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清明节网络祭祀活动感悟合集5篇2020清明节网络祭祀活动心得感悟1一年一度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每年清明,人们都会通过祭扫,表达对亲人的缅怀和思念。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清明祭扫变得有些特殊。连日来,安徽省巢湖市大力倡导“网络祭祀”努力营造“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绿色清明,文化清明”的良好氛围,过一个健康、文明、绿色、低碳的清明节。点点手机寄哀思,网上祭祀更文明为方便市民向先人寄托哀思,巢湖市文明办推出实景式“网上祭扫”平台,为亲人送上“云端的思念”。市民进入祭扫页面,鞠躬、献花、寄语,市民即使不能亲临现场,也能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重于心不拘于形,平安共度绿色清明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巢湖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举办“平安清明文明祭扫”集中宣讲活动。大力宣讲了文明祭扫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党员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禁止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上坟扫墓活动,向居民们提出倡议:一是摒弃陈规陋习,实行文明祭奠;二是发扬传统美德,倡导厚养薄葬;三是严防疫情反复,确保节日安全。开展入户宣传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走村入户,发放文明祭祀倡议书,积极宣传“祭祀活动重于心不拘于形”,倡议不组织现场祭扫,特别是集聚性祭扫活动,通过家庭追思、网上祭祀等方式,缅怀已故的亲人,鼓励大家携起手来,积极响应绿色祭扫,共战疫情、共享文明。战“疫”尚未结束,防控不能轻视,这个清明改变的是祭扫方式,不变的是对烈士的缅怀和对亲人的思念。特殊时期,请暂时停下前往现场祭扫的步伐通过其他的方式寄托思念,一起等待乌云散去,春暖花开的那天。2020清明节网络祭祀活动心得感悟2四月将至,清明随来。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海内外华人借以节日内涵传承着中华“爱”的故事。故事里的思考也正随着现代化与习俗传统之间的“冲突”而不断被深化。随着时代变迁、传统祭祀正为新式祭扫所替代,传承千年的“俗”文化正为现代意识所糅合甚至改变,“低碳”、“环保”、“绿色”理念影响着中国清明的祭祀方式,然而方式终归依附于仪式的分量,清明节的祭祀仪式承载着中华民族对于先祖美德的延承行动,是中华文化传承和民族自信的根脉所在。改革传统祭祀的弊端,树立低碳祭祀新风,必将成为今后清明节的主旋律。清明节对逝者的祭祀,是活着的人向逝者遥寄来自尘世的哀思与温暖的一个节日。祭奠亲人,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大事,亲情的感念在这天涌动。清明作为法定节假日的意义不仅在于弘扬传统文化,而且也是借助清明这一特殊日子聚首,分享回忆,交流感情,夯实情感。中国式亲情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沿承至今,特别清明时节气氛分外温馨。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在今天这个“养育”大于“行孝”的年代,我们不能忽视爱的传承和感恩教育,更应该通过言传身教使孩子体会传承的力量。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在某种意义上爱的传承,是做给自己子女看和学的过程,通过过程耳闻目睹教育他们养成感恩的习惯。直面清明,凝聚人心我想这才是纪念清明,传承习俗的初衷吧!让孩子亲历感知我们从何而来,幸福从何而来,这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我们大可在清明节这天陪同孩子去烈士陵园感知英烈的大爱,去缅怀亲人的恩情,这种耳濡目染的教育机会不容错过。也许只是一枝白菊,一个鞠躬,但孩子在这种氛围中,可以感受到我们对先人的尊敬和敬仰,比空洞感恩教育更真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清明的意义在于沐浴我们的心灵。在此凝聚亲情,家风,这是清明文化的灵魂。从我做起,为清明节注入更多的文明内涵,不仅是文明祭祀的需要,也是让清明节更具文明进步的韵味所在。2020清明节网络祭祀活动心得感悟3东风和煦,杨柳依依,清明节即将来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赏春踏青、感受生命孕育的日子,也是追思先辈、寄托感恩情怀的节气。而今年与以往形势迥异,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正在全球打响,我国正处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阶段,不能有任何的松劲。这也注定了我们即将迎来一个不一样的清明节。“云祭扫”将成为今年清明节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在此首先应该明白,这不是“为云而云”,而是客观形势下的一种“次优选择”。