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单元检测:五 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7199265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单元检测:五 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单元检测:五 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单元检测:五 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检测(五) 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抚州七校联考)现存清代刑部档案中保存着大量因“拖欠工钱”“相待刻薄”“工作辛苦”“工钱少”等雇工辞职的记录。据此可知,清代()A社会奢靡风气盛行B人身依附关系松弛C政府坚持抑商政策 D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解析:选B因“拖欠工钱”“相待刻薄”“工作辛苦”“工钱少”等雇工辞职的记录,说明雇工人身较为自由,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故B项正确。2(2019绵阳诊断)明朝初年规定,“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但到中后期,佃农不再像以前那样逆来顺受,甚至出现“佃户嚣然动其不义不信之心”的现象。这一变化反映了()A工商业发展冲击社会关系B农业中租佃经济日趋衰落C重农政策提高了农民地位D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败落解析:选A从材料“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佃户嚣然动其不义不信之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租佃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故A项正确;明清时期租佃关系日益普遍,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农民地位的变化,故C项排除;佃户与田主之间不存在血缘关系,因此与伦理观念无关,故D项排除。3下表反映出的清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18世纪中山东、河北、陕西已较普遍推行三年四熟或二年三熟制1778年北方地区使用深翻、种植绿肥等方法改良盐碱地1838年北方出现植树治碱技术19世纪西北干旱地区创造出砂田用地法19世纪中台湾种植三季稻A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增加B土地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C农业生产呈现区域化的特点D粮食作物栽培技术显著提高解析:选B解读材料可知清代在较多地区普遍推行多熟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且开发盐碱地和沙田,这体现了清朝时期土地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B项正确;依据表格信息可知,清朝时期农业生产不只包括经济作物,还有粮食作物,A、D两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农业生产的区域化特点,C项错误。4明王朝统治所及的范围内,包括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几乎都编造了黄册,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姓名、年龄、田宅、资产,并按从事职业划定户籍。明政府编造黄册的直接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 B便于征收赋税C抑制土地兼并 D缓和社会矛盾解析:选B黄册是明代国家为核实户口、征调赋役而制成的户口版籍,所以明政府编造黄册的直接目的是便于征收赋税,故B项正确;编造黄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对抑制土地兼并有一定作用,但都不属于直接目的,A、C两项均错误;明政府编造黄册与缓和社会矛盾并无直接联系,排除D项。5(2019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历史叙述一般包括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和历史解释等。下表是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李贽形象的历史叙述,这反映出()李贽形象形象特点评论者(生卒年代)“异端”“妖孽”“罪人”“小人”离经叛道、带坏士风、颠倒是非黄宗羲(16101695年)乱天下、导致国家灭亡方以智(16111671年)反封建、反专制的斗士具有人道主义等精神,又有封建主义的局限性侯外庐(19031987年)思想具有近代原理和近代精神的思想家发现新的人伦物理,突破儒家的伦理规范,提倡具有近代意识的“欲”“利”等概念岛田虔次(19172000年)A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B历史解释目的在于揭示历史事实C时代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D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揭示历史本质解析:选C历史解释是历史叙述的一部分,基于同一历史事实,历史解释由于学者所处时代、所持立场以及学识等各方面的原因呈现多元化;黄宗羲、方以智都生活在封建专制时代,侯外庐、岛田虔次生活在近现代,故本题选择C项。材料反映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对李贽的评价不同,并没有涉及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与历史解释的目的无关,排除B项。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无法揭示历史本质,排除D项。6(2019洛阳期中)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在苏州,棉布业市镇有南翔镇、新泾镇、月浦镇、江湾镇等;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黄溪镇、濮院镇等。这说明当时()A商业分工越来越细致 B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C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 D城乡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解析:选B材料“棉布业市镇”“丝绸业市镇”体现出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趋势,与商业分工细致无关,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趋势,与市镇规模、城乡经济联系无关,故C、D两项错误。7顾炎武在与友人论学书中写道:“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据此可知,顾炎武()A重实用而不尚空谈之学B挑战了先秦儒家思想权威C提出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D秉承了程朱理学为学旨趣解析:选A材料的大意是人性、命运、天命等,是圣人很少谈论的,却是当今君子们整天谈论的;出去做官、与人相处、留下与离去,收取与给予等行事做人的道理,是孔子孟子常常用来教导人的,然而当今君子们却很少说到,这表明顾炎武的主张是注重实学,反对空谈,故A项正确,D项错误;题干强调孔孟思想的合理性,排除B项;C项材料没有体现。8古代官员的补服上分别绣有禽或兽,“衣冠禽兽”一词最初即是赞语。但明清以来,该词逐渐有了贬义。这一变化折射出()A反封建民主思想萌芽 B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C封建政治的腐朽黑暗 D社会价值取向的逆转解析:选C依据材料可知“衣冠禽兽”从赞语到贬义词的变化反映出人们对于封建政府官员态度的变化,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朝官员的服饰,明朝中期后,由于官场贪污腐败,某些官员贪赃枉法、欺压百姓、为非作歹,如同畜生,百姓渐渐将“衣冠禽兽”这个词语作为贬义词使用,因此C项正确。