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长需要及成长阶段

上传人:MM****y 文档编号:56793446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成长需要及成长阶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儿童成长需要及成长阶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儿童成长需要及成长阶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18儿童的成长需要及成长阶段可能绝大多数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儿童的成长, 是一个非常高级的生命创造过程。婴儿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他就与生俱来拥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蕴含了儿童成长的全部密码,儿童成长的过程实际是一个不断破译生命密码,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一、儿童成长过程的四个阶段:0 3 岁是儿童精神胚胎孕育的时期,就如同儿童的生理胚胎在母亲的子宫里孕育一样。 所以,儿童需要不断的体验那种曾经与母亲一体化的感觉。 这种感觉就来自于母亲与孩子的心灵连接。3 6 岁的儿童将根据这个精神胚胎的指引开始建构自己。例如:感受自己的需求以及获得满足。6 12 岁,儿童将自己带着生命内在所拥有的经验开始探索这个外部世界,并且将这种探索扩展到艺术、天文等丰富的领域中。12 18 岁,儿童将透过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环境的认识,来建构自己的价值观二、儿童成长过程的需要:0-3来,是生理的照顾,是最基础的一面。3-6岁,开始接受成人的影响。并且进一步完善自我的建构。将0-3 岁的内在感受转为有意识的状态。会察言观色。会在幼儿园刚去时会很紧张。特别自律。逐渐他就放松。一旦放松,就会产生破坏性行为。3-6 岁将 0-3 岁的潜意识变为意识,成为我们能看到的东西。6-9 岁:认识和了解成人的世界。最难适应的环境是情感。搞不懂为什么老师可以随便说别人,为啥表达的方式不同?这是让孩子最痛苦的。那么这个环节的渡过,要由父母来帮助。如果你很爱他,他不会再看老师的脸色。这时期的孩子会非常敏感。这个时候他需要家长对他精神上的引导,你要参与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成长。这个时候孩子开始会总结。9-12 岁:这时需要体验力量。力量的源泉来自哪里,来自父亲。这时他不再需要和妈妈的亲昵。他会需要体会成年人世界。他需要从父亲那里获得力量。他会和父亲模仿很多东西。 他喜欢和父亲在一起那种充满力量的安全感。 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炫耀自己。这个阶段孩子需要收到父母的肯定的信息。岁,进入自己的世界。决定自己一生努力的模式。要有心力才能承受这个阶段。这个阶段要理解他,信任他,要让他有足够的心理空间。儿童需要的爱,是必须有能量的。他要能体会到。他会在体会后也表现出自己的能量。比如对你的信任,和倾诉等等。18 岁后心智和情感才完全成熟。他知道爱是付出。三、 儿童成长过程的思维特征:0 3 岁:最早的思维活动 动作思维。这一阶段,婴幼儿的思维是依靠感知和动作来完成的。他们在听、看、玩的过程中,才能进行思维。比如,婴幼儿常常边玩边想,但一旦动作停止,思维活动也就随之停止。3 岁后,幼儿的思维就可以依靠头脑中的表象和具体事物的联想展开,他能摆脱具体行动,运用已经知道的、见过的、听过的知识来思考问题。虽然这时动作思维仍占相当大的部分, 但形象思维仍占据了很大比例。 他的思维活动必须依托一个具体形象来展开。5 6 岁: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已经初步出现抽象逻辑思维。孩子思维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小学低年级 (即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孩子, 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具体的形象思维。他们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面前的具体事物或其生动的表象联系着的。先模仿,经过半独立性的过渡,最后发展到独创性。一年级(78 岁)基本上属于具体形象概括:,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以模仿为主,通过模仿家长、老师或者是其他人来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在这个年龄阶段,家长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防止孩子模仿到一些不良的习惯。二 -四年级 (8 10 岁 ) 从具体形象概括向形象抽象概括过渡;最难适应的环境是情感。搞不懂为什么老师可以随便说别人,为啥表达的方式不同?这一时期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爱问为什么?这个时候家长要定下规矩,让孩子明白一定要遵守规矩,分清楚家长和孩子的责任。这一时期的孩子在学习能力上要求更高,在学习任务上难度明显加大。例如,在语言表达方面,对书面表达方式要求更多,对文字的理解和内在联系要求更深;在数学方面,应用题的题量加大,对抽象思维的要求更高,运算的复杂程度加大。好多家长和老师感觉到这对一些孩子来说,仿佛是个坎儿,他们会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障碍,如不及时矫正,就会影响到五、六年级的课程。在这一时期,需要家长的关爱、尊重、倾听、鼓励。五、六年级(10 12 岁 ) 大多数儿童进入初步本质抽象概括水平。进入小学后 , 学习的实践和人际交往极大地促进了儿童心理活动的发展。而此时的儿童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 他们出现了人生的第三次小叛逆的心里, 很多事情,他们想自己决定,比如,穿什么样的衣服, 朋友来了怎么招待, 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等等。教师、家长的教育方式以及周边环境都会对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个时候,和他们逆着来是不行的,可以用激将法,但是大多数时候还是要正常的引导,多沟通,善意的沟通,多肯定他们的想法,多引导他们去思考。四、成长过程中儿童的心理需求类型: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结果,儿童的心理需求,主要有六大类内容:一、爱的需求。 要让孩子时刻体验到父母无任何前提条件的爱。 只有平时能感受到爱的孩子,今后才会懂得怎样爱别人,进而爱社会、爱自然、爱生活。二、归属感的需求。儿童和成人一样,也需要有同伴、有父母、有集体。如果孩子在这当中, 受到冷落, 就会产生别人都看不起我, 我好像没有家等等之类的感觉。久而久之,他就可能生出对家庭,甚至对社会的排斥心理。三、自尊心的需求。