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0606353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对证券市场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宏观经济对证券市场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宏观经济对证券市场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宏观经济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摘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宏观经济与市场,钱海与方舟,一碗水中放一个小船,水涨,船浮。放两个小船,水涨船浮,放三个小船,水亦涨船亦浮船越来越多,水面越来越高。若水动,则船动,若众船同动,则水面涌起。于是我将整个宏观经济看作一片海洋,将市场看作船,当然我们还可以给他们起一个名字,叫钱海,方舟。舟动水动,舟止水止。一、宏观经济走势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宏观经济走势是影响证券市场大盘走势的最基本因素。证券市场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宏观经济的大环境中发展,同时又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说,股市的运行与宏观的经济运行应当是一致的,经济的周期决定股市的周期,股市周期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变动。经济周期包括衰退、危机、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一般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期,股价指数会逐渐下跌;到经济危机时期,股价指数跌至最低点;当经济复苏开始时,股价指数又会逐步上升;到经济繁荣时,股价指数则上涨至最高点。宏观经济走势影响股价变动,但宏观经济走势与股市趋势的变动周期不是完全同步的。2002年10月,两个数据在中国证券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个数据是2002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9,一个数据是2002年110月上证指数跌幅达到7.9,一正一负,宏观经济走势与证券市场走势看上去形同陌路,相互背离,让投资者感到困惑。实际上,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股票市场,都存在着各自周期性变化的特征。股市周期是指股票市场长期升势与长期跌势更替出现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即牛市与熊市不断更替的现象。以上海证券市场为例对中国的股市周期进行分析。中国股市运行的第一个周期,是从1990年12月19日的100点至 1996年1月的512点,其中,大牛市阶段为1990年12月19日的100点至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大熊市阶段为 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至1996年1月的512点。第二个周期是从1996年1月的512点至今,其中,大牛市阶段是 1996年1月的512点至2001年6月的2245点,从此股市出现了较大的下跌行情。同期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为:19781990年期间,中国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是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逐步增强,经济增长的质量有所提高。19911999年期间,中国经济先是快速增长,越过高峰后,以小幅缓收为基调,而且收缩期明显增长(从1993年步入经济收缩期开始到1999年底,7年内GDP增长率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波动较为平缓,但下滑时间较长)。进入200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结束了连续7年的下滑过程(1999年为 7.1,2000年为8,2001年为7.3,2002年为8)。经济周期是根本,经济从衰退、萧条、复苏到高涨的周期性变化,是形成股市牛熊周期性转换的最基本的原因,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但这并不代表两个周期是完全同步的。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市场,股市的波动也存在着自身特有的规律,在实际运行中,股市周期反映经济周期有着独特的特点,从而造成了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不同步,甚至背离的现象。二、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央行1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中国货币供应量余额(M2)103.61万亿元,同比增长15.7%,首次突破100万亿大关。从2002年初的16万亿,到如今超过100万亿,居世界首位,十多年里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超过6倍,而且每增加1元GDP竟需1.88元货币,远超美欧。随着M2的快速增长,一项跨国比较屡屡见诸报端:我国的M2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M2量级最大的国家,是美国的1.5倍,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过去的大量货币都已经进入了楼市,就目前形势来看放假还会继续上涨,面对货币购买力的缩水,普通老百姓对理财应该有新的认识。理财绝对不仅仅是指投资,还应该包括合理安排自己的财富,比如子女教育规划、消费规划、保险规划、养老规划、遗产规划、税务规划等等。