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南康中学高三语文套题训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070525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南康中学高三语文套题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年南康中学高三语文套题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年南康中学高三语文套题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康中学2011-2012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套题(八)命题、审题人:温珍玉 何献忠 李奕平 朱玉华第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罹难(l) 讣文(f) 冷不妨 兵慌马乱 B. 恰商 垛堞(di) 一遛烟 开门揖盗(y)C. 辟谣(p) 包涵 抠字眼(ku) 泾渭分明D. 谩骂 掸子(tn) 水蒸汽 宁死不屈(nng)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小小说少不了深刻、_而又引人入胜的叙述。它需要智慧,特别是简练的智慧,它是小说中的警句,_以一当十。小小说追求的目标是“微”“新”“密”“奇”。“微”指篇幅短小;“新”指_新颖,立意别出心裁;“密”指结构严密;“奇”指结尾要出人意料,中外许多优秀作品的结尾就令人_。A简捷必需题材拍案叫绝B简洁必须体裁拍案而起C简捷必需体裁拍案而起D简洁必须题材拍案叫绝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神经干细胞的发现,给解答“世界难题”带来了新的希望,即神经干细胞有潜能修复受伤的神经细胞,而这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釜底抽薪的办法。B面对西班牙人潮水般的攻势,荷兰队在足球城体育场坚持了整整116分钟,但却在最后4分钟的时候败在了伊涅斯塔的绝杀下,荷兰举国上下真是如丧考妣。C七月流火,商厦里的夏装渐渐让位给秋装,“清仓甩卖”“季末折扣低至三折”等促销信息铺天盖地,价格低得让人心痒痒,忍了多时的扫货瘾一发而不可收。 D夏日的庐陵文化生态园,风光旖旎,水光潋滟,岸柳阴阴,秀色可餐。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方对日本政府允许台湾“陆军司令”胡镇埔访日这一公然违反中日三个政治文件有关原则和相关承诺的行径提出强烈抗议。B在大多数普通乘客看来,高铁是否便民利民,最主要的判断标准就是购票方便,换乘畅通,服务到位,旅途安全等。 C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利益观,才能有效避免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不迷茫,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不动摇,在金钱美色的诱惑面前不失节,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D从医学角度看,早餐在供应血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吃或少吃早餐,会使血糖不断下降,造成思维减慢、反应迟钝,出现低血糖休克,甚至精神不振。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王力先生认为:“现代汉语中,跟古代之字大致相当的的字,被认为是介词(黎锦熙新著国语语法1956年版)是不恰当的(王力古代汉语1981年版)。”B王老师走进高三(25)班教室,问道:“作业写完了吗?同学们。”C实践,要靠认识来指导;认识,要靠实践去检验:实践和认识是密切相关的。D凭着坚定不移的毅力,他成为能诗、能画、能写、和能制印的大艺术家。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巴格特漂亮的小女儿被人用一个独眼、驼背、长着罗圈腿的小怪物换走了。她伤心过度,将自己封闭在一间叫“老鼠洞”的小屋里,成了隐修女。(巴黎圣母院) B高老太爷临终前原谅了觉民的逃婚行为,他让觉慧把觉民找回来,并亲口告诉觉民冯家的亲事不提了,以后好好读书,扬名显亲。(家) C贾宝玉在经历了黛玉之死、误娶宝钗、抄家等一系列人生变故后,又遭遇科举考试失败的打击,终于心灰意冷,斩断尘缘出家做了和尚。(红楼梦) D19世纪初,在巴黎日内维新街的一个叫伏盖公寓的小旅店里,住着各种各样的人:有穷大学生拉斯蒂涅,江洋大盗伏脱冷,年近七句的面条商高里奥,被大银行家赶出家门的泰伊番小姐,骨瘦如柴的老姑娘米旭诺等。(高老头)二、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陈亚军西方传统哲学家认为,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追求。说一个人活得丰富,是说这个人阅历丰富,在生活经验方面有深厚的积累;说一个人活得正确,是说这个人的生活符合一个原则或标准。“正确”这个词预设了原则,隐含了标准。它们处于他的实践生活之外,否则就不能成为原则或标准。正确与否是由外在于自己的标准来决定的。