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布局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0588731 上传时间:2022-03-0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4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产业布局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区域产业布局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区域产业布局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章 区域产业布局第一节 区域产业布局的含义及其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一、区域产业布局的含义二、区域产业布局与区域经济三、区域产业布局的要求第二节 区域产业布局理论一、区位理论:早期区域产业布局理论二、产业布局理论的发展三、以后起国为出发点的产业布局理论 四、区域产业布局中的效率与公平选择理论第三节 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和实现机制一、区域产业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二、区域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 三、区域产业布局机制第四节 区域产业布局的定量分析方法一、产业布局的指标分析法二产业布局的模型分析法第 章 区域产业布局区域产业布局理论主要研究产业在区域或空间上的配置和分布问题,包括产业在区域的集聚、扩散、分化和组合等问题。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产业空间分布规律,为实现产业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提供规划方案和政策等。对区域产业布局的研究涉及到经济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产业在区域或空间上的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资源空间配置效率的发挥,并进而影响到区域产业和经济的发展。第一节 区域产业布局的含义及其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一、区域产业布局的含义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与组合,这种空间分布与组合不只是局限于地理学意义上,更主要的是在经济学意义上所揭示的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各部门、要素及环节在区域或空间上的动态组合与分布。任何一个区域的产业系统都存在一个如何布局的问题,不同的产业空间组合与分布方式,将带来不同的区域产业运行效率。为了避免产业布局的盲目性,提高区域产业运行效率,就有必要对区域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方式方法等进行研究,由此即产生了研究区域产业布局的理论或学科,有的称为“产业布局学”,有的将其归于“区位经济学”或“空间经济学”的范围。但不论归于哪一学科,产业布局理论的基本内容都是研究产业的空间分布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它同样也是区域产业经济分析的重要内容。二、区域产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区域产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存在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它是区域经济的一个层面的问题,是从产业的区域空间布局和配置角度对区域经济进行的研究。任何一个区域,都要求把一个个产业及产业的各部门落实到特定的区域地点上,与该区域地点的自然生态、经济、资源禀赋与技术条件相结合。可以说,进行区域产业布局的过程,就是根据该区域特定的自然资源条件、现有生产力状况和技术条件等,合理配置和分布产业,以实现最大限度地提高产业配置效率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说,区域产业布局是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深化。从一般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特征,即数量扩张、结构转换和水平提高。数量扩张是指区域国民经济各产业的生产规模在原有基础上的扩张;结构转换是指各产业生产规模伴随生产要素的流动在各产业之间的转移和重新配置,从而出现某些产业相对增长较快,而与此同时某些产业增长较慢的现象;水平提高则是指区域经济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得到提高。从现实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可以看出,区域经济的数量增长与结构转换存在着内在关联性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区域经济数量和规模的扩张将导致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的重新调整;而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及布局又是区域经济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提供有力的结构与效益基础,从而有利于实现和保持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由此可见,区域产业布局与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区域经济问题,不应忽视区域产业布局问题,否则,区域经济研究就缺乏相应的结构支点而限于空洞。从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施加影响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制定实施一定的区域经济政策,来影响区域产业的布局,从而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产业的合理区域布局。三、区域产业布局的要求1.主要着眼于宏观经济效益对区域产业布局的研究必须从国家宏观层次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不应仅仅根据企业区位指向研究产业布局。尽管企业区位选择对区域产业布局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各个企业毕竟是为取得自身利润最大化进行区位选择和决策的,企业的这种区位决策可能并不符合区域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要求,甚至与这种要求相违背,导致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利的后果。因此,必须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大局和区域经济整体利益出发,对区域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形成区域间及区域内合理的分工协作格局,实现区域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一个特定区域来说,进行产业布局应考虑相应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因素和条件,主要的有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和劳动力、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等,这些因素将从不同的方面对区域产业布局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不同产业部门对区域布局的条件要求不同,因而使得不同地区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也不相同,同一产业部门布局在不同地区也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果。这就要求在进行产业布局时,必须全面、深入地分析影响区域产业布局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因地制宜地布局各产业部门,实现区域产业布局的合理化,促进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2. 