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在教书育人中体现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72003842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德在教书育人中体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师德在教书育人中体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师德在教书育人中体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师德在教书育人中体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应具有广博的知识,能够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行,以良好的言行举止,崇高的道德情操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自从踏上三尺讲台,十多年来我深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的沉重,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组成了一个教育教学的有机整体,其中教师起着最关键的作用,只有教师寓德于教,为人师表,才能使这个有机整体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一、热爱本职工作,是师德的灵魂 做事情成功的第一步,是对你所从事的事业要热爱,这样才有激情;然后就是持之以恒的努力,向着目标奋进,这样你就走向成功的第二步。教师的工作是平凡和艰苦的,又是重要和崇高的,教师担负着为祖国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重任,它要求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巨大的社会价值,能热爱教育事业,忠于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教师自身应树立不以“清贫”移教志的奉献精神。一个教师如果缺乏奉献精神,完全以功利为目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就不可能真正承担起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一个教师若把教师职业看成是“骑牛找马”的跳板,或是以副业代替正业,就谈不上有师德修养。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立志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甘做人梯,不计地位,不计名利,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在教育事业上。作为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承担起教学任务,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做到敬业、乐业,忠于职守,无私奉献。还要明白每一种职业都是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平凡的事,恰恰就是不平凡。二、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精髓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热爱学生必须做到了解、尊重和关心学生。了解学生是实施教育的前提,尊重和关心学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具体表现在:当学生受到挫折、处境困难的时候,应主动给学生以同情、关怀、体贴和帮助;对待学生的提问,要耐心细致,态度和蔼;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热爱学生还要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教师道德规范还要求教师一视同仁,平等待生,反对偏爱一部分学生,冷淡或歧视另一部分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也有权利平等地得到这种爱,教师应用博大的胸怀一视同仁地爱他们,教导他们。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热爱学生的老师,一定会得到学生的热爱,他向学生提出的意见和要求,也一定会在学生的情感上产生肯定的倾向和积极的情绪体验,并被愉快地接受。相反,那些不能感受到老师爱的学生,往往也很难接受老师的教育。三、团结协作是师德的保障 教育人的工作是艰巨复杂的,学校“教书育人”工作任务的完成要靠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任何人才的成长都凝聚着许多教育者的心血和劳动。如果没有一个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那么所谓正常的学校教育是很难想象的。 教师作为学校集体中的一员,应当关心和维护集体的利益,树立校荣我荣、校耻我耻的思想,并关心集体的发展前途。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应增强角色意识、参与意识,时常为改进学校的教育与教学工作提出看法、提供经验,而不是做一个满腹牢骚、空发议论的旁观者。 学校教育是一种群体协调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教师间坦诚地通力合作。教师之间的相互尊重、团结互助、密切配合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对于教学和学术问题,要以平等、诚恳的态度切磋琢磨,认真探讨,互帮互学,虚怀若谷,切忌“文人相轻”或相互诋毁,不做损人利己、有害团结的事情。每一个教师都应善于依靠集体,在集体中汲取知识和营养,善于博采众家之长,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劝告和指点,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充分利用集体创造的教育时机和条件,进行创造性劳动。四、尊重家长,是师德的准绳。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为了共同的目标,教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必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互相联系、互相沟通。因为家长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爱好和学习的要求,教师最熟悉学生在校的学习、思想、品德表现。当二者相互配合、高度一致时,就会达到互通互融,形成合力。有了这个教育合力,就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否则,教师只凭自己对学生的印象和方法,家长将孩子交给了学校后不管不问,就不可能形成教育合力,更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面对来自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程度不同的家长,教师绝不能带着世俗的功利色彩,以貌取人,以职取人,以财取人,老师应付出极大的耐心,带着宽容的心态,和家长沟通。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在人格上两者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学生家长的人格。我们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能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能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影响教育效果。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能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对家长抱有诚心,虚心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合理建议,那么,家长必然会成为教师的朋友。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应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心甘情愿地在这一行业扎下根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事业中去,一切为学生着想,一切对学生负责,以身作则,用师德意识指导实践,在教书育人中践行师德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