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经济学家说文化就是生产力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60589726 上传时间:2022-03-0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经有经济学家说文化就是生产力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曾经有经济学家说文化就是生产力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曾经有经济学家说文化就是生产力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曾经有经济学家说:“文化就是生产力。”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看完多彩贵州风说:“这台节目,精彩、精湛、精致,民族特色浓郁,从舞美到服饰让人耳目一新。贵州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要好好开发成文化产业,培育市场主体,推向文化市场。” “多彩贵州”这一品牌,直接催生了大型民族歌舞诗多彩贵州风,迎着阳光一路走来,已成为多彩贵州的一张国家名片。从2005年10月1日以来,多彩贵州风已成功商演400多场次,海内外观众逾50万人次。实现了文艺演出与市场的成功对接,成为文艺演出对接市场的成功范例。 据贵州省旅游局副局长傅迎春介绍:“多彩贵州”系列活动连续性、强刺激的对外宣传声势,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旅游业,最直接的体现是游客大幅度增长,甚至到了传统淡季不仅没有淡下来,反而出现了需求很旺的现象;旅行社有组织接待应接不暇,三星以上酒店接待入住率达80%以上。在11月份,贵州依旧出现了会议、散客团、自驾车游客有增无减的景象,一些重点景区,旅游巴士、自驾车穿梭不停,令人兴奋。预计全年旅游接待将突破4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40%以上。“宣传带来人气,人气带来财气。”旅游人数的增长,拉动了文化产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如交通、娱乐、餐饮甚至房地产业的发展。换句话说:“文化就是生产力。”没有“多彩贵州”系列活动大手笔、高起点的宣传运作,就没有贵州旅游业的大发展,也就不可能有效促进贵州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大力发展以民族民间文化为主的乡村旅游和革命历史文化为主的红色旅游,提升各旅游景区、景点的文化品位,将是我省文化旅游业下一步着手打造的重点。据省文化产业办有关人士介绍,“十一五”期间,我省将力争使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以20%以上的速度实现递增,到“十一五”期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3%,其规模水平可同铝及铝加工业、酿酒等媲美,成为新的增长点。“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力争以24%以上的速度递增,力争达到28%,到“十二五”期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成为新的支柱产业。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49个民族成份,32个少数民族,除汉族外,还居住着苗族、侗族、布依族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以及其他待识别的共同体。贵州省17个世居少数民族人口及居住地域民族人口数(2004末)主要居住地域苗族476万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个自治州各县,毕节,铜仁地区各县,六盘水市,贵阳市效区。布依族210万黔南,黔西南两自治州各县,安顺市,贵阳市,六盘水市侗族180万黔东南自治州各县,侗仁地区玉屏自治县,江口县,石阡县,万山特区。土家族158万铜仁地区沿河,印江县,黔东南自治州镇远县,岑巩县,遵义市道真自治县。彝族93万毕节地区各县,六盘水市水城,盘县,六枝县。仡佬族62万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安顺市平坝县,普定县,关岭自治县,铜仁地区石阡县,毕节地区黔西县水族41万黔南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县,都匀市,独山县,黔东南自治州榕江县回族18.6万毕节地区威宁自治县,黔西南自治州兴仁县,安顺市平坝县,普定县,六盘水市各县,贵阳市白族21.7万毕节地区大方县,威宁自治县,毕节市,织金县,黔西县,赫章县,六盘水市盘县瑶族4.9万黔南自治州荔波县,黔东南自治州从江县,望谟县,丹塞县,榕江县畲族4.9万黔东南自治州麻江县,凯里市,黔南自治州都云市、福泉市壮族5.75万黔东南自治州从江县、黎平县、黔南自治州独山县、荔波县毛南族3.4万黔南自治州平塘县、独山县、惠水县蒙古族5.2万毕节地区大方县、毕节市、黔西县、金沙县、纳雍县、铜仁地区石阡县仫佬族3.1万黔东南自治州麻江县、凯里市、黄平县、黔南自治州福泉市、都匀市、瓮安县满族2.4万毕节地区黔西县、大方县、金沙县羌族0.15万铜仁地区石阡县、江口县贵州苗族概况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分布面广。