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模拉深模弯曲模基本原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219773 上传时间:2022-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弯曲模拉深模弯曲模基本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弯曲模拉深模弯曲模基本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弯曲模拉深模弯曲模基本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铁工回弯曲模的基本原理 一)一、弯曲的基本原理一) 弯曲工艺的概念及弯曲件1 弯曲工艺:是根据零件形状的需要,通过模具和压力机把毛坯弯成一定角度,一定 形状工件的冲压工艺方法。2 弯曲成形工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应用相当广泛,如汽车上很多履盖件,小汽车 的柜架构件,摩托车上把柄,脚支架,单车上的支架构件,把柄,小的如门扣,夹子 夹)等。二)、弯曲的基本原理:以 V 形板料弯曲件的弯曲变形为例进行说明。其过程为:1 凸模运动接触板料 毛坯)因为凸 , 凹模不同的接触点力作用而产生弯短矩,在弯矩 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产生弯曲。2 随着凸模继续下行,毛坯与凹模表面逐渐靠近接触,使弯曲半径及弯曲力臂均随之 减少,毛坯与凹模接触点由凹模两肩移到凹模两斜面上。塑变开始阶段)。3 随着凸模的继续下行,毛坯两端接触凸模斜面开始弯曲。回弯曲阶段)。4 压平阶段,随着凸凹模间的间隙不断变小,板料在凸凹模间被压平。5 校正阶段,当行程终了,对板料进行校正,使其圆角直边与凸模全部贴合而成所需 的形状。三) 、弯曲变形的特点: 弯曲变形的特点是:板料在弯曲变形区内的曲率发生变化,即弯曲半径发生变化。 从弯曲断面可划分为三个区:拉伸区、压缩区和中性层。二、弯曲件的质量分析 在实际生产中,弯曲件的主要质量总是有回弹、滑移、弯裂等。1 弯曲件的回弹: 因为弹性回复的存在,使弯曲件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和弯曲角度在弯曲外力撤去后 件小模具中取出后)发生变化 与加工中在模具里的形状发生变化)的现象称弹性回复跳 弹)。回弹以弯曲角度的变化大小来衡量。 0 = 0 - 0 t1)影响回弹的回素:A. 材料的机械性能与屈服极限成正比,与弹性模数E成反比。B 相对弯曲半径 r/t , r 越小,变形量越大,弹性变形量所点变形量比例越小。 回弹越小。C. 弯曲力:弯曲力适当,带校正成分适合,弯曲回弹很小。D. 磨擦与间隙:磨擦越大,变形区拉应力大,回弹小。凸、凹模之间隙小,磨擦 大,校正力大,回弹小。E. 弯曲件的形状:弯曲部分中心角越大,弹性变形量越大,回弹大,形状越复 杂,回弹时各部分相应牵制,回弹小。2)回弹值的确定,可查表。3)减小回弹的措施:A. 从工件设计上采取措施。a). 加强筋的设计b. 材料的选用:选用弹性模数大,屈服极限小,机械性能稳定的材料。B. 工艺措施a. 采用校正弯曲,增加弯曲力b. 冷作硬化材料,弯曲前进行退火,降低屈服极限。c. 加热弯曲d. r/t100 用拉深弯曲C 模具结构上采取措施。a.rt时,V形弯曲可在凸模上减去一个回弹角,U形弯曲可将凸模壁作出等于回弹角的倾斜角或将凸模顶面做成弧面。b. 减小凸模与工件的接触区,使压力集中于角部。c. U 形件可以采用较少的间隙。2 弯曲件的弯裂 弯曲件变形区外边是拉伸区,当此区的拉应力超出材料的应力极限时强度极限)就产生裂纹。