希腊哲学家有这样的思路:只要我们还沉浸在经验世界中,还受着感性经验、情感欲望的支配,我们就无从懂得如何正确地生活。只有符合理性所发现或发明的普遍原则的生活才是正确的生活,才能为生活找到一个可靠的根基。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意义上的活得正确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奢望。用一种凌驾于具体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来指导人们如何生活,这条路注定是无法走通的,我们只能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不是生活之外,去寻找生活的意义和正确的标准。在儿时的心目中,凡事总有个对错。后来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生活中充满了太多的灰色的模糊地带,常常面临着两难,没有一个大写的原则,能真正为我们指点迷津。我们必须也只能在具体的境况中,自己为自己做出选择,并承担选择的责任。不容讳言,活得越丰富,昭示着跟头摔得越多,痛苦也越多。这正是许多人向往活得正确的原因之一。但这里有两点值得一说:第一,痛苦和快乐一样,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环。当下的痛苦构成了整个生命的一个层面,生命由此而厚重,让人回味无穷。第二,没有痛苦的生活也就没有快乐的感受。当痛苦、挫折消失了的时候,也正是空虚和无聊开始的时候。人的生命意义,就是在克服生活障碍中显示出来的。一个因害怕犯错误而在生活面前停滞不前的人,既丧失了自我也丧失了世界。人是活在不同的世界中的,生活的丰富造就了世界的丰富。世界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随着人们和它打交道的深入、广泛,它向我们敞开了不同内容。世界是什么,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取决于我们和它交往的程度。敢于生活,敢于追求丰富的生活,才能拥有一个丰富的世界。但说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是不是意味着活得正确与不正确无关紧要呢?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不可能接受怎么都行。每一个社会,都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价值观、思维方式等,这是一套正确生活的标准。但这套标准是可以改变也一定在改变着的。既然它是生活的产物,那么随着生活的展开,它必定会不断地被人们修改着。我们每个人的每个行动,都在为什么是正确什么是不正确进行着注释,正是在我们的有声和无声的赞同、反对中,正确性的标准才得到延续或被修正。一个成熟社会的成熟公民,应该秉持这样一种生活态度:一方面是对既有规则的遵守,不因为它缺乏先验的特性就减弱对它的权威性的尊重;另一方面是对它的反讽或批判,在生活中保持一种怀疑的精神,一旦具有充分的理由,就敢于对它加以否定或修改。总之,不论是正确性标准的形成,还是正确性标准的修正,都离不开生活实践的丰富性。(文字有删改)7下列关于“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活得丰富”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家来说,是指这个人有丰富的阅历,在生活经验方面有深厚的积累。B“活得正确”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家来说,是说这个人的生活符合一个外在于生活实践的原则或标准。C“活得丰富”要求我们在生活中保持一种反讽或批判的态度,敢于对现存标准加以否定或修改。D“活得正确”是“活得丰富”的前提,只有活得正确,生活才能丰富而多彩。8以下说法不能支持“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的一项是( )A生活中充满了灰色的模糊地带,常令人面临两难境地,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原则能真正为我们指点迷津。B痛苦和快乐一样,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痛苦便无所谓快乐,无快乐也就无所谓痛苦。C追求一种具体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很容易,所以很多人选择“活得正确”而放弃“活得丰富”。D不论是正确性标准的形成,还是正确性标准的修正,都离不开生活实践的丰富性,二者密切相关。9下列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用一种符合理性所发现或发明的普遍原则指导的生活才是正确的生活,才能为生活找到一个可靠根基。B生活中个体的人,追求“活得丰富”并不意味着对“活得正确”的放弃,仍应体现出对既有规则的尊重。C成熟社会的成熟公民不必刻意选择生活,“活得丰富”与“活得正确”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结果。D“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有主次之分,前者容易追求到,后者不易追求到,所以说前者重要。