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上传人:寂**** 文档编号:58993600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部分:磁铁 1、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磁铁的形状有条形、蹄形、环形等。 2(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对“磁铁能吸引什么样的物体”做出猜想和预测。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实验获得证据,从而检验自己的猜测,会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 3(能利用磁铁,通过重复实验的方法鉴别物体是否含有铁。 科学态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磁铁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能够在获取证据后,如实地讲述事实。 3(养成认真的实验态度,培养重复实验的意识。 4(愿意跟同伴共同操作、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很多产品里含有磁铁,磁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2(了解到生活中有很多物体是用铁做的。 3(认识到可以用工具来探测物体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通过“磁铁能吸引哪些材料”的实验,知道磁铁能吸铁,并体验利用磁铁寻找铁的活动,知道磁铁能吸铁一类物质的特点叫磁性,磁铁有磁性。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纸片、木片、铜片、铁片、铝片、锡环,回形针、小钢珠、玻璃球、燕尾夹、勺子、导线、剪刀、铁钉、橡皮筋,1块条形磁铁和1张记录表。 教师准备:金、银制品,镍片、钴片,班级记录表,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体验“钓小鱼”的游戏,思考磁铁是怎样把小鱼钓上来的 1 (一)游戏体验,聚焦问题 1(让学生体验磁铁钓鱼游戏。 2(师:我们是怎样把小鱼钓上来的, 预设:鱼竿上有磁铁,磁铁吸住了小鱼。 追问:仔细观察,小鱼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磁铁吸住小鱼的哪个部位, (二)磁铁到底能吸引什么(揭题) 学生简单预测。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唤醒学生对磁铁的原有认识;通过“磁铁到底能吸什么”让学生产生思考和争论,为后续探究活动的开展快速聚焦。 二、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明确磁铁可以吸引铁 (一)出示材料,进行预测 1(预测说理,引起认知冲突。 师:老师帮助大家准备了纸、木、铜、铁、铝、锡六种材料,大家觉得磁铁能吸引它们吗,为什么, 学生预测。 2(指导记录方法。 师: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记录在表格中“我来猜一猜”中,你觉得它能被磁铁吸引,就画“?”,你觉得它不能被吸引,就画“”。每位同学都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稍后要跟其他同学一起交流哦 3(学生进行预测并填表。 4(交流统计。 师:现在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每个同学都要根据自己的预测进行汇报。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老师特别欣赏具有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同学。 交流汇总全班同学的预测。 (二)讨论方法,明确要求 1(师:有什么办法能知道大家的预测是不是正确呢, 预设:用磁铁试一试。 追问:还有补充吗,我们要观察什么呢, 2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明确要观察的现象及如何判断结果。 2(师:我们一边实验,一边把实验的结果记录到表格中。 这里有三个格子,为什么要有三个格子呢, 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准确,我们每种材料要重复检测3次。(PPT) 每一个同学手里都有磁铁,但是材料要轮流使用,相互配合。(PPT) (三)开展实验,检验预测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人人实验,及时记录。 实验完成后,提醒学生把材料放回原来的地方。 (四)交流小结,理性思考 1(师:看一看我们的预测,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呢,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磁铁能吸引什么材料,不能吸引什么材料, 哪个同学来跟大家交流一下, 预设:磁铁只能吸引铁,不能吸引纸、木、铜、铝、锡。 2(追问:大家的实验结果都相同吗, (五)演示实验,强化结果 1(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银手镯,磁铁能吸吗, 老师还特别戴了一个金的首饰,磁铁能吸吗, 这条金项链,磁铁能吸吗,下面我们就检验一下。(教师用磁铁实验) 这些现象告诉了我们什么, 2(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磁铁能够吸引铁,不能吸金和银。 设计意图:通过对问题的思考、预测、交流,引起认知冲突,帮助明确实验探究中进行检验的目的。重复三次检验,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形成重复验证的科学方法。利用演示实验展示磁铁不能吸金、银等他们较熟悉的其他金属,进一步巩固“磁铁能吸铁”这一概念。 三、通过“寻找铁”的游戏,强化概念 (一)个人体验,运用提升 1(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尝试,经过认真分析,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真的很了不起接下来有两个挑战任务,我们一起来尝试完成吧 2(挑战一:老师准备了这些物体,磁铁能吸引它们吗,(PPT) 3 我们把磁铁能吸引的物体放一堆,不能吸引的物体放一堆,边实验边做好记录。 3(挑战二:完成挑战一的同学,还可以尝试用磁铁去吸一吸教室里的其他物体,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是用铁做的。 师:对于能被吸引的物体,可以在小组的资料库中找到它们的“小名片”,了解一下这个物体的成分。 思考:磁铁能吸引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点, 4(提示学生: (1)完成挑战一,再尝试挑战二。 (2)电视机、电脑、磁卡、手表、手机等不能用磁铁吸。 5(学生分组完成挑战。 师:跟刚才一样,我们还是要一边实验一边做好记录,每种物体至少试3次(现场找的物体可以用图画的方式记录) (二)科学论证,形成概念 1(师:磁铁能吸引的物体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吗,能把你们的实验结果跟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吗, 教师选择一名学生进行分享。 