在国内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内。苗族又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在五大洲都有足迹,主要分布在泰国、老挝、越南、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苗族喜欢聚族而居,且多数分布在远离城市的偏僻山区,以村为单位聚族而居,与其它民族合村共寨的极少。贵州苗族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最多,台江又是全国苗族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县,苗族占全县人口97%,被称为“天下苗族第一县”。 贵州苗族集中了全国苗族主要的文化特征,如较大的方言,次方言和多数土语(苗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文,有湘西、黔东、川黔慎三大方言区),台江苗族属黔东方言,主要的服饰类型,重要的工艺美术,基本的风俗习惯,基本类型的耕作文化等等,无不具备,可说是全国苗族文化的代表。中外许多民族学者,都把贵州作为研究苗族的理想园地,而台江又是这块理想园地中一颗最亮丽的明珠。苗族的源流及迁移 (一)源流苗族源于黄帝时期的“九黎”,尧舜时期的“三苗”。“九黎”是五千多年前居住有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后与黄帝部落发生战争,即历史所称的“琢鹿大战”。在战争中,黄帝与炎帝联合,九黎首领蚩尤被黄帝擒杀,余部退入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部落,建立了三苗国。在四千年前,以尧、舜,禹为首的北方华夏高部落与“王苗”争战近千年;最后、三苗国被夏禹所灭。“三苗”失败后,一部分被驱逐到“三危”,即今陕甘交界地带,后又被迫向东南。迁徙,经过很长时间逐步进入川南、滇东北、黔西北等,形成后来西部方言的苗族,留驻长江中下游和中原地区的“王苗”后裔,有部分与华夏融合,另一部分形成商周时期所称的“南蛮”;而居住汉水中游的,被称为“荆楚蛮夷”。后来,荆楚蛮夷中先进部分逐渐发展为楚族,建立楚,后进的部分继续迁入黔、湘、桂、川、鄂、豫等省毗连山区,成为今天东部,中部、方言的先民。台江境内的苗族先民主要有“黎”和“方”两大部落,“黎”部落有“九江黎”(九个氏族),源于古代“九黎”集团,最初居住在黄河下游、山东、江苏滨海一带;“方”部落源于古代的“虎方”,居住在今西起黄淮平原,东至山东、江苏滨海一带。这两个部落联盟相近,紧密相处。(二)迁徙l、迁徙原因:台江苗族先民最初由祖国的东海之滨和黄淮平原开始迁徒而来。苗族古歌描述迁徙前的情景是这样的;我们的祖先苦难当住地的地方平得象木板到处一片水茫茫由于战争和艰苦的生活所迫,才不断迁徙。迁徙歌唱道:我们来唱五支祖六祖爹妈上高山迁到西方来过好生活.看出当时有六个部落迁徒。 2、迁徒的路线:境内苗族先民迁徒的路线大体是:离开。黄河下游、山东、江苏滨海老家后,向安徽、江西移动,再沿南岭山脉西行,到达广西、又沿都柳江北上,到达榕江一带住很长一段时间,后因人多地窄,又分批分期迁往榕江、剑河、台江交界处,最后陆续迁入台江,形成现在外聚族而后的格局。苗族古歌叙述迁徙的路线曾经过的方休担-粉羊秀寨-纲方细朋-粉羊细乃-翁反翁留-翁整能-奶达-荣良-最滑-荣广-荣更-荣鹞-荣有-翁有空-皆养动散-皆养动所-皆养细躲-掌耶蒙-德日西泥-甩西、天西(今榕江境)-方西(榕江城)-共丢办(榕江沙江六百塘)-娘友娘路(丹寨)-九商兄汪、杨英杨营,党固松计(今剑河县境)等地居住。又陆续进入台江东南部的南宫、交密、东扛、交江,方召、翁脚、登交等乡村,然后向城郊及西北部地势较低的革东、施洞等地迁徙。定居台江的时间约在两千年前左右。(三)部落联盟苗族部落联盟若干个“江略”(氏族)组成,是苗族早期最高一级的社会组织形式。台江苗族先民主要有“方”、“黎”两个部落联盟,民间常称为“九江黎”(即九个江略的黎部落联盟,简称九江,汉籍史称“九股苗”),“十江方”。这两大部落内部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各种集会,商议大事。有的以节日的形式加以固定,在登鲁村和良田九匠,还有部落集会的遗址;有的在战争或重大事情时,联盟以御敌,在今剑河太拥乡的“党固松计”地方,苗族九个部落曾在此立有九个石柱,代表九个部落,然后分支迁往各个地方;雍正十年,曾于台雄杀牛盟誓,反抗清政府在台拱寨筑城设官;清咸丰五年(1855年)3月15曰,以张秀眉为首于今台盘乡掌麻你举行盟誓,起义反清。这些都是部落联盟的遗风。(四)江略(又称鼓社) 1、组成和功用。江略是由若干具有共同血缘的家族组成,也称“鼓社”,是一种氏族组织,同一江略内严格禁止通婚。江略形成于原始社会而沿袭下来。苗族在自理自治时期,江略管理整个氏族的生产、祭祀、伦理及纠纷的调解。审判,以及与别的江略进行军事联盟等事宜、苗族先民就是依靠江略的这些职能来加强内部的凝聚力,维系社会的安定,推动生产的发展和促进文明的提高。2、鼓主江略内部分设若干个职位,各司其职。第一鼓主;苗语称嘎略,由江略选举德高望重的老年人担任,是整个江略的主持者和领导者,地位至尊。