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古诗二首1》教案

上传人:靓*** 文档编号:54950960 上传时间:2022-0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古诗二首1》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古诗二首1》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古诗二首1》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编写时间:201年月曰教学课题15古诗二首学案编写者教学课时2学案使用者第周星期用教 学目 标课(章节)教学目标1 .会认12个生字,会8个生字。2 .借助插图,联系生活,激活想象感受诗意,领悟诗情,能用自己的 话说出诗歌所描述的情景。把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背诵表达出来。3 .初步领悟诗歌中比喻、夸张的表达手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感受诗意,领悟诗情,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教学难点:感受诗意,领悟诗情。教学准备与手段板书设计集体备课时间年级科第周星期集体备课共性意见(一)识字写字1 .在语境中整体识字。2 .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出示生字,随着提示语“我会认”,学生自 愿认读自己会认的生字,并说说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曾见过这 个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的。在交流中老师要注意多鼓励学生,激发 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 极性。3 .个人情感体验识字。让学生在会认、会写的字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说说为什么喜欢。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 的熟悉的字组词说话,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如:4.写字指导。“银”字有两个“竖提”,“艮”的竖提应略可下,长于 金字旁的竖提。“窗”字字形复杂,学生容易忽视“囱”字上的小撇,建议 边示范边领着学L笔一笔地书空。(二)朗读感悟读杜甫的绝句,感悟到春天的色彩明丽,景色迷人。“黄鹏、翠柳、 白鹭、青天”组成的春景图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注意不要要求太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三)积累运用1 .读下面两首古诗,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2.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四)实践活动课外遗L首古诗,自己读读背背。在班里一次“古诗朗诵会”,让学 生展示自己课外学到的古诗。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杨万里这位诗人大家一定很熟悉,还记得我们学 过他的哪些诗吗?你能来背一背吗?2、今大我们再来学习杨方里的一首诗,是关于荷花 的,你们看过荷花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美丽 的荷花荷叶图。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课件出示: 荷花、荷叶、最后定格。)3、你能用几个词或一句话来描述你所看到的美景 吗?能具体些吗?(指导:你可以说它的形状、颜 色,或者你的感受)设计意图:北方的学生从未见过荷花, 这对于学习 这首古诗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课前,让学生花 一部分时间让学生欣赏西湖美丽风光,让学生有一 定的感性认识,产生一种阅读期待。古诗的教学步 骤一般分为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四部 分,而这首诗的作者杨万里,在本册教材第一单元, 刚刚学过他另一首清新活泼的诗作宿新市徐公 店,学生对于他是熟悉的,所以从诗人直接入手, 自然导入课堂。接下来再次让学生欣赏定格的荷花 莲叶图,用词语形容所看到的美景,必能让学生从 整体上、宏观上认识荷花,初步感受荷花之美,为 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1、杨万里看到这样的美景, 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传诵至今,它就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板 书诗题,强调“晓” “慈”的写法。)解诗题:从 诗题,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指导: 从诗题中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带着这样的理解 你再读一读诗题。)2.我们来看这首诗。出示全诗。初读全诗:(1)想要学好诗,首先我们就要把诗读正确,读通 顺。下面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读一读这首诗,如果有 拿不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读不通顺的地方 要多读几遍。(2)学生自读,师巡视,了解读书情况。(3)指读,正音。3、诗,我们已经会读了,你还读懂了些什么?让学生自由说自己的理解。教师不作更多的评价。(你怎么知道的?课前查阅工具书可是一个好习 惯。语言的理解很多时候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设计意图:诗题较长,首先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其 意思,如果学生理解遇到困难,则通过找时间、地 点的方式,降低难度,引导学生自主把握题意,在 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读出正确的停顿, 读出对诗题的理解。在理解诗题的基础上,让学生 充分地、自由的读诗句,要求做到正确、通顺,这 是学习古诗的最低要求。通过指读后的评价,让学 生(特别是学困生)树立学习古诗的信心。这一部 分的教学着重关注学困生。但初读不能仅仅满足于 此,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说出“你读懂 了什么?”这一开放性的问题,旨在了解学生已理 解哪些词句的意思,学生已经理解的就无须再做琐 碎的理解。这首诗的词句理解起来并不复杂,让学 生在自主交流的过程中,对诗意有了初步的了解。三、品读诗句,感悟诗情1、同学们,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可诗中着 重写的是荷花和荷叶,(板书)诗中描绘了怎样迷 人的风光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一 组荷花莲叶图。)