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会互动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958513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社会互动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五章-社会互动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五章-社会互动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互动第一节 社会互动概述一、社会互动的涵义授课思路:通过参加应聘这则案例,让学生领会社会互动是以他人为导向,并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回应。案例:假设你收到了一家大公司的面试通知,你欣喜若狂,非常希望自己能够成功通过面试。接下来你会做些什么呢?首先,你会考虑自己面试时的穿着打扮,也许你平时喜欢休闲、随意和自然的风格,但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成熟,稳重和干练,你会挑选一套职业正装,头发整饰一新,皮鞋光亮照人,手里再配一个公文包。然后,你会在脑海中排练面试的情形,你时而扮演自己的角色,时而扮演考官的角色。在面试时,你内心很紧张,但你会装作若无其事侃侃而谈,尽力展示自己的优点。对于考官的观点,你一方面加以认可,另一方面又能提出自己独到的想法。面试结束后,你感到浑身轻松,并且得意洋洋。你自认为今天表现的不俗,给考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家,你换上了平日喜欢的T恤、牛仔裤和运动鞋。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我们日常与他人面对面的接触中,我们根据社会成员共同建构和分享的一些规则意识到他人对我们行为的期待以及我们对他人思想、感情和行动的期待。面试官希望见到机灵、礼貌、目标明确、穿着得体,并对有关问题准备得很好的人。应聘者期待着见到有权威的、并且在提探索型问题时非常内行的人。 社会互动的涵义:所谓社会互动就是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行为的回应行动。在相互交往中,由于我们意识到自身行动对他人行动的后果,因此,我们的行动总是以他人为导向的,根据自己所处的不同场合和面对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以调整自己的行为。我们在课堂上的行为和课堂外的行为会有所区别,与老师交往和与同学交往表现也会不一样。二、社会互动发生的条件授课思路:让同学们思考互动发生的条件。可以给学生以下提示:(1)互动中对人的数量是否有要求?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之间,这是互动的结构条件。(2)为什么对牛弹琴,牛无动于衷呢?当你来到异国他乡,如果语言不通,那么你和当地的居民能发生互动吗?互动的纽带是什么?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信息是互动沟通的纽带。 (3)同乘一辆公共汽车的乘客之间有互动发生吗?当汽车遇上紧急情况,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克难关时会怎样?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动才产生互动,不论这种依赖性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是亲和的还是排斥的。(4)现代社会由于有了便捷的通信手段,因此我们可能和近在咫尺的邻居老死不相往来,但却和远在天边的网友谈天说地。互动和距离有关吗?人们之间的互动不在于空间距离的远近,而在于事件的相关性。 (5)同样是一句“讨厌”,用在情侣之间和用在仇人之间意思是截然不同的,为什么?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 (6)参加应聘的你即使不喜欢,也要穿西装,打领带,这是为什么呢?无论是个人或群体的互动都不可能为所欲为、随心所欲,都必须在一定的规范引导下行动。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理论一、符号论二、戏剧论三、常人方法学一符号互动论信息互动论乔治.米德是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后来他的学生布鲁默(H.Blumer)对其思想做了提炼、概括和发展。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1)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是运用符号进行的,是符号互动。什么是符号?(2)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要理解某个行动,就要对行动者赋予其活动的意义做出解释。(3)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一方面,意义的确定有赖于互动的背景和情境,如果在大街上与熟人相遇,而是友好的问候。