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声、光、热学考点 专练01 选择题(含解析)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94354827 上传时间:2022-05-2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01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考物理声、光、热学考点 专练01 选择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20年中考物理声、光、热学考点 专练01 选择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20年中考物理声、光、热学考点 专练01 选择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练01 选择题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下列实验中,不是验证声音产生条件的是()A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咙处B弹拨吉他的弦后,立即把手轻轻放在吉他上C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D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中,并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空气【答案】D【解析】A、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结处,会感觉到声带的振动,说明振动产生声音,故A不符合题意;B、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立即把手轻轻放在吉他上,可以感觉琴弦在振动,故B不符合题意;C、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感知发声体的音叉在振动,故C不符合题意;D、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若把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则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是验证声音传播条件的,故D符合题意。选D。2如图是有关声现象的四个实验,能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越短振动越快B用抽气机不断抽气,听到玻璃罩中闹钟的铃声越来越小C敲击鼓面,鼓面上的纸屑在跳动D说话时,手摸喉结感到振动【答案】B【解析】A、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越短振动越快,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B、用抽气机不断抽气,听到玻璃罩中闹钟的铃声越来越小,进一步推论得: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B符合题意。C、敲击鼓面,鼓面上的纸屑在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C不符合题意;D、说话时,手摸喉结感到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不符合题意。选B。3古时候的士兵为了能及早听到敌人夜袭的马蹄声,常常睡在地上,并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A马蹄踏在地面上,使地面振动B马蹄声可以沿地面传播C马蹄声在空气中不能传播D声音在土地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快【答案】C【解析】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士兵利用声音在固体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的特点,可以提前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做好准备。A、马蹄踏在地面上,使地面振动,故A正确;B、地面是固体,马蹄声可以沿地面传播,故B正确;C、空气是气体,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C错误;D、由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气体中快,所以声音在土地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快,故D正确;选C。4(多选题)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 m/s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播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答案】AC【解析】A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不能传声,故A正确,B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故C正确;D、物体振动能够产生声音,但是产生的声音不一定被人听到,只有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的声音才能被人耳听到,故D错误。选AC。二、声音的特性5“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描述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答案】A【解析】“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小,故BCD错误,A正确。选A。6如图所示,利用手机的“音量软件”测量音叉发出声音的声强级,若保持手机与音叉的位置和距离不变,当两次测试时,显示的声强级由40dB变为60dB,说明音叉振动的()A振幅变大B振幅变小C频率变大D频率变小【答案】A【解析】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是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40dB变为60dB,表明响度变大了,即振幅变大,故A正确,BCD错误。选A。7如图所示,是四种不同乐器。演奏它们时,我们看不到它们而能分辨出它们的声音,是依据听到它们发出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波形【答案】C【解析】ABC、不同的乐器演奏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响度有可能相同,但音色是不同的,所以人们分辨出它们的依据是音色,故C正确,AB错误;D、声音的波形需要在示波器上才能显示,我们看不到它们而能分辨出它们的声音,是通过听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不是看波形判断的,故D错误。选C。8(多选题)如图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按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和拨动钢尺的力度,将钢尺发出的不同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显示的三种不同波形如图甲、乙所示。下列对各种情图况的比较正确的是()A甲波形图的音调比乙低B甲波形图的响度比乙大C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时,对应的是甲波形图D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较长时,对应的是乙波形图【答案】BCD【解析】A、由波形图可知,甲和乙比较,甲波形振动的频率高,音调高,故A错误;B、甲和乙比较,甲的振幅大于乙的振幅,说明甲声音的响度比乙大,故B正确;C、甲的振幅大于乙的振幅,说明此时钢尺振动幅度大,拨动钢尺的力度较大,故C正确;D、乙波形的振动频率比甲波形慢,说明此时钢尺振动慢,则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较长,故D正确。选BCD。三、声音的利用9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笔直公路正对山崖驶近,途中司机鸣了一声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的距离为(声音的速度为340m/s)()A300mB680mC340mD320m【答案】D【解析】如图所示,设车由AB所用的时间为t,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的距离为s,根据v可得,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行驶的路程:s车v车t20m/s2s40m;由v可得,声音传播的距离为:s声v声t340m/s2s680m;由图示可知,此时汽车离山崖的距离:sBC(s声s车)(680m40m)320m。