充分考虑区域内产业特征和相互作用关系要实现区域产业的合理布局,应首先将产业按功能划分为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三大类。主导产业是决定区域在一国地域分工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部门,是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和核心,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主导产业;辅助产业是围绕主导产业的协作配套部门,与主导产业有密切联系,因主导产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可分为前向联系产业和后向联系产业,基础产业则是为发展生产和保证生活供应而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包括生产性、生活性和社会性基础产业,这类产业一般具有区域相似性的特点。由于区域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主导性的影响,因而应成为区域产业布局的核心,区域产业布局结构应围绕着主导产业的确立,充分考虑其产前服务、协作配套和产后深度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等环节和因素发展关联产业,形成高效率的区域产业布局结构。三、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统一随着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经济行为作用程度的不断加深,环境、生态保护在区域产业布局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区域产业布局不仅仅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要求,同时要考虑生态、环境效益的要求,着眼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实现区域产业布局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长期以来,我国在进行产业布局过程中,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生态环境效益,造成不良的生态环境后果。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和要求,它也应是我国现实区域产业布局应遵循的基本要求,通过产业合理布局,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区域产业结构。 第二节 区域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区域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生产活动与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产业革命导致了产业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已有的产业发展思想已无法解决门类繁多的产业如何实现合理布局的问题,这就从实践角度提出了对产业布局理论的强烈需求。从经济学发展演变的历史看,随着经济学和地理学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与融合,在理论上也为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准备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条件。区域产业布局理论就是在这样的理论与实践背景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区域产业布局具体划分为区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增长极理论和效率与公平选择理论。一、区位理论:早期区域产业布局理论最早的区域产业布局理论是区位理论。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随着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和地区间经济联系的空前扩大,产业如何在空间合理布局问题日显重要,这时仅以地理环境解释经济分布和地区经济差异,在理论上已很难自圆其说,对实际的社区域产业布局也难以起到指导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古典区位理论逐步形成。西方古典区位理论主要由经济学家杜能(Von Thunen)奠基,经过阿尔弗德韦伯(A.Webe)及后人较为系统的研究,在19世纪末初步建立。区位指的是企业(或厂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地理位置,区位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企业确定其最优区位所依据的原则和因素。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在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简称孤立国)一书中,提出著名的孤立国圈层理论,对农业产业布局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在农业布局上,什么地方适合种什么作物,并不完全由自然条件决定,农业经营方式也不是任何地方越集约越好。在确定农业活动最佳配置点时,要把运输因素考虑进来,容易腐烂、集约化程度高的农产品生产要安排在中心城市附近,如生产鲜菜、牛奶等;需粗放经营的可安排在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地方,如放牧等。由此形成这著名的农业圈层理论,如图 1所示。虽然杜能研究是农业区位问题,但他的理论对后来的工业区位理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启发。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Webe)是工业布局理论的创始者,他在1909年撰写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工业区位和布局理论。在他看来,工业布局主要受到运费、劳动费和聚集力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运费是对工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工业部门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别主要是运费造成的,如钢铁、制糖等,这类工业的最优区位通常在运费最低点上。韦伯将龙哈特(W.Launhardt)提出的区位三角形概念一般化为区位多边形。他假定有几个原燃料地,则工厂的最优区位必须满足的条件为:miri+rk)其中,F为单位产品总运费,为运费率, mi (i=1,2,.,n)为单位产品消耗的i原料、燃料重量; ri为i原料、燃料的运距;rk为产品运距。韦伯认为劳动费也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对劳动费在生产成本中占很大比重,或与运费相比较,劳动费在成本中所占比重大的工业部门,如珠宝首饰业、纺织业等,运费最低点不一定是生产成本最低点,当存在劳动费最低点时,它同样会对最优工业区位施加影响。为了研究这种影响,韦伯提出了劳动费指数的概念。劳动费指数与运费最低区位相比较,工厂布局应该是劳动费最低点,单位产品所增加的运费小于所节约的劳动费,则最优区位为劳动费最低点,而非运费最低点。聚集力也会对工业最优区位产生影响。聚集力是指企业规模扩大和工厂在一地集中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和企业外部经济利益的增长。聚集经济效益一方面取决于聚集的产业、企业的种类和结构,另一方面取决于聚集的规模。可见,韦伯提出了影响工业区位与布局的三个一般性的区位因子或要素,即运输费用、劳动费用和聚集力。当然,在现实中,除了这些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这些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产业布局起着某种影响,由此决定不同产业有不同的区位指向,如运输指向型,或称运输成本最低点指向型,它是指在产品完全成本构成中,运输所占份额较高的运输密集型产业会向运输成本最低的区位移动倾向;再如,资源指向型,产业中耗用资源多的部门会向资源丰裕且价低的地区倾斜和移动。同样道理还有劳动指向型、技术指向型、资本指向型等,所以不同产业根据其自身特点,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密集度和禀赋比率不同,会有不同的区位指向。