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教学案

上传人:dc****87 文档编号:72007750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类活用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词类活用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词类活用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词类活用教学案教学目标:. 了解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考纲要求。. 理解词类活用的分类及特征。. 掌握判断词类活用的方法。教学步骤:一、 高考考试说明 文言文阅读 理解B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二、 概念解释1.何谓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也有个别虚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原来的语法功能(词性和意义),而活用作另一类词(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的现象。2.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而划分出来的类别。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 动词经常用作谓语; 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 数词经常用作定语。3. 词类活用分类:(1)名词活用:名词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使动用法,名词意动用法(2)动词活用:动词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的为动用法(3)形容词活用: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一般动词,形容词使动用法,形容词意动用法(4)数词活用:数词作一般动词,数词作形容词三、名词活用(一)、名词作一般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例如:1)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2) 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3)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 4) 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 5) 填然鼓之。 (寡人之于国也) 1.【规律1】名词+名词(非修饰关系)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刑人如恐不胜。籍吏民,封府库。 【分析】“陈胜”与“王”构成主谓关系,“刑”与“人”,“籍”与“吏民”是动宾关系,都作动词。译为“称王、处罚、登记”。1) 朝歌夜弦 阿房宫赋 2) 晋军函岭,秦军氾南。烛之武退秦师 3) 朝服衣冠 谏太宗十思疏 4)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规律:两个名词连用,不是并列、偏正、修饰关系,便是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名)(非修饰关系) 2. 【规律2】副词+名词范增数目项王。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1) 二月草已芽”2)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齐桓晋文之事) 3) 江水又东(水经注) 规律: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3. 【规律3】名词+代词汝幸而偶我。驴不胜怒,蹄之。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规律:只有动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4. 【规律4】能愿动词+名词左右欲兵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子谓公冶长:“可妻也。”1) 云霏霏兮欲雨 梦游天姥吟留别 2)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3) 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规律: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能愿动词: 表示可能:能 能够 会 可 可能 可以 得以 表示意愿:愿意 乐意 情愿 肯 要 愿 想要 要想 敢 敢于 乐于 表示必要:应 应该 应当 得(dei) 该 当 须得 犯得着 犯不着 理当 表示估价:值得 便于 难于 难以 易于 5. 【规律5】名词+补语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寿毕,请以剑舞1) 一狼洞其中。 2) 今王鼓乐于此(孟子) 规律:只有动词能带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名+介词结构)6. 【规律6】所+名词置所罾鱼腹中。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7. 【规律7】: “而”前后的名词 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扣弦而歌赤壁赋 名词用“而、以、且”等与动词或动宾词组连接时,便活用为动词。 (名+连词+动词)8.【其他规律】:【规律8】名词充当联合式或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之一。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规律9】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规律10】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规律11】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作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9.【练习】:1) 邹忌朝服衣冠2)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 驴不胜怒,蹄之4) 其疾病而死。(五人墓碑记) 5)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二)、名词作状语现代汉语:副词、介词短语作状语,普通名词很少作状语。 古代汉语:时间名词、方位名词、普通名词等名词常常作状语。1.规律一: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表示比喻。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表示处所。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江淮间。 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表示时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 规律二: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1)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2) 日削月割。 3)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3.练习夜缒而出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秦伯说,与郑人盟4.辨析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名词在主谓间,介宾短语:用(在、当、从、向)、像一样、重叠式名词作动词:名词作谓语,与名词有关的动词或动词短语:(王,称王;芽,发芽)如:合流屈曲而南。斜削东下,与东山夹溪南流。(三)、名词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出的。其实质是这个动词里面暗含着“使”的意思。可以通过“使怎么样”的句式进行解释、翻译。. 名词使动用法名词活用为有“使.为”意思的动词,通常称为名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名词活用为动词,表示主语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表示的人或事物。其特点是必带宾语。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舍相如广成传舍。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齐威王欲将孙膑。(四)、名词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意动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活用作有 “认为” “以为” 意义的动词,表示 “(主语)认为(宾语)怎样” 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意动用法的翻译格式:(1)“认为(觉得)怎么样”(2)“把当作看待”(3)“对感到怎么样”.名词意动用法:表示把宾语当作某种人或事物。1) 粪土当年万户侯。2)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3)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4)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四、动词活用(一)、动词作名词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动词,且具有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可判断动词活用为名词。它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字。1)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2)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3) 于是从散约败 过秦论4) 此亡秦之续耳(二)、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一般而言可以断定动词活用为使动。如:烛之武退秦师(退,带宾语“秦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劝学 2.