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意义是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双方都协商而确定的。它既不是预先决定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互动过程中产生、修正、发展和变化的。例如,有人推你一下,你可能做出不同的解释,从而也就做出不同的反应:如果你认为别人是友好地开玩笑,你可能一笑了之,或者与他嬉闹一番;如果你认为别人是无理取闹,你也许会责怪他几句;如果你认为别人是恶意挑衅,你可能严加斥责,甚至会拳脚相加。(4) 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为根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例如,当别人推我们一下时,我们在做出反应之前,往往先得设身处地地想一下: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5)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之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例如,如果我们把别人“推”的动作理解为友好的表示,我们就可能形成自己是受人欢迎的,能与别人轻松相处的自我概念;如果我们将它理解成恶意的挑衅,就可能得到自己是受人排斥、欺负的自我概念。一个人往往按照他的自我概念来与人互动。一个认为自己具有助人为乐的品质的人,在很疲劳的情况下都可能去帮助别人,相反,一个认为自己是已经不可救药的越轨者,往往会“破罐子破摔”。符号互动理论的缺陷在于:将社会关系简单地归结为人际关系,关注的仅仅是个体互动方式,忽视了宏观社会结构对人的互动的制约,忽视了互动的内容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互动形式的重要影响,减少了它对群体互动的解释力。非语言互动:案例:请同学们回答以下动作代表什么含义眯着眼不同意,厌恶,发怒或不欣赏 走动发脾气或受挫 扭绞双手紧张,不安或害怕 向前倾注意或感兴趣 懒散地坐在椅中无聊或轻松一下 抬头挺胸自信,果断 坐在椅子边上不安,厌烦,或提高警觉 坐不安稳不安,厌烦,紧张或者是提高警觉 正视对方友善,诚恳,外向,有安全感,自信,笃定等 避免目光接触冷漠,逃避,不关心,没有安全感,消极,恐惧或紧张等 点头同意或者表示明白了,听懂了 摇头不同意,震惊或不相信 晃动拳头愤怒或富攻击性 鼓掌赞成或高兴 打呵欠厌烦 手指交叉好运 轻拍肩背鼓励,恭喜或安慰 搔头迷惑或不相信 笑同意或满意 咬嘴唇紧张,害怕或焦虑 抖脚紧张 双手放在背后愤怒,不欣赏,不同意防御或攻击 环抱双臂愤怒,不欣赏,不同意防御或攻击 眉毛上扬不相信或惊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他人的互动不仅仅是借助语言,有时我们也运用表情,声音、肢体和空间距离等非语言来传达信息,并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反应。所以是信息互动,不是符号互动通过某种方式使互动者之间产生差别与联系并识别差别与联系,而且不断使差别与联系发生变化,创造新的信息。实验发现,一个人要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声调占38%,另外55%的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语言来传达,而且因为非语言通常是一个人下意识的举动,所以它很少具有欺骗性。因此,当一个男子向一个女子求婚时,他大可不必等到她开口应允,看看她紧抿的红唇、低垂的眼帘和微微颤动的肩膀,答案就不言自明了。 符号互动的含义:借助符号而不是语言所进行的沟通被叫做非语言互动(nonverbal communication)。它用身体外貌、衣着和个人饰物,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非语言沟通形式。其中,两种最重要的非语言沟通形式是身体语言(包括动态或静态的体和个人空间。美国学者卡克.W.贝克将非语言互动分为动态无声的互动(如用“点头”表示赞同、肯定或加重语气等)、静态无声的互动、辅助语言和类语言三大类:(1)动态无声的互动,指通过无声的动作姿态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头部、指头、手、胳膊、肩膀、躯干、臀部和腿部,都可以成为互动的“语素”。所有潜在的交流加在一起,就使人们可能利用形体运动的语言来传递极为丰富的信息。手势:人们在谈话时,经常借助手势强调他所叙述事情的重要性。(插入有关手势的图片,让同学们回答各种手势的含义)动态体态:指身体正在运动时的动作与姿态。这在人的互动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媒介,兴高采烈时的龙腾虎跃,悲痛时的捶胸顿足,遗憾时的扼腕长叹等。运动体态既反映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又反映一个人的待人态度。触摸:指人们互动是通过身体部位的接触来传递信息的过程。通常有握手、拍肩、亲吻、拥抱及拳打脚踢等接触的不同方式。身体部位的接触反映了互动者之间的感情、人际关系的亲密度、不同民族的不同习俗。眼神:指通过眼睛传递的信息来进行互动的过程。人们可以从眼睛动作的注视的时间、方式和方向及视线交流的角度去提取信息。面部表情:直接地展示着情绪的变化,是非语言信息的最丰富的源泉。