铁矿型铜矿是指与海底火山作用有一定联系的含大量黄铁矿和一定数量铜、铅、锌的矿床。西方多称该类矿床为“块状硫化物矿床”即“VHMS”。 黄铁矿型铜矿特征包括:地史上延续时间长;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新生代都有重要矿床,包括太古宙时期形成的格陵兰伊苏阿矿床,及年代较新的白垩纪塞浦路斯含铜矿黄铁矿矿床,其中最为重要的成矿时期为晚古生代和太古代;矿床产于一定的火山岩中,矿化主要在火山旋回晚期或两个旋回的间隙期,矿床围岩以基性火山岩为主,长英质火山岩较少;含矿介质较复杂,有喷流气液、岩浆水、海水、火山口附近被加热的地下水等;矿化发生在地表、海底或地下浅处(0-1.5km),成矿温度大体在600-50;典型黄铁矿型铜矿床上部由整合的块状硫化物透镜体组成,下部是喷流热液蚀变岩筒,岩筒内部有不整合的脉型硫化物矿化网脉和细脉带块状硫化物透镜体与顶板围岩的上接触带通常是突变的,而下接触带逐渐过渡为细脉带网脉带代表海底热液系统近地表通道黄铁矿型铜矿主要与富钠的基性、超基性火山杂岩有关;矿床的蚀变带在矿体下盘岩石(蚀变通道)中发育,为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和硅化 而覆盖矿体上盘岩石中蚀变极微弱或完全缺失;喷流岩作为黄铁矿型铜矿床的标志层,也为火山喷流作用的重要产物;黄铁矿型铜矿床矿石组构多以层状、条带状、层纹状、块状构造为主,矿石结构出现微细粒状、莓球状(生物结构假象)、胶状等,主要显示内生组分以外生形式沉淀的组构特点,十、矿床矿石组成简单,金属矿物黄铁矿,占矿石中硫化物的1/3左右,其次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磁黄铁矿、毒砂等,脉石矿物为石英、绢云母、绿泥石、重晶石、方解石等。黄铁矿型铜矿具有较为明显水平和垂直分带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