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2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丰富实例,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三要素;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某些集合.(2)理解函数的概念,并且会灵活运用函数的概念解题.(3)明确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4)会根据不同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表示函数.(5)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及应用.【导入新课】回顾问题导入:1讨论:放学后骑自行车回家,在此实例中存在哪些变量?变量之间有什么关系?2回顾初中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此时y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表示方法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新授课阶段(一)函数的概念:思考1:(课本P15)给出三个实例: A一枚炮弹发射,经26秒后落地击中目标,射高为845米,且炮弹距地面高度h(米)与时间t(秒)的变化规律是. B近几十年,大气层中臭氧迅速减少,因而出现臭氧层空洞问题,图中曲线是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面积的变化情况.(见课本P15图) C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反映一个国家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八五”计划以来我们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如下表.(见课本P16表)讨论:以上三个实例存在哪些变量?变量的变化范围分别是什么?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对应关系? 三个实例有什么共同点?归纳:三个实例变量之间的关系都可以描述为:对于数集A中的每一个x,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在数集B中都与唯一确定的y和它对应,记作:1. 函数的定义: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和它对应,那么称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记作:. 其中,x叫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作定义域(domain),与x的值对应的y值叫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值域(range).显然,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1)一次函数y=ax+b (a0)的定义域是R,值域也是R; (2)二次函数 (a0)的定义域是R,值域是B;当a0时,值域;当a0时,值域. (3)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是,值域是.2. 区间及写法:设a、b是两个实数,且ab,则:(1) 满足不等式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表示为a,b;(2) 满足不等式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表示为(a,b);(3) 满足不等式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表示为;这里的实数a和b都叫做相应区间的端点.(数轴表示见课本P17表格)符号“”读“无穷大”;“”读“负无穷大”;“+”读“正无穷大”.我们把满足的实数x的集合分别表示为.例1 对范围用区间表示正确的为( ) A B C D【解析】根据区间的表示法可以知道,如果取到等号时,用闭区间,否则用开区间,因此选B.【答案】 B3. 函数定义域的求法:函数的定义域通常由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那么函数的定义域就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例2 函数的定义域为,那么其值域为()A B C D【解析】只需把x=0,1,2,3代入计算y即可.【答案】A 例3 如图,用长为1的铁丝弯成下部为矩形,上部为半圆形的框架,若半圆半径为,求此框架围成的面积与的函数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分析】首先审题,得到框架围成的面积与半圆半径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实际意义找到半圆半径的取值范围.解:根据题意得,, =,于是AD=,因此,即.由,得, 函数的定义域为(,).例4 记集合M,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N求:()集合M,N;() 集合,分析:对于偶次根式,只要使得被开方式非负即可,同时要熟练运用集合的有关运算解决.解:()().4. 函数相同的判别方法:函数是否相同,看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例5 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是同一个函数( )Ay=() By= Cy= Dy=【解析】当两个函数的解析式和定义域完全相同时,这两个函数为同一函数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只有B中的函数.【答案】A【答案】只有(2)合适.(二)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1. 结合课本P15 给出的三个实例,说明三种表示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其优点: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优点:简明扼要;给自变量求函数值.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优点:直观形象,反映两个变量的变化趋势.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优点:不需计算就可看出函数值,如股市走势图; 列车时刻表;银行利率表等.例6 (1) 已知()是一次函数,且满足,求;(2) 已知 (0), 求.【分析】紧扣函数的表示法,利用解析式求解时,要注意待定系数法在解题中的灵活运用,即首先设出函数的解析式,然后构造等式解决.【解】(1)设,由得:, ,解得:, .(2)令,得 .例7 函数的图象是( )【解析】所给函数可化为:,故答案为C也可以根据函数的的定义域为而作出判断.【答案】C例8 已知的图象恒过(1,1)点,则的图象恒过( )A(3,1)B(5,1) C(1,3) D(1,5)【解析】法一:由的图象恒过(1,1)知,即,故函数的图像过点(5,1)法二:的图象可由的图象向右平移4个单位而得到,(1,1)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变为(5,1).【答案】B2. 分段函数的定义:在函数的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x的不同取值范围,有着不同的对应法则,这样的函数通常叫做分段函数,如以下的例3的函数就是分段函数.说明:(1)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处理分段函数问题时,首先要确定自变量的数值属于哪个区间段,从而选取相应的对应法则;画分段函数图象时,应根据不同定义域上的不同解析式分别作出;(2)分段函数只是一个函数,只不过x的取值范围不同时,对应法则不相同.例9 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1)yx2,xZ且;(2)y23,(0,2;(3)yx2x;(4)解:四个函数的图象如下例10 如图,动点P从单位正方形ABCD顶点A开始,顺次经C、D绕边界一周,当x表示点P的行程,y表示PA之长时,求y关于x的解析式,并求f()的值.解:当P在AB上运动时, ;当P在BC上运动时,y=当P在CD上运动时,y=当P在DA上运动时,y=4y=()=例11 已知,则的值为 .【解析】.【答案】课堂小结1.掌握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求解方法;2.理解函数的概念;3.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尤其要注意解析法在解决应用题中的灵活运用.作业见同步练习部分拓展提升一、选择题1若集合,则是( )A B. C. D.有限集2已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且当时,有则当时,的解析式为( )A B C D3函数的图象是( )4若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5若函数,则对任意实数,下列不等式总成立的是( )A BC D6函数的值域是( )A B C D 二、填空题7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则满足条件的实数组成的集合是 .8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则函数的定义域为_.9当时,函数取得最小值.10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三点,则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11已知函数,若,则 .三、解答题12求函数的值域.13利用判别式方法求函数的值域.14已知为常数,若则求的值.15对于任意实数,函数恒为正值,求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 B 【解析】 .2. D【解析】设,则,而图象关于对称,得,所以.3. D【解析】 .4. C【解析】作出图象 的移动必须使图象到达最低点.5. A【解析】 作出图象 图象分三种:直线型,例如一次函数的图象:向上弯曲型,例如 二次函数的图象;向下弯曲型,例如 二次函数的图象.6. C【解析】作出图象 也可以分段求出部分值域,再合并,即求并集二、填空题7. 【解析】当 ,当 .8. 【解析】.9. 【解析】, 当时,取得最小值.10. 【解析】设把代入得.11. 【解析】由得.三、解答题12.解:令,则, ,当时,.13.解:,显然,而(*)方程必有实数解,则, .14.解: 得,或 .15. 解:显然,即,则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