2(师:大家同意这个同学的观点吗,有没有不同的观点或是补充的观点呢, 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三)补充小结,完善概念 1(师:通过这个活动,我们知道了磁铁能吸引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都是铁或者是用铁做的。 2(师(拿出钴片、镍片):老师这里还有两块不知道名字的金属,但确定它们都不是铁。你们觉得,磁铁能吸引它们吗,为什么, 预设:不能,因为磁铁只能吸铁。 师:那我们来试试吧 演示:两块金属片能够被磁铁吸引。 4 介绍:这两种金属分别是钴和镍。这是除了铁之外,也能被磁铁吸引的金属。因为这两种金属在我们生活中很少见,所以科学家们也是通过很长时间的研究才发现的。 3(小结:我们把磁铁能吸铁、钴、镍的特点叫磁性,磁铁有磁性(PPT)。 四、解决问题,拓展延伸 (一)问题呈现,运用解决 师:老师不小心把小钢珠(或回形针)掉到了这堆纸屑中,同学们有什么办法帮老师找出来吗,哪一种最快速, 学生上台演示。 研讨: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二)讨论小结,存疑延伸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磁铁有磁性。对于磁铁的研究,我们还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师:能提出这么多问题,你们真的很棒这些问题,在本学期和以后的学习中会被一一解决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磁性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提出“还想研究哪些关于磁铁的问题”,这一设计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情,为新的研究做好准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研究磁铁的兴趣。 【板书设计】 磁铁能吸引什么 磁性:磁铁能吸引铁(含有铁)一类物质的特性 钴和镍 5 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磁铁可以隔着一定距离和一些物体对铁产生吸引作用。 2(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科学探究目标 1(运用推力、拉力和磁力,让小车动起来。 2(在教师指导下,能简单讲述探究过程,并与同学交流研讨。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对探究过程进行评价与改进的意识。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够围绕探究主题,进行思考和推测。 2(能够根据观察获得证据,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 3(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对小车的运动产生思考与设计的兴趣。 2(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自于方法的不断进步。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观察磁力的存在。 难点:感受和描述磁力的特点。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磁铁、小车、棉线、布片、塑料尺、薄木片、纸、玻璃、装水的小塑料袋、厚木板、铁片、纸蝴蝶、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同学们玩过玩具车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玩具车(出示实验用小车图片),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车动起来吗,两位同学一组试一试。 设计意图:通过玩小车,探索归纳使小车动起来的各种方法。 二、探索 (一)认识拉力和推力 6 1(说一说,你们是怎么让小车动起来的, 2(拉动小车使它动起来,推动小车使它动起来。你能给这力取个名字吗,(板书:拉力 推力) 设计意图:用线拉动使小车动起来,用手指推使小车动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拉力和推力。让学生多感受几次,尝试着说出力的名称。 (二)不接触小车,让小车动起来 1(如果我们不接触小车,你能让它动起来吗,小组内试一试。(用嘴吹、用扇子扇风等方法) 2(出示磁铁并演示)如果有了磁铁,不接触小车就可以让小车动起来。思考是什么力量使小车动起来的,用画图的方式表示这种力量。(在活动手册上画出) 3(全班交流,请学生介绍这种力量。 4.教师总结:磁铁与小车之间产生的这种力量,我们叫磁力。(板书:磁力) 设计意图:不直接接触就让小车动起来,学生会想到用嘴吹、用扇子扇,这是用气流来推动小车,也会有学生很快会想到磁铁。用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就能吸引小车。学生通过试一试、画一画,感受磁力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和推力、拉力一样,是确实存在的力。 (三)磁铁能隔物体吸引小车吗, 1(不接触小车,磁铁可以隔着一定的距离让小车动起来。如果在磁铁和小车中间隔着一些物体,还能让小车动起来吗, 2(出示并介绍物体(布片、塑料尺、薄木片、纸、玻璃、装水塑料袋),学生先预测,在活动手册“磁铁能隔物吸引小车吗”的“预测”一列内,用“?”或“”记下预测的结果。 3(实验操作要求:(1)两位同学为一组,先预测后实测;(2)隔着不同的物体尝试时至少重复做3次;(3)随时记录;(4)完成并记录,结束时整理材料。 4(学生进行实验,合作完成,做好记录。 5(全班汇报交流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隔着一些物体,让学生感受,就算隔着一些物体,磁铁仍会对铁产生力的作用。注意,这里的“一些物体”是指非铁的、较薄的物体。 7 三、研讨 1(磁铁隔着纸片、薄木片、布片、塑料片等都能吸小车,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说:磁铁隔着任何物体都能吸铁呢, 2(小结:虽然磁铁可以隔着一定距离吸铁,也可以隔着一些物体吸铁,但是我们只是测试了有限的这些物体,没有测试更多材料的物体,因此还不能说磁铁隔着任何物体都能吸铁。 3(引导学生把薄木片换成厚木板,把单张纸片换成一沓纸片再试试。 4(让学生思考,如果隔的物体是铁片,那么会怎样,然后把铁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试一试。 5(小结:磁铁只能隔着一些物体吸引铁。 设计意图:通过逐步引导,把学生可能形成的“磁铁隔着任何物体都能吸铁”更正为“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吸铁”。 四、拓展 1(老师这里有一只纸蝴蝶,它真的可以飞起来,你们看一看。(播放视频) 2(学生两人一组玩“蝴蝶飞”游戏。 3(讨论:纸蝴蝶为什么能悬在空中,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设计意图:磁铁能够隔着一定距离吸引回形针,回形针带着纸片就悬在空中,就像“飞”起来了。指导学生尝试有效的方法,游戏成功的小组给其他小组分享技巧。 