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床垫项目财务管理手册【参考】

上传人:泓域m****机构 文档编号:84163969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9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床垫项目财务管理手册【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智能床垫项目财务管理手册【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智能床垫项目财务管理手册【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智能床垫项目财务管理手册智能床垫项目财务管理手册xx投资管理公司目录第一章 财务管理手册5一、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一般模式5二、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设计原则7三、 财务管理原则11四、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15五、 经济环境22六、 技术环境25七、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26八、 影响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因素分析27九、 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29十、 现金的日常管理33十一、 商业信用38十二、 短期融资券43十三、 信托投资的含义与分类46十四、 信托投资的条件与程序48十五、 对外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54十六、 对外投资的含义与分类57十七、 基金投资的价值评价59十八、 基金投资的分类61十九、 税金的分类与销售税金的计算66二十、 销售收入的日常管理67二十一、 利润分配政策的概念及意义68二十二、 利润分配政策69第二章 项目背景分析75一、 产业环境分析75二、 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75三、 必要性分析78第三章 项目简介79一、 项目单位79二、 项目建设地点79三、 建设规模79四、 项目建设进度79五、 项目提出的理由79六、 建设投资估算81七、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81第四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4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84二、 建设投资估算84三、 建设期利息86四、 流动资金87五、 项目总投资89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90第五章 经济收益分析92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92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92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96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99五、 偿债能力分析99六、 经济评价结论101第一章 财务管理手册一、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一般模式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概括地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对各所属单位的所有财务管理决策都进行集中统一,各所属单位没有财务决策权,企业总部财务部门不但参与决策和执行决策,在特定情况下还直接参与各所属单位的执行过程。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内部的主要管理权限集中于企业总部,各所属单位执行企业总部的各项指令。它的优点在于:企业内部的各项决策均由企业总部制定和部署,企业内部可充分展现其一体化管理的优势,利用企业的人才、智力、信息资源,努力降低资金成本和风险损失,使决策的统一化、制度化得到有力的保障。采用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有利于在整个企业内部优化配置资源,有利于实行内部调拨价格,有利于内部采取避税措施及防范汇率风险等。它的缺点是:集权过度会使各所属单位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丧失活力,也可能因为决策程序相对复杂而失去适应市场的弹性,丧失市场机会。(二)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将财务决策权与管理权完全下放到各所属单位,各所属单位只需对一些决策结果报请企业总部备案即可。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内部的管理权限分散于各所属单位,各所属单位在人、财、物、供、产、销等方面有决定权。它的优点是:由于各所属单位负责人有权对影响经营成果的因素进行控制,加之身在基层,了解情况,有利于针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有效决策,因地制宜地搞好各项业务,也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促进所属单位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成长。它的缺点是:各所属单位大都从本单位利益出发安排财务活动,缺乏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从而可能导致资金管理分散、资金成本增大、费用失控、利润分配无序。(三)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其实质就是集权下的分权,企业对各所属单位在所有重大问题的决策与处理上实行高度集权,各所属单位则对日常经营活动具有较大的自主权。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意在以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为核心,将企业内重大决策权集中于企业总部,而赋予各所属单位自主经营权。其主要特点是:(1)在制度上,企业内应制定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财务权限及收益分配方法,各所属单位应遵照执行,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加以补充。(2)在管理上,利用企业的各项优势,对部分权限集中管理。(3)在经营上,充分调动各所属单位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各所属单位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在遵守企业统一制度的前提下,可自主制定生产经营的各项决策。为避免配合失误,明确责任,凡需要由企业总部决定的事项,在规定时间内,企业总部应明确答复;否则,各所属单位有权自行处置。正因为具有以上特点,因此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的财务管理体制,吸收了集权型和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各自的优点,避免了二者各自的缺点,从而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二、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设计原则一个企业如何选择适应自身需要的财务管理体制,如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更新财务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其财务管理体制的设定或变更应当遵循如下四项原则。