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奶量和质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研1

上传人:细水****9 文档编号:59468292 上传时间:2022-03-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奶牛产奶量和质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研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奶牛产奶量和质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研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奶牛产奶量和质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研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奶牛产奶量和质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研究【摘要】:为了解不同季节奶牛产奶量和质量的变化规律,试验对3个奶牛场荷斯坦奶牛全年日均产奶量、泌乳期平均个体产奶量及饲养日平均个体产奶量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奶牛产奶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奶牛产奶量的变化规律为每年的36月份随气温的升高逐步上升; 710月份气温上升到最高值,产奶量呈下降趋势; 113月份气温下降到0下,产奶量基本稳定。乳脂率一、二季度高于三、四季度;乳蛋白含量一、四季度高于二、三季度;干物质含量一、四季度高于二、三季度。也就是说,气温高的二、三季度牛奶中的乳脂率、乳蛋白含量及干物质含量有下降趋势。试验同时测定了Ca、Fe、Zn、Ca、Mg、Se 6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Cu、Zn、Ca、Mg含量在一、四季度最高,Fe在二、四季度含量高, Se含量全年没有变化。1材料和方法1. 1样品采集产奶量数据和牛奶样品来自郏县奶牛场饲养的荷斯坦奶牛,部分牛奶样品来自湛河区饲养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气象数据来自平顶山市气象局。1. 2样品分析和数据处理蛋白质、脂肪、干物质采用常规分析方法分析,微量元素采用紫外分光光度仪进行测定,试验数据采用计算机数据软件处理系统进行分析。2结果与分析2. 1产奶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在宝丰奶牛场分析了250头奶牛全年的日均产奶量、泌乳期平均个体产奶量及饲养日平均个体产奶量等数据,总结出产奶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见表1。表1250头奶牛日均产奶量、泌乳期和饲养日平均个体产奶量 kg日均产奶量泌乳期平均单产饲养日平均单产L H XL H XL H X1234567891011122 128. 7 4 449. 2 4 030. 23 268. 5 4 539. 1 4 159. 93 332. 9 4 746. 3 4 443. 93 117. 2 5 317. 9 4 600. 13 233. 1 6 117. 4 4 906. 93 187. 5 6 354. 3 5 175. 93 252. 9 6 432. 7 5 034. 43 536. 8 5 972. 6 4 461. 33 311. 9 5 520. 9 4 461. 33 076. 4 5 067. 6 4 126. 32 848. 5 5 011. 1 3 610. 02 425. 6 4 812. 4 3 895. 815. 63 19. 19 16. 013. 50 19. 96 16. 6814. 07 22. 45 18. 1415. 19 22. 59 19. 5016. 20 23. 71 21. 215. 82 23. 88 22. 7516. 88 22. 58 19. 8115. 98 21. 50 18. 8715. 71 19. 64 16. 4514. 13 18. 57 15. 3013. 51 18. 76 15. 9113. 10 18. 38 15. 7713. 04 16. 90 13. 2212. 89 16. 23 13. 3413. 62 16. 66 14. 4713. 60 17. 23 14. 3412. 99 19. 33 15. 4512. 78 19. 66 16. 4312. 56 21. 44 16. 6513. 82 19. 21 15. 7611. 77 17. 65 14. 8911. 43 16. 68 13. 8811. 