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工学院商学院“十二五”规划(大纲草案)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70311677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海工学院商学院“十二五”规划(大纲草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淮海工学院商学院“十二五”规划(大纲草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淮海工学院商学院“十二五”规划(大纲草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淮海工学院商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草 案)一、商学院“十一五”发展回顾(一)“十一五”建设成就1、人才培养与教学工作(1)办学水平方面。配合学校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2)专业建设方面。工商管理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工程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验收评审。新增加市场营销专业、物流管理专业、金融学专业。(3)招生规模方面。新增加了对口单招、三本、专转本等各类招生,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目前在校生近3000人,成为学校规模最大的学院。(4)课程建设方面。管理学原理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会计学课程群等11门课程 确立为淮海工学院精品课程立项。其中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精品课程获得校级优秀精品课程。(5)教学成果方面。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实践与创新获得江苏省2009年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淮海工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4项。CIS概论教学课件获得了江苏省教育厅优秀课件二等奖。(6)教材建设方面。公开出版了生产与运作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财务管理、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教材,其中生产与运作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获得江苏省精品建设教材立项。(7)实验室建设方面。企业理财实训中心获得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资助,获得150万元资助。江苏省港口物流与现代商务示范中心成功申报,获得江苏省教育厅经费支持200万元。物流管理实验室获得了省教育厅100万元建设经费的资助。(8)毕业设计质量方面。风险投资项目预决策方法探讨以类人机器人项目为例等3份毕业论文获得江苏省本科优秀毕业设计三等奖;宣昌勇等教师指导上的毕业论文将连云港建设成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载体的战略研究获得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团队荣誉。(9)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新开辟连云港港口物流公司等实习基地12家(10)教学改革方面。获得省教改项目立项1项,全国教学研究中心立项1项,全国高教学会以及江苏省高教学会项目3项。校企联合开展“1+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理念日渐得到广泛的认可与实施。2、科学研究工作(1)课题方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软科学项目1项;获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1项;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1项;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1项;省教育厅项目10项;省社科联应用研究项目2项;学校以及市级课题30余项。(2)论文方面。公开发表论文360篇,其中权威期刊论文16篇,国际三大检索论文23篇。(3)专著出版方面。公开出版学术专著6部。(4)成果获奖方面。获得江苏省哲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厅人文社科三等奖2项;江苏省社科联应用精品成果二等奖2项;省统计局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连云港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获得省高教学会第九届高教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5)学术机构建设方面。成立了淮海工学院战略管理研究所、运筹与管理研究所、港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连云港市经济学会、连云港市现场统计研究会有序运行。(6)学术交流方面。参加国际学术会议4人次;国内高水平的学术会议51人次;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商学院作学术报告36人次;举办商学院博士(教授)学术报告月活动2届,举办学术报告20场次。(7)学术平台建设方面。成功申报了江苏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8)学术管理机制建设方面。成立了商学院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规范运作。3、学科建设工作(1)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成为首批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支撑学科。(2)科研团队方向明确。明确了港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战略管理与组织创新、决策理论与方法;质量管理与质量工程等四个方向。(3)应用经济学正申报淮海工学院重点建设学科。(4)4位教授正式被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批准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并于2010年招生。4、师资队伍建设工作(1)职称结构。6位教师晋升为教授;15位教师晋升为副教授。(2)学历结构。引进博士6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多人。(3)人才工程。获江苏省中青年科技带头人选3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连云港市政府特殊津贴2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4)青年教师培养方面。继续实行老教师带新教师制度,组织了优秀教师进行示范教学。在全校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中商学院教师分别获得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的好成绩。(5)教师培训机制创新方面。实施了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百日计划”行动。5、组织管理工作(1)管理制度更加完善。(2)文化管理激发活力。诚正、自律、和谐、创新。(3)民主管理开创先河。成立了商学院院务管理委员会。(4)管理方法不断创新。在全校率先实行系级工作考核评估;率先实行教师年度工作量化考核;率先实行系级工作计划审核制度。(5)管理绩效持续先进。连续4年商学院在淮海工学院年度考核优秀。(二)主要经验及优势比较1、主要经验(1)抓团队建设。包括商学院党政领导团队、系主任团队、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建设。(2)抓中心工作。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动摇,各项工作服务教学工作,让位教学工作。(3)抓制度建设。既要建立工作制度,也要建立激励制度与约束制度。(4)抓文化建设。通过加强“诚正、自律、和谐、创新”的文化建设,激发教职工对组织的温暖感与内聚力。(5)抓创新工作。商学院的行政管理、学科建设、教学工作、学生工作、党员工作等各个方面都提倡创新精神。(6)抓民主管理。通过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的智慧来解决商学院发展中的问题。