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十二 阶段知识扩充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4430257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十二 阶段知识扩充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十二 阶段知识扩充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十二 阶段知识扩充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阶段知识扩充,一、英国第三次议会改革 18841885年英国进行的第三次议会改革,基本上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也就是说工人阶级最为基本的要求成为现实,这次改革对于选区又重新进行了划分,原来的城镇和农村选区被取消,按照当时英国的人口比例,重新划定了选区的界限,并实行单选区制,即一个选区只选出一名议员。不久又取消了议员的财产资格限制,并且议员从1912年开始领取薪金。随着议会制度的改革,1853年议会发表了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为建立现代文官制度绘制了蓝图。1870年,枢密院建立了以考试和业绩作为文官录用和晋升依据的文官制度。文官制度的建立,纠正了政党政治中政治分赃的弊病,同时也使国家政策有连续性,不因政府的变迁而中断行政过程。,二、普选制 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实行公民普遍参加国家代表机关选举的制度,就是普选制。在选举中,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或由选民选出代表、选举人或代表团,尔后由他们去投票选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广大选民通过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在历史意义上,针对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欧洲民主选举来看,普选制指公民不论性别、种族、出生背景、教育年限等别的条件而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三、现代民主政治的开创 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相继爆发革命和战争,开启了创建现代民主政治的历程。现代民主与以古代雅典为代表的古典民主有明显的区别:前者建立于民族国家,后者是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前者的参与者是国家的成年公民,后者只限于本邦的成年男性公民。在实现方式上,前者以间接民主方式为主,多采用代议制度、政党政治;后者实行直接民主,以公民大会为主要机构。在实践中,前者具有较广泛的基础,运行相对稳定;后者则持续时间较短,容易蜕化为专制政体。因此,现代民主并不是古典民主的简单延续或再生。从古典民主到现代民主有两千多年的时间跨度,其间人类经历了多种政体,但始终没有放弃对民主的追求。大致从苏格拉底开始,古典时期的思想家就在探索改良古典民主的道路,其成果就是混合政体理论。从罗马帝国建立以至整个中世纪,民主在西欧国家政治中基本处于消亡状态。在中世纪晚期到近代初期,现代民主两大观念的前提是个人自由意识和民族自由意识觉醒,其标志分别是人文主义和主权国家观念的出现。伴随着民族国家的成长,绝对君主制从成熟走向衰落,英国首先迈出了创建现代民主的步伐。,四、中世纪城市的出现及影响 1.城市的出现及反封建斗争 10世纪后,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它是在封建主的领地和城堡、封建庄园、教会领地及修道院的包围之中出现的。城市里的商业和贸易活动首先需要有自由的保障,以商人为首的城市居民为争取城市的自由,同封建领主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斗争。尽管这种斗争有时候会发展到使用暴力,但在许多情况下还是采取较为和平的方式进行。有时候,商人们甚至不得不用金钱向封建领主赎买城市的自由。 在形式上,城市的自由是通过城市同封建领主之间订立的宪章或条约来确定的。虽然这些宪章和条约的规定不尽相同,但在根本原则上都是一致的。城市必须向封建领主纳税,但后者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这样,城市成了一个自治的、自由的世界,而包围着它的却是一整套以束缚个人自由为特征的封建体系。,2.市民群体对城市的管理 中世纪的城市是一个自治团体,城市自我管理的核心是它的市民群体,它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城市里所有的合法居民,甚至包括逃到城市里的奴隶或农奴。 公民对城市事务的参与,首先是通过行会或兄弟会来进行的。行会和兄弟会是城市里最先出现的自治机构。商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对商业活动进行规范,最先组成了行会或兄弟会。入会的会员必须宣誓,遵守行会的章程,维护团体的共同利益,这种行会和兄弟会的组成各不相同,有的行会由从事同一行业的商人组成,有的则由不同行业的商人组成。城市公民也必须宣誓,遵守城市法律,维护城市的利益。,行会和兄弟会由会员推选出来的代表来进行管理,并设财务官来管理行会的财政,每个行会都有一个行会大厅,会员们定期在这里聚会,讨论行会的事务。在行会和兄弟会之上,城市由一个市政议事会来管理,它的成员由行会和兄弟会的代表组成。市政议事会的权力来自于公民群体,并受到市民大会的监督。在司法方面,同样体现了市民群体自治的原则,诉讼案件由市民组成的法庭和陪审团按照城市的法律进行审理。由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保证了执法的民主性和公正性。,3.市民群体壮大的影响 从15、16世纪开始,欧洲的封建制度逐渐解体,民族国家逐步形成。城市融入到民族国家中,成为它的一部分。这时候,城市的市民群体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深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的资产阶级,但他们却是社会的被统治阶级,占据统治位置的则是世袭的、几乎拥有绝对权力的君主。