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提升练五 发达的古代农业与手工业的进步 人民版

上传人:水****8 文档编号:95898763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提升练五 发达的古代农业与手工业的进步 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提升练五 发达的古代农业与手工业的进步 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提升练五 发达的古代农业与手工业的进步 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提升练五 兴旺的古代农业与手工业的进步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假设给以下列图片配一个主题,以下选项中最适宜的是()A.灌溉技术的演进史B.铁制农具的大开展C.中国古代的农业工具D.中国古代的水利技术【解析】选C。曲辕犁、耧车不是灌溉工具,故A错误;高转筒车与铁制农具无关,故B错误;曲辕犁、高转筒车和耧车都是农业工具,故C正确;曲辕犁和耧车与水利技术无关,故D错误。2.(2021衡水中学模拟) 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表达。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是故身率妻子,勠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汉书杨恽传?“因释耕于垄上,而妻子耘于前?后汉书逸民列传?“立春东耕,为土象人,男女各二人东汉王充?论衡?A.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B.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开展C.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开始确立【解析】选C。由题干信息可知,汉代农业生产中,夫、妻二人共同参与,进行农业耕作,说明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形成。3.宋高宗绍兴三年,某知州针对当地农民“兼作商旅,太半在外的情况上书朝廷,建议“务令疾速归业,否那么清算田产。户部那么提出“身虽在外,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者,不应清算田产。材料反映宋代()A.小农经济具有韧性和张力 B.社会阶层实现垂直流动C.重商政策得到普遍的认同D.地方官员挑战中央权威【解析】选A。从宋代农民“兼作商旅,太半在外现象受到地方关注,户部不担忧,认为农民可以“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可知当时小农经济相对稳定并有所扩张,A正确。古代中国农商皆民,“兼作商旅并不是社会阶层垂直流动,B错误;宋代只是放松了对商业的控制,并没有实行“重商政策,C不符合史实;知州上书的目的,是从维护封建秩序出发,不存在“挑战中央权威,D不符合题意。4.下表是唐朝灌溉工程数量简表(单位:个)。对表格内容分析正确的选项是()长江以北长江以南中唐以前中唐以后中唐以前中唐以后982923938A.中唐后北方政局混乱影响农业生产B.江南农业已经超过北方C.长江流域是唐代经济最兴旺的地区D.唐代北方人口大量南迁【解析】选A。材料反映出中唐以后北方灌溉工程数量减少、南方灌溉工程数量增加。结合中唐时期安史之乱的发生,可知灌溉工程北方减少,南方增加的原因是北方战乱对农业开展的影响,故A正确。5.正月命女红趣织布二月蚕事未起,命缝人浣冬衣三月清明节,令蚕妾治蚕室谷雨中,蚕毕生,乃同妇子,以勤其事六月命女红织缣溥八月凉风戒寒,趣练缣帛,染采色。擘绵治絮,制新浣故十月培筑垣墙可析麻,趣绩布缕上表为东汉时期某农书的记载。据此可知当时()A.豪强地主的田庄经济兴盛B.政府严格控制手工业开展C.民间纺织业具有一定规模D.中央集权的经济根底稳定【解析】选A。材料表达东汉手工业的开展,古代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相连,表达的是自给自足的特点,A符合题意。6.北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圩田“沙田“架田“山田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A.南方地区人地矛盾显现B.南方农业强调精耕细作C.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盛行D.水稻种植面积得到扩大【解析】选A。由题干中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圩田“沙田等信息,可知北宋时期南方通过多种方式增加耕地面积,以解决突出的人地矛盾,应选A;而题干并没有强调精耕细作和小农经济,故排除B、C;新增土地也并未说明用来种植水稻,所以D也排除。7.下表是西汉到唐宋时期的人口统计数据。这说明()朝代南方北方人口(万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万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119.8998.680.2唐朝39243.2514.956.8北宋1 122.562.9662.437.1A.文景之治促进南方人口的快速增长 B.藩镇割据造成唐宋人口的急剧减少C.王朝更替导致古代中国人口的变动 D.经济重心南移带动人口的区域迁移【解析】选D。东汉末年北方多战乱,北方人开始南迁,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了南移的趋势,南宋时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局面。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发现,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比例均逐渐增加,符合经济重心南移带动人口的区域迁移,应选D。“文景之治是在西汉,不能说明唐朝、北宋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比例增加的史实,排除A;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唐宋时期北方人口相对于西汉时期是减少的,但是南方人口是持续增加的,排除B;根据所学可知,王朝更替不是引起古代中国人口变动的主要因素,排除C。8.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说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江南地区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比重的变化,不能据此推断整个农业开展水平的变化,故A错误;材料没有描述此时期江南人口变动问题,故B错误;粮食种植面积减少,无法判断普通农户收益是否减少,故C错误;材料中“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说明经济作物与市场联系密切,因此说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故D正确。9.(2021唐山模拟)商周青铜器的制作中,逐渐形成了规矩,按规矩制作出来的范就是标准,即当今“标准一词的原型及原意。这种按规矩操作的工艺思想,一直被延续至今,并表达在当今的各行各业之中。这说明()A.规矩贯穿着整个中国历史B.标准化生产始于古代中国C.商周青铜文化影响极深远D.工艺思想渗透着人文精神【解析】选C。“标准一词及制作技艺源自商周青铜器的制作且延续至今,表达了商周青铜文化影响深远,应选C;材料强调“标准对社会开展的诸多影响但不等同于贯穿整个中国历史,排除A;标准化生产开始于西方工业革命时期,排除B;材料强调“标准表达制作工艺的严谨,排除D。10.隋朝将作大匠宇文恺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上述现象反映了()A.