平时不苟言笑,严守禁规,吃饭穿衣有专人服侍,处处显示祖先的民严。第二鼓主:苗语称嘎雄,协助第一鼓主处理事务,并专职服侍第一鼓主的衣食住行。如为第一鼓主披上礼服并先扣第一个纽扣;吃饭时先喂第一鼓主第一口饭,然后第一鼓主才吃;喝酒时,先请第一鼓主喝第一口酒;祭祀时为第一鼓主打伞等。第三鼓主:苗语称嘎佬,由会念诵祭词的人充任,其任务除了服侍第二鼓主外,还司职祭祀和念诵祭祖词。第四鼓主:苗语称顶王,掌管军事。第五鼓主:苗语称顶宝。掌管财物。其余的有待尤柳:由第一鼓主的姐、妹夫或女婿担任,参加有关娱乐表演仪式。嘎那:负责吹笙。嘎当:负责制作和摆设桌凳。喝酿:负责保管象征江略的“玉碗”。霸糯:由四个会唱古歌的歌师担任,分主客两边,祭祀时对唱古歌。台江苗族的江略很多,从血缘上,除有九江黎,十江方之外。从形式上又可分为“黑江”“白江”两种,祭祀时,黑江杀枯牛,踩的是长木鼓;白江杀猪,踩铜鼓。民国至解放初,从节约出发,很多村寨的黑江渐渐演变为白江,祭祀由繁到简。3、榔社:苗语称榔,有的由一个大寨组成,有的由居住在同一地域的胞族或若干村寨组成。榔社如遇重大事件或军事行动,均要举行全榔会议,制定公约,苗语称“告榔”(议榔)。榔社有固定的议挪坪,坪上立有石柱,义榔时,在此杀牛饮血盟誓,制定榔规及违反榔规的处分办法。椰社可说是苗族的立法组织,议榔是原始的民主议事制度,榔规是不成文的法律,大多逐步形成后来的乡规民约。榔社没有常设机构。有事才议榔,平时,严格执行榔规,相安无事。榔头一般推举(或公认)公正严格的长者或里老担任。 贵州苗族文化苗族文化被人们认为是世界上第三种特殊类型的文化,它介乎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既耕且游。迁徒是苗族历史的主旋律,他们以迁徒求生存,以迁徒求发展,在这一点上,与游牧民族有相似之处;但他们却以农耕为业,总是要在某个地方驻足一段时间,然后再告别这个旧的家园,又去建设另外一个新的家园,这又使他们同农耕民族有了许多接近的地方。苗族从黄河流域迁到长江流域,遍布湖南、湖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区。又渡海到达海南,有的还越过国境,到达东南亚各国,直至美洲。几百万人,历经几千年,在大地上缓缓移动,足迹到达东、西两大半球,这是何等的壮举! 他们越走越远,越走越分散,形成了若干支系,但文化传统始终不丢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一个目本文化,演绎成多种子文化,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文化系统。如果其他民族是以某种服饰来作为标志的话,那么,苗族就是以170多种服饰来作为其文化荷号。这些不同的亚族群符号,产生于各自不同的文化生态环境,有与之相对应的方言土语和自称,有不尽相同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和群体系统等等。在贵州的民族节日中,苗族的节日要占60以上。跳花一类节日集会最为普遍,内容大同小吕,都是男女青年的社交活动,但在时间上、表现形式上以及称呼上却是如此地不同。有的叫做跳场、跳月、跳洞、跳年、跳花,有的叫做玩花坡、坐花场,有的叫做芦笙节、爬坡节、赶秋坡,有的则叫做姊妹饭节、闹冲。虽然一般都过春节,但有些地方却是过苗年,而在贵阳、黄平、松桃等地则是过四月八,清水江畔的苗族同胞却是过龙舟节。黔东南的苗族,在鼓脏节杀牛祭祖。此外,还有迎雷节、斗牛节、祭树节、祭山节、杀鱼节等等数不胜数的节日。苗族歌舞丰富多彩。歌有许多种,其中古歌和飞歌最富有特色。舞蹈最有代表性的是芦至舞,集体演奏的芦笙舞有芦笙排舞、芦笙圆舞、芦笙四方舞、芦笙导舞、芦笙群舞、芦笙芒筒舞、芦笙鼓舞等多种  形式。苗族的这些歌舞从远古一直延续至今,代代相传,具有原始古朴的特征。舞蹈注重节奏感,强调步伐整齐,成百上千的人在一起跳舞,具有惊人的一致性,表现出排山倒海的气势和群体的威力。苗族传统节日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如:吃鸭节、吃新节、杀鱼节、采茶节等。过节除备酒肉外,还要必备节令食品。苗年苗年一般先在正月第一个卯日,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各家各户都要备丰盛的年食,除杀猪、宰羊(牛)外,还要备足糯米酒。年饭丰盛,讲究“七色皆备”、“五味俱全”,并用最好的糯米打“年粑”。互相宴请馈赠。杀鱼节多在江边,由妇女带上饭、腊肉、香肠等酒菜,只要捉到鱼,即燃起篝火,架锅煮鱼直到尽兴方归。“祭鼓节”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视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糯米饭是苗族节庆、社交活动中的必备食品,许多地区的苗族常用糯米面做成汤圆,也作为节日期间的一种食品。无论婚丧嫁娶必须备有酒、酸肉、酸鱼,否则视为失礼。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地的苗族人民欢庆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传统节日。一般在收获季节以后,有的在农历十月亥日,有的在农历九、十、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相当于汉族的春节。节日早晨,晚辈将做好的美味佳肴、虔诚地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些酒以示对其辛苦耕作一年的酬谢。