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97840814 上传时间:2022-05-28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生态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生态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第一章 生态有机茶园创建- 1 -第二章 建立人工复合茶园生态系统- 7 -第三章 低产茶园、常规茶园改为生态有机茶园- 10 -第四章 生态有机茶园修剪技术- 13 -第五章 茶园水分和土壤管理- 16 -第六章 生态有机茶园施肥管理- 20 -第七章 生态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 25 -第八章 茶园冻害预防和补救防治技术- 30 -第九章 茶叶采摘和运输技术- 33 -浉河区茶事活动一览- 37 -浉河区主要茶树病虫害防治表- 42 - 41 -第一章 生态有机茶园创建一、建设要求区位要求:交通便利,离茶叶初制厂的直线距离5km以内;规模要求:1000亩以上,相对集中连片。开地条件和生态要求:离公路干线500m以上,坡度在25以下,土壤pH值4.5-5.5。茶树栽种品种应为国家或省级无性系良种。生态有机茶园应远离工业区、城镇,基地附近及上风口以及河道上游无明显和潜在的污染源,且土层深厚、养分较高,排水良好,起伏较小的坡地和能适于机械作业需要的地域。 二、茶园规划建设新茶园前,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对生态有机茶园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制定出具体的发展和实施方案。1、道路规划。为使茶园管理和运输方便,根据整体布局,需设置主干道和次干道,并相互连接成道路网。干道。干道是全园的交通要道,贯穿园内各作业单位,并与附近的交通公路等道路相衔接。路面宽2-3m, 能供汽车来往行驶。支道。宽1-2m,是机具下地作业和园内小型机具行驶的主要道路。步道。宽0.5-1m,作为下地作业和运送肥料、鲜叶等物之用,与干、支道相接,与茶行或梯田长度紧密配合。2、水利规划。做好园区内排水沟、灌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排水沟设在茶园低洼处和道路两侧,防洪沟规划在茶园上方与山林交界处;蓄水池用于蓄水和沤制水肥用,一般每亩茶园建一个,规划在路边或距供水处近的地方,深宽度以每亩蓄水-立方米为宜;排蓄水沟既可排水又可蓄水,以每隔一定距离规划设置一个低于沟面5-10cm的梯级小土坝为标志,一般规划在茶行上方。水沟的深宽度和水管的条数宜视需水量和排水量而定。规划要纵横有序,大小相通。隔离沟。在茶园上方与山林交界处,横向设置隔离沟,隔离雨水径流,两端与天然沟渠相连。纵沟。顺坡设置,可利用原有溪沟,排除茶园中多余的地面水。横沟。与茶行平行设置。坡地茶园每隔10-15行开一条横沟,使蓄积雨水浸润茶地,并将多余雨水排入纵沟。3、沼气池规划。沼气池是生态茶园建设的一项新技术。由于沼气用作制茶能源,沼渣用作茶园肥料,沼液既可用作肥料又可用来防治茶树病虫害,因此建立生态有机茶园需对沼气池建设做出规划。4、地块规划。田地茶一般以不超过10亩为宜,茶行长度以不超过50m为宜。种植沟行距为150cm,须深挖到60-70cm,种植沟上梗面宽度必须达到60cm。茶苗种植方式多采用双株双行栽种方式。坡地茶园还需要等高梯级设计,坡度15度以上的山地宜开成水平梯级茶园,梯面宽度最小1.5-2米,种植2行茶树的应为3-4米。5、生态环境规划。茶园建设还需做好生态环境的规划。重点做好茶园防护林带、遮荫树(经济林)、风景树木、果树、花卉等规划设计,以形成生态立体茶园,便于调节茶园综合生态链,增强幼年茶园抗病害能力,提高茶园综合效益。同时茶园还可规划套种如花生、豆类等农作物。三、茶园建设1、整理基地。我区田间作物主要以水稻为主,9月份作物收割完毕后就应该开始准备茶园开垦工作。山坡茶园在9月后及时砍掉杂灌开始准备茶园的建设。坡地茶园建设:首先清理地面上的树木、竹子、小灌木、乱石 、土堆等;然后初垦,开垦深度应在50cm以上。除尽树根、杂草、宿根等;在种植前进行一次复垦,进一步清理地面,复垦深度应在30cm以上。田地茶园建设注意以下几点:清沟排水。挖防洪沟、排水沟,将田间的水分充分排除。清理杂物。待农田排水完毕,清理农田的杂树、荆棘、乱石等,但是田内或者周边有大中型树木必须保留。消毒农田。先对农田进行耕理,将土壤露于太阳下暴晒,随后进行消毒管理,防止茶苗栽种时染上病菌。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规划进行道路、水利等设施建设。2、抽槽建园。最佳建设时间在10月至11月份。开挖种植沟前宜先用石灰粉划线,然后按规格、顺序开挖。第一步开垦种植沟,开垦前首先将表土层、杂草、腐叶等肥力较高的表土层约5-10cm开挖作基肥堆放在不影响开垦种植沟又利于填回沟底的一侧。示意图如下:从第一行至第二行,每开挖好一条茶沟则回沟一行,可以较好地解决泥土堆放难的问题。种植沟行距为150cm,必须深挖到60-70cm,种植沟上梗面宽度必须达到60cm(不是梗底的宽度),禁止不挖直接在种植梗面堆土。四、茶苗栽种茶苗一般在惊蛰至春分之间栽种,不要太迟,否则会影响成活率。茶苗行距1.5cm,株距33cm,丛距(小行距)33cm,使之整齐美观。栽植要求:即时、沾浆、定植、浇水、封土、定剪、盖草。1、即时:茶苗要即起即栽,尽量缩短茶苗存放时间,减少茶苗体内水份损失,特别是外地调运茶苗,到后及时卸车,苗根向下平摆洒水,不要堆压,及时栽植。2、沾浆:搅拌好泥浆,泥浆浓度以把茶苗根部沾上泥浆,又能使侧根舒展为标准。