官营手工业者有严格的从业要求B.隋朝官营手工业兴旺,产品精美C.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D.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被废除【解析】选C。由“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可以分析出政府对官营手工业严格控制,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故此题答案选C。11.(2021黄冈质检)唐代,向中央入贡丝织品的巴蜀州郡有20多个,入贡的丝织品中仅“绫这一类,就有宜州的“细绫,遂州的“樗蒲绫,彭州和汉州的“交梭绫,梓州和嘉州的“水波绫“乌头绫,阆州的“重莲绫。这说明巴蜀地区()A.丝织品形成地域特色B.丝织品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C.纺织品劳动分工细密D.丝织品地域开展水平不均衡【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不同州郡进贡的“绫品种不同,具有地域特色,应选A。入贡的丝织品是给中央政府用的,B从材料中表达不出来,排除。根据材料看不出丝织业中的分工问题,故排除 C。材料不涉及各地进贡的绫的质量差异,故排除D。12.(2021莆田模拟)宋高宗时,叶梦得上奏,“朝廷见收买木棉、虔布万数不少;南宋后期的谢维新说:“今世俗所谓布者,乃用木棉或细葛、麻苎、花卉等物为之。此后,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材料说明在南宋时期()A.中原地区是棉花主产区域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棉花已经取代丝麻成为衣被原料D.衣被原料的种植结构逐渐发生变化【解析】选D。A、B在题文中没有表述,不符合题意。C表述与题文中“此后,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相违背。D正确,衣被原料的种植结构逐渐发生变化,棉花逐渐取代葛、麻等。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7分)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各地区历史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百分比1年汉平帝元始元年1000年宋真宗咸平三年1500年明孝宗弘治十三年印度32.9印度28.9明朝25.0西汉26.2宋朝22.7印度24.5古罗马21.5阿拉伯18.5欧洲14.6西欧10.8非洲11.8西欧8.7材料二从1948年到1974年全球衰退开始的25年间,西欧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不间断增长。欧洲人后来把这段时期称为“白银的50年代和“黄金的60年代。西欧的繁荣 于竞争性的、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的和私营企业制度的经济。但是几乎在所有的国家,这一时期的繁荣也都在不同程度上伴随着广泛的经济方案、系统的政府干预,以及用以克服竞争性资本主义和商业周期的不稳定的社会效劳体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并分析原因。分析指出11-16世纪欧洲经济地位变化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25年间西欧经济增长的原因。从欧洲经济开展成功的案例中,我国可以借鉴哪些有益经验?(13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百分比“西汉、26.2“宋朝、22.7“明朝、25.0,得出始终位居世界前列;第二问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第三问,欧洲在11-16世纪经济地位迅速提升,结合所学,与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国家间贸易获益丰厚不无关系。第(2)题根据材料二“从1948年到1974年全球衰退开始的25年间,西欧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不间断增长,结合所学答复即可。答案:(1)地位:长期居于世界前列。(2分)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封建经济的开展;统一是历史的主流,社会开展具有连续性;国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农耕经济兴旺;传统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广阔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造。(6分)变化原因: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得到大量的贵金属;并在国家贸易中获得丰厚利润。(其他言之成理亦可,4分)(2)原因: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运用;马歇尔方案的扶持;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实立;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作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促进。(8分)经验:应适时调整经济政策;坚持走和平开展道路;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积极进行科技创新。(5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言之有理即可)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中国主要朝代官方人口统计举要朝代纪年年份户数(万户)人口数(万)西汉平帝元始二年21 233.315 959.50东汉光武帝中元二年57427.962 100.78桓帝永寿三年1571 067.805 648.69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245.981 616.39隋炀帝大业五年609890.754 602.00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891.475 291.93北宋徽宗大观四年1 1102 088.234 673.48南宋光宗绍熙四年1 1931 230.292 784.51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 2911 343.035 984.90明成祖永乐元年1 4031 141.586 659.83清世祖顺治八年1 6511 063.33高宗乾隆十八年1 75310 275.00摘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人口变化呈现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解析】特点,从总人口数看,根本上都在5000万6000万左右徘徊,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缓慢;从阶段上看,从5000多万到2000多万,又从2000多万到5000多万,不断起伏,说明起伏比较大。因素,可以从经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去答复。答案:特点:自然增长缓慢;大起大落。(2分)因素:农业生产力的开展,特别是粮食产量的提高为人口增长提供了可能;(4分)生产关系的变革或国家赋役制度的变化;(2分)传统思想和习惯;儒家思想、宗法制度的影响;(2分)战乱、王朝的更替影响人口的变化。(2分)-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