2、学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 示)(1 )谁能用词语来形容一卜荷花、荷叶的颜色。()的荷叶()的荷花(2)荷叶是嫩绿的,碧绿的、鲜绿的,荷花是红艳 艳的,红彤彤的,那么诗中又是怎样来写这种绿、 这种红的?(3)板书:无穷碧别样红指导朗读:读出荷花之红,莲叶之绿。3、探究原因,深入诗情:荷叶为什么是无穷碧,荷 花又是别样红的呢?带着问题去诗中寻找原因吧。(出示全诗。)荷叶之多-“接天”:(1)接天,你的感觉是?你能用几个词说一说荷叶 的多吗?你来读一读,读出荷叶之多。(2)教师语言描述:满湖的荷叶,挨挨挤挤的,一 眼望不到边,仿佛与天相连。远远望去,绿得让人 心旷神怡,绿得让人陶醉。(3)指导朗读:读出莲叶之多,之绿、之美。阳光映照-“映日”:(1)早晨什么样的太阳?在明媚的阳光下,你看到 了怎样的荷花?(2)指导朗读:读出灿烂阳光普照卜荷花之红艳。特殊时节-“六月”:(1)展开想像:出示:是啊,六月的西湖是一年中 景色最美的时节,这时荷叶长得,荷花开得,六月 早晨的阳光,映照在荷花上,荷花就显得更了,也 许早晨的荷叶上还启,荷花上还后-,充分展开你想像的翅膀,让这美丽的回向出现你的 眼前。谁说一说。(2)指导朗读:读出西湖六月美不胜收的风情。作者心情-体会赞美、喜爱、愉快之情。(1)诗中哪个词,表达出诗人对六月西湖景色的情 有独钟?想一想“毕竟”这个词体现了作者那些感情?(赞美、喜爱,愉快)(2)指导朗读:读出心情的愉快与对美景的赞美之 情。写作背景-为友人升迁而高兴(1 )这是送别诗,送别应该是伤感的、 依依不舍的, 为什么诗人那么的喜悦?这是还有一个特殊的背景,那就是杨万里和林子方是多年的好友,他们情 投意合,交情甚佳。就是六月中的一天,林子方连升两级,将离开杭州去上任,林子方高升了,作为 好朋友杨万里能不高兴吗?(2)同学们,如果若干年后,你的好朋友考上大学, 你去送他,这时,你的心情如何?你的好朋友考上 了博士,你的心情又如何?现在我们更能理解作者 的心情了吧。正是在这种愉快的心情卜,他看到的 莲叶,他看到的荷花。4、回归整体,读中悟情。(1)指导朗读:读出美景,读出愉悦之情。(2)朗读评价,让诗情融入学生的朗读。设计意图: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代 人去学习古人的精华诗篇,尤其需要扎扎实实做好 朗读指导。同时朗读的指导又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在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做到 读正确,在学生逐步理解诗情的基础上,我又给与 了层层深入,步步为营的朗读指导。在揭示出关键 词“无穷” “别样”后,我让学生读好后两句,体 会不一样的红,特别的绿。接着通过原因的探究, 又有两个词语跳了出来,引导学生突出“接大”和“映日”,读出荷花的面积之大。“一切景语皆情 语”,当悟出诗人愉悦的心情后,再在“面积广”“特别绿” “别样红”的基础上,冉融入诗人的心 情,读出诗境,品出诗情。这样的朗读,不只是形 式上的多样化,而达到每一步朗读都有确定的目标, 每一次朗读都是学生认识的一种提高,真正让学生 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提高语文素养。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中的语言极其简 练但却很传神,如何体会诗中所描绘的情境?这就 需要引导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去感受诗的美,诗 的纯粹,诗的境界。在教学中,我用填空的形式让 学生充分展开想像的翅膀,让这美丽的画面出现在 眼前。用填空的形式可以降低说话的难度,在看幻 灯说之后,其实也可以让好的学生不看前面幻灯讲, 以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四、入情入境,读写结合。1、古人常以诗明志,以诗寄情。晓出净慈寺送林 子方这是一首别具特色的送别诗,通过对西湖美 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谁来 吟诵这首诗,重现千年前的这场送别。(配乐)2、编写故事:“时光仿佛回到一千多年前,我,就 是杨万里(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事情),来到西子湖畔”(用自己的语言描绘 诗中的美景。)设计意图:学生在朗读中情感得到一种升华,这时,引导学生吟诵诗句,必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让 学生分别担任杨万里,林子方的角色来领悟诗情, 必能使课堂达到新的高潮。而故事的编写,则能让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的情境,真正做到了读写 结合,有效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 计。五、课外拓展,丰富积累1、没有完成故事编写的同学下课后继续完成。2、收集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兀二使安西赠 汪伦等送别诗,感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与 这类诗的小向。设计意图: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是一首别具风 格的送别诗,让学生充分感知这一点的同时,要让 学生了解送别诗的共性。教材只是一种范例,在这 个环节,努力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引导学生去读诗, 去品诗,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环节及反思记录一、复一、复习指名背诵晓习指名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说说诗意。出净慈寺送林十 方,说说诗意二、初二、初读感知,读通诗歌1.解题:绝句,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它的特 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 个字。每句五个字叫“五绝”,每句七个字叫“七解题:绝句, 是我国古诗中的 一种,它的特点之 一是,每首诗共四读感绝”。句,每句一般为五知,读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3.自由吟读,用笔圈出生字读一读, 读准字音。个子或七个子。母 句五个字叫“五自己读完以后再读给同桌同学听。特别关注“岭” 与“吴”的读音。绝”,每句七个字 叫“七绝”。.简介作者及写作4.指名读诗歌,倾听时关注字音与朗读节奏, 标背景。出朗读U关。三、读 句, 悟 诵。品 诗 感 吟5.生自由读。三、品读诗句,感悟吟诵。1 .读了诗歌,你眼前仿佛出现了哪些景物?用 笔圈出表示这些景物的词语。(“黄鹏” “白鹭”自由吟读,用 笔圈出生字读一 读,读准字音。自 己读完以后再读“千秋雪” “万里船”)。给同桌同学听。特 别关注“岭”与2.要是让你回出这些景物,你会如何回?读读“吴”的读音。说说。(有机落实理解诗意。)扣住描写“色彩”与“数量”的词,体会景物 的美。指名读诗歌, 倾听时关注字音四、疑质问3.引导学生从景物的动静来体会景物的美。一、二句为动,三、四句为静与朗读节奏,标出 朗读U关。难,书写生字4.找对子,体会语言的工整。5.生自由读两个对一行黄鹏对白鹭西岭对东吴千秋对万里5.自由诵读全诗,说说诗意。四、质疑问难,书写生字。重点指导“窗”和柳。五、拓展延伸学生课外找找李白、杜甫的诗歌诵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