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教学整合模式探讨.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302747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教学整合模式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教学整合模式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教学整合模式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教学整合模式探讨平燕文(甘州区靖安中心学校,甘肃 张掖 734000)【内容摘 要】信息时代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手段无法适应改革的要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将对我国的教学改革产生积极的作用 21世纪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促进学校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信息化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的主要趋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倡导:“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要把改革引向深入,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是必然的,这就要求各大中小学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从而加强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努力形成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这方面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美术课程课堂教学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的发展既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我国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普及,尤其是因特网与校园网的接轨,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更丰富的资源,产生了一种基于网络的教学形式。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思想,“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11拉开了深化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序幕。如何科学、合理、高效、充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之中,促进学科教学过程的变革,以实现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和信息素养的综合教育目标,是我国基础教育研究巫待解决的现实课题。二、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教学整合的模式研究一、整合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一)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获取知识的过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人类的学习有多种多样的类型。但从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关系来看,可以把人类学习分成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来看,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分为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发现”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发现学习难以成为一种有效的、首要的手段。”绝大多数的知识仍然需要学生通过“接受式学习”来掌握。接受性学习不一定全是机械的、注入式的,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积极的、主动的、有意义的学习。(二)整合点的整合模式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整合点,要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整合点的困难。不同类型整合点的解决办法,我们称为整合点的整合模式。根据不同类型整合点的特点,可以构建不同的整合模式。以下是比较典型的一些整合模式。教学内容呈现模式,将各种类型教学内容根据教学需要动态呈现出来;相互交流评价模式,构建相互交流研讨、评价的支撑平台。教学过程支撑工具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教和学过程有效支撑工具,根据教学方式不同,又可构建多种子模式,诸如构建研究性学习平台模式、探究性学习平台模式等;教学内容系统集成模式,将某一主题相关的各种学习资料和软件有机集成为一个整体的模式;音视频模式,将文字、图片资料音视频化,或通过音视频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在此我根据美术课程整合特点总结出以下几种模式:1.“演示一讲授”模式(也可以说是教学内容呈现模式)该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地位,其教学结构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只是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的屏幕展示优势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该模式主要用于美术课程背景资料、作者介绍、文学常识等相关知识的学习。2.“发现一探究”模式该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及科学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只是学习情境的创建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隐”导者,信息技术是帮助学生探究、发现规律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这时,课堂教学由教师的一言堂变为学生活动的场所,整个课堂教学结构发生了变化。该模式主要用于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上。3.“自查一掌握”模式该模式注重知识内容的反馈和评价作用,突出学生的主动性,一般用于作业和知识的复习、巩固上。教师依据学习目标利用一些软件编制题目,借助计算机的文字、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图文并茂功能呈现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题,计算机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智能引导。该模式注重把学习内容按梯度分解,有利于加强基础,防止分化,速度和时间可由学生自己控制对教师不论从工作量上,还是对练习题的编制技巧来说,要求是比较高的。西方国家曾有人基于上述思想编制过相应的教科书,但这样的教科书想来是相当繁杂的,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现在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由于其存储容量大又有极强的超链接功能,这方面的工作有望能够实现。只要我们的数学教师在这方面肯下工夫,相信会取得可喜成绩的。该模式主要用于学生自主测试。三、多媒体演示型美术课程教学模式的不足多媒体在教育中的引入对教学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它不仅改变了教学内容的传递方式与途径,使教学过程中信息的传递更为迅速、便捷,也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毋庸置疑,多媒体给教与学的方式带来的是一场革命。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多媒体在给教育教学带来巨大效率和效益的同时,肯定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遗憾的是,人们往往比较关注和强调多媒体对学校教育的正面作用,而对其负面影响则关注不够、研究不多。这种研究的缺失常常会使应用者形成一些偏见,以为只要应用了多媒体,教育教学质量就高,效果就好;凡是不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教学,质量就低,效果就差。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揭示多媒体在教与学中的负面影响比罗列出更多的积极效果更为重要。(一)思维方面: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削弱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应用,虚拟实验室的增加,使学习过程被简单的操作流程代替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基本单位或元素正面临着退出教学舞台。面对面的一些复杂的课堂交互活动变成了间接的点击动作,多样性的思维活动被多媒体单一的图像表现形式所替代,这可能会影响到学生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教学抑制学生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根源,在于多媒体教学适宜于表现形象化的内容,如看图识字、模拟实验、简单的算术等,而不适宜于表现抽象的逻辑思维的内容,如哲学、推理等。在当前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www.fw789.com。若采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小学数学加法(如3+5)的课堂教学,通常可以给予不同颜色的实物刺激(如画出三个红色和五个绿色的苹果),并通过动画软件设计动画,直观、形象地展示3+5=8的过程。可以说,这样的教学学生很感兴趣,也容易接受。但是,它过分地强调了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在一个人的思维发展中,后者要比前者重要得多。更为重要的是,人做加法运算与计算机进行加法运算是不一样的,虽然计算机的运算过程可以通过图、文、声等多种视听效果来实现,可能使课堂气氛更活跃。但是,过分地强调形象化的和具体化的东西,一方面,它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人在加法运算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都被削弱了,而这些恰恰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核心环节,是不可或缺的。(二)实践方面;动作技能的忽视在美术等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实验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是为了让学生观察、操作、究来获得知识。它能真实的再现自然事物的变化过程,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而且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可以避免购置一些贵重的仪器设备,和一些有危险的实验项目,并且由于简化成计算机中操作,无论是在缩短试验时间,还是在突出试验目的方面,多媒体教学都有其独到之处。另外,对于一些不易用语言和文字说清楚的实验,如电磁波的传播,光的干涉、衍射和分子运动等,通过多媒体可以直观,真实的模拟出来。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一些实验具有一定的毒性,危险性,操作复杂性和成功率低等因素或者学校的实验经费投入等问题,教师往往采用多媒体模拟实验过程,以此来代替学生的实地实验操作。这样做根本无法达到试验教学本身的目的。再逼真的模拟也无法和真实的实验过程相媲美,而且这样做也失去了实验的过程意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提高实验素质能方面均有不利的一面。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分析与研究,得出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促进个性发展。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信息技术的介入,促进了美术教学,拓展了美术课程资源.对于手绘能力较低的学生是很好的辅助。对一些手绘能力较低的学生有帮助和启发作用。原来由于手绘差,画得不好,学生自己觉得不满意,失去学习兴趣。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学生受到丰富多彩的图像视觉冲击和启示,色彩斑斓的视觉调度,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在耳濡目染下,喜爱上美术了。再者,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教师能够充分运用网络的资源来教学,学生在网络的世界里能够快捷地获取知识,节省时间,接收广阔的信息量,便于学生收集资料,筛选信息,动手操作计算机,进行设计,联想创作,省时高效。学生在计算机上可以利用一些软件很方便地设计和绘画。在修改自己创作品方面,比在美术常规课上更方便、快捷。因此,学生更爱上美术学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