在与人交谈时,我们通过不断地观察对方的脸色,以了解他们对我们说话内容的反应。我们也试图恰当地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但是,由于面部表情很难读懂,因此,要解释它们的意义通常也是很难的。但也有证据表明,诸如恐惧、快乐、惊讶和气愤等情绪的表达方式是共同的。当研究者将这些表情的照片给现代文化中的人和与世隔绝的传统文化中的人看时,他们都能将每种表情的意义正确区分(埃克曼和弗里森,1971)。大家普遍认为,这类表情反映了一种天生的生物安排,也就是说,是自然具有的而不是后天培养的。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人们不必去学习;并且,事实上,这些表情在所有文化中都传达着同样的意义。人类的许多情感表达,如快乐、愤怒、悲伤、惊讶、恐惧等是共同的,是人类的生物性的自然反应,因此,这些信息在不同文化中表达的是相似的含义。(图片展示人类的表情)在不同的文化中,肢体语言所表达的意义是非常不同的。案例:美国,上下点头意味着“是的”,而左右摇头则意味着“不”。 马来半岛的萨芒人把头向前伸表示“是的”,而马来西亚的矮小黑人则通过往下看以表明“不”。 埃塞俄比亚人交手的姿势(把一个手腕交叉放在另一个手腕上,并同时按照相反的方向移动双手)意味着向一位妇女示爱; 在以色列,这个动作曾经具有军事意义,而现在则意味着双手被“禁锢”或受了伤。在埃塞俄比亚,手袋式的动作(伸出手,摊开手掌,然后将五个手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点)意味着乞讨食物;而在以色列,这是“慢一些,保持耐心”的标志(舍勒,1985)(2)静态无声的互动。它是指通过没有声音的静止身体姿态来传递信息进行互动的过程。一是互动者的静止体态。人们静止状态下的体态通常有:站、坐、蹲、跪、躺、卧等各种姿态及上述各种体态的不同组合。人的这种静止的体态和相互的位置是构成人际关系变化的重要信号。二是互动中的人际距离。人们交流信息的一种形式是掌握他们彼此之间的距离。案例:大街上我们与陌生人相遇时,我们彼此之间相互看一眼,这一看一般就遵循着某种共同的模式。在一种被称为礼貌的疏忽(civil inattention)的过程中,陌生人之间的相互一看,仅仅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为止,而不是看得太长,不会表现出任何好奇。所谓礼貌的疏忽,通常采取这种形式,即“往对方头顶看,当对方走过时收回眼神这就是对别人的一种模糊的印象”(戈夫曼,1963,1980)。个人空间的一个方面,即谈话人之间的人际距离,尤其有意义。人际距离通常用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来测量。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Edward T. Hall,1966)曾经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他用下面的例子来说明空间距离是怎样表明人们彼此间的情感的。正在生气或者强调各自观点的人们,总是越凑越近,他们抬高嗓门喊叫,好像这才是正常的。于此类似,正如所有女人都知道的那样,一个男人示爱的最初迹象之一就使向女方靠近一些。如果女方不是同样感到有意思的话,她对此的反应就使向后退。 霍尔提出了一种理论,认为个人距离有四种基本类型,每种类型的距离又都有其自己的活动和关系特征。人们选择特定的距离进行互动,不仅反映着,而且有时还形塑着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必要指出的是,这一理论可能只对霍尔所研究的人适用,即美国东北部的健康的中产阶级成年人。亲密距离(intimate distance,从实际接触到彼此相距18英寸,大约45厘米内)另外一个人的出现会让人不知所措。在这个距离内,一方可以感觉到对方的气息,并能详细地看到对方的身体。这就是求爱、安慰和保护的距离。尽管可以经常看到一些孩子们在各种公共场合保持这种距离,但是对于许多成年人而言,在公众场合保持这种距离是不合适的。个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从18英寸到4英尺的距离,大约122厘米内)一般是与密友和相爱者进行互动。在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从4英尺到12英尺的距离,大约365厘米)内,可以处理一些非个人事务。除非受到空间限制,人们在偶然的交际场合也保持这种距离。案例:提问:沙发中间茶几的作用是什么?一次,一个外交会谈座位的安排出现了疏忽,在两个并列的单人沙发中间没有放增加距离的茶几。结果,客人自始至终都尽量靠到沙发外侧扶手上,且身体也不得不常常后仰。可见,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关系需要有不同的人际距离。距离与情境和关系不相对应,会明显导致人出现心理不适感。 社交距离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其近范围为47英尺(1.22.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社交距离的远范围为712英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 案例:公司的经理们常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桌子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与来访者谈话时就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工作招聘时的面谈,教授和大学生的论文答辩等等,往往都要隔一张桌子或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增加了一种庄重的气氛。) 