产业区位指向是进行产业布局应考虑的主要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规模的扩大,韦伯以后的研究者发现,最小生产成本并不能完全最终确定企业的最优区位,成本最低也不完全意味着利润最大化,市场因素对产品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为此克里斯泰勒(Chrstaller)创立了中心地理理论。他认为,高效的组织物质生产和流通的空间结构,必然是以城市这一大市场为中心,并由相应的多级市场构成相应的网络体系。廖施(Losch)进而又考察了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结构对产业区位的影响,由此将区位分析从生产扩展到市场,同时从单个厂商扩展到整个产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西方古典区位理论得到不断的补充和丰富,但其理论的基本内核和特征一直很明确,那就是:它的研究宗旨是为各个企业或部门寻找最佳的生产区位,不管是研究运输成本、劳动费用,还是市场因素、需求结构都体现出寻找最佳区位的实质是在寻找一种比较优势,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比较优势也出现依次替代,但最终是为保证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再者,这种区位研究无论是从运输成本和工资着手,还是从利润和产品销售范围着眼,都是以完全竞争市场机制下的价格理论为基础的,属于古典微观经济学范畴。二、产业布局理论的发展自19世纪产业区位选择理论形成以来,产业发展的实践又不断对产业布局提出新课题,产业布局理论也随之迅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各个研究者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各有其侧重点,因此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流派。(1)成本学派理论。成本学派理论的核心是以生产成本最低为准则来确定产业的最优区位。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韦伯。韦伯之后,美国学者胡佛(EHoove)于1931年、1948年分别写了区位理论与皮革制鞋工业和经济活动的区位两本书,对韦伯的理论作了修改,成为成本学派的又一重要人物。他认为:(1)如果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且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讫点最佳,因在中间设厂将增加站场费用。这就是胡佛的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的理论,它为大城市工业集中提供了依据。(2)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在生产过程中只有一部分重量转移到成品中,另一部分作为废料排出的原料),则港口或其他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这就是胡佛的转运点区位论,这一理论是对工业布局理论的重要贡献,为人们在港口布局工业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还有赖利(WRelly)、艾萨德(WLsard)等也是成本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赖利对产品交换的不同价格政策对工业区位的不同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艾萨德根据韦伯理论,排除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假设,对运输指向的工业作了更详尽的分析。(2)市场学派理论。市场学派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把企业安排在利润最大的区位。在市场激烈竞争中,商品销售问题日益突出,这时在考虑生产成本与运费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的安排。研究市场划分的主要理论有谢费尔(Shaffle)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他认为:任何两地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两地市场间市场分界点为两地均衡点。研究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的理论主要有克里斯塔勒(WChr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廖什(A.Losch)的区位经济学。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出版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提出了中心地理论。该理论的要点为:(1)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拥有若干大小不同的城镇。城镇为其服务范围内的居民和单位提供货物和服务,每个城镇大多位于其服务区域的中央,所以称为中心地。中心地的大小与排列有一定规律,高级中心地只有一个,次一级的中心地较多,等级越低的中心地数目越多,规模越小。(2)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处在一个完善的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各级中心地位于六边形的中心或边的中心与顶点上。(3)不同规模的中心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每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它所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与等级。(4)同一等级的两相邻中心地之间的距离相等,级别越低,相邻两个中心地间的距离越短,等等。克里斯塔勒首创了以城市聚落为中心进行市场面与网络分析的理论,很受学术界的重视。廖什于1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一书,他在该书中论述了区位平衡理论、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区理论和市场区位理论等。他认为:工业布局的根本原则是寻求最大利润,但把单个经济活动单位置于实际空间中去研究,其布局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首先会遇到竞争者的影响,其次会遇到消费者与供应者的影响。在产业布局过程中,如果要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找出各经济单位布局的相互依存关系,就要寻求整个区位系统的平衡。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经济区理论,他把经济区边界分为两类:一类是部门经济区边界,分为生产竞争边界与市场竞争边界;另一类是综合经济区边界。为寻求工业布局区域平衡,他设计了一系列平衡方程,也就是均衡条件。(3)成本市场学派理论。成本市场学派是在成本学派与市场学派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学派不仅综合研究了成本和市场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而且拓宽了区位理论的研究领域。古典区位理论讨论的是微观布局问题,即企业布局,市场学派尽管重点研究了市场区问题,但没涉及区位,是一般均衡问题。成本市场学派建立了一般均衡理论,而且探讨了区域产业布局与总体产业布局问题。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艾萨德、俄林(B.Ohlin)、费农(R.Vernoon)等。艾萨德是区域科学的创始人,1954年他出版了区位和空间经济一书,试图在杜能、韦伯、克里斯塔勒和廖什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一般区位论。他详细讨论了运输量、运费率、劳动力等对企业布局的影响,提出了著名的替代原则,通过对市场区的分析提出了竞争布局模式。此外,他还讨论了工业的聚集、规模经济、经济区的规模等。俄林于1933年出版了区域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在产业布局方面建立了一般区位理论。其理论对原料分布、市场区、运输能力与条件、价格、劳动力和资本的分布、规模经济、利息差别、商业和要素流动等许多要素进行了广泛的综合分析。俄林的一般区位理论包括要素禀赋理论、相互依存理论、区域专业化理论等。他对产业布局理论作出了杰出贡献。