【板书设计】 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拉力 推力 磁力 磁铁可以隔着一定的距离吸引铁 磁铁可以隔着一些物体吸引 8 3、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2(了解条形磁铁的磁力分布是两端大,中间小。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观察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推测。 2(在教师指导下,能进行实验并通过实验测试获取证据,用证据检验推测。 3(能运用多种方法检验磁铁不同部位磁力的大小。 4(能初步对探究的证据进行描述。 科学态度目标 1(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2(知道研究同一个问题可以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法。 3(体会到多个证据对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尝试运用多种方式认识事物。 4(当发现事实与自己的想法不同时,尊重事实,逐步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知道观察工具的精密化能使研究更接近于事物的本质。 2(初步运用简单材料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来探究磁铁不同部位磁力的大小。 难点:设计多种方法来检验磁铁不同部位磁力的大小。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条形磁铁、回形针、塑料尺、铁粉盒子、蹄形磁铁、小钢珠,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演示:回形针尽量均匀密集地平铺在桌面上,将条形磁铁轻轻地放上去,再轻轻拿起条形磁铁。 9 提问:是不是与你想得不一样,想一想,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学生分析原因。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原因,教师适当引导(重新演示或请其他学生做演示等),最终将问题定位在不同部位磁力大小的不同上。 2(出示示意图(以磁铁的最大面为例)。 提问:你觉得条形磁铁哪里磁力大,哪里小, 3(通过交流,学生提出不同的假设,教师通过画示意图的方式来呈现学生的猜测。 4(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来检验自己的猜测。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个演示实验,让学生发现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磁力大小有不同,并对哪个部位磁力大,哪个部位磁力小有了初步的猜测,进而引出接下来的探究内容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 二、探索 1.探究一:借助回形针感受条形磁铁的磁力分布情况。 (1)出示实验材料(1块条形磁铁和1个回形针)。 提问:你能利用这个回形针来比较磁铁哪个部位磁力大吗, 2)引导学生说出怎样借助回形针感受磁铁不同部位磁力的大小。 (3)讲解操作方法,明确观察重点: ?四人小组合作,每人一份材料; ?先自己操作和观察,再小组内交流; ?实验结束后,整理材料。 (4)分发材料,小组观察,教师指导。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实验发现。 预设:学生能初步感受到条形磁铁两端磁力大。但他们对中间部分磁力大小有不同的意见。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来自主观感受的体验是其科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细细地体会条形磁铁上的磁力变化能初步感受到条形磁铁两端磁力较大。 2.探究二:移动条形磁铁吸引回形针。 (1)出示实验材料(1块条形磁铁和5个回形针)。 提问:移动条形磁铁去吸引这些回形针,是否可以探究条形磁铁磁力大小的10 分布情况呢, (2)师生交流回形针按怎样的位置摆放比较好。 (3)教师讲解实验方法和观察重点: ?5个回形针要排成一条直线; ?条形磁铁要稳定地平行推进; ?观察并记录5个回形针先后被吸引的顺序; ?再重复操作两次,并将实验结果填入记录单一。 (4)学生探究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分布情况,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预设:能明确条形磁铁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但对于中间部分是否一点磁力也没有,学生会有不同的意见。 3.探究三:借助铁粉盒感受条形磁铁的磁力分布情况。 (1)出示实验材料(条形磁铁和铁粉盒)。 讨论:怎样借助铁粉盒验证磁铁不同部位磁力的大小。 (2)教师讲解实验方法和观察重点: ?初始状态时,铁粉要均匀平铺在铁粉盒里; ?晃动铁粉盒子时要轻; ?仔细观察铁粉的分布情况并记录。(记录单二) (3)学生展示记录单。 预设:学生会发现条形磁铁两端磁力最强,向中间逐渐减弱,最中间似乎也有一点磁力。 三、研讨 1(引导学生说一说,我们用了哪些实验方法来研究条形磁铁的磁力分布情况。 2(提问:现在,你觉得条形磁铁的磁力大小是怎样分布的, 3(引导学生小结:条形磁铁上的磁力分布是两端大,中间小。 教师将学生的想法用画示意图的方式来呈现。(修正前面的猜测) 4(师生一起交流:条形磁铁磁力最大的地方有几个, 小结:磁力最大的部位叫做磁极,条形磁铁有两个磁极。 四、拓展 11 1(提问:老师手上有一块蹄形磁铁,你猜猜它的磁极在哪, 2(追问:怎么做可以找到它的磁极, 3(出示材料:蹄形磁铁、小钢珠和回形针。 4(师生交流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索蹄形磁铁的磁极。 5(教师演示实验。 6(根据实验现象,研讨和交流蹄形磁铁的磁力分布情况和磁极的位置。 7(讨论:环形磁铁的磁力分布是怎样的,是否也有两个磁极, 请学生在课外开展环形磁铁磁极的探索活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思考寻找蹄形磁铁磁极、环形磁铁磁极的方法,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究磁铁的欲望。 【板书设计】 磁铁的两极 示意图: 大 小 大 两端大,中间小 磁极 磁极 12 4、磁极与方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 2(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方向的特点制成的。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支撑和悬挂的方法组装实验器材。 2(能通过重复测试、简单表格来收集和记录磁极与方向的证据。 3(能初步运用比较的方法从实验记录表中发现磁极与方向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1(能采用表格的方式如实地记录和交流有关磁极与方向的信息。 2(体会重复测试在探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指南针是生活中常见的产品,它为人们辨认方向带来了便利。 12(能通过说明书了解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发现磁铁总是指示南北方向。 