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阅读教学主问题有效设计与达成的路径思考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5979640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阅读教学主问题有效设计与达成的路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阅读教学主问题有效设计与达成的路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阅读教学主问题有效设计与达成的路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阅读教学主问题有效设计与达成的路径思考一篇课文,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从故事情节到知识架构,学生要学习、掌握、理解的内容很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果不能抓住主问题,往往会陷入“满堂问,杂乱无序,问之无趣、答之无味”等困境。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由此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索主问题的教学模式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开展主问题式的阅读教学呢?笔者认为:精心设计主问题是基础,分步达成是关键。一、抽丝剥茧,精心设计主问题1、以文设题(1)以题材类别来设计。文本的题材类别不同,教学的重点主线及主问题的设计往往不同。记事类的课文,一般以理解文中的事件作为教学重点和主线。如孔子拜师一文,可以“孔子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拜师的结果”作为教学的主问题来设计;写景类的课文,一般是以所描写景物的特点作为教学重点和主线,如桂林山水就可以“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美在何处?”这一主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抓住“静、清、绿”和“奇、秀、险”的特点来展开;说明类的课文,是以解读说明内容为重点和主线。如鲸就可以“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鲸的?”作主问题来贯穿全文。(2)以单元主题来设计。人教版的教材并非按逻辑的语文知识进行编排,而更多的是宏观着眼,整体把握。同一单元的课文要求教学时理解、领悟的知识内涵基本趋同,都紧紧围绕着一个单元主题来展开。如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它以“生活”为专题,共安排了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落花生、珍珠鸟四篇课文。在教学时,我们就可根据单元主题来设计每篇文章的主问题。如:钓鱼的启示在学生理清内容,了解大意后,可质疑:到底是什么事让“我”获得这个终身难忘的启示?进而让学生学习“钓鱼”的部分,尤其是体会“放鱼”时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然后适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切实受到教育。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则可以“作者是怎样克服遇到的困难的”这一主问题来展开,在了解经历、概括事例的过程中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体会“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真正含义。(3)以脉络主线来设计。“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老先生的这句话通俗易懂,概括和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经验和规律。读懂整篇文章,就要搞清作者的写作脉络、思路。教学时如能根据作者的文路来设计主问题,就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梅花魂一文,通过作者对梅花的回忆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教学时,我们就可围绕“梅花”这条主线,抛出“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从这些事中体会到了什么?”这个主问题,深入读书,交流讨论。这样主问题的设计便可以做到“挈领而顿,百毛皆顺”。2、以教设题(1)扣课题。课题是文章的眼睛,甚至是文章灵魂的再现。它往往折射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要内容。因此,把课题作为“主问题”的“把手”,往往可以事半功倍,使课堂教学思路清晰,妙趣横生。如孔明智退司马懿一文,在初读课文后就可快速聚焦到题眼“智”字,然后围绕这个“智”字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读读、找找、说说中,充分地感受到孔明“智”在临危不惧,“智”在巧妙布置,“智”在料事如神。(2)扣词句。文章中的重点词、概括性句子等就是阅读所要解决的重点所在。教师让学生根据这些重点提出主问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力,锻炼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如鸬鹚一文,有这样一句话:“渔人轻轻一抹,打破了湖面的平静。”在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理解“一抹”是什么意思?通过让学生换词再跟“一抹”比较,用哪个词更好,哪个更准确?然后再组织学生质疑:文中为什么要用“一抹”?从“一抹”看出了什么?渔人的轻轻“一抹”会抹出什么?在教学时,我们只要抓住“一抹”这个词,展开对课文内容的教学,就能使课堂一脉相承。又如学习窃读记时,只要抓住了重点句“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然后引导学生理解:a、窃读的滋味是什么?b、我为什么而“快乐”?又为什么而“惧怕”? c、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快乐”和“惧怕”?这些问题都是由这句话发散出去的,一环接一环。教师在教学时,正是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句,也就抓住了课文的主线。(3)扣中心。中心词句是文章内容的概括,或是文章中心的揭示,它是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窗口”。教师若能准确抓住中心词句来提炼主线,架构教学流程,设计主问题,必能使“文”与“道”的教学融为一体。如教学中彩那天,我们不妨可从母亲的一句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并且结合重点语句去体悟人物内心世界和矛盾心理。3、以学设题(1)着眼学段特点。通观语文课程标准拟制的年段目标,其不同学段所要求培养的语文能力是不同的。设计阅读教学的主问题,理所当然应该以年段的阅读目标为基本依据。如,四年级的孩子应该以段的教学为重点,学习生命,生命一课,不妨可以“生命,到底是什么”为主问题,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写的是什么内容,共写了几个事例,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和写作思路。(2)着眼学龄特征。基于主问题引领的阅读教学首先要确立的就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主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要把握问题的适度性、针对性,设计时要有坡度,可呈梯形状。如一年级四个太阳一文,考虑到低段孩子形象思维活跃的特点,不妨在初读课文后设计这样一个主问题:课文画了几个太阳?它们分别送给了谁?在课尾再引导学生画画:你还想画个怎么样的太阳,送给谁呢?