2、优势比较(1)各项工作在淮海工学院内位居先进行列;(2)师资队伍力量、本科办学历史与经验、本科专业数量及规模、管理水平在苏北同类高校中位居先进水平;(3)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苏北地区同类高校中位居先进水平;(4)在学术平台建设方面,尤其是江苏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建设在苏北地区具有独特性;(5)校企联合的办学特色在苏北地区位于先进水平。(三)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师资队伍建设的压力仍然比较大。教师的学历结构以及学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科研工作于学科建设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数量少,纵向经费少;省部级成果奖数量偏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省内还不是重点建设学科,在省内、国内的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应用经济学学科力量还比较弱。第二,商学院的实验室建设经费虽然获得突破,但如何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提高实践教学水平还需要下一番功夫。第四,面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如何实施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进行重大变革。第五,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如何激发各系及广大教师真正投身教学与科研工作,还需要从管理变革视角来思考。二、“十二五”期间发展环境分析,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一)“十二五”的发展机遇分析第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商科类人才需求将会持续增加。第二,江苏省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其自身需要大量的商科类人才,同时江苏的区位优势使得淮海工学院商学院对外省生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有利于招生生源地结构的优化。第三,江苏沿海发展战略实施,将连云港市发展提到国家战略层面,连云港市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必将获得高速发展,为我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第四,淮海工学院获得硕士授予权单位建设点,必将提升我们的品牌形象,必将全方位开拓我们的发展空间。 第五,随着国内博士乃至海外博士供给的增加,商学院在高水平的师资引进上有更大的余地。同时,随着商学院教师进修力度加大,商学院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综合素质都将显著提升。第六,淮海工学院要建设海洋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商学院的涉海专业及学科无疑会得到较大的受益。第七,淮海工学院作为地方唯一一所本科院校,连云港市经济主体对我们的依赖将会越来越深,商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中将会有更大的作为。 第八,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快速推进将为我们提供新的视野,带来更多的国际合作资源。(二)“十二五”的发展挑战分析第一,适龄人口总量减少,导致生源供给减少,一定程度上影响商学院优质生源的供给。第二,苏北学校同类学科、专业的快速崛起,缩小了我们之间的优势差距,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压力加大。第三,人才市场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强烈需求与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适应之间的矛盾。人才市场对人才个性化的需求与现行大规模、同质化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第四,高校之间的竞争将是学科与专业之间的竞争,根本出路在于培育核心竞争力。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如何培养?这对我们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之一。第五,江苏省对高校管理可能实行分类管理,淮海工学院获得省财政支持的能力不足,随之商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将会面临人员经费、办学经费的不足,如何快速增强自己的发展能力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第六,教师实行编制管理、岗位管理,将会造成组织氛围的变化,组织管理的压力增大。三、“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立足“四海”,面向全国,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加强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增强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能力为突破口,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强化管理,形成特色,创造品牌,提升影响,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支持、科研支持以及服务支持。(二)“十二五”发展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目标(2011-2015年)1、总体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淮海工学院商学院要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获得全面、快速、协调发展,办学水平显著提升,人才培养彰显特色,学科建设取得突破,科学研究再上台阶,社会服务形成影响,实验室建设巩固发展,师资力量明显增强,工作环境更加美好,经过五年的努力奋斗,力争把商学院建设具有强劲发展能力,成为在苏北地区同类院校领先、省内同类院校中有较大影响的较高水平的商学院。具体目标是:(1)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指导,培养应用性复合型本科人才,同时,适当培养面向工程应用的研究生人才。至2015年,本科招生专业数量在现有7个基础上增加海洋经济学、会展经济与管理、国际商务等3个专业,当年招生人数超过900人,其中本二招生500余人,本三招生400余人。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办学,努力形成1个国际合作试点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应用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数达到100人。教学质量不断增加,教学成果显著增加。将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建设成为省级品牌专业;以优秀水平建设好省级特色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省级教学成果奖增加1项;省级教改项目增加4项;省级精品课程增加2门;建设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2个省级以上创新人才实验基地;完成好现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建设好3门省级以上双语课程;建设2门省级精品教材。(2)学科建设目标。学科建设取得突破,建设校级重点建设学科3个: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将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并争取将其中1-2个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学科。(3)科学研究目标。科研水平明显提升,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十二五”期间拟增加10个国家级科研项目(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增1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纵向科研经费累积突破200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总量近900篇,出版学术专著14部。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3项。建设2个省级科研平台。(4)社会服务目标。