难点:归纳总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指北的磁极叫北极。 【教学准备】 旋转支架(包括底座和旋架)、用白纸包裹的条形磁铁(与旋转支架配套使用)、方位纸、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细线、木制支架或塑料支架、指南针、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 出示一块磁铁,请学生说出磁铁哪里磁力大,再请学生说出磁铁磁力大的部位叫什么。聚焦:磁极除了磁力大之外还和方向有关,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呢,(引出课题:磁极与方向) 13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出新的问题,激发学生对磁极与方向关系的兴趣。 二、探索 (一)条形磁铁的磁极会指示南北方向 1(出示并安装装置(底座和支架、白纸包裹并标注1和2的条形磁铁),教师把磁铁放在支架上,轻轻拨动磁铁,让磁铁转动,问:你们想试试吗, 2(提出实验要求:?先把方向纸按照实际方向摆好;?转动时不要太用力;?记录磁铁停下来后两端分别指向的方向。 3.指导活动手册的记录方法,并提醒学生做3遍实验。 4.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在活动手册上记录结果,并强调要做3次。 5(小组内讨论:打开白纸观察指示“南”的是哪个颜色的磁极,指示“北”的是哪个颜色的磁极。 6(学生汇报实验发现。 7(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条形磁铁并标出磁极指示的南北方向。 (二)蹄形磁铁和环形磁铁也能指示南北方向吗, 1(出示蹄形磁铁和环形磁铁,分别将蹄形磁铁和环形磁铁悬挂起来,轻轻转动,提问:停止转动后,红色磁极和蓝色磁极也会指示方向吗, 2(再次强调实验要求。 3(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活动手册,教师提醒学生做3次。 4(小组讨论总结:蹄形磁铁、环形磁铁静止后它们的磁极分别指示哪个方向。 5(学生汇报,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蹄形磁铁和环形磁铁的两个磁极分别对应的方向。 设计意图:利用支撑和悬挂两种方法,让不同形状的磁铁在转动后自然停下来,观察并记录磁极所指的方向,利用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三、研讨 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磁铁的磁极与方向存在关系吗,蓝色的磁极总是指向南方,红色的磁极总是指向北方。 14 2(我们还发现蓝色的磁极上都有一个英文字母S,红色的磁极上都有一个英文字母N。N是英文north(北方)的首字母,S是英文south(南方)的首字母。 3(指向北方的磁极(N)叫北极,指向南方的磁极(S)叫南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结果归纳出不同磁铁的磁极与方向的关系,教师结合英文单词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并更容易记住这两个表示磁极的字母N和S。 四、拓展 1(我国古人利用磁极能指示南北方向的特点,发明了指南针,这也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出示指南针) 2(介绍指南针的结构,阅读学习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3(带着指南针,去校园找一找国旗在哪个方向,校门又是在哪个方向。 设计意图: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亲身去体验指南针的使用,为下节课制作指南针打下良好的基础。 【板书设计】 磁极与方向 南 北 15 5、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或磁针)指示方向的仪器,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2(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磁铁来磁化钢针,以制成磁针。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示意图对磁针和漂浮物之间的组装方法进行初步设计。 3(能借助实物指南针确定并准确标注磁针的南北极。 4(能针对制作过程或测试结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1(乐于参与制作水浮式指南针的活动。 2(在制作水浮式指南针及其效能检测过程中,表现出耐心、细致的研究态度。 3(在教师指导下,能多角度地提出指南针的设计和制作方法或提出改进意见。 4(在研讨中,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我国古代在指南针的研究与应用上的贡献,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2(通过自制指南针,初步体验包括设计、实施、改进的技术与工程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制作水浮式指南针让学生体验包括设计、实施、改进在内的简单的技术与工程过程。 难点:能发挥创造性思维,采用多种方法来安装磁针。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没有磁化的钢针(缝被针)、大头针(回形针)、菱形吹塑纸、条形磁铁、指南针、水盘(盛有水)、学生活动手册。 16 教师准备:没有磁化的钢针(缝被针)、大头针(回形针)、条形磁铁、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课件出示司南图片(有实物的司南仿品更好),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预设:学生可能会直接说指南针。 教师介绍司南的历史。 课件出示水浮法指南针和罗盘的图片。 学生观察水浮法指南针的构造(灯草、磁化钢针及水盘)并了解罗盘在航海中的应用。 聚焦:你们想不想做一个指南针(引出课题做一个指南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教师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历史,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航海上有巨大的作用。其中,对水浮法指南针的观察是重点,结合观察和教师的介绍,学生不仅要了解它的结构,更要懂得它工作的原理。 二、探索 (一)出示材料 1(课件逐一出示制作材料:钢针、吹塑纸、水盘(出示吹塑纸时,教师说明这是一种厚而轻且不易被水浸湿的纸)。 2(思考: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做一个水浮式指南针,这些材料分别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预设:(学生有着刚刚观察水浮法指南针的经验,因此在这里很容易就会想出材料的组装办法)把钢针和吹塑纸组合起来,放在水面上。吹塑纸比较轻又不易被水浸湿,刚好能让钢针浮起来。 (二)制作磁针 1.