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阶段知识扩充,一、门阀、庶族 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士族享有特权,把持政权,世代为官,严格等级,标榜门第,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而门阀之外的地主阶层通称庶族,他们政治社会地位低下,只能任低级小官,被排挤在士族上层社会之外。东晋末至南朝,门阀士族衰落,庶族兴起,逐步执掌军政大权。,二、三省制的演变 三省制是三省首长制、三省并重制和三省分权制三个内涵因素构成的一种施政机构宰相制。魏晋南北朝是其酝酿时期,中经隋代,至唐正式建立。唐初三省长官集体议政于政事堂,三省首长制成熟;三省借设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平衡地位,内轻外重各有优势,三省并重制成熟;三省分掌出令、封驳、执行之职,三省分权制成熟。三省地位的平衡是这一制度得以存在的基础。也有观点指出,从唐睿宗起,三省长官相权旁落,表现为低级官员入相,难以驾驭朝政,三省长官不专机务,动摇了三省机构的互相制约关系;三省六部职能废弛,各种使职大量产生,干扰和削弱了尚书六部的行政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节度使出将入相打破了三省分权的政治平衡;专使的设置削弱了六部的行政职能;翰林学士草拟诏敕代行了中书省部分决策权;宦官专权瓦解了三省制的组织原则。,三、古代的救助措施 我国古代社会救助实践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国家的积极介入。对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实行普遍的社会救助,是我国传统社会救助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时期对老弱群体实施救助的始源,奠定了中华民族救济实施的基础,战国时期诸侯并起,称雄争霸,各国为了安定人心,也部分实施了社会救助;到秦汉时期,政府的救助行为逐渐制度化。汉代专门为穷人设立了收容机构,并且制定了法律制度。唐宋时期,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更加完善,这一时期慈善机构更加多样化,救助内容更加广泛,唐玄宗在位时设置了收容和救助贫病孤疾者的专门机构。元明清时期,政府设立养济院,以救助特殊的社会人群。另外还设有安乐堂、栖留所、惠民药局等救助机构,清朝时期这些救助机构的设置更加普遍化、规范化。,四、汉末魏晋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此间约近四百年,政治昏暗,皇权堕落,基本上处于分裂状态,是我国历史上突出的多国多君时代。同时社会动荡,战争频仍,南北民族大迁徙,又促成国内各民族、各种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大交融。由于政治多元,权力分散,思想禁锢已不复存在,文人学士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自由。而日益发展的地主庄园又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十分优越的物质条件。于是,魏晋文人学士,终于冲破两汉经学的束缚而以一种新的思维、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来观察社会、探讨人生哲理;于是,人文精神进一步发育,思想和学术大开放,儒学、玄学、道教、佛教相互渗透、影响,终于酿成比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思想大解放局面;于是,思辨性很强的玄学哲学诞生了,建安文学和抒情诗出现了,谢灵运的山水诗,陶渊明的田园文学,顾恺之的人物画都先后放射出奇光异彩;于是,书法艺术在东汉中叶之后,终于确立了其在中国文化舞台上的独特地位,飘然进入一个辉煌灿烂的时期。,五、唐宋文明的特征 唐、宋两个朝代是整个中华文明史上的两座高峰,这一时期中华文明总体上呈现出在整合中创新的发展趋势。这一时期的文明有三个显著特征: 1.多元化的形态 新的与旧的,中国固有的与外来的、南方的与北方的,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前进。无论在思想方面、宗教方面,还是文学方面、艺术方面,莫非如此。,这一时期,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交融不仅促进了各少数民族的发展,也加速了汉族自身的发展。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经过吸收、改造,融汇创新为唐宋文化中色彩绚烂的成分。在思想、哲学和宗教方面,儒释道虽然互有消长,但基本上处于并用的状态。禅宗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固有的道家思想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个佛教流派。是中国固有思想对外来宗教的一种改造。在艺术方面也呈现出兼容的状态,唐太宗时设立了十部乐,其中四部来自唐朝境内少数民族,四部来自国外,尤以龟兹部最盛。,2.市民文化蓬勃发展 唐宋以后,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的文化娱乐活动兴盛起来。宋代以后被称为勾栏瓦舍的娱乐场所的繁荣,与市民文学的新生有直接的关系。同时,随着城市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印刷技术的提高与普及,作为文化载体的书籍得以较广泛的传播。城市中刻书业的盛行与书肆的繁荣,不仅促进了书籍的流通,也成为文化传播的新途径。在唐代很难做到的“读书破万卷”,到了宋代就容易多了。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兴起,市民阶层在文化上也产生了他们的代表人物。这些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新的精神气质、价值追求和美学趣味,并给文化带来新的面貌。,市民文化主要是城市中流行的曲子词、俗讲、变文、百戏等。参与这些文化创造的基本是城市中的大众或下层的艺人。还有的人原是士人,因为各种原因投入市民之中,学习市民文化并提升了市民文化,成为市民文化人的代表。他们因为不能进入仕途或虽进入仕途但不能有任何作为而远离政治,所关心的是下层社会特别是城市下层居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欢乐和疾苦。对封建礼教的叛逆和对爱情婚姻自由的追求,是他们具有突破性的思想倾向。,3.文化重心不断下降 从士族向庶族下移,进而向市民下移。这些特征形成一种综合的效果,就是文化显得格外富于创造性,也格外绚丽多彩。 从东汉开始形成的门阀士族,进入魏晋南北朝以后不仅居于社会的上层,在经济和政治上世世代代享受着特权,而且在文化上也几乎处于垄断地位,寒门庶族很难得到发展。到了唐代,由于实行科举制度,又因为武则天推行一系列打击士族的政策,庶族的地位得以提高。庶族士人的家庭地位不高,自己年轻时的境遇也很不好,但家庭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使他们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他们在仕途上,往往并不得意,但在文化方面却取得很高的成就。因为出生于中下层,有的还经历过较长时间的贫困生活,所以他们对社会状况,有着较为深切的了解,往往怀抱着系苍生、安社稷的政治使命感,站在国家整体利益的立场上针对政治弊端,直言极谏,甚至不怕触怒皇帝和权贵。谏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刚正不阿是这些士人最普遍的品格。宋代由于内忧外患,士人除了济世情怀,谏诤品格之外,忧患意识显得特别突出。,中唐以后,特别是到了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兴起,市民阶层在文化上也产生了他们的代表人物。这些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新的精神气质、价值追求和美学趣味,并给文化带来新的面貌。 文化的下移,也就是文化从士族垄断的状态转向庶族士人的活跃,再转向市民文化人的出现和活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