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 泣孤舟之嫠妇。 则修文德以来之。 序八州而朝同列。项伯杀人,臣活之。却匈奴七百余里。吞二周而亡诸侯。单于愈益欲降之。(三)、动词的意动用法1.乐盘游谏太宗十思疏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3.且庸人尚羞之(四)、动词的为动用法1.为(wi)动用法,是指作谓语中心语的动词表示“主语为(替)宾语”施行某一动作行为,即“主语为(替)宾语怎麽样”。例: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译文: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2.为动用法,简言之,即主语为宾语而动。结构方式:动宾=为 宾动。一般译为:“给(替、为)怎么样”。1)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2)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3)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3.为动用法翻译方法().为宾动 既泣之三日()替(给)宾动 (华)佗脉之()对(向)宾动 而誓之曰4.练习1) 祭祀必祝之 触龙说赵太后 2)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病梅馆记3)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4) 伏清白以死直兮.离骚五、形容词活用(一)、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之”或数词。翻译时应该补出中心词,且以该形容词为定语。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将军身披坚执锐规律一:形容词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或宾语,活用为名词,该形容词一般翻译成“的字结构”。规律二:在“之(助词的)”、“其(代词他的、他们的)”后充当中心词,即形容词被定语修饰,活用为名词。练习:1) 吾与苍梧太守有旧;2) 不能容于远近3) 请略陈固陋4)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 宾主尽东南之美。6) 供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7)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勾践灭吴8)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兰亭集序) 9)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归去来兮辞)10)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谏太宗十思疏) 11) 登高而招。(劝学) 12) 小学而大遗。 (师说) 13)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14)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规律:1、形容词活用如及物动词,其后带有宾语。2、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便活用 为动词。 3、形容词用在名词或副词后面,活用如不及物动词。练习:1、尔安敢轻吾射. 2、京中有善口技者。 3、敌人远我。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商人重利轻别离。 素善留侯张良。 火尚足以明也。秋毫不敢有所近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邻之厚,君之薄也稍出近之念悲其远,亦哀之矣。触龙说赵太后善万物之得时。(归去来兮辞)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三)、形容词使动用法足以荣汝身。 会盟而谋弱秦。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昂其直,居为奇货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规律总结以上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使怎样”。 1)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2)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3) 秦王恐其破璧。4) 以愚黔首(过秦论)5)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6)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7) 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勾践灭吴8) 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四)、形容词活用作意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含有“意味性”,即“认为”(宾语)怎样,可译为“以.为.”或“把. .当作.”。如:“且庸人尚羞之”中的“羞”,表示“把.当作羞耻”。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人横行天下,武王耻之。意动用法的翻译格式:(1)“认为(觉得)怎么样”(2)“把当作看待”(3)“对感到怎么样”练习:1而耻学于师/则耻师焉/不耻相师2予怪而问之。成以其小,劣之。 渔人甚异之。 且庸人尚羞之。不耻相师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大将军邓骘奇其才注: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辨析:使动用法:能够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行为或行动。即“使宾语怎样”。 例:项伯杀人,臣活之。“臣活之”中的主语是“臣”,而“活”这个动作的发出者却是项伯,因而“主语不一致”,为使动用法。活:使之生存下来意动用法:主观认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性质与状态。即“认为宾语怎样”或“以为宾语怎样”翻译为 “认为”、“以为”“把看成(当作)”。例: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侣:以为侣,友:以 为友。(五)、形容词活用作为动用法念悲其远也触龙说赵太后六、数词的活用.数词用作动词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六王毕,四海一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数词用作形容词1)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2) 二三其德 (一)、数词用作动词1)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兰亭集序 2)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 3) 朝辉夕阴,气象万千。4) 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二)、副词用作动词尽其天年七、规律方法(一)、如何判别词类活用.划分句子成分。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状语。.以今律古分析。分析各个成分的词类是否和现代语法规则一致,不一致的就是活用如:范增 数目 项王(二)、方法总结 首先,辨析词类的活用,必须要弄清该词原来的词性和基本义。如“明”应为形容词,明白清楚的意思。 其次,弄清该词在文句中位置、成分和作用。如:“亦以明死生之大”中的“明”应作谓语动词,为“表明,阐明”之意。(三)、名词活用歌名词连用多活用,代前副后谓语通。不能带宾强带宾,多是意动或使动。谓前不愿作主语,时间方位状语共。区分活用看仔细,切记放在句子中。八、练习(一)、练习一1、日思高其位,大其禄。2、瓜分豆剖. 3、自高其能. 4、战而不知兵,是鼠斗耳。5、大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6、人皆苦之. 7、其勇力不足惮.8、季文子相宣、成(鲁宣公、成公 ).9、曾饭友人处.10、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二)、练习二1、下列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 )A、王无罪岁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D、 用心一也2、选出下面加点字不是活用的一项( ) A、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B、公子怒,欲鞭之。 C、范增数目项王 D、天之亡我,我何渡为!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鉴”用法相同的一项( )A、朝歌夜弦 B、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C、儿涕而去。(促织)D、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是( )A、刑人如恐不胜B、沛公欲王关中C、还军霸上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三)、练习三:解释各句中的活用词语的用法和意义。1、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2、故以怪之矣。(陈涉世家)3、必固其跟本。(谏太宗十思疏)4、谁悲失路之人。(滕王阁序)5、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例子: 沛公军霸上。(史记鸿门宴) 6、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7、夜缒而出,见秦伯。(同上)8、若亡郑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同上)9、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同上)10、然后卑事夫差(勾践灭吴)11、吊有忧,贺有喜。(同上)12、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触龙说赵太后)13、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4、浴乎沂,风乎舞雩(同上)15、七十者衣帛食肉(寡人之于国也)16、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同上)17、其曲中规(劝学)18、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秋水). 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