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阶段知识扩充,一、清末新政 1900年,清政府先是愚蠢地想利用义和团以泄私愤,利用未果反过来又剿杀义和团。玩火的结果是引火烧身,导致八国联军大兵压境,半个中国遭到侵略者铁蹄的蹂躏。清政府不得不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至此,清政府威严尽失。为了寻求继续维持统治的应急措施,慈禧于1901年1月借光绪帝之名发布了征求变法的第一道上谕,表示在“万古不易之常经”外,没有“一成不变之治法”,这标志着慈禧新政的开始。清末十年,清政府先后在比光绪新政更广泛的领域里推行了三十余项改革措施,以除旧布新。 政治上,改革官制,裁减冗员;仿西方资本主义各国法律,改大清律例为大清新刑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刑律。清政府设立督办政务处后,拉开了行政改革的帷幕。,军事上,裁汰旧的经制兵,在各省编练新军;中央设练兵处,专门负责编练新军事宜。 经济上,设立了商部,颁布商律,试办户部银行;在各省设立商会。这些标志着“推动实业发展”的政策得到实质性落实。 教育上,设立学部,令各省广设新学堂;选派留学生,留学生归国一律赏给举人、进士出身;更重要的是于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历史上具有革命性的变革。 慈禧新政与光绪新政前后衔接,在变更“祖制”上走得更远。可以说光绪新政是一个开始,慈禧新政是其继续与推进。它们是清政府濒临灭亡之时的自救运动,尽管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本,也没有产生显著的效果,但却是晚清以来中国进步人士探求救国救民之策在政治上的落实,也是当政者设法挽救统治危机所进行的积极行动,对时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新政否定了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传统的教育制度和伦理观念都朝着积极的方向演变;新军的编练无疑壮大了军事力量,留学生的派遣与新式学堂的建立培养了更多的现代化人才。 但统治者始料未及的是,由于各项新政策的落实需要大量资金,其中尤以编练新军所需要的费用最为巨大,致使新政时期清政府苛捐杂税越来越多,导致民众与政府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在这个意义上,清末新政的实施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作了重要铺垫。,二、预备立宪 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为将来实行立宪之准备”。1906年,清政府发布预备仿行宪政的上谕,说因为“规制未备,民智未开”,所以只能作立宪的准备工作。开始改变中央官制,设度支部、法部、邮传部、民政部、农工商部等,同时削减地方督抚的权力,把他们的军权收归中央。1907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下令在中央设咨政院,“以立议院基础”,各省设咨议局。第二年又宣布以九年为期完成立宪的筹备工作。革命派不断揭露清政府预备立宪的骗局,接连发动推翻清政府的武装起义。保皇派和立宪派对预备立宪热烈响应。康有为对它大加赞赏,将保皇会改为“帝国宪政会”,期待从清朝的立宪中寻找政治出路。,立宪派张謇等在上海组织“预备立宪公会”,汤化龙等在湖北成立“宪政筹备会”。他们在各省咨议局中占据多数,希望从此走上政治舞台。他们发起16省咨议局联合请愿,要求立即召开国会。1910年,清政府宣布,将原定九年预备立宪期缩短为五年,提前于1913年召开国会,在国会召开前两年成立新内阁。1911年5月,撤销军机处,成立以庆亲王奕劻为首的责任内阁。在13名阁员中,满族占9人,其中皇族7人,全部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室,被称为“皇族内阁”。预备立宪的骗局完全暴露,立宪派大失所望,许多人转而投机革命,清政府更加孤立。,三、“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历程 “实业救国”,作为一种思想倾向,最早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时期。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天朝上国”威严扫地,中国跌入半殖民地的深渊,开始饱尝西方列强的凌辱。爱国思想家魏源愤然而起,编撰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强调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以抵御外辱。此后,在19世纪后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始终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而存在,在中国近代众多的社会改革方案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其思想直接源于这一主张,孜孜以求的就是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大机器工业,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洋务运动的发起人曾国藩说:“外国技术之精,为中国所未逮。”因而必须派留学生出国学习,“精通其法,仿效其意,使西人擅长之事,中国皆能究知,然后可以徐图富强”。洋务干将张之洞虽然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他认为“发展实业可以强国强民”。他积极创办铁厂、兵工厂,并筹办铁路,可看作这一思想的实践。曾受李鸿章委托参与筹办洋务的郑观应也主张兴办实业“富强救国”,并提倡“商战”,他认为发展商业能够富国,富国就能御侮,从而达到救国的目的。,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家和爱国人士纷纷投资设厂,以实际行动践行“实业救国”的主张。其中的翘楚张謇通过对中国现状的思考和对外国列强社会经济发展的分析,意识到:要改变国弱民贫的现状,不在于兵,也不在于商,而在于工农业和教育的发展,他主张“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在创办纱厂、面粉厂等多种实业的同时,兴办学校,企图实现以实业所得来资助教育,用教育来改进实业,凭实业发展而救国的目标。 