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海塘记王安石自云柯而南,至于某,有堤若干尺,截然令海水之潮汐不得冒其旁田者,知县谢君为之也。始堤之成,谢君以书属予记其成之始,曰:“使来者有考焉,得卒任完之以不隳。”谢君者,阳夏人也,字师厚,景初其名也。其先以文学称天下,而连世为贵人,至君遂以文学世其家。其为县,不以材自负而忽其民之急。方作堤时,岁丁亥十一月也,能亲以身当风霜氛雾之毒,以勉民作而除其灾,又能令其民翕然皆劝趋之,而忘其役之劳。遂不逾时,以有成功。其仁民之心,效见于事如此,亦可以已,而犹自以为未也,又思有以告后之人,令嗣续而完之,以永其存。善夫!仁人长虑却顾图民之灾,如此其至,其不可以无传。而后之君子考其传,得其所以为,其亦不可以无思。而异时予尝以事至余姚,而君过予,与予从容言天下之事。君曰:“道以闳大隐密,圣人之所独鼓万物以然而皆莫知其所以然者,盖有所难知也。其治政教令施为之详,凡与人共,而尤丁宁以急者,其易知较然者也。通途川,治田桑,为之堤防沟浍渠川,以御水旱之灾;而兴学校,属其民人相与习礼乐其中,以化服之,此其尤丁宁以急,而较然易知者也。今世吏者,其愚也固不知所为,而其所谓能者,务出奇为声威,以惊世震俗,至或尽其力以事刀笔簿书之间而已,而反以谓古所为尤丁宁以急者,吾不暇以为。吾曾为之,而曾不足以为之,万有一人为之,且不足以名于世而见其材。嘻!其可叹也。夫为天下国家且百年,而胜残去杀之效,则犹未也,其不出于此乎?”予良以其言为然。既而闻君之为其县,至则为桥于江,治学者以教养县人之子弟,既而又有堤之役,于是又信其言而不予欺也已。为之书其堤事,因并书其言终始而存之,以告后之人。庆历八年七月日记。10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截然令海水之潮汐不得冒其旁田者 冒:淹没,漫溢。B至君遂以文学世其家 世:继承。C其易知较然者也 较:比较。D而胜残去杀之效 胜:克制。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始堤之成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B而犹自以为未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C其不出于此乎 其孰能讥之乎D以告后之人 木欣欣以向荣12.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部体现谢君“仁民之心”的一组是( )其为县,不以材自负而忽其民之急 能亲以身当风霜氛雾之毒,以勉民作而除其灾而犹自以为未也,又思有以告后之人 圣人之所独鼓万物以然而皆莫知其所以然者,盖有所难知也万有一人为之,且不足以名于世而见其材至则为桥于江,治学者以教养县人之子弟A B. C . D.第卷(共ll4分)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 使来者有考焉,得卒任完之以不隳。(2) 仁人长虑却顾图民之灾,如此其至,其不可以无传(3) 圣人之所独鼓万物以然而皆莫知其所以然者,盖有所难知也14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8分)野 步 (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野 步 (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1)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4分)(2)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试作简要分析。(4分)1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题限选4题)(8分)(1)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2)_,不能十步;_,功在不舍。(荀况劝学)(3) ,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子曰:“岁寒, 。”(论语子罕)(4) ,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湘夫人)(5)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同样是菊花,在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看来“ , ,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6-19题。黑白苏州许多年以来,古老与风雅便是我梦幻中的苏州。走进这座古城,仅仅是走马观花式地阅读,就发现苏州果然很老,枫桥、寒山寺、胥门它们附丽的故事一个比一个古老;苏州果然很雅,小桥、流水、园林其中散淡的韵致一处比一处风流。岁月深处,苏州是一片家园厚土;折身之间,苏州是一抹秀色青青。然而,最触动我心灵的,却并不是这些早已为人稔熟的文化元素,而是这座古城蔚为大观的黑白文化成片成片黑瓦白墙的民居,一匾一匾黑底白字的招牌。那几天,我往返于与之相邻的几座城市,惊奇地发现,一出苏州境域,就没有了这种黑白鲜明的城市色彩。显然,“黑白”只属于苏州。黑白苏州!这就是我行走中体味到的苏州本色。不管岁月如何流转,世事如何变迁,苏州,撷取着城市历史与人文精粹,借助建筑和招牌,以“黑白”之文化创意,构筑出了风姿绰约的形象外观,令苏州的灵魂在黑白分明的时空中轻舞飞扬。