在社交距离范围内,已经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说话时,也要适当提高声音,需要更充分的目光接触。如果谈话者得不到对方目光的支持,他(或她)会有强烈的被忽视、被拒绝的感受。这时,相互间的目光接触已是交谈中不可缺免的感情交流形式了。公众距离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近范围为1225英尺(约3.77.6米),远范围在25英尺之外。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间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未必发生一定联系。因此,这个空间的交往,大多是当众演讲之类,当演讲者试图与一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 显然,相互交往时空间距离的远近,是交往双方之间是否亲近、是否喜欢、是否友好的重要标志。因此,人们在交往时,选择正确的距离是至关重要的。 案例:有这样一个小伙子,他爱上了一个姑娘,向姑娘求婚遭到了当众拒绝。姑娘后来恼怒地说:“他竟在离我8英尺(约2.5米)的地方谈这种事。”自然,这种社交距离不是谈婚论嫁的场合。 空间距离的文化差异:霍尔指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其交往距离也不同。这种差距是由于人们对“自我”的理解不同造成的。案例:北美人理解“自我”包括皮肤、衣服以及体外几十厘米的空间,而阿拉伯人的“自我”则仅限于心灵,他们甚至把皮肤当成身外之物,因此,交往时,往往出现阿拉伯人步步逼近,总嫌对方过于冷淡;而北美人却连连后退,接受不了对方的过度亲热。霍尔(1966)所访问的一个美国人说:“这些人离得太近了,眼睛都对上了。这样确实让我很紧张。他们把脸贴得太近,让人觉得他们就像在你的身体里似的”。同是欧洲人,交往时,法国人喜欢保持近距离,乃至呼吸也能喷到对方脸上,而英国人会感到很不习惯,步步退让,维持适合于自己的空间范围。关于个人空间的文化定义也体现在人们对居室、房门和办公室的看法上。案例:德国人觉得房门保持了房间的完整,并且提供了人与人之间的一条必要界线。在德国人的办公室里,门一般是坚固的,并且总是关着。但是,在美国,关着门可能意味着屋里人不愿交际,甚至是一种搞阴谋的迹象(施瓦茨,1967;霍尔,1966)。与此同时,美国人和德国人都倾向于把总经理的办公室安排在大楼的某个角落,而法国人则把正中央的办公室看作是最受尊敬的。在法国,办公室和城镇通常都是围绕着某一中心向四周辐射,那些最重要的人以及最重要的地点和机构,都处在中心位置(霍尔,1988)。空间距离的性别差异:还有证据表明,个人空间的重要性对于不同性别的人是不同的。有位研究者指出,男人一般比女人需要更多的个人空间(爱泼斯坦,1986)。可能正是这个原因,在一间拥挤的屋子里,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弗里德曼,1975)。二、戏剧论(dramaturgical perspective)授课思路:结合案例探讨戏剧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联系实际探讨中国人的印象整饰,最后对戏剧理论做出评价。戏剧论的代表人物是艾文.戈夫曼。他将社会机构比作一个舞台,认为人们都在这里登台表演。由于戈夫曼把人们的活动比作剧院里的演出,从戏剧的角度研究社会互动,因而,他的理论被成为“戏剧论”。戏剧论的基本观点是: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他们都在社会互动中“表演”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戈夫曼运用了“剧本”、“观众”、“表演者”、“角色”、“前台”、“后台”、“面具”、“道具”等戏剧用语说明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社会互动的过程。(1)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所谓印象管理是指为了使他人按照我们的愿望看待自己而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的努力。戈夫曼认为,在互动表演中,我们都非常关心和试图控制自己给他人的印象,我们通过言语、姿态、手势等表现来使他人形成我们所希望的印象。戈夫曼认为,为了实现印象管理,人们就要运用一些手段、工具来装点门面。对此他还作了一些区分。首先要有外部设施,其次要有个人的装扮。他还将个人的装扮分成两部分,一是仪表,这是人们身份的外部标志,二是举止,这是人们扮演角色时出现出来的行为。例如:大学新生晚会上同学们自我介绍的时候尤其注意给大家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参加研讨会的学者努力显示自己的观点,以给人学识渊博的印象;公司里的员工在领导进门时,都努力表现出忙碌的样子。 案例:脸与面子:中国人的印象整饰 鲁迅在说“面子”一文中,曾借外国学者之口,将其称为理解“中国精神的纲领”,“只要抓住这个,就像二十四年前的拔住了辫子一样,全身都跟着走动了。” 