3、定植:要按行株距标准进行定植,定植时茶苗要大小分开栽植,每穴2-3株,田改茶一般基深10cm,达到根系舒展、栽直、栽实。4、浇水封土:浇透定根水。浇水后土壤下沉,再用细土封满,压实。5、定剪:离地15cm以上部分剪除,减少上部水份蒸发,有利于根部生长及侧枝萌生,提高成活率。6、盖草:茶苗周围15-20cm要盖草,每亩400斤,利于保墒,稳定土壤温度,减少杂草生长,防止土壤冲刷。五、茶苗栽后管理1、浇水管理。新栽茶苗对茶田水份要求特别严格,旱时需及时浇水,特别是栽后两个月内和伏天遇高温干旱,应及时浇水,遇阴雨天应及时排水,茶树最怕渍害。2、间作除草。在距茶苗15-20cm处可间作高杆作物(如玉米、高梁),增加茶农收益,对茶苗起遮荫作用。发生杂草时要浅锄除草,切忌不要伤及茶苗根部。3、修剪与防虫防病。茶苗在立秋前长到25cm以上时,可进行定型修剪,剪去25cm以上部分,利于增粗发新枝,注意防治病虫害。4、适时补栽。补栽时间是晚秋与早春,注意补植同品种、同龄茶树,在缺苗处挖好穴,将苗带土块移栽。第二章 建立人工复合茶园生态系统人工复合茶园生态系统,是利用茶树耐荫、喜漫射光的特性,创造一种适宜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既充分利用光照、土壤、养分、水分、能量和不同类群的生物,又能使其在较适宜的生态环境中生长发育,发挥了最佳的生物、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 一、营造防护林带 对于冻害、风害等不严重的茶区,以营造经济林、水土保持林、风景林为主,在茶园四周、陡坡地、山顶等部位种植。先期建设的有机茶园要与常规茶园之间保持9m以上的隔离林带。可选用速生、防护效果大,适应当地自然条件,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不影响茶树正常生长发育的树种,如杉树、马尾松、广玉兰等。防护林主要用于挡寒风,抗御自然灾害发生,还应设主副林带,在挡风面与风向垂直,设主林带;在茶园沟渠、道路两旁种植树种作副林带。防护林的防护效果,一般为林带高度的l5-20倍,即树高20m,按300-400m安排一条主林带,种植2-3行,行距2-3m,株距l-l.5m,三角形排列。 二、种植遮荫树目前,我国茶园遮荫树种有林木和果树两大类,如合欢、相思树、泡桐、马尾松等林木,李、枇杷、柿、板栗等果树。而适宜在茶园中种植的树种应是:树体高大,分枝部位较高,枝叶分布适中,秋冬季落叶,根系分布在土层50cm以下,根系分泌物呈酸性,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具有一定经济价值。茶园种植遮荫树的密度应随树种而异,一般以行距10-12m,株距5-6m,每公顷120-150株为宜,随遮荫树长大,通过疏枝来调节遮荫度,控制在30左右,并随茶园海拔高度升高,遮荫度应适当减少。三、选择间作模式1. 茶-菜(草、药)套作 利用茶园的空间隙地,套作适量的蔬菜、绿肥、牧草或药材等。套种作物品种、密度,以不影响茶树对水、肥及光照的需求为原则。茶园套作的主要品种有豆科绿肥、药材如绿豆、黄豆、甘兰、白三叶、皇竹草、黑麦草、桔梗等。种黑麦草、皇竹草可使茶园四周的闲田、闲地、荒山、荒坡得到充分利用,既可为畜禽提供优质饲料,还可为茶园土壤得到充足有机肥供应,使地力和光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本模式主要在幼龄茶园或树冠覆率较低的成年茶园建立。2茶-果(花)间作 在茶园行间、路旁间作果树和乔本花木。茶园间作的主要品种有板栗、猕猴桃、樱桃、桃、柿子、木瓜、枇杷、石榴、乌桕、桂花等。间作密度以确保茶树享有70%左右的光照为宜。 3茶-禽(鸡)共生在茶园利用隙地养鸡等禽类,还可以减少茶园病虫、草害,增加茶园有机肥,疏松土壤,减少禽类饲料供给,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禽肉品质等。本模式适合在成年茶园推行。 4猪(羊)-沼-茶复合 家庭养猪并建沼气池,用沼液、沼渣作茶园肥料。一户茶农建一口6-8立方米的沼气池,养猪2头以上,年出栏3-5头,猪粪入池,沼液作茶园追肥及驱虫用、沼渣作茶园基肥,可满足2-3亩采摘茶园需要。可以实现长年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目标。除上述生态模式外,还可以茶-薯(马铃薯、山芋、魔芋)、茶-棉、茶-油(油菜、花生)、茶-桑等模式。如在海拔600米以上的易冻中、高山茶园,防护林未建立起来时可于风口边行适当套种玉米,其秸杆留田(冬季原态直立,春季拔起覆盖茶行),具有良好的减轻茶园冻害和保持水土功效。第三章 低产茶园、常规茶园改为生态有机茶园低产、常规茶园改为生态有机茶园是目前提高茶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措施可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一、改造园地,深翻改土1、对无埂无沟的茶园进行开沟筑埂,达到小雨水量不出园,大雨水量不冲园,减少水土流失,提高茶园保水、保肥、保土的能力。2、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基肥应每年或隔年施1次,追肥在当年3月初前,春茶采摘结束后适当施肥。肥料以绿肥、沼肥、禽畜粪肥、饼肥等有机肥为主,配施钙镁磷、过磷酸钙等,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3、增加培土。农语中常说“一年培土三年好,当年少除草”。培土能加深活土层,促进茶树根系的生长。