选D。10以下事例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的是()A有经验的工人通过听机器的运转声,判断机器运转是否正常B医生用听诊器可了解病人心脏的工作状况C电视遥控器是利用超声波来控制电视D古代航行的水手在雾中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答案】C【解析】A、有经验的工人通过听机器的运转声,判断机器运转是否正常,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脏工作状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控制电视机的,而不是利用超声波,故C符合题意;D、古代航行手在雾中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故D不符合题意。选C。11下列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A蝙蝠利用超声波捕捉食物B医生用超声波检查病人身体C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D利用超声波治疗胆结石【答案】D【解析】A、蝙蝠夜间利用超声波来捕捉食物,属于声音传递信息,故A错误;B、医生用超声波检查病人身体,属于声音传递信息,故B错误;C、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属于声音传递信息,故C正确;D、利用超声波治疗胆结石,属于声音传递能量,故D正确。选D。12(多选题)生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春节放鞭炮,震碎了玻璃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答案】BD【解析】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通过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春节放鞭炮,震碎了玻璃,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给播给玻璃,震碎了玻璃,故B不符合题意;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是利用次声波能够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超声波的破碎能力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选BD。四、噪声的危害与控制13下列有关噪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属于噪声B机床车间的机器工作产生的声音属于噪声C优美的音乐人人爱听,它不可能是噪声D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答案】C【解析】A、只要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就属于噪声,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妨碍了人们的学习,所以属于噪声,故A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机床车间的机器工作时发出的声音杂乱无章,符合从物理学角度的噪声概念;故B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悦耳的轻音乐如果妨碍了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或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了干扰,也属于噪声;故C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就属于噪声,故D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选C。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C次声波传播的距离很远,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强烈D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相同【答案】B【解析】A、人们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C、次声波的频率较低,穿透能力强,传播的距离很远,超声波的频率较大,要大于可听到声音的频率,故C正确;D、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材料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选B。15如果你的邻居装修房子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合理可行的()A友好协商一下,让邻居放弃装修房子B将家中音响声音开到最大压过装修声C赶快将家中的门窗关闭同时挂上窗帘D抓紧在房间内安装合适噪声监测装置【答案】C【解析】A、让邻居放弃装修房子是不合理要求,可以与邻居协商让其晚上和午休时间暂停施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B、将家中音响声音开到最大压过装修声,更加干扰学习和生活,不合理,故B错误;C、赶快将家中的门窗关闭同时挂上窗帘,是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合理,故C正确;D、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检测出声音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不合理,故D错误。选C。16(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可以将人体内的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这是利用声可以传递能量B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C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音乐家贝多芬失去听觉后是利用骨传导的方式继续创作的【答案】AD【解析】A、超声波可以将人体内的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A错误;B、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B错误;C、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次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故C错误;D、固体是可以传递声音的,故音乐家贝多芬失去听觉后是利用骨传导的方式继续创作的,故D正确;选AD。五、光的直线传播17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天空彩虹B 日食美景C 耀眼幕墙D 水中倒影【答案】B【解析】A、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日食现象是由月亮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B符合题意;C、耀眼幕墙,属于镜面反射,会造成光污染,由光的反射形成,故C不符合题意;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属于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选B。18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成像原理与日食、月食相同B薄膜上呈现的像一定是放大的实像C小孔的形状会影响像的形状D薄膜上呈现的像一定是缩小的实像【答案】A【解析】A、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是沿着直线传播形成的。日食、月食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BD、根据小孔成像的特点可知,薄膜上呈现的是蜡烛倒立的实像,可能是放大的、可能是等大的,也可能是缩小的。故BD错误。C、小孔成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但是小孔要足够小,故小孔成像跟小孔的形状无关,但受大小的限制,故C错误。选A。19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光线表示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运用了建模法,即理想模型法C光线是真实存在的D实际上光线并不存在【答案】C【解析】AB、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运用了建模法,即理想模型法,故AB正确;CD、光线是我们为了研究光的方便假想出的物理模型,是不存在的,故C错误,D正确。选C。