弯曲件的相对弯曲半径 r/t 越小,则变形越大,越易拉裂。3 弯曲件的滑移 因为毛坯与模具之间磨擦的存在,当磨擦力不平衡时造成毛坯的移位,称作滑移,使弯 曲件的尺寸达不到要求:1) 产生滑移的原因:因为两边磨擦力不等。A 工作不对称,毛坯两边与凹模接触面不相等。B 凹模两边的边缘圆角半径不相等,半径小,磨擦力更大。C 两边折弯的个数不一样。D V 形弯曲中凹模不是中心对称,角度小的一边正压力大,磨擦大E 凹模两边的间隙和润滑情况不一样。2) 防止滑移的措施A 尽可能采用对称凹模,边缘圆角相等,间隙均匀。B 采用弹性顶件装置的模具结构。C 采用定位销的模具结构。4 补充内容:A 弯曲可以压力机上进行,亦可以专用的弯曲机械弯曲设备上进行。B 弯曲分自由弯曲和校正弯曲:自由弯曲是指当弯曲终了时,凸模、毛坯和凹模 三者吻合后就不再下压。校正弯曲是指三者吻合后继续下压,对工件起校正作用,产生进一 步的塑变。弯曲模的基本原理 R+2t ,如弯曲边高度太小,则难以形成足够的弯矩。3 阶梯形弯曲件的弯曲。 阶梯毛坯进行弯曲时,在阶梯根部易产生裂纹,需把阶梯根部设计在弯曲变形区之外, 或采用切槽的方法。4 弯曲件的孔边距。 如果预先冲出的孔位于板料的弯曲变形区,则弯曲后孔要发生变形,要把孔设计在弯曲 变形区以外。孔壁与弯曲半径 r 中心的距离 Z 与板料厚度有关。t=t t=2mm,L=2t 弯曲模的基本原理 0.5t 的弯曲件即称有圆角半径的弯曲件。因为弯曲部分变薄不严重及断面畸变较 小,所以可按中性层展开长度等于毛坯长度的原则,求得毛坯尺寸。L=S IE+ 工 IwL 弯曲件毛坯长度;工IE-弯曲件各直线段之各;工Iw-各弯曲部分的展开长度之和。Lw=n a /180 ( y +kt其中:a -弯曲中心角 k- 中性层位移系数。2 无角半径的弯曲、 无圆角半径或圆角半径很小 r0.5t )的弯曲件,其毛坯尺寸是根据毛坯与制件体积相 等,并考虑到在弯曲时材料变薄的情况而求得的。在这种发问下,毛坯长度等于各直线长度 之各再加上弯角处的长度,即:L=S IE+kntL-毛坯总长度工IE-各直线段长度之和;n-弯角数目t- 材料厚度k-系数,取 0.20.5。3 铰链式弯曲件 铰链式弯曲件毛坯展开长度的计算和一般弯曲件尺寸计算相似,所不同的只是中性层由 材料厚度中间向弯曲外层移动。毛坯展开长度可按下式:L=1.5 n p +R+I其中 p =R+ktk- 系数。五、弯曲力的计算 弯曲力是设计冲压工艺过程和选择设备的重要依据之一。弯曲力的大小与毛坯尺寸、零 件形状、材料的机械性能、弯曲方法和模具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弯曲力急剧上升部分表示 由自由弯曲到接触弯曲转化为校正弯曲的过程。1自由弯曲力的计算:P=kbt2/(rp+t* d bd b-材料抗拉强度rp - 凸模圆角半径;b- 弯曲线长度;t- 材料厚度;k- 系数2校正弯曲时的弯曲力的计算:P=F*qP-校正弯曲力;F-校正部分投影面积;q- 单位校正力。3 顶件力和压料力对于设有顶件装置或压料装置的弯曲模,其顶件力或压料力Q值可近似取自由弯曲力的30 80%弯曲模的基本原理 四)六、弯曲件的工序安排 确定弯曲件的制造工艺时,先要分析研究从毛坯到成品需要几道工序。工序安排的一般原则是先弯外角后弯内角,后次弯曲不影响前次弯曲部分的变形和前次弯曲必须考虑到后次 弯曲时有合适的定位基准。工序安排尽量做到在满足工件精度质量要求前提下使工序次数 少,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产量高,废品率低。弯曲件工序安排的一般方法是:1. 对于形状简单的弯曲件,如 V形、U形、Z形等件,可以采用一次压弯成形。2 对于形状复杂的弯曲件,一般需要采用二次或多次压弯成形。3. 对称弯曲。即工件本身带有单面几何形状的弯曲,在拟定工艺方案时,应尽量成对 弯曲,然后再切开。4. 加连接带弯曲。