他在与其弟周作人谈及“面子”和“门钱”时,也曾十分形象地说道,“早先年,大家庭的主人变穷以后仍然要下馆子,到馆子里去即便是吃了个两三文钱的烧饼,也要摆出吃了什么山珍海味的面孔走出来。”他们要装着在桌上写字,将手指上蘸了唾沫去粘掉在桌上的芝麻;装着思考后的顿悟大拍桌子,将掉在桌缝里的芝麻震出来。 而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也一样将“面子”、“命运”和“恩惠”并称为统治中国的三位女神,他虽然感叹“脸面这个东西无法翻译,无法为之下定义”,但却认定对脸面的研究“触及到了中国人社会心理最微妙奇异之点。它抽象,不可捉摸,但都是中国人调节社会交往的最细腻的标准。” “脸”是指社会对个人道德品格的信心”,“它涉及个人道德品格的完整性。”而“面子”则是指“在人生历程中步步高升,藉由成功和夸耀而获致的名声,也是藉著个人努力或刻意经营而积累起来的声望,此即为名誉,另一方面,它却暗示了一种自我膨胀的欲望。”对脸和面(一般又称“面子”)的划分并不单单是为了研究的方便,而且有着实际的意义。正因为“脸”与一个人的道德行为及其名声相关,所以它直接涉及人们为了自己或相关者的完善而通过印象整饰和角色扮演在他人心目中形成的形象,这从汉语中与“脸”有关的词组搭配中能够明确看出来:诸如“丢脸”、“不要脸”、“翻脸”、“让露露脸”等;同样因为“面子”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能耐有关,所以它直接涉及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在他人心目中所处的心理地位,这也可以从汉语中与“面子”有关的词组搭配中明确看出来:诸如“给面子”、“留面子”、“要面子”、“看在的面子上”等。如果具体一些,我们可以将“脸”和“面子”的差别简述如下:(1)中国人认定的“面子事”和“脸事”不同。“丢脸”的事主要为违法乱纪和不道德的事,如偷窃被抓;而“丢面子”的事则主要是一些不雅事件以及反映个人能耐不大的事,如当众出丑或考试不及格等。(2)脸重在守护,而面子则重在争取。一个人只有一张脸,但却可以有多个面子。因此,脸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守护的问题。守不住,没了脸,就不是“人”了。而面子有大有小,面子大活得潇洒,但面子小甚至没有面子却不影响做人。所以面子重在争取。(3)脸的事件具有延时性,而面子的事件具有情境性。一个人一旦丢脸,会长时间抬不起头来;但一个人丢了面子,虽则当时令人难堪,但时过境迁,人们就很快会忘记。 从以上分析能够看出,“脸面”不仅可以作为人们日常互动过程中的一种印象整饰的手段,而且也能够满足中国传统社会的礼治需要。从比较宽泛的角度说,“脸面”的社会文化功能起码有这样几方面: 第一,社会规范和控制功能。在中国,“脸面”也和道德与法律一样,具有社会规范和控制功能。区别只在,道德是自律性的,而法律和脸面则是他律性的;法律是有形的,而道德和脸面则是无形的。费孝通曾就诉讼问题对“脸面”在乡土中国的这种控制功能作过生动的描述:乡民之间发生矛盾,去找乡绅评理,“他的公式总是把那被调解的双方都骂一顿。这可是丢我们村子里脸的事!你们还不认了错,回家去。接着再教训一番。” 这一程序看来简单,但却屡试不爽,足以说明“脸面”确实有着极强的社会规范和控制功能。第二,印象整饰功能。这其实是“脸面”的最初的或最基本的功能。有些研究者将中国人的印象整饰行为干脆称之为“面子工夫”,这是“个人为了让别人对自己产生某些特定印象,而故意做给别人看的行为。” 在印象整饰过程中,“脸面”既可以起到人际互动的象征符号作用(它可以表征一定的家世、财富、身分、地位、角色、权力、声望、荣耀和社会关系),也能够因使用得当而给人们的心理带来极大的满足和快感。所以,中国人好讲排场,不仅能够向他人显示或炫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且也能因这种显示或炫耀带来心理上的愉悦。 第三,社会交换功能。社会交换指的是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有形的或无形的社会资源的交换现象,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互惠互利,即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在中国传统社会,由于脸面是一种十分独特而广泛的社会资源,因此,在日常互动中人们之间进行“脸面”的交换是十分常见的。加之这种交换是互动双方人情关系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通常又说“情面”,即人情式的面子。在日常互动中,我们都知道要给他人留面子,不要撕破脸皮。作这样要求的前提是,如果我们给了他人面子,今后,他人同样也会给我们面子。比如,甲的朋友丙来玩,乙为甲招待了丙,给了甲一份大面子,甲也就同时欠了乙一份人情。一般说来,甲在今后与乙交往的过程中,一定会还这份人情,即也找机会给乙一次面子。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同印象整饰具有正负两面性一样,“脸面”本身既具有积极功能也具有消极功能。重视“脸面”既可以推导出中国人对表里如一的要求,而成为真正的君子;也可以将全部工夫都倾注在面子上,或成为死要面子的市侩,或成为玩弄他人于股掌之间的“奸雄”。 (2)表演的前台和后台。戈夫曼认为,人们表演的区域有前台和后台之分。前台是人们正在进行表演的地方,人们呈现的是能被他人和社会所接受的形象。后台是相对于前台而言的,是为前台做准备、掩饰在前台不能表演的东西的场合,人们会把他人和社会不能或难以接受的形象隐匿在后台。