密切与地方经济建设的联系,大力开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在服务中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与服务能力,提升商学院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十二五”期间,商学院教师在开展社会方面要开创全新的局面,计划从服务企业与政府部门中获得横向科研经费480万元。(5)实验室建设目标。巩固、完善、提高现有实验室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既有实验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利用价值。建设好、利用好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争取申报成功1-2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实验室个数从目前的8个,增加到11个。建设好1个研究生实验室。实验室设备总值累计达到800万元以上。(6)队伍建设目标。与“十一五”相比,商学院“十二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大,队伍实力明显增加。至“十二五”末,教师数量从目前的不足80人,发展到105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42人,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达到62%。从学历结构看,博士53人,硕士35人,硕博比为84%。教师中,拥有“333工程”人数新增2人;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人数新增3人,“六大人才高峰”人数新增2人。(7)环境建设与福利改善目标。要将商学院建设成为“江苏省模范职工小家”。加强“诚正、自律、和谐、创新”的商学院文化建设,不断改善教职工的工作环境与心理环境。通过加大创收工作,不断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教职工的福利水平。计划每2年安排一次较大投入的集体旅游。2、分阶段发展目标商学院“十二五”发展分阶段目标如下图所示:商学院“十二五”发展分阶段目标一览表项 目201020112012201320142015备注省重点学科数1()1()管理科学与工程 应用经济学省重点建设学科1()1()管理科学与工程 应用经济学校级重点建设学科2()1()管理科学与工程 应用经济学 工商管理硕士点1()1()1()同上研究生招生数44303060100当年招生数量国家级科研课题112223当年新增加数量省级科研课题223344当年新增加数量横向课题61416182020当年新增加数量纵向科研经费303040404060当年新增加数量横向科研经费305070100160200当年新增加数量公开发表论文数100120150200240300包括在校研究生论文出版专著数122334当年新增加数量省级奖项111省级平台1()1()江苏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 亚欧大陆桥物流管理研究中心本二招生数365405405445445500本三招生数430430430430430430专业数7889910新增加3个本科专业:海洋经济学、会展经济与管理、国际商务省级品牌专业1工商管理专业省级特色专业1()1()工商管理 会计学省级教学成果奖1()1()2009年已取得;2013年计划取得省级教改项目1111当年新增加项目数省级精品课程11当年新增加项目数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当年新增加项目数创新人才实验基地11当年新增加项目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009年已取得省级以上双语课程111当年新增加项目数省级精品教材111当年新增加项目数教师数80859095100105教授数141617192223副教授数253036384042博士142127354553硕士464443403835333工程人数11当年新增加人数青蓝工程人数111当年新增加人数六大人才高峰人数11当年新增加人数专业实验室个数8810101111设备总值(万元)600600700700800800(三)至2020年商学院发展展望通过“十二五”的科学发展与快速发展,伴随着淮海工学院即将成为一所具有海洋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商学院的发展又将面临新的更大机遇。在“十三五”期间,商学院将出现跨越发展的生动局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环境建设等方面将实现新的跃迁。本科专业数量将覆盖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工商管理学科、应用经济学学科内的大部分专业目录;有若干本科专业将建设成为江苏省特色专业或品牌专业,1-2个专业成为全国特色专业。本科人才质量得到社会公认,“上手快、后劲足”人才质量特征明显,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业已形成。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上升,研究生招生点最大限度覆盖,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及重点高校的认可。学科建设形成特色,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将形成以港口与陆桥物流管理的研究特色,并在全国有地位、有影响;应用经济学学科将形成以海洋经济研究为特色,在省内成为首屈一指的学科。商学院与学校其他支柱学科一道将着手申报博士点。社会服务方面,商学院将真正成为地方政府的智库,企业发展的智囊,是政府与企业不可缺、离不开的“毒品”库。在淮海工学院内部,商学院将成为全校最富有的学院之一,成为全校工作环境与人文环境最好的学院之一,成为全校最有发展力的学院之一。跳出淮海工学院,商学院将成为江苏省内有品牌、有影响力的商学院,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商学院。四、“十二五”期间建设和发展重点及主要任务(一)“十二五”期间商学院建设与发展重点“十二五”期间,商学院的发展重点是:1、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工作学科建设是学院发展的龙头,没有学科的发展就没有专业的实力与影响力。“十二五”期间,商学院将加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建设目标是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以至省级重点学科;加强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建设目标是省级重点学科,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进入省级重点学科行列。2、基于学科建设的高水平的科研工作科研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也是打造重点建设学科的保证。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围绕高级别的课题申报、高水平的学术期刊论文发表、高水平的学术专著出版、高级别的科研成果奖励等显性成果目标,强力推进,寻求突破性发展。3、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学科建设的关键。要创造条件加快现有教师学历结构的提升。要重点打造两支队伍,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与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要以专业、课程、教材、教改、教学成果奖为抓手,打造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在科研团队建设封面,要围绕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应用经济学学科,要引进培养学术带头人,每个学科按照学科方向打造3-4个年龄结构与职称结构合理,学术带头人水平高,内部凝聚力与战斗力强的科研团队。4、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基于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变化,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商学院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转型,从目前以知识应用与就业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商学院在“十二五”期间,拟以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3个本科专业为试点专业,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本科人才的市场竞争力与可发展力。5、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工作品牌特色专业是学院品牌的支撑点,也是社会声誉形成的重要源泉。