日前,青岛市已发布通告,明确要求今年清明节期间,全市各殡仪馆、公墓、骨灰堂等殡葬服务场所,继续暂停群众现场祭扫活动。倡导通过家庭追思、网上祭扫等方式寄托哀思、缅怀故人。显而易见,这是为了减少人员聚集,消除疫情传播扩散风险,保护广大市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是为了疫情防控的大局考虑。相信广大市民可以理解、支持和配合。而且,不光青岛,连日来广东、江苏、甘肃、天津、北京等多地已发文“暂停现场祭扫活动”,大力推广“云祭扫”。缅怀先人,心胜于形。清明祭祀的真正意义在于一颗诚心、一片真情,而非祭祀的形式。无论采取何种祭祀方式,都是为了表达我们缅怀逝者的心情。就此而言,“云祭扫”无损于清明祭祀的核心意义。相关部门也已说明了路径,可登录相关殡葬网站或微信公众号进行网上祭扫。此外,市民也可以在自己的网络空间写文、发朋友圈等,渠道也足够多元。事实上,清明祭扫的形式一直都在不断进化。过去,放鞭炮、烧纸钱等落后的祭扫方式带来了严重的问题,比如空气污染、引发山火等。近年来,在文明祭扫的呼声中,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云祭扫”已经受到了部分市民的追捧。而在当前的疫情之下,“云祭扫”升温也是水到渠成。不妨以此为契机,通过多种方式,积极鼓励祭扫形式升级,从“现场”转为“线上”,有利于移风易俗。换言之,不仅疫情之下倡导“云祭扫”,在疫情过后仍然应该保留并进一步拓展,使之成为清明祭扫的一种新风尚。而从长远看来,还应该想方设法,让“云祭扫”更加完善、更具仪式感,使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进一步融合,传承并重塑新的清明文化。清明祭扫,相比于形式,更应该注重真情。毕竟,疫情防控的成果来之不易,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守护。而保护好我们自身的健康,也是对先辈的告慰。在即将到来的这个“不一样的清明节”,让我们用指尖触摸思念,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也为抗疫贡献力量。2020清明节网络祭祀活动心得感悟4“春光正好清明时,柳絮青冢寄哀思”。往年,上虞区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部都会组织少先队员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而今年,受疫情影响,为了保安全不添乱,大家都宅在了家里。为悼念革命烈士,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教育学生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学校大队部组织了“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网上祭扫的清明节特别活动。学校和家长都很重视这一次德育契机,其中四(5)班的少先队员设计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他们人人参与了网上祭扫,签名寄语的活动。并把寄语写进书法作品里,敬队礼“云献”鲜花,学唱歌曲国家,朗诵诗歌英雄的名字,撰写活动日记。通过这次有意义的活动,队员们得到了一次革命精神的洗礼,增强了队员的历史使命感,立志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2020清明节网络祭祀活动心得感悟5事实上,“云祭扫”被社会认可,不只是因为这次前所未有的凶猛疫情。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不遗余力地倡导移风易俗,积极引导文明祭扫,鼓励群众采取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居家祭扫等祭扫新方式。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给这种新风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清明“云祭扫”渐渐被更多人接受。同时,从消防安全和环境治理上看,“烟熏火燎”的传统祭扫方式也不合时宜。传统节日之所以有绵延千载而不衰的强大生命力,恰恰是因为其能与时俱进,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传承方式,但无论传承方式怎么变化,其精神内核自始如一。作为二十四节气中一个农时节气与传统节日的“双肩挑”,清明在我国已传承了几千年,而在众多清明习俗中,祭祖习俗最被看重。虽然清明节俗繁多、形式各异,但贯通于其中的核心价值乃是中华民族对生命的热爱和关怀。人们对先人的追思缅怀,同时也是对传承济世德业、弘扬优秀家风的美好期待以及对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深深思考。清明时节,带上一颗感恩、缅怀、敬畏、虔诚、沉思的心,通过网络“云祭扫”,既可以表达对先人的追思之情,也可以抚慰和充实生者的精神和心灵。新的祭祀方式也一种是无形的情感培育,可以让生者珍惜生命,承担家庭及社会责任。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更多人更深切地体会到“自由呼吸”是多么可贵,生命是多么可贵。凡是有助于“自由呼吸”,有助于呵护生命的事物,我们都应张开双臂去热情拥抱,比如清明“云祭扫”,这不只是特殊时期的一种替代性祭祀方式,还将会成为清明的新风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