(一)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适应的原则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产权制度,它是以产权为依托,对各种经济主体在产权关系中的权利、责任、义务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调节的制度安排,它具有“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特征。企业内部相互间关系的处理应以产权制度安排为基本依据。企业作为各所属单位的股东,根据产权关系享有作为终极股东的基本权利,特别是对所属单位的收益权、管理者的选择权、重大事项的决策权等,但是,企业各所属单位往往不是企业的分支机构或分公司,其经营权是其行使民事责任的基本保障,它以自己的经营与资产对其盈亏负责。企业与各所属单位之间的产权关系确认了两个不同主体的存在,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根本要求。在西方,在处理母子公司关系时,法律明确要求保护子公司权益,其制度安排大致如下:确定与规定董事的诚信义务与法律责任,实现对子公司的保护;保护子公司不受母公司不利指示的损害,从而保护子公司权益;规定子公司有权向母公司起诉,从而保护自身利益与权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必须以产权管理为核心,以财务管理为主线,以财务制度为依据,体现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管理的思想。(二)明确企业对各所属单位管理中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三者分立原则现代企业要做到管理科学,必须首先要求从决策与管理程序上做到科学、民主,因此,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三权分立的制度必不可少。这一管理原则的作用就在于加强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强化决策执行的刚性和可考核性,强化监督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三)明确财务综合管理和分层管理思想的原则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管理是一种综合管理、战略管理,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不是也不可能是企业总部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当然也不是各所属单位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它是一种战略管理。这种管理要求:从企业整体角度对企业的财务战略进行定位;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进行统一规范,做到高层的决策结果能被低层战略经营单位完全执行;以制度管理代替个人的行为管理,从而保证企业管理的连续性;以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思想指导具体的管理实践(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人员、财务经理及财务部门各自的管理内容与管理体系)。(四)与企业组织体制相对应的原则企业组织体制大体上有U型组织、H型组织和M型组织三种形式。U型组织仅存在于产品简单、规模较小的企业,实行管理层级的集中控制。H型组织实质上是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分公司则是相对独立的利润中心。由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不能显示其长期效益和整体活力,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后它在大型企业的主导地位逐渐被M型结构所代替。M型结构由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组成。第一个层次是由董事会和经理班子组成的总部,它是企业的最高决策层。它既不同于U型结构那样直接从事各所属单位的日常管理,又不同于H型结构那样基本上是一个空壳。沱的主要职能是战略规划和关系协调。第二个层次是由职能和支持、服务部门组成的。其中计划部是公司战略研究和执行部门,它应向企业总部提供经营战略的选择和相应配套政策的方案,指导各所属单位根据企业的整体战略制定中长期规划和年度的业务计划。M型结构的财务是中央控制的,负责整个企业的资金筹措、运作和税务安排。第三个层次是围绕企业的主导或核心业务,互相依存又相互独立的各所属单位,每个所属单位又是一个U型结构。可见,M型结构集权程度较高,突出整体优化,具有较强的战略研究、实施功能和内部关系协调能力。它是目前国际上大的企业管理体制的主流形式。M型的具体形式有事业部制、矩阵制、多维结构等。M型组织中,在业务经营管理下放权限的同时,更加强化财务部门的职能作用。事实上,西方多数控股型公司,在总部不对其子公司的经营过分干预的情况下,其财务部门的职能更为重要,它起到指挥资本运营的作用。有资料表明,英国的控股型公司,财务部门的人数占到管理总部人员的60% 70% ;而且主管财务的副总裁在公司中起着核心作用。他一方面是母子公司的“外交部长”,行使对外处理财务事务的职能;另一方面,又是各子公司的财务主管,各子公司的财务主管是“外交部长”的派出人员,充当“外交部长”的当地代言人角色。三、 财务管理原则财务管理的原则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它是从企业理财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并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行为规范,它反映着理财活动的内在要求。企业财务管理的原则一般包括如下内容。(一)货币时间价值原则货币时间价值是客观存在的经济范畴,它是指货币经历一段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即使在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在不同时点上也具有不同的价值。因此在数量上货币的时间价值相当于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本利润率。今天的一元钱要大于将来的一元钱。货币时间价值原则在财务管理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运用。长期投资决策中的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都要运用到货币时间价值原则;筹资决策中比较各种筹资方案的资本成本、分配决策中利润分配方案的制定和股利政策的选择,营业周期管理中应付账款付款期的管理、存货周转期的管理、应收账款周转期的管理等,都充分体现了货币时间价值原则在财务管理中的具体运用。(二)资金合理配置原则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但任何企业的资金总是有限的。资金合理配置是指企业在组织和使用资金的过程中,应当使各种资金保持合理的结构和比例关系,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使资金得到充分有效的运用,并从整体上(不一定是每一个局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资金的配置从筹资的角度看表现为资本结构,具体表现为负债资金和所有者权益资金的构成比例,长期负债和流动负债的构成比例,以及内部各具体项目的构成比例。企业不但要从数量上筹集保证其正常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而且必须使这些资金保持合理的结构比例关系。从投资或资金的使用角度看,企业的资金表现为各种形态的资产,各形态资产之间应当保持合理的结构比例关系,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的构成比例。