戈夫曼认为,人们不能将前台行为用于后台,也不应将后台行为用于前台,而是应该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出该场合应有的行为,而其标准是社会规范,即社会对角色行为的规定。 如一个餐厅的服务生当着顾客的面剪指甲就是不合适的行为。在大庭广众前,男女有过于亲热的行为也是不合适的。前台和后台不是固定的。例如,夫妻俩在家吵架,家是后台,突然有人敲门,夫妻会停止争吵,打开门笑脸迎客,这时家又成了前台。案例:一个家庭主妇在准备一个生日宴会,她精心打扮自己,并把房间布置得很漂亮,所有这些行动都是要给人们留下这样一个印象,就是她是一个有魅力的人,是一个和善的家庭主妇;在宴会上,她笑容满面、热情似火,她告诉客人随意取用自己喜欢的饮料,她周旋于所有的客人之间,尽量让客人都感受到她的热情。如果有人不小心打翻了葡萄酒,她一定不会表现出生气或不满的样子。当曲终人散,这位妇女会一反刚才高贵典雅的举止,踢掉鞋子、换上便装,倒在沙发上。在这个例子当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到这是一种角色表演,而且“前台” 和“后台”区分也十分清楚。(3)有意忽视(studied nonobservance)有意忽视是社会互动中的一项规则,就是当对方的表演不是太成功,出现了一些让“演员”困窘的状况时,一般参与互动的人会给对方“面子”,故意视而不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直接对表演者提出挑战。这是因为,在社会互动中,互动双方对于维持相互之间的身份共同承担着责任,一方的失败意味着另一方的活动也无法顺利进行。例如,客人的肚子咕噜咕噜作响,讲课的老师衬衣的纽扣错位,领导讲话时念错了字等等这些令人尴尬的局面是表演者的一种失败,但是现实生活中的互动规则是我们通常会有意忽视这些错误,以保全对方的面子。对戏剧理论的评价:戈夫曼对互动细节的观察非常敏锐,地互动秩序和形式的分析也相当深入,他的理论观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对戏剧理论也不乏批评。有人认为戈夫曼夸大了人类行为的表演性与虚伪性。事实上,印象整饰并非互动行为的全部,不少时候人们会表现真实的自我。三、常人方法学常人方法学的创始人:加芬克尔我们可以观察到,即使是一群陌生人之间的互动也可能是极其顺利地。这是为什么呢?常人方法学的创始人加芬克尔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在研究陪审团评议时杜撰了“常人方法学”这一词。加芬克尔在研究陪审团评议的时候发现:陪审员之前彼此并不认识,并且对于法律职业技术规则并不了解,但他们能够一起工作然后作出决策。其中一定有什么规则在导他们在陪审团中的互动,加芬克尔把这套规则称为“常人方法”。常人方法学分析的是普通人处理日常时候社会互动的基本方法。常人方法学的基本假设: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社会互动,这些日常生活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是理所当然的,心照不宣的,一旦这些规则被破坏,互动就不能顺利进行。案例1:下面一段对话发生在看电视的一对夫妻之间:丈夫:我累了。妻子:你哪儿累了?身体累,脑子累,还是只觉得烦躁呢?丈夫:不知道。我想是身体累吧!妻子:哦,身体累。那么是肌肉呢,还是骨头呢?丈夫:你怎么这样说话?尽纠缠些术语。(夫妻对视,互为不满)以上故意捣乱式的刨根问底,撇(Pie)开了日常互动中的基本规则或对背景的假设,因此使互动无法顺利进行。案例2:被试:你好! 实验者:你问我好是指哪个方面?是问我的身体、我的经济状况、我的学习成绩、我的心情还是我的 被试:你看你看!我只不过想礼貌性地问候一句罢了。说实在的,你好不好,也不关我的事!破坏性实验揭示了一个道理:我们生活世界看起来是无序的,实际上是有序的,看起来是杂乱无章的,实际上是有内在规律的,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实实在在存在,我们只有参与进去,才能发现它时时刻刻规范着我们的生活。破坏性实验的目的:第一,自孔德、涂而干以来,学者们就认为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团结的有机体,因为当一个社会被说成社会的时候,这个社会的社会制度、社会规范已经默默地内化到社会成员心中,形成了广泛的社会认同,保证了社会的团结。破坏性试验恰恰验证了这个认识。第二,加芬克尔想通过破坏性实验去体会、去寻找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地,但是我们不知道的社会规则,去发现人们每天是如何组织他的日常生活的。案例:对制度的反思:比如有天桥大家却不走,因为天桥离我们的出发点远,我翻越栏杆比过天桥更方便,因此,我们看到那么多不过天桥而翻栏杆的人。当获得收益大于付出的成本的时候,这个制度和规范就可以不遵守。因此只有那些对遵守者来说获得收益大于付出成本的制度才是好的制度和可行的制度。 对常人方法学的评价:常人方法学强调个人间的微观互动过程,强调对行为者主观意图的理解,并把这种原则应用于经验研究,从而在方法论上发展和充实了M.韦伯的理解社会学。70年代以来,常人方法学方学作为一种新的学派已逐渐被社会学界所接受。 但它由于否定客观社会事实和普遍规律,所以在那些以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为宗旨的大多数主流派社会学家,尤其是宏观社会学家看来,不仅是不足取的,甚至是难以置信的。