纵然历经两千多年时光流水的冲刷,这种黑白风格的城市色彩也丝毫没有淡化,抑或变形。其实,苏州给人的最初印象本是柔美的吴侬软语、垂堤杨柳、丝绸苏绣、茶肆评弹这个历史文化名城,2500年来承载了太多的春花秋月,孕育了太多的文采风流。一代代美丽的苏州女儿家长成嫁人,小桥、流水旁的人家里,吴侬软语呢喃至今。一代代倜傥风雅的苏州才子吟风写月,一展情怀陆机、张旭、范仲淹、唐伯虎、金圣叹哪一个不是用字或画或文在浇灌、养育苏州的柔美。在每一个游人的眼里,苏州就是那柔柔的茉莉花民歌,就是那悠悠的寒山寺钟声然而,苏州骨子里却是刚烈的。这种刚烈最鲜明地体现在苏州人身上。最好的事例是苏州开城祖伍子胥,他曾交待,自己死后要悬头城门,要眼睁睁看着复仇的越国军队踏入吴国。相传,在越国军队走近城门时,伍子胥那双未合上的双眼竟然喷出血光,令越军不得不绕行别的城门入城。后人赞曰: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日东流生白波。金圣叹,也是一位刚烈志士。史载他奇才横溢,生性不羁。大明亡灭,普天之下,唯有金圣叹敢于发出呐喊,敢于放声痛哭,终以“大不敬罪”而被杀,是为著名的苏州“哭庙案”。明代,苏州织工大暴动更是威震朝野,“柔婉的苏州人这次是提着脑袋、踏着血泊冲击”京城的腐败统治,这次暴动的声响长久回荡在历史的天空。无疑,这些人物和事件,为苏州竖立起一座座历史丰碑,苏州大地耸立起一个个大写的“人”。在许多人心中,苏州的黑白仅仅是旧照片上的视觉色彩,仅仅是城市古老的简单诠释,他们全然不理会这座古城积淀深厚的文化内蕴,更不用心体验它于黑白色彩中坚守的文化骨骼有多沉重。然而,你往枫桥去,你会发现枫桥乃至苏州的所有拱桥,无不是用棱角分明的石块在构筑圆拱;你往拙政园去,你会发现拙政园乃至苏州所有园林中的点睛之物太湖石,无不是形丑而质硬;你往绣房去,你会发现每一块锦绣图案,无不是钢针彩线在穿梭;你往剑池去,你会发现刚性的剑与柔情的水竟协和如斯一池清水深藏宝剑三千柔美与刚烈,就这样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它们不也正是对苏州黑白色彩的精神内涵的另一种呈现吗?黑白,难道不是苏州真正的魂灵吗?16从全文看,题目“黑白苏州”有哪些含义?(4分) 17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6分)(1)作者说“苏州大地耸立起一个个大写的人”,请根据第段的内容,概括这“大写的人”具有怎样的刚烈品格。(3分)(2)文章以“黑白,难道不是苏州真正的魂灵吗?”这句话作结,好在哪里?(3分)18读了本文,你体会到了苏州怎样的城市精神?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城市精神”的理解和感悟。(7分)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第段写作者走进梦幻中的苏州古城,观赏它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感受它的古老与风雅,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B作者认为,苏州拥有蔚为大观的黑白文化,黑瓦白墙的民居,黑底白字的招牌,优美的苏州园林都是黑白文化的元素。C文章第段写苏州拱桥的石块、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写绣房和剑池,目的是说明苏州文化真正的特点是刚硬。D文中写了苏州与周边几座城市的不同,写了苏州的表象与内在精神,鲜明地突出了经久不变的“苏州本色”。E作者借助对苏州建筑景观、历史事件、民俗风情的叙述描写,揭示了这座古城的文化内涵,寄寓了深沉的理性思考。六、(15分) 20.十几载寒窗苦读,生命的四分之三可以说是在教室度过的。教室,相信每位同学都对它再熟悉不过了,相信每位同学都对它怀有深情。来,拿起你的笔,“画出”你心中最美的教室,留下你对母校最美好的回忆。请以“教室”为说明对象,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说明性文字。要求:(1)采用下定义、作比较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2)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按一定的说明顺序。七、(50分) 21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据长江日报3月18日报道,近日,一位名叫王小林的男子宅家14年饿死的新闻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讨论。他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是老师眼中的“聪敏有悟性的好学生”,同学眼中的“班长”、“三好学生”、邻里心中的“好孩子”,这些光环曾紧紧地围绕着他。王小林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中专学校教书。不久后由于不满学校的安排,辞去教师工作选择回到乡下。回家后不愿干活,甚至因为干活的事,与母亲发生争吵,将母亲打成骨折。他不愿做饭,饿了就拔点蔬菜生吃充饥,以接受亲友救济的方式度日,最终被人发现“宅”死家中。曾经承载着多少光芒的王小林,为何会以这种方式自暴自弃? 一个众人眼中的天之骄子,到头来竟然被饿死,这一悲剧发生在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身上。