4、根据茶树喜温、喜湿、喜阴的特性,在茶园中适当套种经济树木、果树和花卉,改善土壤和茶园空气条件,为茶树生长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二、改造树冠,更新复壮1、对树冠上面分枝细而密,“鸡爪枝”多,新梢长势减弱,产量逐渐下降的低产园进行深修剪,在春茶后剪除“鸡爪枝”层10-20cm,当年夏、秋茶多留少采,恢复树势。2、对树势呈半衰老和未老先衰、产量显著减少的茶树进行重修剪,春茶后剪去树高的1/3至1/2,当年夏、秋茶合理打顶养蓬,年底可复壮树势。3、对生产力已明显衰退、茶树十分衰老的茶园实行台刈措施,春茶前在离地面5-10cm处剪去整个枝条,及时清理树桩,增施有机肥。通过春、夏两季定型修剪,夏、秋茶留叶采,重新复壮树势,培养丰产树冠。三、更新换种,调优结构更新换种就是对品种差、树龄太大已无更新复壮意义、地形虽好但茶行安排不恰当又无法改造的茶园,经行调整更换品种。1、挖掘老年茶树。用铁耙或山锄将原来的老茶树连根挖除。方便机械作业的可以使用挖掘机。2、深翻清园。多年生茶园,土壤的肥力下降,在改造为生态茶园之前,应及时清理茶树残根,为更新茶树品种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3、改植换种。对于自然环境不适宜发展茶叶生产的茶园,要按照前面新建园的标准要求,重新建好园地,并注意拣净残根,根据土壤性状做好消毒、改良等工作。4、重新规划茶园。换种改植的茶园根据新建茶园要求,实现统一规划,严格设计好道路、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各种技术要求和新茶园建设要求相同。四、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按照新建生态有机茶园建设技术要点,做好改造园周边的防护林建造,茶园中生态立体林的建造,茶园内观赏性植物的栽种,同时推广茶园铺草,地表覆盖有机物。利用山草、残茬或刈割的绿肥等铺设在茶园行间,试行减耕与免耕,减弱地面土壤侵蚀,增加水分渗透,稳定土壤温度与湿度,增加土壤肥力与生物活性,促进茶树生长。 第四章 生态有机茶园修剪技术茶叶修剪是茶园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修剪的目的是使茶树有良好的树势和宽阔的采摘面,培养具有矮、壮、宽、匀的茶蓬,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一、幼龄茶树定型修剪幼龄茶树在定植时进行第1次定型修剪, 距地面15cm剪去茶苗主枝上部。第2次待树高45cm以上时, 距地面30-35cm施剪。第3次等树高60cm以上时, 距地面40-45cm施剪。第4次在树高70cm以上时, 距地面50-55cm施剪。定型修剪一般于早春越冬芽萌发前进行, 新梢生长极旺的茶树可一年修剪2次。经2次定型修剪的幼树, 再进行2-3次整形修剪。于每轮新梢伸长到一芽四五叶时,留一二片新叶打顶采摘后进行。幼树修剪以剪平为原则, 逐渐培养树冠弧形。二、壮年期茶树的修剪壮年期的修剪可分为轻修剪和深修剪两种。 1、轻修剪: 轻修剪的目的在于促进茶芽萌发生长,提高生长密度,增强茶树长势,它是创造培养良好采摘面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轻修剪的程度,以剪去蓬面上3-5cm的枝叶为度,也可以剪去上年的秋梢,留下夏梢。中小叶种茶树轻修剪的形式,蓬面以剪成弧形为宜,这样可以增加采摘幅的宽度,对提高单产有利。青、壮年期的茶树,轻修剪可每年或隔年进行一次,每次在原剪口上提高2-3cm。2、深修剪:茶树经多年采摘和轻修剪后,采摘面上会形成密集而细弱的分枝,这就是常说的“鸡爪枝”,茶叶产量和品质逐渐下降。为更新茶树采摘面,可采用深修剪技术,剪除密集细弱的“鸡爪枝”层,使茶树重新抽发新枝,提高茶树发芽能力,延长茶树高产稳产年限。深修剪宜剪去冠面10-15cm的枝梢,过浅不能达到更新采摘面的目的。经深修剪后的茶树,以后仍需每年或隔年轻修剪,适当多留新叶,重新养采摘面。重修剪应结合施重肥,做到有机肥与复合肥结合施,使树势恢复健壮,提高育芽能力。深修剪宜在秋茶结束后立即进行,以利明春早生快发。三、衰老茶树的修剪衰老茶树的修剪可分为重修剪和台割(台刈)两种。1、重修剪适用半衰老和未老先衰的茶树,其树龄不一定很长,但其多数主枝尚有一定的生活能力,对这种茶树可实行重修剪更新复壮,一般是剪去树冠的1/3-1/2。2、台割(台刈)十分衰老的茶树,即使增施肥料也很难提高产量。对这类茶树采用台割更新,于大寒前后在离地面15厘米左右处锯或剪掉全部枝干,重新养蓬。实行重修剪、台割的都应在深翻施足基肥后进行。 第五章 茶园水分和土壤管理一、茶园水分管理茶树缺少水分会导致枝叶生长受阻,芽叶生长缓慢,叶形变小,节间变短,大量出现对夹叶,从而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而水分过多,同样会引起茶树生长不良,甚至造成茶树根系变黑溃烂而导致茶树死亡。因此,茶园要根据土壤蓄水能力的不同进行合理水分管理。1、茶园保水。增强土壤蓄水能力应选择蓄水能力好的土壤建园,并通过增加耕作层厚度和改良土壤质地的各项措施(如深耕、增施有机肥等),提高茶园的保蓄水能力。茶园内要新建蓄水池,或者在防洪沟筑坝拦截水分,以方便灌溉和增强茶园蓄水能力。2、控制土壤水分散失。行间铺草是减少茶园土壤水分散失的最有效措施,它还有保持土壤疏松,抑制杂草滋生,调节地温和增加土壤有机质等作用。茶园铺草最好把茶行间所有空隙都铺上草,并以铺草后不见土为原则,要求铺草厚度8-10cm之间。草料以不带草籽,不带病菌、虫害的稻草、绿肥、豆秸、山草、麦杆、蔗渣等为好。铺草最好能一年进行2次,第1次宜在春茶采摘结束、浅耕除草之后、旱季未来临之前的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行;第二次宜在夏茶采摘结束、浅耕除草施肥后的7-8月份进行,每亩每次用草量在1500-2000kg之间。