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3204939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 页数:95 大小:3.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教案 2014- 2015学年第一学期教师姓名:李小梅 任教班级:二(4)(5)班南昌市京东学校小学数学教师常规要求(定 稿)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区教体局对小学教学常规的若干规定,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我校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小学数学常规要求。望全体数学老师认真贯彻执行!【教学计划要求】一、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参见教师教学用书)1.知识与技能。2.数学思考。3.解决问题。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材简析(参见教师教学用书)1.教学内容。2.教学重点、难点。3.知识结构。三、教学中要采取的教学措施。四、我班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分析(主要从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几个方面来分析。)五、课时安排(参见教师教学用书)【备课要求】单元备课一、教材简析(参见教师教学用书)1.教学内容。2.教学重点、难点。3.知识结构。二、本单元教材的教学目标(参见教师教学用书)1.知识与技能。2.数学思考。3.解决问题。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教学本单元要采取的教学措施。四、课时安排(参见教师教学用书)五、单元自测分析(主要从本单元测试的基本情况、教学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典型解剖、补救措施这几个方面来分析。)课时备课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四、教具和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说明:1二次备课:在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设计加以组织、整合,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2.课后随笔:主要写本节课(1)写成功之处(2)写不足之处(3)写教学机智(4)写学生创新(5)写再教设计写出自己的教完本节课的感想。撰写课后随笔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作业要求】作业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同时作业又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反思教学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及手段。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学生作业,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批改质量,现结合学校实际,对我校数学作业的书写、布置以及批改等常规作如下要求:一、作业格式1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全部用铅笔书写。2学生的书写要做到认真、工整,字体端正、清楚。3作业本要保持清洁整齐,特别是作业本的封面不能乱涂乱画。要求每个学生有两本作业本分号本和号本。4在做每一次作业时都要求学生写上日期。5作业要分明,每做完一题就必须空一行。在做计算题时,要求一边只能写一道。6在做竖式计算时,横线要用尺子来画,不能画得弯弯曲曲。7在做混合运算时,要按课本要求运算。二、批改要求:1教师批改作业要做到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后进生的作业多面批。2批改的符号“”或“”不能太大,一般不要超过三行,更不能几道题只用一个批改符号。同时改革批改符号,因为不能只用“”或“”两种符号来表示对学生作业的评定,这样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下面就一些批改符号意义作一下说明: 符号 意义 完全正确这部分错 全错 这里有错误或问题有遗漏数目、符号或文字(以上批改符号教师可以参照使用)3练习若有订正,计算题要抄题目,文字题、应用题、判断题、填空题不抄题,就近订正;练习册订正时,订正在错题的旁边,如若不够,可订正在每一页最上方或最下方的空白处。试卷订正时,订正在试卷的反面并请家长签字。4关于等第教师对于学生的书写和质量两部分进行评价,批改等第分优、良、中、加油四档,评价等第的一般标准:优:作业内容全部正确,书写符合要求(端正、清楚、行款整齐清洁)。良:作业内容正确,略有小错,书写较好,基本符合要求。中:少数作业题有大错,书写一般,或作业内容无大错,但小错较多,不够整齐、清洁。加油:作业内容错误较多,书写马虎、潦草、不合格式要求。建议教师多用一些有表扬作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批语。如:有进步、加油、你真棒等等。【听课】1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2节,中层以上不少于16节。2应标明听课日期,填写执教者姓名、执教内容等。3详细记录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板书等。4每节课都能随课在旁边以关键字形式批注,提出自己的教学建议或记录其他老师评课。【业务学习笔记】1每学期业务笔记不少于5次。(会议记录除外)2写明学习时间、学习内容标题。3内容丰富、记录详实。4心得为自己学习后的所思所想,可以是学习所得,也可以提出不同的见解。京东学校小学数学研组 京东学校小学数学教师日常教学常规自查表 备 课作 业 常 规其 他 常 规月份二次备课当堂检测教学反思练习练习册单元测试听 课业务学习912111010111注:备课、练习册自查打“”记录,其他以上月的28号至下月27号为准计算每月的次数,请各位待查老师仔细填写。第一 学期授课表星期时间节次一二三四五上午1数学二(4)数学二(4)数学二(5)数学二(5)2数学二(5)数学二(5)3健康二(5)数学二(4)数学二(4)4下午1数学二(4)健康二(4)2健康二(5)数学二(5)健康二(4)34星期时间节次一二三四五上午1234下午1234 20142015 学年度 上学期学生成绩表教师: 李小梅 班级: 二(4) 学科: 数学学号姓 名平 时期末成绩学期总评备注单元测试1樊力扬9896852史金辉8280593康博涵98100994陈奥芪7874525徐翀9095956陈炫宇8985847戴一楠9595948吁 昕6693769喻浩言1001009610徐振皓95989611熊文轩81858012程宇辉85997313陈佳煜83975114万夏轩98898315汪泽宇89648416罗皓濒69868317雷成辉75856518袁尤喆911008219吴志强98969120周呈霖87876821朱振凯751008322谭家豪91906823林庆翔95878224胡智铭75909425周 