20(多选题)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A白光通过三棱镜可发生色散B坐井观天所见甚小C人的影子早晚长中午短D人站在岸上可以看见水里的鱼【答案】AD【解析】A、白光通过三棱镜可发生色散,这是光的折射现象,不能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来解释,故A符合题意;B、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合题意;C、人的影子早晚长中午短,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合题意;D、人站在岸上可以看见水里的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符合题意。选AD。六、光的反射21如图所示,下列光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波光“粼粼”B雨后“彩虹”C凿壁偷“光”D小猫抓“鱼”【答案】A【解析】A、波光“粼粼”,是由于水面反射太阳光,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正确;B、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B错误;C、凿壁借光,利用的是光沿直线传播,故C错误;D、小猫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鱼的虚像,故D错误。选A。22如图所示,平面镜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AB两部分组成,可以绕接缝ON翻折。入射光线经纸板A入射到O点,关于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纸板B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反射光线B纸板B在任何位置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C反射角r随入射角i增大而减小D反射角r和入射角i始终相等【答案】D【解析】AB、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纸板B绕接缝ON向前后、向后翻折时,在纸板B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只有纸板A和纸板B在同一平面上时,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故AB错误;CD、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故C错误,D正确。选D。23如图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答案】B【解析】ACD、图中光线来自水中,且光是直线传播或发生光的折射,故ACD错误。B、树木在水中倒影,是因为来自岸上树木的光线斜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眼睛,所以才能观察到对岸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故B正确。选B。24(多选题)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应该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B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器材只有量角器C实验中应使激光笔发出的光紧贴镜面照射D实验中可以折叠的硬纸板应该垂直于镜面放置【答案】AC【解析】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为了能更清晰的显示光的反射路径,实验中需要用平面镜来反射光线,使用玻璃板时反射光线的亮度会变暗,故A错误;B、实验中需要用量角器测量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需要用到量角器,故B正确;C、实验中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应使激光笔发出的光斜着照向镜面,故C错误;D、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硬纸板应该垂直于镜面放置,故D正确。选AC。七、平面镜成像25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如图所示,作一条从光源S射出的光线,使它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A点。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光源S射出的光线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先通过平面镜作出发光点S的对称点S即为S的像;连接SA交平面镜于点O,OA为反射光线;连接SO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选C。26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将蜡烛A作为物体,用蜡烛B模拟A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白纸应放在水平面上,茶色玻璃板应与白纸垂直B为了使成像更清晰,蜡烛B应该点燃C蜡烛A、B的长度应该相等D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效果更好【答案】B【解析】A、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与桌面垂直,像就不能呈在桌面上,不利于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不利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白纸应放在水平面上,茶色玻璃板应与白纸垂直。故A正确;B、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因为平面镜成虚像,所以实验中,她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不能点燃B蜡烛,故B错误;C、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完全相同的两个蜡烛,目的是通过比较看出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C正确;D、蜡烛点燃时比较亮,在较暗的环境中,烛焰和环境的对比度比较大,烛焰的像会更清晰。故D正确。选B。27如图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视力表的像,则如下说法正确的是()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4.4m,当她靠近平面镜,像大小不变B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4m,当她靠近平面镜,像变小C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7m,当她靠近平面镜,像变小D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7m,当她靠近平面镜,像大小不变【答案】D【解析】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5m,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5m,该同学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5m0.3m2.2m,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2.5m+2.2m4.7m。当该同学走近镜子时,自己的像大小跟自己大小相等,大小不变,故D正确、ABC错误。选D。28平面镜的镜面是平的,但有许多场合镜子的表面是曲面,常见的有凸面镜和凹面镜。与平面镜相比,凸面镜能扩大视野,所以道路的拐弯处常常会放置凸面镜。如图所示,关于凸面镜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B【解析】凸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起扩大视野的作用,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缩小的虚像,故B正确。选B。29(多选题)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关于实验器材和步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中的平面镜用玻璃板替代B所用的两只蜡烛a和b是完全相同的C两只蜡烛都点燃后,分别放在镜子的前后两侧确定像的位置D进行多次实验,这样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答案】AB【解析】A、使用平面镜时,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用薄平板玻璃时,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而且能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A正确。