姑娘们身着色彩鲜艳、风格各异、刺绣镶边或挑花的蜡染衣裤或长短百褶裙,佩戴着引人注目的耳环、手测钏等多种银饰物,与英俊的小伙子们跳起踩堂舞(男的吹芦笙,女的排成弧形翩翩起舞)。入夜,大铜鼓声传遍整个村寨。外村寨男青年手提马灯吹着笛子来到村寨附近的“游方”场去游方(又称“坐妹”、“坐寨”、“踩月亮”等,即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村村寨寨歌声不断。通过对歌,钟情男女便由定情之物-绣有鸳鸯的锦花带连接在一起。苗年若与“吃鼓藏”年相遇,更为隆重“鼓”为“大家族”之意,“鼓藏”是由家族人共同举行的祭祖仪式,若干年举行一次,七八年、十来年不等。“鼓藏”前,将“鼓藏”牛(为鼓藏神喂养三年的大牯牛)排队角斗。届时,大家推举的“鼓藏头”一主持仪式,杀牛祭祖,还要杀鸡鸭。全鼓的亲戚都要赶来参加,活动持续十余天。牯脏节苗族节日最古老最神奇的是几年不遇的牯脏节。牯脏节又称鼓社节、拉鼓节、祭鼓节,是苗族地区盛大的传统祭祀节日。各地节日的周期不尽相同,有3年、5年、7年、9年、11年、13年举行一次的,也有30年举行一次的。因耗资巨大,多数是11年或13年举行一次。节期一般在农历九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全国最大的苗寨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每13年过一次牯脏节,最近的一次是1986年(虎年)农历九月二十二日开始举行的。在节前的前两年同一氏族的村寨联合选出鼓主,俗称牯脏头,由德高望重,儿孙满堂的老人担任。鼓主主持筹备祭鼓用品,首先是选祭牛,好好喂养,不得役用。农历八月选吉日将上届用的鼓从藏鼓岩洞中抬回村寨,置于鼓场,称为“醒鼓”。然后伐大楠木凿造新鼓,并将新鼓抬入藏鼓洞,宣布启用新鼓,旧鼓废弃。到了牯脏节,于鼓场杀牛祭鼓,牛犄角连同头额骨一起,是主祭品。13天后,欢聚在一起的三、四万各族群众,要踩芦笙7至9天。平时不许启用的祭祀重器铜鼓,也要抬出来为歌舞伴奏,谓之跳铜鼓。节日里杀猪要说“亲吻大官”;拿刀来要说“拿叶子来”;用稻草烧猪,要说成“拿被子给官盖”;吃饱了,说是“满仓满库”;开猪脑说是“开仓门”。总之,说话要取富贵吉祥。跳铜鼓和踩芦笙同时进行。铜鼓场上中老年人居多,芦笙场上,多为男女青年,吹芦笙的小伙子要轮流为姑娘们领舞,姑娘们花衣银装,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成大圈,踏步摆手起舞,小伙子在踩芦笙的最后两天,可向看中的姑娘讨花带。姑娘们甚至会把贵重的银项圈、手表等当信物挂到意中人的芦笙芒筒上,每有此情,全场欢呼,衷心祝贺。铜鼓场中央摆着两大缸米酒,两个小伙子捧着盛满酒的大牛角杯,以竹棍敲着牛角,在舞者中选择敬酒对象。被选中者要倾杯而饮,不能用手接杯,否则就得从新来过。这种饮酒法叫作“喂牛”,因为牛是极受尊重的。“牯脏节”因隔年较长,一般不轻易举行。因此,每当节日来临,人们异常兴奋,为了观看这一神奇的传统节日,牯脏场上往往出现人山人海的盛况。吃新节也叫“新禾节”。“吃新”是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节日之一。没有统一的规定日期。按照习惯,在收获的季节里,找一块稻谷长势最好的田,大家就在这里欢庆“吃新节”。相传很古的时候,人间没有谷子,只有天上告呼(雷公)掌管的谷子国有谷子,人们只好打猎为生。为了得到谷种,苗族的老祖先告劳拿了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到谷子国换了九斗九升九碗谷种,放在仓库里,等来年开春播种。可是有一天晚上,胳膊很长很长的阿乌友,手扒着天边,借着天灯的光,踩着石头,舂蕨粑根,不小心将天灯打翻,恰恰掉落到木板仓顶上。结果起火,火越烧越大,谷种在仓里哭喊连天,最后乘着烟飞上了天,跑回了告呼家。告劳去找告呼,请他劝回谷种,可是告呼硬说谷种没上天。没办法,告劳又和告呼商量,再拿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去换回谷种。嘴巴磨破了九层皮,嗓子说干了九坛水,告呼死活不答应。告劳想了九天九夜,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等谷子成熟的时候,派一只狗到稻田里打几个滚,让谷子沾在毛毛上带回来。古历七月十三日早上,狗要出发了,告劳又交待:要取谷子杆有五尺高、谷穗有五尺长的谷种。但因狗走的太急,到南大门时,不小心绊了一跤,把告劳交待的话记颠倒了,结果跑到只有五寸长的稻田里,赶忙打了几个滚就往回跑。计策被告呼识破了,当狗走到天桥时,告呼早派了九十九个彪壮的武士一把守桥头,他们把狗打落到天河里,他们想天河又宽又深,狗只有死路一条。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狗落入天河后赶紧把尾巴翘得高高的露出水面,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游过天河回来了,尾巴上还沾有九粒谷种。告劳有了谷种,赶紧犁田撤种,到了古历六月六日这天,秧尖上抽出了一串狗尾巴一样的谷穗,一个月后,金闪闪的谷穗成熟了。古历七月十三日,正是取得谷种一年的日子,告劳这天摘了九升谷子,煮了一大锅香喷喷的白米饭。他先舀了三大碗给狗吃了,然后自己才尝新。剩下的谷种,年年播种,使人们都吃上了白米饭。为了记住取谷种的日子,将七月十三日定为吃新节,一直传下来。