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污染监测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92673906 上传时间:2022-05-19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污染监测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生物污染监测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生物污染监测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自然界中,生物和其生存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保持着相对的生态平衡。当环境受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发生改变时,生物就会随之发生各种变化,生态平衡也会受到破坏。随着现代工农业的飞速发展,三废大量排放,农药和化肥使用量迅速增加,使大气、水体、土壤受到污染,而生物在从这些环境要素中摄取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同时,也摄入了污染物质,并在体内蓄积,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危害。进行生物污染监测的目的是通过对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的检测,及时掌握和判断生物被污染的情况和程度,以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生物的生存环境。这对促进和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物污染的监测方法与水体、土壤污染的监测方法大同小异,本章重点介绍有差异的内容。第一节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污染物质可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生物体内,并在体内进行传输、积累和转化,它们在各部位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掌握这些情况,对正确采集样品, 选择适宜的监测方法和获得可靠的结果是十分重要的。一、生物污染的途径生物受污染的途径主要有表面附着、生物吸收和生物积累三种形式。(一)表面附着表面附着是指污染物附着在生物体表面的现象。例如,施用农药或大气中的粉尘降落时,部分农药或粉尘以物理的方式粘附在植物表面上,其附着量与作物的表面积大小、表面性质及污染物的性质、状态有关。表面积大、表面粗糙、有绒毛的作物附着量比表面积小、表面光滑的作物大;作物对粘度大的污染物、乳剂比对粘度小的污染物、粉剂附着量大。附着在作物表面上的污染物,可因蒸发、风吹或随雨水流失而脱离作物表面。脂溶性或内吸传导性农药,可渗入作物表面的腊质层或组织内部,被吸收、输导分布到植株汁液中。这些农药在外界条件和体内酶的作用下逐渐降解、消失,但稳定性农药的这种分解、消失速度缓慢,直到作物收获时往往还有一定的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作物体上残留农药量的减少通常与施药后的间隔时间呈指数函数关系。(二)生物吸收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可经生物体各器官的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进入生物体。主动吸收即代谢吸收,是指细胞利用生物特有的代谢作用所产生的能量而进行的吸收作用。细胞利用这种吸收能把浓度差逆向的外界物质引入细胞内。如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将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吸收,并成百倍、千倍甚至数万倍地浓缩,就是靠这种代谢吸收。被动吸收即物理吸收,这是一种依靠外液与原生质的浓度差,通过溶质的扩散作用而实现的吸收过程,不需要供应能量。此时,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借分子扩散运动由浓度高的外液通过生物膜流向浓度低的原生质,直至浓度达到均一为止。1.植物吸收大气中的气体污染物或粉尘污染物,可以通过植物叶面的气孔吸收,经细胞间隙抵达导管,而后运转至其他部位。例如,气态氟化物,主要通过植物叶面上的气孔进入叶肉组织,首先溶解在细胞壁的水分中,一部分被叶肉细胞吸收,大部分则沿纤维管束组织运输,在叶尖和叶缘中积累,使叶尖和叶缘组织坏死。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或水体中吸收污染物,其吸收量与污染物的含量、土壤类型及作物品种等因素有关。污染物含量高,作物吸收的就多;作物在沙质土壤中的吸收率比在其他土质中的吸收率要高;作物对丙体六六六(林丹)的吸收率比其他农药高;块根类作物比茎叶类作物吸收率高;水生作物的吸收率比陆生作物高。2.动物吸收环境中的污染物质,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等途径进入动物肌体。空气中的气态毒物或悬浮颗粒物质,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从鼻、咽、腔至肺泡整个呼吸道部分,由于结构不同,对污染物的吸收情况也不同,越入深部,面积越大,停留时间越长,吸入量越大。肺部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吸入毒物速度极快,仅次于静脉注射。毒物能否随空气进入肺泡,与其颗粒大小及水溶性有关。直径不超过3m 的颗粒物质能到达肺泡,而直径大于10m 的颗粒物质大部分被粘附在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粘膜上。水溶性较大的污染物,如氯气、二氧化硫等,被上呼吸道粘膜所溶解而刺激上呼吸道,极少进入肺泡。水溶性较小的气态物质,如二氧化氮等,则绝大部分能到达肺泡。水和土壤中的污染物质主要通过饮用水和食物摄入,经消化道被吸收。由呼吸道吸入并沉积在呼吸道表面上的有害物质,也可以咽到消化道,再被吸收进入肌体。整个呼吸道都有吸收作用,但以小肠较为重要。