教师追问:如果要求钢针能指示南北,钢针就必须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手里这根钢针有磁性吗,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它有没有磁性, 预设:用它去吸轻的铁质物体,看看能否吸引。 教师演示用钢针吸引大头针(或回形针)。学生观察,发现钢针没有磁性。 2.课件出示磁化的方法:按住钢针的一端,用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沿同一方17 向摩擦钢针,摩擦20次左右。 3.教师进行操作演示。演示结束后,再去吸引大头针(或回形针),发现有磁性了。 4.教师提醒学生操作注意事项。学生制作磁针并检验是否具有磁性,教师适时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和演示,学生了解给定的钢针不具有磁性,并不能直接用来制作指南针。 (三)安装磁针 1.教师提问:磁针做好了,怎样把磁针安装到吹塑纸上呢, 2.小组讨论:磁针在吹塑纸上怎样摆放,用什么方法把磁针和吹塑纸固定在一起,把讨论的结果画在活动手册上。(要求学生能尽量画出磁针的摆法和固定方法,也可以在图片旁边辅以文字说明) 3.各个小组交流安装磁针的方法。 4.学生活动:按照班级交流后可行的方法来安装磁针。 设计意图:组内交流安装的方法,使学生能尽快投入到方法的讨论中,活跃思维,思考更多的方法。在活动手册的记录中,组内同学有不同的想法,也可以进行不同的记录。在班级交流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各种方法,尽量让学生自行分析这些方法的优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校检磁针 学生活动:将安装好的磁针轻轻放入水盘中间,使磁针慢慢转动,注意观察静止后磁针针尖和针尾的指向。(需要重复放3次,观察每一次的指向是否一致) 校检时需注意的问题:(1)如果磁针不转动,可能是钢针磁化程度不够,需要重新磁化;(2)如果触碰到水盘的边缘,则应该拿起磁针,等待水面静止后再次轻放;(3)注意在水盘周围不要有磁铁或铁制品,以免产生干扰。 设计意图:通过测试,让学生了解水的作用是让磁针能够自由转动。重复3次是为了避免偶然性。 (五)标注磁极 将盒式指南针放在离水浮式指南针较远的位置。对照盒式指南针,判断出水浮式指南针磁针的南极和北极,用笔在吹塑纸上记录S和N,并同时记录到活动18 手册中。 设计意图:标注了南北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指南针。标磁极不仅能让学生知道自己磁针的磁极情况,也验证了水浮式指南针制作方法的科学性,更为后续的研讨提供了依据。 三、研讨 1(小组(投影)展示本组制作的指南针,汇报交流。 (1)这个指南针的磁针是怎样安装的。 (2)磁针能不能自由转动,正确地指示南北。 (3)磁针的针尖是什么极,针尾是什么极。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的比较和思考,认识到不同小组的磁针磁极不一样,并思考原因。 (4)在制作和校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有什么困难无法克服等。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多个小组的指南针,使学生了解用不同安装方法制作的指南针的优劣。通过对磁针磁极不一致的讨论,让学生发现可能是磁化时钢针的放置方向或摩擦方向不同导致的。 2(讨论:如果再做一个指南针,你还有什么方法, 预设:可以把吹塑纸剪成其他形状;用其他材料(如泡沫、纸板或者塑料片等)来代替吹塑纸;把磁针挂起来或用旋转支架支起来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思考制作指南针的多种方法,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板书设计】 做一个指南针 磁化 ? 安装 ? 校验 ? 标注 指南针 水盘 钢针 磁针 条形磁铁 吹塑纸 19 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磁铁的相同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磁极相互吸引。 2(磁极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现象的观察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在教师指导下能通过重复实验来收集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证据,并能初步利用简单的表格、图画来记录和整理证据,能初步运用归纳的方法发现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干扰下的磁铁无法指示南北”的现象。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在好奇心驱使下,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在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实验中,能够耐心、细致地操作,有合作意识。 (能如实地记录和讲述有关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证据。 3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了解“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计划地做实验,整理实验信息,找出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难点:能解释干扰下的磁铁无法正确指示南北方向的原因。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小车(车上有磁铁)、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木制支架或塑料支架、细线、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木棒(两端分别粘有磁铁,且对外的磁极为异名磁极)、课件、班级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出示装有磁铁的玩具小车和木棒,演示:用木棒的一面靠近小车,小车被吸引;用木棒的另一面靠近小车,小车被推开了。 20 记录学生的发现:用箭头表示小车的运动方向。(规范学生用语,用“排斥”代替“推开”,用“吸引”代替“吸过来”) 吸引 排斥 2.聚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有什么规律,(引出课题: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活动,观察磁极间相互靠近时小车的运动方向,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引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这一研究主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探索 1(回顾条形磁铁的磁极。(在黑板上贴条形磁铁图片) 条形磁铁有两个磁极,N表示北极,S表示南极。 N 2(讨论:如果用另一块条形磁铁的磁极水平靠近它,有哪几种不同的方式。 学生展开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将每一种情况都粘贴在黑板上,直至4种情况都罗列出来。 预设:学生列出的情况可能不止4种,会有很多表述不完全一样但实质是一样的情况。