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顺乎世界之潮流”课件 人民版必修3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6461574 上传时间:2022-03-2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7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顺乎世界之潮流”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顺乎世界之潮流”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顺乎世界之潮流”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第1 1课时课时“顺乎世界之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必修必修3 3专题二十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专题二十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 潮流潮流 高分跨栏2 随堂巩固3 基础再现1第第1课时课时“顺乎世界之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睁眼看世界”1背景(1)鸦片战争前,清朝国势渐趋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读书人远离社会现实,与统治者一样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2)在与西方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林则徐、魏源等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2主要内容(1)林则徐:编译西方书报,主持编写了_、_等介绍西方历史、地理和政治的书籍,为当时的抗英斗争提供了参考。(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一书,阐述了“_”的思想,成为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口号。(3)徐继畬:出版了_一书,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政治和风俗等情况,还介绍了美国的民主制度。(4)姚莹:康纪行一书,特别关注了西藏地区,提出注意_对西藏的侵略野心。四洲志华事夷言师夷长技以制夷瀛环志略英国温馨提示:林则徐在探求西方知识及其抵御外侮的思想和实践,成为维新思想的先驱,在中国历史上为启示人们向西方寻找真理起了开拓作用。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2010佛山二模)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学习中国近代史后,画了一幅漫画(见右图),你认为该漫画反映的历史时代是()A鸦片战争前B19世纪四十年代C19世纪六七十年代D19世纪九十年代解析:注意图中的文字“经学难抵洋枪洋炮”,说明了鸦片战争后萌发的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指鸦片战争是中国国门被打开,封建主义难以抵挡西方资本主义的进攻。答案为B项。答案:B维新变法思想1产生背景(1)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_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早期维新思想应运而生,成为康、梁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先声。(3)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洋务运动2(2011宁波测试)1903年梁启超说,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作方面是不够的,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国家。梁启超形成这样认识的原因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危机的空前加深儒家思想被彻底否定A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属于较难题。儒家思想被彻底否定是在1915年新文化运动时期。不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C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1)康有为:1898年,出版_一书,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他还借用_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2)梁启超: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是中国的出路。(3)谭嗣同: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_进行了大胆的批判。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4)严复:1898年,翻译的_出版。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阐述变法的必要性。孔子改制考进化论纲常名教天演论3实践:资产阶级维新派将救亡与政治变革结合在一起,发动了戊戌维新运动。4影响(1)戊戌维新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他们将救亡与_结合在一起,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戊戌维新也是一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维新派创办了近代的报刊,组成了新式社团,积极提倡_,开阔了知识分子们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3)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政治变革西学3(2010广东六校联考)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小,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有关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与此说法吻合的是()A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B开辟了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侮之路C形成了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D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洋务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A项错误;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B项错误;D项指的是辛亥革命。答案:C走向共和1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_”的秘密誓词中,明确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2)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明确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纲领。至此,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正式被确立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兴中会2民主共和国方案的传播1905年到1907年,改良派以新民丛报为阵地,革命派以_为阵地,围绕着三民主义展开了一场大论战。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舆论上的准备。温馨提示:改良派和革命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和革命道路之争;是资产阶级不同政治派别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民报3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初步实现1912年1月1日,_正式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国方案得到初步实现。温馨提示:中国向西方学习,争取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过程,大体经历了器物技艺社会制度文化心理三个层次的依次递进;或者说,经历了经济政治文化的逐渐递进。