皮肤是保护肌体的有效屏障,但具有脂溶性的物质,如四乙基铅、有机汞化合物、有机锡化合物等,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后进入动物肌体。二、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蓄积污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后,传输分布到肌体的不同部位,并在体内进行蓄积。(一)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污染物被植物吸收后,在植物体内各部位的分布规律与吸收污染物的途径、作物品种、污染物的性质等因素有关。从土壤和水体中吸收污染物的植物,一般分布规律和残留含量的顺序是:根茎叶穗壳种子。表6-1 列出某研究单位应用放射性同位素115Cd 对水稻进行试验结果。由表可见,若将整个植株分为地上和根系两大部分,则根系部分的含镐量占整个植株含镉量的84.8,而地上部分(包括茎、叶、穗、米)含镉量的总和只占15.2。表6-2 列出某农业大学应用放射性14C 标记的六六六对水稻进行试验,测得的各部位农药残留量,反映了同样的分布规律,并且在抽穗后施药,稻壳中的残留量明显增加,这主要是由于施药时稻壳直接受到六六六污染。表6-1 成熟期水稻各部位中的含镉量含 镉 量植株部位放射性计数(脉冲/min 1g 干样) ( g/1g 干样) (%) % 叶、叶鞘148 0.67 3.5 15.2 茎 杆375 1.70 9.0 穗 轴44 0.20 1.1 15.2 穗 壳37 0.16 0.8 地上部分糙 米35 0.15 0.8 根系部分3540 16.12 84.8 84.8 表6-2 水稻各部位1 4C-六六六残留量及残留比14C-六六六残留量(ppm) 14C-六六六残留比施药时期稻草稻壳糙米白米米糠稻草/稻壳稻壳/糙米米糠/白米孕穗期2.4 0.40 0.12 0.071 0.66 6.0 3.3 9.3 抽穗期2.6 0.81 0.17 0.083 0.91 3.2 4.7 10.9 孕、抽穗期施二次3.8 1.35 0.25 0.123 1.44 2.8 5.4 11.6 试验表明,作物的种类不同,对污染物质的吸收残留量分布也有不符合上述规律的。例如,在被镉污染的土壤上种植的萝卜和胡萝卜,其块根部分的含镉量低于顶叶部分。残留分布情况也与污染物质的性质有关。表6-3 列举不同农药在水果中残留量分布试验结果。可见,渗透性小的P,P-DDT、敌菌丹、狄氏剂等, 95以上残留在果皮部分,向果肉内渗透量很少。而西维因、倍硫磷向果肉内的渗透量分别达78和30。表6-3 水果中残留农药的分布残留量(%) 农 药果 实果 皮果 肉P,P-DDT 苹果97 3 西维因苹果22 78 敌菌丹苹果97 3 倍硫磷桃子70 30 异狄氏剂柿子96 4 杀螟松葡萄98 2 乐果桔子85 15 表6-4 氟污染区蔬菜不同部位的含氟量(ppm) 品 种叶 片根茎果 实番 茄149 32.0 19.5 2.5 茄 子107 31.0 9.0 3.8 黄 瓜110 50.0 33.0 3.6 菜 豆164 18.7 7.3 17.0 菠 菜57.0 3.8 - - 青萝卜34.0 2.4 - - 胡萝卜63.0 2.4 - - 植物从大气中吸收污染物后,在植物体内的残留量常以叶部分布最多。表6-4 列出使用放射性18F 对蔬菜进行试验的结果。(二)污染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动物吸收污染物质后,主要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传输到全身各组织发生危害。按照污染物性质和进入动物组织的类型不同,大体有以下五种分布规律:(1)能溶解于体液的物质,如钠、钾、锂、氟、氯、溴等离子,在体内分布比较均匀。(2)镧、锑、钍等三价和四价阳离子,水解后生成胶体,主要蓄积于肝或其他网状内皮系统。(3)与骨骼亲和性较强的物质,如铅、钙、钡、锶、镭、铍等二价阳离子在骨骼中含量较高。(4)对某一种器官具有特殊亲和性的物质,则在该种器官中蓄积较多。如碘对甲状腺,汞、铀对肾脏有特殊亲和性。(5)脂溶性物质,如有机氯化合物(六六六、 DDT 等),易蓄积于动物体内的脂肪中。上述五种分布类型之间彼此交叉,比较复杂。往往一种污染物对某一种器官有特殊亲和作用,但同时也分布于其他器官。例如,铅离子除分布在骨骼中外,也分布于肝、肾中;砷除分布于肾、肝、骨骼中外,也分布于皮肤、毛发、指甲中。同一种元素,由于价态和存在形态不同,在体内蓄积的部位也有差异。水溶性汞离子很少进入脑组织,但烷基汞不易分解,呈脂溶性, 可通过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表6-5 列举一些金属与类金属在动物及人体内的主要分布部位。表6-5 一些金属、类金属在动物及人体内的主要分布部位元 素主要分布部位元 素主要分布部位镉肾、肝、主动脉铬肝、肺、皮肤铅骨、主动脉、肝、肾、头发钴肝、肾汞肾、脂肪、毛发锌肌肉、肝、肾铍、钡骨、肺锡心、肠、肺锑骨、肝、毛发铝、钛肺砷肝、脾、肾、头发钒体脂铜肝、骨、肌肉铯随钾分布钼肝铷肌肉、肝试验结果说明,有机氯农药如DDT、六六六,在禽畜体内的分布均以脂肪组织中含量最高;鸡蛋中积累的六六六、蛋黄中的含量远比蛋白中高。表6-6 为某研究单位对同一猪体内各器官中脂肪及农药含量测定结果,数据表明影响各器官对六六六、DDT 富集能力的主导因素是各器官中脂肪含量的高低。表6-6 猪体内各器官中脂肪及农药的含量器官或脂肪含六六六DDT 器官或脂肪含六六六DDT 组织量(%) (ppm) (ppm) 组织量(%) (ppm) (ppm) 板油94.0 5.740 6.020 肝3.4 0.108 0.244 肥膘91.8 6.643 7.490 肌肉3.3 0.186 0.113 舌头7.5 0.550 0.430 肾2.5 0.059 0.031 皮4.9 0.268 0.279 心2.3 0.023 0.034 心(混合) 4.0 0.116 0.159 肠2.0 0.037 0.032 胃3.8 0.123 0.120 三、污染物在动物体内的转化与排泄有机污染物质进入动物体后,除很少一部分水溶性强、分子量小的毒物以原形排出外,绝大部分都要经过某种酶的代谢(或转化),从而改变其毒性,增强其水溶性而易于排泄。肝脏、肾脏、胃、肠等器官对各种毒物都有生物转化功能,其中以肝脏最为重要。对污染物的代谢过程可分为两步: 第二步进行氧化、还原和水解。这一代谢过程主要与混合功能氧化酶系有关, 它具有对多种外源性物质(包括化学致癌物质、药物、杀虫剂等)和内源物质(激素、脂肪酸等)的催化作用,使这些物质羟基化、去甲基化、脱氨基化、氧化等;第二步发生结合反应,一般通过一步或两步反应,就可能使原属活性物质转化为惰性物质或解除其毒性,但也有转化为比原物质活性更强而增加其毒性的情况。例如,1605(农药)在体内被氧化成1600,其毒性增大。