费农在俄林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品寿命周期理论,认为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产业布局各有特色:(1)处于创新期的产业属于技术集约型产业,一般布局于科研信息与市场信息集中、人才较多、配套设施齐全、销售渠道畅通的发达城市。(2)处于成熟期的产业会从个别点向面上转移,出现波浪扩散效应,这是因为生产定型化使技术普及化,同时大城市的成本费用一般较高。(3)衰退期的产业经过长期生产,技术完全定型化,产品需求趋于饱和,生产发展潜力不大,于是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费农的产品寿命周期理论以技术发展为依据,提出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核心内容。三、以后起国为出发点的产业布局理论(1)缪尔达尔一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1957年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首次提出“循环累积因果论”。他认为,市场经济力量的正常趋势不是缩小区域间差异,而是扩大区域间的差异。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间的要素流动中,不仅仅是劳动力,而且资本也会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发达地区经济往往表现为一种上升趋势的正反馈运动;相反,欠发达地区经济则表现为一种下降趋势的正反馈运动。在这种循环变动过程中,存在着扩散和回流两种不同的效应。扩散效应是指发达区域到不发达区域的投资活动,包括供给不发达区域发展的原材料或购买其原料和产品;回流效应是由不发达区域流入发达区域的劳动力和资本,它将引起不发达区域经济活动的衰退。由于在循环累积因果过程中,回流效应总是大于扩散效应,因此区域差异在市场力量作用下会不断增大。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提出与缪尔达尔回流和扩散效应相对应的极化和涓流效应,他认为在市场力量作用下,极化效应总是居于主导地位,如果没有合理的经济政策的干预和调节,区域间的差距会不断扩大。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动摇了新古典学派区域均衡增长理论的理论基础,由此引发了区域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的长期论战。(2)增长极理论。这一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所提出,其核心内容是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者有创新力的企业在特定区域或者城市聚集,从而形成一种资本和技术高度集中,增长迅速并且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机制,由于其对邻近地区经济发展同时有着强大的辐射作用,因此被称为“增长极”。根据增长极理论,后起国在进行产业布局时,首先可通过政府计划和重点吸引投资的形式,有选择地在特定地区或城市形成增长极,使其充分实现规模经济并确立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和中心地位;然后凭借市场机制的引导,使得增长极的经济辐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从其邻近地区开始,逐步带动增长极外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后,借鉴增长极理论指导产业布局,如经济特区的设立、开放城市的确定、各类开发区的建设等。(3)点轴理论。点轴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过程看,产业、特别是工业先集中于少数点,即增长极。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点的增多,点与点之间由于经济联系的加强,必然会建设各种形式的交通通讯线路使之相联系,这一线路即为轴。这些轴线首先是为点服务而产生,但它一经形成,对人口和产业就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吸引企业和人口向轴线两侧聚集,并产生新的点。点轴理论就是根据区域经济由点及轴发展的空间运行规律,合理选择增长极和各种交通轴线,并使产业有效地向增长极及轴线两侧集中布局,从而由点带轴、由轴带面,最终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点轴布局理论对中国产业布局曾产生过较大的影响。(4)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二元经济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 Myardal)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在后起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发达地区由于要素报酬率较高,投资风险较低,因此吸引大量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和重要物质资源等,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而在一定时期内使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产业集中的聚集规模经济效益不是无限的,超过一定限度之后,往往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现象。这样发达地区会通过资金、技术乃至人力资源向其他地区逐步扩散,以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发达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减慢,会相应增加不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机会,特别是对不发达地区产品和资源的市场需求会相应增加。这一理论给予后起国的启示是:后起国在产业布局问题上可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首先,利用某些地区已形成的某种经济和技术优势,通过制定政府发展计划和重点投资等政策,促使这些地区经济的优先增长。第二,通过差别性的产业布局政策和与此相关的财政、金融政策,引导生产要素和重要资源向先行发展的发达地区转移,使其迅速形成一定的经济、技术规模,并先行赶上国际经济发展的水平。第三,如果在发展初期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并不明显,那么政府可通过各种要素和资源条件的比较、生产成本的估算以及社会经济综合因素的统筹,确定优先发展的地区。同时从控制全国地区之间贫富差距、维护经济相对平衡发展出发,后起国政府必须严格掌握鼓励发达地区经济优先增长的政策力度和实施时机。生产力布局理论主要用于指导政府在空间的投资行为,既包括企业、项目的布点,也包括产业的宏观布局。前苏联还有一种生产地域综合体理论。这一理论强调在安排大型项目尤其是资源开发项目时,要注意相关配套项目的同步上马,以利每个项目较好地发挥作用。生产地域综合体这种布局形式,需要通过国家大量投资来实现,且以资源的开发为特点。(5)威廉姆斯的“倒U曲线”理论。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斯发表了“区域不平衡和国家发展过程:一个描述过程”一文,将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由主要借助于不切实际的假定转向进行具体的实证分析,并根据世界上24个国家的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资料,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势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区域间增长差异呈“倒U形”变化,即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总体经济的增长,区域间的差距会逐渐扩大,经过一定的时期,这一差距保持相对稳定;当经济进入成熟增长阶段以后,区域间的差异将随着总体经济增长而逐渐下降,由此构成一个“倒U形”曲线形的变化态势。倒U曲线 扩大 缩小经济发展水平图4-1 威廉姆斯的倒U曲线 四、区域产业布局中的效率与公平选择理论 本部分参考了杨公朴等:产业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3-440。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不仅是一个效率问题,也包含着公平问题,是效率与公平的两难选择问题。