教师注意引导和“解读”学生的语言。 设计意图:通过班级集体讨论的方式得出四种情况。 3(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呢, 预设:(1)将一块磁铁悬挂起来,手持另一块磁铁靠近。(2)将磁铁放在桌面上,将另一块磁铁靠近。(3)用两只手分别握着一块磁铁,彼此靠近去感受。 教师提议先用比较简便的方法来试一试:双手各拿一块磁铁,相互靠近来感受磁极的作用。 4(请一个学生来演示,问:你有没有感受到这个力,这个力很大吗,教师强调要仔细地感受,才能有所发现。 5(出示记录单,介绍记录的方法,明确要求。 (1)每次实验重复3次,再记录结果。 (2)用“?”表示相互排斥,用“?”表示相互吸引。 21 6(教师分发材料,小组实验、记录,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全班共同讨论、归纳两块磁铁磁极间相互作用的4种情况,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身去实践、感受,一方面是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强化对“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将一颗“统计学”的小小的种子种在了学生心里,有助于学生未来更高年级、更高学段的学习。 三、研讨 1(呈现各组的记录表。分析这些实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S和S、N和N排斥,N和S、S和N吸引;同样字母的磁极相互排斥,不同字母的磁极相互吸引。 适时指导学生规范表述:相同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磁极相互吸引。 小结:当两个相同的磁极靠近时,磁极之间会产生相互排斥的力,于是出现“推开”的现象;当两个不同的磁极靠近时,磁极之间会产生相互吸引的力,于是出现“吸过来”的现象。 2(条形磁铁磁极间有这样的规律,其他形状的磁铁也有这样的规律吗, (1)演示:悬挂一块蹄形磁铁,分别用另一块蹄形磁铁的同名磁极和异名磁极靠近。 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聆听,并说出有没有与条形磁铁相同的规律。 (2)出示三套实验器材:一对蹄形磁铁,一对环形磁铁,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 (3)学生小组选择其中一套实验器材,实验重复3次,完成后可与其他小组交换器材,并交流观察、归纳出的结论。 (4)各小组进行汇报,教师及时板书。 (5)小结:无论什么形状的磁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都表现出“相同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 四、拓展 1.提问:(出示图片)一块条形磁铁悬挂起来,磁铁静止后指示南北方向。此时,如果用另一块磁铁去靠近它,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学生猜测原来的磁铁会被吸引或者排斥。 2.演示实验:将一块条形磁铁的磁极靠近悬挂着的静止磁铁,追问:这时悬22 挂着的这块磁铁还能指示南北方向吗, 学生尝试解释磁铁被另一个磁铁干扰了,对南北方向指示的不准了。 3.小结: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但是当周围出现其他磁性物体或铁时,它指示的方向就会发生改变。人们就利用这种现象来寻找大自然中含有铁或含有磁铁的矿物。 设计意图:学生先观察现象,再应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巩固所学概念。通过介绍生活和生产中人们利用磁铁磁性的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条形磁铁 蹄形磁铁 相同磁极相互排斥 环形磁铁 不同磁极相互吸引 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 23 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 2(磁铁的用途和它的特点是有联系的。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基于所学知识,提出关于磁铁的感兴趣的后续研究问题。 2(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磁铁制品,并描述不同磁铁制品所利用的是磁铁的什么特点。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对磁铁及其磁现象的后续探究表现出兴趣。 2(乐于搜集人们在关于磁铁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的信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磁铁制品,体会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2(意识到科学与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磁铁的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提出关于磁铁后续要研究的问题。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勺子、喇叭、磁贴等生活中常见物体(每组1套,每套7个左右,要包括有磁铁的物体和没有磁铁的物体),环形磁铁(每组若干)、塑料小棒、指南针,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课前布置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磁铁并记录在活动手册第10页。 聚焦: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课件出示图片,包括冰箱贴、门吸、磁性铅笔盒、飞镖、钓鱼玩具等) (引出课题: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收集和汇报,让学生预先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了磁铁,24 为本课后续的探究和研讨做铺垫。 二、探索 (一)常见物体中的磁铁 1(课件出示图片:勺子、安全绳、喇叭、磁贴、小电动机等)这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它们分别是什么,它们在使用中用到磁铁了吗, 出现学生不熟悉的物体时,教师做适当的提示。 2(出示两种检测方法)让我们一起来检测一下。方法一,用铁去吸;方法二,用磁铁去吸。你会选哪种方法,请学生说出选择的理由。 预设:受潜意识和前面第1课内容的影响,学生可能更多会选择方法二,这时,就需要教师做引导了。教师可以通过反问或者直接利用某一个待检测物体现场演示的方式来与学生共同认证哪一个方法最佳。 (二)寻找物体中的磁铁 1(磁铁“找朋友”。 提供刚才图片出示的物体和“找朋友”的小提示: (1)找同一个“好朋友”要重复找3次。(2)“朋友”的每个角落都要寻找。(3)找到“好朋友”的要分开放。 学生开始“找朋友”游戏,并把有磁铁的物体的名称记在活动手册上。 学生汇报成果。对于有磁铁的物体,要说明利用了磁铁的什么特点。 2(出示话筒、手机、电脑、对讲机、扩音器等图片)寻找磁铁更多的“好朋友”。这些物体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它们里面有磁铁吗,请几个同学说一说,其他同学来判断他们寻找的方法是否正确。