无机污染物质,包括金属和非金属污染物,进入动物体后,一部分参加生化代谢过程,转化为化学形态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如金属的甲基化和脱甲基化反应,发生络合反应等;也有一部分直接蓄积于细胞各部分。各种污染物质经转化后,有的将排出体外。其排泄途径主要通过肾脏、消化道和呼吸道,也有少量随汗液、乳汁、唾液等分泌液排出,还有的在皮肤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到达毛发而离开肌体。有毒物质在排泄过程中,可在排出的器官造成继发性损害,成为中毒表现的一部分。第二节 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进行生物污染监测和对其他环境样品监测大同小异,首先也要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对象的特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监测方案,确定布点和采样方法、采样时间和频率,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选择适宜的样品制备、处理和分析测定方法。生物样品种类繁多,下面介绍动、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方法。一、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一)植物样品的采集1.样品的代表性、典型性和适时性采集的植物样品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适时性。代表性系指采集代表一定范围污染情况的植株为样品。这就要求对污染源的分布、污染类型、植物的特征、地形地貌、灌溉出入口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地段作为采样区,再在采样区内划分若干小区,采用适宜的方法布点,确定代表性的植株。不要采集田埂、地边及距田埂地边2 米以内的植株。典型性系指所采集的植株部位要能充分反映通过监测所要了解的情况。根据要求分别采集植株的不同部位,如根、茎、叶、果实,不能将各部位样品随意混合。适时性系指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施药、施肥前后,适时采样监测, 以掌握不同时期的污染状况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2.布点方法在划分好的采样小区内,常采用梅花形布点法或交叉间隔布点法确定代表性的植株,见图61( 为采样点)。3.采样方法采集样品的工具有小铲、枝剪、剪刀、布袋或聚乙烯袋、标签、细绳、登记表(见表67)、记录簿等。在每个采样小区内的采样点上,采集510 处的植株混合组成一个代表样品。根据要求,按照植株的根、茎、叶、果、种子等不同部位分别采集,或整株采集后带回实验室再按部位分开处理。应根据分析项目数量、样品制备处理要求,重复测定次数等需要,采集足够数量的样品。一般样品经制备后,至少有2050g 干重样品。新鲜样品可按含8090的水分计算所需样品量。表67 植物样品采集登记表污灌情况采样日期样品编号样品名称采样地点采样部位土壤类别物候期次数成分浓度分析项目分析部位采样人若采集根系部位样品,应尽量保持根部的完整。对一般旱作物,在抖掉附在根上的泥土时,注意不要损失根毛;如采集水稻根系,在抖掉附着泥土后,应立即用清水洗净。根系样品带回实验后,及时用清水洗(不能浸泡),再用纱布拭干。如果采集果树样品,要注意树龄、株型、生长势、载果数量和果实着生的部位及方向。如要进行新鲜样品分析,则在采集后用清洁、潮湿的纱布包住或装入塑料袋,以免水分蒸发而萎缩。对水生植物,如浮萍、类等,应采集全株。从污染严重的河、塘中捞取的样品,需用清水洗净, 挑去其他水草、小螺等杂物。采好的样品装入布袋或聚乙烯塑料袋,贴好标签,注明编号、采样地点、植物种类、分析项目,并填写采样登记表。样品带回实验室后,如测定新鲜样品,应立即处理和分析。当天不能分析完的样品,暂时放于冰箱中保存,其保存时间的长短,视污染物的性质及在生物体内的转化特点和分析测定要求而定。如果测定干样品,则将鲜样放在干燥通风处晾干或于鼓风干燥箱中烘干。(二)植物样品的制备从现场带回来的植物样品称为原始样品。要根据分析项目的要求,按植物特性用不同方法进行选取。例如,果实、块根、块茎、瓜类样品,洗净后切成四块或八块,据需要量各取每块的1/8 或1/16 混合成平均样。粮食、种子等经充分混匀后,平摊于清洁的玻璃板或木板上,用多点取样或四分法多次选取,得到缩分后的平均样。最后,对各个平均样品加工处理,制成分析样品。1.鲜样的制备测定植物内容易挥发、转化或降解的污染物质,如酚、氰、亚硝酸等;测定营养成分如维生素、氨基酸、糖、植物碱等,以及多汁的瓜、果、蔬菜样品,应使用新鲜样品。鲜样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样品用清水、去离子水洗净,晾干或拭干。(2)将晾干的鲜样切碎、混匀,称取100g 于电动高速组织捣碎机的捣碎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开动捣碎机捣碎12min,制成匀浆。对含水量大的样品,如熟透的西红柿等,捣碎时可以不加水;对含水量少的样品,可以多加水。(3)对于含纤维多或较硬的样品,如禾木科植物的根、茎杆、叶子等, 可用不锈钢刀或剪刀切(剪)成小片或小块,混匀后在研钵中加石英砂研磨。2.干样的制备分析植物中稳定的污染物,如某些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有机农药等, 一般用风干样品,这种样品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洗净的植物鲜样尽快放在干燥通风处风干(茎杆样品可以劈开)。如果遇到阴雨天或潮湿气候,可放在4060鼓风干燥箱中烘干,以免发霉腐烂,并减少化学和生物变化。(2)将风干或烘干的样品去除灰尘、杂物、用剪刀剪碎(或先剪碎再烘干),再用磨碎机磨碎。谷类作物的种子样品如稻谷等,应先脱壳再粉碎。(3)将粉碎好的样品过筛。一般要求通过1mm 筛孔即可,有的分析项目要求通过0.25mm 的筛孔。制备好的样品贮存于磨口玻璃广口瓶或聚乙烯广口瓶中备用。(4)对于测定某些金属含量的样品,应注意避免受金属器械和筛子等污染。因此,最好用玛瑙研钵磨碎,尼龙筛过筛,聚乙烯瓶保存。(三)分析结果的表示植物样品中污染物质的分析结果常以干重为基础表示(mg/kg干重), 以便比较各样品某一成分含量的高低。因此,还需要测定样品的含水量,对分析结果进行换算。