让学生在读文、想象、品词、学句、画画中既提升了语文素养,又体会到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而高年级的孩子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独立提出对某种事物独到的见解,为此,在教学落花生时,不妨可引导学生围绕着“花生的好处具体有哪些”来展开学习。在充分接触文本后,再让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讨论:作者借落花生比喻做怎样的人?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落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地作奉献?在读读、议议中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3)着眼学情感受。随着生成性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课堂教学也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学情和感受,开始从以往的 “以教定学”逐步走向“以学定教”。为此,抓住学生的学情、感受来设计主问题,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课堂架构方法。例如,蒋军晶老师执教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引导学生感知凤辣子的形象。在学生第一层次感悟时,很多同学都谈到了“热情”“很关心人”这样一感受。蒋老师就遵循学生的这些感受顺势抛出一主问题:凤辣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分别谈谈课文的哪些地方让你有这样的感受,在谈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感悟主旨,体会感情。就这样引领学生层层剖析,步步深入,由表及里中,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永生!二、层层递进,有效达成主问题1、通读感知揭题张志公先生曾说:“读一篇文章,是先通读全篇,得其大要”这正是主问题教学的第一步。在教学中,我们就应引导学生在读通课文后,能尽快找出并紧扣主问题进行整体感知,俯览全文,进而为深入研读课文打下坚实基础。【案例一】著名特级教师王雷英地震中的父与子师:在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40分钟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但是在一对父子身上,发生了一段传奇哦色彩的故事,这就是(教师板书课题)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一起读课题。师:王老师知道大家预习过课文,是不是每个人都读过课文。那么你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生:当一次地震发生的时候,一位父亲赶去学校救他的儿子,他在挖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他精神失常了,但最终他找到儿子。师:大家读懂课文不难,王老师请大家再一次打开课文。读课文第一遍读,快速的读,读正确,读通顺。第二遍选取最打动你心的语段和句子,再读几遍。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如此设计,让学生在初读感知后就直奔主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既是对文本主题的梳理又操练了语言。选取最打动人心的语段抓住重点词句谈体会,既习得了读法,又培养了语感真正把读通课文落到了实处。2、精读领悟破题在精读课文阶段,教学时应突出“主问题”的牵引作用,引导学生按照预先设定的方向,有侧重点的去选读、精读,不断领悟文中的精髓、要害,进而加强对整篇文本内容的理解,深刻领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方法。【案例二】我的舞台在一次校本研修中,围绕着“如何凸显主问题的张力,穿针引线”这一主题,笔者曾作过这样的尝试:(第一环节:从题眼入手,感受舞台对我神奇的吸引力。初读课文后,抛出主问题)师:快速地读一读课文,找找吴霜的舞台在哪里?(第二环节:串读课文,感受“我”的舞台之多,舞台之大。)(第三环节:品味“炉火”,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师:找找课文中有什么地方最让你有炉火一般的感觉,用“”画下来。(抓住重点段,即文章的“文眼”小女孩练功的段落,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从艺的艰辛,以及小女孩经历炉火般历练后的勇气和毅力。)(第四环节:拓展延伸,领悟用执着、勇气、毅力面对人生的各个舞台。)师:舞台炼就了“我”的执着、勇敢和毅力,而凭借着这份执着和勇气,使“我”的舞台越来越坚实,越来越宽,吴霜的人生舞台还会在哪里?(随机拓展吴霜的资料,让学生明白了各个行业都是她的舞台,各个领域都有她的舞台。)整堂课,就是围绕着“舞台在哪里”这个主问题,从“小女孩身边的舞台”过渡到“练功的舞台”,再拓展到“人生的舞台”,层层递进、剖析,让学生明白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能让人走向成功的道理,领悟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一人生哲理,达到了立足文本破题的效果。3、回归升华点题主问题源于文本,但其寓意往往又超越文本。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应注重“主问题”的适时回归和适度升华,做到首尾呼应。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在学好文本的同时,又能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明白更多的道理。【案例三】著名特级教师虞大明家是什么(第一环节:师生谈话,设置悬念) 师: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吗?说说你爱家的理由? 生1:我的家有100多个平方,又大又漂亮 生2:我的家也有100多个平方,装修得很豪华,我很喜欢。 生3:我的家在*,我的房间里有很多玩具。师:同学们都介绍了自己的家,我知道你们的家都很大,也很漂亮。那你们知道家究竟是什么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关于“家”的小故事(进入第二环节:初读故事,自主设疑) (第六环节:回应开头,话说我家) 师:刚才老师让同学们介绍了自己的家,同学们从房子的大小介绍到了自己的床,阳台,书桌。可现在我们明白了,家就是亲情,现在你会怎么介绍你的家。生:我的家充满了亲情,爸爸妈妈关心我(学生从亲情的角度再次介绍自己的家 虞大明老师课尾这样一主问题的提炼和回归,让学生对于家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从课始一个高华堂屋、物质的家到寻找感受充满亲情的家的描述,让我们明显地看到了孩子们在认识上的提升。他们能从家人的亲情故事中重新定义“家”的概念,而且通过诗一般语言的描述,使他们的语言和精神同时得到了丰收在整个过程中,虞老师满怀激情地引领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进行精神之旅,“旅途”中不仅有“鲜花”,更有“花开的声音”学生思想提升、生命拔节的声音。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语文阅读教学中就应做到精于研读文本,善于“抽丝剥茧”,找出一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线索,并进行有效的推进、达成,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也一定可以像“二月花”那般春光独占,浑然一体。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3张琳 时广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特点.小学教学设计J,2004(10)4佘同生.也谈教学主线设计.小学语文教学J,2009(2) 5孙培亚.课堂“主问题”提出策略浅析.小学语文教学J,2008(7)6虞大明.家是什么.教学月刊J ,200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