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1)

上传人:卢****6 文档编号:54799631 上传时间:2022-02-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效劳贸易构造与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1)论文人们常常根据“比较优势原理来考虑中国的国际效劳贸易问题,但往往不能系统把握其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新特征,并相应制定科学的竞争战略。中国是一个开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效劳业在国际竞争中确实有一定的“比较优质,然而,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互联网、卫星、数码技术进步等多重力量的推动下,国际效劳贸易的开展与扩张对高新技术的应用才能、研究与开发才能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国际效劳贸易构造正在全球性优化、晋级,像金融、保险、房地产、商务效劳等知识密集型效劳贸易开展非常迅速,在效劳贸易进出口中的比重大大进步。从长远来看,中国效劳企业假设不注重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不注重进步劳动消费率及效劳人员的整体素质,现有的“比较优势将随着中国经济逐步国际化而丧失殆尽,甚至转变为“比较优势。本文对中国国际效劳贸易构造与竞争力进展了实证性国际比较分析,并就此提出了假设干思路与建议。一、中国高等效劳要素禀赋状况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02年11月12日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2002-2003年的微观经济竞争力在80个国家中排名为38,比2001年上升了5位。据专家分析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制度环境有所改善。然而影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子指标国家技术程度的排名,中国从第53位下降到第63位,主要因为中国在人均专利数量、人均的信息技术投资、公司购置技术专利等方面与兴隆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并落后于开展中的印度和巴西。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从开展前景看,一国效劳贸易能否构建国家竞争优势,关键取决于它是否拥有充裕的高等要素及其优越的要素生成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讯网络、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机构和领先学科等高等要素的供给程度大幅度进步,但竞争力还较弱,如1998年中国每千人拥有 主线70条注: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开展数据手册I.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66.,仅相当于高收入国家平均程度567条的12%,全世界平均程度146条的48%;另外中国每百万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只有高收入国家的14%,发表于科技刊物的论文只有全世界的1.4%,高技术出口只有全世界的2.8%详见表1。表1 中国部分高等要素供给状况的国际比较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2000年世界开展指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为世界银行出版数据整理。 另外,从表2可见,中国教育投入及承受教育时机的状况虽改革开放后有很大进步,但与高收入国家以及世界平均程度都相差很远。1997年用于教育的公共支出占GNP的百分比比高收入国家、世界平均程度分别低3.1、2.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占相应年龄组的百分比比高收入国家、世界平均程度分别低53、13个百分点;用于每个大学生的支出占人均GNP的比重比高收入国家高出28.7个百分点,但由于中国人均GNP较低,所以其实际支出程度也是不高的;研究与开发经费仅占GNP的0.66%,更是低得惊人。可见,中国是一个高等要素比较贫乏的国家。表2 中国教育程度的国际比较 附图 资源来源:同表1。二、中国效劳贸易进出口构造与竞争力实证性国际比较分析 2000年中国在全球效劳贸易中的排名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20多名上升到第14名世界银行,2001,获得了很大进步。尽管如此,中国国际效劳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仍然很弱,国家竞争优势不强。主要表达在以下方面: 1.进出口构造尚待优化与晋级 国际效劳贸易中形成的出口构造是国际竞争力的直接表现。世界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效劳出口的主要国家,他们都在致力于改善国际效劳贸易构造,主要表现为进步知识技术密集型效劳的比重。根据表3计算:1998年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国家的商业性效劳出口占全世界商业性效劳出口的平均比重分别为4%、16%、80%,可见,高收入国家在国际效劳贸易中几乎一统天下。1998年中国商业性效劳出口占全世界商业性效劳出口的比重仅为1.8%,甚至低于1980年低收入国家的平均程度。另外,从表中还可看到,收入不同的国家整体呈现出运输百分比不断下降,旅游特别是其他类百分比迅速增长的构造调整趋势。而在这一整体趋势下,收入不同国家的出口构造又是大相径庭的,低、中收入国家其他类知识技术密集型效劳的比重偏低,而高收入国家的这一比重较高。中国作为低收入国家,国际效劳贸易出口中旅游超过了一半的比重,知识技术密集型效劳的比重偏低,这种过分依赖自然禀赋的出口构造是相当脆弱和低级的,必须努力进展优化、晋级,不断进步知识技术密集型效劳的比重。 表3 中国国际效劳贸易出口构造的国际比较 附图 资源来源:同表1。以上分析的是出口构造,下面我们再考察进口构造。根据表4计算:1998年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国家的商业性效劳进口占全世界商业性效劳进口的平均比重分别为6.6%、22.8%、70.6%,1998年这一指标分别为6.4%、16.8%、76.8%。结合表3数据,说明低、中收入国家的效劳贸易总体处于逆差地位,而高收入国家的效劳贸易长期处于顺差地位。