以上几种理论都忽视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权衡问题,仅仅着眼于某一方面分析产业的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全面的。区域产业布局从表面上说是区域经济发展及其效率问题,而从是指意义上说,则是效率与公平的权衡与取舍问题,是经济学研究中公平与效率关系在空间经济学中的应用与表现。1.空间公平与效率的含义从经济学意义上说,效率是衡量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配置程度的经济学范畴。任何经济资源总是有限的,使用和配置资源的方式、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资源的有效发挥程度。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方式,将降低资源使用和配置效率,甚至可能产生负效用。效率增长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从投入产出角度看,一定的投入有较多的产出或一定的产出只需要较少的投入;相反,一定的投入有较少的产出或一定的产出需要较多的投入,则意味着效率的下降。二是从配置角度看,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等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既不存在浪费也没有闲置,资源效用完全释放,这表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效率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它还涉及到一定的价值判断问题。这可从两个角度理解:从资源的有效使用角度看,投入是投入者自行决策的,如果产出不被社会所接受,那么即使是高产出也不应认为是有效率的,这取决于社会对效率的判断;从资源有效配置角度看,某一特定资源,投在不同地域会有不同的产出,表现出不同的效率状况,而社会对这些不同的产出效率有着不同的价值判断。从社会需要角度看,某一种资源投入的结果会因不同的地域配置将产生不同的效率。一般而言,形成有效率的区域资源配置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会是个自发的过程,不同的区域条件形成各自的区域配置。公平是与效率相联系的概念,但它本身并不是个纯经济学范畴,它内在地包含着价值判断的意义。公平表现在经济关系中的不同方面,经济学研究中更多的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占有生产资料方面的公平等,而区域经济学和区域产业经济分析则关注产业的地域空间布局公平问题。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的有限性使得资源必须得到合理配置,资源配置不仅有生产过程的配置,还包括地域的配置,如何实现有效的地域配置就是区域总体效率问题。衡量区域总体效率的指标主要是一国宏观经济目标,如经济增长速度、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指标。需要注意的是,就空间资源配置或产业布局看,有效率的资源空间配置或产业布局并不完全等同于空间的均衡协调,一定条件下有效率的空间资源配置通常会造成资源的不均衡分布,进而造成区域间的不均衡发展,由此导致资源空间配置和产业布局的非公平。这是一种侧重结果维度的公平判定,它与强调过程公平的收入分配公平判定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空间结果的公平判定往往是较难把握的,空间地理差异、资源禀赋差异、技术与政策取向等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2.空间公平与效率的兼顾与选择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过程中兼顾效率与公平,即是:一方面实现区域整体效率的提高,表现为通过资源的空间有效配置,旨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从而增强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通过运用各种手段逐步缩小区际差异,实现区域之间相对均衡的发展,控制区域之间差距过大,维护整个社会和谐。在现实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过程中,空间效率与公平二者之间既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同时又表现为一定的矛盾性。空间效率的实现有助于更大程度和更高水平上实现区域能公平;反过来,区域公平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区域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在工业化任何时期,区域公平与效率二者之间的矛盾都是不可避免的,具体表现为要么以一定的非效率换取公平,要么以一定的非公平换取效率,不同区域或时期二者的矛盾都是存在的,不同的只是公平或效率损失的程度大小而已。特别是,有效率的区域配置并不能完全带来空间的均衡协调,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在利益的驱动下通常会造成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从而造成区域的不均衡,也即空间不公平。但同样应当明确,绝对的空间公平是不存在的,任何区域或空间的公平都只是一种相对的公平而非绝对的公平,并且是结果上的公平,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过的阵痛,也可以说是为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的公平所付出的一种代价。鉴于公平涉及的社会意义及价值判断因素太多,所以衡量区域公平的指标不易过于数量化,但就其经济含义而言,可借用衡量区域收入公平与否的指标基尼系数。从政府区域经济政策角度看,主要追求的目标是兼顾区域整体效率与空间公平的兼顾,二者之间的替代关系如图4.2所示 阳公朴主编:产业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438页。经济增长速度10% E Fa d b e c非公平程度图4.2 公平与效率替代模型图4.2中,横轴表示区域经济的非公平程度(可用基尼系数代表),纵轴表示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一般为GNP速度),曲线(即公平与效率替代曲线)用EP表示:当区域经济几乎接近均衡点a时,经济增长处于停滞状态;当区域经济的不均衡程度比较低,如在a与b之间时,不均衡的扩大会带来较快的经济增长;当区域经济不均衡达到b点时,经济增长速度就达到不可能再加快的极限,而过了b点之后,不均衡的扩大反而会引起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如果不均衡程度超过了c点,甚至会出现负增长。区域经济的非均衡与增长(或公平与效率)的替代曲线说明,无论一国或地区经济处在什么阶段,经济增长总会带来一定的不均衡。这一点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存在的。另外,该曲线所表明的二者替代关系是非线性的,同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对应两种不同的不均衡程度,如d和e点的不均衡度不同,但却可能够实现相同的经济增长(10%),但相比之下,在d点比e点更好,因为能够在较低的不均衡状态下实现较高幅度的增长。能够以较小程度的区域不均衡实现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正是政府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政策所追求的目标。3.影响公平与效率的因素在效率与公平选择理论看来,影响区域公平与效率的主要因素有:(1)资源稀缺性。资源数量的不足导致某些产业或生产只能在某些地区进行。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时常面临资金缺口的困难,为有效地利用相对稀缺的建设资金,在进行产业布局时有必要进行集中投资。而对于经济发达国家,所面临的主要是产业高级化所需要的某些关键资源(如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的缺口,为此在区域产业布局过程中,某些运用这些稀缺资源的生产也只能先在一些地区进行。从提高资源的区域配置效率角度,生产适当集中在某些地区也是实现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的要求,而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片面追求公平或均衡发展,必然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2)聚集经济效益。