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阀、庶族 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他们政治社会地位低下。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中国社会动乱。命令平津两地六所大学分别迁往长沙和西安。它们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阶段知识扩充课件Tag内容描述:
1、阶段知识扩充,一、门阀、庶族 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士族享有特权,把持政权,世代为官,严格等级,标榜门第,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而门阀之外的地主阶层通称庶族,他们政治社会地位低下,只能任低级小官,被排挤在士族上层社会之外。东晋末至南朝,门阀士族衰落,庶族兴起,逐步执掌军政大权。
2、阶段知识扩充,一、古代回避制度 古代的任职回避制度,从东汉时代建立,南北朝时普遍推行,唐宋时期日趋严密,一直沿用到清末。在一千八百余年的吏制建设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是我国古代一项很有特色的官吏制度。官员回避制度的具体内容在不同朝代、不同时期不大一样,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地区回避,即官员的籍贯与就任地区不得相同或接邻;(二)亲属回避,即有直接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的人员,应避免在同一衙门。
3、阶段知识扩充,一、英国第三次议会改革 18841885年英国进行的第三次议会改革,基本上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也就是说工人阶级最为基本的要求成为现实,这次改革对于选区又重新进行了划分,原来的城镇和农村选区被取消,按照当时英国的人口比例,重新划定了选区的界限,并实行单选区制,即一个选区只选出一名议员。不久又取消了议员的财产资格限制,并且议员从1912年开始领取薪金。随着议会制度的改革,1853年议。
4、阶段知识扩充,一、关于国际关系发展趋势的两种理论 1.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它的核心观点:其一,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在地缘上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国际政治的核心部分将是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及非洲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冷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是同文明内部的力量配置。
5、阶段知识扩充,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定势 西周的宗法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定势,尽管严格意义上的宗法制度在西周末年已经瓦解,但是从总体上宗法制的影响却长期笼罩着中国社会。这突出表现在: 1.父系单亲世系原则的广泛实行。从政治权力的继承看,不仅不允许母系成员染指,而且绝不传于本系女性的后裔。在家庭财产的继承方面,也没有女性的地位。 2.家族制度的长盛不衰。周代以降,中国社会动乱,社会经济形态。
6、阶段知识扩充,一、清末新政 1900年,清政府先是愚蠢地想利用义和团以泄私愤,利用未果反过来又剿杀义和团。玩火的结果是引火烧身,导致八国联军大兵压境,半个中国遭到侵略者铁蹄的蹂躏。清政府不得不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至此,清政府威严尽失。为了寻求继续维持统治的应急措施,慈禧于1901年1月借光绪帝之名发布了征求变法的第一道上谕,表示在“万古不易之常经”外,没有“一成不变之治法”,这标志着慈禧新政。
7、阶段知识扩充,一、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分析 第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外国经济侵略与长期不稳定状态,使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文化条件极为落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在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行政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可以保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 第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需要。“一五”计划展开后,大批农民进城,城市规模急剧扩大,人口不断增加,生活物资供不应求,粮食、棉花。
8、阶段知识扩充,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的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的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明晰、权责明。
9、阶段知识扩充,一、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的高校内迁 1937年平津沦陷后,国民政府教育部采取紧急措施,命令平津两地六所大学分别迁往长沙和西安,迁往长沙的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它们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同年12月又奉教育部的命令,迁往云南,到昆明后,学校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校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在研究工作和培养人才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迁往西安的是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它们组成西。
10、阶段知识扩充,一、古代雅典的司法制度 雅典的法律内容很丰富,如所有权问题、债法、刑法、民法和诉讼制等,从理论上已形成了一套简约、具有弹性的法律体系。然而,法律的颁布并不意味着在实践中它必然是一个法治的国家。作为雅典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的陪审法庭,其地位、职能和运作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古代雅典的政治特征。,1.从公民陪审法庭的成员来看,是由每个部落年满30岁以上的公民中抽签选出的,且所有行政官职都不得连选。
11、阶段知识扩充,一、“冷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冷战”的基本原因是美国的全球扩张主义;反苏的意识形态使其把苏联的对外政策看成是谋求扩张;美国实力的膨胀刺激了它的扩张欲望和抑制苏联的自信;苏联对西方的不信任和战时的矛盾妨碍了苏联争取和平共处的努力;苏联在波兰问题上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刺激美国政府的反苏情绪;在黑海海峡上违反国际关系准则的做法成为美国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的诱因。 2.“冷战。
12、阶段知识扩充,一、地主庄园 东汉豪族地主的核心是开国功臣集团和刘氏皇族、外戚。朝廷用人主要是从豪族中选取,豪族基本上把持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累世尊贵显达。许多人为了仕进显达,投依于豪族门下,称为“门生”,以求荐引。一旦被辟除为属吏,就称为“故吏”,一个豪族官僚往往有很多门生故吏,他们相互援引,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势力。 东汉前期,豪族势力强大,拥有私人武装,影响东汉的政治稳定和财政收入。针对这种情况。
13、阶段知识扩充,一、运用社会转型视野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1.何谓“社会转型”?“社会转型”研究是近几十年才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开始于20世纪中后期。西欧、北美率先向现代社会转型,由经济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与政治大革命的“双元革命”共同推动第一次社会转型浪潮。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工业化和现代化在欧洲核心地区取得巨大成就,并向周围地区扩散,越出欧洲向异质文化地区传播,形成第二次社会转型浪潮。
14、阶段知识扩充,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二十年的迟滞 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略与欺凌,清政府统治的权威受到直接的冲击和挑战。按理,中国的官员们应该从战争失败中吸取教训。但是,随着条约的签订和外国军队的撤离,清王朝统治者忘记了战争的耻辱和狼狈,很快便恢复了文恬武嬉、歌舞升平的局面。长期以自我为中心使得清王朝统治者失去了应有的政治敏感,他们对于英国的暂时收手表现出了相当的信任与放心,认为英国。
15、阶段知识扩充,一、北宋精致的分权制衡 北宋制度设计的目标是分权制衡。目的就是让除皇帝之外的任何个人、群体或机构都没有可能大权独揽。其实,就连皇帝也是在这“相维相制”里面的纵然大权在握,基本上也做不到为所欲为,还是有力量可以约束皇权的。 1.为防范军人,采取“兵权宜分”的策略 (1)把全国各地地方军队中的精兵悉数搜罗到中央,编入禁军,在首都地区驻扎,让皇帝直接掌控的禁军成为宋朝国家唯一具有战斗力的武。
16、阶段知识扩充,一、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的国家政治 新政最为令人瞩目的成果或许是它对政府本身结构、行为的影响,以及它对美国政策本身的影响。从整体上讲,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通过新政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到1930年代末,各州政府明显地必须服从华盛顿政府,而在过去,这种迹象并不十分明显。罗斯福同样使总统的职位成为联邦政府的权威中心,国会再不能像新政前一样随意控制总统的权力。最后,新政对于国民的政治态度产生了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