彬98989626文天浩89937727曹泽宇869410028黄玉立100939029周剑宇91959630程政浩94949231王梓霖87856832涂睿麟92918733熊紫涵80638534廉佳璐989810035黄河韵79919236卢若曦98969837邓佳909210038谢钰柔869910039彭如意87929540陶欣怡96858241余佳洋94918842黄 杰93978643李瑾怡86977444石皓佳83919245万一凡100999646江欣蔚89927047张雅淇95958748肖星月931009249罗雅欣82904550万启尧92899251乐睿颖98889452梁子怡83827553万颖萱75848554吴江宁93779155吴卓妍100999156孙诗瑶80924557李 欣899510058付轶萍60956559范玉娇91919660杨子涵95958761易可欣1001009962李佳妮761008463吴嘉仪55869964胡凯旋100949265康淮之7110092 20142015学年度 上 学期学生成绩表教师: 李小梅 班级: 二(5) 学科: 数学 学号姓 名平 时期末成绩学期总评备注单元测试1魏煜恒82991002易磊9897913黄文青8396100834文谌慧82100785吴嘉欣5793506万花语81961007杜欣怡7956478谌天佑4572649谌卉轩85908810万志颖78777111杨诗语961009612罗浩鹏74928113万诗正95968514张 健93919115艾 帅73968416周鑫成939610017万佳琪76858418樊 奕85979019朱正豪84909020魏泽龙98888321陈文涛76978922姜冰倩929010023淦子轩82898224王颖68848925万笑鱼73877926余佳奇981008827王乐怡83968628章诗颖87949129王佳美87959030胡 尧77958231吁 溪69715732谌 萌83978133万翔宇67938734邓子毅721009135熊昊强911007936詹浩坤869610037熊睿明78747138尚智轩91938939谢熊建军76785240陶茂翔79966941王子涵61978942刘宇豪76948943王娜89957444刘洁宇81848245刘子涵85936846何万锡68777847龚萍74869448张睿祺981009149涂舰超841008050杨紫艳96908051黄雨萱87939652付思麦81878853熊雨豪82937054刘宗坤90868455胡灿宇94978356曹希84928657王艺89496158胡紫璇81875359陈嘉泽85918360陶越54717861魏淑婷91908562孙朵78917463万鑫7374596465学期教学计划本班学情分析(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一年来学生已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能集中注意力,大部分同学能认真思考、积极发言。20以内的加减法、位置与图形等方面的知识,大部分同学较好地掌握了。个别同学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教材简析1.教学内容 2.教材所处的位置、纵横向联系 3.教学重点、难点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一)、表内乘法(二)、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总复习。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表内乘法,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笔算部分,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个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措施1.针对教学内容、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2.针对班上学情所采取的措施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2、有效地萌发和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3、科学地把握教学要求。4、.灵活地应用和整合教学资源。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6、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0142015学年度 上 学期 数学 学科教学进度安排表 二年级 (4)(5) 班周 次(日 期)教 学 内 容课时计划(节)备注第 一 周9月1 日 9月 5日 开学教育 长度单位5第 二 周9月 8 日 9月12日长度单位4第 三 周9月 15日 9 月 19日100以内的加法减法5第 四 周9月22 日 9月 26日100以内的加法减法5第 五 周9月29日 10月3日100以内的加法减法2第 六 周10月6日10月10日100以内的加法减法5第 七 周10月13日10月 17日整理和复习 角的初步认识5第 八 周10月20 日10月24日角的初步认识5第 九 周10月 27日10月31 日表内乘法(一)5第 十 周11月3 日 11月7 日表内乘法(一)5第 十一 周11月10 日11月 14日表内乘法(一)5第 十二 周11月17 日11月21日观察物体5第 十三 周11月24 日11月 28日表内乘法(二)5第 十四 周12月1日12月5日表内乘法(二)5第 十五 周12月8 日 12月12 日表内乘法(二)5第 十六 周12月15日12月19 日量一量、比一比5第 十七 周12月 22日12月26日认识时间5第 十八 周12月 29日1月2日数学广角搭配(一)4第 十九 周1月 5日1月9日总复习5第 二十 周1月12日1 月 16 日总复习5第 二十一 周1月19 日 1月23日期末复习考试5第 二十二 周1月26日 1 月 30日期末复习考试5第 二十三 周2月 2 日 2月 6 日期末复习考试第 周月 日 月 日第 周月 日 月 日第 周月 日 月 日第 周月 日 月 日第 周月 日 月 日第 周月 日 月 日每月反思月 份反 思 内 容 9月份 10月份11月份12月份1月份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如果只要求正确计算得数并不难,但是要求学生又快又准地用最恰当的方法计算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我觉得本节课的难点是: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优化算法。这里设计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计算方法,体现了标准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理念,这部分内容属于更新的知识,有多种方法可探究。学生可利用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如:口算、摆小棒、拨计数器的方法得到算式的结果。除了我们学过的计算方法外,还有同学想到了以前妈妈教过他的用竖式解决的方法。算法多样化不是一题多解,而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体现。我们的学生由于生活背景不同,知识经验不同,所以对于相同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这时学生便需要教师的肯定、激励和引导。最后让学生自主地去比较、选择和完善自我。整节课教师的“教”适应了学生的学,给学生创造了有利于数学学习的环境,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充分体现数学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主线的思想,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面都得到方发展。 