聚集经济效益是指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和配套协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提升。一般情况下,在产业布局过程中,产业的集中使产业内部有可能形成更为精细的分工协作,并由此产生许多辅助性服务如专业化的信息系统、销售系统和维修服务等,从而有助于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再者,企业新产品开发一方面要涉及许多专业领域,独立完成的困难较大,因此需通过协作解决;另一方面生产新的产品往往需要种类复杂的原材料。这样,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通常要在协作条件相对较好且销售网络较为发达的地区进行,这将有利于实现产业聚集经济效益。(3)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更新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技术创新往往成为非均衡经济增长和产业布局的内在决定因素,表现在:一方面,技术创新会直接打破区域均衡,创新产品多处于垄断状态,生产点的布局比较集中;同时创新产品价格相对昂贵,销售对象多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收入家庭,因而产业布局倾向于在市场较为广阔的发达地区。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的产生往往又以区域经济的非均衡为前提,技术创新需要及时了解市场信息,需要相对完备的资料和专业人才,需要进行相关协作和配套服务的企业。这些都对区域产业布局产生一定影响。 (4)增长所需要的社会经济秩序。区域经济增长要在安定的社会经济秩序下才能实现,区际经济差异过大将会导致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摩擦,不利于国家的政治经济统一,不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从长远看,不发达地区经济的长期停滞、萎缩也不利于发达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增长和发展。所以,政府必须维护一定的区域均衡,保证增长所必须的社会经济秩序,过度的不均衡经济增长带来的会是负效应。(5)增长所必须的扩散和转移。当一个产业或产品的生产由创新阶段转入扩展阶段,并且市场需求旺盛时,仅仅由原有生产点的扩建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于是创新的企业就要通过到外地设厂或者转让技术来扩大生产规模和向各地扩散,否则创新企业可能由于其他企业推出更新的产品而丧失获取高额利润的机会。同样,对于处于普及阶段的产品来说,其工艺技术已标准化且市场需求接近饱和,结果造成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面临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显然,若一再坚持原有的集中生产方式,就会导致区域过度不均衡的同时削弱经济增长。(6)增长所必须的生态环境。如果经济布局过于集中,区域经济过分聚集在少数城市或地带上,势必会出现人口拥挤、交通紧张、用水用电用地困难、各种污染日益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这时如果仍要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必须调整经济布局,开发新兴工业区,从而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均衡程度。在以上六个因素中,前三个因素属于内含要求区域经济发展走非均衡道路,产业非均衡布局能够高效率利用资源,产生聚集效益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经济效率;后三个因素又在本质上要求区域经济的均衡性,以维持社会稳定的经济秩序和生态环境,以及增长所必须的转移和扩散,这样又体现区域经济的公平性。正是由于这六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公平与效率替代与兼容曲线。 第三节 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和实现机制一、区域产业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区域产业合理布局,需要把握影响产业布局效果的因素。从西方产业布局理论发展过程看,西方学者对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从仅仅看到运输因素到看到成本,进而到市场,最后又考虑到社会环境因素等,认识是逐步深化和拓展的。但从总体上说,西方区域产业布局理论主要侧重于从微观经济角度考察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对于中国而言,区域差距较大,结构问题突出,又受到政府经济职能和政策的较强影响。因而,在考察影响区域产业布局的因素时,需要从自然生态、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等多方面着眼,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多层次入手,综合考察影响区域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1.自然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自然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两方面,自然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如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等。人类面临的自然条件包含未经人类改造、利用的原始自然环境,也包含经过人类利用改造后的自然环境,如防护林、运河、水库等。自然条件的各要素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源、土壤、生物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对人类产业活动的影响很大。自然资源是指自然条件中被人类利用的部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自然资源的概念界定为:自然资源是在一定时空和一定条件下,能产生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自然资源按其生成条件,可分为可再生自然资源与不可再生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并不截然分开。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可不断地变自然环境为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自然因素是产业布局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其影响显然是十分显著的。首先,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自然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是不同的。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然因素的分布状况决定了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分布。产业革命后,社会进入工业大生产阶段,自然条件特别是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直接影响产业的地理定位,在工业原料、燃料丰富的地方往往形成工业区。二次大战以后,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生产力高度发展,自然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向最适宜的地区集中,以充分发挥地区优势,降低生产投入,取得最大收益。其次,自然因素对不同产业布局的影响也各不相同。由于第一产业的劳动对象直接来自大自然,因此第一产业的分布状况直接受制于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对第三产业的影响,突出表现在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布局。自然资源对第二产业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工业用地、用水等对工业布局的制约,以及一些工业对环境的特殊要求;间接影响主要是指对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制造业,如食品工业,对以采掘工业为原料的原材料工业及化学工业等的布局的影响。