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一般是呈正相关关系,但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政府一般会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这就会提高市场利率水平,从而使股票价格下降。同期,企业经理和投资者不能明确地知道眼前盈利究竟是多少,更难预料将来盈利水平,他们无法判断与物价有关的设备、原材料、工资等成本的上涨情况,从而引起企业利润的不稳定,对证券市场造成不良影响。通货紧缩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通过伤害消费者和投资者的积极性反映出来的。就消费者而言,持续的通货紧缩使消费者对物价的预期值下降,而更多地持币待购,推迟购买;就投资者而言,通货紧缩将使目前的投资在将来投产后,产品价格比现在的价格还低,并且投资者预期未来工资下降,成本降低,这些会促使投资者更加谨慎,或者推迟原有的投资计划。消费和投资的下降减少了总需求,使物价继续下降,从而使股票、债券及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大幅下降,进一步又大大影响了投资者对证券市场走势的信心。三、利率变动对股市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利率变动与股价变动成反相关关系。1996年以来,我国已八次下调人民币利率。1996年5月1日中央银行决定实施首次降息,当时的股市正从底步启动,市场从4月份起,就对这一利好作出了积极的提前反应,消息出台后虽然出现了暂时的获利回吐,但很快就步入了持续的升势,一个历时超过两年的大牛市从此拉开了序幕。1996年8月 23日央行实施了第二次降息,存款利率平均降低1.5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2个百分点,幅度之大超出了当时人们的预期。这一消息对于已经经历4 个月调整的沪深股市带来了新的刺激,市场很快探底成功,股指由此屡创新高,并在当年年底冲上了历史的高峰(1996年上证指数增幅 65.14)。1997年10月23日,央行第三次降息,存贷利率平均下调幅度分别为1.1和1.5个百分点,由于经历了三次降息,流向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的资金不断增加。1998年3月25日和1998年7月1日的第四、第五次降息虽然在幅度上明显低于前三次,但同时对准备金率作出了大幅度的调整(由 1980年的13降到1998年的8),使得社会融资环境进一步宽松。由此,沪市综指也从第一次降息的660点升至 1998年7月的1330点,升幅超过1倍。1998年12月?日,央行决定第六次降低金融机构的存贷利率,一年内三次降息的间隔之短,在我国银行利率调整历史上也实属罕见,这次降息没有对股市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却使股市在1000点企稳,也为之后的“5.19”行情做了铺垫。1999年6月10日,央行宣布第七次降息,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分别下调1个、0.75个百分点。这次降息虽然仍激发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市场的直接反应却呈现逐步减弱之势,这是因为市场缺乏能够引导市场的热点板快等,但这并不能否定降息对股市的长期利好作用,就是说,政策的利好虽没有改变市场趋势,但却在不断改变经济和市场环境,此次降息为“5.19”行情的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2年2月21日,央行实施第八次降息政策,存贷款利率平均下调分别是0.25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此次降息最重要的是政府表明了一种态度,给消费者者、投资者、生产者一个积极的信号:只要通货紧缩的趋势继续延续,经济低迷,政府就不会坐视不管,政府要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力度,以此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1.政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主要有:国家预算、税收、国债等。 (1)国家预算 作为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能够全面反映国家财力规模和平衡状态,并且是各种财政政策手段综合运用结果的反映。扩大财政支出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其结果往往促使股价上扬,近两年,我国实行积极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基础设施建设类上市公司及相关行业的企业不同程度地受益。 (2)税收 通过税收政策,能够调节企业利润水平和居民收入。减税将增加居民的收入,扩大了股市的潜在资金供应量,减轻上市公司的费用负担,增加企业的利润,股价趋于上升。如我国的高科技企业享受所得税的减免优惠,股价理应看到一线。对股市影响最直接的税种主要是印花税和证券交易所得税。我国开征股票交易印花税以来,根据股市的实际情况对印花税加以调整,对股市进行调控,以刺激或抑制股市。 (3)国债 国债作为国家有偿信用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可以调节资金供求和货币流通量。在不带来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缓解了建设资金的需求,有利于总体经济向好,有利于股价上扬。同时,国家采用上网发行方式有从股市中分流资金的作用。1998年8月,财政部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长期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股市构成较大的利好。2.财政政策根据其对经济运行的作用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财(1)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总体上看有利于证券市场尤其是股市的发展。