(交流擦玻璃器时,引导学生说说这是利用了磁铁的什么特点) (三)特殊的磁铁磁悬浮列车 1(活动:(课件出示悬浮磁铁塔)你们能做出这样的悬浮磁铁塔吗,它们利用了磁铁的什么特点呢,提供材料,让学生自己完成活动。 2(出示磁悬浮列车图片)你们认识它吗,它也是悬浮着的。结合悬浮磁铁塔的原理,你能说出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吗, 设计意图:由活动到高科技,让学生切身感受磁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便利、更快捷。 25 (四)磁记录信息 1(还有一些物体中有很多“磁铁”微粒,它能记录信息,让我们来认识它们。(出示磁卡、磁带、磁盘图片) 2(既然这些物体上也有磁,尽管磁很微小,那么它们有没有磁的一些性质呢,一起来检测。(播放磁卡有磁性视频) 请同学们也尝试做一做。 设计意图:通过看视频和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知道磁卡上的确有磁存在,而这种磁能记录信息。这一活动可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在后续的研究上有一个延伸的空间。 三、研讨 1(到现在为止,我们都学习了磁铁的哪些特点,我们一起来记录一下。同学们说,老师来记录,好不好, 预设:学生总结不全面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描述前几节的实验场景加以提示。 2(生活中又有哪些物体利用了磁铁的这些特点,把你想到的说出来。 3(一个单元即将结束,不知同学们是否有更多关于磁铁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一起思考和研究呢, 设计意图:学生先进行思考总结和概括整理,然后补充说明相关的内容。在整理的过程中,学生还会想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他们会带着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行研究。 【板书设计】 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26 第二部分:我们自己 1、观察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我们的身体基本结构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身体外形具有左右对称的特点。 2(身体内部还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结构,如骨骼、肌肉、心脏等。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观察并描述身体的外部结构。 2(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身体内部的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开展观察活动,以证实自己的观察结果。 (能够如实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2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够发现人们身体结构相似,但相貌等方面总会有些不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观察和描述身体的外部结构。知道人的身体基本结构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身体外形具有左右对称的特点。 难点: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开展观察活动,以证实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白纸、彩笔。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单、人体结构图。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看图认动物。 让学生观察图片,说出这些动物的名字,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2(谈话:同学们在一年级时,就认识了很多动物,通过观察了解了它们的27 身体结构。你对自己的身体结构有哪些认识呢,(课前布置学生完成活动手册上的信息采集,此处学生便可根据活动手册进行说明了)今天,我们就来观察我们的身体。(板书课题:观察我们的身体) 二、探索 (一)观察身体的外部结构 活动一 画一画 1(明确活动要求。 (1)每组选择一名同学,躺在大白纸上。 (2)每组再选择一名同学用彩笔沿着这名同学的身体外部把轮廓画出来,然后再把身体轮廓剪下来,其他人辅助操作。 (3)笔的墨迹不要碰到同学的身体和衣服。 (4)安全使用剪刀,不要伤到自己或他人。 2(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作品。思考:不同同学的轮廓有哪些相同之处呢, 3(小结:人的身体结构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 活动二 折一折 1(把轮廓沿中间对折,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汇报。 3(谈话:把轮廓沿中间对折,左右两个部分会重合在一起,这个现象说明,我们的身体具有左右对称性,比如,我们的左手和右手是对称的。你还能说说我们的身体哪些地方是对称的吗, 4(小结:不同的人有很多不同之处,但外部结构基本是相同的,包括了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同时,人体还具有左右对称性。 (二)观察身体的内部结构 活动三 摸一摸,听一听 1(明确活动要求。 (1)用手摸一摸自己的身体,会有什么感觉,感觉皮肤下面有什么,在轮廓图上标出摸的位置。 (2)两个同学一组,互相听一听对方的腹部和背部,哪里有声音,可能是什么器官发出的声音,在轮廓图上标出它的位置。 28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并在轮廓图上记下观察的位置。 3(学生展示本组的观察结果,教师板书记录。 要求:汇报时注意要用“我用什么方法,感觉到什么,听到哪里有什么声音,它可能是什么器官。”这样的句式。 三、拓展 出示人体的骨骼示意图、肌肉示意图和内部器官分布图。 看图,想想你刚才摸到的可能是什么,听到的声音可能是什么器官发出的。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人的身体外部结构是相同的,都包括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同时,人体还具有左右对称性。我们还发现身体内部还包括很多结构,具体内容我们将在以后慢慢学习。 【板书设计】 观察我们的身体 29 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 2(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有不能做的事情。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采用实验的方式,研究感觉器官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 2(能够清楚地描述自己的观察、实验发现的事实和自己想象的内容。