含水量常用重量法测定,即称取一定量新鲜样品或风干样品,于100105烘干至恒重,由其失重计算含水量。对含水量高的蔬菜、水果等,以鲜重表示计算结果为好。二、动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动物的尿液、血液、唾液、胃液、乳液、粪便、毛发、指甲、骨骼和脏器等均可作为检验环境污染物的样品。(一)尿液绝大多数毒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由肾脏经膀胱、尿道随尿液排出。尿液收集方便,因此,尿检在医学临床检验中应用较广泛。尿液中的排泄物一般早晨浓度较高,可一次收集,也可以收集8h 或24h 的尿样,测定结果为收集时间内尿液中污染物的平均含量。采集尿液的器具要先用稀硝酸浸泡洗净, 再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清洗,烘干备用。(二)血液检验血液中的金属毒物及非金属毒物,如微量铅、汞、氟化物、酚等, 对判断动物受危害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一般用注射器抽取10mL 血样于洗净的玻璃试管中,盖好、冷藏备用。有时需加入抗凝剂,如二溴酸盐等。(三)毛发和指甲蓄积在毛发和指甲中的污染物质残留时间较长,即使已脱离与污染物接触或停止摄入污染食物,血液和尿液中污染物含量已下降,而在毛发和指甲中仍容易检出。头发中的汞、砷等含量较高,样品容易采集和保存,故在医学和环境分析中应用较广泛。人发样品一般采集25g,男性采集枕部发, 女性原则上采集短发。采样后,用中性洗涤剂洗涤,去离子水冲洗,最后用乙醚或丙酮洗净,室温下充分晾干后保存备用。(四)组织和脏器采用动物的组织和脏器作为检验样品,对调查研究环境污染物在肌体内的分布、蓄积、毒性和环境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组织和脏器的部位复杂,且柔软、易破裂混合,因此取样操作要细心。以肝为检验样品时,应剥取被膜,取右叶的前上方表面下几公分纤维组织丰富的部位作样品。检验肾时,剥去被膜,分别取皮质和髓质部分作样品,避免在皮质与髓质结合处采样。其他如心、肺、等部位组织,根据需要,都可作为检验样品。检验较大的个体动物受污染情况时,可在躯干的各部位切取肌肉片制成混合样。采集组织和脏器样品后,应放在组织捣碎机中捣碎、混匀,制成浆状鲜样备用。(五)水产食品水产品如鱼、虾、贝类等是人们常吃的食物,也是水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之一。样品从监测区域内水产品产地或最初集中地采集。一般采集产量高、分布范围广的水产品,所采品种尽可能齐全,以较客观地反映水产食品的被污染水平。从对人体的直接影响考虑,一般只取水产品的可食部分进行检测。对于鱼类,先按种类和大小分类,取其代表性的尾数(如大鱼35 条,小鱼10 30 条),洗净后沥去水分,去除鱼鳞、鳍、内脏、皮、骨等,分别取每条鱼的厚肉制成混合样,切碎、混匀,或用组织捣碎机捣碎成糊状,立即分析或贮存于样品瓶中,置于冰箱内备用。对于虾类,将原样品用水洗净,剥去虾头,甲壳、肠腺,分别取虾肉捣碎制成混合样;对于毛虾,先捡出原样中的杂草、砂石、小鱼等异物,晾至表面水分刚尽,取整虾捣碎制成混合样。贝类或甲壳类,先用水冲洗去除泥沙,沥干,再剥去外壳,取可食部分制成混合样,并捣碎、混匀,制成浆状鲜样备用。对于海藻类如海带,选取数条洗净,沿中央筋剪开,各取其半,剪碎混匀制成混合样,按四分法缩分至100 200g 备用。第三节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由于生物样品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母质),且所含有害物质一般都在痕量和超痕量级范围,因此测定前必须对样品进行分解,对欲测组分进行富集和分离,或对干扰组分进行掩蔽等。这些工作属于预处理。一、消解和灰化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微量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时,通常都要将其大量有机物基体分解,使欲测组分转变成简单的无机化合物或单质(如汞),然后进行测定。分解有机物的方法有湿法消解和干法灰化。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内容在第二章已介绍,此处仅结合生物样品的分解略述之。(一)湿法消解湿法消解生物样品常用的消解试剂体系有:硝酸-高氯酸、硝酸-硫酸、硫酸-过氧化氢、硫酸-高锰酸钾、硝酸-硫酸-五氧化二钒等。对于含大量有机物的生物样品,特别是脂肪和纤维素含量高的样品,如肉、脂肪、面粉、稻米、秸杆等,加热消解时易产生大量泡沫,容易造成被测组分的损失。若先加硝酸,在常温下放置24h 后再消解,可大大减少泡沫的产生。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加入防起泡剂(见表6-8)。表6-8 蒸发及湿法消解样品用的防起泡剂样品种类处理方法防起泡剂尿蒸发正丁醇、硅油生物样品硝酸-硫酸分解辛醇生物样品硫酸-过氧化氢分解月桂酸生物体液盐酸-高锰酸钾分解硅油血凯氏法分解后加碱蒸馏胆甾醇肉凯氏法分解后加碱蒸馏矿物油采用硝酸-硫酸消解法,能分解各种有机物,但对吡啶及其衍生物(如烟碱)、毒杀芬等分解不完全。样品中的卤素在消解过程中可完全损失,汞、砷、硒等有一定程度的损失。硝酸-高氯酸消解生物样品是破坏有机物比较有效的方法,但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防止发生爆炸。硝酸-过氧化氢消解法应用也比较普遍,有人用该方法消解生物样品测定氮、磷、钾、硼、砷、氟等元素。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在中性、碱性和酸性条件下都可以分解有机物。测定生物样品中汞时,用11 硫酸和硝酸混合液加高锰酸钾,于6O 保温分解鱼、肉样品;用5高锰酸钾的硝酸溶液于85回流消解食品和尿液;用硫酸加过量高锰酸钾分解尿样等,都可获得满意的效果。测定动物组织、饲料中的汞,使用加五氧化二钒的硝酸和硫酸混合液催化氧化,温度可达190,能破坏甲基汞,使汞全部转化为无机汞。生物样品中氮的测定,沿用凯氏消解法,即在样品中加浓硫酸消解,使有机氮转化为铵盐。为提高消解温度,加速消解过程,可在消解液中加入硫酸铜、硒粉或硫酸汞等催化剂。加硫酸钾对提高消解温度也可起到较好的效果。以NH2 及=NH 形态存在的有机氮化合物,用硫酸、硝酸加催化剂消解的效果是好的,但杂环、NN 键及硝态氮和亚硝态氮不能定量转化为铵盐,可加入还原剂如葡萄糖、苯甲酸、水杨酸、硫代硫酸钠等,使消解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复杂氧化还原反应,则能将硝态氮还原为氨。