当弯曲工件其边缘部分有缺口时,如直接连同缺口也冲出,必然发 生叉口现象,严重时将无法成形,遇此情况时必须加添连接带将缺口连接在一起,待弯曲成 形后,再将缺口多余部分切除。5. 对于批量大、尺寸较小的弯曲件,为提高生产率,可以采用多工序的冲裁压弯切断 连续工艺成形。七、弯曲模的基本结构 弯曲模的结构与一般冲裁模结构相似,分上下两个部分,它由凸、凹模,定位、卸料、导向及紧固件等组成,但弯曲模具还有它的特点,如凸、凹模除一般动作外,有时还需要作 摆动、转动等动作。弯曲模结构形式应根据弯曲件形状,精度要求及生产批量等进行选择。1. 简单动作弯曲模 该模具由模架、凸模、凹模、定位销、卸料杆、顶板、顶杆等零件组成。工作时,毛坯由顶板上的两个定位销定位,这样保证在弯曲过程中不产生滑移。2. 复杂动作弯曲模 模拟动画) 复杂弯曲模是指在一次冲程中完成两个以上的动作。可以弯制简单弯曲模所不能制出的工件。闹钟双铃提环弯曲模,其结构特点是在下模上装有二件摆块,并在凸模、顶料板的配合下,进行压弯成形。模具的前面装有斜面储料斗,通过冲床曲轴的动力带动偏心连杆机构把 料斗中的料坯逐一送进,上模部分有自动卸料机构。3 圆管形件的弯曲圆管形件弯曲方法,可有两次弯成和一次弯成两种。两次弯成的第一步是先弯成波浪 形,第二步再弯成圆形。4 连续弯曲模 模拟动画)同时进行冲孔,切断和压弯的连续模,用以弯制侧壁带孔的双角弯曲件。条料以导尺导 料并从卸料板下面送至挡块右侧定位,当上模下压,条料首先被剪断并随即将所剪断的毛坯 压弯成形。与此同时,冲孔凸模在条料上冲出一个孔,上模回程时,卸料板卸下条料,顶件 销在弹簧的作用下推出工件。5 铰链件弯曲模铰链件通常是将毛坯头部预弯,然后卷圆弯曲模的基本原理 五)八、弯曲模工作部分的设计1 凸模和凹模的圆角半径A 凸模圆角半径一般凸模的工作圆角半径取弯曲件的内侧弯曲半径,即 rt=r, 但不能小于材料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当弯曲件的弯曲半径较大时,还要考虑曲率回弹量。如因工件结构上的需 要,出现 rrmin 然后加一次整形工序,整形模的尺寸为 rt=r 。B 凹模圆角半径凹模圆角半径不能过小,以免材料表面擦伤。在实际生产中,凹模圆角半径通常根 据材料的厚度来选取:当 ttt=2 4 Ra=(2 3tt4 Ra=2tV形凹模底部可开退刀模或取圆角半径Ra为:Ra=(0.6 0.8(rt+t2 凹模工作深度凹模深度 l 要适当,若过小,则工件两端的自由部分太多,弯曲件回弹大,不平直,影 响零件质量;若过大,凹模增大,消耗模具钢材多,且需要压力机有较大的行程。 3 凸模和凹模的间隙弯曲U形件时,其凸凹模间隙 z的大小,对弯曲件质量有直接影响。过大的间隙将引起回弹角的增大,过小时,引起工件材料厚度的变薄,降低了模具使用寿命。凸凹模例题的间 隙值一般可按下式计算:Z=t+ +ctZ-弯曲凸凹模单边间隙t- 材料厚度; - 材料厚度正偏差;c- 根据弯曲件高度和弯曲线长度而决定的系数,一般取0.04 0.15 。4 凸模和凹模的宽度尺寸计算凸、凹模宽度尺寸是指 Lt与La的尺寸。拉深模的基本原理 一)拉深是利用模具将平板毛坯或半成品毛坯拉深成开口空心件的一种冷冲压工艺。 拉深工艺可制成的制品形状有:圆筒形、阶梯形、球形、锥形、矩形及其它各种不规则 的开口空心零件。拉深工艺与其它冲压工艺结合,可制造形状复杂的零件,如落料工艺与拉深工艺组合 在一起的落料拉深复合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拉深制品有: 旋转体零件:如搪瓷脸盆,铝锅。方形零件:如饭盒,汽车油箱 复杂零件:如汽车覆盖件。圆形拉深的基本原理一、拉深的变形过程 用座标网格实验法分析。 拉深时压边圈先把中板毛坯压紧,凸模下行,强迫位于压边圈下的材料凸缘部分)产生塑性变形而流入凸凹模间隙形成圆筒侧壁。观察拉深后的网格发现:底部网格基本保持不变,筒壁部分发生较大变化。