回顾本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如:书写细节上还要多注意,给学生以更良好的示范。内容上还可安排的更紧凑些,题量可再多些。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角在生活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二年级的孩子对角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尖尖的一点”这一个层面上,很难抽象出数学中角的形象。因此本节课的侧重点就放在帮助孩子建立起“角”的正确表象,初步感知角是有大小的。为此,我将整节课分为四个环节:一是通过指一指活动,初步感知角的形状;二是通过找一找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角”中抽象出“数学角”,认识角的形状和各部分名称;三是通过开放性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以及感悟角的大小和变化特点;四是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巩固角的知识。在整堂课中,我创设了直观、生动且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通过“操作探究交流”的研究方式,促进学生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表内乘法(一)”是学生乘法认识的开始,它是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是本单位的教学重点.其中4,6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是教学的难点.回顾表内乘法的教学,以下几点值得反思和研究:1、使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是本单元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上课前就有许多小朋友能熟练地背诵一到九的乘法口诀,但并非每一个学生都理解它们的含义和算理,因此,课前我就明确理解乘法的意义是学习表内乘法的关键,把这一知识点定为单元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写连加算式,并通过观察发现特点,加数相同,并由此引到乘法的初步认识,让学生不断重复表达几个几相加,乘法算式怎么写得几,不断地强化这个数学模式,确保每一个学生理解乘法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枷的简便运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参与乘法口诀的编写,找记忆乘法口诀方法,背诵,默写等加强口诀的印象,利用各种练习强化口诀的应用.2、掌握乘法口诀的规律是背好乘法口诀、用好口诀的前提。教学中结合情境图,通过摆学具,画图形等方法让学生经历编制2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在编制2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编制乘法口诀的规律,与同学一道交流完成,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规律背诵口诀。此外,在教学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运用乘法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从而达到有条理地认真观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的好习惯,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二 年级 上 册 第一单元备课 备课人 : 吴莉萍 单元备课单元名称长度单位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认识线段。教材在引出长度单位时,注意呈现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测量物体的长度,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厘米和米的认识中(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让他们认识一些不同的尺子,实际练习读取厘米尺与卷尺等尺上的数值,充实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长度观念。(3)培养估测意识。目标导向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重点与难 点重点:注意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难点: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课时安排长度单位5课时左右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第(1 )课时 认识厘米P23及P4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 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学情分析学生已初步认识刻度尺,本节课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教学准备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教 学 流 程二 次 备 课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妈妈和老师比,谁高?谁矮?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二.探究新知(一)统一长度单位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出示例1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汇报:课桌的长是几拃?生1:5拃。生2:5拃半。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学生: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学生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O,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O。后面的呢?(刻度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m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2认识1厘米。教师指出:这个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谁上来指指看?3认识几厘米。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1厘米,那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看从0到3的长度是几厘米,从O到7呢?