节日这天,家家都用新谷做饭,天刚破晓,人们便带上新米饭、酒、鸡、鸭、鱼、肉来到田间,祭过先人之后,宴席开始,大家围成一个圆圈,每人将手中的酒杯举到下一位的唇边,老人一声令下,大家接连欢呼三声,便互相敬又酒,一饮而尽。顿时田间笑声回荡,对歌、踩塘、跳芦笙等传统的文体活动开始,直到黄昏。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是贵州省贵阳市附近苗族人民纪念古代英雄“亚努”的传统节日。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苗族人民就在富庶的格罗格桑(今贵阳附近)休养生息,过着幸福、美满、丰衣足食的生活。为了抵御统治者官兵的攻打,足智多谋的首领“亚努”率众英勇抗击,给来犯者以沉重打击,但终因寡不敌众,不幸于四月初八牺牲,葬在“嘉八许”(今贵阳市喷水池附近)。为了纪念“亚努”英烈,至今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身穿节日盛装的苗族人民,都要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贵阳市喷水池旁集会。届时,喷水池旁红旗招展,人如潮涌,吹笙奏笛、对歌传情、耍狮子、玩龙灯、打球、比武热闹非凡。小伙子的芦笙比赛别有情趣,他们边吹芦笙边做快速旋转、矮步、倒立等技巧。夜晚,贵阳市和喷水池一带灯火辉煌,如同白昼,到处欢歌曼舞,一派欢乐景象。舟溪芦笙节居住在凯里舟溪一带的苗族。在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日要过芦笙节。芦笙堂设在舟溪井坎边的河沙坝上。正月十六日的清晨,几位主持芦笙堂的老人,扛着芦笙来到井坎查看碑文,念道:“吹笙挑月,乃我苗族数千年来盛传之娱乐活动。每逢新年正月,各地纷纷仿效,以娱乐而贺新年,更为我苗族自由配婚佳期”念完后倒出葫芦里的米酒,先在碑石上和芦笙堂中央,喷酒数口,各人又饮一大口,吹响了第一支芦竺曲;这时带着银花首饰,穿着艳丽节日盛装的姑娘和小伙子们随着悦耳的曲调翩翩起舞。小伙子们向意中人索取花带,姑娘们则将花带系在中意的小伙的芦笙管上。三天过去了,青年男女各自物色了心中的伙伴。这时主持芦笙堂的老人,仍然背着米酒,在碑石上和芦笙堂上喷洒米酒。堂中央插上草标。此后芦笙高挂,直到五谷归仓,农历“苗年”,才能取下,直吹到芦笙节。第四天是闹春,青年情侣,自由谈唱,交融感情,互送信物。龙舟节龙舟节是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此时万人盛装,云集江边,参加龙舟出发前的献祭活动。比赛开始,几十条龙舟破浪前进,两岸锣鼓、礼炮齐鸣,观众呐喊惊天动地。岸上还举行对歌、跳芦笙舞等活动。入夜,余兴未尽,青年男女相聚对歌,倾诉真情。捕鱼节捕鱼节是贵州中部独木河及南明河两岸苗族的节日。独木河发源于云雾山,在贵州境内北流至尤里、福来交界处与南明河汇合,再北流注入乌江。这个节日最初是在播种插秧需要水时,苗族人民在河边祈祷龙王降雨的求雨节,但年长月久,就逐渐演变为捕鱼节了。节日时期各地不一,从三月到六月,由各寨善捕鱼而有威信的“渔头”商定。届时,青壮男子都要前往山上采集树叶作“闹药”,到河中闹鱼捕鱼,妇女则在家中备办腊肉、香肠、糯米饭和酒。中午时,全家老少都穿着盛装,携带酒肉到河边进餐。食毕,男吹芦笙。女唱山歌,尽兴欢乐。到夕阳西下时,才带着鲜鱼回家,另设宴招待亲友或以鱼馈赠他们。吃信节吃信节,是贵州省合江县包寨一带苗族人民的节日,历时四天,时间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信”(戊)日(根据干支纪年计算)。届时,远嫁他乡的苗家姑娘,极尽梳妆打扮,穿着如花似锦的衣裙,佩戴琳挪满目的银饰物,满“载”节日礼品,跋山涉水回家探望父母乡亲。节日期间,全寨欢腾,鼓乐齐鸣,吹起芦笙,翩翩起舞,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百嗄雅山脚、翁雅河畔,人声鼎沸。斗牛、斗雀、跳芦笙、拔河、打球等比赛场上,喝彩声此起彼落。钟情青年男女相邀到树林里,溪水边对山歌,互相倾诉爱慕之情。花山节花山节,又称“踩花山”、“耍花山”或。“踩山,也叫 跳场或桃花,是贵州省西部、中部,云南省东南部和四川省南部苗族人民的盛大节日。日期不尽相同,有的在农历正月,有的在五月、六月、八月下旬不等。节前,几个苗寨联合产生花山会的三人领导小组,连任三年、七年、十二年不等花场在地势平坦的风水宝地届时,披上节日盛装的“花场”,灯笼高悬,彩旗飞舞。花杆矗立。身穿对襟短衣,头缠青色长布,腰来大市带的男子和身着节日盛装、精心梳妆打扮的妇女,吹着芦笙、吹呐,敲着铜鼓,载歌载舞,从四面八方云集会场。芦笙舞贯穿花会始末,赛歌是花会的主要项目,爬杆比赛最引人瞩目。舞狮、武艺竞赛、斗牛、赛马活动,各地不尽相同或兼而有之。芦笙舞给人一种轻松活泼之感,衣着鲜艳的姑娘和着小伙子芦笙的旋律起舞,有的是几个男子一字排开,边吹边舞,姑娘们围绕芦笙队,转圈而跳;有的是小伙子吹笙在前,姑娘联臂纵舞于后,或全场数百人随乐齐舞,歌舞升平,令人心旷神情。舞狮活动别有情趣,在矗立的花杆顶端悬挂一个猪头(或一只鸡)、两瓶美酒,舞狮毕,比赛爬花杯。花杯是用一棵剥皮的松树制成,又高又滑又细,要想取胜是很困难的,人们常常采用人梯的办法摘取胜利品。爬花杆表演最富有民族特色。表演者边吹笙,边绕杆旋转起舞。一个鹞于翻身上杆,头朝下,双腿交叉紧紧绞住杆子倒挂,吹奏芦笙,一个鲤鱼打挺,身体倒转一百八十度,循环反复一直攀到杆顶亮相。表演者双脚夹住花杆倒挂。吹着芦笙下滑,距地面数尺时,一个筋斗翻下,轻盈自如,赛过体操运动员的技巧,博得全场喝采。妇女的绩麻穿针比赛,饶有风趣,比赛搓麻绳、穿针引线的质量、速度。勤劳、智慧的结晶为她们带来节日欢乐。