对内投资中:流动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构成比例、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构成比例、货币资产和非货币资产的构成比例等;对外投资中:债权投资和股权投资的构成比例、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的构成比例等;各种资产内部的结构比例。上述这些资金构成比例的确定,都应遵循资金合理配置原则。(三)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就是要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费与所得进行分析比较,将花费的成本与所取得的效益进行对比,使效益大于成本;产生“净增效益”。成本效益原则贯穿于企业的全部财务活动中。企业在筹资决策中;应将所发生的资本成本与所取得的投资利润率进行比较;在投资决策中,应将与投资项目相关的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进行比较;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将所发生的生产经营成本与其所取得的经营收入进行比较;在不同备选方案之间进行选择时,应将所放弃的备选方案预期产生的潜在收益视为所采纳方案的机会成本与所取得的收益进行比较。在具体运用成本效益原则时,应避免“沉没成本”对我们决策的干扰,“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不会被以后的决策改变的成本。因此,我们在做各种财务决策时,应将其排除在外。(四)风险一报酬均衡原则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风险。企业要想获得收益,就不能回避风险。风险一报酬均衡原则是指决策者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必须对风险和报酬做出科学的权衡,使所冒的风险与所取得的报酬相匹配,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在筹资决策中,负债资本成本低,财务风险大,权益资本成本高,财务风险小。企业在确定资本结构时,应在资本成本与财务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在何投资项目都有一定的风险,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认真分析影响投资决策的各种可能因素,科学地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在考虑投资报酬的同时考虑投资的风险。在具体进行风险与报酬的权衡时,由于不同的财务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不同,有的人偏好高风险、高报酬,有的人偏好低风险、低报酬,但每一个人都会要求风险和报酬相对等,不会去冒没有价值的无谓风险。(五)收支积极平衡原则财务管理实际上是对企业资金的管理,量入为出、收支平衡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资金不足,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坐失良机,严重时,会影响企业的生存;资金多余,会造成闲置和浪费,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收支积极平衡原则要求企业一方面要积极组织收入,确保生产经营和对内、对外投资对资金的正常合理需要;另一方面,要节约成本费用,压缩不合理开支,避免盲目决策。保持企业一定时期资金总供给和总需求动态平衡和每一时点资金供需的静态平衡。要做到企业资金收支平衡,在企业内部,要增收节支,缩短生产经营周期,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扩大销售收入,合理调度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在企业外部,要保持同资本市场的密切联系,加强企业的筹资能力。(六)利益关系协调原则企业是由各种利益集团组成的经济联合体。这些经济利益集团主要包括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债务人、国家税务机关、消费者、企业内部各部门和职工等。利益关系协调原则要求企业协调、处理好与各利益集团的关系,切实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将按劳分配、按资分配、按知识和技能分配、按绩分配等多种分配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营造一个内外和谐、协调的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各有关利益集团的积极性,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四、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有如下几种类型。(一)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就是假定企业财务管理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人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多的剩余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产品的多少可以用利润这个指标来衡量;二是在自由竞争的资本市场中,资本的使用权最终属于获利最多的企业;三是只有每个企业都最大限度地创造利润,整个社会的财富才可能实现最大化,从而带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主要优点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讲求经济核算,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这些措施都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但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以下缺陷:(1)没有考虑利润实现时间和资金时间价值。比如,今年10万元的利润和10年以后同等数量的利润其实际价值是不一样的,10年间还会有时间价值的增加;而且这一数值会随着贴现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2)没有考虑风险问题。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风险,同等利润值在不同行业中的意义也不相同,比如;风险比较高的高科技企业和风险相对较小的制造业企业无法简单比较。(3)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4)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财务决策倾向,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由于利润指标通常按年计算,因此,企业决策也往往会服务于年度指标的完成或实现。(二)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企业财务管理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在上市公司,股东财富是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决定的。在股票数量一定时,股票价格达到最高,股东财富也就达到最大。与利润最大化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主要优点是:(1)考虑了风险因素,因为通常股价会对风险做出较敏感的反应。(2)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企业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股票价格,未来的利润同样会对股价产生重要影响。