学生自主学习。4教学例3(量一量)。(1)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用手比划下它的长度,说说它可能是几厘米,同桌合作量一量。再汇报交流。 (2)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量出这张纸条的长度吗?怎么量?(把尺的刻度2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把大数减小数,就是这张纸条的长度。)5实践应用。拿起数学书,找到封面上比较短的那条边,估计这条短边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看你估计得是否准确。再量一量数学书长边的长。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让学生看刻度尺,说出铅笔的长度,再说说是怎么想的。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先估一估大约几厘米,再量一量。3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2题。看着尺子上的刻度,说出手掌的宽和一拃的长大约是几厘米。说明:接近8厘米的,我们说它大约是8厘米。同桌合作,量一量一步是多少厘米?测量从脚尖到脚尖的距离。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还认识了1厘米的长度,并会用手上的尺子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一、故事引入。引入:古时候,我们人类都和故事中的裁缝一样,是以人体的手、掌、手臂、脚步等作为标准来确定长度的。后来人们开始感受由于人的高矮不同,形成长度单位的长短不同,非常混乱因此人们交流时就很不方便,直到近代,全世界才使用了统一的长度单位,如: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种长度单位厘米,它是用来量较短的物体的。二、认识厘米。(一)认识尺1、请同学们把尺子与屏幕上的尺子进行比较,找一找有哪些共同的地方?(二)、认识厘米1、指:1厘米有多长,你能在尺上找出来吗?A:学生尝试在尺子上指B:请一位学生在屏幕上指C:尺子哪里到哪里也是1厘米?(学生试着指)D:看电脑显示的1厘米的长度。(一样长)2、比:请你用手势比出1厘米。(交流你是怎么用手势来比的)电脑显示比的方法3、找:找找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4、数:数一数2厘米中有几个1厘米?4厘米、6厘米中呢?(三)用厘米量三、巩固应用检测反馈1、 操作性练习(1)量手掌宽(2)量一柞的长度后,然后量白纸大约几柞,最后测量正确长度。2、开放性练习(1)猜一猜:只露出一端刻度(有的从0刻度,有的从其他刻度开始量)(2)怎样量腰围当堂检测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第2题。先估一估大约几厘米,再量一量。课后随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了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这节课强调了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物体的一端对准0刻度线,但没有强调学生看刻度线、数大格小格,说明课上得不够细,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第(2 )课时 认识米P4及练习一第3、4、5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活动中认识米,建立l米的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重点: 难点:建立1米的表象。理解1米=100厘米学情分析学生已初步感知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大概有多长。教学准备米尺、一支铅笔、一根筷子、卷尺、皮尺。长的绳子、学生尺、铅笔。教 学 流 程二 次 备 课一.复习导入1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生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生2:厘米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二.互动新授1认识米尺。教师指出:刚才我们用的这把尺子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板书:1米)米是比厘米大的单位,1厘米只有这么一点,1米却有这么长,请同学们用手来比划一下。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用我们手上的直尺就行了,可是量比较长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就麻烦了,这时我们可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2观察刻度。看着尺子上的刻度,数一数,010表示从0到10是10厘米,接着是20、30、40、100。1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10个10 厘米。)1厘米1厘米地数,1米里面有几个l厘米? (100个)让学生数并作答。(板书:1米100厘米)3量出长绳。拿出准备好的长绳,量出1米。(注意:量时刻度O对准绳子的左端。)学生分小组合作量,交流反馈,接着量2米、3米4估量。把绳子放下,把手张开比划1米的长度,看谁估的准。教师指出: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可能随身携带尺子,当我们要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时,我们可以用身体的尺子去估一估。三.积累运用1量一量,填一填。(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教师出示一支铅笔。)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厘米?大约几支长1米?一根筷子大约长多少厘米?大约几根长1米?同桌合作进行测量和估算。(由于铅笔和筷子的规格不同,在学生测量时建议学生取整厘米数。)2估一估。(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多媒体课件演示:跳绳,小猫,长椅。)先估量,再在合适答案后的口里打“”,说说理由。3操作性练习。(l)认识卷尺和皮尺。我们可以用卷尺和皮尺来量身高。教师出示卷尺和皮尺。学生认识卷尺和皮尺。(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同桌合作量一量。用卷尺量黑板的长和身高。分小组合作测量,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较长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并交流。(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它有多长?为什么?用手比划一下,通常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用它作单位?