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69303181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说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马说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马说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说教学设计窗体顶端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一些生僻字词的用法,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2、了解“说”的相关知识。3、通过一些字词句的使用,体会这些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4、文章使用许多写作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掌握其精髓,正确、灵活地运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朗读,体会这些内容如何表达、升华作者的思想。2、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去从不同角度理解,体会作者爱才、惜才的深情。(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能恰当、客观地认识社会现状,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积极成为一名有用之才。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进一步理解“说”这种文学体裁的有关常识,在此基础上加以记忆。2、体会本文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如何使感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二)难点:1、理解文中“托物寓意”的写法。2、理解人才的产生、成长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还需要社会有适合发展的氛围。三、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检查学生可前预习所用的小黑板,主要是文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二)学生准备1、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标出重读的字词。2、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疏通文意。3、查找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学习马说,看到这个课题,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可能会答:爱莲说、捕蛇者说2、请同学们回顾以往的知识谈谈你对课题的理解。“说说千里马”、“说说千里马的问题”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灵活,更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3、简介韩愈韩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幼孤力学,二十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等仕途。任监察御史时因关中旱荒,曾上疏请宽免徭赋,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令。宪宗元和十四年任刑部侍郎时,又上表谏迎佛骨,几乎处死,被贬潮州(今广东潮阳)刺史。穆宗时召为国子祭酒,后转为吏部侍郎,卒于官。谥号“文”唐世称韩文公、韩吏部,也因其郡望为昌黎,称韩昌黎。韩愈是唐代文学改革、“古文运动”的领袖,主张“文以载道”,反对浮华文风,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二)初读课文,顺畅朗读。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正音。2、教师范读课文。3、请一组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字音、停顿、语气。(三)再读课文,通晓其意。1、和同桌再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2、出示小黑板,检查文中的重点实、虚词的掌握情况。(1)、重点实词然后有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喻指人才。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辱没骈死于槽枥之间:一同,喂牲口用的食器。不以千里称也:著称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食之不能尽其才:食同饲,喂才美不外见:才美,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外见,表现在外面,见通“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等同,一样;常,普通的。策之不以其道:策之,用鞭子打;道,规律,方法。执策而临之:马鞭子食之不能尽其材:尽,竭尽;“材”通“才”,才能。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鸣,鸣叫;通,通晓。执策而临之:执,拿着;临,面对。其真不知马也:知:识别。(2)一字多义能 虽有千里之能名词,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副词,能够食 食不饱,力不足动词,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养策 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名词,马鞭子之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舒缓语气,无实意而 而伯乐不常有可是、但是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却、可是执策而临之连词表修饰关系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它,指千里马 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恐怕,表推测语气(3)通加字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通只,只能。食之不能尽其才:食通饲,喂。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表露。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干,才能。(4)古今异义字一食或尽粟一石古有时今常作连词,表选择关系执策而临之古马鞭子今常指“政策、决策”(四)三读课文,把握精髓。1、师范读句子,让学生比较差异,说说那种读法好,并说明原因。(1)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明确:全文主旨,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性作用。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明确:这是作者对千里马可悲遭遇的描绘,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3)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岂能千里也?明确: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普通马,可食马者却恰恰“不知”这一点,作者历数这种“不知”所造成的恶果,再用“安求岂能千里也”将对“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明确:饱含对愚蠢、荒唐的食马者进行辛辣的嘲讽。2、启发学生在文中找出饱含作者情感的句子,并试着读一读。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三)师生共同品味文中主旨教师设疑,引导学生把握主旨。(作者写千里马的遭遇想告诉我们什么?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人有着和千里马一样的遭遇)作者将千里马比作人才,将食马者比作愚妄浅薄的统治者,将伯乐比作圣明的君主,揭示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和根本原因,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埋没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作者痛感“伯乐不常有”和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四)课堂检测1、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3、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4、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表面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5、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6、食马者浅薄愚妄表现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7、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的一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8、马说的主旨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9、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10、马说一文的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11、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五)如何做一个人才?作为学生成为“伯乐”的机会不多,但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千里马”,在我们遇到伯乐之前,我们需要做些什么?设置此问题是为了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成为人才做准备:聪慧的头脑,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品行,做一个有准备的人。抓住机遇展现自己的才华,如果你的才华未被发现,完全可以毛遂自荐。窗体底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