(3)对上市公司而言,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也存在以下缺点:(1)通常只适用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难于应用,因为非上市公司无法像上市公司一样随时准确获得公司股价。(2)股价受众多因素影响,特别是企业外部的因素,有些还可能是非正常因素。股价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如有的上市公司处于破产的边缘,但由于可能存在某些机会,其股票市价可能还在走高。(3)它强调的更多的是股东利益,而对其他相关者的利益重视不够。(三)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财务管理行为以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企业价值可以理解为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或者是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未来现金流量这一概念,包含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两个方面的因素。因为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包含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而现金流量的现值是以资金的时间价值为基础对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得出的。企业价值最大化要求企业通过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具有以下优点:(1)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并用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了计量。(2)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3)将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和持续的获利能力放在首位,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利润会影响企业的价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价值增加也会产生重大影响。(4)用价值代替价格,克服了过多受外界市场因素的干扰,有效地规避了企业的短期行为。但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也存在以下问题:(1)企业的价值过于理论化,不易操作。尽管对于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企业价值的变化,但是,股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在资本市场效率低下的情况下,股票价格很难反映企业的价值。(2)对于非上市公司,只有对企业进行专门的评估才能确定其价值,而在评估企业的资产时,由于受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的影响,很难做到客观和准确。近年来,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作用的增强,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逐渐得到了广泛认可。(四)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在现代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的前提下,要确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首先就要考虑哪些利益关系会对企业发展产生影响。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理财主体更加细化和多元化。股东作为企业所有者,在企业中承担着最大的权力、义务、风险和报酬,但是债权人、员工、企业经营者、客户、供应商和政府也为企业承担着风险。比如:(1)随着举债经营的企业越来越多,举债比例和规模也不断扩大,使得债权人的风险大大增加。(2)在社会分工细化的今天,由于简单劳动越来越少,复杂劳动越来越多,使得职工的再就业风险不断增加。(3)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经理人受所有者委托,作为代理人管理和经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代理人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风险也随之加大。(4)随着市场竞争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企业与客户以及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更多的情况下是长期的伙伴关系,处于一条供应链上,并共同参与同其他供应链的竞争,因而也与企业共同承担一部分风险。(5)政府不管是作为出资人,还是作为监管机构,都与企业各方的利益密切相关。综上所述,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股东,还包括债权人、企业经营者、客户、供应商、员工、政府等因此,在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时,不能忽视这些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2)强调股东的首要地位,并强调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协调关系。(3)强调对代理人即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和控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便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4)关心本企业普通职工的利益,创造优美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提供合理恰当的福利待遇,培养职工长期努力为企业工作。(5)不断加强与债权人的关系,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6)关心客户的长期利益,以便保持销售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7)加强与供应商的协作,共同面对市场竞争,并注重企业形象的宣传,遵守承诺,讲究信誉。(8)保持与政府部门的良好关系。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具有以下优点:(1)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这一目标注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考虑并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在追求长期稳定发展的过程中,站在企业的角度上进行投资研究,避免了站在股东的角度进行投资可能导致的一系列问题。