小结: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把我们的两只手张开,大约是1米。生活中有很多长度是1米的物品,下课后带着发现的眼睛去找找它们吧!一、复习导入二、导入谈话A.请你用老师提供的尺子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告诉大家。B.在测量时,你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出示米尺,观察米尺有什么特点.(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的)(7)让学生拿着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卷尺到讲台前来和教师的1米直尺比一比,体验不同的尺子上1米的长度是相同的(在这里误差可以忽略不计).2.用米量(1)实际体验.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2)再次体验.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3.教学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1)初步质疑.师: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教师出示一把木制米尺,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4)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再次问:谁来说说,1 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5)教师出示卷尺.说: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尺子要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三、巩固练习四、归纳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些什么收获?当堂检测练习一 第3、4、5题课后随笔 教学一开始,我充分利用上节课的知识“厘米”为切入点,在复习旧知巩固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创设了“测量黑板”的具体情景。学生在测量过程中产生新的学习需要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厘米”去测量,非常不方便,使学生体会到需要较大的长度单位,从而引人新课。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第(3)课时 认识线段 P56及练习一第6、7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给定长度的线段。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线段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仔细、准确地找线段、量线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 难点:掌握线段的特征。线段表象的建立。学情分析学生已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知道物体或图形是有长度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弯曲的两根毛线(不同长度)。学生:学生尺。教 学 流 程二 次 备 课一.情境引入(课件播放消防员接到任务的情境。)同学们,消防员叔叔他们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争分夺秒。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比较快。)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二.互动新授1教学例6(认识线段)。(l)出示两根毛线,这两根线是直的吗?(不是。)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一下子看不出长短。)谁能想个办法比比它们的长度?指名两个学生比较线的长短。(学生拉直毛线。)追问:为什么要拉直以后一头对齐再比呢?现在,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了吗?(2)教师指出:贴在黑板上的这段直的线就是线段。(板书课题。)(3)认识线段是直的。老师手上的这根毛线,我把它放松,它是线段吗?(不是,弯弯的不是线段。) 拉直,现在呢?(是线段。)教师把线段斜拉,竖拉,不同方向拉,问:是线段吗?怎么判断? (3)找线段。请你找一找,我们身边有没有线段?摸一摸书本的边,说一说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可进行爱护书本的教育:如果把书搞坏了,边变成弯弯曲曲的或是角翘起来了,就不是线段了,因此同学们一定要爱护书本。)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黑板边、直尺边、书本边、铅笔边、桌子边等都可以看成线段。(强调物体的边是线段。)(4) 量线段。2教学例7(画线段)。(1)学画线段。同学们已经学会量线段了,那么你会画线段吗?你能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吗?(学生在作业纸上画。)谁来说说看,你是怎么画的呢?(学生演示。)教师演示:从刻度O开始,画到刻度3的地方。 (2)做一做。教材第6页也有一条线段,现在请你画一条和它同样长的线段,说说怎样才能和它同样长?(先量一量这条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二样长的线段。)学生练习画,教师巡视指导。三.巩固应用1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的第1题。2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的第2题。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说说画出的是什么图形。3巩固应用。(l)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的第2题。教师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按要求完成:在距离红旗3厘米处画一朵花。5厘米处画一棵树,10厘米处画一个气球。(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量长方形,你发现了什么?(对边相等。)量正方形,你发现了什么?(四条边相等。)(3)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7题。看看哪条线段长,再量一量。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小结:认识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的,还一起找线段、画线段、量线段。测量长度还有很多的工具,下课后请同学们自学教科书第6页“你知道吗?”,了解测量长度的工具。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谈话:在上课之前,老师收到了一封邀请信,这封信是线段王国的小公主写给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