花山会是青年男女社交的机会,钟情的姑娘会被小伙子撑开的花伞拢去,互相依偎着,倾诉衷肠。花山会到处洋溢着节目的气氛,充满着真挚的友谊,纯洁的爱情。砍火星节苗族传统节日。流行干贵州关岭一带。节日内容主要是规定乡规。根据不同姓氏,节日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大致为七月、八月和九月二十七日不等。一年一度,按氏族中的人户,轮流值年,值年负责召集大家商讨乡规和有关大事,然后值年家要备酒杀鸡,请大家喝“合心酒”,并把鸡头敬给下一届值年。循环轮流轮到谁家值年,就在谁家举行聚议和饮会心酒。客家年苗族的客家年就是春节。在农历三十晚上,家人团聚,不许外人打搅。他们用半掩门放鞭炮以示此时来人不许入内。初一清晨继续燃放鞭炮,敬祖先,除邪恶。人们用两手做栏牛、拦羊状,嘴里说:“赶牛,赶羊”以示六畜兴旺,然后吃年饭。初二开始身着盛装的苗家人走乡串户,互相祝贺节日。好客的主人对来宾要敬酒三杯。家家洋溢着节日的欢乐。青年男女聚集在村前寨旁的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跳舞唱歌,有些地方还要举行“踩花山”、“并牛”等活动。晾桥节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苗乡寨头的传统节日,也叫“二月二”。相传寨头人原住在也雾山,因寨头土地肥沃,全寨人一起搬进寨头。搬家那天,龙也要跟着搬,但石屏河水挡住了龙的去路,于是寨里的构罗(长老)们商议一下,决定架桥把龙接来,因龙象征吉祥幸福。全寨十二房都要接,所以这座桥就修了十二个桥墩。桥修好了起名为“接龙桥”,桥是农历二月初二造的,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每年这一天寨头苗家十二房各抬一头猪,在桥上宰杀。龙船节龙船节,有的地方又称“龙舟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届时,清水江畔,彩旗飘舞,人如海,歌如潮,几十只装饰一新的青、红、黄龙舟一字排开,泊在争相竞发的起跑线上。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旌旗迎风“哗哗”作响。每条船上三四十名运动健儿,上着对襟短衣,腰系绣花带,下穿阴丹士林布裤,头戴精巧的斗笠,个个精神抖擞,集中待命。德高望重的鼓师和标致英俊的少年擂鼓呐喊,指挥龙舟行进在宽阔的江面上,龙船似离弦飞箭,两岸的欢呼声,喝彩声响彻天空。竞赛结束,男女青年随芦笙、吹呐、竹笛、芒筒、月琴、木叶等乐曲声翩翩起舞。跑马、斗牛、踩鼓和“游方”活动相伴举行,增加了节日浓郁的气氛。节日里,出嫁的姑媲精满载鸡鸭、棕粑回娘家探望。姊妹节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地区。每年春天,那里的苗族妇女要过一次“姊妹节”,吃上一餐“姊妹饭”。节日的早上,寨子里的姑娘们便去田里捉鱼,准备“姊妹饭”、不管她们到哪家田里捕捞,都会受到欢迎。妇女们吃完“姊妹饭”后,便各自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彩色糯米饭,到游方场找小伙子对歌。小伙子想要吃到糯米饭,必须在对歌中取胜。除对歌以外,妇女们可以随意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出嫁的姑娘也要回娘家过“姊妹节”。爬山节苗族的爬山节亦称“爬坡节”,形成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每年农历的三月下旬里的“马日”(古代用十二生肖记日),即农历三月十九日这天举行。届时居住在黔东南凯里地区的苗族人民聚集在香炉山上,他们在山上对歌斗雀,歌山人海,热闹非凡。青年男女边唱歌边沿着曲曲弯弯的山间小路向山顶攀登。一路春风一路歌,苗族的飞歌、情歌、酒歌、古歌洒满山坡,最先到达山顶的被誉为“爬山英雄”,受到大家的尊重。得到姑娘们的青睐。相传香炉山爬山节是纪念苗族的英俊青年阿补和玉帝小女儿阿别的。玉帝的小女儿阿别向往人间的自由生活,顺着山顶飞下来,与聪明能干、忠厚善良的阿补结为夫妻并生有三个女儿。一天黎明全家人正在高兴之际忽然鸡叫头遍。玉帝规定每天鸡叫三遍时为朝拜时,阿别若不能及时赶到,必有大祸临头。心急如火的阿别在山顶向天空飞奔时一脚将香炉山顶登垮了六层。香炉山没了山顶,阿别再无法下凡了,玉帝也因没有山顶不能享受人间香火,便罚阿补变为香炉,供烧香之用。为了纪念阿别和阿补的忠贞爱情,苗家人便在阿补变香炉这天过一年一度的爬山节。杀鱼节居住在贵州省贵定一带的苗族人民每年农历三月初九都要过杀鱼节。这天,人民起早来到河边,叉起河里的鲜鱼,在河边煮着吃,边吃边唱山歌,吹芦坚,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鼓节这是苗族的传统祭祖节日。十二年一大祭,六七年一小祭。传说,人类的妈妈“妹榜妹留”是从枫树的树心里生出来的,他们死后还要回到枫树里去,人死后灵魂也要回到老家去才得安息。祖宗的老家在树心里,木鼓就是象征祖宗安息的地方。后来祭祖,“祭祖”喊成了“祭鼓”了。沿袭到现在祭鼓就是祭祖了。祭鼓是以“缰略”为单位举行的,一个“缰”是一个始祖传下来的有血缘关系的亲族,他们共同敬奉一个认为祖宗的灵魂住在里面的木鼓。祭鼓节那天,每家准备一头水粘牛,也可以几家准备一头,或买些牛肉。先放牛角斗,几百头牛一起角斗,场面是很壮观的,然后再宰杀敬供。按习惯,不论是来庆贺的亲友,还来看斗牛的客人、过路的商贩,一律留下,不准走,人越多,主人脸上越光彩。