用过硫酸盐(强氧化剂)和银盐(催化剂)分解尿液等样品中的有机物可获得较好的效果。近年来,应用增压溶样法分解有机物样品和难分解的无机物样品有所发展。该方法将生物样品放入外包不锈钢壳的聚四氟乙烯坩埚内,加入混合酸或氢氟酸,在140160保温26h,即可将有机物分解,获得清亮的样品溶液。随着聚四氟乙烯加工技术的提高,外面不用钢壳保护,已开始推广应用。(二)灰化法灰化法分解生物样品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学试剂,并可处理较大称量的样品,故有利于提高测定微量元素的准确度。但是,因为灰化温度一般为450 550,不宜处理测定易挥发组分的样品。此外,灰化所用时间也较长。根据样品种类和待测组分的性质不同,选用不同材料的坩埚和灰化温度。常用的有石英、铂、银、镍、铁、瓷、聚四氟乙烯等材质的坩埚。部分生物和食品样品的灰化温度列于表6-9。表6-9 部分生物和食品样品的灰化温度样 品重量(g) 灰化温度() 样 品重量(g) 灰化温度() 谷 物 600 蜂 蜜5 10 600 面粉及制品3 5 550 核 桃5 10 525 淀 粉 800 牛 奶5 500 水果汁25 525 干 酪1 550 茶 叶5 10 525 骨 胶5 525 可可制品2 5 600 肉3 7 550 通常灰化生物样品不加其他试剂,但为促进分解,抑制某些元素挥发损失,常加适量辅助灰化剂,如加入硝酸和硝酸盐,可加速样品的氧化,疏松灰分,利于空气流通;加入硫酸和硫酸盐,可减少氯化物的挥发损失;加入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或碳酸盐、醋酸盐,可防止氟、氯、砷等的挥发损失;加入镁盐,可防止某些待测组分和坩埚材料发生化学反应,抑制磷酸盐形成玻璃状熔融物包裹未灰化的样品颗粒等。但是,用碳酸盐作辅助灰化剂时,会造成汞和铊的全部损失,硒、砷和碘有相当程度的损失,氟化物、氯化物、溴化物有少量损失。表6-10 列举出测定某些生物样品中氟,用干灰法分解样品加入的辅助灰化剂和控制条件。表6-10 干灰法处理测氟生物样品的辅助灰化剂样 品重量(g) 辅助灰化剂条 件蔬菜、块茎、面粉10 20 12h , 550 ,镍坩锅植 物5 10 10mLNaOH 溶液(670g/L) 2h , 550 ,镍坩埚植 物1 5mLNa2CO3 溶液(5%) 650 700 ,镍坩埚植 物1 0.1gCa(OH)2+0.2gNH4NO3 2h , 600 植 物5 25 用5 醋酸镁溶液润湿约500 植 物5 10 加Ca(OH)2 溶液使呈碱性 1h , 450 500 ,镍坩埚鱼、蛋白质0.5 l 20mLCa(OH)2 悬浮液(1mol/L) 16h , 550 ,铂坩埚食 物150 1.5gMgO 570 ,镍坩埚样品灰化完全后,经稀硝酸或盐酸溶解供分析测定。如酸溶液不能将其完全溶解时,则需要将残渣加稀盐酸煮沸,过滤,然后再将残渣用碱融法灰化。也可以将残渣用氢氟酸处理,蒸干后用稀酸溶解供测定。随着低温灰化技术的发展,使测定生物样品中易挥发元素,如砷、汞、硒、氟等取得很好的效果。高频电场激发氧灰化技术是用高频电场激发氧气产生激发态氧原子处理样品,一般在150以下就可使样品完全灰化,其装置见图6-2。氧瓶燃烧法也是一种简易低温灰化方法(见图6-3)。该方法将样品包在无灰滤纸中,滤纸包钩挂在绕结于磨口瓶塞的铂丝上,瓶内放入适当吸收液(如测氟用0.1mol/LNaOH 溶液;测汞用硫酸-高锰酸钾溶液等),并预先充入氧气。将滤纸点燃后,迅速插入瓶内,盖严瓶塞,使样品燃烧灰化。待燃烧尽,摇动瓶内溶液,使燃烧产物溶解于吸收液,吸收液供测定。氧弹法可用于灰化测定汞、硫、砷、氟、硒、硼、氚和14 碳等组分的生物样品。将样品研成粉末并压成片,放入样品杯,装在有铂内衬的氧弹内(50 300mL,内有吸收液),旋紧盖,充入纯氧气,用电火花引发样品燃烧,燃烧产物被吸收液吸收后供测定。表6-11 列举了部分生物样品灰化实例。表6-11 氧弹法灰化生物样品实例样品重量(g) 待测元素燃烧辅助剂O2(atm) 吸收剂胱氨酸0.l l S 25mgNH4NO3+萘烷30 10mLH2O 亚麻子油2 P 30 40 30 40mLH2O 食物0.5 l As 20 30 植物0.1 0.2 Se 30 10 15mLH2O 稻谷、油类1 Hg 25 40mL1molLHNO3 食物3 4 Pb 30 10mLH2O 二、提取和浓缩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农药、石油烃、酚等有机污染物时,需要用溶剂将欲测组分从样品中提取出来,提取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如果存在杂质干扰和待测组分浓度低于分析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问题,还要进行净化和浓缩。随着近代分析技术的发展,对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已从单独分析发展到多种污染物连续分析。因此,在进行污染物的提取、净化和浓缩时,应考虑到多种污染物连续分析的需要。(一)提取方法提取生物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应根据样品的特点,待测组分的性质、存在形态和数量,以及分析方法等因素选择。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振荡、浸取法、组织捣碎提取法和脂肪提取器提取法。1.振荡浸取法蔬菜、水果、粮食等样品都可使用这种方法。将切碎的生物样品置于容器中,加入适当的溶剂,放在振荡器上振荡浸取一定时间,滤出溶剂后,用新溶剂洗涤样品滤残或再浸取一次,合并浸取液,供分析或进行分离、富集用。2.组织捣碎提取取定量切碎的生物样品,放入组织捣碎杯中,加入适当的提取剂,快速捣碎35min,过滤,滤渣重复提取一次,合并滤液备用。该方法提取效果较好,应用较多,特别是从动植物组织中提取有机污染物质比较方便。3.脂肪提取器提取索格斯列特(Soxhlet)式脂肪提取器,简称索氏提取器或脂肪提取(见图6-4),常用于提取生物、土壤样品中的农药、石油类、苯并(a)芘等有机污染物质。其提取方法是:将制备好的生物样品放入滤纸筒中或用滤纸包紧,置于提取筒内;在蒸馏烧瓶中加入适当的溶剂,连接好回流装置,并在水浴上加热,则溶剂蒸气经侧管进入冷凝器,凝集的溶剂滴入提取筒,对样品进行浸泡提取。当提取筒内溶剂液面超过虹吸管的顶部时,就自动流回蒸馏瓶内,如此重复进行。因为样品总是与纯溶剂接触,所以提取效率高,且溶剂用量小,提取液中被提取物的浓度大,有利于下一步分析测定。但该方法费时,常用作研究其他提取方法的对照比较方法。4.