1 原间格相等的同心圆成了长度相等,间距增大的圆周线,越接近筒口,间距增 大。2 原分度相等的辐射线变成垂直的平行线,而且间距相等。3 凸缘材料发生径向伸长变形和切向压缩变形。 总结:拉深材料的变形主要发生在凸缘部分,拉深变形的过程实质上是凸缘处的材料在 径向拉应力和切向压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凸缘不断收缩而转化为筒壁的过程,这种 变形程度在凸缘的最外缘为最大。二、各种拉深现象因为拉深时各部分的应力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不一样,使拉深工艺出现了一些特有的现象:1 起皱:A. 拉深时凸缘部分的切向压应力大到超出材料的抗失稳能力,凸缘部分材料会失稳 而发生隆起现象,这种现象称起皱 . 起皱首先在切向压应力最大的外边缘发生 , 起皱严重时会 引起拉度 .B. 起皱是拉深工艺产生废品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常的拉深工艺中是不允许的常采用压力圈的压力压住凸缘部分材料来防止起皱 .C. 起皱的影响因素:a) . 相对厚度 :t/D其中 t 毛坯厚度 ,D 毛坯直径判断是否起皱的条件 :D-d=2Zt, d 工件直径 .b. 拉深变形程度的大小但是在拉深变形过程中 , 切向压应力及凸缘的抗失稳能力都是随着拉深进行 , 切向压应力 是不断增大 , 变形区变小 , 厚度相对增加 , 变形失稳抗力增加 , 两种作用的相互抵消 , 使凸缘最 易起皱的时刻发生于拉深变形的中间阶段 , 即凸缘宽度大约缩至一半左右时较易发生起皱现 象.2. 变形的不均匀 : 拉深时材料各部分厚度都发生变化 , 而且变化是不均匀的 . 凸缘外边缘材料厚度变化最 大, 拉深件成形后 , 拉深件的坯口材料最厚 , 往里逐渐减薄 , 而材料底部因为磨擦作用 ( 拉深凸 模与底部材料间 阻止材料的伸长变形而使底部材料变薄较小 , 而底部圆角部分材料拉深中始 终受凸模圆角的顶力及弯曲作用 , 在整个拉深中一直受到拉应力作用 ,造成此处变薄最大 . 所以拉深中厚度变薄主要集中于底部圆角部分及圆筒侧壁部分 , 我们把这一变薄最严重 的部位称作危险断面 .拉深过程中 , 圆筒侧壁起到传递凸模拉力给凸缘的作用 , 当传力区的径向拉应力超出材料 极限 ,便出现拉破现象 .3. 材料硬化不均匀 拉深后材料发生塑性变形 , 引起材料的冷作硬化 . 因为各部分变形程度不一样,冷作硬化的程度亦不一样,其中口部最大,往下硬化程度 降低,拉近底部时,因为切向压缩变形较小,冷作硬化最小,材料的屈服极限和强度都较 低,此处最易产生拉裂现象。拉深模的基本原理 0.5mm,计算时以料厚中线为准。当R仁R2时,D=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R1工 R2D=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五、圆筒形件拉深系数1 拉深系数的概念。拉深系数是指拉深后工件直径d与拉深前毛坯直径 D之比。M=d/DA. M1 )拉深系数 M反映了拉深时材料变形程度的大小,M越小,表明变形程度越 大。B. 拉深系数 M是拉深工艺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拉深工艺计算和模具设计的重要依 据。C. 实际生产中,为减少拉深次数,M般取最小值。D. 当M小到一定值时,凸缘外边缘便会出现起皱现象,但可用增加压力圈的压边力防 止起皱的出现。E. 当 M 小到一定值时,出现拉破现象,拉破一般出现在拉深力快出现峰值时,即拉 深的初始阶段。F. 极限拉深系数,在危险断面不被拉破的条件下所能采用的最小拉深系数。2. 影响拉深系数的因素:A.材料的机械性能。材料的塑性好,屈服比 d s/ d b小的材料,m可小些,因d s 小,说明材料易变形,db大,说明危险断面承载能力高,不易拉断。