(2)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由于兼顾了企业、股东、政府、客户等的利益,企业就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牟利的组织,还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在寻求其自身的发展和利益最大化过程中,由于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就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正确处理各种财务关系,自觉维护和确实保障国家、集体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3)这一目标本身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目标体系,较好地兼顾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这一目标可使企业各利益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并在使企业利益、股东利益达到最大化的同时,也使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达到最大化。也就是将企业财富这块“蛋糕”做到最大化的同时,保证每个利益主体所得的“蛋糕”更多。(4)体现了前瞻性和现实性的统一。比如,企业作为利益相关者之一,有其一套评价指标,如未来企业报酬贴现值;股东的评价指标可以使用股票市价;债权人可以寻求风险最小、利息最大;工人可以确保工资福利;政府可考虑社会效益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各自的指标,只要合理合法、互利互惠、相互协调,就可以实现所有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五、 经济环境在影响财务管理的各种外部环境中,经济环境是最为重要的。经济环境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周期、经济发展水平、宏观经济政策及社会通货膨胀水平等。(一)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筹企业资本、统一投资、统负盈亏,企业利润统一上缴、亏损全部由国家补贴,企业虽然是一个独立的核算单位但无独立的理财权利。财务管理活动的内容比较单一,财务管理方法比较简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有独立的经营权,同时也有独立的理财权。企业可以从其自身需要出发,合理确定资本需要量,然后到市场上筹集资本,再把筹集到的资本投放到高效益的项目上获取更大的收益,最后将收益根据需要和可能进行分配,保证企业财务活动自始至终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做出各种财务管理决策并组织实施。因此,财务管理活动的内容比较丰富,方法也复杂多样。(二)经济周期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与运行带有一定的波动性。大体上经历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几个阶段的循环,这种循环叫作经济周期。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企业应采用不同的财务管理战略。(三)经济发展水平财务管理的发展水平是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财务管理水平也越好。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将推动企业降低成本,改进效率,提高效益,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将改变企业的财务战略、财务理念财务管理模式和财务管理的方法手段;从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财务管理应当以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以宏观经济发展目标为导向,从业务工作角度保证企业经营目标和经营战略的实现。(四)宏观经济政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我国已经并正在进行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外汇体制、外贸体制计划体制、价格体制、投资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各项改革。所有这些改革措施,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经济生活,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企业的发展和财务活动的运行。如金融政策中的货币发行量、信贷规模会影响企业投资的资金来源和投资的预期收益;财税政策会影响企业的资金结构和投资项目的选择等;价格政策会影响资金的投向和投资的回收期及预期收益;会计制度的改革会影响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进而对企业财务活动的事前预测、决策及事后的评价产生影响等。(五)通货膨胀水平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1)引起资金占用的大量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的资金需求。(2)引起企业利润虚增,造成企业资金由于利润分配而流失。(3)引起利润上升,加大企业的权益资金成本。(4)引起有价证券价格下降,增加企业的筹资难度。(5)引起资金供应紧张,增加企业的筹资困难。为了减轻通货膨胀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企业应当采取措施予以防范。在通货膨胀初期,货币面临着贬值的风险,这时企业进行投资可以避免风险,实现资本保值;与客户应签订长期购货合同,以减少物价上涨造成的损失;取得长期负债,保持资本成本的稳定。在通货膨胀持续期,企业可以采用比较严格的信用条件,减少企业债权;调整财务政策,防止和减少企业资本流失等。六、 技术环境财务管理的技术环境,是指财务管理得以实现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条件,它决定着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目前,我国进行财务管理所依据的会计信息是通过会计系统所提供的,占企业经济信息总量的60% 70%。在企业内部,会计信息主要是提供给管理层决策使用,而在企业外部,会计信息则主要是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服务。目前,我国正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法规体系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包括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分类标准,全力打造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基本实现大型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的融合,进一步提升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做到数出一门、资源共享,便于不同的信息使用者获取、分析和利用,进行投资和相关决策;基本实现大型会计师事务所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客户的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进行审计,进一步提升社会审计质量和效率;基本实现政府会计管理和会计监督的信息化,进一步提升会计管理水平和监管效能。通过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使我国的会计信息化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全面推进,必将促使企业财务管理的技术环境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七、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流动资产是个不确切的概念。从定义上说,流动资产是指现金及预期能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内转变为现金或者支用的资源。