直接球磨提取法该方法用己烷作提取剂,直接将样品在球磨机中粉碎和提取,可用于提取小麦、大麦、燕麦等粮食中的有机氯及有机磷农药。由于不用极性溶剂提取,可以避免以后费时的洗涤和液-液萃取操作,是一种快速提取方法。提取用的仪器是一个50mL 的不锈钢管,钢管内放两个小钢球,放入15g 样品, 加 28g 无水硫酸钠,20mL 己烷,将钢管盖紧,放在350r/min 的摇转机上, 粉碎提取30min 即可,回收率和重现性都比较好。选择提取剂应考虑样品中欲测有机污染物的性质和存在形式,因为生物样品中有机污染物一般含量都很低,故要求用高纯度的溶剂。例如,测定农药残留量,一般要求所用溶剂中杂质含量在10g 以下。普通溶剂应进行纯化处理。此外,提取剂还应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选择。如对于极性小的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等,用极性小的己烷、石油醚等提取;而对于极性较强的有机磷农药和强极性的含氧除草剂等,原则上要选用强极性溶剂提取,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丙酮等。一般认为提取剂的沸点在4580之间为宜。沸点太低,容易挥发;沸点太高,不易浓缩富集,而且在浓缩时会使易挥发或热稳定性差的污染物损失。其他,如溶剂的毒性、价格以及对检测器是否有干扰等也是应考虑的因素。为提高提取效果,可选用单一溶剂,也可用混合溶剂。常用的提取剂有:正己烷、石油醚、乙腈、丙酮、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等。常用的混合溶剂体系有:正己烷(或石油醚)- 丙酮、乙腈-水、正己烷(或石油醚)-乙醚、正己烷(或石油醚)-异丙醇、正己烷(或石油醚)-二氯甲烷、甲醇-三氯甲烷、正己烷(或石油醚)-乙腈、正己烷(或石油醚)-甲醇、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等。对于含多种复杂组分样品的系统分析,还可用多种溶剂分别进行多次取。(二)分离用提取剂从生物样品中提取欲测组分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将其他相关组分提取出来。例如,用石油醚等提取有机氯农药时,也将脂肪、腊质、色素等一起提取出来。因此,在测定之前,还必须将上述杂质分离出去。常用的分离方法有:液-液萃取法、层析法、磺化法、低温冷冻法、吹蒸法、液上空间法等。1.液-液萃取法液-液萃取法是依据有机物组分在不同溶剂中分配系数的差异来实现分离的(见第二章)。例如,农药与脂肪、蜡质、色素等一起被提取后,加入一种极性溶剂(如乙腈)振摇,由于农药的极性比脂肪、蜡质、色素要大一些,故可被乙腈萃取。经几次萃取,农药几乎完全可以与脂肪等杂质分离, 达到净化的目的。农药残留量分析中的液-液萃取多属用极性溶剂从非极性溶剂中提取,为表示这种萃取方法的效果,引入了p 值的概念。所谓p 值是指在体积相等的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达平衡时某种农药存在于非极性溶剂中的份数。相应的该农药存在于极性溶剂中的份数用q 值表示。显然, p+q=1。根据分配系数的概念,该情况下分配系数K 可表示为如下形式: K = pq 若p 值等于0.70,表明等体积分配达到平衡时,有70的农药存在于非极性溶剂中,其余30存在于极性溶剂中。可见,p 值越小,存在于极性溶剂中的农药越多,越有利于用极性溶剂从非极性溶剂中萃取农药。表6-12 列出几种常用农药在两种溶剂体系中的p 值。用极性溶剂等体积多次萃取非极性溶剂中的农药,其萃取份数可用下式计算: E 非=Pn E 极=1-Pn 式中:E 非非极性溶剂中农药的份数; E 极极性溶剂中农药的份数; n萃取次数。如果用非极性溶剂多次等体积提取极性溶剂中的农药,其萃取份数计算式如下: E 极=(1-p)n E 非=1-(1-p)n在实际工作中,有时用极性溶剂多次不等体积萃取非极性溶剂中的农药,此时按下式计算萃取率:E = 非( ) ap ap p n - +1 式中: 溶剂体积比值,即非极性溶剂体积极性溶剂体积a a = 。2.层析法层析法分为柱层析法、薄层层析法、纸层析法等。其中,柱层析法在处理生物样品中用的较多。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将生物样品的提取液通过装有吸附剂的层析柱,则提取物被吸附在吸附剂上,但由于不同物质与吸附剂之间的吸附力大小不同,当用适当的溶剂淋洗时,则按照一定的顺序被淋洗出来, 吸附力小的组分先流出,吸附力大的组分后流出,使它们彼此得以分离。吸附剂分为无机吸附剂和有机吸附剂。常用的无机吸附剂有硅酸镁、氧化铝、活性炭、硅藻土等;有机吸附剂有纤维素、高分子微球、网状树脂等。用经活化的硅酸镁制备的层析柱是分离农药常用的净化柱。表6-13 列出以乙醚-石油醚混合液为淋洗溶剂的硅酸镁层析柱分离各种农药的情况。说明淋洗液的极性依次增大,淋洗下来的农药极性也依次增大。3.磺化法和皂化法磺化法是利用提取液中的脂肪、腊质等干扰物质能与浓硫酸发生磺化反应,生成极性很强的磺酸基化合物,随硫酸层分离,而达到与提取液中农药分离的目的。然后,经洗去残留的硫酸、脱表6-12 几种常用农药的p 值(25.50.5) 溶 剂 体 系农 药正己烷-乙醇异辛烷-二甲基甲酰胺r-六六六0.12 0.052 地亚农0.28 0.018 七氯0.55 0.21 甲基对硫磷0.022 0.012 马拉硫磷0.042 0.015 艾氏剂0.73 0.38 对硫磷0.044 0.029 灭菌丹0.066 0.015 狄氏剂0.33 0.12 p , p -DDE 0.56 0.16 Op -DDT 0.47 0.11 Pp -DDT 0.38 0.084 西维因0.02 0.02 增效醚0.20 0.11 表6-13 硅酸镁-乙醚-石油醚层析体系分离农药吸附剂淋洗溶液能分离出来的农药6%乙醚-石油醚艾氏剂、六六六各种异构体、p , p -DDT 、o,p-DDT 、p , p -DDD 、p , p -DDE 、七氯、多氯联苯等硅酸镁15%乙醚-石油醚狄氏剂、异狄氏剂、地亚农、杀螟硫磷、对硫磷、苯硫磷等50%乙醚-石油醚强碱农药,如马拉硫磷等水,得到纯化的提取液。该方法常用于有机氯农药的净化,对于易被酸分解或与之起反应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则不适用。皂化法是利用油脂等能与强碱发生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盐而将其分离的方法。例如,用石油醚提取粮食中的石油烃,同时也将油脂提取出来,如在提取液中加入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油脂与之反应生成脂肪酸钾盐进入水相,而石油烃仍留在石油醚中。