再次,自然条件各要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各有特点。稳固的地质基础是制造业、建筑业发展的前提。火山地震活跃带、大断层附近不宜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城市建设。平原地区有利于进行大规模现代化耕作、灌溉,有开阔的场地供制造业、建筑业使用和发展各种运输线路,是最优的产业布局场地。地势崎岖地区,修筑道路困难,影响对内、对外的经济联系,不宜发展耗能耗料多的制造业。盆地地区空气流通差,不易发展冶金、化工等工业。气候除对农业影响最大之外,对水利枢纽、建筑工程、露天采矿、飞机制造、海洋航运、航空运输等影响也很大。水不仅影响农业,对制造业、交通业等的布局也有重要影响。动植物分布也决定了某些产业的布局,如亚欧、北美大陆北部是温带针叶林带,该地就成为世界木材的主要供应地和造纸业的集中分布区。热带、温带草原地区则成为畜牧业分布区。最后,自然因素对区域性生产分工具有一定的影响。由于自然因素对劳动生产率、产品等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在市场经济和竞争的条件下,产业活动必然向自然因素最优的分布区集中,形成一定规模各具特色的专业化部门,完成区域性生产分工。如世界大型的重工业区,都在当地丰富的煤或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世界主要谷物产区,都分布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的地区。2.经济因素对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经济因素对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发展水平对产业布局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同,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很大。如在农业水能资源开始作为动力在手工业中被利用时,手工业的分布一般指向沿江沿河,呈分散布局状态。第一次产业革命后,随着蒸汽机的出现,工业开始摆脱依水而设的格局,而趋向燃料指向,各主要煤炭产地成为工业中心。电力的发明,又使许多产业部门能够分布于远离燃料产地的大城市。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又使产业向空港、高速公路交通枢纽、沿海地区及知识密集区集中。第二,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产业布局必须以一定范围市场区对产品的需求量为前提,即产品的市场需求容量是产业布局的重要空间引力。因此,在产业的布局上应把对市场行情的了解、对市场需求的掌握放在战略高度加以考虑,同时在不同的市场区内,会形成不同的市场需求结构。而市场需求结构制约着产业布局的部门结构,是形成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协作配套、生产地域综合体的指南。市场竞争可以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和产业的合理聚集。市场竞争的结果充分表明:凡专业化程度高的地区或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为了提高竞争力,产业布局必然向有利于推广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专业化协作方面发展;同时,具有一定规模和强大技术、经济实力的生产综合体更有利于发挥聚集经济效益,这必然促使产业布局朝合理聚集的方向发展。此外,市场竞争可使产业布局指向更有利于商品流通的合理区位。第三,基础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基础条件,特别是其中的交通条件和信息条件对产业分布的影响很大。交通条件优越的地区,人流、物流方便快捷,对产业布局十分有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灵通的信息,有利于准确地掌握市场,正确分析影响布局的条件,以达到合理布局的目的。3. 技术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技术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技术进步不断地拓展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使自然资源获得新的经济意义。如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燃料结构由木材向煤、天然气转变,使世界的燃料基地不断扩大;再如由于选矿、冶炼技术的进步,使品位较低的矿藏获得了工业利用的价值。这将使原料、动力资源不断丰富,各类矿物资源的平衡状况及它们在各地区的地理分布状况不断改善,从而拓展产业布局的地域范围。同时,技术进步能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使单一产品生产区变为多产品的综合生产区,从而使生产部门的布局不断扩大。二是产业结构的升级转换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技术进步不断地改变着产业结构,特别是随着一种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一系列新的产业部门的诞生。这些产业部门都有不同的产业布局指向性,这就必然对产业布局的状况产生影响。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三次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使得人类生产、生活居住的地域方式也出现了很大变化,这将导致城市化趋势,从而对产业布局产生影响。4.社会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社会因素对产业布局具有多方面、较为复杂的影响。首先,经济区位对产业布局的影响。经济区位是指地球上某一地点与具有经济意义的其他地点间的空间联系,也就是一国、一地区或一城市在国际国内地域生产分工中的位置。如上海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中点,既是京沪、京杭铁路的交汇点,也是整个长江流域与长江沿岸各河港的出海口。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的东端,太平洋与印度洋、亚洲与大洋洲间相互交往的十字路口上。经济区位的优劣与否,与交通、信息条件等的关系十分密切,并决定着市场范围的大小。世界上许多工业区分布在区位条件较好的城市或港口,这些地方交通方便,市场广阔,可以利用其便捷的交通条件从其他地区取得运费不高的能源和原材料,产品又便于就近销售。灵通的信息,有利于及时了解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其次,人口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任何产业的布局都必须考虑人口这个重要因素。首先,人口数量,特别是劳动力资源充足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产。如亚洲许多国家近年来广泛建立出口加工区,除优惠政策外,就是利用本国廉价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投资者。人口数量对产品消费有重大影响,因此特大城市区域都分布着为本市人口消费服务的都市工业和城郊农业。其次,人口的质量或素质高低对产业布局有重大影响。人口素质的高低是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联系的,高素质的人口和劳动力是发展高层次产业的基础。最后人口分布及迁移对产业布局也有影响,在人口稀少地区大多布局可以有效利用当地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优势产业,以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弥补开发地区时的高投资;在人口稠密地区,通常安排轻纺、电子、仪器、仪表、机械等产业部门,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再次,社会历史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社会历史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基础、管理体制、国家宏观调控法律政策、国内外政治条件等。现有的社会经济基础主要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产业基础、积累的文化和科学技术基础及经济管理基础等,其中以产业基础最为重要。历史继承性是产业布局的基础特征之一,同时历史上形成的产业基础始终是布局新的产业的出发点。