“班长”、“三好学生”、“成绩优秀”、“聪明有悟性”这些带有褒义的词语,如今却成为了一种反讽。宅家14年饿死是谁的悲哀?宅家14年饿死引深思。你对此有何感想呢? 请选择一个角度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自定题目,自定立意;(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南康中学2011-2012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套题(八)参考答案1C ( A冷不妨一冷不防,慌荒;B恰商一洽商,遛溜;D掸dn子,汽气,宁nng死不屈)2. D【解析】直截了当用简捷,简明扼要用简洁;题材指内容,体裁指形式;必须:一定,必需:日常所需;拍案叫绝:叫好,拍案而起:愤怒。综合选D。3B(A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B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的伤心和着急(含贬义)。用于此处感情色彩不当。C七月流火:指夏去秋来,寒天将至。D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4.A 【解析】 B句两面对一面,可将“购票方便,换乘畅通,服务到位,旅途安全等”改为“购票是否方便,换乘是否畅通,服务是否到位,旅途是否安全等”。 C句前后矛盾,“有效避免”的应该是“迷茫”。D句语序不当,应为“精神不振,甚至出现低血糖休克”。5. C【解析】A最后小括号是句外括号;B倒装句,全句末尾才用问号;D去掉最后一个顿号。6. C【解析】 在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九回,家人向王夫人报喜时,报信的说宝玉中了第七名举人,贾兰中了一百三十名。说贾宝玉遭遇科举考试失败不正确。7. D(“活得正确”与“活得丰富”二者之间的关系颠倒了。注意文末一句话)8. C(不是“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的原因。)9.B(A这是希腊哲学家的观点,作者认为这种意义上的生活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奢望。C“活得丰富”与“活得正确”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结果有误。D文中无据。)10.(较:明显,明白。)11.(两者都是副词,表反诘语气。A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音节助词。B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D项连词,表目的;连词,表修饰。)12.13.(1) (你的文章)使后人(对这堤坝)可以有据可考,就算我卸任之后(堤坝)也不会就此毁坏。 (2) 仁者深谋远虑却又能够考虑为百姓兴除灾害,像他这样的人,事迹不可以不流传下去。(3) 圣人们所以只能知道事物表象道理,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的深层本质,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每个人都有难以通晓的地方。14 答案:第一首:呈现了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郊野的隐者形象。(2分)第二首:呈现了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2分)两首诗三、四句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前者写出对春天的陶醉与赞美,后者写出了老之将至的伤感之情。(手法1分,分析3分)15.(1)可以横绝峨眉巅 亦足以畅叙幽情(2)骐骥一跃 驽马十驾(3)云无心以出岫 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4)帝子降兮北渚 目眇眇兮愁予(5)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16. 总体思路导引:一是外在的、表象的,包括文化、人文、自然等;二是内在的、深层次的,主要体现苏州人的刚柔并济的品格。答案要点苏州的民居建筑、店铺招牌等色彩是黑白色。(1分)“黑白苏州”蕴含着苏州城独特的历史传承。(1分)“黑白苏州”蕴含着苏州的文化内涵,是苏州外在的柔美与内在的刚烈的和谐统一。(2分)17.(1) 伍子胥的事例是为了说明苏州人的忠贞不屈(爱国忠君)的品格(后人赞曰: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日东流生白波),金圣叹的事例则重在于说明他的不畏强权的品格(大明亡灭,普天之下,唯有金圣叹敢于发出呐喊,敢于放声痛哭,终以“大不敬罪”而被杀),苏州织工大暴动则是为了表现苏州人的敢于抗争的精神。(2)作用类题型注意结构、语言技巧、思想内容的特点。 该语句位于结尾,实际上就是考文章结尾的作用。文章结尾的作用一般从以下方面考虑:1、升华感情;2、深化主题;3、总结上文;4、卒章显志,点明主题;5、呼应开头;6、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答案要点:文章以“黑白,难道不是苏州真正的魂灵吗?”这句话作结,结构方面,卒章显志,点明、深化了主题,也呼应了开头。