1998年中国商业性效劳进口占全世界商业性效劳进口的比重为2.2%,比出口高出0.4个百分点。从表中还可看出,低、中收入国家的运输进口百分比远远超过高收入国家,而旅游与其他类效劳进口百分比相对较低。中国效劳贸易进口构造从目前看还比较平衡,但随着中国参加WTO,效劳贸易将逐步自由化,国际物流、金融、保险、计算机等效劳的进口将大规模增加,原有构造将被打破,如不及时予以调整,整个效劳贸易国际收支将会失衡。表4 中国国际效劳贸易进口构造的国际比较 附图 资源来源:同表1。 2.国际市场占有率有待进步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衡量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它等于一国一种产品或效劳的出口额与该产品或效劳世界出口总额之比。根据世界银行及?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1990年中国效劳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约为0.73%,1998年上升到1.8%,这样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是与中国整体的贸易地位不相称的。即使我们自以为不错的国际旅游业国际市场占有率也并不高,尽管自1980年以来该产业开展非常迅速,国际旅游收入由1980年的617百万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12,602百万美元,增加了19倍多;国际旅游收入占整个外贸出口的百分比也进步了2.5个百分点。然而直到1998年中国国际旅游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也才2.8%,而其他知识技术密集型效劳的国际份额更是微乎其微。三、优化中国国际效劳贸易构造、进步国际竞争力的思路与建议 1.加速健全高等要素的生成机制,努力进步高等要素供给才能 我们应把竞争策略建筑在高等要素的优势上,从而为中国国际效劳贸易构建国家竞争优势打下根底。中国目前缺乏一种科学、合理的高等要素的生成机制,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机构和领先学科等要素的培育与开展,存在盲目扩张、急于求成的误区,对高等要素质量的检测与监视机制也不健全。作为一种全球趋势,国际效劳贸易 对扩大社会就业、增加收入成效显著。从短期来看,参加WTO与国内社会经济利益存在一些冲突,譬如社会就业问题。因此,加速健全高等要素的生成机制,努力进步高等要素供给才能,促进国际效劳贸易的长足进展,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安康开展至关重要。中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国力日益进步,政府完全有才能也必须全力以赴地增加教育、科研投入,尤其是对高新技术工程的投入。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互相配套的科研评估与检测机制,进步开发、研究质量,保证优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消费力。 2.充分发挥政府的孵化、鼓励作用,审慎建立国际效劳贸易产业救济和保护机制 政府对构建国家竞争优势的作用除了表达在对科技进步的孵化上,还表达在对企业创造力的鼓励上。国际效劳贸易最兴隆的美国,其政府为了鼓励效劳出口,长期以来给予效劳企业很多优惠,同时非常重视技术研究、开发与教育。效劳贸易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中国政府要加大对国际效劳贸易企业尤其是知识技术密集型效劳企业的政策倾斜与扶持力度,完善财政、信贷等优惠措施,辅之以积极的产业政策,努力进步中国国际效劳贸易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另外,中国作为WTO成员已经承诺尽快实现相关效劳贸易自由化,但目前中国在现代物流、金融、保险、计算机数据效劳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效劳贸易方面势单力薄,很难与外商抗衡,这对国内相关效劳企业将造成直接冲击。这种冲击到底有多大,目前是较难预测的,不过,我们应该尽量多考虑困难,加快建立起国际效劳贸易产业救济和保护机制,做到有备无患。当务之急,中国政府要加快制定相关法律,同时要深化研究并合理运用WTO的“保障措施协议以及开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条款,多方寻求法律、法规的支持,有理、有利、有节地保护中国弱势效劳行业。 3.稳步进展消费需求构造晋级,进步效劳消费比重 在信息社会,消费需求的导向效应更加强烈。兴隆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对一般商品消费的比重往往较低,而对高档商品及商业效劳的消费比重较高。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大幅进步,尽管中国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已降至50%以下,但中国居民对商业效劳的消费需求还不是非常强劲,效劳消费的比重偏低。任何国家产业竞争优势的构建往往都以合理、高级的国内社会消费需求构造为根底,假设一个国家的居民消费是以商品消费为主,效劳消费比重过低,或效劳消费的层次过低,那么该国的效劳贸易根本就不可能形成国家竞争优势。当今世界效劳贸易强国的效劳产业一般是首先在其国内形成竞争优势,然后才逐步走向世界的。因此,入世后中国企业和政府应依托宏大的市场需求,努力引导居民优化消费需求构造,进步效劳消费的比重,为中国效劳贸易国家竞争优势的构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收稿日期:2002-10-08【参考文献】 Porter,MichaelE.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M.NewYork:FreePress,1991. 克里斯丁.格朗鲁斯.效劳企业的国际化战略J.南开管理评论,2001,(6). 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开展指标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史清琪,赵经彻.中国产业开展报告(2000)R.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李善同.凸现新经济特点世界效劳业开展趋势J.国际贸易,2002,(3).本文档【中国效劳贸易构造与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1)论文】更多文档欢迎访问wendang.chazidi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