市民阶层要求将早已习惯了的城市自由而民主的生活方式引入民族国家,正是在他们的推动下,欧洲国家相继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政治与社会民主化的道路。,五、亚当斯密论世界市场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它们的影响一直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在这些发现之后短短的23个世纪中,它们影响的整个范围尚且无法确定。人类的智慧无法预见,人类今后将从这些重大的事件中获得哪些利益或者遭受不幸。这两件事某种程度上把世界上相距最为遥远的部分连在一起,使它们互通有无,增加彼此的快乐,促进彼此的工业,因此,它们的总体趋势似乎是有益的。这些发现的重要结果之一是将重商主义提升到了一个从未达到过的程度上。重商主义的目标是通过贸易和制造业,而不是通过土地的改良和耕种,是通过城市的工业,而不是通过农村的工业,来使一个大国变得富足。,但是因为有了这些发现,欧洲的商业城镇不再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的制造者和运输者,现在已经成为为数众多的、兴旺的美洲耕种者的制造者,也是亚洲、非洲、美洲、几乎所有国家的运输者和某种程度的制造者。两个新世界都对它们的工业打开大门,每个都比过去的更加巨大、更加广阔,其中美洲市场每天都在越来越大地发展。的确,拥有美洲的殖民地且能直接与东印度进行贸易的国家享受着这一巨大贸易的全部荣耀与光辉。尽管其他国家受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限制,但是也常常能享受到这一贸易的实际收益的大部分。,六、重商主义 也称作“商业本位”,产生于16世纪中叶,盛行于1718世纪中叶,后为古典经济学取代 。它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上:即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所能获得的财富。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该理论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重商主义者认为,要得到这种财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他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七、中世纪基督教会对西欧的统治 基督教圣礼是教会掌握群众的重要手段。圣礼主要有洗礼和弥撒。洗礼是基督教的入教仪式,新生婴儿和改信基督教者均需受洗。弥撒的主要内容是圣餐礼,由教士给教徒分发少许面饼和葡萄酒,分别象征基督的身体和血。教会规定教徒应交纳什一税,即把收入的十分之一交给教会。,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会对思想文化的垄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排斥古典文化。带有世俗性质的希腊罗马古典作品遭到了教会的敌视和破坏。控制教育。特别是在最初几百年中,僧侣是唯一掌握文化知识的阶层,教会是唯一设立学校的地方。精神奴役。首先是鼓励忏悔,即教徒定期把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向教会的神父坦白交代,求得上帝的宽恕;其次是宣扬禁欲主义,禁止教徒有人的各种欲望,认为人要洗刷自己的“原罪”就要在一生中受苦受难,逆来顺受。迫害异端。在中世纪西欧,凡是和圣经或教会信条相抵触的言论或行动,一概被罗马教廷斥之为异端,同地狱、魔鬼联系在一起。凡是属于异端的人,都要受到宗教裁判的严厉惩罚。基督教正统教派的异端运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并一直是中世纪西欧人民反封建斗争的重要力量。,八、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及缺陷 文艺复兴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把人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及科学实验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具体而言:第一,它把人们,主要是有教养的人们,从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发扬了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虽然文艺复兴在哲学上成就不大,但是它摧毁了僵化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这就为17、18及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第三,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来的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艺术品及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无价的瑰宝,永放光芒。第四,文艺复兴为以后的思想进步扫清了道路。它也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为后来的“自然权利学说”“社会契约论”“人民的革命权利”“人民主权”以及“三权分立”等学说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渊源。,文艺复兴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第一,这个时期的艺术家、文人和学者们虽然大力表现和发扬人文主义精神,认识和揭露天主教会和教皇的腐朽、罪恶,但他们还是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和豢养,而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第二,大多数人文主义者把在古代受到维护的那些迷信落后的东西保存了下来,如魔法、巫术和占星术等等。