B、为了比较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所用的两只蜡烛a和b是完全相同的。故B正确;C、实验本身的目的是确定像的位置,而若是点燃玻璃板后方蜡烛则无法分辨像与后方蜡烛的真实火焰,因此玻璃板后放置的蜡烛b应该未点燃,故C错误;D、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故D错误。选AB。八、光的折射与色散30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是0B如果入射角是45,折射角是30,则反射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75C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时,折射光线将会靠近法线折射D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变小【答案】B【解析】A、垂直入射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则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是0,故A正确;B、如果入射角是45,反射角也是45,折射角是30,折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903060,反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904545,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45+60105,故B错误;C、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将会靠近法线折射,故C正确;D、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增大,则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变小,故D正确。选B。31夜间潜水时,水面下的人与岸上的另一人以光互传信息,如图所示,图中可能是光信息传播路径的是()A甲丙B甲丁C乙丁D乙丙【答案】C【解析】先过入射点垂直于水面作出法线,如图所示:若水面下的人以光传递信息给岸上人时,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由图可知乙符合;若岸上人以光传递信息给水面下的人时,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由图可知丁符合。选C。32太阳光透过玻璃三棱镜产生色散现象:太阳光照射到我们的物理教材封面上,彩色的图案呈现在我们眼前。对此现象正确的解释是()A太阳光是单色光B太阳光只有七色光C教材表面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D教材表面吸收与它颜色相同的光【答案】C【解析】AB、太阳光是复色光,由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另外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和红外线,故AB错误;CD、教材表面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故C正确,D错误。选C。33苏州街头有一个会说话的交通警示产品,名为“路口智能语音警示柱”。它在行人绿灯亮起的时候开启语音提示“绿灯亮起请通行”;在红灯状态下,开启检测模式,当检测到行人闯红灯行为时,语音播报提示“红灯亮起请勿通行”。检测模式下检测器检测到的是()A红外线B紫外线C超声波D激光【答案】A【解析】“路口智能语音警示柱”是利用红外线成像原理工作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产生红外线,并且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烈。由于人、动物、车辆辐射红外线的强度不同,所以“路口智能语音警示柱”可以区分行人与车辆。选A。3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阳光下晒被褥可以杀菌,这主要是利用了阳光中的红外线B彩虹的外侧为红色,内侧为紫色C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由于折射形成行状各异的光斑D雨后的彩虹是太阳光的色散现象,其中红、绿、黄是色光的三原色【答案】B【解析】A在阳光下晒被褥可以杀菌,这主要是利用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而红外线一般用于红外感,故A错误;B彩虹是光的色散得来的,其光的顺序和阳光一样,太阳光从外到内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故B正确;C阳光在浓密的树荫下形成的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即小孔成像),故C错误;D雨后的彩虹是太阳光的色散,色光三原色为红绿蓝,故D错误。选B。35(多选题)小明经过平静的水面看到水里的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看到的“鱼”是虚像B看到的“鱼”在真实的鱼的上方C看到的“鱼”比真实的鱼要短一些D要用激光笔照射鱼要对准看到“鱼”的下方【答案】AB【解析】ABC、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入射光线的上方,我们看到的“鱼”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在真实的鱼的上方,所以是看到的“鱼”是虚像,并且比真实的鱼要长一些;故AB正确,C错误。D、鱼反射出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眼睛,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从看到鱼的位置正对鱼照射,才能把鱼照亮。如果用激光笔对着看到的鱼的下方照射,他不能照亮鱼。故D错误。选AB。36(多选题)下列是一些关于光现象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都是由红、绿、蓝这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B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用“光的折射”来解释C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D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光的漫反射现象【答案】AD【解析】A、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所以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都是由红、绿、蓝这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故A正确;B、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C、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紫外线才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故C错误;D、由于漫反射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因此可以使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故D正确。选AD。九、透镜对光线的作用37如图所示,是一副眼镜放到太阳光下,眼镜到地面的距离在一倍焦距以内,在地面上观察到的情境,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凸面镜B凹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答案】C【解析】将眼镜放到太阳光下,眼镜到地面的距离在一倍焦距以内,由图知,阳光通过眼镜形成的光斑四周亮、中间暗,说明该眼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所以是凹透镜。选C。38在旅游景区或森林里,不能随意丢弃矿泉水瓶。因为当瓶子装有水时,在阳光的照射下,能将阳光会聚在一起,点燃枯草,引发火灾。下列光学器材在使用过程中,原理与此相同的是()A潜望镜B三棱境C玻璃砖D显微镜【答案】D【解析】在森林里随地丢弃瓶子,雨水进入透明的瓶子后,形成水凸透镜,水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使太阳光会聚于一点,这点的温度很高,会把枯叶点燃,导致森林火灾。A、潜望镜是平面镜,平面镜对光线有反射作用,没有会聚作用,与题干的原理不同。B、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与题干的原理不同。C、光线经玻璃砖折射后,不会会聚,与题干的原理不同。D、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是两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与题干的原理相同。选D。