经济体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中国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布局主要依靠国家投资的计划分配和建设项目的计划安排,往往造成布局不合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业布局,主要受市场需求控制,比较注重效益,但往往具有较大的盲目性,造成产业布局的波动性和趋同化。因此,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此外,国家制定和完善各种经济法规、制定正确的政策、对国内外政治条件的正确评估等都会对产业布局产生明显的影响。二、区域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产业的空间分布形式虽然千差万别、错综复杂,但并非无章可循,产业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与组合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区域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有 史忠良产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304309: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产业布局规律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科学技术、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在特定条件下的地域空间中的有机组合就形成特定时期的产业布局。生产力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水平、内容、形式,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产业布局的条件、内容、形式、特点和变化。这是所有国家和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存在的普遍规律。仅从生产力发展阶段与产业布局演化的关系来看,生产力发展是产业布局发生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的基本动力。在农业社会,产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农业自然条件对产业布局起决定性作用,产业布局有明显的分散性;在第一次科技革命以后,生产力的发展使产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产业由分散趋向集中,尤其是工业向动力基地(煤产地)和水陆运输枢纽集中。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后,生产力的 发展使产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产业进一步趋向集中,交通、区位条件在产业布局中所起的作用更加突出。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后,生产力的发展使产业出现了集中与发散两种趋势,科技、高素质的劳动力、快速的交通枢纽仍然是产业布局的重要条件,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未来产业布局将从现在过分集中走向适度分散。由此可见,产业布局既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又充分适应和体现生产力发展状况。2.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劳动地域分工是各地区之间经济的分工协作、社会经济按比例发展的空间表现形式,是地区布局条件差异性的客观反映。通过劳动地域分工,可以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而通过地域之间广泛的产品交换,可以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方面,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能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商品流通,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地域分工的深化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相互作用,推动产业布局形式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和发展;另一方面,合理的产业布局有利于实现合理的地域分工与交换,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生产向前发展。劳动地域分工规律的作用使各地域逐渐形成了分工协作的统一的经济体系,产业布局在这一规律的作用下进行,就能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产业,做到合理地布局,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产业布局“分散集中适度分散”变化规律产业布局演变过程在空间上表现为集中与分散两个相互交替进行的过程。在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业发展初期,产业布局具有明显的分散性。产业革命以后,地区生产专门化的发展使产业布局开始由以分散为主向以集中发展为主转变,并使农业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集中发展,工业集中分布在原料或能源基地、交通枢纽、沿海沿河地区或大中城市。产业的相对集中会产生明显的集聚效益。但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过度集中发展,产业过度集中也会产生一系列弊端,出现集聚不经济,从而出现产业分散趋势,使产业布局由过度集中向适度分散转化。这样,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各个产业部门在地域上的布局演变就表现为“分散集中适度分散”如此循环上升的链环,后一阶段的产业布局较前一阶段的产业布局在内涵上更为丰富、在形式上更为高级,因此,它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客观规律,并表明产业发展重心的变化。4.地区生产专门化与多样化并存规律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各地根据自身的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进行劳动地域分工,而当劳动地域分工达到一定规模时就会出现地区生产专门化,如农业生产专门化和工业生产专门化。地区生产专门化对于充分利用技术和资源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各项成本、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创造规模经济效益、促进管理制度创新具有积极意义。随着地区生产专门化的发展,会产生地区生产多样化,形成地区生产专门化与多样化并存的客观现象。各个专门化部门内部的纵向联系和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共同形成国民经济的有机整体。产业布局专门化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多样化的产生,而产业布局多样化的形成与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专门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因此,地区生产专门化和多样化的并存及其相互促进,就成为产业布局的一个客观规律。5.产业布局的非均衡变动规律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表现向来就是不平衡的。一方面,就单个产业部门和企业而言,在特定生产力水平下,总是选择最有利的区位进行布点,以求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农业社会,产业主要分布在适于农业发展的大河流域。人类社会进入18世纪下半叶后,产业布局采取了集中分布的形式,如工业集中分布在矿产地、农业发达区、交通方便的城市及沿江沿海地区;农业则集中分布在农业自然资源优越的地方。任何一国或地区的产业布局均是如此,多是由点到面逐渐铺开的。以我国为例,我国在农业社会,产业布局的重心在中原一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重心则转向东南沿海,进而扩展到东部沿海,并逐渐向内地推移。另一方面,就某一地区产业布局而言,该地区的自然、社会、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