B 毛坯的相对厚度 t/DC. 拉深方式:有压力圈时,拉深系数M可小些。D 模具结构:拉深模的凸,凹模圆角的大小,及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大小,对拉深系 数影响很大。E. 磨擦与润滑条件:要求凹模、压力圈与毛坯接触面应光滑,要求润滑,但凸模与毛 坯接触面要粗糙些好,不要润滑,以增加磨擦力,减少拉裂的可能性。3. 拉深系数的确定: 因为影响材料拉深系数的因素很多,理论计算与实际相差太大,各种材料的拉深系数都 是由实验方法获得的。六、拉深模的分类:1. 再次拉深模:它是半成品毛坯套在压力圈上定位,上模下降,下模上的凸模把半成 品毛坯拉入凹模中,使半成品直径减少,主要区别:是压边圈与首次拉深的压边圈不同。2. 复合拉深模:其中其拉深凹模又起到落料凸模的作用。 拉深模的基本原理 三)七、圆筒形拉深工艺计算1. 无凸缘筒形件拉深的工艺计算 ml,则可一次拉深成形;如 mz ml,则需多次拉深 两次或两次以上)C. 求m 1, m 2, m 3 m n直到体积小于 m z为止,为时的n即是拉深的次数。D. 另一种方法是由工件的相对高度 H/d 和相对厚度 t/D 确定。E. 多次拉深的目的是防止拉裂。2)再次拉深的特点。变形仍然是依靠径向拉应力和切向压应力的联合作用。使半成品的直径发生收缩,增加 高度。它与首次拉深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次拉深 再次拉深毛坯 平板 厚度均,机械性能均匀)半成品 厚度不均,各处性能不一)变形区 整个凸缘部分始终参与变形 只有台肩部分参与变形拉深力 初始阶段较大,以后逐渐减小逐渐增大危险断面 拉裂出现在初始阶段,在凸模圆角处 拉裂出现在拉深未尾,在凸模圆角处。 起皱 凸缘易起皱 起皱不易发生,只是在拉深未尾发生拉深系数 最小 逐次增大tran=(0.6 0.9ran-1rt=(0.6-1raG. 确定各次拉深半成品的高度: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 带凸缘筒形件拉深的工艺计算 1)带凸缘 1,可以按无凸缘筒形件进行 工艺计算和拉深,即:首次拉深不留凸缘,再次拉深时留出锥形凸缘,最后工序把凸缘压 平。B .凸缘相对直径很大 dt/d4,并且高度H很低,这类零件的变形特点已起出拉深范 围,属于胀形。C .凸缘相对半径较大 dt/d1.4 ,相对高度已较大,这类称宽凸缘筒形件,即带凸缘 筒形件,它有两种成形方法:第一种是每次拉深高度不变,改变达到要求;第二种是改变每 次拉深的直径来增加高度。 2)带凸缘筒形件的拉深特点: 原理与不带凸缘筒形件相似)A.拉深系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t/d- 凸缘相对直径H/d- 工件相对高度、r/d- 底部及凸缘部分相对圆角半径m由以上三个尺寸因素确定,其中dt/d影响最大,而r/d影响最小,当毛坯直径D及拉深系数一定时, dt/d 和 H/d 不同,则材料的变形程度不同, dt/d 越小, H/d 越大,则变 形程度越大。B . 带凸缘筒形件拉深,凸缘不全转变为筒壁,其可以看作是无凸缘拉深过程中的一个 中间状态,因此,其首次拉深系数可小于或等于无凸缘形件的拉深。因为极限拉深系数 m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最大拉深力出现时是否拉破。当拉到凸缘直径为 dt 时,出现最大拉深力,则带凸缘的拉深和不带凸缘的拉深的极限拉深系数相同。如当拉 到凸缘直径为 dt 时,未达到最大拉深力 当工件的H/ dD . 带凸缘筒形件的拉深中, dt 是首次拉深中形成,在以后的各次拉深中不变,仅仅 是靠减小直筒部分的直径来增加筒形件的高度。凸缘部分因为首次拉深时的冷作硬化作 用,在以后的拉深中已难以拉动变形,强行拉动会导致拉破。