21 16. 43 13. 7812. 11 16. 23 13. 54注:日均产奶量。按年度、月份将实际总产奶量除以实际天数求出每月日平均产奶量,L为当月最低值,H为当月最高值,X为当月平均值。泌乳期平均单产。按年度、月份求出整个泌乳期单产的平均值,L为当月最低值,H为当月最高值, X为当月平均值。饲养日平均单产。按年度、月份求出整个饲养日单产之平均值,L为当月最低值,H为当月最高值, X为当月平均值。由表1可见,在46月份,奶牛产奶量稳步上升; 710月份,产奶量呈下降趋势; 113月份产奶量基本稳定。2. 2全年气温的变化规律根据气象部门每日预报的气温,统计了当年该地区全年气温变化情况。按月统计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气温平均值,见表2。表2气温按月变化情况最高气温最低气温L H XL H X123456789101112-5 9 2. 54-3 15 5. 641 17 10. 249 27 18. 0515 30 23. 3618 34 25. 9724 35 29. 6322 34 27. 9516 29 24. 247 27 16. 73-3 17 10. 13-3 14 4. 31-16 -4 -9. 44-12 -1 -5. 76-10 6 -0. 481 12 6. 03 18 10. 0810 21 14. 5713 23 17. 2110 20 15. 255 17 11. 57-4 12 5. 43-13 5 -2. 07-11 -2 -6. 59从表2可以看出: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平均值36月份一值稳步上升, 7月份达到最高值,以后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开始下降, 11月份最低气温达到零下,直到来年的3月份以后舍温回升。综合表1、表2可知:每年的36月份随气温的升高奶牛的产奶量逐步上升。710月份气温上升到最高值后产奶量呈下降趋势。113月份气温下降到零下,产奶量基本稳定。2. 3牛奶营养成分的季节性变化规律(见表3)表3不同季节牛奶乳脂率、乳蛋白、干物质测定结果%项目一季度(13月份)二季度(46月份)三季度 (79月份)四季度(1012月份)n Xn Xn Xn X乳脂率乳蛋白干物质20 3. 507 3. 177 12. 7115 3. 677 3. 056 12. 2722 3. 094 3. 064 12. 2830 3. 273 3. 116 12. 38从表3可以看出:一、二季度乳脂率高于三、四季度;一、四季度乳蛋白含量高于二、三季度;一、四季度干物质含量高于第二、三季度。气温高的第二、三季度牛奶的乳脂率、乳蛋白及干物质有下降趋势,一、四季度变化不明显。乳脂率二季度最高,比最低的三季度高18. 77%;乳蛋白含量一季度最高,比最低的二季度高3.93%;干物质含量一季度最高,比最低的二季度高3.59%。2. 4牛奶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对上述全年不同季节采集的牛奶样品进行了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见表4。表4不同季节牛奶中微量元素的测定结果gmL-1季度Cu Fe Zn Ca Mg Se一 0.190 5.285 8.333 1602.00 230.88 0.025二 0.062 8.080 4.625 975.00 135.05 0.025三 0.133 4.503 4.518 1005.63 136.75 0.025四 0.382 6.375 4.955 1030.50 141.70 0.025从表4可以看出:牛奶中Cu、Zn、Ca、Mg含量一、四季度高于二、三季度;Fe含量二、四季度高于一、三季度; Se含量全年4个季度没有变化。3讨论3.1产奶量的季节差异季节对奶牛泌乳期日均产奶量、泌乳期日均单产、饲养日平均单产有显著的影响,每年的46月份随气温的升高,奶牛的日均产奶量、泌乳期日均单产、饲养日平均单产稳步上升; 710月份气温上升到最高值后日均产奶量、泌乳期日均单产、饲养日平均单产呈下降趋势; 113月份气温下降到零下,日均产奶量、泌乳期日均单产、饲养日平均单产基本稳定,了解这些客观存在的规律对奶牛育种和组织奶牛生产有重要意义。3. 2牛奶质量的季节性差异产奶季节对牛奶的质量有很大影响,每年的46月份,随气温的升高产奶量升高,但乳蛋白、干物质、微量元素呈下降趋势; 1012月份气温下降,产奶量下降,乳脂率、乳蛋白、干物质、微量元素含量上升; 13月份基本稳定。奶牛的产奶量和质量是随季节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在炎热夏季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在冬季,为克服气温下降的影响、减少产奶量的下降幅度,可加强防寒保温,加强采光。同时,尽量保证粗饲料和青绿饲料的供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