跳花节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关岭地区。这是关岭地区苗族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节日。据说是为多年不生育的夫妇们举行的娱乐盛会。现在远超出这个范围。节目多在正月举行,为期三天左右。白天,吹芦笙、口弦,唱歌跳舞。晚上,对歌,谈情说爱,老人围在篝火旁饮酒畅谈。参加者有时上万人,男女老幼竞相赴会。贵州苗族银饰 苗族普遍喜戴银饰,男女皆然,而以青年妇女为最。明代郭子章的黔记郑五九就有黔东和黔中苗族“以银环、银圈饰耳”的记载。到清代,使用银饰盛极一时,不仅很普遍,而且数量多。如黔东苗族妇女,头戴银花,耳戴银环,项戴银圈,“以多为富”。苗族的银饰,均为本民族男工匠所制,以黔东南和湘西的工艺最高。成品有粗细两类:粗件如黔东黄平、炉山、台江一带的扣环项链、实心项圈、实心手镯等,一般不要求精工制作,用银份量大,佩戴的目的是显示富有。但也有较为精工的泡项圈、泡手镯、空心钻花项圈和手镯等,制作虽较为费工,但用银较少。细件很精致,著名的如黔东清水江、舞阳河两岸的银花、围腰链、银羽、银泡、银雀、银索、银冠、银罗汉、银铃,湘西和黔东北的银链、银花、银耳环、银牙签、银铃、银蝴蝶、银牌、银披肩以及祭祀用的银冠等。制作这类银饰费工极大,有的要经过多程序的加工,如制银索,要将银拉成细如白发的银丝,然后集数十根银丝编成每面呈“人”字形的六棱银索。黔东的银冠,更是集银饰工艺之精华,在面积不大的冠架上,焊接的银花、银铃、银雀、银蝴蝶、银针、银签等饰物,重约三、四十两,有数十件甚至百件之多,件件都是精工之作,闪耀着苗族人民的智慧之光。苗族银饰冠于中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首,世界上恐怕也没有其他任何民族银饰艺术能与之媲美。如古老而原始的歌乐舞一样,苗族最早的银饰艺术萌芽于巫术图腾活动之中。苗家笃信银器能驱邪逐崇、防阴气戕害。古时苗民戴上银脖圈,据说能战胜作恶的“老变婆”,确保合家平安。闻名遐迩的黔东南苗族大银角,其造型源自祖先蚩尤“头有角”的形象,旨在祭祀祖先、获得其保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银饰爱惜备至,奉若神明。他们创造了各式各样图案、款式的银饰造型,既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民间气息,又表现出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同时也显示了一个大民族的辉煌与气势。苗族银饰与服饰苗族女性的银饰制品种类繁多,从使用部位来划分,可分为头饰、脖饰、手饰、脚饰及衣饰五大类。头饰有银梳、银簪、银角、插花、银雀、耳环、耳柱、凤冠、银沧签等;脖饰有劲圈、压领等;手饰有手镯、戒指;脚饰有脚圈之类;衣饰则有银片、银牌、银沧、响铃、钮扣、腰带链等等。项圈和压领有扭丝、扁条、响铃、翻边等花样;手镯有小米、圆柱、竹节等不同式样;戒指又有四方、马鞍、四连环等种类;衣饰银片中有衣肩银片、衣角银片、衣袖银片、背带银片等门类。银饰图案的题材多以苗族人民生活中习见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为制作内容,也有少量传统民俗戏文、传说人物、场景、山雀、蝴蝶、蜈蚣,田里的鱼虾、田螺,树上的桃子、石榴,门前房后的莲花、菊花、水仙、牡丹,畜圈里的牛、马、鸡、兔,甚至箱子里的古钱、元宝,男人们把玩的唢呐、刀剑等,但凡眼下所见,都成为银匠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题材。各样组合搭配而成的银饰纹样,在苗家服饰中都表示各种不同的象征意义。蝴蝶、锦鸡、龙、凤纹样与苗族神话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而“八仙过海”、“双凤朝阳”、“龙凤呈祥”、“双狮夺宝”等纹样,是按传统民俗的习惯分别表达神通广大、祥瑞喜庆、男女恩爱、发家致富的吉祥涵义。苗族的银饰,有如苗家人的太阳,千百年来给苗族生存的世界带来光明与祝福,向寂寥的宇宙和回归的内心投射出灿烂之光,从而产生出支掌苗家人生活美好的巨大精神力量。贵州苗族盛装 苗家的女人们在隆重场合所穿的盛装,从对襟绣花上衣、绣花裙、百褶裙,到围腰、绣花鞋等,全由她们亲手缝制。种棉、织布、染色、剪裁、缝制和刺绣,无一不是乡民自己手工完成。她们按照祖传的样式和自己的需要制作这一切。他们的衣饰多为对襟大开口绣花衣,青色百褶裙,外套由长条绣花飘带组成。衣饰底色多为黑色或深蓝,这对于衬托服饰上边白花花的银饰有别样的好处。唯有深色底上刺绣的红黄蓝绿与银饰闪亮的素洁对比,方可显得缤纷鲜活。各种刺绣工艺飞针走线皆清晰、明朗,正因为布料的浓重才反衬出刺绣的明丽,刺绣的明丽又恰到好处地反衬出银饰的朴实无华。浓重的布料,明丽的刺绣与闪亮而质朴的银饰三位一体,互相映衬,构成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达成了视觉上平衡而完美的艺术效果。花衣银装假若盛装的苗族姑娘汇聚在一起,那一定会变成一个美丽的银色世界。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们挽发髻于头顶,戴上高约20公分左右,制做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更显的高贵富丽。