使第一次拉深入凹模的材料比最后拉深部分实际所需材料多才多35%,使多余材料在以后的再次拉深中逐步分配, 最后被留在凸缘上,防止因为材料不够,在再次拉深中强行拉深。凸缘入凹模而出现工件拉 破现象。 3) 带凸缘筒形件拉深高度:Hn- 第 n 次拉深高度D- 平板毛坯直径dt- 凸缘直径dn-第n次拉深直径Rn-第n次拉深上部圆角半径Rn-第n次拉深底部圆角半径拉深模的基本原理 四)八、拉深的模具结构1. 首次拉深模:1)模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容易。 2) 压边圈即起压边作用,又起卸料作用和板料的定位作用。3)凸模上开有气孔,以防止拉深件紧吸附于凸模上而造成困难。4) 模具采用倒装式,以便在下部空间较大的位置安装和调节压边装置。2. 再次拉深模: 再次拉深模,半成品毛坯套在压边圈上定位,上模下降,下模上的凸模把半成品毛坯拉入凹模中,使半成品直径减小,主要区别:是压边圈与首次拉深的压边圈不同。3. 复合拉深模:拉深的凹模又起到落料凸模的作用。九、拉深模工作部分尺寸的确定其工作部分主要是指拉深凸模、凹模和压边圈。这些工作部件的结构尺寸对拉深件的变 形和拉深件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1. 拉深间隙 拉深间隙对拉深件筒形直壁部分有校正作用:间隙大,则校正作用减小,效果不明显,形成口大底小的锥形;间隙减小,则拉深力增大,易造成拉破的现象,而且模具的磨损快。Zmax,未次拉深用小值,中间拉深用大值。2. 凸凹模圆角半径 凹模圆角半径对拉深件影响更大,凹模圆角不能小,但太大,易造成压边面积小而起皱,而且拉深过程中,凸缘较早离开压边圈,亦会引起起起皱现象。凸模圆角小,圆角材料变薄严重,易拉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ran=(0.6 0.9tan-1rt=(0.6 1ra最后工序 rt=r 工件 (1 2 t3. 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拉深件尺寸精度主要取决于最后一道工序,拉深凸凹模尺寸,与中间工序尺寸无关,所 以中间工序可直接取工序尺寸作为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而最后一道工序则要根据工件内 外)形尺寸要求和磨损方向来确定凸凹模工作尺寸及公差。按尺寸标注方式:标外形:D a=(D-0.75t+ S n dt=(D-0.75-2Z- S t 按内形标注:Da=(d+0.4t+2Z+ S a dt=(d+0.4t S t 其中S a和S t按IT89级精度。拉深凸模出气孔按 d=(510 mm4. 采用压边圈条件及压边圈类型 1) 不产生起皱的条件是:D -d22t2) 压边装置的类型:刚性和弹性两类。 刚性压边圈:是双动压力机上利用外滑块压边,压边不随拉深的行程变化而变化。 弹性压边装置:用于单动压力机上,压边力随冲床的行程变化而变化。3) 压边圈的类型: 平面压边圈:一般用于首次拉深带弧形的压边圈:用于 t/D0.3 带有小凸缘圆角半径的拉深。 带限位装置的压边圈:保持压边力均衡,防止压边圈把毛坯压得太死。十、拉深的质量分析:1 拉裂,起皱:因为压边力小,造成起皱,使拉入凹模型腔困难。2 拉裂:径向拉应力太大。3 起皱:切向压应力太小,失稳。4 工件边缘呈锯齿状:毛坯边缘有毛刺。5 工件边缘高低不一:毛坯中心与模具中心不一致,或是因为材料壁厚不均,凹模圆 角半径,模具间隙不均。6 危险断面显著变薄:圆角半径 模具)太小,压力力太大。7 工件底部拉脱:凹模圆角太小。材料处于切割状态。8 工作凸缘折皱:凹模圆角半径太大,拉深未了时压力圈压不到,起皱后被继续拉入 凹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