要建设好省级特色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并继续加大专业建设的内涵与实力,使之成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加大会计学传统专业的改革与建设力度,使之成为江苏省特色专业。(二)“十二五”期间商学院的主要任务本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发展原则,商学院“十二五”期间确立的主要任务是:1、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并努力发展使之成为省级重点学科。2、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拓展及研究生培养工作正常化。要在淮海工学院正式取得硕士点之后,加快应用经济学学科(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点以及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点的申报与招生。做好研究生培养计划的优化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制定出台研究生培养的管理规范。3、建设江苏海洋经济研究中心以及亚欧大陆桥物流管理研究中心等2个省级科研平台。4、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与高水平学术团队建设(含学术带头人引进与培养)。5、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工程。6、新增海洋经济学、会展经济与管理、国际商务等3个新专业并顺利招生。7、工商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的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8、江苏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规范运行与创新发展(含研究生实验室建设)。9、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包括国际学术交流、师资培养合作、学生培养合作)。10、社会服务组织建设与运行(包括成立咨询机构、按照学科或专业方向成立的研究所等)。五、完成任务目标的具体措施与保障商学院“十二五”发展任务是艰巨的,发展目标是鼓舞人心的,要完成上述重点工作及主要任务,实现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必须有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具体有以下五大举措。(一)加强文化建设,打造优秀的组织文化优秀的组织文化,浓郁的学术氛围,是教师潜心人才培养、热衷教学改革、投身科学研究、提高自身素质的无形力量,是组织发展的软环境与软实力。优秀的组织文化能够凝心聚力,相反,落后的组织文化只会使人灵魂与行为扭曲,让人失去前进的方向与动力。商学院要在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的指导下,继续秉承与发扬商学院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诚正、自律、和谐、创新”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打造商学院的共同愿景,培育商学院的精神,树立商学院独特的工作与生活理念,形成商学院的优良作风与形象,进而全面开创商学院“十二五”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二)加强组织建设,建立高效的组织体系组织是实现规划的基础保障。首先,要加强商学院领导班子自身的建设,锤炼领导班子务实、勤政、廉政的工作作风,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的决策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提高班子对学院发展规划的领导力与执行力。其次,要加强系级管理团队建设,发挥好系主任在专业建设、学科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在“十二五”规划出台后,要组织各系主任、书记专门学习研讨学校以及商学院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分解任务,并督促各系制定好各自具体的实施计划。要通过优秀系级组织的建设与考评,全面打造具有创新活力与发展能力的优秀教师群体。第三,要注重加强教学团队与学术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团队在教学与科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总体上,通过科学的组织建设,形成商学院分工明确、目标清晰、相互协作、执行有力的高效率的组织体系。(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完备的管理制度落实规划是一项需要全体员工下大力气才能完成的任务,制度建设是科学管理的基本要求,必不可少,包括工作制度、激励制度与约束制度。其中,工作制度是解决怎样干的问题,而激励制度与约束制度是解决为什么要干的问题。要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废弃那些过不合时宜的制度,完善那些需要改进的制度,制定出台一些能够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投身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工作积极性的相关管理政策与制度。原则上,“十二五”规划中所列的重点工作、主要任务和规划目标等,都应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作保证。(四)加强财源建设,提供较雄厚的财力支持商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高、任务重,是常规力量所不能完成的,需要有较雄厚的财力资源支撑规划目标的实现。例如,在学科建设方面,需要在学校鼓励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教师申报高级别课题、发表高水平论文、出版高水平专著、获得高级别科研成果奖的奖励力度;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对教师教学团队、学术团队建设方面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鼓励教师开展团队教学研究与学术交流;在研究生培养、学术平台建设、社会服务事业开拓、教学改革工程等项目上也需要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为此,商学院一方面要大力广开财源,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对既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有限的财力与物力资源用到刀口上,用到完成“十二五”重点工作、主要任务以及关键性目标的实现上。(五)加强服务建设,提供优质的管理服务商学院“十二五”各项事业的发展,主体在教师,关键在于广大教师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为此,除了上述保障措施外,还需要在商学院内部为广大教师提供宽松、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需要在商学院确立一种一切为了师生,一切为了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的服务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落实在行政管理人员与教辅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商学院的全体行政管理人员与教辅人员要牢固树立服务理念,要以广大教师的满意为标准,端正工作态度,转变工作作风,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为教学、科研一线的教师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商学院也将进一步改善教师的教学科研条件,在办公用房和办公设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金的使用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尽可能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为学院的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保驾护航。未来的五年,是充满机遇的五年,也是充满挑战的五年,只要我们在学校党委、校行政的领导下,放眼全局,面向未来,坚定信念,加倍努力,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商学院“十二五”奋斗目标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