铺草后为防止草料被风吹去和被雨水冲走,宜用土块适当盖压。茶园内种植树木或者套种其它农作物也能对水分起到一定的保持作用。3、茶园供水。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广大群众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看天、看树”的简单方法,“看天”即在高温季节若连续7-10天不下雨,就应该着手给茶园喷水。“看树”就是茶树遇到高温后表现出来的反应,若在晴天早晨,则茶树叶片上无露水,中午阳光照耀下失去光泽。生理指标表现为:茶树表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体内水分亏缺状况,体内水分亏缺时,叶片失去光泽,芽叶瘦小,生长缓慢,对夹叶增多。茶园灌水量一般按下列公式计算:灌水量(吨/亩)666.7平方米要求湿润的土层深度(米)土壤容量(吨/立方米)(灌后土壤含水率上限-灌前土壤实际含水率)。例如:要求灌水后湿润的土层深度为0.4米,土壤容重为1.08吨/立方米,灌后要求土壤含水率达到25.2%,灌溉前土壤含水率达到20%,则通过公式计算每667平方米要求灌水14-15吨左右。茶园灌水的方法很多,常见的主要有浇灌、漫灌、滴灌和喷灌。浇灌即人工挑水灌溉,劳动强度大,不适合大面积茶园;漫灌也称流灌,即在茶园中修筑水渠,让水从高处流向低处,自然渗透。喷灌是通过压力,把水分喷向空中,然后洒落到地面。滴灌是通过水压,使水分通过管道最后由滴头向茶树根部渗透。二、茶园土壤管理1、浅耕。一般在生产季节进行,深度在2-5cm,避免大量损伤茶树吸收根。春茶前浅耕一般在3月份进行,可以改善冬季茶园土壤板结。春茶后浅耕一般在5月下旬-6月上旬进行。夏茶后浅耕一般在7月进行,由于天气热,气温高,水分散失快,及时浅耕可以除去杂草,减少水分的蒸腾散失。2、中耕除草。成年茶园根据杂草情况,每年进行3-4次中耕除草。深度在5-10cm左右。3、深耕。深耕一般在茶叶采摘结束后,结合施肥进行,深度一般在20-30cm左右。深耕一般在9月-10月进行,这样有利于茶树根系恢复,同时在封园越冬前也应该及时的进行一次深耕,并施肥,提高茶树越冬能力。4、行间饲养蚯蚓。其具体做法一般分两个步骤:虫种培养:在茶园地边挖长-m、宽-1.5m、深30-40cm的坑,坑底铺上约10cm厚的较肥的壤土。壤土上放一层稍经堆腐的枯枝烂叶、畜栏粪便等作为蚯蚓的食料做成蚯蚓床。在食料上再铺上10-15cm厚的肥土,每天浇水使蚯蚓床保持50-60的含水量。把蚯蚓接种到蚯蚓床内,每平方米接种30-50条。经常浇水保持床内湿润,数月后蚯蚓即可大量繁殖。放养茶园:先在茶园行间开一条宽30-40cm、深30cm的放养沟,沟里铺放堆沤肥、茶树枯枝落叶、稻草等,加上少量表土拌和均匀。然后挖出蚯蚓、蚯蚓粪便及剩余的枯枝落叶等,分撒到放养沟中,盖上松土后浇水,让蚯蚓自然生长繁衍。每年检查一次蚯蚓生长情况并加蚯蚓食料。三、除草茶园要及时清除杂草,减少茶园土壤养分和水分的消耗,是实现茶叶高产、优质的保证。茶园除草可以分为春草、夏草、秋草,茶园中大多数恶性草均生长在夏季。除草一般可以和茶园耕作相结合。有机茶园不能使用除草剂,只能勤浅耕勤除草。一般春茶采前要进行一次浅耕,深约10cm削草,清除越冬杂草,春茶采后再次浅耕削草,可疏松采茶时踏实的表土,推迟夏草生长。第六章 生态有机茶园施肥管理在茶树优质高产栽培管理中,施肥是最有效果的措施之一。但由于各种肥料的性质和作用不同,施肥时期和方法也不尽相同。生态有机茶园施肥的目的是保证生产的茶叶产量、品质和效益,同时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使用的肥料应保证生产的茶叶优质安全,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应维护茶园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水平,避免施肥不当引起的土壤酸化、重金属积累、水体硝酸盐污染等,以促进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一、肥料使用准则禁施化学合成肥料: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肥料,禁止使用城市垃圾和污泥,禁止使用医院的粪便、垃圾和含有害物质(如毒气、病原微生物、重金属等)的工业垃圾。禁施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粪尿:人畜禽粪尿等使用前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如高温发酵,以杀灭各种寄生虫卵和病原菌、杂草种子,去除有害的有机酸和有害气体,使之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严禁使用不腐熟的人粪尿。有机肥施用原则:有机肥原则上就地生产就地使用,外来有机肥确认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商品化有机肥、有机复混肥、叶面肥、微生物肥料等在使用前必须明确已经得到有机认证机构的颁证或认可。叶面肥料最后一次喷施必须在采摘前20天进行。使用微生物肥料时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避免重金属污染:所有有机或无机(矿质)肥料,应按对环境和茶叶品质不造成不良后果的方法使用,同时应截断一切因施肥而携入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环境物的污染源。二、允许使用的肥料有机肥:畜禽粪(经过无害化处理)、绿肥(利用栽培或野生的绿肥植物作肥料)、其他肥料(如腐酸类肥、饼肥、沼气液肥和残渣等)。