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新人教版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54293406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陶弘景陶弘景1. 背诵并默写课文。积累一些重要文言实词、虚词。2.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3.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提高自身鉴赏能力。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隐居茅山。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陶弘景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 这篇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背景资料背景资料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但是,中国的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尤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知识链接知识链接掌握重点字音字形。掌握重点字音字形。将歇( ) 欲颓( ) 沉鳞( )检查预习检查预习 xi ln tu 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古义:消散。例:例:晓雾将歇。 歇 今义:休息。一词多义。一词多义。 夕日欲颓( )颓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夕日欲颓( ) 欲 实是欲界之仙都( ) 欲穷其林( )坠落,动词崩塌,灭亡,动词将要,副词欲望,名词想要,动词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五色交辉( )夕日欲颓( )形容词作动词,坠落名词用作动词,辉映重点词语解释。重点词语解释。共谈:五色:交辉:四时:俱:歇: 颓:沉鳞:共同谈赏的。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相辉映。四季。都。消散。坠落 。潜游在水中的鱼 。欲界:仙都:康乐: 奇:与: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 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指谢灵运,东晋人,是谢玄的孙子为康乐公,故称之为谢康乐。指奇山异水。参与,文中指置身其中。重点句子翻译。重点句子翻译。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2.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3.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其奇者。朗读指导朗读指导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之美。 2.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布局,全文可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布局,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看看应该如何分才好?三部分之间有何联系?分为三部分,看看应该如何分才好?三部分之间有何联系?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高峰入云”至“沉鳞竞跃”分述,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接着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感叹总括前文。 陶弘景描绘了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他是以哪个字陶弘景描绘了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他是以哪个字统领全文统领全文的?描写了哪些山川美景呢?的?描写了哪些山川美景呢? 内容探究内容探究 以“美”字统领全文。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写出了缤纷的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石壁耸立两岸,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自然美不胜收。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出了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 文章的结尾两句有何作用?文章的结尾两句有何作用? 作者对美好景物发出感慨,并展开议论。先以“实是欲界之仙都”总结前文,再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来证实文首“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之说。这样首尾呼应,使得叙事、写景、议论融为一体,鲜明地突出了主体部分。 作者是怎样描绘山川景物的?作者是怎样描绘山川景物的? 观察角度:由仰视(高峰入云)到俯视(清流见底)到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时间跨度:由早晨(晓雾将歇)到黄昏(夕日欲颓)。 景物状态:有静景(高峰俱备),有动景(晓雾竞跃)。 感官冲击:有视觉(高峰入云),有听觉(猿鸟乱鸣)。 如此,描绘出一幅具有山水相应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俯仰结合之美、动静相衬之美的山川美景。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一句一句中哪些字用得特别传神?中哪些字用得特别传神?品味赏析品味赏析 “乱”表现出一种自由,一种活力,是一种不规则美。“乱”字写出了山川的早晨万物都充满勃勃生机的景象。“颓”运用拟人手法,不仅写出夕阳将落山的客观景象,还表现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是颓丧、低沉的。“鳞”是鱼身上的一部分,说“沉鳞”,是以鳞代鱼,以局部代整体的借代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鱼儿越出水面,在夕阳照映下鱼鳞和水面辉映出的粼粼波光。 “竞”字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鱼的多和活泼,增加了愉悦的气氛。1.1.意境优美,乐趣无穷。意境优美,乐趣无穷。 作者以独特的艺术感受、饱含着感情的语言,创造了优美的意境。本文的意境美主要表现在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额,沉鳞竞跃”),动静相衬之美。它们相互作用,显示出无穷的山水之乐,构成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写法探究写法探究2.结构缜密,层次井然。结构缜密,层次井然。 文章先以感慨发端,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总领全文,点明中心。然后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 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之后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 再分“晓”“夕”来写,一句一景,层次井然。最后以 感慨总结、收束全文。首尾照应,叙议结合,鲜明 地突出了文章主体。 试分析本文的行文特点及表达效果。试分析本文的行文特点及表达效果。鉴赏评价鉴赏评价 文章以感慨发端。起首之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虽然平和却很自然,且立意高远;接着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至“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不足五十个字,却涉及到了山川草木,飞禽走兽。静物和动物,各自跃然在目,不绝于耳;形态各异,却浑然一体,鲜活如生。阅读全文,则朗朗爽口,美文丽句脱口而出,顿时吐气如兰。“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归纳之句又回首返顾,使得全文前后呼应,上下贯通。就是最后简短的议论,也是言简意赅,切中文义。统观全文,语言精练。其一字一句,均是文章的重要组成一部分,少一字会断章离义,多一字便画蛇添足。一个景物,仅仅四字,便描绘恰当,津津有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心声一句话,不多也不少。“夕日欲颓”,势在必然。“沉鳞竞跃”,变化突然。分析文章结构,亦不失巧妙,杂而不乱,结合有序。 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和和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都是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两文写作目的有何不同?写给朋友的书信,两文写作目的有何不同?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 维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区别:区别:答谢中书书借景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和自己不热衷功名利禄的心志。山中与裴迪秀才书是邀请裴迪共赏山中美景,委婉希望他不要热衷功名利禄。 本文短短六十八字,即已集江南之美于一身,切切实实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文章清幽隽雅,如诗一般优美动人。其实,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用它那多姿多彩和真切自然的灵性感染着我们,只要我们深入自然,去感悟自然,就会发现无数的美。总总 结结 总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四季之景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答谢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中书 分写书 晨昏之景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竟跃 总写(抒怀):欲界之仙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结构图示结构图示愉悦自得沉醉山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