自尊与自信意识的建立,对儿童心理发展及未来能否取得成就具有关键的意义。 所以,父母应多给孩子以表扬和鼓励, 使之从小相信自己的价值,自己的能力。四、成就感的需求。 当孩子独自做完一件漂亮的事情, 会萌生成功体验的快感。这时,若父母再给予适当的表扬,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就会大增,并继续做下去。这种感觉是孩子今后自信和不畏困难的主要心理动因。五、满足好奇心的需求。 好奇心是一种天性。 儿童对于不曾看过不曾听过的事物,主动去问、去摸、去看,本身就是学习。故此,大人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一定要认真加以解答。 如果孩子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 就会降低学习和求知的兴趣,以致干脆对什么都没有“好奇心”了。六、活动的需求。 活动不仅能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 也能为其和父母以及与其他同伴进行亲情交五、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1、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发展心理学认为,心态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良好的习惯的形成, 往往在孩提时代。 所以从小就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形成初步的时间和纪律观念。让婴幼儿按时起床、吃饭,如果孩子不配合,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要上班, 不能迟到, 而不要迁就孩子。 适当的约束可以避免孩子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意识。2 、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 态度和方式对培养孩子健康人格作用巨大。和谐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儿童生活态度积极、 主动,他们能自觉地参与到家庭活动中。 父母之间的互相爱护、关心、体谅;父母对长辈的体贴、尊重、照顾;父母对孩子严爱适度,有要求,有疼爱,能够使孩子形成自尊、 自信、亲切、责任感等积极情感。 然而,如果生活在充满不和睦、 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 如家庭成员关系不和, 经常吵架,在这种环境生活的孩子缺乏安全感, 对人不信任, 有的甚至会有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父母首先要有健康的人格, 才能去影响孩子。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中,家长不仅要努力地为生活而忙碌、工作,回家之后还要面对活泼、好问、好动的孩子, 这时请千万打起精神随时随地做幼儿的表率, 以耐心的态度引导他们,不要以粗暴缺乏耐心的态度对待他们,让孩子在自由、宽松、平等的家庭氛围中尽情表现自己。3 、保护自尊心,增强自信心孩子虽小, 却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有自己的愿望和爱好。 家长要学会洞察儿童内心世界,要用商量、引导、激励的语气和孩子交流,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不能因为孩子小,而随意斥责或辱骂,得成就具有关键的意义。 所以,父母应多给孩子以表扬和鼓励, 使之从小相信自己的价值,自己的能力。四、成就感的需求。 当孩子独自做完一件漂亮的事情, 会萌生成功体验的快感。这时,若父母再给予适当的表扬,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就会大增,并继续做下去。这种感觉是孩子今后自信和不畏困难的主要心理动因。五、满足好奇心的需求。 好奇心是一种天性。 儿童对于不曾看过不曾听过的事物,主动去问、去摸、去看,本身就是学习。故此,大人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一定要认真加以解答。 如果孩子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 就会降低学习和求知的兴趣,以致干脆对什么都没有“好奇心”了。六、活动的需求。 活动不仅能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 也能为其和父母以及与其他同伴进行亲情交五、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1、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发展心理学认为,心态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良好的习惯的形成, 往往在孩提时代。 所以从小就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形成初步的时间和纪律观念。让婴幼儿按时起床、吃饭,如果孩子不配合,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要上班, 不能迟到, 而不要迁就孩子。 适当的约束可以避免孩子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意识。2 、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 态度和方式对培养孩子健康人格作用巨大。和谐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儿童生活态度积极、 主动,他们能自觉地参与到家庭活动中。 父母之间的互相爱护、关心、体谅;父母对长辈的体贴、尊重、照顾;父母对孩子严爱适度,有要求,有疼爱,能够使孩子形成自尊、 自信、亲切、责任感等积极情感。 然而,如果生活在充满不和睦、 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 如家庭成员关系不和, 经常吵架,在这种环境生活的孩子缺乏安全感, 对人不信任, 有的甚至会有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父母首先要有健康的人格, 才能去影响孩子。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中,家长不仅要努力地为生活而忙碌、工作,回家之后还要面对活泼、好问、好动的孩子, 这时请千万打起精神随时随地做幼儿的表率, 以耐心的态度引导他们,不要以粗暴缺乏耐心的态度对待他们,让孩子在自由、宽松、平等的家庭氛围中尽情表现自己。3 、保护自尊心,增强自信心孩子虽小, 却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有自己的愿望和爱好。 家长要学会洞察儿童内心世界,要用商量、引导、激励的语气和孩子交流,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不能因为孩子小,而随意斥责或辱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