但随着企业的成长,有许多流动资产项目变得不那么“流动”了。如一个企业总是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库存支持销售的需要,由于赊销的增长,应收款项也变成长期的了。这些资产项目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临时性的或短期的,实际上是“永久、长期”流动资产。这样,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分为三部分:临时性(波动性)流动资产,它随着每个销售周期变化而变化,是由于季节性经营活动或其他类似原因所引起的、在一定期间内的流动资产占用的临时性增加;永久性(长期性)的流动资产,这些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是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存货等在整个年度内占用的最低水平,这部分流动资产占用可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基本需要,其数额相对稳定:长期资产,如固定资产等。由于固定资产占用和永久性流动资产占用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因此,它们的资金需求通常以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长期资金来满足,从而保证企业正常的、基本的经营活动的资金需要。对于临时性占用的流动资产所形成的资金需要,其如何满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营运资金策略。一般情况下,可以首先考虑用自然融资、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税金等来满足这部分临时性的资金需要,然后再考虑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来满足这种临时性的资金需求。因此,营运资金策略的主要内容:一是确定流动资产各项目的目标水平;二是确定流动资产用何种方法融资。八、 影响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因素分析营运资金管理千头万绪,涉及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如现金管理、信用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等。理财人员应努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认真分析影响营运资金策略的因素为选择切实可行的营运资金策略打下基础。影响营运资金策略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点。(一)销售收入水平及增长趋势一般地讲,营运资金规模会随着销售额的增长而增长,但两者之间呈非线性关系。随着销售水平的提高,营运资金将以递减的速度增加,特别是现金和存货,即随着销售水平的提高,现金和存货所占用的资金因时间、数量的不一致而可以相互调剂使用,使占用于流动资产的资金增加速度小于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因此,当销售额快速增长时,企业可选择风险较高的营运资金策略,以争取获得较高的收益。(二)现金流入、流出量的不确定性和时间上的非衔接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日趋复杂,企业的材料采购、产品销售都广泛地以商业信用为媒介来实现,很难对现金流量进行准确的预测。企业的现金流入与流出量不确定程度越高,企业保持在流动资产上的营运资金就越多,现金流入和流出在时间上的协调程度就越差。因此,企业应保持较大的营运资金规模,以备偿付当期的到期债务。而如果企业现金流入量、流出量的确定性程度越高,并且在时间上保持衔接一致,就可选择激进的营运资金策略。(三)理财人员对待风险的态度和对收益的预期这里的风险是指企业陷入无力偿付到期债务而导致的技术性无力清偿的可能性。如果企业敢冒风险,则宜采用低的流动资产比率或较高的流动负债比率,反之,则采用较高的流动资产比率或较低的流动负债比率。风险与收益的权衡是确定营运资金策略的基本前提。一个崇尚稳健的企业通常会选择低风险、低收益的营运资金策略,而一个崇尚冒险的企业则会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营运资金策略。由于理财人员普遍是担心风险的,又预期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收益能力,因此,理想的营运资金策略应恰到好处地处于两者之间,适度的风险、适度的收益将是企业确定营运资金策略的基本原则。流动负债策略与流动资产策略的有效搭配组合,可以使企业的风险程度与获利水平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变动,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除此之外,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策略的因素,还有经营杠杆、财务杠杆、企业的行业特点、产品结构等。九、 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现金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现金的使用效率,这就需要确定出最佳现金持有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很多,本章主要介绍成本分析模式、存货模式和随机模式。(一)成本分析模式成本分析模式是通过分析持有现金的成本,寻找使持有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企业持有的现金,将会有三种成本。1.资金成本现金作为企业的一项资金占用,是有代价的,这种代价就是它的资金成本。假定某企业的资金成本率为10%,年均持有50万元的现金,则该企业每年现金的资金成本为5万元。企业持有的现金越多,资金成本越大。企业为了保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必须拥有一定的现金,也必须要付出相应的资金成本代价,但如果企业现金拥有量过多,资金成本代价就会过大,这就需要企业慎重权衡2.管理成本企业拥有现金,就会发生现金的管理费用,如管理人员工资、安全措施费等。这些费用是现金的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是一种固定成本,不随企业现金持有量的多少而变动。3.短缺成本现金的短缺成本,是指企业因缺乏必要的现金,不能应付业务开支所需,而使企业蒙受的损失或为此付出的代价。现金的短缺成本随着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着现金持有量的减少而上升。上述三项成本之和为现金的总成本。使上述三项成本之和即现金总成本最小的现金持有量,就是最佳现金持有量。如果把上述三种成本线放在一个图上,就能表示出持有现金的总成本,找出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点:资金成本线向右上方倾斜,短缺成本线向右下方倾斜,而管理成本线为平行于横轴的平行线,总成本线是一条抛物线,该抛物线的最低点即为持有现金的最低总成本。超过这一点,资金成本上升的代价会大于短缺成本下降的好处;这一点之前,短缺上升的代价又会大于资金成本下降的好处;这一点横轴上的量,即是最佳现金持有量。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具体计算,可以先分别计算出各种方案的资金成本、短缺成本之和,再从中选取出成本之和最低的,相应的现金量就是最佳持有量。(二)存货模式存货模式是由美国学者鲍莫于1952年提出的,因此又称鲍莫模式。该模型假定,企业在期初取得一定量的现金,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出是均匀发生的。在一定时期后当现金额降至零时,企业就卖出有价证券来补充所需的现金满足下一时期的现金支出。现金和存货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存货经济订货模型也可以被用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存货模型中,现金余额总成本包括两个方面。