微生物肥:如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磷细菌肥料、硝酸盐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等。半有机肥(有机复混肥):加入适量的微量营养元素制成的有机肥料。无机(矿质)肥:如矿物钾肥、矿物磷肥(磷矿粉)、煅烧磷酸盐(钙镁磷肥、脱氧磷肥)、白云石粉、石膏。叶面肥:微量元素的叶面肥(以铜、铁、锰、锌、硼等微量元素及有益元素为主配制的肥料)和含有植物生长辅助物质的叶面肥(用天然有机物提取液或接种有益菌类的发酵液,再添加一些腐殖酸、藻酸、氨基酸等配制的肥料)。其他肥料:不含有毒物质的食品、纺织工业的有机副产品,以骨粉、骨酸废渣、氨基酸残渣、家禽家畜加工废料、制糖废料制成的肥料。三、施肥方法一是基肥。有机茶园在施基肥时必须做到“净、早、深、足、好”五个字。“净”就是有机茶园施用的各种有机肥其卫生标准和重金属含量及农药残留必须达标,决不允许掺和化学合成肥料,工厂化生产的商品有机肥必须经过有机认证机构认证方可施用。天然矿质肥料必须持有化验证书等确认无害才可使用。“早”就是基肥施用时期要早。因为有机肥养分释放比较迟缓,必须适当早施使其在土壤中早矿化、早释放,早施基肥,可提高茶树对肥料的利用率,能增加对养分的吸收与积累,有利于茶树抗寒越冬和春茶新梢的形成与萌发,有利于产量、质量的提高。信阳茶区力争在九月下旬前施完。“深”就是施肥要有一定深度。因为茶树是深根系作物,只有根深才能叶茂,而且茶树根系还有明显的向肥性,施基肥必须利用茶树根系向肥性的特点,把茶根引向深层,扩大根系活动范围和吸收容量,提高茶树在逆境条件下的生存能力,确保安全越冬,这一点对生产有机茶的茶园尤为重要。一般成龄采摘茶园力求做到基肥沟施,深度要超过25cm。幼龄茶园可根据树龄由浅逐步加深,但最浅也要从15cm开始。“足”就是基肥量要多。有机肥营养元素含量低,只有足够的肥料才能满足茶树生长对养分的需求,而且有机肥作为改土的主要物质,也只有量多才能收到改土的效果。一般基肥用量不得少于全年用肥量的50%-80%,决不能让茶树“饿肚子”过冬。那种“基肥不足春肥补”的做法,对春茶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成龄采摘茶园,如施堆肥每年每亩不得少于1000kg,如施菜籽饼肥每年每亩不得少于200kg。“好”是指基肥质量要好。所选基肥要既能改良土壤,又能缓慢的提供茶树营养物质。基肥中多掺一些含氮高的有机物,如鱼粉、血粉、蚕蛹、豆饼等。此外,“好”也指施肥质量好,施肥时要土肥相融,及时覆土,防止伤根和漏风等等。二是追肥。茶树对养分的吸收既具有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春茶品质好,产量比例高,是各种有机名茶生产的黄金季节,也是茶树吸肥最集中的高峰时期。春茶早发、多发的物质基础虽是基肥,但要想春茶快长、多产仅仅依靠基肥的基础养分难以维持春茶迅速生长对养分的集中需求,必须及早追肥。第一次追肥是春茶前施。在春梢处于鳞片至鱼叶初展时施下,也要因地制宜掌握春肥的施用。气温高、发芽早的品种,要提早施;气温要求低、发芽迟的品种可适当推迟。第二次追肥是于春茶结束后或春梢基本停止时进行,以补充春茶的大量消耗和确保夏秋茶的正常发育,持续高产优质。第三次追肥是在夏季和秋季,追肥的具体时间应依当地气候和土壤墒情而定。每轮新梢生长间歇期间都是追肥的适宜时间。每次追肥的用量比例按茶园类型和茶区具体情况而定。单条幼龄茶园,一般在春茶前和春茶后,或夏茶后二次按5:5或6:4追肥。密植幼龄茶园和生产茶园,一般按春茶前、春茶后和夏茶后三次4:3:3或5:2.5:2.5的用量比施入。追肥施用的位置,幼龄茶园应离树冠外沿10cm处开沟;成龄茶园可沿树冠垂直开沟,丛栽茶园采取环施或弧施形式。沟深度视肥料种类而异,移动性小或挥发性强的肥料应深施,沟深10cm左右。易流失而不易挥发的肥料可浅施,沟深3-5cm左右,施后及时盖土。叶面肥:叶面肥效果快,施肥效益好,少量的肥料可发挥很大的施用效果,无论施有机肥或没有施有机肥的有机茶园都应大力提倡施用叶面肥,以缓解有机茶园缺肥现象。只有经过有机认证的叶面营养液才可在有机茶园中施用。叶面肥应在晴天下午时后施用,如喷施后天内下雨,必须重新喷施。在喷施时要将叶子正反面都喷施均匀,因叶背吸收根外肥的能力比叶正面强得多,所以喷洒在叶背面会更有效果。第七章 生态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有机茶园病虫害的防治必须从茶园生态系统的总体出发,有机协调农业、生物、物理等措施以及自然因子作用。将病虫个体数量,尤其是关键病虫的密度,控制在经济为害阈值以下,并长期维持低水平的生态平衡,为此,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一、改善生态环境 理想的茶园生态应该是以茶树为主体并包括周围植被、水源在内的复合的生态系统。新开辟的有机茶园应考虑周围有比较丰富的植被林木和水源等。用现有的茶园开发有机茶,如果周围缺乏植被和水源的,应植树绿化,开辟蓄水池等,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农业防治 采用农业技术措施减少茶园病虫发生,控制病虫危害,这是有机茶园栽培上的基本要求。适时修剪清园:每年适时修剪,去病虫枝叶,清除茶丛中的枯枝、病虫枝,并带出园外,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轮斑病、茶枯病等病害的越冬菌源;减少蚜虫、茶毛虫、茶毒蛾等害虫的越冬虫卵块和茶卷叶蛾、蚧类等的残留虫口基数。适时早采嫩采:通过早采嫩采以除去新梢上的茶小卷叶蛾、茶小绿叶蝉等害虫的若虫和卵块,减少第二代虫口数量,同时,也可减少茶枯病危害。