39不平行的光束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A不能交于一点B一定是平行的C可能交于一点D一定交于一点【答案】C【解析】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不平行的光束经过凹透镜折射后,一定变得比折射前发散,会出现:(1)可能是会聚光束,交于一点,可能变成发散光束,不会交于一点,故AD错误,C正确;(2)可能变成平行光线,这是折射前射向凹透镜焦点的光线,是一种特殊情况,B选项太绝对,故B错误;选C。40如图所示,通过透镜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A、对于凸透镜,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故A错;B、对于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故B错误;C、对于凹透镜,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故C正确;D、对于凹透镜,过焦点的光线不属于特殊光线,折射光线将远离主光轴,故D错误。选C。41(多选题)如图,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答案】AD【解析】A、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故A正确;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但图中的折射光线没过焦点,变得发散,故B错误;C、从凹透镜的虚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应该发散,但图中的折射光线平行主光轴了,会聚了,故C错误;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D正确。选AD。十、凸透镜成像及应用42小明同学模拟投影仪成像原理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让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小一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光屏向右移动少许B蜡烛向左移动多一点,光屏向左移动少一点C蜡烛向左移动少一点,光屏向左移动多一点D只需要将蜡烛向左移动【答案】C【解析】根据投影仪成像特点及成像规律,判断如下:A、蜡烛向右移动少许,物近像远像变大,不符合题意,故错误;B、蜡烛向左移动,物远像近像变小,符合题意,但物体移动距离应小于像移动的距离,应是物体向左移动少一点,想向左移动多一点,故错误;C、由B选项分析可知,故正确;D、根据成像规律只移动蜡烛不可得到清晰的像,故错误。选C。43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C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D要使屏幕上二堆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答案】C【解析】A、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B、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在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是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所以,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故C正确;D、如果要让像变小一些,因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应增大物距,应将二维码远离凸透镜,故D错误。选C。4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的镜片是凹透镜B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D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答案】D【解析】A、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B、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即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故B错;C、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戴近视眼镜使光线发散一些,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故C错;D、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戴远视眼镜使光线会聚一些,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远视眼镜是凸透镜,故D正确。选D。45(多选题)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现将该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三心在同一高度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B此时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缩小的像C将蜡烛移到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D将蜡烛移到4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答案】AC【解析】A、根据焦点和焦距的定义,当拿着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透镜中心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该点到透镜的距离,即焦距为15cm,故A正确。B、从图上看出,物距u50.0cm10.0cm40.0cm,v85cm50cm35cm,凸透镜u2f,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不会得到清晰的像,故B错误;C、将蜡烛移到20cm刻度处,u50cm20cm30cm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C正确;D、将蜡烛移到40cm刻度处,u50cm40cm10cm,物距满足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D错误。选AC。十一、眼睛与眼镜46如图所示,人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观看节目表演时,演员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正立、缩小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D【解析】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看到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所以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因为像成在光屏上,所以为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经晶状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选D。47如图,有关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的光路示意图中,是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是()ABCD【答案】A【解析】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如图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如图故A正确、BCD错。选A。48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远视眼及其矫正的是()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答案】C【解析】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因此图乙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丙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此图甲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丁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综上分析,C符合题意。选C。49(多选题)如图所示,小海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视物差别。