语言技巧方面,运用反问句,强调了作者的观点,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苏州内在精神的由衷的赞美。18. 评分的时候,一共是四个点:是什么1分,为什么(点面结合部分)3分,怎么样2分,全文语言分1分,总分7分。题干要求:1、你体会到了苏州怎样的城市精神?能谈出苏州的城市精神,如刚柔相济、坚守文化骨骼等;2、你对“城市精神”的理解和感悟;3、联系实际。能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19. A C【解析】A选项说“文章第段写作者走进梦幻中的苏州古城,观赏它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感受它的古老与风雅,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这是一种误导,本文的目的是阐述苏州的内在精神,而不是“观赏它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感受它的古老与风雅”,也就起不到“总领全文的作用”,因为第二段一开头就紧接着就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了:然而,最触动我心灵的,却并不是这些早已为人稔熟的文化元素,而是这座古城蔚为大观的黑白文化C项属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也包含信息的对照。在许多人心中,苏州的黑白仅仅是旧照片上的视觉色彩,你会发现刚性的剑与柔情的水竟协和如斯一池清水深藏宝剑三千该段并没有点明白这段文字的宗旨,那我们看第七段就可以了,它是对第六段描写的作结。第七段是这样具体阐述的:柔美与刚烈,就这样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它们不也正是对苏州黑白色彩的精神内涵的另一种呈现吗?很明显,C选项所说的“目的是说明苏州文化真正的特点是刚硬”是错误的!20.【示例】 教室是一种供学生学习的场所,一般由学校统一建造。教室设有讲台、黑板、课桌椅等,以便展开学习活动。今天,大城市的多数教室都装有日光灯、电扇等设备,有的甚至装备了空调,改善了师生的教学与学习条件。由于现在的学生需要学习第二语言甚至多种语言,有的教室还配备了录音机、电视机等视听设备,这类教室又称语音教室。此外,为了一些特殊活动,还有各种特殊的教室,例如实验室、多媒体室、放映室,等等。教室多样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成果,也为现代化教育提供了更多的空间。21.参照高考评分标准参考译文:从云柯乡往南,到某一处,有一道几尺宽的堤坝,截断了海水潮汐,使其无法涌入两边的农田,这是姓谢的知县为政时修造的。当初堤坝修建完成,谢知县写信给我,拜托我记下修建这座堤坝的始末,信中写道:“(你的文章)使后人(对这堤坝)可以有据可考,就算我卸任之后(堤坝)也不会就此毁坏。”谢知县本人是阳夏人,字是“师厚”,他的名字叫做“景初”。谢景初的祖上某一位是以文才闻名天下,后来接连几代人地位显贵,到了景初这代,已经是以文才著称的显贵世家了。他出任知县,并没有自负才能而忽视百姓们急需的问题。一开始修建堤坝时,正是丁亥年十一月,他能够不畏冰雪严霜的寒冷,亲自到场鼓励百姓努力劳作、治理水患。他也能让老百姓个个互相劝勉而跟随他,甚至忘记了劳作的辛苦。于是没有过多久,堤坝就修建而成。他仁爱百姓的心思,在这件事上已经彰显得很明显了,这件事本来可以结束了,但是他依旧不满足,又考虑着把这事告知后人,让后来者继续将这座堤坝保护完好,好让堤坝永世长存。好啊,仁者深谋远虑却又能够考虑为百姓兴除灾害,像他这样的人,事迹不可以不流传下去。而后世的君子,考查谢景初其人,知道这件事后也不可能没有触动。之前我因为有事经过余姚这个地方,他来拜访我,和我从容不迫地聊起天下之事。谢景初说:“真理都是宏大而隐秘,圣人们所以只能知道事物表象道理,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的深层本质,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每个人都有难以通晓的地方。那些详细的政事治理教条法律,凡是和人关系密切的,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这是比较容易为人知晓的表象道理。疏通道路河流,治理农田桑园,修建防护的堤坝沟渠来抵御旱涝灾害;兴建学校,让百姓能够在学校学习礼乐之道,用(圣人之道)感化收服百姓,这更是老百姓急需的,这也是比较容易为人知晓的表象道理。现在这些当官的,那些愚蠢的,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而那些所谓有才能的,做事必定出奇招来博得声威,来取惊动世人;至于那些将全部精力花在对付公文之上的官员,居然反过来说,古人说的那些急百姓所急的事情,我没时间去做。我曾经去做了,但是力量有所不及,一万人之中有一个人做了,功绩不足以名扬于世,称为有才能。唉,这也真是令人感叹了。朝廷的生命力不过几百年的事,但是以德化民、追求太平治世这种事业却远没有止境,难道不是我说的这样吗?”我认为他的话非常正确。不久后听说他当了知县,到任后就在江河上修建桥梁,办学聘请有学问的人教化平民子弟,接着堤坝又完工了。由此我相信了他的话,并没有欺骗我。为他写文记述修建堤坝之事,趁机写了他说过的言论始末留存,来告知后来之人。庆历八年七月七日 记述成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