李华兴梁启超与中国近代化中华民国4(2010潍坊四中检测)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此话反映了他主张()A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 B创立民国C社会革命 D关注民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准确理解能力,“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体现了孙中山要求推翻封建制度的强烈愿望,其他选项均与题干不相符合。答案:B一、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是怎样的?第一阶段是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积极翻译、介绍西方的地理、法律等知识,开始了学习西方的第一步;第二阶段是洋务派大规模地运用和采纳西学,他们所开展的洋务运动以及与顽固派的论战,将西学的传播推进到新阶段;第三阶段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他们在吸取、借鉴和批判前人的基础上,主张从制度上学习和借鉴西方,要求变法革新,并通过著述、翻译、办报等活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下列晚清时期的言论符合这幅漫画主题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扶清灭洋”D“轮车、电邮、机械、百出夷人亦妖术也”解析:注意时间是“晚清”、漫画中的蒸汽机和盾牌。A是鸦片战争后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代表人物魏源的主张,B是洋务派的主张,C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材料中的人物穿着清朝服饰,体现了清朝的封建顽固派对西方先进技术的抵制,故正确答案是D。答案:D二、维新变法的特点和原因分别有哪些?1特点(1)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2)他们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根据,向封建正统思想提出挑战,这就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2原因(1)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敢也不能够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表现在文化上,康有为借助古代文化形式来表达他的新思想。(2)维新派对自己的理论认识肤浅。他们的思想是从西方引进来的,然后把外国的东西加以民族化,并非是社会实践的产物。(3)西学在我国的传播水平低,特别是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学说。(4)康有为本人是一位今文经学的大师,对儒学有深刻的研究和深厚的感情,他更知儒学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借助儒家思想更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5)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所致。2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解析: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把自己的变法理论和儒家思想相结合,题干中的孔子换上了西装,就是这层意思。因此应选择C。答案:C三、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及其特点阶级代表思想主张特点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技术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实行君主立宪学习制度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推翻封建政府,实现民主共和3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解析:从文中信息“何必定出于革命乎”说明思想家反对革命。故排除A和C;“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说明思想家主张反对君主专制。故选B。答案:B4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共同点是()具有反封建思想宣传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两面性提出救国主张A BC DB一、选择题1(2011龙岩质检)1839年的澳门新闻报曾报道:“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至今仍不知西洋。只有林(则徐)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 材料中“林总督行事”指的是()A主持虎门销烟 B抗击英国侵略者C编译四洲志 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解析: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官府闭关锁国,盲目自大。与此相反,林则徐向西方学习,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答案:C2“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A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地点解析:公车上书中康有为联络的是在京参加应试的各省举人,而不是各省官员。答案:C3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A君主 B民权 C西学 D科学解析: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中“民贼政体”指的是什么政体,结合所学可知是君主专制政体。大力倡导科学的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梁启超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君主立宪,他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武器是西方的民权。答案:B4.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象(见右图)的主要目的是()A提倡民主自由B宣传排满革命C倡导个人崇拜D反对帝国主义解析: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上,把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的民族主义指的就是“驱除鞑虏”,指的是满洲贵族。答案:B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消息虽然很快就通过一系列的渠道传到了乾隆末年的中国,但和当时欧洲的情形不同,这个消息并没有在中国社会引起任何的政治动荡。材料二这种“文化接受”的过程当始于19世纪90年代,至辛亥革命爆发,这个过程大致以戊戌变法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谈论过法国大革命的知识分子主要有王韬、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其中前两人的态度大同小异:王韬仅肯定君主立宪派,对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则大加贬斥;康有为则认为法国大革命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惨祸,虽然它开启的是一股不可抗拒的世界性的民主潮流,但最好还是采取英国式的改良来顺应之以避免卷入法国式的革命漩涡。(1)材料一中“没有在中国社会引起任何的政治动荡”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王韬、康有为、梁启超分别属于什么派别?(3)分析王韬、康有为对待法国大革命态度大同小异的原因是什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第(1)问要结合中国史和世界史来回答,只有这样才能弄清楚,为什么中国人对法国大革命无动于衷,欧洲的封建主对大革命却恨之入骨。第(2)问比较简单,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解决。第(3)问比较难,要根据维新派的特点来回答。答案:(1)当时中国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民族资产阶级还没有产生,不可能形成反对封建制度的气候。(2)王韬属于早期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属于19世纪末的维新派。(3)他们都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但从小接受封建教育,与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他们不可能通过暴力的方式推翻封建制度,只是希望封建势力能做些让步,进行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所以他们否定了法国大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