辛亥革命时期,全国各大报刊竞相宣传“实业救国”,并提出国家振兴实业“要道”五条:改良各种行政机关、调整和统一度量货币、疏通货物流通渠道、收集才智之民归实业界、制定特别保护奖励法规,提出要扩大出口贸易、实行关税保护政策等具体办法,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业救国”论。,五四运动前后,“实业救国”论盛行不衰。民族资本家大力提倡国货,抵制外国的经济掠夺,维护民族利益。他们的共同口号是:“振兴实业,挽回权利”。 总的来说,实业救国思潮是作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封建王朝出卖民族利益的对立物出现的,其内涵在近代中国不同阶段不断得到丰富,对整个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18951898年近代第一次投资热潮和19051908年第二次投资热潮,都与实业救国论者的努力分不开。,四、甲午战争后中国赴日留学的兴衰 (一)留日热潮的兴盛 1.兴盛的开端 中国正式派员留学日本,始于中日两国签订马关条约之后。甲午战争的失败,促使国人觉醒,国内革新思潮日益高涨。当时积极推动政治改革和引进近代教育理念的倡导者康有为,对留学日本极为重视,将此作为“兴学”和“强国”的重要手段,并提出了“不妨以强敌为师资”,主张仿效日本,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大部分是官费留学生,他们是全国经过层层严格选拔,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2.提倡自费留学 1905年至1906年这短短两年时间里,留日人数的激增与政府推动民间自费留学有关。 其一,受1905年日本获得日俄战争胜利的影响。日本在明治维新中学习西方文化,逐渐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并最终确立了强国地位。同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国人强烈要求废除科举,因为这种不重技艺的人才选拔方式严重阻碍了国家近代化的发展。于是在1905年清政府正式废除旧教育体制及科举制度,在新的教育制度仍未颁布之际,清政府除了推动官费留学外,还鼓励民间自费留学日本,学习日本近代专业知识。,其二,朝廷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大力主张留学日本。张之洞在其著作劝学篇中写到:“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路近省费,可多遣。去华近,易考察。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西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无过于此”,列举留学日本的各种优势,这对于国人日后自费留学日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三,是面向归国留学生的官员录用考试制度。当时为了吸引学成归国的留学生为国效力,1905年清政府组织了第一次面向归国留学生的考试,结果留日归国学生的成绩大多为优秀,政府根据成绩先后分别赐以进士、举人等相应出身,还在用人之时对有留日经历者予以优先任用。,(二)留日热潮的衰落 1.留学生速成科的开设和限制 留学人数的激增,超出了日本国立学校所能容纳的范围。一些私立学校专门开设了面向中国留学生的速成科,以缓解人数的压力。如当时的法政大学开设的法政速成科、明治大学经纬学堂开设的警务速成科等,因学制比正规学制要短,又是国内稀缺专业,所以普遍受到留学生的欢迎。同时速成科的开设也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清政府的需求,以缩短人才培养的时间,加快学成归国的速度,以此推动本国近代化的发展。,然而事与愿违,在清政府组织的第二次面向归国留学生的录用考试中,留日学生成绩大多不合格。这是什么原因呢?当初日本方面批准私立学校开设速成科,主要是为了尽快消化留学生人数,缩短在日滞留时间,以缓解人满为患的局面。但是学制的缩短必然会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批准开设速成科,也给当时教育质量不高的学校带来了可乘之机。学校的唯利是图,教育质量的低下,又加之自费留学生文化水平层次不齐,结果可想而知。最终清政府通令限制赴日修习“速成科”。,2.革命思想的传播 当时的日本因地理关系,不仅是留学圣地,更是流亡政客们的避难所。其中就有学者出身的康有为、梁启超,还有革命家孙文、黄兴等等。他们一方面结交日本有识之士,另一方面积极拉拢在日留学生。像陈天华、王兆铭等人在留日时期都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可以说这些革命家就是这些留学生接受新思想的源头。更让人觉得讽刺的是,朝廷原本是为了培养有用之材,对青年留学日本持开放态度,但这些学生却在国外沾染上了民主革命思想。随之,中国和日本两方加强了对留学生的监管力度,又加之前往欧美留学的人逐渐增多,留日热潮逐步由兴盛走向衰落。,五、民国时期对待西学的态度 民国时期,留学生成了传播西学的主体。但对于如何学习西学,不仅在一般中国人中,就是在留学生中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主张。概而言之,民国时期对于西学主要有以下几种主张:一是中体西用,华化、儒化西学,这以文化保守主义者(如五四时期的“东方文化派”、30年代的“本位文化派”以及现代新儒家)为代表;二是西化或全盘西化,胡适、陈序经等西化派或反传统主义者是这一主张的代表人物;三是拿来主义,拿来之后,“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鲁迅是这一主张的提出者;四是洋为中用,区分精华与糟粕,前者引进,后者排斥,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民国时期关于西学的论争,主要就是上述主张之间的论争。这与晚清时期不同,晚清时期的西学论争,要不要学习西学是其主要的问题之一。从晚清时的要不要学习西学,变为民国时的如何学习西学,这说明随着西学的不断传播,中国人对西学的认识也在与时俱进,有了长足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