a、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效应评价2000年及最近几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总的来说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通货紧缩的趋势已经基本消除,宏观经济运行基本进入“零通胀、高增长的理想状态:经济增长率的下滑基本得到了遏制;物价水平止跌回升;社会公众对未来经济形势好转的预期上升。尽管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放缓的阴影笼罩着全球,但中国经济仍保持了7.9的增幅。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调整,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企业经营环境有所改善。这为我国股市的健全发展提供了比较坚实的经济基础。b、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近年来,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有了适度增长,货币流动性增强,企业资金充裕程度有所增加,资金成本保持在较低水平,财务负担较轻,低利率刺激了消费信贷的发展,特别是刺激了人们对住房、汽车的消费需求,并增加了人们对理财和投资问题的关注,从而促进了直接融资特别是股票市场的发展。持续的低利率政策产生了明显的宏观经济效果。现在看来,这几年发挥重要作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连续几年的低利率政策。首先,持续多年的低利率政策,大大缓解了中央财政的再融资成本压力,也刺激了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对推动国民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摆脱通货紧缩趋势,起了重要作用。其次,1997年以来中央银行在调整利率时采取了加大利差政策,大大促进了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为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持续的低利率政策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1999年以来,我国股市快速发展与低利率政策实施有一定的相关性。为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扩大直接融资比例,从去年年初开始,人民银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批准第二批证券公司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从事融资业务。人行按有关条件增加对证券公司的短期融资,商业银行可按规定对证券公司开办证券抵押融资。同时目前在中国,出现了金融市场繁荣和商品市场收缩并存的现象。在宏观经济复苏尚未稳定的情况下,无论是继续吹胀泡沫,还是令其破灭,都不是很恰当的办法,有可能使刚刚复苏的经济夭折。而保持稳定,加强监管,同时象对待婴儿那样大力爱护股市,大力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和质量,也许是正确的选择。这样,不但可以促进经济持续复苏,而且通过实质经济的增长可以化解一部分泡沫。其策略:从银行业方面来看,应该逐步放开民间金融和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从证券市场来看,应该尽快建立和严格实施一套规范市场行为的制度规则。如应该迅速建立健全证券市场的退出机制。当然,近期中央银行组织查处违规资金对于市场的影响比较大,因为它已直接影响到股市短期的资金供求关系。中国上海、深圳两个股市在今年79月的大幅下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对于当前下跌四百多点的中国股市今后走势,不少人士预期内地股市向好的格局未变,随着违规资金被封杀,开放式基金、保险基金、保障基金等合规资金入市正门开启、下调佣金等一系列政策利好出台,股市将从“违规资金支撑牛市”过渡到“合规资金支持牛市”的阶段。二.货币政策变动对证券市场价格的影响.1.货币政策的内容:(1)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准则。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率、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2)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两类。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量为特点,目的在于刺激需求的增加。紧缩性货币政策以抽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为特点,目的在于抑制需求的增加。政府可以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分别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在经济衰退期间,一般要通过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在经济过热时,要通过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抽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来抑制需求的过快增长。2.一国的货币政策通过货币政策的工具来实现,同样货币政策的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也是通过货币政策的工具来实现的。有效的货币政策能够通过调控货币供给量的多少来平衡供给需求,也可通过利率的调控,防止通胀保持物价稳定,与投资消费的合理,具体表现在三大工具的灵活运用上。下面就以货币政策的工具加以阐述。(1)货币供给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如果中央银行采取降低准备比率与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买进的政策,则能够增加商业银行的储备头寸,而使企业顺利地获得银行的贷款,数额也增加,而哪些企业或行业能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经济效益就显著提高,促使证券价格上扬,反之,中央银行的紧缩会促使银行减少新贷款,收回旧的贷款,而使上市公司的效益下降,证券价格下跌。