适时茶园深翻:每年度l0-11月结合茶园施基肥,进行一次深度不超过30cm的行间深耕,消灭部分在枯枝落叶和土中越冬的害虫和虫蛹。此外,茶园养鸡,利用鸡吃虫来减少茶园害虫发生数。人工捕杀可结合田间管理进行,也可单独进行。 三、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具有对人畜无毒、不杀伤天敌、不污染茶叶和环境等优点,生物防治主要有以下几项: 保护天敌:茶园中的病虫种类很多,但大多数对茶树不造成经济危害,这主要靠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其常用保护措施:一是设置寄生蜂保护器,将人工采集的茶毛虫卵块、蓑蛾护囊、卷叶蛾虫苞等放在保护器内,害虫不能爬出或飞出,而寄生蜂体小能飞出。二是茶树修剪下来的茶枝堆放在茶园附近,茶树上的某些害虫因不能远爬而饿死,寄生蜂能飞回茶园。三是秋末在茶园中设置草束,供瓢虫等停息,并在草束缝隙中安全过冬。四是鸟类和蛙类等食虫量大,要保护不能捕杀食用。 以虫治虫:一般是指人为利用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昆虫或益螨防治害虫。如放养赤眼蜂、盲蝽分别防治卷叶蛾、刺蛾和茶网蝽等害虫。 病原微生物治虫:目前主要采用真菌、细菌和病毒治虫。一是真菌治虫,应用较多的是白僵菌,在茶园中喷施 0.1-O.2亿个毫升的子液,对茶毛虫、尺蠖类、叶蛾类、象甲类等害虫的防治效果在70以上。在生产中多用白僵菌 871菌粉1-2公斤亩毒土防治丽纹象甲等害虫。二是细菌治虫,细菌中应用最广的是苏云金杆菌类,简称“BT”。细菌主要通过害虫取食,感染茶蚕、尺蠖、刺蛾、茶毛虫等鳞翅目食叶幼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三是病毒冶虫,防治较多的有茶尺蠖、茶毛虫、茶刺蛾等,一般是使用各类核型多体病毒,其使用方法是,选择幼虫密度大的茶园,喷施少量病毒液,待田间幼虫大量死亡时,把虫尸放在冰箱中或室内阴凉避光处保存,待田间幼虫为害时,将该虫尸取出研碎,用纱布过滤,滤液加水稀释成病毒液,在田间1-2龄幼虫期可每亩喷施30-5O头虫尸的病毒量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目前已有茶尺蠖病虫制剂、茶毛虫病毒制剂供有机茶生产基地应用。 四、物理防治 使用较多的主要是诱杀法,有灯光诱杀、糖醋诱杀、性诱杀、诱饵诱杀等。灯光诱杀:频振式杀虫灯使用220V电压和20W红外线灯管,安装十分简便,只要在诱杀区中心竖一根水泥杆,将灯悬挂在高于茶树树冠0.5m左右的地方,接通电源,调试灯亮有振动即可投人使用。尽管该灯安装有自动开启装置,但控制整个诱杀区多盏灯的总开关还是安装在室内为好,这样遇有雷电时可以足不出外拉下总闸,切断电源,以免意外。 糖醋诱杀:取糖(45%)、醋(45%)、黄酒(10%),放入锅中微火熬煮成糊状糖醋液,倒入盆钵底部少量,并涂抹在盆钵的壁上,将盆钵放在茶园中(略高于茶丛),具有趋化性的卷叶蛾、地老虎等成虫会飞入取食,接触糖醋液后粘连而死。性诱杀:在田间与黑光灯诱杀一样,设置肥皂液水盆,将捕捉到的雌成虫放入小木盒中并悬挂或搁置在高于盆口2-3厘米的水盆上方中央,夜间利用雌成虫释放性信息素诱杀雄成虫。春秋季2天换一次,夏季1天更换一次。诱饵诱杀:用花生麸、谷壳粉、米糠、豆麸粉炒香,或用各类茶叶及各种野嫩杂草和植物茎叶(如甘薯叶、萝卜苗等)0.5-1厘米切成碎粒,拌入较浓的植物源农药,傍晚前堆放或撒于茶园地面上,蟋蟀、蝼蛄等害虫夜间取食后会被毒死。五、植物源农药防治在自然界中,有些植物具有毒性物质,将这些物质用水 提取后可防治茶树害虫,如用桐籽壳熬制后防治茶蚜、介壳虫、鳞翅目幼虫,苦楝防治小绿叶蝉、茶蚜等害虫。目前生产上多采用0.5苦参碱水剂500倍液或30除虫菊素水剂500倍液防治小绿叶蝉、象甲、黑刺粉虱等害虫。一般的熬制方法为:将植物组织(根、茎叶等)捣碎、加水浸泡、加热熬煮、过滤,过滤液即可直接使用或稀释后使用。由于植物源农药毒性低,防治鳞翅目害虫,应掌握在抗药性弱的1-2龄幼虫期喷施 六、矿物质源农药防治 矿物源农药是指有效成分来源于无机化合物(矿物)的农药,在有机茶园中限制使用,主要有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硫酸铜、硫悬浮剂等。波尔多液:由石灰和硫酸铜配制而成,主要是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对茶树叶部病害和苔藓地衣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喷后25天可采茶。石灰硫磺合剂:由石灰和硫磺配制而成,具有杀虫、杀螨和杀菌多种作用,对介壳虫的防治效果也较好。一般用于秋茶结束后的封园防治。硫酸铜:是水溶性铜素无机化合物,杀菌能力很强,可配成0.5%的硫酸铜溶液使用。一般用于种苗浸渍消毒。硫悬浮剂:该药耐冲刷,对茶园天敌影响小,每亩喷施100g对茶橙瘿螨药效高,加入的助剂应经认可才能在有机茶园中使用。此药一般用于非采摘茶园,如果在采摘茶园使用,喷施过后相隔20天后才能采茶。第八章 茶园冻害预防和补救防治技术一、预防冻害措施(1)引种、选育和选用耐寒茶树良种。(2)科学选址。应选背风向阳的地段建茶园,避免背阳谷地和风口处建园。(3)营建防风林带。在茶园周围栽植防风带,能够有效阻挡冬季寒风和某些有害气体,提高茶园内的湿度和温度,保证茶树安全越冬(高山茶园在迎风口种植防护林带,可有效地抵御寒潮袭击)。(4)套种绿肥。秋季在茶园行间套种越冬绿肥,覆盖地面,可提高土壤温度,有利于减轻冻害,春天这些绿肥又可当肥料。适宜套种豌豆等。(5)铺草防冻。在成龄园茶棚间覆盖厚10cm左右的稻草、杂草等,能在冬春季节提高土壤温度2-3,增加土壤含水量4%8%,对茶树安全越冬十分有利。秋末冬初在茶树行间铺草,还可以在茶树树冠上覆草。