第三,在反对神性和神权,提倡和张扬人性和人权的同时,没有对人性和人权问题进行限定,以至于出现了过分追求人性的发扬,走上了人性过度泛滥的极端局面。,九、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在人文主义思想的直接影响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形成了与中世纪教育截然不同的基本特征。 第一,人道主义。在中世纪,无论是教会教育,还是世俗教育,其根本目的都是培养虔诚的信徒、培养人对神的爱。中世纪教育可以说是一种为了神的教育。与此相反,人文主义教育虽然并不完全排斥宗教教育,但是由于高扬人性,重新恢复了人的尊严,重新确立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教育始终把人、人的天性的自由发展,当做教育的最高目的。,第二,古典主义。在人文主义教育中,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和教育成果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于人文主义者的广泛宣传,在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学习、钻研古典作品的广泛需要,传播古典文化自然成为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职责。人文主义教育所强调的一系列原则,可以说是对古典文化内在精神进行深刻发掘的结果。对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强调人的多方面能力的和谐发展、注重自由教育,等等,所有这些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都是对古典文化精神继承和发展的产物。 第三,自然主义。人文主义教育中的自然主义特征不仅表现在思想方法和学术研究方法中的以引证自然取代引证圣经的做法,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人文主义教育家极力反对对人的天性和个性的压抑,主张人应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生活,根据人的天性进行教育,并使天性得到自由发展。具体言之,人文主义教育家强调受教育者的兴趣、要求、欲望和自由,重视对新的教育方法的探讨,以便更好地促进受教育者天性的发展。,第四,世俗化。人文主义教育是以一种完全不同于中世纪教育的面目出现的。中世纪教育以神和来世为目的,人文主义教育则以人和现世为目的;中世纪教育以神学和教义为主要的教育内容,人文主义教育则以古典人文学科为基本的教育内容;中世纪教育完全由教会垄断,人文主义教育则由于开办了大量世俗学校而打破了教会在教育中一统天下的局面。这样,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到教育管理等基本方面,人文主义教育极大地推动了西欧教育的世俗化进程。 第五,贵族化。文艺复兴运动本身是一场带有明显贵族化特点的思想启蒙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始终是一小部分人文主义者连同支持他们的教会和世俗贵族。这对人文主义教育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人文主义者所重视的主要是中上层社会的教育,他们所复兴的是古希腊、罗马自由人的文化,他们所继承的是古代的自由人教育。民众及其教育,是在人文主义教育家们的视野之外的。,第六,变革性。人文主义教育是西方教育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由于复兴了古典文化,对中世纪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造,并创办了一系列新型的学校,特别是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教育思想,人文主义教育完成了教育中的重大革新。这场革新的深刻意义在于,它实现了从中世纪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变,并为西方近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因如此,教育史家通常把以人文主义教育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当作西方近代教育的起源,当作西方教育现代化历史进程的重要开端。,十、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 1.对财富的态度。新教认为,财富本身没有善恶之分,关键在于财富是如何获得和如何使用的。如果用不正当手段谋利,如果谋利最终是为了肉体享受,则财富便代表了一种罪恶;如果通过正当手段合理谋利,并用理性约束本能、节制消费,财富能够荣耀上帝,并作为灵魂获救的象征。这种态度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那种现身于经济活动、拼命工作、聚敛财富、节制享受、不断扩大投资,用财富衡量人的能力和道德的内在气质是一致的。 2.对时间的态度。新教不允许消极无为、空耗时间,认为时间是无价之宝,损失时间就是损失为上帝增光的机会,浪费时间在原则上是最大的罪孽。这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注重效率的观念是相同的。,3.对职业活动的态度。新教伦理笃信“自助者天助之”,倡导“恪尽职守、努力工作”的敬业精神。职业活动不仅是有效的禁欲手段,同时也是上帝规定的生活目的。“不劳动者不食”这一宗教箴言无条件地适用于每一个人,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必须完成上帝授予的“天职”。这同资本主义精神对那些尽职勤奋、埋头于工作的劳动者推崇的是一致的。 新教伦理在有关尘世活动的最重要问题上给资本主义精神以强大伦理支持,保护了一批具有强烈功利主义动机的理性经济人,把他们从传统主义加给他们的伪善、贪婪、冷酷等道德指责中解脱出来,使资本主义精神和经济活动获得了社会合法性。“新教伦理是现代经济人摇篮旁的守护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