同时,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银行贷款的宽松个人企业融资的成本降低,增加了大量资金流入证券市场,交易量的增加使证券价格上升,反之趋紧的货币政策效果相反。 (2)利率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利率的变动与证券的价格呈反方向波动,如果利率下降,证券投资的价值则高于银行存款利率,人们将提取存款入市投资证券,获得两者之间的收益差价,同样上市公司融资成本也下降,扩大投资经营,促使了证券投资价值的提高,而预期效应将会推高股价背离内在价值。反之则反是。具体来说,市场利率与证券价格之间有着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一方面,利率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进而影响着股价;另一方面,利率降低,人们愿意选择股票投资方式而减少对固定利息收益的金融品种的投资,同时,证券投资者能以低利率拆借到资金,这将增加股票需求,使股价上升。此外,利率是人们用以折现股票未来收益、评估股票价值的依据。但利率上升时,投资者评估股票价值所用的折现率也会上升,股票价值会因此下降,从而股票价格相应下降;反之则股价上升。 (3)汇率调整的影响外汇汇率的上升,本币贬值,增强本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使出口产品的企业受益而其证券价格上涨,反之依赖于进口产品的企业,成本上升,效益下降,则其证券价格下跌。但是总体看,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导致资本从国内流出,证券市场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本币贬值则进口产品价格上升,带动国内物价上涨,通胀引发。为了汇率的稳定,政府抛售外汇,吸回本币,减少市场本币的供应量,证券价格整体下降,直至汇率平衡。政府也可通过债市汇市配合来控制汇率上升,在抛售外汇的同时,回购国债,从而不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使国债价格上扬,又促使外汇汇率下降,政府在实现宏观调控经济的过程中,可持续性使用松紧相宜的货币政策,把它作为一个调控过程,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3. 结论总体上来说,松的货币政策将使证券市场价格上扬;紧的货币政策将使证券市场价格下跌。三.汇率政策对证券市场影响基本上来说没有大影响。但对外资投资证券市场有影响。汇率高外资投资证券市场的资金相对较少,汇率低外资投资证券市场的资金相对较多。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汇率政策对证券市场影响渐增 :其表现在3个方面(1)弱势美元下人民币升值压力未消除 美国政府的“强势美元”政策仅限于口头形式,高额的财政赤字与贸易赤字已经成为美元走强的巨大障碍。其次,失业率居高不下影响了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在与其他主要货币存在较大利差的背景下,美元自然难以走强。由于美元不可能在短期内恢复强势,短期内人民币升值的外在压力也就继续存在。(2)升值预期将提升人民币资产价格 货币升值也就意味着该货币计价的资产在全球范围的价格上升,因此人民币升值将增加证券资产对于投资者特别是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同时在A股、H股、B股等不同市场也有不同表现。首先,如果不考虑市场的流动性和系统性风险,对境外始终持有以美元作为成本计价货币的投资者而言,投资于中国的证券市场能够分享由于人民币汇率上升所带来的人民币资产溢价,并在短期内股价上涨的过程中获利。因此升值预期存在将吸引境外的投资者增加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比例。其次,升值预期的影响在不同市场表现程度不同。对于境外投资者来说,相对于B股市场,H股市场资金流动更便捷,投资风险和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成本相对较低,投资预期收益的确定性更高,更容易实现投资目的。香港市场同时具有自由透明化的特点,政策规范连续性都较强,而B股市场在承担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使命的同时,其政策的连续性、规范性和可预测性都远远低于H股市场。从B股市场本身来说,市场性质的不同使得投资者结构与资金性质有所差别;两个市场的上市股票受到投资者追捧的程度也不同。深圳B股市场由于毗邻香港,计价货币单位相同,深港两地资金流动便捷,使得境外投资者相对更加青睐深市B股。再次,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不同市场的关注将有互相影响。H股在上冲至5440点后出现了一定调整,相对于涨幅惊人的H股,A股市场实际也已经越来越受到国际投资者的关注。除了各家QFII投资者,其他一些机构(例如香港汇丰推出的“汇丰中国动力基金”)也逐渐将视野投向A股市场。相对于H股较低的涨幅,更加宽泛的行业与个股选择范围以及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支持使得A股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3)央行汇率政策将成为影响市场重要因素 随着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关联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央行的汇率政策对于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除了间接的影响到对于宏观经济的调控外,还将直接对于证券市场中投资者行为与上市公司经营环境和业绩产生深远影响。这些政策不仅包括直接对于汇率政策变动的调控和影响,还包括应对人民币升值外在压力做出的一些政策与制度调节。央行的汇率政策或者说是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可能性实际上已经影响到证券市场的运行。央行汇率政策的调整不仅将直接影响到相关产品价格体系的调整,还将直接影响到许多上市公司产品定价与业绩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