(6)熏烟防冻。面积较大的茶园可采用熏烟方法,即寒潮将要来临时,根据风向、地势、面积设堆,气温降至2左右时点火发烟,既可防止热量扩散,又可使茶园升温。(7)加强茶园培育管理。采用科学合理的茶园培育管理技术,可以促进茶树健壮生长,提高茶树抗寒力,收到安全越冬的成效。其主要培管内容有以下各点:秋季进行深耕改土;合理采摘,及时修剪,适时封园;生长季节加强肥培管理,注意采养结合,早施磷钾肥,前促后控分次追肥,冬季来临前不施或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在秋、冬季施足暖性的农家肥,促进茶树健壮生长,以积累较多的有机物质,促使枝条提早木质化,增强抵抗力,提高土温,达到安全越冬的成效。浇灌越冬水。水源充足、灌溉设施较好的茶园,在寒潮到来之前向茶园喷水、灌水,增加茶园空气湿度,使冷空气不易侵入,茶树不易受冻。(8)对一、二龄幼龄茶园可采用埋土过冬,在埋土时要将茶苗顶部露出,不要全部埋起来,开春后耙土。二、对受冻茶树的救护复壮措施(1)及时修剪。茶树受冻后,剪除枯死部分,使其重发新梢,培养骨架和扩大采摘面。修剪应因地因树制宜,按照“照顾多数同园一致 ”的原则进行。冻害轻的投产茶园,在“春分”前后进行修剪,剪去茶树的受冻枝梢;冻害重的投产茶园,修剪时间应提前到3月上中旬, 剪口要落在冻害枯死部位以下,防止继续干枯;受冻轻的1年生茶树, 在“春分”前后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留高12-15cm,受冻重的也要同时进行修剪,修剪时间不能提前,以防“倒春寒”再次冻伤茶苗,过迟则会延误复壮。受冻茶树经修剪后,应适当留养,以恢复树冠。修剪程度较轻的茶树,春茶前期正常采摘,后期留叶采;受冻严重修剪程度较深的茶树,应留养春梢,夏茶打顶采。(2)培养树冠。对受冻严重需进行重修剪的茶树要培养新树冠。根据茶芽的生长情况,可在夏、秋末实行打顶采,促进枝条生长粗壮;对轻修剪的投产茶树,春季留一叶采摘。(3)加强肥水管理。受冻茶树在修剪后应及时浇水,早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对投产茶园在3月下旬, 按照每亩纯氮1012公斤,纯磷、纯钾各215310公斤追施催芽肥。对1 年生茶树按每亩纯氮、纯磷、纯钾各23公斤施入。同时要结合施肥对茶树行间进行松土,深度约10cm,根茎处适当浅些,可提高地温,促使茶芽萌发。(4)防治病虫害。茶树受冻后树势衰弱,伤口增多,对病虫的抵抗力相对减弱,更易发生病虫害。修剪后的茶园要立即喷一次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能起到杀卵、杀螨、杀虫的作用,减少螨类、黑刺粉虱、茶小绿叶蝉和角蜡蚧的危害。喷药前茶园里的修剪枝要全部清理出园,以防病虫滋生、传染,喷药时要喷匀喷透。茶树重剪20天后,应注意观察新芽抽发情况和虫情,及时做好害虫的防治工作,以保障新枝茁壮生长。第九章 茶叶采摘和运输技术茶叶的采摘方法主要分为手采法、刀割法和机采法三种。传统的手采法是目前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采摘方法。刀割法和机采法主要是做大宗茶和低档茶的采摘方法。一、手采法手采法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种:(1)打顶采摘法,这是一种以留养为主的采摘方法,适用于培养树冠的茶树。适合1-3龄的幼年茶树,或复壮后最初1-2年时采用。当新梢发展到5-6片以上时,或当新梢即将停止生长时,采去一芽二三叶,留下基部三四片叶子。要求做到采高养低,采顶留侧,以促进分枝,扩大树冠。(2)留叶采摘法,又称留大叶采摘法。这是一种以采为主,采留结合的采摘方法,是当新梢长到一芽三四叶,或一芽四五叶时,采去一芽二三叶,留下基部一片或两片大叶。这种采摘方法,既注意采摘,又兼顾养树,采养结合。一般视茶树年龄,树势生长情况,在一个茶树新稍的年生长周期中,选择在某一时期或季节中应用。(3)留鱼叶采摘法:这是一种以采为主的采摘法,是名茶和大宗红、绿茶的基本采摘方法。一般是当新梢长到一芽一二叶或者一芽二三叶时将其采下,只把鱼叶留在树上。手采方法的具体应用,主要根据茶树的栽培目标,以及树龄和生长势综合而定。幼年茶树的采摘:幼年茶树,顶端生长优势强,是树冠培养阶段,一般采用打顶采和留叶采。当幼年茶树经二次定型修剪后,若生长较好,当年即可打顶轻采,一般是春茶前定型修剪的茶树,当春茶后期树高达40cm以上时,可留下三四片叶采。夏茶树高达45cm以上时,留下二三片叶采;秋茶树高达50cm以上时,留下一二片叶采。如此反复,直到树高达70cm以上,树幅达120cm左右,即可进入旺季采摘期。更新复壮茶树的采摘:对这种茶树的采摘方法,应根据不同复壮方法和改造后的时间确定一般春茶前台刈的茶树,当年秋即可实行打顶轻采。春茶后台刈的茶树,当年不采,第二年经定型修剪后,春茶后期实行打顶采,夏茶留二叶采,秋茶留一叶采。成年茶树的采摘:应以采为主,实行采留结合的原则。在采摘方法上,以留鱼叶采摘法为主,并在适当季节辅以留一叶采摘法。 衰老茶树的采摘:衰老茶树育芽能力低,芽叶瘦小,驻芽叶多,并有枯枝成鸡爪枝出现。一般树冠还比较宽阔,枝干尚有一定育芽能力,能维持一定产量水平的茶树,宜采用集中留鱼叶采摘的方法进行。育芽能力明显降低的茶树,则应复壮改进,重新培养树冠。二、刀割法中低档茶采摘,一般采用特制的采茶工具进行。刀割法采摘比较粗放,采摘分批少,茶叶粗老。刀割法一般头轮采在5-6月进行,夏秋梢在78月进行。二轮采在7月上旬,三轮采不超过9月下旬。注意的是采割要留新叶,每次要留12片新叶采割。三、机采法茶叶采摘是茶园管理中季节性强的一项作业,一般手工采茶所花的工时,要占茶园常年管理用工的50-66。亩产150千克干茶的茶园,在采茶旺季,每亩需固定一个采工。