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如实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2(愿意在合作中承担自己的工作,并积极参与研究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残障人士因为感觉器官功能障碍所造成的生活困扰。理解他们为了1更好的生活而综合运用其他感觉器官的意义。 2(知道技术发明为残障人士改善生活提供了帮助。 【教学重难点】 重点: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 难点: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有不能做的事情。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石头、豆包、装有40 50?热水的杯子、音箱、盲道图片等。 教师准备:学生材料(1套),班级记录单,纸箱,板栗。 【教学过程】 一、聚焦 上节课我们观察了我们的身体,了解了我们的身体结构,认识了我们身体中的很多器官。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感觉器官。感觉器官非常重要,通过感觉器30 官我们能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板书课题 :通过感官来发现) 二、探索 (一)认识感官及其作用 活动一 我说你猜 1(教师出示一个暗箱(箱子里装有板栗),让学生猜一猜箱子里装了什么物体。要求:(1)一名同学闭上眼睛,用其他感觉器官感受箱子中的物体,并描述物体的特点。(2)其他同学根据这个同学的描述,猜测箱子中的物体。 2(学生按要求进行活动。 3(讨论:说一说,你刚才用了哪些感觉器官,这些感觉器官的作用是什么, 注意:用手摸一摸,感觉物体是硬的。教师要告诉学生这种感觉不是手感觉到的,而是手上的皮肤感觉到的,皮肤是触觉。 4(提问:你知道人还有哪些感觉器官吗, 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人的感觉器官及其作用。 6(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能够迅速识别出箱子中的物体, 预设:用眼睛看。 追问:眼睛能帮我们看到哪些信息, (小结:每种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收集到的信息,但也有收集不到的信息。 7(二)综合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准确 活动二 看一看,说一说 1(谈话:看来,眼睛能够收集比较多的信息,下面我们来看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物品(出示石头、豆包、装热水的杯子、音箱),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填写在记录单中。 要求:(1)每人选取一个物品作为观察对象。(2)最后两列暂时先不填写。 2(学生用眼睛观察之后汇报,说一说自己这么想的理由。 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出示相关的科学词汇。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将观察到的事实和头脑中的想象做区分。 活动三 验证自己的想法 1(用五种感官观察这四种物品,并填写记录单(最后两列)。 2(讨论:(1)用五种感官观察和只用眼睛看有什么不同,(2)我们“通过31 看想到的”都正确吗,解释一下原因。 3(小结:每种感官都有自己的功能,每种感官都有无法获得的信息,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能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 三、拓展 活动四 不一样的道路 1(出示盲道图片。 2(学生尝试说出盲道的作用。 3(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科技产品,它们对残障人士有哪些帮助,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每种感官都有自己的功能,每种感官也都有无法获得的信息,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感觉器官才能对事物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利用感觉器官来认识世界。 【板书设计】 通过感官来发现 用五想到通过眼睛种感的和看 物品 看到官感事实想到的 受到是否的 的 一样 32 3、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感觉器官观察到的信息,可以通过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特征及其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征和变化。 2(能够使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描述。 科学态度目标 1(如实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2(愿意在合作中承担自己的工作,并积极参与研究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够创造性地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观察认识事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利用感觉器官进行事物之间不同之处的比较,探索事物的本质特征。 难点:通过实验体会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可以更精准、更全面地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真水果(每组4种)、仿真水果(每组1种)、纸箱(每组1个)。 教师准备:课件、班级记录单(上一课的和本节课要用的)、毛绒玩具(1个)、钥匙(1串)、自来水(1杯)、眼罩(1个)、饮用水(3个半瓶,瓶盖上用红、黄、蓝彩笔做记号或用不同颜色的瓶盖)、课堂评价用的小动物图片和坐标图(每个小组由一只小动物代表,每达到一条标准,小动物就会前进一个格子;违反一条标准,小动物就会退后一个格子)。 【教学过程】 同学们,上一课我们一起通过感官发现了很多物体的特征(出示上一课的班级记录单)。今天,我们将继续利用身体的感官,在观察与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事33 物更多的“秘密”(特征)。(板书课题:观察与比较) 一、聚焦 利用感觉器官进行比较,我们能够发现很多事物的不同之处。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 二、探索 1(比较屏幕上的两幅图,找出5个不同点,找齐之后请举手示意老师。 请同学们用“我通过眼睛看,发现”的句式汇报自己的答案。(评价:声音洪亮,按规范语言完成汇报,该组小动物前进一格) 一名学生戴上眼罩,另一名学生选择一个物品投入桶内。(如果选择水,请在桶内放一个小一点的用来接水的器皿) 3(请用“我通过耳朵听,发现这个物品是,因为”的句式来汇报你的答案。(评价:声音洪亮,按规范语言完成汇报,该组小动物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