9(2019肇庆统考)明代内阁大学士把奏折的主要内容和处理意见写在“票拟”上,上呈给皇帝供皇帝参阅,皇帝批阅同意后把“票拟”交给司礼监太监进行“批红”和用印,只有批过“红”的“票”才能正式生效。这一规定()A弱化了君主权力 B扩大内阁决策权C提高了行政效率 D使辅政制度完善解析:选D由材料“票拟只有批过红的票才能正式生效”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明朝中央的决策过程,即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最终集权于君主,两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体现了明朝辅政制度的完善,故D项正确。10(2019南宁摸底)明清时期,各级官吏莅位与离任之时,都要先祭告于城隍,始终受到城隍老爷的“监察”,成为定制,于是,城隍监察百官与司民之神权,便正式确立。这反映出明清时期()A监察制度更加完善 B专制统治得到加强C民间信仰发生变化 D封建迷信甚嚣尘上解析:选B据材料“各级官吏莅位与离任之时,都要先祭告于城隍”可知君主加强思想控制从而加强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11(2019武汉示范高中联考)明正德年间任吏部尚书的王琼说:“内阁之权渐重,无异宰相之设。六部之权渐轻,凡事多禀受内阁风旨(意旨)而后行。”材料现象()A体现了皇权专制的加强 B说明内阁官位高于六部C反映了六部直辖于内阁 D表明内阁大臣趋向专权解析:选A根据所学可知,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的正式机构,所以内阁的官位不会高于六部,六部也不会直辖于内阁,内阁大臣更不可能趋向专权,故排除B、C、D三项。由于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正式机构,所以“内阁之权渐重,无异宰相之设”的原因主要是借助了皇权的力量,也由此可以体现皇权专制的加强,故选A项。12明清以来,在聚族而居的村庄宗族势力比较强大,雍正四年(1726年),清政府专门规定这些村庄可以不编保甲,以宗族组织来代行保甲之职。同时,授予族长族中承嗣权、教化权、经济裁处权、治安查举权、对族人的生杀权等各项权力。这说明()A清朝初年政府地方控制能力有限B封建社会家国同构色彩的具体体现C宗族组织成为合法的地方行政机构D族权开始成为政权控制的依靠力量解析:选B“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最鲜明的结构特征。严格的宗法制虽在周代以后已不复存在,但“家国同构”观念并未随之消弭,反而贯穿于中国古代社会。家族要保证其子孙兴旺、富贵,必然需要一个坚定稳固的国家层面的行政体系进行庇护;而另一方面,国家要维护国家整个局面的平和与安定,捍卫君权的至高无上,同样需要将国家的组织形式和家族宗法关系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这就形成了中国古代“家国同构”这种独特的社会政治模式,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黄仁宇先生说:“世界上竟有何种名花异卉,会萌芽达三四百年,还不曾开花结果?”不管是王守仁、李贽,还是徐光启、宋应星,不管是海瑞、张居正,还是黄宗羲、王夫之,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没有涉及由此(所谓“资本主义萌芽”)而引起的社会变动。因为在每次社会变动剧烈之时,总会有一些所谓的“先知先觉”者发出呐喊,呼吁统治者采取行动。在他们的著作中对经济论述较多的仍是“重本抑末”“减赋节役”“富国富民”等其他方面。殊不知,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思想领域的变动还是伴随着社会变革静悄悄地行进。摘编自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上卷)等材料二西欧14、15世纪的资本主义萌芽,实为其社会所孕育着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式完整基因在内的有机胚胎,主要以西欧中世纪城市为载体。或者说,西欧中世纪城市在建立过程中,由于其内在素质和传统文化诸关系,逐步培育出这一有着细胞系统构造的胚芽,且在有关条件下茁壮成长。“城市基本上是自由的庇护所,他拥有从公民而来的一切权利。他可以自由结婚,并让他的儿女自由结婚,他可以随便迁出,随意往来,可以自由支配他的财产,如同自由支配他的人身一样,可以取得、占有、让渡、交换、出卖、馈赠和遗传他的动产和不动产,而不受领主的管制。他的土地可以转让,可以租出和抵押,可以典当,一句话,容易变成现钱,以便促进商业的一切活动。”摘编自布瓦松钠中世纪欧洲生活与劳动,商务印书馆1982年出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表现。(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经济成长的有利条件,并分析这些成长是如何促进16、17世纪西欧“政治、经济、文化胚胎”发展的。(13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以及传统科技等角度说明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城市的自由环境、大量自由的雇佣劳动者、商业贸易自由、思想文化的推动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结合时代背景,从通史的角度综合分析。答案:(1)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资本主义萌芽持续时间长,自然经济仍占主导;思想界出现新思潮但没有突破封建制度的范畴;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时期,但未出现近代自然科学。(2)条件:城市的自由环境;具有大量自由的雇佣劳动者;商业贸易自由;思想文化的推动。发展: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济上,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文化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提出自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23.1%增长到32.4%;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23.3%增长到26.6%;贡德弗兰克认为,直到1800年,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的“悖论”,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表述成文,富有逻辑。)(12分)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由材料“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得出观点: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是不断发展的、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论证环节结合所学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角度思考回答。答案:示例一观点: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是不断发展的。论据:农业:封建小农经济继续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手工业: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对外销量更大;手工业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商业:城镇商业繁荣;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货币(白银)作用越来越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了商帮(徽商和晋商等)。示例二观点: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论据: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农业工具与生产技术没有重大改进。手工业:仍以手工作坊为主(经营方式陈旧);生产手段没有重大突破。商业:商业资本积累不足(商人大多用财富购房置地,供应子女读书);海外市场拓展不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