今后,随着茶叶单产的提高,以及采茶用工的困难和工时费用的增加,茶农对机器采茶代替手工采茶的要求,也将变得越来越迫切。四、鲜叶的集输和贮藏集叶与贮运是鲜叶管理的重要环节,对提高鲜叶品质以及充分发挥采工的生产积极性,都具有很大的作用。1、集叶。鲜叶采下后,及时集叶验收,一般采用专人验收与采工自查相结合的方法,并根据鲜叶老嫩度、匀净度和新鲜度三个因子,参照标准样,评定等级。随后称重登记入册。2、贮藏。鲜叶采下后不及时加工,会降低制茶的质量。而且还由于呼吸作用放出大量的热,特别是在鲜叶堆积过厚、挤压紧实的情况下,茶叶更容易腐烂变质。所以,鲜叶必须放入清洁干净、通透性好的篮存放和运输。装叶量以每立方米不超过130千克为宜,不宜用塑料袋、布袋等通透性较差的软包装材料。鲜叶盛装和运输时,应轻放、轻压,避免挤压,以减少机械损伤。浉河区茶事活动一览一月:清理茶园1、将杂草、枯枝、落叶、肥泥、人畜粪尿等一切可利用的肥源全部清理至茶园附近作堆肥并进行无公害化处理。清挖沟渠、蓄水池、鱼塘、低洼地等的淤泥放入茶株根际作培土。2、将病虫枝、挖出的虫卵、茶树上剥离的苔藓、地衣等宜清出园外并烧毁。3、修整茶园道路、修固茶园梯坎和整理梯面,整修茶园基础设施。4、幼龄茶园做好防冻、抗寒。5、新建茶园整地、准备栽苗。二月:施催芽肥和生产准备1、准备好施春茶催芽肥的饼肥、农家肥、有机肥、叶面肥。同时做好茶园的沟渠清理工作,及时排除低凹地带的积水。2、新建茶厂要迅速添置茶机和用具,迅速安装;老茶厂需修理的机具和炉灶宜迅速完工,备足制茶燃料,准备加工春茶。3、幼龄茶园及时做好补苗,施追肥。4、新建茶园进行无性系茶苗的移栽。三月:科学修剪和喷施叶面肥1、及时修剪受冻茶园的蓬面,以利茶芽萌发。2、在茶芽萌动时根外施肥即喷施叶面肥(为生态有机叶面肥),刺激茶树营养生长,激发休眠芽萌动早发。喷施时间以3月初即茶芽萌动前后为宜,在晴天的傍晚用喷雾器喷施,每隔7天左右喷一次,连续喷2次。3、幼龄茶园浅耕,松土保水、保湿、除杂草;定型修剪,一年龄茶园定高15-20厘米高度剪去,两年龄茶园定高30-35厘米高度剪去,三年龄茶园定高40-45厘米高度剪去。四月:鲜叶采摘、名优茶加工、市场营销1、合理采摘。应关注天气预报,合理安排采摘人员。其次,严把鲜叶质量关,按标准及时分批采,茶园中有10%-15%的新梢符合采摘标准时即应正式开采;符合采摘标准鲜叶及时采摘,采去枝条的顶芽,打破顶端优势,加速侧芽的萌发;春茶期间,每隔2-3天采一批,新梢下端生长的头一片发育不全的叶即鱼叶不能采下来,先采名茶,再采优质茶,然后采大宗茶。2、名茶加工。加工水平的好差直接影响名茶的质量。名茶一般炒制工序:鲜叶筛分摊放杀青揉捻解块分筛理条初烘摊晾复烘。3、市场营销。根据本地、外地茶叶市场需求前景,确定高中低档茶叶生产计划,积极拓展销售网络。成品茶按标准分档定级,优质优价,诚信经营,打响自己品牌,维护消费者利益。4、幼龄茶园春留2叶打顶;除草。五月:大宗茶加工和病虫害防治1、做好大宗茶的加工。2、做好病虫害防治。当前主要虫害有茶毛虫第一代、黑刺粉虱第一代、茶橙瘿螨,病害有茶芽枯病、茶白星病。区茶办随时发布病虫害测报。3、幼龄茶园浅耕除草。六月:轻修剪和病虫害防治1、重点是轻修剪、肥培管理和茶园病虫害防治。当前主要虫害有茶尺蠖第二代、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病害有茶饼病、茶白星病。区茶办随时发布病虫害测报。2、做好夏季红茶生产。做好红茶机具的清洗和维护,保障鲜叶的质量安全。3、幼苗管理。七月:茶园病虫、草害防治1、主要虫害有黑刺粉虱第二代、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长白蚧第二代,病害有茶云纹叶枯病、茶炭疽病。2、茶园除草,一般可与茶园的浅耕和深耕结合进行,中耕除草、灌水抗旱,施以夏肥,促进夏季生长。茶园还要注意分批、及时采摘夏茶。3、红茶生产。4、幼龄茶园伏季管理、遮阴、保墒。 八月:茶园虫害防治1、当前主要的病虫害有茶尺蠖和假眼小绿叶蝉。在2龄的时候使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鱼藤酮(可防治假眼小绿叶蝉)加以防治。2、搞好茶园深耕除草(伏控),幼苗遮阴。九月:苗木繁育和病虫害防治1、秋分(9月23日)至寒露(10月8日)为扦插最佳时期。2、这一时期茶尺蠖普遍虫量较大,部分茶园危害严重,应在2龄的时候使用茶尺蠖病毒制剂、鱼藤酮(可防治假眼小绿叶蝉)加以防治。3、幼龄茶园及时搞好补苗,除草。十月:病虫害防治和深耕施基肥1、使用鱼藤酮防治假眼小绿叶蝉。霜降前施基肥,亩用量农家肥1000kg,结合冬耕沟施。2、整修茶园水、电、路基础设施。3、新建茶园规划设计。十一月:封园和苗圃管理1、深入田间观察,基本无病虫害现象的茶园,即可进行封园。用0.5波美度的45%晶体石硫合剂作为清园的杀菌剂,兼具杀虫杀螨作用,每亩500-700克用水稀释100倍喷施。注意:药液(呈强碱性)接触皮肤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浓度不要过高,以免药害引起茶树落叶。2、在短穗插后30-50天的发根期内,肥水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合格苗出圃率,当扦插苗发根长出时,及时施第一次肥,用0.2%的尿素水溶液浇施,切不可增加肥料浓度;浇水每天一次,发根后隔天浇一次,雨天、阴天可不浇或少浇;同时及时除草,要求手工拔草,不伤扦插苗根系。3、新建茶园整地。十二月:覆盖保温1、在茶园行间铺设稻草,既可提高地表温度,腐烂后又可作基肥,促进茶树根系生长发育,不但可提早开采,还可提高鲜叶品质与产量。2、遇霜冻时,及时进行喷水,把附在茶树芽叶上的霜洗去,防止芽叶冻伤,同时补充了茶园水分,使芽叶早发。3、幼龄茶园防冻、铺草,套种绿肥。4、新建茶园整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