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苗家姑娘的裙子叫百褶裙,但实际上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00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这些裙子从纺织布到漂染缝制,一直到最后绘图绣花,都是姑娘们自己独立完成,再加上亲手刺绣的花腰带,花胸兜,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贵州苗族习俗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婚俗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饭。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做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食俗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多先把稻谷晒干倒入碓中舂去米糠,现舂现吃,每次舂35斤。现在不少地方已用电力、水力碾米了。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油炸粑粑是先把粘米和少量的黄豆浸泡后,打成浆状,再把打好的稠浆舀入铁皮制成的模具内放入滚油中炸,呈金黄色即可。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狗肉性热,有暖腹健胃,强食滋补的作用。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住在高寒山区的苗族,喜欢用白水将蔬菜煮成淡菜吃。四川的苗族还把豆浆做成豆花,用以待客。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夏天在黔东南,客人进门,主人总先送上酸汤,喝罢顿觉酸凉解渴。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咂酒别具一格,饮时用竹管插入瓮内,饮者沿酒瓮围成一圈,由长者先饮,然后再由左而右,依次轮转。酒汁吸完后可再冲入饮用水,直至淡而无味时止。咂酒一经开坛,剩酒无论浓淡,均不复再用。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除茶外,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贵州苗族芦笙文化 金色的秋天,是苗家制作芦笙的大好时节。每到此时,苗族小伙子便从山上砍回金黄的笙竹,开始削竹、制簧、安箍。于是一把把大小不同的芦笙随着一代新的芦笙手制造出来,并奏出一首首悦耳动听的曲调,引来姑娘的笑声和青睐。芦笙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据文献记载,芦笙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远在唐代,宫廷就有了芦笙的演奏。当时芦笙被称为“瓢笙”。清人陆次云在峒溪纤志一书中,对芦笙的形制和苗族男女“跳月”时演奏芦笙的情景作了具体的描绘:“(男)执芦笙。笙六管,作二尺。笙节参差,吹且歌,手则翔矣,足则扬矣,睐转肢回,旋神荡矣。初则欲接还离,少且酣飞扬舞,交驰迅速逐矣。”由此看出芦笙在古代苗族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现在芦笙的形制已发生了很大变革,分大、中、小等多种类型。均由笙管、笙斗和簧片三部分构成。常用的芦笙管6根,外侧开有接音孔,下端装置铜簧,插入一长形木头葫芦内,每簧一音。在每二三根笙管上端合套竹管作为共鸣管。小芦笙的管长十几公分,大芦笙长四、五米不等。低音芦笙类中,有在大竹筒内装一细竹管,发音者称为“芦笙筒”。现经改革,笙管数增至20余根,每管上端均套用薄铜皮制作的共鸣管,音域可达两个八度又五度。芦笙音色明亮浑厚,男女均可吹奏。每当过年,婚嫁喜事,起房盖屋,人们总要手捧芦笙,载歌载舞,以此抒发自己的欢乐和感情。自古以来,芦笙吹奏,都要配合舞蹈,边吹边舞。不过根据各地区习俗的不同,芦笙的演奏也有所差异。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的“踩芦笙”,规模宏伟,芦笙高大,芦笙队伍演奏的芦笙,音乐丰富,乐声雄厚,气势磅礴,动人心魄。芦笙手们一边吹,一边熟练地做出倒立、滚翻、吊挂、倒背、爬竿、叠罗汉等高难动作。有的地区则以芦笙独舞和双人舞见常,旋律明快,节奏自由,技巧娴熟,引人入胜。有的地区芦笙较小,男吹女舞,节奏平稳舒缓,耐人寻味。这些不同风俗的芦笙技艺,汇聚成一束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奇葩,代代相传,永不衰退。另外,芦笙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而且是苗族男女青年成婚的重要“媒介”。通过它能使豆蔻年华的青年,互相了解,产生爱慕,结为伉俪。每当风清月夜,有情的小伙子手捧心爱的芦笙吹一首婉转悠扬的爱情曲,姑娘们闻声,就心领神会,以清脆的歌声相对,这种恋爱方式,外行人是听不懂的,内行人,一听自明。因此,芦笙在苗族人民心目中是神圣的,珍贵的,家家离不开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财经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