他们认为常人方法学基本上是描述性的,并且批评它无视社会结构,特别是权力的中心地位在社会交互作用中的影响。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形式社会互动的方式非常多,当互动双方都有类似的行动,双方彼此的行为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我们把这种方式称为对称性社会互动,如竞争和合作;互动双方的关系是不对等的,我们把这种方式称为非对称性社会互动,如集合行为。非对称性互动实际上是置换对称性互动,所以,所谓互动一定是对称性的。一、对称性社会互动1.合作:(1)合作的含义: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一种互动方式。(2)合作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两个以上的合作者,而且合作者具备与合作项目有关的知识与技能。二是有共同的目的,而且合作者对为什么要达到和怎样达到共同目的有着共同的看法。三是行动上相互配合,而且合作者能够提供并会使用其相互配合的物质手段。(3)合作具有巨大的社会作用:营造力量或信息,互惠互利在生产力低下分工不发达的远古时代,合作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人们为了生存,一方面需要生产,在主要依靠体力获得生活资料的时代,人们无论狩猎、捕鱼或采集都必须合作,否则会一无所得;另一方面需要安全,在主要凭借石头和棍棒来保卫自己的时代,人们无论是对付野兽还是别的部落的侵袭都必须联合。在生产力发达、分工精细的现代,合作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是产业不断分化,因此人们要生产所需要的资料,必须有各行各业的合作;另一方面产业内部也不断分化,因此人们要生产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就必须有行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合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形式不断增多,合作日益重要。案例:以囚徒困境为例说明合作的意义。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里最经典的例子之一。它的模型是这样的: 两个嫌疑犯(A和B)作案后被警察抓住,隔离审讯;警方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如果两人都坦白则各判8年;如果一人坦白另一人不坦白,坦白的放出去,不坦白的判10年;如果都不坦白则因证据不足各判1年。 可能会出现四种情况:A和B均坦白或均不坦白、A坦白B不坦白或者B坦白A不坦白。A和B均坦白是这个博弈的最终结果。这是因为,假定A选择坦白的话,B最好是选择坦白,因为B坦白判8年而抵赖却要判十年;假定A选择抵赖的话,B最好还是选择坦白,因为B坦白不被判,刑而抵赖确要被判刑1年。即是说,不管A坦白或抵赖,B的最佳选择都是坦白。反过来,同样地,不管B是坦白还是抵赖,A的最佳选择也是坦白。结果,两个人都选择了坦白,各判刑8年。在囚徒困境中,如果A和B合作,建立攻守同盟,都选择抵赖,各判刑1年,显然比都选择坦白各判刑8年好得多。由于A和B没有合作,因此无法使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不合作A、B都被判刑8年,合作则各判刑1年。 2.竞争(1)竞争的含义:从广义上说,竞争指一切生物间的生存竞争,这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而我们这里论述的竞争则是狭义的,竞争专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相互争夺的社会互动。例如,体育运动中运动员之间或运动队之间对于冠军的争夺,同一种商品的厂家对于同一销售市场的争夺。(2)竞争发生的原因:人与人之间之所以发生竞争,一方面是因为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社会上的物质和荣誉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同时又不能平均分配,因此就只有通过竞争来分配数量有限的物质和荣誉。(3)社会竞争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有一个共同争夺的目标。这个目标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如抢占市场是为了企业多挣钱,而参加足球比赛则是为了争夺冠军的荣誉。二是双方必须争夺的是同一个对象,如果双方争夺的不是同一对像,那么竞争就不会发生。三是竞争双方中一方的成功必然会使另一方失败。如果双方同时成功或失败也不是竞争。当然这里的成功与失败是相对争夺目标而言的,离开争夺目标就无所谓成功与失败。 (4)竞争的手段任何竞争都存在着一个根本规律,即优胜劣败。因此,人们要想在势均力敌的竞争中获胜就必须打破均势,使自己处于优势而对方处于劣势。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一种方法是通过扬长避短或改革创新等手段来使自己得到实际提高,从而使自己处于优势;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破坏对方或贬低对方等手段来使自己得到相对提高,从而使对方处于劣势。