实验中假定图甲中的透镜为正常眼晶状体的形状,并测得其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图乙、丙的形状。如图所示,能够模拟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是()ABCD【答案】BD【解析】因凸透镜的凸度越小,焦距越大,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由图可以看出,乙图的凸度比丙图大,则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乙,焦距大于10cm的是图丙;因为丙的焦距比乙的焦距大,所以会聚能力弱,因此丙图模拟的是远视眼;远视眼要佩戴会聚透镜来进行矫正,故BD正确,AC错误。选BD。十二、显微镜与望远镜50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D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答案】A【解析】A、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故A正确;BCD、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都起放大作用,故BCD错误。选A。51如图所示的望远镜,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用它来观察很远的物体,看到的是()A正立的虚像B正立的实像C倒立的虚像D倒立的实像【答案】C【解析】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综上可知,望远镜观察很远的物体,看到的是倒立虚像,故C正确。选C。52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物体经过显微镜和望远镜所成的像都比实际物体大了很多倍D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答案】D【解析】A、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B、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望远镜所成的像都比实际物体小,故C错误;D、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故D正确。选D。53(多选题)人类借助于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看到了人眼所不及之处,实现了对微观世界和浩瀚宇宙的探索。图中的甲和乙是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的结构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的虚像B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C显微镜的目镜成放大的实像D望远镜的目镜成放大的虚像【答案】BD【解析】AC、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C错误;BD、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由凸透镜组成,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D正确。选BD。十三、温度和温度计54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5;用它测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示数为85若用它来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49时,该液体的实际温度应为()A55B61.25C44D64【答案】A【解析】(1)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1.25;(2)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49时,液体的实际温度:1.25(495)+055,故A正确。选A。55下面四种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B【解析】由图知:A、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烧杯侧壁,故A错误;B、温度计放置方法正确,故B正确;C、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故C错误;D、温度计玻璃泡没有接触液体,故D错误。选B。56下列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中,有可能出现在青岛冬季的温度是()ABCD【答案】D【解析】A、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2,示数为72,不可能是青岛冬季的温度,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2,示数为33,不可能是青岛冬季的温度,故B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2,示数为28,不可能是青岛冬季的温度,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4,可能是青岛冬季的温度,故D符合题意。选D。57用图示的体温计直接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A36.5B38.0C38.5D39.0【答案】C【解析】由图知:体温计的最小分度值为0.1,体温计的示数为38.5;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5,没有甩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体温低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8.5。正常的人体温为37,所以测量正常的人体温,测量的结果是38.5故C正确。选C。58护士测病人体温前,忘了甩体温计也没看原来的示数,测得的结果是38,病人的体温()A一定是38B一定低于38C一定高于38D可能是38【答案】D【解析】由于体温计构造的特殊性,水银柱不能自己缩回到玻璃泡中;直接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去测体温,如果被测的温度(病人的实际体温)比原先高,水银柱会上升,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水银柱不会下降,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所以直接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去测体温,测量结果是38时,则被测病人的体温可能是38,也可能低于38。选D。59给体温计消毒,下列哪种方法是可行的()A用酒精棉花擦洗B放入温水中泡C放入沸水中煮D在酒精灯上烧【答案】A【解析】A、酒精棉球既不会胀破温度计,又起到消毒的作用,故A正确;B、放入温水中泡,起不到消毒的作用,故B错;C、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沸水的温度超过42,体温计会胀破,故C错;D、酒精灯的火焰温度远远超过42,体温计会胀破,故D错。选A。60(多选题)用实验室用温度计测量某液体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B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C当温度计示数稳定时,玻璃泡中液体温度与待测液体温度相同D读数时,可以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答案】ABC【解析】A、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故A正确;B、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相平,故B正确;C、当温度计示数稳定时,玻璃泡中液体温度与待测液体不发生热传递,故温度相同,故C正确;D、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离开被测液体,故D错误;选ABC。十四、六种物态变化及吸放热变化判断61如图是“泼水成冰”的美丽景象。睿睿查询资料发现需要用热水在极低(20以下)的温度下才可以实现。那么“泼水成冰”的过程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熔化D凝固【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泼水成冰”是热水在极低(20以下)的温度下变为冰的过程,水是液态,冰是固态,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故ABC错误,D正确;选D。62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壶嘴冒“白气”B“雾凇”的形成C冰凌熔化D铁水浇铸成零件【答案】C【解析】A“白气”是壶口喷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放出热量。