(1)现金持有成本,即持有现金所发生的机会成本,通常用有价证券的利息率来反映。通常包括企业因保留一定的现金余额而增加的管理费用及丧失的投资收益,其中;管理费用具有固定成本的性质,与现金持有量的关系不大;而放弃的投资收益,也就是机会成本则属于变动成本,与现金持有量同方向变化。因此,总体来说,企业保持的现金数量越大,现金持有成本也越高。(2)现金转换成本,即现金与有价证券转化的固定成本,如发生交易费用、管理费用等。这些费用中,固定性的交易费用与交易的次数密切相关,因此,在现金需求量一定的情况下,每次现金持有量越少,变现次数越多,转换成本就越大;反之,每次现金持有量越多,变现次数越少,转换成本就越小。可见,现金转换成本与交易的次数成正比,而与现金持有量成反比。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企业保留的现金的余额越大,则现金的持有成本越高,但是现金的转化成本会相对较小。反之,企业保留的现金余额越小,则现金的持有成本越低,但是现金的转化成本会变大。因此,所要制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就是上述两种成本之和最低时的现金持有量。存货模式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最佳现金持有量。但是,运用该模式计算最佳持有量是在 一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的,即现金流出是均匀发生的,而且现金的持有成本和转换成本 都比较容易确定。只有满足了上述条件,才可以使用存货模型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三)随机模式随机模式文称米勒奥模式,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该模型适用于现金需求量难以预知的情况下进行现金持有量的控制。该方法要求企业根据自身特点测算出一个企业现金持有量的控制范围,即现金持有的上限和下限,当现金持有量在该控制范围之内,企业不需要对现金持有量进行控制,如果现金持有量超过了上限,企业则需要买入有价证券,降低现金持有量。如果现金持有量低于下限,则要求企业抛售出持有的有价证券以保证企业对现金的需求。该方法的关键在于确定一条最优现金返回线R,当企业的现金持有量一旦超越了上限或下限时,企业需要通过买入或卖出有价证券,正确调整现金持有量,使现金额达到最优现金返回线。该模式假设每日现金净流量是一个随机变量,且在一定时期内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每日现金净流量可能等于期望值,也可能高于或低于期望值。企业的现金存量是随机波动的,当其达到现金控制的上限,企业用现金购买有价证券,使现金量回落到现金返回线的水平;当现金存量降至现金控制的下限,企业则应转让有价证券换回现金,使其存量回升至现金返回线的水平。与存货模式相比,随机模式也依赖于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且每次转换交易成本被认为是固定的,而每期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则是有价证券的日利息率,但是随机模式每期的交易次数是一个随机变量,其根据每期现金流入与流出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每期的交易成本就决定于各期有价证券的期望交易次数。同理,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就是关于每期期望现金额的函数。十、 现金的日常管理现金日常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现金的使用效率,为达到这一目的,不仅要从总体上对现金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还要进一步加强现金的回收和支出的日常管理。(一)现金的总体管理1.遵守对现金使用和管理的规定国家相关部门对现金使用和管理有以下规定:明确现钞的使用范围:支付职工工资津贴;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支付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结算起点(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规定库存现金限额。企业库存现金,由其开户银行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核定限额,一般以35天的零星开支额为限。不得坐支现金。即企业不得从本单位的人民币现钞收入中直接支付交易款。现钞收入应于当日终了送存开户银行。不得出租、出借银行账户。不得签发空头支票和远期支票。不得套取银行信用。不得保存账外公款,包括将公款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和保存账外现钞等各种形式的账外公款。2.加强对现金收支的内部控制既然现金的风险隐患较大,就应该加强其内部控制。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现金收支与记账岗位分离。现金收入、支出要有合理、合法的凭证。全部收支要及时、准确地入账,并且支出要有核准手续。控制现金坐支,当日收入现金及时送存银行。按月盘点现金,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以做到账实相符。加强对现金收支业务的内部审计。3.力争现金流量同步.如果企业能尽量使它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发生的时间趋于一致,就可以使其所持有的交易性现金余额降到最低水平。从而达到降低整个企业现金持有量、提高经营效益的目的。这应是每个企业努力实现的理想化现金管理状态(二)现金回收管理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及时回收应收账款,使企业支付能力增强。为了加速现金的回收,就必须尽可能缩短应收账款的平均收现期。企业在制定销售政策和赊销政策时,要权衡增加应收账款投资和延长收账期乃至发生坏账的利弊,采取合理的现金折扣政策;采用适当的信用标准、信用条件、信用额度,建立销售回款责任制,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另一方面是加速收款与票据交换,尽量避免由于票据传递而延误收取货款的时间。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1.邮政信箱法邮政信箱法又称锁箱法,是西方企业加速现金流转的一种常用方法。企业可以在客户分布地区的邮局设置加锁信箱,让客户将支票汇至当地的这种信箱,然后由当地指定的银行每天数次收取信箱中的支票并存入特别的活期账户。由银行将这些支票在当地交换后以电汇方式存入该企业的银行账户。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但缩短了票据邮寄时间,还免除了公司办理收账、贷款存入银行等手续;因而缩短了票据邮寄在企业的停留时间。但采用这种方法成本较高,因为被授权开启邮箱的当地银行除了要求扣除相应的补偿性余额外还要收取额外服务的劳务费,导致现金成本增加。因此,是否采用邮政信箱法,需视提前回笼现金产生的收益与增加的成本的大小而定。2.银行业务集中法银行业务集中法即在客户较为集中的若干地区分设“收款中心”,并指定一个收款中心的开户银行(通常是企业总部所在地)为“集中银行”。各收款中心的客户在收到付款通知后,就近将货款交至收款中心;收款中心每天将收到的款项存入指定的当地银行;当地银 在进行票据交换后立即转给企业总部所在银行。这种方法可以缩短客户邮寄票据所需的时间和票据托收所需时间,但是采用这种方法须设立多个收账中心,从而增加相应的费用支出。因此,企业应在权衡利弊得失的基础上,做出是否采用银行业务集中法的决策。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采取电汇、大额款项专人处理、企业内部往来多边结算,集中轧抵、减少不必要的银行账户等方法加快现金回收。(三)现金支出的管理(1)使用现金浮游量。现金浮游量是指企业存款账户上存款余额和银行账簿上企业存 款账户余额之间的差额,也就是企业和银行之间的未达账项。充分利用浮游量是西方企业 广泛采用的一种提高现金利用效率、节约现金支出总量的有效手段。可从收款方和付款方 两个角度加强浮游量的管理。