前者不仅有利于胜者,而且有利于社会,因此它是一种积极的方法。而后者只是暂时有利于胜者,但不利于社会,因此它是一种消极的方法。我们应该赞扬和提倡前者,反对和制止后者。 (5)竞争的意义:一方面,在社会互动中,竞争对于提高其间发生的各种社会行动的效率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曾一再论述过“自由竞争”在使“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的“业绩”中所起的作用。在他们看来,竞争“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一次又一次地把资产阶级的生产甩出原先的轨道,并迫使资本加强劳动的生产力,这个规律不让资本有片刻的休息,老是在它耳边催促说:前进!前进!” 另一方面,竞争,尤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竞争也可能会损耗、抵销不同的社会力量破坏某些社会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的竞争在使现代工业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各种形形色色的“社会病”:从为了生存、为了活命而进行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 直至人际间的冷漠、孤寂、敌视等精神创伤。 讨论: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二者是否水火不相容?在现代社会中,竞争与合作的二者水火不相容这种观念已经遇到了挑战。在合作与竞争一书中,两位美国管理学教授以博弈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整合竞争与合作的新商业战略。他们认为,对于商业活动来说,你的成功并不需要其他人的失败,而是有可能实现双赢。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信息人社会中社会互动理论的竞争对称性机制。二、非对称性社会互动集合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实际上是“置换对称性”互动 集合行为一词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帕克(R.E.Park)提出的。1.集合行为的含义:又称“集体行为”或“大众行为”,指不受现有社会规范控制的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例如:人们成群向银行去挤兑;剧场里火警之声大作,观众仓惶逃脱;在一部分人中兴起的某种一时的爱好(跳呼拉圈舞和滑板风行一时);群体发财之梦(当年在法国与约翰劳的密西西比开发公司有关的股票投机狂潮);充满敌忾且又无组织的示威行动;暴乱;服饰的流行以及宗教的狂热等。案例:如球迷球场闹事天津、山东球迷冲突 2005年4月24日泰山队3:1战胜天津队后,部分天津球迷开始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等杂物,同时袭击客队球迷。个别情绪激动的天津球迷甚至已经爬上了客队球迷区,对客队球迷拳打脚踢,多名客队球迷受到轻伤。幸亏负责保卫工作的公安干警及时将其制服带离现场。北京球迷砸山东球迷大巴2005赛季中超第11轮的比赛中,北京队主场大胜泰山,比赛结束后,尽管取得大比分胜利,但北京球迷还是砸毁了山东球迷开来北京的大巴车。双方球迷发生冲突,导致四名球迷受伤。2.集合行为的社会影响:集合行为对于现有社会秩序有消极的影响,但对于社会变革又具有积极的作用。集合行为是一种具有自发性,狂热性、非常规性和短暂性的行为。在这种行为中,个体的行为完全被激情所支配,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心血来潮,情绪激动,发泄了内心的积怨后又一阵风似的消失。由于其破坏力极强,威胁社会安定。在社会变革过程中,集合行为对于冲破陈旧的、探索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和规范,集体行为又具有积极作用。 3.集合行为具有以下特证: 自发性:集体行为不是预谋的,而是一群人受到某种刺激后,情绪相互感染,自然起哄的行为。 狂热性:集合行为中的成员情绪缺乏理智,异常激动,盲目行动,不考虑行为的后果。往往采取奔跑、呼叫等感情冲动的非常规方式。 非常规:行为往往不能受社会规范的制约,肆意践踏和破坏社会准则。他们的行为不受理性指导,而是完全凭借个人的心血来潮,做出各种违反常规的行为,扰乱社会秩序。 短暂性:集合行为持续时间短、聚散快,其目的主要是应付突发性事件。4.集合行为产生的机制:感染和模仿情绪感染:情绪感染是一群情绪激动的人的举动,吸引了原来无动于衷的旁观者,使他们的情绪也激动起来,关注所发生的事情,并参加到激动的人群中去,从而把整个一群人的情绪统一起来。情绪感染还会使人感情冲动,丧失理智,削弱个人的责任感和社会控制,破坏现有的社会规范,表现出一些过火的行为来。模仿:模仿是再现他人的行为,在集合行为中大家相互模仿,从而发生共同的行为。一人叫喊,应者云集;一人上去,大家蜂拥而上。总之,模仿使整个人群产生一致的行为。因为人们在突然事件前不知所措,无计可施,只好模仿他人,看到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响应,这样集合行为就发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