故A错误;B、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故B错误;C、冰凌融化,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此过程吸收热量,故C正确;D、铁水浇铸成零件,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此过程放出热量。故D错误。选C。63打火机里装有可燃液体丁烷,当它靠近火源或在高温下极易发生爆炸。如果机壳意外破裂,液体会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环境温度也会降低,这一现象说明了丁烷()A发生了液化,并吸收热量B发生了汽化,并吸收热量C发生了液化,并放出热量D发生了汽化,并放出热量【答案】B【解析】如果打火机的机壳意外破裂,液体会变为气体,这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选B。64周末,小华在家中烧开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她锅里的水量太少了,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冷水(水量比锅里的少)。下面最能大致反映整个烧水过程中水温随着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BCD【答案】C【解析】水沸腾之后,温度保持不变,当向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后,锅内水的温度降低,然后在加热过程中,水吸热温度上升,达到沸点继续沸腾,在此过程中,水面上的气压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与原来相同。据此分析可知:A、图象中水的温度从很低的温度达到沸点,应该有一个升温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B、图象的沸点与原来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C、图象符合题意;D、图象中水的温度不可能直接从很低的温度达到沸点,应该有一个升温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选C。65在炎热的夏天,阳江部分县市最高气温有时会高达35,小马同学在家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这是因为()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够降低气温B电风扇吹出的风为冷风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能量【答案】C【解析】使用电风扇吹风时,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而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所以人会感到凉爽;电风扇吹出的风,并不能降低气温,也不是冷风,更不是风吸收了人体的能量;故只有C说法正确。选C。6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压缩体积才可以使气体液化B开水壶口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把装有酒精的瓶盖拧紧是为了加快酒精蒸发D电冰箱工作时,制冷物质在冷冻室要液化,在冷凝器要汽化【答案】B【解析】A、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故A错误;B、“白气”不是气,而是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烧开水时壶口要冒出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时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故B正确;C、把装有酒精的瓶盖拧紧,可以减慢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是为了减慢酒精蒸发,故C错误;D、电冰箱工作时,制冷物质在冷冻室要汽化,吸收热量,在冷凝器要液化,放出热量,故D错误。选B。67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A冰雪遇暖消融B水壶冒出“白气” C干手器将手烘干D草上形成“白霜”【答案】D【解析】A、冰雪遇暖消融,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B、水壶冒出的“白气”是喷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故B错误。C、干手器将手烘干是水的汽化现象,故C错误。D、草上形成“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故D正确。选D。68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衣柜里樟脑丸的不断减少是汽化现象,该过程吸热B冰箱冷冻室内壁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吸热C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该过程放热D冬天,家里的窗户玻璃常常变模糊,这主要是屋外的水蒸气液化或凝华所致【答案】C【解析】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由固态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A错误;B、冰箱冷冻室内壁霜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B错误;C、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水滴,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C正确;D、冬天,家里的窗户玻璃常常变模糊,这主要是屋内的水蒸气液化或凝华所致,故D错误。选C。69(多选题)图中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 A冰雪消融 B屋檐上的“冰凌” C草叶上的“白霜” 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答案】AD【解析】A、冰雪消融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正确;B、屋檐上的“冰凌”是由水凝固而成的,凝固放热,故B错误;C、草叶上出现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错误;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D正确。选AD。十五、温度时间图像70如图是冰的熔化图象,下列有关该图象的说打法中错误的是()AAB段呈固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BC段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CCD段呈液态,跟AB段相比,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更多D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不需要吸收热量【答案】D【解析】A、读图可知,AB段冰还没有开始熔化呈固态,此时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故A正确;BD、BC段时冰吸热,内能变大,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B正确;D错误;C、CD段呈液态,即为水,AB段为冰,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根据Qcmt可知,在质量、升高温度相同时,比热容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故C正确。选D。71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为非晶体B在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C该物质的熔点是80D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答案】C【解析】(1)从图象可以看出,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80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80,故A错误,C正确;(2)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从5min是开始熔化,到15min时熔化结束,整个熔化过程用了15min5min10min。第10min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故BD错误;选C。72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10min,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