收款方:设立多个收款中心来代替设在总部的单一收款中心;承租邮政信箱并授权当地开户行每天数次收取信箱内汇款,存入企业账户;对于金额较大的货款可直接派人前往收取并及时送存银行;对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现金往来要严加控制,防止现金滞留;保证支票即时处理并当自送存银行将支付渠道通知付款方。付款方:付款方在处理浮游量中处于优势地位,应在短期效益和长期信誉之间做出权衡,确定合理的浮游量。加速收款。主要指缩短应收账款的时间。发生应收账会增加企业资金的占用,但它又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扩大销售规模,增加销售收入。问题是如何在吸引顾客和缩短收款时间之间找出平衡点,这需要制定出合理的信用政策和妥善的收账策略。推迟应付款的支付。企业在不影响自己信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期,充分运用供货方所提供的信用期限。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现金的管理除了做好上述日常收支控制、预测等管理外,还需控制好现金持有规模,即确定适当的现金持有量,以从实质上实现企业现金管理的目标,即在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之间做出抉择,以获取最大的长期利润。(2)控制现金支出,推迟应付款的支付。企业应在不影响本身信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期,充分运用供货方提供的信用优惠。如果货币资金很紧,也可以放弃供货方的折扣优惠,在信用期的最后一天支付货款。推迟应付款的支付,当然,这要权衡折扣优惠与急需现金之间的利弊得失而定。或者利用汇票付款,充分利用汇票的付款期间来 延缓货币的支付。十一、 商业信用商业信用,即企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交易时,以契约(合同)作为预期货币资金支付保证的经济行为,其物质内容是商品的赊购赊销,而其核心却是资本运作,是企业间的直接信用。企业信用是企业在资本运营、资金筹集及商品生产流通中所进行的信用活动。企业信用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润滑生产和流通的作用。商业信用融资是无须支付利息的,如果运用得好,可以筹到一大笔资金,即所谓的“借人家的鸡生蛋”。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商业社会,利用商业信用融资已逐渐成为企业筹集短期资金的一个重要方式。商业信用融资是一种短期筹资行为,超出使用期而不支付欠款要影响企业信用,所以不能滥用。商业信用融资对资金实力浓厚的大公司容易,对资金实力薄弱的小公司比较难;对有长期供货关系的企业容易,对无长期稳固供货关系的企业比较难。(一)商业信用的形式(1)赊购商品,延期付款。赊购商品是一种最典型、最常见的商业信用形式。这种形式下,买卖双方发生商品交易,买方收到商品后不立即支付货款,而是延期到一定时间以后再付款。如开一个工厂,找到原料供应商购进一批原料,但与对方讲好20天后付款,将这批材料制成商品卖出后,以货款去付原料款。(2)预收货款。在这种形式下,卖方要预先向买方收取货款,但要延期到一定时间以后交货,这相当于卖方向买方先借入一笔资金,是另一种典型的商业信用形式。通常,对于购买紧俏商品的企业多采用这种先收款再发货的形式,以便顺利获得所需商品。又如提供一项服务,向对方言明要予收50%货款,则可将这笔货款去购买必要的设备、工具、材料,等全部交货,结算余下的50%货款。此外,对于生产周期长、售价高的商品,如飞机、轮船等,生产企业也经常向订货方分次预收货款,以缓解资金占用过多的矛盾。(3)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是指交易双方根据购销合同进行延期付款的商品交易时,开出的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票据。根据承兑人的不同,商业汇票可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是指由收款人或承兑申请人开出,由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商业汇票。商业承兑汇票是指由收款人开出,经付款人承兑,或由付款人开出并承兑的汇票。商业汇票是一种期票,是反映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的书面证明。对于买方来说,它是一种短期融资方式。(4)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是指借款人以应收账款作为质押,向银行申请的授信,是卖方提前回笼货款的一种方式。应收账款只是贷款的担保条件,是业务操作的辅助要素,是对企业良好商业信用的补充与提升。用于质押的应收账款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应收账款项下的产品已发出,并由购买方验收合格;购买方(应收账款付款方)资金实力较强,无不良信用记录;付款方确认应收账款的具体金额,并承诺只在买方贷款银行开立的账户付款;应收账款的到期日,早于借款合同规定的还款日等。应收账款的质押率一般为六至八成,申请企业所需提交的资料一般包括销售合同原件、发货单、收货单、付款方的确认与承诺书等。其他所需资料与一般流动资金贷款相同。(二)商业信用的条件信用条件是指销货方对付款时间和现金折扣所做的具体规定。信用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预付货款。预付贷款即买方向卖方提前支付货款。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卖方已知买方的信用欠佳;二是销售生产周期长、售价高的产品。在这种信用条件下,卖方企业可以得到暂时的资金来源,而买方企业则要预先垫付一笔资金。(2)延期付款,但没有现金折扣。在这种信用条件下,卖方允许买方在交易发生后一定时间内按发票金额支付货款。这种条件下的信用期间一般为3060天,但有些季节性的生产企业可能为其顾客提供更长的信用期间。此种情况下,买卖双方存在商业信用,买方可因延期付款而取得资金来源。(3)延期付款,但提前付款可享受现金折扣。在这种信用条件下,买方若能提前付款则卖方可给予一定的现金折扣;若买方不享受现金折扣,则必须在卖方规定的付款期内付清账款。采用这种信用交易方式,主要是为了加速应收账款的收现。现金折扣一般为发票金额的1%5%。此种情况下,买卖双方存在商业信用。买方若在折扣期内付款,除可获得短期资金来源外,还能得到现金折扣;若放弃现金折扣,则可在稍长时间内占用卖方资金。(三)现金折扣成本的计算在采用商业信用形式销售产品时,为鼓励买方尽早支付货款,卖方往往都规定一些信用条件,这主要包括现金折扣和付款期间两部分内容。如果卖方提供现金折扣,买方应尽量争取获得此折扣,因为丧失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是很高的。(四)商业信用融资的优缺点1.商业信用融资的优点(1)商业信用融资非常方便。因为商业信用融资与商品买卖同时进行,属于一种自然形成的融资,不需进行人为筹划。(2)如果企业不放弃现金折扣,不使用带息票据,则利用商业信用融资没有实际成本。(3)商业信用融资限制少。如果企业利用银行借款融资,银行往往对贷款的使用规定些限制条件,而商业信用融资限制较少。2.商业信用融资的缺点商业信用融资的信用时间一般较短,如果企业取得现金折扣,则时间更短;如果放弃现金折扣,则要付出较高的资金成本,而使用商业承兑汇票的付款期限,则最长不超过6个月。十二、 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又称商业票据、短期债券,是由大型工商企业或金融企业所发行的短期无担保本票,是一种新型的短期融资方式。(一)短期融资券的种类1.按照发行方式的不同按发行方式不同,可将短期融资券分为经纪人代销的融资券和直接销售的融资券。经纪人代销的融资券又称间接销售融资券,它是指由发行公司卖给经纪人,然后再由经纪人卖给投资者的融资券。直接销售融资券是指发行人直接销售给最终投资者的融资券。直接发行融资券的公司通常为经营金融业务的公司或自己有附属经营金融机构的公司,它们有自己的分支网点,有专门的金融人才,因此,有力量自己组织推销工作,从而节省了间接发行时付给证券公司的手续费。2.按照发行人不同按发行人的不同,可将短期融资券分为金融企业的融资券和非金融企业的融资券。金融企业的融资券是指由各大公司所属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