4.低温冷冻法该方法基于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不同而不同的原理进行彼此分离的。例如,将用丙酮提取生物样品中农药的提取液置于-70的冰-丙酮冷阱中,则由于脂肪和腊质的溶解度大大降低而沉淀析出,农药仍留在丙酮中。经过滤除去沉淀,获得经净化的提取液。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有机化合物在净化过程中不发生变化,并且有良好的分离效果。5.吹蒸法和液上空间法吹蒸法又称气提法,即用气体将溶解在溶液中的挥发性物质分离出来,适用于一些易挥发农药和挥发油的分离。该方法的操作过程是用乙酸乙酯提取生物样品中的农药,取相当于2g 样品的提取液1mL,分四次注入Storherr 管,该管内填充玻璃棉、砂子等,一般加热到180250,并以600mL/min 流速吹入氮气。每次进样后吹3min,最后再用250L 乙酸乙酯吹洗一次。经这样处理后,提取液中的脂肪、腊质、色素等高沸点杂质仍留在Storherr管中,农药则被氮气流携带,经聚四氟乙烯冷螺旋管收集于玻璃管中达到分离的目的。方法快速、简便,净化一个样品约需20min。液上空间法是根据气液平衡分配的原理与气相色谱相结合,用于生物样品中挥发性组分的分离和测定技术。将样品提取液移入密闭容器中,稍提高容器的温度,经平衡一定时间后,抽取提取液上空的气体注入色谱仪分析。如果改用吹气和疏水性吸附剂富集,再经洗脱后进行色谱分析,则检测限还可降低,但必须选择合适的吸附剂、吸附和解吸条件及气提速度。(三)浓缩生物样品的提取液经过分离净化后,其中的污染物浓度往往仍达不到分析方法的要求,这就需要进行浓缩。常用的浓缩方法有:蒸馏或减压蒸馏法、K-D 浓缩器浓缩法、蒸发法等。其中,K-D 浓缩器法是浓缩有机污染物的常用方法。K-D 浓缩器是一种高效浓缩仪器。早期的仪器在常压下浓缩,近些年加上了毛细管,可进行减压浓缩,提高了浓缩速度。生物样品中的农药、苯并(a)芘等极毒、致癌性有机污染物含量都很低,其提取液经净化分离后,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浓缩。为防止待测物损失或分解,加热K-D 浓缩器的水浴温度一般控制在50以下,最高不超过80。特别要注意不能把提取液蒸干。若需进一步浓缩,需用微温蒸发。如用改进后的微型Snyder 柱再浓缩,可将提取液浓缩至 0.10.2mL。第四节 污染物的测定方法生物样品经过预处理后,即可进行污染物的测定。因为生物体中的污染物质含量一般在痕量或超痕量级,故需要用高灵敏度的分析仪器和分析方法。一、常用的分析方法(一)光谱分析法用于测定生物样品中污染物质的光谱分析法有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发射光谱分析法、X 射线荧光分析法等。这些方法中的大部分在前面有关章节中已作介绍,在此仅介绍在生物污染监测中的应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已用于测定多种农药(如有机氯、有机磷和有机硫农药),含汞、砷、铜和酚类杀虫剂,芳香烃、共轭双键等不饱和烃,以及某些重金属(如铬、镉、铅等)和非金属(如氟、氰等)化合物等。红外分光光度法是鉴别有机污染物结构的有力工具,并可对其进行定量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适用于镉、汞、铅、铜、锌、镍、铬等有害金属元素的定量测定,具有快速、灵敏的优点。发射光谱法适用于对多种金属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特别是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可对样品中多种微量元素进行同时分析测定。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也是环境分析中近代分析技术之一,适用于生物样品中多元素的分析,特别是对硫、磷等轻元素很容易测定,而其他光谱法则比较困难。(二)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分离检测的重要手段,包括薄层层析法、气相色谱法、高压液相色谱法等。薄层层析法是应用层析板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分离、显色和检测的简便方法,可对多种农药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如果与薄层扫描仪联用或洗脱后进一步分析,则可进行定量测定。气相色谱法由于配有多种检测器,提高了选择性和灵敏度,广泛用于粮食等生物样品中烃类、酚类、苯和硝基苯、胺类、多氯联苯及有机氯、有机磷农药等有机污染物的测定。如果气相色谱仪中的填充柱换成分离能力更强的毛细管柱,就可以进行毛细管色谱分析。该方法特别适用于环境样品中多种有机污染物的测定,如食品、蔬菜中多种有机磷农药的测定。高压液相色谱法是环境样品中复杂有机物分析不可缺少的手段,特别适用于分子量大于300、热稳定性差和离子型化合物的分析。应用于粮食、蔬菜等中的多环芳烃、酚类、异腈酸酯类和取代酯类、苯氧乙酸类等农药的测定可收到良好效果,具有灵敏度和分离效能高、选择性好等优点。(三)电化学分析法示波极谱法、用极溶出伏安法等近代极谱技术可用于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和某些重金属元素。离子选择电极法可用于测定某些金属和非金属污染物。(四)放射分析法放射分析法在环境污染研究和污染物分析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例如,欲了解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和降解过程,不能应用上述分析方法,只能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示踪模拟试验。用中子活化法测定含汞、锌、铜、砷、铅、溴等农药残留量及某些有害金属污染物,具有灵敏、特效、不破坏试样等优点。(五)联合检测技术目前应用较多的联用技术有气相色谱-质谱(GC-MS)、气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GC-FTIR)、液相色谱-质谱(LC-MS)等。这种分析技术能将组分复杂的样品同时得到分离和鉴定,并可进行定量测定。其方法灵敏、快速、可靠,是对环境样品中有机污染物进行系统分析的理想手段。二、测定实例一)粮食作物中几种有害金属及类金属元素测定粮食作物中铜、锌、镉、铅、铬、汞、砷的测定方法列于表6-14。表6-14 粮食中几种有害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元素预处理方法分析方法测定方法原理仪器(l)HNO3-HClO3 湿法消解(l)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试液中铜在空气-乙炔火焰或石墨炉中原子化, 用铜空心阴极灯于324.75nm 测吸光度,标准曲线法定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2)490 干灰化, 残渣用HNO3-HClO4处理(2) 阳极溶出伏安法试液中铜在镀汞膜固体电极上富集,记录溶出曲线,以峰高定量笔录式极谱仪或示波极谱仪铜(3)同(2) (3) 双乙醛草酰二腙分光光度法Cu2+与双乙醛草酰二腙生成紫色络合物,于540nm 测吸光度,标准曲线法定量分光光度计(1)HNO3-HClO4 湿法消解(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试液中锌在空气-乙炔火焰或石墨炉中原子化, 用锌空心阴极灯于213.86nm 测吸光度,标准曲线法定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2)490 干灰化,残渣用HNO3-HClO4处理(2) 阳极溶出伏安法与铜相同与铜相同锌(3)同(2) (3)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在pH4.0 5.5 介质中,Zn2+与双硫腙生成红色络合物,用CCl4萃取,测吸光度(535nm),标准曲线法定量分光光度计(1)HNO3-HClO4 湿法消解(l)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试液中Cd2+在pH4.2 4.5 与APDC 生成络合物,用MIBK 萃取,在空气-乙炔火焰或石墨炉中原子化,用镉空心阴极灯于228.80nm 测吸光度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2)490 干灰化, 残渣用HNO3-HClO4处理(2) 阳极溶出伏安法与铜相同与铜相同镉(3)同(2) (3)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在碱性介质中, Cd2+与双硫腙生成紫红色络合物,用CCl4 或CHCl3 萃取,于518nm 测吸光度,标准曲线法定量分光光度计(1)HNO3-HClO4 湿法消解(l)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试液中Pb2+用APDC-MIBK 络合萃取, 火焰或石墨炉法原子化,铅空心阴极灯于283.3nm 测吸光度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2)490 干灰化,残渣用HNO3-HClO4处理(2) 阳极溶出伏安法与铜相同与铜相同铅(3)同(2) (3)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在pH8.6 9.2 介质中, Pb2+与双硫腙生成红色络合物,用苯萃取,于520nm 测吸光度,标准曲线法定量分光光度计汞HNO3-H2SO4- V2O5 消解冷原子吸收法在1mol/LH2SO4介质中, Hg2+用SnCl2 还原为基态汞原子,以惰性载气将汞蒸气带入吸收池,于253.7nm 测吸光度冷原子吸收测汞仪(二)植物中氟化物的测定测定植物中的氟化物可用氟试剂分光光度法或离子选择电极法(原理见第二章)。样品预处理方法有干灰法和浸提法,干灰法用碳酸钠作为氟的固定剂,在500600灰化,残渣洗出后,加入浓H2SO4,用水蒸气蒸馏法蒸馏(温度控制在1372),收集馏出液,加入氟试剂显色,于620nm 处测定吸光度,对照标准溶液定量。也可以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浸提法是将制备好的样品用0.05mol/L 硝酸浸取,再用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继续浸取,使样品中的氟转入浸取液中。以柠檬酸溶液作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用氟离子选择电极在pH56 范围直接测定。这种方法不能测定难溶氟化物和有机氟化物。(三)鱼组织中有机汞和无机汞的测定1.巯基棉富集-冷原子吸收测定法该方法可以分别测定样品中的有机汞和无机汞,其测定要点如下: 取适量制备好的鱼组织样品,加1mol/L 盐酸浸提出有机汞和无机汞化合物。将提取液的pH 值调至3,用巯基棉富集两种形态的汞,然后用 2mol/L 盐酸洗脱有机汞化合物,再用氯化钠饱和的6mol/L 盐酸洗脱无机汞,分别收集并用冷原子吸收法测定。2.气相色谱法测定甲基汞鱼组织中的有机汞化合物和无机汞化合物用1mol/L 盐酸提取后,用巯基棉富集和盐酸溶液洗脱,并用苯萃取,洗脱液中的甲基汞,用无水硫酸钠除去有机相中的残留水分,最后,用气相色谱法(ECD)测定甲基汞的含量。(四)粮食中石油烃的测定测定粮食中石油烃的方法有重量法;非色散红外线吸收-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当其含量大于100ppm 时,一般采用重量法,小于100ppm 时用非色散红外线吸收-紫外分光光度法。非色散红外吸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要点如下:(1)称取适量粮食样品,在索氏提取器中用氢氧化钾-乙醇皂化和石油醚提取,则样品中所含油脂类干扰物质生成甘油和脂肪酸钾(皂化),即皂化产物易溶于水,进入水相,而石油烃不能被皂化,仍留在石油醚(有机相)中。(2)将石油醚提取液通过已用纯石油醚洗过的无水硫酸钠和活性氧化铝(吸附剂)分离柱,用适量石油醚洗脱吸附在分离柱上的烷烃和环烷烃,收集于烧杯中,经浓缩、烘干,备作红外吸收法测定。用适量苯-环己烷继续洗脱分离柱上的芳香烃,收集于烧杯中,经浓缩、烘干,备作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3)将烷烃、环烷烃浓缩产物用四氯化碳溶解,在非色散红外线吸收分析仪上以四氯化碳为参比液,测其对3.4m 特征光的吸收,对烷烃进行定量测定。用己烷溶解芳香烃浓缩产物,以己烷为参比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于 256nm 处测其吸光度,对芳香烃进行定量测定。(五)有机氯农药的测定测定生物样品中有机氯农药,一般经过提取、纯化、浓缩和测定四步。提取,可用石油醚在索氏脂肪提取器中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